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10种维生素(1)

合集下载

饲料中几种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养猪技术

饲料中几种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养猪技术

饲料中几种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养猪技术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对猪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除维生素K外,其他维生素需从饲料中获得。

日粮中的维生素水平决定着机体的维生素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下面介绍饲料中几种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一起来看看:1、维生素A猪在任何的生长阶段以及生理状态下都需要维生素A。

维生素A对猪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可参与组织间黏多糖的合成,对于上皮增殖和发育有调节的作用,还具有维持视风膜感光功能和促进骨骼和牙齿生长的作用。

对于繁殖机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可维护细胞膜和细胞器结构的完整性,促进激素的合成,从而维持猪体较高的繁殖力。

虽然维生素可提高猪的繁殖性能但是日粮中的添加水平分适宜,添加量过高或者不足均对机体的健康不利。

如果维生素A不足会引起黏膜萎缩、变性,导致猪体的各种上皮组织细胞发生鳞状角化,同时引起猪腹泻,抵抗力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激素的分泌不足,性激素的分泌量减少或者停止,影响最为严重的则是生殖系统的上皮,导致性周期紊乱、无规律,母猪产后出现发情延迟,性欲低下,甚至不发情的现象。

另外,当维生素A缺乏时肾上腺、性腺的功能减弱,胎盘类固醇的合成量不足,从而使胚胎的发育异常,易导致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畸形胎或者弱胎的现象。

公猪则表现为性器官发育异常,功能发生退化,精液的品质变差,性欲减退,出现繁殖障碍。

如果维生素A的摄入水平过高,则会导致维生素A在猪体内大量的蓄积,产生毒性,一般当摄入的量超过正常量的50倍以上时就会使猪出现被毛粗糙、皮肤呈鳞状、血尿、血粪、不能站立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死亡。

通常日粮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为每千克2500万IU即可保持正常的繁殖性能。

2、维生素B族维生素B族主要是作为辅酶,催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来影响着猪的繁殖性能。

其中维生素B。

是许多氧化还原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传递氢的作用。

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维生素是猪体内必需的有机物质,对猪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维生素的缺乏或
过量都会导致猪的生殖障碍和生产效率的下降。

因此,猪的饲养必须注意维生素的合理供应,以维持其生殖健康和高产能。

1. 维生素A
维生素D是猪体内钙和磷的代谢调节剂。

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猪的血钙、血磷含量,
使母猪排卵、受精和胚胎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不孕和流产。

因此,饲料中应该适量添
加维生素D3,以维持猪体内钙磷代谢的平衡。

维生素E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对于保护猪体内脂质和膜的完整性、增强免疫力和
维持猪的繁殖性能非常重要。

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仔猪的疾病率升高、哺乳能力下降、胚
胎发育和成活率降低,还会影响公猪的生殖性能。

因此,饲料中应该添加足够的维生素E,以保证猪的生殖健康。

维生素K是一种促进血凝的营养物质,缺乏维生素K会导致猪的出血和死亡。

此外,
维生素K对于猪体内膳食蛋白质利用也有影响,可以改善猪的生产性能。

因此,饲料中应
该适量添加维生素K,以维持猪体内的血凝功能和生产水平。

总之,维生素是猪体内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保护猪的生殖健康和提升生产能力有着
重要的作用。

饲料中应该合理添加维生素,以满足猪的生理需求,并提高饲养效益。

维生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控 - 养猪技术

维生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控 - 养猪技术

维生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控-养猪技术徐云超(黑龙江省方正县畜牧兽医局,哈尔滨150800)摘要: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发现对母猪进行营养调控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主要包括蛋白质、纤维素、能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都是维持母猪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

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很少,但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却有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的供应充足,可以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成活率并保证初生仔猪的质量。

1 维生素E维生素E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补充维生素E可以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主要是能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素以及促性腺激素的产生,增强卵巢机能,使卵泡增加黄体细胞。

母猪在妊娠期间饲喂维生素E强化的饲料,在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减少胚胎死亡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窝产仔数,并且能够减少仔猪在断奶前的死亡率,增强仔猪的抗应激能力,缩短母猪断奶到发情的时间间隔,提高公猪精液品质。

