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8.10 施工劳动力及主要技术供应 ………………………………………………………………………………………40
附录 A 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的依据和所需资料…………………………………………………………41
附录 B 导流标准确定的风险度分析法…………………………………………………………………44 附录 C 岩土开挖级别划分及洞室开挖通风指标…………………………………………47
要依据和编制招、投标文件的主要参考,是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认真作好施工组 织设计对正确选定坝址、坝型、枢纽布置、整体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组织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 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水平,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性强,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编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项目建议
附录 G 施工总布置堆场及仓库面积估算………………………………………………………………65 附录 H 土石坝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受气象因素影响的停工标准………………………………………66
H.1 土石坝采取一般防护措施的停工标准……………………………………………………………………66 H.2 混凝土浇筑受气象因素影响的停工标准…………………………………………………………………66
5
5.1 5.2
施工交通运输 ………………………………………………………………………………………26
一般规定 ……………………………………………………………………………………………………………26 对外交通 ……………………………………………………………………………………………………………26
5.3
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水利部部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 338-89(试行)主编部门:原水利电力部成都勘测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水利部试行日期:1990年1月1日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水利部关于颁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的通知能源水规(1989)字第631号部属各勘测设计院、流域各委委办及勘测设计院、各省水利水电厅及各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水利电力出版社:由原水利电力部成都勘测设计院主编并会同原水利电力部部属勘测设计院、长办、黄委、部分省设计院及大专院校编制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已经编制完成,经审定同意颁发试行,规范编号为:SDJ 338-89,自1990年元月1日起生效。
各单位在试行本规范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随时函告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前言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施工组织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
为了适应改革与建设的需要,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章可循,我院组织原水利电力部成都勘测设计院会同原水利电力部部属各勘测设计院、长办、黄委、部分省设计院和大专院校等单位编写了此规范。
本规范共分七章及5个附录。
参加规范编写的主要人员有:本规范由林伯诜、谭靖夷、王庭济、王守道、聂容亮、匡林生、林录文等同志负责送审稿的审查和定稿;由林伯诜、聂容亮、王庭济、王守道、徐世志、张仲禄、万海斌等同志负责修改、完善及统稿,提出报批稿;由潘家铮及何璟总工程师审定。
本规范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本规范,广大编写人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的实践工程资料,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牵涉面广、综合性强,加上编写经验不足,缺点、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的同志发现问题后及时函告我院,以便再版时修订。
水利部、能源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1989年8月目录前言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施工导流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施工导流标准第三节施工导流方式第四节围堰第五节导流泄水建筑物第六节河道截流第七节基坑排水第八节施工期蓄水、通航、过木、排冰第三章主体工程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土石方明挖第三节地基处理第四节混凝土施工第五节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第六节地下工程施工第四章施工交通运输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对外交通第三节场内交通第五章施工工厂设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砂石加工系统第三节混凝土生产系统第四节混凝土预冷、预热系统第五节压缩空气、供水、供电和通讯系统第六节机械修配、加工厂第六章施工总布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施工总布置及场地选择第三节施工分区规划第七章施工总进度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导流工程施工进度第三节坝基开挖与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进度第四节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第五节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进度第六节地下工程施工进度第七节金属结构及机电安装进度第八节施工劳动力及主要技术供应附录一主体工程施工(一)主体工程施工研究内容、所需资料和主要设计成果(二)岩土开挖等级划分(三)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四)围岩分类(五)洞室开挖所需通风量及风速值附录二施工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设计任务及所需基本资料(二)公路工程主要技术标准(三)准轨铁路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四)水运主要技术标准(五)露天矿山公路主要技术标准(六)场内道路主要技术标准(七)窄轨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附录三施工工厂设施(一)筛下负累积产品率典型粒度方程(二)压气需用量计算公式(三)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水质、水压要求(四)各级电压合理输送半径及容量附录四施工总布置(-)施工总布置所需基本资料和主要设计成果(二)永久铁路、公路和城镇的设计洪水标准(三)堆场、仓库面积估算附录五施工总进度(-)混凝土浇筑受气象因素影响的停工标准(二)碾压式土石坝采取一般防护措施的停工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0.l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准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 施工工厂设施:砼骨料开采加工、土石料场和
