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8章 约束管理-精选文档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陈志祥 著 第二版)

《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资料陈志祥著第二版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1)第二章:生产战略与运作绩效管理 (2)第三章:产品开发与工艺设计 (2)第四章:设施选址与布局 (3)第五章:工作系统的设计 (4)XX远,X晨2014年3月6日整理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1.生产是一个将生产要素转化为经济财富而创造效益的过程。
2.生产的概念:1)系统观:生产的系统观体现在生产管理工作的全局性、层次性和系统性;2)集成观,生产是人、技术、管理的综合集成。
只有通过集成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3)信息观,企业的生产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采集、加工、转化和传递的过程;4)服务观。
3.生产系统五个基本要素:人、工厂或设施、产品或零件、工艺、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4.五大要素构成两个子系统:执行系统;管理系统:(1)信息功能(2)决策功能5.企业生产管理三个方面问题:与质量有关的问题、与计划和交货控制有关的问题、与生产成本有关的问题。
6.按产品特征划分的生产类型:1)单件式生产:品种多、批量很小。
典型例子:蛋糕、大型工业设备。
生产组织、生产计划于控制、质量控制方式、劳动力组织方面都很复杂。
例外管理多。
竞争力关键:产品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装备与人员工艺操作水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2)批量生产:生产的产品品种比较多,但是批量生产大于1。
与单件生产不同:同一生产线上生产不同产品,需要换产。
关键:产品间的切换工艺、经济生产批量。
典型例子:丰田。
3)大量生产:产品批量很大,生产设备可以长期生产某一品种,或少数几个品种。
优点:生产工艺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劳动效率高、单件成本低。
缺点:缺乏柔性,顾客化程度低。
例子:化工厂、炼油厂、蔗糖厂、食品、酒厂。
7.按需求类型划分的生产类型:1)备货型生产:按照预测来安排生产任务,维持一定库存来满足顾客需求。
适应范围:适合在产品已经有一定市场销路、有相对稳定的销售量的情况。
对生产管理者较好的生产方式,但对销售部门不利。
《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陈志祥 著 第二版)

《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资料陈志祥著第二版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1)第二章:生产战略与运作绩效管理 (2)第三章:产品开发与工艺设计 (2)第四章:设施选址与布局 (3)第五章:工作系统的设计 (4)XX远,X晨2014年3月6日整理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1.生产是一个将生产要素转化为经济财富而创造效益的过程。
2.生产的概念:1)系统观:生产的系统观体现在生产管理工作的全局性、层次性和系统性;2)集成观,生产是人、技术、管理的综合集成。
只有通过集成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3)信息观,企业的生产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采集、加工、转化和传递的过程;4)服务观。
3.生产系统五个基本要素:人、工厂或设施、产品或零件、工艺、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4.五大要素构成两个子系统:执行系统;管理系统:(1)信息功能(2)决策功能5.企业生产管理三个方面问题:与质量有关的问题、与计划和交货控制有关的问题、与生产成本有关的问题。
6.按产品特征划分的生产类型:1)单件式生产:品种多、批量很小。
典型例子:蛋糕、大型工业设备。
生产组织、生产计划于控制、质量控制方式、劳动力组织方面都很复杂。
例外管理多。
竞争力关键:产品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装备与人员工艺操作水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2)批量生产:生产的产品品种比较多,但是批量生产大于1。
与单件生产不同:同一生产线上生产不同产品,需要换产。
关键:产品间的切换工艺、经济生产批量。
典型例子:丰田。
3)大量生产:产品批量很大,生产设备可以长期生产某一品种,或少数几个品种。
优点:生产工艺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劳动效率高、单件成本低。
缺点:缺乏柔性,顾客化程度低。
例子:化工厂、炼油厂、蔗糖厂、食品、酒厂。
7.按需求类型划分的生产类型:1)备货型生产:按照预测来安排生产任务,维持一定库存来满足顾客需求。
适应范围:适合在产品已经有一定市场销路、有相对稳定的销售量的情况。
对生产管理者较好的生产方式,但对销售部门不利。
现代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教材.pptx