当母猪缺乏维生素E时会出现卵巢机能下降、性周期异常、不能受精、胚胎发育异常或死胎的现象。

由于维生素E是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的,但是量非常的少,以至于初生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很低,因此为了满足新生仔猪对维生素E的需求,应该给母猪的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的维生素E,因为新生仔猪通过乳汁获得营养,所以给母猪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可使新生仔猪从母猪初乳或常乳中吸收到维生素E。

研究表明,随着日粮中维生素E水平的增加,可以降低乳房炎一子宫炎一无乳综合症的发病率。

乳汁中维生素E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当仔猪断奶时,其血清中的维生素E水平也相应的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水平也有所提高,改善了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生产性能。

2. 维生素A维生素A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适量的增加母猪日粮中维生素A的量,可以提高母猪的窝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

经研究发现,在母猪断奶、发情后的7d给经产母猪注射维生素A可以使窝产仔猪数增加0.6~1.5头。

初产母猪在配种前应该限制喂养,因为高能量水平的摄入可以降低胚胎成率,注射维生素A可以减少此现象的发生。

B族维生素对猪生长及在猪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B族维生素对猪生长及在猪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B族维生素对猪生长及在猪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维生素不仅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所的有机类营养物质,而且还是动物保持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其促进作用主要是参与积极作用机体代谢的调节,许多维生素是辅基或辅酶的组成部分,对鸟类体内的多种代谢过程产生影响。

猪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较少,一般以毫克计算,但是维生素却对仍旧猪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若长期缺乏,可以就会引起相应的生理机能障碍而再次出现某种疾病,及引起猪的代谢紊乱,严重的甚至引起死亡,从而对动物的健康造成非常明显损害。

B族胡萝卜素对猪生长及在猪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B族维生素中,包括十多种生化性质数种各有不同的维生素,在生产实践中,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泛酸(维生素B3)、烟酸(维生素PP)与维生素B12等几种比较重要一些。

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B12较易缺乏,因此在猪的饲料中会,要注意进行补充。

猪缺乏维生素B时,表现的特征主要是生存缓慢较缓慢与发育停滞。

维生素B族全是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补充。

B族是绝大部分机体组织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是食物释放能量的关键。

全是辅酶,参与体内糖、蛋白质和钙的代谢,因此被列为一个家族。

一、硫胺素/维生素B1:能促进正常糖代谢及具有维持神经传导、心脏和胃肠道正常人功能。

维生素B1缺乏时,猪可出现疾病多发性神经炎症状,其表现为疲劳、衰弱、感觉异常、肌肉酸痛、心悸亢进、浮肿、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等,严重时则发展为运动失调、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B族维生素对猪生长及用药在猪病治疗中的重要指导作用!1、在发热性传染病上的应用:如猪丹毒、猪肺疫等发热性传染病。

这类猪只治好以后,常出现胃分泌功能低下,影响食欲。

因此,在治愈猪发热性该病后,可用维生素B1肌注2次,每天一次。

并使病猪加快恢复胃肠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尽快恢复体质。

2、在非发热性传染病上呼吸困难的应用:如仔猪黄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胃肠胃肠道传染病。

维生素对猪的繁殖性能的影响竟然这么大!

维生素对猪的繁殖性能的影响竟然这么大!

维生素对猪的繁殖性能的影响竟然这么大!维生素是影响猪繁殖机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猪日粮中需含有一定量的各类维生素。

本文阐述了维生素A、B、D、E作用机制,并对猪维生素的缺乏症和过量危害进行了介绍。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必不可少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虽然它不是构成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也不是机体能量的来源,但是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极大,多数是辅酶的组成成分。

这些酶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所不可缺少的。

维生素缺乏,会影响辅酶的合成,导致代谢紊乱,猪会出现各种病症,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猪的繁殖机能。

维生素A、D、E、K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脂溶剂,所以被称为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中除维生素K可由动物消化道合成足够的量外,其他维生素都必须由日粮提供。

当脂质吸收不良时,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会减少,从而引起相应的缺乏症,影响动物的繁殖力。

相反如果动物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也会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

1、维生素A失衡对繁殖机能的影响维生素A为环多烯醇类化合物,参与组织间粘多糖的合成,调节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发育,影响繁殖机能和胚胎发育,具有维持视网膜感光功能,促进骨骼和牙齿生长等作用。