加工、砼拌和、机械修配、汽车修配、钢筋/模板 加工、预制厂、风、水、电、通讯、照明等各系 统,确定其位置、规模、设备容量、生产工艺、 设备、布置、占地及建筑面积、土建及安装工程 量,进度和分期投产计划;
• 大型临建设施:施工栈桥、过河桥梁、缆机平
水利土木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2. 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和原则
2.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和任务
(1) 水利工程施工特点:指的是合理组合资源,使设计 方案变为现实的一个创造性生产过程;
(2)水利工程施工的任务:包括 •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告和图件)
施工机械、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 • 工程实施中的组织及管理: • 施工科研及总结:
具体分析如下
3.2 初步设计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施工条件分析
• 工程条件:地点、对外交通运输、枢纽建筑物及其特征; • 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 • 主要建筑材料来源和供应条件:五大外材;当地材料 • 当地水、电源情况: • 施工期间通航、过木、过鱼、供水、水保、环保等要求; • 社会经济条件:电力市场、工期、移民安置规划、施工用地
建与安装的施工顺序;
初步设计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5.施工交通运输 • 对外交通运输:交通规划、总运输量、强度和重
大部件运输,运输方式、线路标准、线路规划、干 线连接及施工进度;
• 场内交通运输:场内交通主干线布置及标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 当地建筑材料解决了单项工程施工的材料
需要量和强度要求。
3.3 施工组织设计各部分内容的关系
• 主体工程施工从技术和组织措施上保证主
Sdj33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水利部部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 338-89(试行)主编部门:原水利电力部成都勘测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水利部试行日期:1990年1月1日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水利部关于颁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的通知能源水规(1989)字第631号部属各勘测设计院、流域各委委办及勘测设计院、各省水利水电厅及各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水利电力出版社:由原水利电力部成都勘测设计院主编并会同原水利电力部部属勘测设计院、长办、黄委、部分省设计院及大专院校编制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已经编制完成,经审定同意颁发试行,规范编号为:SDJ 338-89,自1990年元月1日起生效。
各单位在试行本规范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随时函告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前言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施工组织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
为了适应改革与建设的需要,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章可循,我院组织原水利电力部成都勘测设计院会同原水利电力部部属各勘测设计院、长办、黄委、部分省设计院和大专院校等单位编写了此规范。
本规范共分七章及5个附录。
参加规范编写的主要人员有:本规范由林伯诜、谭靖夷、王庭济、王守道、聂容亮、匡林生、林录文等同志负责送审稿的审查和定稿;由林伯诜、聂容亮、王庭济、王守道、徐世志、张仲禄、万海斌等同志负责修改、完善及统稿,提出报批稿;由潘家铮及何璟总工程师审定。
本规范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本规范,广大编写人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的实践工程资料,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牵涉面广、综合性强,加上编写经验不足,缺点、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的同志发现问题后及时函告我院,以便再版时修订.水利部、能源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1989年8月目录前言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施工导流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施工导流标准第三节施工导流方式第四节围堰第五节导流泄水建筑物第六节河道截流第七节基坑排水第八节施工期蓄水、通航、过木、排冰第三章主体工程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土石方明挖第三节地基处理第四节混凝土施工第五节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第六节地下工程施工第四章施工交通运输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对外交通第三节场内交通第五章施工工厂设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砂石加工系统第三节混凝土生产系统第四节混凝土预冷、预热系统第五节压缩空气、供水、供电和通讯系统第六节机械修配、加工厂第六章施工总布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施工总布置及场地选择第三节施工分区规划第七章施工总进度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导流工程施工进度第三节坝基开挖与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进度第四节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第五节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进度第六节地下工程施工进度第七节金属结构及机电安装进度第八节施工劳动力及主要技术供应附录一主体工程施工(一) 主体工程施工研究内容、所需资料和主要设计成果(二)岩土开挖等级划分(三) 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四) 围岩分类(五)洞室开挖所需通风量及风速值附录二施工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设计任务及所需基本资料(二)公路工程主要技术标准(三) 准轨铁路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四) 水运主要技术标准(五)露天矿山公路主要技术标准(六)场内道路主要技术标准(七)窄轨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附录三施工工厂设施(一) 筛下负累积产品率典型粒度方程(二)压气需用量计算公式(三)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水质、水压要求(四)各级电压合理输送半径及容量附录四施工总布置(-)施工总布置所需基本资料和主要设计成果(二)永久铁路、公路和城镇的设计洪水标准(三) 堆场、仓库面积估算附录五施工总进度(-)混凝土浇筑受气象因素影响的停工标准(二)碾压式土石坝采取一般防护措施的停工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0.l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准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第一章绪论1.1 研究目的和意义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发展。
