城市给水管网规划共25页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完整版

第二节:城市总体规划中用水量的估算
城市总体规划中,用水量规划是一项重要指标,其值将直接 控制和影响城市给水系统的规模和建设计划。
城市用水量的规划是涉及未来发展的许多因素和条件,有的 因素属于地区的自然条件,例如,水资源本身的条件;有的 因素属于人为的,例如,国家的建设方针、政策,国民经济 计划,社会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与生产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人口计划、水资源技术状况(包括给水排水 技术与节水技术)等。
式中q≥0时,则递增率P逐年上涨;q<0,则递增率P逐年下降。
(二) 用水量分项预估法(统计分析法) 对一般城市,用水量可划分为生活用水量(人口与生活用
水量标准之积)和生产用水量。如果资料表明人口与生活 用水量标准的递增都有一定规律,则生活用水量可以据此 预估。生产用水量的预估也可以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预估未来用水量。 用水量的分项可粗可细,视现有统计资料而异。
1、生活饮用水
2、生产用水
城市给水系统的供水类型
3、市政用水
4、消防用水
5、给水系统损耗等
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的任务: 1、估算城市总用水量和给水系统中各单项工程设计水量。 2、根据城市特点制定给水系统组成 3、合理选择水源,确定城市取水位置和取水方式。 4、选择水厂位置,考虑处理方法。 5、布置输水管道及给水管网,估算管径及泵站提升能力。 6、给水方案比较,选定规划方案。
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多年的用水量实测资料,且历年用水量 的递增呈现一定规律;二是历年用水量资料看不出变化规律, 或者资料年份不足,但有其它与用水量紧密相关的资料可以 利用。通常,前者用模式预估未来的用水量,后者有时用分 项估计法预测未来的用水量。
(一) 用水量模式预估法(统计分析法)
城市给水管网系统规划

1)生活用水估算 2)工业生产用水估算 3)市政用水估算((1+2)*5%or10%) 4)公建用水((1+2)*15%or10%) 5)未预见水量((1+2+3+4)*10%or20%) 6)自来水厂用水量((1+2+3+4+5)*5%or10%)
城市水源选择
• 良好的地质、水文、卫生条件
• 与河流综合利用相适应
• 取水构筑物设计水位按照100年一遇
城市净水工程
常用工艺
• • • • • 自然沉淀 混凝沉淀 澄清 过滤 消毒
选址要求
• • • • • • 地质条件好 交通便利,输配电线路短 尽量重力输水 靠近最大用水区 河道主流的城市上游 外围不小于10m绿化带
城市给水量估算
城市用水分类:
– 生活用水 – 生产用水 – 市政用水:道路、绿化 – 消防用水 – 未预见用水
城市给水量估算(总规)
1、单位人口用水指标法
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万人.d))
区域 城市规模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一区 0.8~1.2 0.7~1.1 0.6~1.0 0.4~0.8 二区 0.6~1.0 0.5~0.8 0.35~0.7 0.3~0.6 三区 0.5~0.8 0.4~0.7 0.3~0.6 0.25~0.5
地下水 上层滞水 潜水 承压水 江河水
地表水
湖泊水 水库水 海水
Qk:枯水量保证率90-97% 取水量:(0.3-0.5) Qk
城市水源保护
1、取水点半径100米内严禁一切可能污染活动
2、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内不得排放污水、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pptx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 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09:48:2009:48:2009:4811/4/2020 9:48:20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11.409:48:2009:48Nov-204-Nov-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09:48:2009:48:2009:48Wednesday, November 04,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11.420.11.409:48:2009:48:20November 4, 2020
– 用于进行管网计算的一般为时用水量或秒流量。
城市水资源
• 水资源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可回用污水 – 海水
• 城市水资源可利用量
– 经济上合理 – 技术上可能 – 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水资源平衡
• 水资源平衡
–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现状与预测 – 城乡用水量现状与预测 – 缺口或余量 – 水资源平衡措施
。2020年11月4日星期三上午9时48分20秒09:48:2020.11.4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完整版

地下水分类:
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多年的用水量实测资料,且历年用水量 的递增呈现一定规律;二是历年用水量资料看不出变化规律, 或者资料年份不足,但有其它与用水量紧密相关的资料可以 利用。通常,前者用模式预估未来的用水量,后者有时用分 项估计法预测未来的用水量。
(一) 用水量模式预估法(统计分析法)
对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城市,年用水量有规律性的递增,① 有可能呈现逐年递增率P(%)基本上是平稳的,则可用下列模式表 示:
集体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标准及小时变化系数 表2-3
注:医院,疗养院和休养所的每一病床每日的生活用水量标准均包括了食堂,
洗衣房的用水量。
四、消防用水量标准
城市消防用水量,通常储存在水厂的清水池中,灭火时,由 水厂二级泵站向城市管网供给足够水量和水压。
城市消防用水量的大小按扑灭一处火灾所需消防水量及同 时发生火灾数目而定。扑灭一处火灾所需消防水量及同时发 生的火灾数目取决于城市规模、人口数目、建筑耐火等级、 楼层及性质、风的频率和强度等。城市(或居住区)消防用 水量标准见表2-4。
式中q≥0时,则递增率P逐年上涨;q<0,则递增率P逐年下降。
(二) 用水量分项预估法(统计分析法) 对一般城市,用水量可划分为生活用水量(人口与生活用
水量标准之积)和生产用水量。如果资料表明人口与生活 用水量标准的递增都有一定规律,则生活用水量可以据此 预估。生产用水量的预估也可以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预估未来用水量。 用水量的分项可粗可细,视现有统计资料而异。
第七章城市给水管网的规划设计