生产类型
• 1.按产品使用性能分类,可分为通用产品和 专用产品两大类。
• 2.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可分为流程型和加 工装配型。
• 3.按产品生产的重复程度和工作地专业化程 度分类,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 批生产三种基本类型。
• 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工艺和设备 管理方便,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人熟练程度, 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 缺点是:半成品运输路线长;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停顿 等待时间较长;资金占用增加;生产单位之间协作联 系频繁,管理复杂。
对象专业化原则
• 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单位设置生产单位,将 加工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 工人放到一个厂房或一个区域内。
• 流水生产的主要优点是:能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 合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可以提 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占用量和运 输工作量,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生产成本,能及时地提 供市场大量需求的产品;还可以简化生产管理工作,促 进企业加强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和生产服务工作。
的重要新课题
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
• 一、生产过程概述 • 1.生产过程 • 生产过程是每个
工业企业最基本的 活动过程。任何产 品都必须经过一定 的生产过程才能制 造出来。
• 2.生产过程的组成 • (1)生产技术准备
过程 • (2)基本生产过程 • (3)辅助生产过程 • (4)生产服务过程
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
• 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是根据企业环境因素或 生产运作系统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对生产 运作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能够适应环 境变化,能提供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或服 务,实现价值增值
约束理论和案例

可用之资源 A、B、C、D各一 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 时,即每周2400分钟 营运费用每周 ¥6000
D 每件15分
D 每件5分
优先生产Q,再尽量生产P
C 每件10分 C 每件5分 B 每件15分
A 每件15分
B 每件15分
A 每件10分
原料1 每件¥20
原料2 每件¥20
原料3 每件¥20
Q的有效产出=50件*(100-20-20) =3000 B需时50*30分=1500分 P的有效产出=N件*(90-5-20-20) =2700 N=B剩余900/15分=60 ———— 总有效产出 5700 营运费用 6000 ———— 净利 -300
P Q
需求产能 可用产能
发现了什么问题?资源B的时间不够,没有足够时间 生产全部的P与Q 怎么办?怎么办?
如何充分利用系统的产能
假如我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我们需要做决策! 一、接下再说,大不了延迟交货; 二、加班加点; 三、只接一个订单; 四、两个都少接一点; …… 先分析:那一个产品较赚钱? P 或 Q? P Q 售价 90 100 原料 45 40 边际贡献 45 60 标准工时 60 分 钟 50 分钟
原料1 每件¥20
原料2 每件¥20
原料3 每件¥20
还有提高加工速度致 产品硬度增加,致使 热处理工序增加负担 的案例。
P
售价每件¥90 市场需求每周100件
外来零件 每件¥5
Q
售价每件¥100 市场需求每周50件
可用之资源 A、B、C、D各一 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 时,即每周2400分钟 营运费用每周 ¥6000
P
售价每件¥90 市场需求每周100件
外来零件 每件¥5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

1
5个部分: 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讲述生产运作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讲述生产运作基本知识、生产运 基础知识 作策略选择、质量管理和统计质量控制; 作策略选择、质量管理和统计质量控制;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 第二部分为生产运作系统设计 讲述生产运作场地选择、 第二部分为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讲述生产运作场地选择、 产品和服务的设施布局、工作流程设置和工作设计; 产品和服务的设施布局、工作流程设置和工作设计; 第三部分为预测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 讲述需求预测、 预测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 第三部分为预测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讲述需求预测、 综合计划、库存管理、MRP系统与ERP系统 系统与ERP系统、 综合计划、库存管理、MRP系统与ERP系统、作业计划 与控制; 与控制; 第四部分为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 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 第四部分为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讲述产品和服务 设计、项目管理、准时生产和精细生产、大量定制; 设计、项目管理、准时生产和精细生产、大量定制; 资源管理, 第五部分为资源管理 讲述供应链资源管理和约束管理。 第五部分为资源管理,讲述供应链资源管理和约束管理。
9
2、生产的概念及其扩展
•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是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 过去,西方学者把与工厂联系在一起的有形产品的制造称作 过去, “Production”(生产),而把提供劳务的活动称作“Operations”(运 Production (生产) 而把提供劳务的活动称作“Operations ( 作)。现在,他们将两者均称为“Operations”。 现在,他们将两者均称为“Operations 。 • 从一般意义上讲,我们可以给生产运作下这样一个定义:生产运作是 从一般意义上讲,我们可以给生产运作下这样一个定义: 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阮喜珍《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