为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效益和保护环境,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手册,对于规范工程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内容本手册主要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具体要求等。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2.1 安全第一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应当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2.2 合理规划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应当遵循合理规划的原则,统筹考虑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系,确保施工能够按照预定计划进行。
2.3 环境保护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应当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质量。
第三章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步骤3.1 调查研究在开始施工组织设计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包括工程地质、气象、交通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为后续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3.2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组织架构、作业方式、人员配备等内容。
3.3 施工计划编制在施工方案确定后,编制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工程量清单、材料计划等内容。
3.4 质量控制施工组织设计应当注重质量控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第四章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要求4.1 施工组织架构设计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需要,合理设计施工组织架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4.2 作业方式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设计合理的作业方式,包括机械作业、人工作业等。
4.3 人员配备设计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需求,合理安排人员配备,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结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合理设计施工组织,才能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希望本手册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起到指导作用,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
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

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条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以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项目背景、工程概况、施工组织原则、施工组织机构、施工组织流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等内容。
一、项目背景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力能源进行发电和供水的工程,其建设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之前,需要对工程建设的目的、规模和范围进行充分的了解。
二、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是指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工程的位置、规模、设计标准、建设内容和工程的特殊要求等。
三、施工组织原则施工组织原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科学合理、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和经济效益等。
四、施工组织机构施工组织机构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施工总指挥部、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材料设备部和人力资源部等。
五、施工组织流程施工组织流程是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流程,通常包括勘察设计、土石方工程、基础处理、主体结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和竣工验收等。
六、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具体工艺和工法,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常见的施工方法包括挖土、浇筑混凝土、安装设备和施工合同等。
七、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安排各项工程任务和工期的计划,是实现工程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可以有效控制工程的进度,减少延期和临时加班等问题的发生。
总之,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水利水电服务。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由业主提供的华润电力云鹏水电站工程《右岸泄洪(兼导流)隧洞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招标文件。
2.电力工业标准合订本《水电卷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及施工验收规》。
3.我集团公司关于隧洞施工工法、科技成果等技术资料。
4.由业主组织召开的施工招标标前会议及投标人对现场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充分考虑了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及运输道路、料源、民情等施工条件的制约。
5.水利水电部颁发的有关工程预算定额及我集团公司的企业定额等。
6.商务条款工程数量。
(二)编制原则1.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以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为依据,严格执行有关施工规。
2.以确保工期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3.以确保质量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4.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原则,制定各项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5.以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布置施工总平面。
6.以加强管理,优化工艺,提高效率为原则,降低施工成本。
7.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及当地在施工安全、工地工人健康、保护环境方面的要求及规定标准,必须遵守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
