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档案

合集下载

养殖档案规范填写范例

养殖档案规范填写范例

《畜牧法》第四十一条:畜禽养殖
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 源和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 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四)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五)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六)消毒记录
日期 2015.1.1 1.8 消毒场所 猪舍.场区 猪舍.场区 猪舍.场区 消毒药名称 百毒杀(错误 ) 戊二醛 用药剂量 1:500 1:500 消毒方法 喷洒 喷洒 喷洒 操作员签字 XXX XXX XXX
1.15
1.22
碘制剂
过氧乙酸
1:600
1:1000
猪舍.场区
猪舍.场区 猪舍.场区 猪舍.场区 猪舍.场区
法律责任
《畜牧法》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畜禽养 殖场未建立养殖档案的,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养殖档案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释义】本条是关于畜禽养殖场未建立养殖档案或者未按照 规定保存养殖档案所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加强对畜禽养 殖生产过程的规范,是确保为畜禽产品加工提供合格原料, 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为落实畜禽产品质量责任追 究制度,本法第四十一条对实行规模化养殖的畜禽养殖场明 确规定了要建立养殖档案。养殖档案内容涉及畜禽养殖的全 过程,畜禽养殖场的养殖档案应当真实、完整、及时,不得 伪造,并保存一定期限,确保畜禽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后备猪配种前40 天
母猪配种前 母猪配种前
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3窝以后可 不注射)
猪瘟疫苗(细胞苗) 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母猪产前40天

如何做好标准化规模养猪场生产信息管理

如何做好标准化规模养猪场生产信息管理
湖 饲 南斜
21 年第 1 02 期
如何做好标准化规模养猪场生产信息管理
黄伟华
( 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古 崇
湖南益阳 434 ) 10 6
目 ,养猪场的生产信息管理都不同程度地 前
( 用药记 录管 理 。 三)
记录好本场常用哪些药物 ,每种药物用药剂 存在不健全的问题 ,大部分猪场生产运转资料没 有系统的记载或记载缺失 ,如有 的没有猪场疾病 量 , 每次使用效果如何 , 是否做过药敏试验。 史资料 , 需要调查疾病史时全凭记忆 , 当疾病暴发 时, 因果 不 明 , 措手 不 及 ; 的没 有 完整 的母 猪 系 有
果能安全度过 , 有什么经验。 当地疫情控制有什么 记录好每次公猪的采精情况以及精子的活力。
经验教训等。 f) - 病原的记录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公猪的疾病管理。 三) 建立公 猪的健康档案 ,记录其每次发病 、 治
康复情况.并对康复后公猪的使用价值进行 记录本场存在哪些病原 , 即以往猪场内发生过 疗 、 。 什么疫病 , 该疫病病原是什么 , 根据其特点现在是 评估。 否还有可能存在于猪场 内,其一般感染何种猪群 , 感染的时间, 该病原的抗药性 , 有何预防药物等。 标准化规模猪场生产信息管理的作用 ( 能确保猪场疾病控制的延续性 。 一1
标 准化 规模猪 场信 息 管理 的方法
控制母猪群年龄结构 ,及时淘汰单窝仔 在 8 ( ) 一 每个标准化规模猪场要设一个懂兽 医的 头 以下 , 产后 泌乳 性 能 不 好 、 性 差 , 有 严 重 子 专职信息管理员 ,由管理员对信息进行收集 、 母 患 整 宫内膜炎 , 返情 、 屡配不孕等) 的母猪 , 避免老龄母 理 , 人档 、 保存 。 猪或小母猪过多等结构失调的现象。 ( ) 由生产一线人员记录的信息则由信息 二 需 ( 能有效监控母猪健 良状况 。 四) 管理员负责督促并整理。首先建立各类档案 的书 详 细记 录好母猪的免疫情况并定期检查 , 有 面材 料 , : 如 猪场 疾 病管 理登 记本 、 猪档 案 卡 、 母 公 效 的避免 母猪 漏 打疫 苗 的情 况 。特别 是那 些 实行 猪档案卡 、 猪场生产整体运行记录本等。 跟胎 免疫 的疫 苗 , 由于某些 母 猪 因特殊 情 况 , 年 一 ( )根据书面材料建立 电子档案 以方便查 三

母猪饲养管理手册

母猪饲养管理手册

母猪饲养管理手册第一章概述母猪是生产猪场中非常重要的母畜,对于母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着猪场的生产效益。

本手册将从母猪的选择、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对母猪饲养管理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养殖户科学合理地管理母猪,提高生产效益。

第二章母猪的选择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优良品种,如大白、杜洛克、长白等,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配。

