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泸定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2035年)说明书

说明书评审稿2022.02项目名称:《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2035年)》委托单位:泸定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规划阶段:评审稿(2022.02)编制单位:广州智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项目总负责:陈欢总裁项目负责人:吴景传总策划师项目成员:何越规划设计总监张冷冷规划设计副总监林宏嘉规划设计副总监陈凯平战略策划副总监杨紫欣高级主任策划师刘少菲高级主任动漫设计师陈靖璇主任策划师丘晴主任规划师谭思思策划师徐荣荣规划师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2035年)The all-for-one tourism planning of Luding County of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2020-2035)技术路线全域旅游认知剖析泸定发展机遇核心价值存在问题发展重点战略定位一:全国红色团建旅游目的地战略路径一环:康泸新大环线两心:红色研学发展中心、雪域度假发展核心大泸定桥红色研学区全产业融合要素供给升级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主体培育泸定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定位体系发展战略品牌定位目标体系发展趋势关键措施基础研判战略体系专项体系空间体系行动计划中心任务明确泸定旅游发展的主方向提出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行动指引战略定位二:川渝康养旅居目的地全方位运营市场品牌定位市场营销策略旅游文明建设夜间旅游指引大海螺雪域度假区大渡河康养旅居区大二郎山山地旅游区全过程服务主客共享旅游服务体系“快旅慢游”交通系统旅游卫生服务体系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旅游综合执法平台旅游保障体系四区:目录Contents一、规划总则:面向康泸新一体化的全域旅游规划中心任务、项目概况、全域旅游认知二、发展基础:剖析泸定发展全域旅游的机遇与短板发展机遇、核心价值、市场研究、发展难点三、发展体系:国家文化公园、康泸新一体化视野下的泸定愿景战略路径、定位体系、发展战略、品牌定位、目标体系、实施路径、分期规划四、全域旅游产业融合:提高各行各业“+旅游”产业融合意识要素供给升级、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主体培育五、全域旅游空间格局:构建统筹全县、支撑康泸新发展空间格局空间布局思路、限制性条件衔接、空间结构规划、空间发展指引、全域项目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区域发展指引六、全域旅游品牌运营:塑造具有市场活力品牌推广策略品牌形象定位、市场营销策略、全域文明旅游建设、夜间旅游发展指引七、全域旅游服务提升:主客共享下的全域公共服务建设主客共享旅游服务体系、“快旅慢游”交通系统、旅游卫生服务体系、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八、全域旅游治理体系:探索全域旅游管理保障改革创新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旅游综合执法平台、旅游保障体系214476496135160171第一部分:总体规划1第二部分:行动计划188泸定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189第三部分:附录201附录一:文旅资源普查及评价附录二: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标准解读及创建评估附录三:全域重点发展项目库202217235第一部分总体规划CHAPTER ONE一、规划总则:面向康泸新一体化的全域旅游规划(一)中心任务(二)项目概况(三)全域旅游认知重点从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公共服务、旅游新业态、主题营造等角度对标《细则》,开展规划工作。
四川泸定县简介

四川泸定县简介四川省泸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山区,依放子山脉、泸沽湖等地理标志耸立。
整个县境幅员面积达1408.75平方公里,现有行政区划八镇四乡,共有苗族、瑶族、蓝族等22个民族在此聚居。
泸定县的气候特点是三季明显,夏日炎热,冬季寒冷。
平均海拔变化为500-2600米,年均降水量1000~1700毫米,气温变化非常大,多达44摄氏度的高温和-17.2摄氏度的低温,风力非常强大,多扬灰尘,有害于人体健康。
泸定县是西部深度贫困地区,是西部西部重振计划、国家贫困县脱贫攻坚、四川省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县之一。
2008年,泸定县被国家民委的属地贫困县,2019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减少,两个贫困镇实现社道乡结合后减贫解困,由农业主导的贫困县实现了脱贫。
泸定县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节日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其中,县城尤以泸沽湖美景而闻名,有数千年历史的放子洞,古香宗祠以及情人台特殊的游览环境几度吸引国内外游客!近年来,泸定县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同时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新建、改建了不少乡村公共图书馆及少数民族文化馆,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泸定县虽山多水多,但资源潜力强大,交通十分便利,依靠泸定高速公路,将泸定县与四周的省会成都、南充、阿坝等市直接连接,有助于发展本地的经济。
由于有水、有山、有路的天然条件,泸定也正在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多种手段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泸定的产业构建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在农业及农副产品如米、油、茶叶、竹、花等领域看到更强的发展。
尽管当前泸定县教育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但已经有初步建立了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县城中小学共有20所,主要从事小学、中学教育,聘请外国语师、多媒体教学等有趣的教育和培训教学模式,不断地吸引更多的孩子前来求学。
泸定县作为四川西部偏远地区,这里面富有神秘,也吸引了旅游及投资的机会,素有“天然的绿色宝石”之称,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泸定县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繁荣!。
全域旅游实施方案范文

全域旅游实施方案范文近年来,全域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各地纷纷制定全域旅游实施方案,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体验、改善旅游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全域旅游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范文介绍。
一、总体规划。