在养猪生产中,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维生素A乙酸脂和维生素A棕榈酸脂的稳定性好,目前国内常用的是维生素A乙酸脂。

猪在任何生长阶段或生理状态下都需要维生素A。

维生素A具有保护生殖器官上皮组织的健全与完整,促进皮肤的发育和再生,促进结缔组织中乳多糖的合成,维护细胞膜和细胞器结构的完整,促进激素的合成,提高动物的繁殖力。

维生素A不足,可引起黏膜萎缩、变性,导致猪机体的各种上皮组织细胞发生鳞状角化,并可引起腹泻,膀胱及肾的各种炎症,防卫机能降低。

内分泌腺萎缩,结构受损,内分泌机能发生紊乱,激素分泌不足,性激素分泌减少或完全停止。

生殖系统上皮受影响最为严重,性周期发生障碍,无节律性,紊乱。

产后发情延迟和性欲减退或乏情。

维生素A参与类固醇合成,当维生素A缺乏时,肾上腺、性腺功能减弱,胎盘类固醇合成减少,导致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出弱仔猪,或畸形仔猪,如瞎眼、单眼、兔唇、副耳等。

维生素在养猪中的作用

维生素在养猪中的作用

饲养母猪目的获得更多的仔猪,而衡良母猪繁殖性能优良与否主要有两个指标: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乳仔猪数和母猪繁殖利用年限。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营养、疫病、环境以及管理,近年来,随着营养科技的飞跃发展,通过营养的调控从而达到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已初见成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维生素都对种猪的繁殖性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主要的维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维生素E:维生素E与繁殖机能密切相关,能促进促甲状腺素(T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促性腺激素的产生,增强卵巢机能,使卵泡增加黄体细胞,母猪日粮中补充维生素E,不仅能提高受胎率,减少胎儿死亡,会增加窝产仔数,而且能增强仔猪的抗应激能力,减少断奶前仔猪死亡,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提高公猪精液质量。

研究表明,饲喂高水平维生素E的母猪窝产仔数、产活仔数都较高,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MMA)发病率较低。

当母猪缺乏维生素E时卵巢机能下降,性周期异常,不能受精,胚胎发育异常或出现死胎。

2、叶酸:对维持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促进胎儿早期发育有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是在各种不同酶系统中的辅酶,参与嘌呤的合成,所以对DNA、RNA的合成相当重要。

在维持种母猪的稳定繁殖机能方面,可提高窝产仔数;维持良好的泌乳力,防止泌乳紊乱。

研究表明(Lindemann等,1989),母猪日粮添加叶酸可提高了胚胎存活率,稳定提高窝产仔数。

3、β-胡萝卜素:母猪饲料中补充β-胡萝卜素会改善产仔数,矫正母猪安静发情和排卵延迟,提高胚胎成活率。

β-胡萝卜素还与黄体素合成有关,黄体素不足,将导致怀孕终止。

最近研究还发现,公猪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能促进睾丸发育,提高精液质量。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易被氧化破坏,尤其是在湿热和与微量元素及酸败脂肪接触的情况下。

4、维生素A:适当提高饲粮维生素A的添加量,可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Antipas,2003)。

维生素对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

维生素对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

维生素对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养猪生产的效率和利润.取决于种猪的繁殖性能。

而消极影响种因素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包括遗传、营养、疫病、环境以及饲养行政管理等。

其中营养方面,包括能量、蛋白质、矿物元素、维生素等。

维生素是无机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要量极少的低分子一类化合物.目前已确定的维生素有14种,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因在动物动物饲粮中所占有比重极少.其巨大作用往往被忽视。

但是,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维生素确实对种猪的繁殖性能有某种程度维生素的影响.其中影响干扰较大的有以下几类:1脂溶性维生索1.1维生素A维生素A是含有B一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

它有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三种衍生物,每种都有顺、反两种构型。

其中以反式视黄醇效价最高。

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体中,植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含有维生素A原(先体)——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也存在多种酯类,其中以B一胡萝b素活性最强。

维生素A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需的物质.参与组织工作间黏多糖的合成.动态平衡调节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发育.影响繁殖功能性和胚胎发育。