二、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右岸泄洪(兼导流)隧洞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项目是南盘江云鹏水电站筹建期工作中一项控制性工程。
南盘江云鹏水电站位于省南盘江下游河段干流上,开发河段为红河州泸西县与州丘北县的界河。
坝址区左岸属泸西县辖区,右岸属丘北县辖区。
工程地处高山峡谷区,目前无铁路通过,该河段也不通航,坝址左岸有乡级公路通泸西县城,坝址右岸上游歹马河口电站也有电站建设公路通往泸西县城。
从坝址到泸西县的公路里程为60km,到的公路里程为214km。
云鹏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的水电水利枢纽工程,工程采用集中布置方式,工程等别为Ⅱ等大(2)型工程,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2级,永久性次要建筑物3级,临时性建筑物4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计规范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实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对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的规范。
本文将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计规范进行简要概述。
一、施工组织设计规范1. 施工组织设计应充分调查研究工程所在地的水文、气象、地质、交通等自然和社会条件,充分了解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
2. 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包括劳动力、材料、设备、资金等。
3. 施工组织设计应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实现,同时应考虑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4. 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总布置方案,统筹规划临时设施,满足施工需要。
5. 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步骤、施工期等。
6. 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措施,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
二、施工技术设计规范1. 施工技术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施工技术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环节,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施工技术设计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求等。
4. 施工技术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安全措施,包括施工安全技术、施工安全防护等。
5. 施工技术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施工质量检验、施工质量管理等。
三、施工管理设计规范1. 施工管理设计应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管理设计应制定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包括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
3. 施工管理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管理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管理、施工队伍管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则1.0.1施工组织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工程投资概(估)算的主要依据和编制招、投标文件的主要参考,是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认真作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正确选定坝址、坝型、枢纽布置、整体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组织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水平,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性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编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招、投标文件可参照执行。
编制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可参考使用。
1.0.3施工组织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结合实际,因地、因时制宜,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妥善协调枢纽工程各部位的施工,结合国情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
1.0.4施工组织设计应重视基础资料的收集。
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的依据和所需资料见附录A。
1.0.5施工组织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报批稿)──正文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GBJ146—1990);《防洪标准》(GB50201—199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1999);《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267—1988);《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1991);《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施工技术规范》(SL47—1994);《水利水电工程防火设计规范》(SL278—1990);《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试行〕》(SL251—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L282—2003);《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1993);《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5061—1996);《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099—1999);《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198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1997)。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报批稿)──正文三、施工导流3.1一般规定3.1.1施工导流设计应充分掌握基本资料,全面分析各种因素,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并能使工程尽早发挥效益的导流方案。
3.1.2施工导流设计应妥善解决从初期导流到后期导流施工全过程中的挡、泄、蓄水问题。
对各期导流特点和相互关系应进行系统分析,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处理洪水与施工的矛盾。
对大型或有特殊要求的水利水电工程可进行风险度分析,风险度分析方法见附录B。