1. 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将全域旅游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
2. 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整合各类旅游资源,推动资源共享,实现全域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提升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3. 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旅游资源互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旅游全面融合,实现全域旅游的全面发展。
二、旅游产品开发。
1. 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2. 加强旅游产品创新,结合当地资源和特色,推出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提升地方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提升旅游产品的曝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2. 加强景区设施建设,改善景区环境,提升景区硬件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3.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旅游人才培养。
1.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旅游管理、服务、营销等专业人才,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2.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旅游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旅游业。
3. 加强旅游人才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五、旅游文化传播。
1. 发挥地方文化传统优势,加强旅游文化传播,推动地方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2. 加强旅游文化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向外界展示地方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提升地方旅游的知名度。
定州旅游策划书范文3篇

定州旅游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定州旅游策划书范文一、前言定州,作为河北省直管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为了推动定州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定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制定本旅游策划书。
二、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以京津冀地区为主,辐射全国及海外游客。
2.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对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方面的旅游产品有较高的兴趣。
3. 竞争态势:定州周边地区拥有众多知名旅游景点,竞争激烈。
因此,需要突出定州的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旅游资源分析1. 历史文化资源:定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开元寺塔、定州贡院、清真寺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
2. 自然风光资源:定州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然风光秀丽,有大沙河、孟良河等河流,以及中山公园、东胜公园等城市公园。
3. 民俗文化资源:定州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秧歌、舞龙、杂技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四、旅游产品策划1. 文化体验游:以定州的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开发文化体验产品,如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文化主题酒店等。
2. 自然风光游:依托定州的自然风光,开发自然风光旅游产品,如湿地公园、生态农庄、观光农业等。
3. 民俗文化游:结合定州的民俗文化,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如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表演等。
4. 休闲度假游:利用定州的城市公园、温泉等资源,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如温泉度假村、度假酒店等。
五、旅游营销策略1. 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定州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网络营销: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营销,如网站建设、微博、等社交媒体推广。
3. 节庆活动: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如定州秧歌节、定州杂技节等,吸引游客。
4. 旅游促销:通过旅游促销活动,如打折、优惠等,吸引游客。
六、旅游服务设施规划1. 交通设施:完善定州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便利性。
2. 餐饮设施:增加餐饮场所的数量和种类,满足游客的需求。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国家旅游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12.15•【文号】•【施行日期】2014.12.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景区管理正文农业部国家旅游局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根据《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农企发[2013]1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2014]1号)要求,2014年,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继续开展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
通过自愿申报、地方主管部门审核和专家评审等程序,拟认定北京市平谷区等37个县(市、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北京市通州区第五季富饶生态农业园等100个点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现将拟认定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名单予以公示。