缺乏维生素A时.生殖系等组织的上皮细胞发生鳞状变化,引起炎症.并降低动物的食欲。

同时,维生素A还积极参与母猪卵巢发育、卵泡成熟、黄体形成、输卵管上皮细胞功能的完善和胚胎发育等过程。

母猪缺乏维生素A时,内分泌腺萎缩,结构受损,内分泌套件发生紊乱,激素分泌不足,分泌减少或基本上停止.生殖系统上皮受影响最为严重。

性周期发生障碍,无节律性。

紊乱。

产后发情延迟和性欲减弱或缺乏。

研究发现,维生素A(视黄酸)在胚胎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缺乏时.胎盘类固醇合成增加,导致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产出弱仔猪或畸形仔猪。

公猪缺乏维生素A时.表现睾丸缩小,功能退化,精液品质降低等症状。

研究表明.通过猪对越冬母猪补充维生素A,可使其繁殖性能获得很好的改善。

如肉食分别对饲喂高能日粮的母猪,在第2个发情周期的第7d或第l5d颈静脉注射维生素A.可促进排卵前卵母细胞发育.减缓中晚期早期胚胎发育的一致性。

维生素与母猪繁殖力之间关系分析

维生素与母猪繁殖力之间关系分析

维生素与母猪繁殖力之间关系分析
衡量母猪繁殖性能优良与否,主要看母猪提供的断乳仔猪数量,以及母猪繁殖利用年限。

那么,维生素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新牧网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B2(核黄素)
母猪配种后4~7d,饲喂100mg/d核黄素可提高活胚胎数、胚胎存活率、产仔率和窝产活仔数。

此外,在妊娠早期给母猪补充90~100mg/d核黄素可显著提高母猪产仔率。

维生素K
怀孕母猪日粮中添加100mg/kg维生素K3,可使产仔数提高5.66%。

而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00mg/kg维生素K3,可提高仔猪增重7.78%和仔猪成活率3.81%。

维生素B6
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15mg/kg维生素B6,可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减少1.1天。

烟酸
在母猪怀孕期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33mg/kg烟酸,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发病率降低30%。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饲料中会添加相应维生素,但是,在饲料加
工和仓储、运输、贮藏过程中,饲料中的各种微量元素会加速维生素的氧化,营养素会遭到破坏。

所以,为避免维生素缺乏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可在母猪空怀、配种、怀孕期间在母猪饲料中额外添加维生素。