3.1.3水力条件复杂或在运用中有通航、引水、冲沙、排冰等综合要求的大型工程,应进行导流水工模型试验。
3.2施工导流标准3.2.1导流建筑物应根据其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工程规模划分为3级~5级,具体按表3.2.1确定。
表3.2.1导流建筑物级别划分级别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年)导流建筑物规模围堰高度(m)库容(108m3) 3有特殊要求的1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淹没重要城镇、工矿企业、交通干线或推迟工程总工期及第一台(批)机组发电,造成重大灾害和损失>3>50>1.041级、2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淹没一般城镇、工矿企业、或影响工程总工期及第一台(批)机组发电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5~315~500.1~1.053级、4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淹没基坑、但对总工期及第一台(批)机组发电影响不大,经济损失较小<1.5<15<0.1注1:导流建筑物包括挡水和泄水建筑物,两者级别相同;注2:表列四项指标均按导流分期划分,保护对象一栏中所列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系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划分;注3:有、无特殊要求的永久性水工建筑物均系针对施工期而言,有特殊要求的1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系指施工期不应过水的土石坝及其它有特殊要求的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注4:使用年限系指导流建筑物每一导流分期的工作年限,两个或两个以上导流分期共用的导流建筑物,如分期导流一期、二期共用的纵向围堰,其使用年限不能叠加计算;注5:导流建筑物规模一栏中,围堰高度指挡水围堰最大高度,库容指堰前设计水位所拦蓄的水量,两者应同时满足。
3.2.2当导流建筑物根据表3.2.1指标分属不同级别时,应以其中最高级别为准。
但列为3级导流建筑物时,至少应有两项指标符合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报批稿)──正文3.2.3规模巨大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和设计洪水标准,应经充分论证后报主管部门批准。
3.2.4应根据不同的导流分期按表3.2.1划分导流建筑物级别;同一导流分期中的各导流建筑物级别,应根据其不同作用划分;各导流建筑物的洪水标准应相同,以主要挡水建筑物的洪水标准为准。
3.2.5下列情况导流建筑物级别可适当调整:1利用围堰挡水发电时,围堰级别可提高一级,但应经过技术经济论证;2当4级、5级导流建筑物地基地质条件复杂、或工程具有特殊要求采用新型结构的导流建筑物,其结构设计级别可提高一级,但设计洪水标准不提高;3当按表3.2.1和上述各条规定所确定的级别不合理时,可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和施工导流阶段的不同要求,经过充分论证,予以提高或降低。
3.2.6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级别在表3.2.2规定幅度内选择。
对导流建筑物级别为3级且失事后果严重的工程,应提出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的预案。
表3.2.2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划分导流建筑物类型导流建筑物级别345洪水重现期(年)土石结构50~2020~1010~5混凝土、浆砌石结构20~1010~55~33.2.7当导流建筑物与永久建筑物结合时,导流建筑物设计级别与洪水标准仍应按表3.2.1及表3.2.2规定执行;但成为永久建筑物部分的结构设计应采用永久建筑物级别标准。
3.2.8在下列情况下,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可用表3.2.2中的上限值:1河流水文实测资料系列较短(小于20年),或工程处于暴雨中心区;2采用新型围堰结构型式;3处于关键施工阶段,失事后可能导致严重后果;4工程规模、投资和技术难度用上限值与下限值相差不大;5在导流建筑物级别划分中属于本级别上限。
3.2.9当枢纽所在河段上游建有水库时,导流建筑物采用的洪水标准及截流设计流量可考虑上游梯级水库的调蓄及调度的影响,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报批稿)──正文3.2.10围堰修筑期间各月的填筑最低高程应以安全拦挡下月可能发生的最大设计流量为准。
计算各月最大设计流量的重现期标准可用围堰正常运用时的标准,经过论证也可适当降低。
3.2.11过水围堰的挡水标准宜结合水文特点、施工工期、挡水时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在重现期3年~20年范围内选定。
当水文系列不小于30年时,可根据实测流量资料分析选用。
3.2.12过水围堰级别应按表3.2.1确定,该表中的各项指标系以过水围堰挡水期情况作为衡量依据。
3.2.13过水围堰过水时的设计洪水标准宜根据过水围堰的级别和表3.2.2选定。
当水文系列不小于30年时,也可按实测典型年资料分析选用。
并应通过水力学计算或水工模型试验,找出围堰过水时最不利流量作为设计依据。
3.2.14截流时段应根据河流水文特征、气候条件、围堰施工条件以及通航等因素综合分析选定。
宜安排在汛后枯水时段,严寒地区宜避开河道流冰及封冻期。
3.2.15截流标准可采用截流时段重现期5年~10年的月或旬平均流量,下列情况截流标准及截流设计流量亦可按下列方法选取:1在有20年以上的水文实测资料的河道,截流设计流量可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确定。
2若由于上、下游梯级水库的调蓄作用而改变了河道的水文特性,则截流设计流量宜经专门论证确定。
3.2.16当坝体填筑高程超过围堰堰顶高程时,坝体临时度汛洪水标准应根据坝型及坝前拦洪库容按表3.2.3规定执行。
表3.2.3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坝型拦洪库容(108m 3)≥1.01.0~0.1<0.1洪水重现期(年)土石坝≥100 100~5050~20混凝土坝、浆砌石坝≥5050~2020~10 3.2.17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如永久泄洪建筑物尚未具备设计泄洪能力,坝体度汛洪水标准应分析坝体施工和运行要求后按表3.2.4规定执行。
汛前坝体上升高度应满足拦洪要求,帷幕灌浆及接缝灌浆高程应能满足蓄水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报批稿)──正文表3.2.4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坝体度汛洪水标准坝型大坝级别123洪水重现期(年)混凝土坝、浆砌石坝设计200~100100~5050~20校核500~200200~100100~50土石坝设计500~200200~100100~50校核1000~500500~200200~1003.2.18导流泄水建筑物的封堵时间应在满足水库拦洪蓄水要求前提下,根据施工总进度确定。
封堵下闸的设计流量可用封堵时段5年~10年重现期的月或旬平均流量,或按实测水文统计资料分析确定。
封堵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导流设计标准,可根据工程重要性、失事后果等因素在该时段5年~20年重现期范围内选定。
3.2.19水库施工期蓄水标准应根据发电、灌溉、通航、供水等要求和大坝安全加高值等因素分析确定,保证率宜为75%~85%。
3.2.20导流建筑物封堵、水库施工期蓄水过程中,应满足下游必需的供水要求。
3.3施工导流方式3.3.1施工导流可划分为分期围堰导流方式和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方式,与之配合的包括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坝体底孔导流、缺口导流和不同泄水建筑物的组合导流。
施工导流方式应经过全面比较后拟定。
3.3.2施工导流方式选择应遵守下列原则:1适应河流水文特性和地形、地质条件;2工程施工期短,发挥工程效益快;3工程施工安全、灵活、方便;4结合、利用永久建筑物,减少导流工程量和投资;5适应通航、排冰、供水等要求;6河道截流、围堰挡水、坝体度汛、封堵导流孔洞、蓄水和供水等初、后期导流在施工期各个环节能合理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