如有异议,请于公示之日起7天内(2014年12月21日前)向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或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反映。
联系电话:************,************。
附件:1.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公示名单2.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公示名单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2014年12月15日附件1: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公示名单北京市平谷区河北省元氏县、承德市双滦区山西省阳城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黑龙江省木兰县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宜兴市浙江省兰溪市、新昌县安徽省霍山县福建省泰宁县、连城县江西省武宁县山东省泗水县、临朐县河南省登封市湖北省远安县湖南省新化县、麻阳苗族自治县广东省博罗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海南省琼海市重庆市武隆县四川省武胜县贵州省凤冈县云南省澄江县陕西省柞水县甘肃省两当县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大连市庄河市宁波市宁海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附件2: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公示名单北京市通州区第五季富饶生态农业园延庆县四季花海农园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街沙井子三村蓟县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河北省迁西县喜峰口板栗专业合作社观光园宣化县假日绿岛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园临城县尚水渔庄武安市白沙村休闲农业园区山西省忻州市凤凰山生态植物园阳泉市华北奕丰生态园长治市襄垣富阳绿盈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里河松枫山庄科右前旗玫瑰庄园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万通旅游度假村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山水庄园建平县万寿街道小平房村辽阳市三禾农业观光园区吉林省抚松县康红农特产种植场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朝鲜族民俗村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兰西县锡伯部落宾县滨州镇友联村上海市崇明县泰生示范农场崇明县陈家镇瀛东村松江区雪浪湖生态园江苏省如皋市长江药用植物园无锡市绿源农业观光园张家港市金港镇长江村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琵琶湾生态农庄台州市三门农博园绍兴市上虞区盖北野藤葡萄休闲观光园嘉兴市南湖区梅花洲农业休闲园安徽省东至县江南农业科技园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和县林海旅游农业观光园福建省邵武市云灵山庄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仙游县聚仙堂生态旅游山庄永安市天斗生态文明示范区江西省婺源县江岭风景区石城县通天寨荷花园区浮梁县瑶里梅岭山庄新建县溪霞怪石岭旅游景区山东省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泰安市岱岳区道郎镇里峪村日照市淞晨茶文化产业园兰陵县国家农业公园河南省驻马店市老乐山休闲农业产业园嵩县车村镇天桥沟村济源市养生嘉源休闲观光园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中华紫薇园大冶市龙凤山生态园休闲度假村竹溪县龙王垭生态文化观光园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怡心生态园长沙市开福区新富豪云尚庄园城步苗族自治县神龙山庄湘潭市昭山示范区山那边度假村广东省东菀市清溪生态农业产业园连州市湟川三峡-龙潭度假区潮州市紫莲度假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下街屯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簕山古渔村阳朔县百里新村休闲农业示范区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万宁市兴隆热带花园琼海县博鳌美雅乡村公园重庆市涪陵区南沱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园铜梁区巴岳山?玄天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开县奇圣现代观光农业生态产业园合川区铜梁洞森林公园友缘山庄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曙光休闲观光农业园丹棱县梅湖湾度假村泸州市江阳区醉美江湾农业园什邡市箭台村贵州省福泉市黄丝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示范园赤水市金钗石斛生态示范园云南省香格里拉县藏龙休闲观光园宁洱县磨黑镇澄江县禄充村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白定村陕西省汉中市西乡钧鑫农场合阳县洽川温泉度假村铜川市新区照金现代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西安市沣东新城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甘肃省皋兰县古梨园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景泰县条山农庄青海省共和县生态休闲农庄互助县高寨青海四和撒拉文化园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神林山庄永宁县鹤泉湖生态度假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罗布人村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民俗风情园奇台县壹方阳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大连市庄河市银月湾民俗生态观光园厦门市同安区莲花罗汉山休闲农业园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五一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
泸定县如何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泸定县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泸定县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东与天全、荥经接壤,西与康定、九龙毗邻,南连石棉县,是进藏出川的必经之地。
县城距成都236.2公里,距康定49公里。
县城海拔1321米,辖区内7镇5乡、145个行政村,幅员面积2165.35平方公里,境内居住有汉、藏、彝等17个民族,2017年末总人口8.7065万人。
是全州国土面积最小、人口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较快的山区多民族聚居县,也是甘孜州东部区域商贸中心和州内各县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被誉为甘孜州“东大门”。