新牧分享:母猪应额外添加优质的多种维生素产品250-500克/吨,能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征发病率降低 30% 。
因此,猪饲料必须另外添加维生素。
维生素是最容易受到破坏的营养素,高
母猪维生素的补充只占混合饲料成本的
温、高湿、光照、微量元素、氯化胆碱、食 2% ~ 3% ,但却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盐、酸碱度等环境因素会降低维生素的活 为避免维生素缺乏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可
性,全价料、浓缩料等虽然添加了维生素, 在母猪空怀、配种、怀孕期间在饲料中额外
母猪饲料中补充 β - 胡萝卜素会改善产 应中起重要作用,参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
仔数,矫正母猪安静发情和排卵延迟,提高 合成,有助于缓解应激,并消除高温对精液
胚胎成活率。β - 胡萝卜素还与黄体素合成 质量的不利影响。公猪增喂维生素 C 后,精
有关,黄体素不足,将导致怀孕终止。最近 子质量有所提高,母猪则受胎率提高。尤其
早期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在各 增加了胎儿在子宫中所占空间,这对胎儿的
种不同酶系统中的辅酶参与嘌呤的合成。所 生长及存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对 DNA 和 RNA 的合成相当重要。在维
有研究表明,每吨母猪全价饲料中添加
持种母猪的稳定繁殖机能方面,可提高窝产 300 mg 生物素,21 日龄平均窝断奶仔猪数
无假乳头、瞎乳头、副乳头或凹乳头。
正常的 形 状,而 且 粗 端 向 前; 腕 要 求 不 臃
7 外生殖器
肿; 系部短而坚强、粗壮,稍许倾斜。过分
是种猪的主要性征。要求公猪和母猪的 倾斜或 太 长、卧 系 都 是 缺 点。蹄 的 大 小 适
外生殖器都发育正常,性征表现良好,否则 中、形状 一 致,蹄 壁 角 质 坚 硬 光 滑、无 裂
收稿日期: 2014 - 03 - 15 作者简介: 刘和锐( 1983 - ) ,女,大专,执业兽医师,
主要从事奶牛饲养管理、奶牛保健及产房 工作。
原来在母体子宫环境温度相对稳定而生后却 受外界环境影响。另外,犊牛出生后生理机 能不完善,只有科学饲养,才不会影响其生 长发育。
犊牛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饲养培育 是否科学对奶牛成年体型的形成,采食饲料 的能力以及到达成年期产奶和繁殖性能都有 很大影响。犊牛按其生理特点分为初生期和 哺乳期。犊牛培育的目的: 改良牛群品质,
着营养科技的发展,通过营养的调控从而达 充维生素 E,不仅能提高受胎率,减少胎儿
到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已初见成效。国 死亡,增加窝产仔数,而且能增强仔猪的抗
内外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维生素都对种 应激能力,减少断奶前仔猪死亡,缩短母猪
猪的繁殖性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影响母猪 断奶至发情间隔,提高公猪精液质量。研究
不能留种。公猪: 睾丸大而明显突出,大小 纹。两后 肢 间 要 宽 且 不 能 出 现 曲 飞 节、软
一致、外露、轮廓鲜明且左右对称,阴囊紧 系、卧系。肢蹄与肢势: 肢与前后躯连接良
附于体壁,不过于下垂; 前胸宽广。单睾、 好,保持正常体躯 ( 平直或略弓) 。骨粗健
隐睾、疝气、大小不均、高度不等和包皮有 壮,二脚略开,直立有劲。两蹄大小一致,
( 山东省无棣县畜牧兽医局 25190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 - 2739( 2014) 05 - 0046 - 03
饲养母猪的目的是为获得更多的仔猪, 繁殖性能的维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而衡量母猪繁殖性能优良与否主要有两个指 1 维生素 E
标: 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乳仔猪数和母
迟,影响卵巢发育,胚胎死亡率高。
100 mg / d核黄素可显著提高母猪产仔率。
5 生物素
8 维生素 K
最主要功能是维护母猪蹄部健康,防止
怀孕母猪日粮中添加 100 mg / kg 维生素
蹄裂、跛行和瘫痪。同时可促进胎儿生长发 K3 使产仔数提高 5. 66% ,哺乳母猪日粮中
育和减少胎儿死亡以及促进泌乳增多,提高 添加 100 mg / kg 维生素 K3 可提高仔猪增重
— 47 —
黑龙江动物繁殖 第 22 卷 第 5 期 2014 年
7. 78% 和提高仔猪成活率 3. 81% 。
脂溶性维生素的破坏,加上夏季的高温和高
9 维生素 B6
湿会造成猪的应激,在应激的情况下,包括
妊娠母猪饲粮添加 15 mg / kg 维生素 B6 母猪在内的所有猪 只 对 维 生 素 的 需 要 量 加
研究还发现,公猪饲料中添加 β - 胡萝卜素 在夏季高温或母猪分娩前后经受环境或生理
能促进睾丸发育,提高精液质量。维生素 A 应激,而维生素 C 具有较强抗应激作用,可