图7-11 节点流量分配图
图7-12 节点流量计算例题
【解】干管总计算长度为:
∑ L L12 L23 L45 L56 L14 L25 L36 L67
管网总用水量(L/s)
工业企业及其他大用水户的集中流量之和(L/s)
长度比流量
qcb
Q
Q L
i
(L/s· ) m
(7-1)
干管总长度(m) ,不计穿越广场、公园 等无建筑物地区的管线长度;对于沿 河岸等地段所敷设的只有一侧配水的 管线,其长度只按一半计算;对于人 口密度不同的或房屋卫生设备条件不 同的市内各区,也应根据其用水量和 管线长度,分别相应调整比流量。
适用场合:适用于用水安全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小城镇和小型 工业企业中,或者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初期先用树状网,这样做可以 减少一次投资费用,使工程投产快,有利于工业建设的逐步发展。
图7-1 两条输水管上连通管的布置
连通管直径可以与输水管相同或比输水管小20~30%,以保 证在任何一段输水管发生事故时,仍能通过70%的设计流量。连通 管的间距可按表7-l采用。在输水管和连通管上装设必要的闸门, 以缩小发生事故时的断水范围。当供水可靠性要求较低时,闸门 数可以适当减少。闸门应安放在闸门井内。
式中 a——折减系数,其值在0.5~0.58之间。当管线的转输流 量远大干沿线流量时,a值趋近于0.5;反之,a值则趋近于0.58。实 践中往往采用a =0.5,以使计算更为简便,也不致引起过大的误差。 由此,将管段的沿线流量折算成节点流量,只需将该管段的 沿线流量平半分配于管段始、末端的节点上,便得到节点流量(qn) 的计算公式为: 1 q Qy (L/s) (7-6) 2 转25
在一条管段中,转输流量沿整个管段不变,沿线流量则因沿 线配水,流量沿程逐渐减小,到管段末端等于零,如图7-10(a)所示。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ppt

第四节 城市给水管网规划

K--------流速v<1.2m/s时,比阻值的修正系数;当 v≥1.2m/s时,K=1.0.
管网水利计算工作中,流量Q常用单位“L/s”表 示,则水头损失h可按下式计算;
经济流速:管网投资费用和日常运行费用之和最小时的流速 经济管径:在当地使用较经济的一定流量范围选定的管径。
管段水头损失计算
在管网布置,计算节点流量,确定各管段计算流 量和管径的基础上,根据管道材料和管道长度进 行各管道长度进行各管道水头损失计算,最后结 合整个官网地形情况等,确定官网中的供水量不 利点(控制点),计算所需要的二级泵站水泵扬 程和水塔高度。
2.环状网
给水管线纵横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的环状管网。其特点是任意 一条水道都可由其余管道供水,从而提高了可靠性。在树状管 网的末端接环状管网可以防止浑水以及减轻水锤造成的影响。 但管线较长,投资高。
城市给水网中大多都是树状网和环状网相结合。一般在城市的 中心地带布置环状网,而郊区等地带则布置树状网。在规划时, 应以环状网为主,考虑分期建设时,对主要管线以环状网搭起 供水管线骨架。
• ∑l—干管总长度(m ),不包括穿越广场、公 园等无建筑物地区的线;只有一侧配水的管线, 长度按一半计算。
• 从比流量求出个管段沿线流量公式如下:
ql = qs l
(3-10)
• 式中 ql —沿线流量( L/s)
• L—该管段的长度(m )
• 每一管段的流量包括沿线配送用户的沿线 流量ql和流入下游管线的转输流量 qt 。前者 从管段开始逐渐减少至零,而后者在整个 管段上式不变的。由于沿线流量沿管段变 化,难于确定管径和水头损失,所以常常 将沿线流量转化成节点流出的量,即沿线 不再有流量流出,管段中的流量不再沿管 线变化,就可有流量求出管径。计算时采 用折算法,在求得管网各节点流量后,管 网计算图上便只有集中于节点的流量(包 括原有的集中流量),而管段的计算流量 为:
城市给排水管网规划

城市给排水管网规划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是一个城市运行的基本设施系统,对保障城市的生活用水和排水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科学的城市给排水管网规划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用水和排水问题,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本文将从城市给排水管网规划的概念与重要性、规划原则和方法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
城市给排水管网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用水、排水需求,结合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给水、排水管线的建设规模、布局、路径和运行方式的过程。
一个完善的给排水管网规划可以确保城市在供水方面有足够的水量和压力,同时保证城市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废水、雨水等排出,避免发生水灾和水污染。
城市给排水管网规划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石,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城市给排水管网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首先,规划应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给排水管网规划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方法,准确评估城市用水和排水需求,并结合城市的水资源状况、地形地势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其次,规划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给排水管网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因此规划方案必须具备可行性,能够在不同条件下实施。
同时,规划方案还应考虑到城市的长期发展需求,具备可持续性,避免后期的改建和扩建。
最后,规划应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
城市给排水管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规划应兼顾供水和排水两个环节,保持整个系统的平衡和协调性,避免出现供需矛盾或系统不完善的情况。
城市给排水管网规划的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模拟和优化设计。
需求分析是指通过调查和分析城市的用水、排水需求,确定规划的基本参数,如供水量、管径、布局等。
系统模拟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力学和水力仿真,评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优化空间,并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
优化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分析和系统模拟的结果,结合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因素,确定最佳的管网布局和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