享有“红色名城”美誉。
2018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泸定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省第二批和全州首个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县份,荣获“全省2017年摘帽工作先进县”殊荣。
泸定是川西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县境内有“高万丈”的二郎山、“蜀山之王”贡嘎山、风光秀丽的燕子沟以及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泸定也因此成为革命历史名城,泸定桥及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也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5727.5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602.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36%;流动资金1125.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64%。
达产年营业收入8239.00万元,总成本费用6428.62万元,税金及附加98.48万元,利润总额1810.38万元,利税总额2158.57万元,税后净利润1357.7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00.7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1.61%,投资利税率37.69%,投资回报率23.71%,全部投资回收期5.72年,提供就业职位164个。
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的法规和要求,符合相关行业的相关标准。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4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川办发[2014]16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4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川办发[2014]16号](https://img.taocdn.com/s3/m/1a3b245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c.png)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4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4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川办发〔2014〕1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四川省2014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4月9日四川省2014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点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要求,加快我省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现提出2014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点。
一、全面推进“五个统筹”(一)统筹城乡规划。
1.开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推进以县为单位全域规划试点。
(住房城乡建设厅)2.编制完成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在成都市温江区和蒲江县率先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
(环境保护厅)3.编制全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
(林业厅)4.支持个别市(州)编制市域城乡统筹总体规划。
(省发展改革委)5.启动第二批“百镇建设行动”,加快编制试点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继续加强城市地下管网、供水供气、排水防涝、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厅)2.加大城市电网建设力度。
(省发展改革委)3.启动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
(住房城乡建设厅)4.加强城乡防洪体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43亿立方米,解决400万农村居民和50万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水利厅)5.加快甘孜州、凉山州通乡油路建设、“三州”通村通达公路建设和内地通村通畅公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启动实施“溜索改桥”规划。
泸定桥旅游景点和风俗

泸定桥旅游景点和风俗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是一座名闻遐迩的古桥,也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历史遗迹之一。
下面为大家介绍泸定桥的旅游景点和风俗。
旅游景点:1. 泸定桥泸定桥建于公元62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全木结构的古桥,被称为“天下第一古桥”。
它横跨在大渡河上,全长103米,宽3.7米,有13个桥洞,桥面平整,桥面上还保存有唐代的雕花石板。
2. 桥北古镇桥北古镇是泸定桥北岸的一座藏族古镇,也是泸定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里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普贡庄园、布达拉宫等,是探索藏族文化历史的好去处。
3. 噶丹松赞大佛噶丹松赞大佛位于距泸定桥不远的一个山坡上,高达48.8米,是由黄松岗洛苏喇嘛于1980年发起修建的。
它是中国西部最大的一座坐像佛像,也是泸定旅游区的著名景点之一。
4. 顶峰山顶峰山位于泸定县城北面,是泸定县的最高峰,海拔3956米。
这里山峰陡峭,云雾缭绕,远眺可看到巍峨的岷山山脉和壮丽的大渡河,是徒步旅行和登山爱好者的天堂。
风俗:1. 泸定桥节日泸定桥节日是泸定县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举行。
当天,泸定桥北岸的藏族居民会进行传统的祭祖仪式,然后进行传统的藏式舞蹈和唱山歌等活动。
2. 藏式婚礼泸定桥周边的藏族居民,结婚时都要进行传统的藏式婚礼。
在婚礼仪式上,新郎要穿上藏袍,新娘要穿上彩色的藏式褂子,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完成不同寻常的婚礼仪式。
3. 民俗手工艺品泸定桥周边的藏族居民,以织毛衣、刺绣、雕刻、编织等民俗手工艺品而著称。
游客们可以在当地的手工艺品市场购买到各种精美的藏式饰品、毛衣、地毯和木雕等艺术品。
4. 商贸集市泸定桥周边的商贸集市也很繁荣,有各种当地特产和日常用品,比如藏红花、牦牛肉、川滇茶叶等等。