和胡萝卜素易被氧化破坏,尤其是在湿热和 以通过缓解应激,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母乳
与微量元素及酸败脂肪接触的情况下。
是 1 周龄前仔猪维生素 C 的唯一来源。在怀
收稿日期: 2014 - 04 - 13
表明,饲喂高水平维生素 E 的母猪窝产仔 数、产活仔数都较高,乳房炎、子宫炎、无
— 46 —
Heilongjiang Journal of Animal Reproduction Vol. 22 No. 5 2014
乳综合症( MMA) 发病率较低。当母猪缺乏 母猪排卵率和受胎率,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
仔数,维持良好的泌乳力,防止泌乳紊乱。 显著高于未添加生物素对照组。在母猪日粮
研究表明( Lindemann 等,1989) ,母猪日粮 中添加生物素可避免母猪冬季出现裂蹄,显
添加叶酸可提高胚胎存活率,稳定提高窝产 著减少猪群足部问题的发生及跛脚的困扰。
仔数。
6 维生素 C
3 β - 胡萝卜素
维生素 C 在活细胞内的各种氧化还原反
4 维生素 A
孕期和哺乳期,给母猪补充维生素 C 可降低
适当提高饲粮维生素 A 的添加量,可以 断奶前仔猪死亡率。
提高母 猪 窝 产 仔 数 和 断 奶 仔 猪 数 ( Antipas, 7 维生素 B2( 核黄素)
2003) 。母猪缺乏维生素 A 时,受胎率下降,
研究表明,母猪配种后 4 ~ 7 d,饲喂
黑龙江动物繁殖 第 22 卷 第 5 期 2014 年
应整齐均匀,前后两乳头之间要有一定距 8 肢蹄
离。母猪应该有发育良好的乳房,乳头基部
肢蹄 的 要 求: 两 前 肢 要 正 直,长 短 适
膨大 如 莲 蓬 状,有 效 乳 头 不 得 少 于 14 个, 中。左右距离要大、没有 X、O 形及其他不
维生素 E 与繁殖机能密切相关,能促进
猪繁殖利用年限。
促 甲 状 腺 素 ( TH ) 和 促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影响母 猪 繁 殖 性 能 的 因 素 主 要 包 括 遗 ( ACTH) 以及促性腺激素的产生,增强卵巢
传、营养、疫病、环境以及管理。近年来随 机能,使卵泡增加黄体细胞。母猪日粮中补
但在饲料加工和仓储、运输、贮藏过程中, 添加维生素。专家建议: 母猪应额外添加优
饲料中的各种微量 元 素 会 加 速 维 生 素 的 氧 质的多种维生素产品 250 ~ 500 g / t 等,能显
化,特别是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饲料中的 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脂肪最容易氧化,其生成的过氧化物可促使
中图分类号: S823
( 对照组 1 mg / kg) ,可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减 大,猪维生素缺乏症表现尤为突出。
少 1. 1 d。
另外,疾病、霉菌毒素等因素会使动物
10 烟酸
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提高,疾病和寄生虫感染
在母 猪 怀 孕 期 和 泌 乳 期 日 粮 中 添 加 会影响猪肠道对维生素的吸收,饲料中的霉
33 mg / kg烟酸,母猪子宫炎 - 乳房炎 - 无乳 菌毒素会干扰维生素 A、D、E 和 K 的吸收。
— 48 —
表现 发 情 不 正 常、难 产、流 产、死 胎、弱 100 mg / d 核黄素可提高活胚胎数、胚胎存活
胎、畸形胎及胎衣不下; 仔猪瞎眼和四肢麻 率、产仔率和窝产活仔数。Tilton ( 1991猪发情延 究 证 实, 在 妊 娠 早 期 给 母 猪 补 充 90 ~
明显积尿都是损征。母猪: 阴户发育良好, 站立时左右匀称地略分开,悬蹄位置大小适
阴户不应过于向上翘,过小的外阴常预示母 当。长白、大白猪蹄壳呈肉红色、光滑,压
猪分娩功能不强,严重时造成繁殖障碍。
感强。杜洛克猪蹄壳为黑色,有光泽。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 10 种维生素
中图分类号: S828. 3
王 秀,王永峰
维生素 E 时卵巢机能下降,性周期异常,不 间 隔。 如 果 日 粮 中 生 物 素 的 含 量 低 于
能受精,胚胎发育异常或出现死胎。
330 μg,会造成死胎增多和哺乳仔猪因母乳
2 叶酸
不足而生长发育不良。研究发现,补充生物
叶酸对维持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促进胎儿 素可以使母猪子宫角的长度增加 20% ,进而
乳用犊牛的培育技术
刘和锐,赵 维
( 新疆石河子 142 团双玺牛场,新疆 石河子 8320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 - 2739( 2014) 05 - 0048 - 04
犊牛是指从出生到断奶的小牛。犊牛出 生后由母体进入外界环境,生活环境骤然发 生变化: 由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转为自行 呼吸; 由原来通过胎盘获取营养物质和排泄 废物转变为自己摄取食物、消化及排泄; 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