2. 生长发育状况:选择生长发育良好、外形匀称、性情温顺的母猪。

3. 疾病检疫:确保选择的母猪没有传染病史,定期进行疫病检测。

第三章饲养环境1. 圈舍设计:母猪圈舍应设计宽敞、通风良好、采光充足,保持干净卫生,避免积水和粪便堆积。

2. 温度控制:保持圈舍内温度适宜,冬季保温防寒,夏季通风降温,防止母猪受到寒暑之害。

3. 照明管理:保证母猪有足够的光照,可以适当安排定时照明,促进母猪的生长发育。

第四章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合理搭配主粮、豆粕、玉米、麦麸等饲料,保证母猪获得充分的营养。

2. 饲料数量:根据母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科学确定日粮量,保证母猪的正常生长。

3. 饮水管理:保证母猪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定期清洗水槽,防止水质污染。

第五章疾病预防1. 定期检疫:每隔一段时间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保证母猪的健康。

2. 疾病防控: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温、粪便、眼、鼻等方面的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3. 环境卫生:保持母猪圈舍的卫生整洁,定期消毒,有效控制疾病传播。

第六章繁殖管理1. 配种管理:选择优良的公猪进行配种,注意精液质量,控制受精时间,提高繁殖率。

2. 妊娠期管理:妊娠期间加强对母猪的营养管理,保证母猪和胎猪的健康发育。

3. 分娩护理:做好母猪分娩前后的护理工作,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安全。

第七章生长监测1. 生长记录:对母猪的生长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体重、体型、粗细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

2. 生长指标:定期测定母猪的生长指标,根据结果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养殖母猪规章制度范本大全

养殖母猪规章制度范本大全

养殖母猪规章制度范本大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养殖母猪生产与管理,维护养殖秩序,保障养殖母猪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治猪经验和技术规格,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养殖母猪的管理和运营。 第三条 养殖母猪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养殖母猪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管理督导,确保养殖母猪生产有序进行。

第四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养殖制度,切实落实养殖标准,保障猪只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第二章 养殖母猪购进管理 第五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应当购进健康、成活率高的母猪,同时注意避免疾病传播风险。 第六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应当与有资质的养殖母猪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明确猪只数量、品种、价格等相关事宜。

第七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应当对购进的母猪进行全面体检,确保其健康无疾。 第八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应当建立母猪档案,详细记录母猪的来源、养殖历史、生产状况等信息,以便及时跟踪管理。

第九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购进母猪后,应当进行隔离饲养,确保母猪在适应期内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第十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母猪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第三章 养殖母猪繁育管理 第十一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繁殖制度,根据母猪的生理特点和繁殖周期,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和方式。

第十二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应当选择健康、品质优良的猪只进行配种,确保猪只后代的遗传品质。

第十三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应当建立母猪生产记录,记录母猪的配种日期、生产情况、产仔数量等信息,以便提高管理水平。

第十四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应当加强产仔后的护理管理,保障小猪的健康成长。 第十五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应当根据母猪的生产情况,合理安排母猪的产后护理和饲养。 第四章 养殖母猪饲养管理 第十六条 养殖母猪生产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饲养制度,根据母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安排饲料配比和喂养量。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制度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制度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制度为了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结合本场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所称畜禽标识是指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耳标、电子标签、脚环以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

第二条总经理负责本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的管理工作。

场长负责本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三条本场畜禽标识实行一畜一标。

第四条按规定向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申领畜禽标识。

第五条不得向本场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畜禽标识。

第六条本场按照下列规定对生猪加施畜禽标识:(一)新出生仔猪,在出生后30天内加施畜禽标识;30天内离开本场的,在离开本场前加施畜禽标识;从国外引进生猪,在生猪到达本场10日内加施畜禽标识。

(二)先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的,在右耳中部加施。

第七条畜禽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第八条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第九条本场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二)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三)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四)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五)畜禽养殖代码;(六)农业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条依法向农委备案,取得畜禽养殖代码。

第十一条种畜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

种畜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

第十二条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为2年,种畜长期保存。

第十三条从事生猪经营的销售者和购买者,应当向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更新防疫档案相关内容。