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
阮喜珍 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1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 1.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
• 1.1.1 生产与运作活动
生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入——换——产出”的过 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 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 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 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其中投入包括:人力、设备、物料、信息、技术、 能源、土地等劳动资源要素。产出包括两大类: 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中间的变换过程,也就是 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即运作过程。生产与 运作活动过程如图1—1所示:
总的来说,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范围内,其决 策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决定产出什么,如何组 合各种不同的产出品种,为此需要投入什么,如 何优化配置所需要投入的资源要素,如何设计生 产组织方式,如何确立竞争优势等等。
二是生产与运作系统设计决策。生产与运作战略决 定以后,为了实施战略,首先需要有一个得力的 实施手段或工具,即生产与运作系统,所以接下 来的问题即是系统设计问题。它包括生产与运作 技术的选择,生产能力规划,系统设施规划和设 施布置,工艺设计和工作设计等问题。
三是生产与运作系统运行决策。即生产与运作系统 的日常运行决策问题,包括不同层次的生产与运 作计划,作业调度,质量控制,后勤管理等。
[案例分析1—1]
1.3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 1.3.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过程
表1—2 生产与运作方法应用简史
时间
1776年 1790年 1832年 1911年 1911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1930年 1935年 1940年 1947年 上世纪50年代 上世纪7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 上世纪90年代至今
《生产运营管理》在线作业答案【精选文档】

生产运营管理1。
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A 大量资本密集服务B 大量劳动密集服务C 专业资本密集服务D 专业劳动密集服务E 以上都不是2。
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A 供方之间竞争激化B 价格下跌C 出现回购现象D 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E 产量减少3.SWOT分析包括:A 外部分析:识别机会和威胁B 内部分析:发现优势和劣势C 提出不同组合下的策略D 以上都包括E 以上都不是4.用于高度标准化产品的加工系统是:A 流水线式连续的B 间断的C 项目式的D 批量的E 单件的5。
人机工程研究的工作环境不包括哪一项?A 气候状况B 照明与色彩状况C 噪声与振动状况D 人际关系状况6.哪项是公司战略?A 成本领先B 差异化C 集中化D 多元化E 以上都不是7。
制定生产大纲需要多项输入,哪项输入来自企业外部?A 现有库存水平B 原材料供应能力C 现有员工数量D 现有设备能力E 员工技术水平8.预测能帮助经理:A 预测未来B 对生产系统的发展进行规划C 对生产系统的使用进行计划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9。
企业创造的价值是:A VB V-PC V-CD P-CE 以上都不是10.商场不等于战场,是因为:A 要战胜竞争对手B 要运用战略C 要争夺市场份额D 既要竞争又要合作E 以上都是11.对公司的总的方向和基本特点起作用的战略是:A 长期的B 中期的C 短期的D 临时的E 以上都不是12.时间序列数据可能表现为:A 趋势B 季节波动C 周期波动D 不规则波动E 以上所有的13.下来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 飞机制造B 汽车制造C 快餐D 中小学教育E 学生入学体检14.预测:A 时间比较长的更准确B 对单项产品的预测比整体项目的更准C 是不完美的D 以上都对E 以上都不对15。
下述哪项方法将产品出产计划中的具体产品的需求转化为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A 粗略能力计划B 物料需求计划C 能力需求计划D 库存计划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