在商贸集市上,游客们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的美食、购买纪念品,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文化和民俗风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2014年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6-7 23:00:182014年泸2014年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2014-
定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为认真落实好《中共甘孜州委、甘孜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全域旅游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和县委关于“优农强工大旅游”的要求,全面推进全县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结合实际,特制定2014年全县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按照“优农强工大旅游”的产业发展思路,认真审视全县旅游发展中基础设施较差、景区投入不足、旅游人才匮乏、群众观念存在误区等发展短板,按照“一城驱动、三区辐射、一带联动”的旅游布局,围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三大主题”规划为统揽,突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个突破口”,抓好泸定桥景区、国道省道美化和岚安、化林、杵坭全域旅游示范点打造,部门联动,行业共荣,全面提升泸定旅游形象,努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
工作目标多措并举,全力开展泸定桥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力争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突出“绿化、美化、净化、文化”等“四化”要求,围绕国道318线、省道211线,做好沿线民居风貌、旅游标示、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文化净化等工作。
切实抓好岚安古村落景区、化林——娘娘山景区、杵坭乡金鸡坝村乡。
四是在甘谷地建设一个“泸定县旅游服务中心”,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着重“三个突破口”,全力建设全域旅游示范点加快娘娘山—化林坪山地生态旅游区建设。
以“千年茶马古道情,极高山观景平台”为定位,加大景区招商引资。
重点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兴隆至化林坪通村公路硬化,解决景区进入难的问题。
二是深度挖掘化林坪深厚文化,完善古寨街道命名,设置标示牌,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三是围绕好山、好水、好村、好人“四好”资源的挖掘,突出一个村子、一栋老房子、一个菜园子、一张饭桌子、一本小
册子、一张好碟子、一个老头子、一个礼盒子“八个一”等特色产品载体打造,探索农村房屋流转等方式,引导和培育1—2户具有化林本土特色、乡土气息浓厚,能够提供餐饮、住宿、向导、马匹等旅游接待内容的旅游民居接待示范户,不断掀起旅游热潮。
四是按照高半山农业综合开发要求,结合旅游观光需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加快岚安古村落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
以原生态自然资源为本底,依托英雄悲壮的红色文化、原汁贵琼文化、悠远茶马文化,丰富农耕文化、古朴民风民俗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藏羌风情的红色和休闲旅游基地。
一是结合民族新村建设要求,全面实施岚安红色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二是完成岚安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旧址、十大政纲为重点的岚安红色遗址保护,与泸定桥、化林坪形成泸定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三是按照“八个一”特色资源整合,打造1—2户旅游接待示范户。
四是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岚安古村落红色旅游及生态度假旅游地建设进程。
五是紧密结合旅游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特色观光农业。
以杵坭乡为重点,大力发展沿河沿路生态旅游。
按照《泸定县乡村旅游规划》要求,一是以“红樱桃节”为载体,加快开展农家乐标准化建设、泸定原生美食挖掘、泸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民俗民歌库建设等;二是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完善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标示标牌建设,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特色,大力发展红樱桃主题乡村,不断提升“宜游”、“宜居”、“宜业”功能。
升级“三大产业园”,全力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我县特有的地理和气候优势,依托牦牛肉加工、青稞酒酿造、生态药业生产等“三大产业”的生产、加工基地,将产品生产与产品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集产品加工、文化博览、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主题文化产业园,使之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重点做好甘谷地牦牛肉加工厂、桑吉卓玛青稞酒厂、科创药业等企业文化产业园的提档升级。
按照“四个一”的标准,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按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四个一”示范项目标准和要求,重点建
设好国道318、省道211沿线旅游厕所、旅游摊点以及信息网、通信网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整合旅游沿线乡镇卫生院力量,为游客提供医疗服务。
整合农业、林业、住建等部门项目,努力打造318线、211线景观大道。
按照“泸定特色、价格合理、方便携带、分门别类”的原则,把农产品与旅游产品有机结合,尽快设计一批农副产品包装,制作一批旅游商品。
重点重点推出三大精品旅游线路:一是泸定桥——岚安古村落——冷碛古镇——化林坪古寨红色经典文化体验之旅;二是泸定桥——岚安辛巴五普——娘娘山极高山生态观光之旅;三是泸定桥——泸定新城——杵坭红樱桃之乡大渡河峡谷乡村观光休闲之旅,打造“一日
、“二日游”、“三日游”产品,不断营造旅游氛围。
四、游”
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统一认识,合力推进全域旅游。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大全域旅游宣传,要通过新媒体、电视、展板、宣讲等不同形式,深入宣传,让泸定旅游形象不断让世人感知、向往;让全域旅游的概念、理念家喻户晓,进而不断统一全县人民的认识,凝心聚力,全民参与全域旅游。
一是要建立泸定旅游新形象。
通过统一标识强化泸定旅游形象,增强泸定城市竞争力,给公众新的认识,新感受,提高泸定知名度。
二是重点要在岚安、化林等地加强民居风貌保护等相关工作的宣讲、宣传,让传统特色民居不断增强古寨、古村落游客吸引力。
通过试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