销售者或购买者属于本场养殖场的,应及时在畜禽养殖档案中登记畜禽标识编码及相关信息变化情况。

配种前母猪饲养管理PPT课件

配种前母猪饲养管理PPT课件

3
数据化管理
建立母猪个体档案,记录母猪的生长、繁殖和健 康数据,进行科学的数据化管理,提高饲养效益。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繁殖障碍处理
繁殖障碍识别
及时发现母猪繁殖障碍的症状,如发 情期异常、受孕率低等。
繁殖障碍原因分析
繁殖障碍处理
根据障碍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如治疗疾病、改善饲养环境、调整饲 料配方等,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分析繁殖障碍的原因,如疾病、饲养 环境不良、营养不足等。
04
配种前的健康监测
健康状况检查
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母猪的饲养密度,保证母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舒适的环 境,有利于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
饮水管理
提供充足、清洁的饮用水,保持水源的卫生和新鲜度,以满足母猪 日常的饮水需求。
繁殖技术优化
发情期管理
密切关注母猪的发情期,及时发现并处理发情期 出现的问题,确保母猪正常发情和排卵。
人工授精
化。
驱虫管理
定期对母猪进行驱虫处理,防 止寄生虫感染对母猪健康和生
产性能的影响。
03
配种前的繁殖管理
发情期管理
发情期观察
密切观察母猪的发情期,记录发 情期的时间、持续时间和症状,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饲养环境
保持母猪饲养环境清洁、干燥、 通风良好,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 度,以提高母猪的舒适度和发情 率。
饲料添加剂使用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以 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
防疫与保健
01
02
03
04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使用说明 ,定期为母猪接种疫苗,预防
传染病的发生。
药物使用

种猪测定标准

种猪测定标准

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种猪测定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永安分公司(YA )扩繁场、核心场和博罗分公司(BL )种猪场。

一、 种猪编号(一)、 种猪必须剪耳编号,编号在仔猪初生时进行。

编号规则如下:(二)、 品种与性别区分1、 纯种公猪编单号,纯种母猪编双号。

2、 二元杂公猪不编号,右耳尖上剪缺,二元杂母猪编号不分单双号。

(三)、档案纪录 表示法如下:如:DD-XWFYA-2001050136 表示“湖南新五丰永安分公司2001年5月出生的耳号为136号的杜洛克公猪”,其中 DD :杜洛克 XWFYA :新五丰永安分公司 2001050136:2001年5月出生的耳号为136号的公猪二、测定条件与受测猪要求(一)、饲养管理条件1、 受测猪的营养水平和饲料种类应相对稳定,并注意饲料卫生条件。

2、 受测猪的圈舍、运动场、光照、饮水和卫生等管理条件应基本一致。

3、 测定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测定设备和用具、并规定专人使用。

4、 受测猪必须由技术熟练的工人进行饲养,有一定育种知识和饲养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5、 在测定中,应按有关规程的要求,建立严格的测定制度和完整的记录档案。

(二)、受测猪的选择1、 受测猪个体编号清楚,品种特征明显,并附三代以上系谱记录2、 受测猪必须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无外形损征和遗传疾患。

受测前应由兽医进行检验、免疫注射、驱虫和部分公猪的去势。

3、 受测猪应来源于主要家系(品系),从每头公猪与配的母猪中随机抽取三窝,每窝选1公、1阉公和2母进行生长肥育测定,其中1阉公和1母于体重90kg 时进行屠宰测定。

30101职人员检查。

三、测定和记录项目(一)、祖先1、必须查明种猪的血缘关系,系谱中至少应有三代亲本的耳号。

2、如任何一个祖先在系谱中出现二次以上,该祖先即称为共同祖先,并以符号标出,同时标明该种猪的近交程度。

(二)、繁殖性能1、产仔数出生时同窝的仔猪总数,包括死胎、木乃伊和畸形猪在内。

母猪繁殖性能探讨

母猪繁殖性能探讨

疫病防治措施
总结词
有效的疫病防治措施是保障母猪健康和提高繁殖性能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加强猪舍消毒和生物安全措施,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母猪,以降低疾病对繁殖性能的 影响。
繁殖技术应用
总结词
应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
详细描述
利用现代繁殖技术,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激素调控等,可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和生产效 率。同时,要定期检查母猪的生殖系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繁殖障碍问题。
疫病监测
建立疫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疫病。
探索繁殖技术新途径和新方法
人工授精技术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配种受胎率。
同期发情技术
通过同期发情技术,使母猪在同一时期发情,便于集中配种。
胚胎移植技术
探索胚胎移植技术在母猪繁殖中的应用,提高繁殖效率。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研究结果和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对母猪繁殖性能进行深 入探讨,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为提高母猪繁殖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和实践指导。
在选择母猪品种时,应考虑其产仔数、哺乳能力、生长速度、瘦肉率等性状,同 时要确保品种的遗传稳定性,以降低生产风险。
合理饲养管理
总结词
提供适宜的营养、良好的饲养环境和 管理条件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 。
详细描述
根据母猪不同生理阶段的需求,合理 配置饲料,保证营养全面、均衡。同 时,要保持猪舍清洁卫生,提供适宜 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减少应 激和疾病的发生。
合理配制饲料
根据母猪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保证母猪的营养均 衡。
定期驱虫
对母猪进行定期驱虫,防止寄生虫感染影响繁殖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