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2章

合集下载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培训教材(PPT33张)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培训教材(PPT33张)

3
学习目标 • 技能点
1.熟悉不同运作方式的布局 。 2.进一步了解生产布局类型 。 3.探讨影响布局的因素分析 。 4.进一步掌握设施布局的相关知识 。 5.进一步掌握对可能的布局的评价。
4
主要内容
第一 不同运作方式的布局
第二 生产布局类型 第三 影响布局的因素分析 第四 设施布局
5
第一不同运作方式的布局
8
第一不同运作方式的布局
(2) 分销和仓储区域
• 在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里,有时也需要将货品放置在货架 或行李架上,但是它不是为了顾客选择而进行的摆放,而 是为了将来使用而进行的存储 。
• 商品必须能够快速地进入和流出(高流通率),其目标就 是要实现物品放置到货架上的时间和将来查找的时间达到 最小化。流通速度最快的商品放在距离装载卸载地点最近 的地方,流通速度稍慢的商品放在离装载卸载地点稍远的 地方,依此类推。
29
第四设施布局
(4) 非运输因素
除了对运输成本的考虑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使某两个部门必须紧 挨在一起,或某个部门不能与某个部门紧挨在一起。
30
第四设施布局 3、设备和工作区域在部门中的排列
• 如果一个部门有多个工作站和多种设备,就要考虑另外一个层次的细 节问题。每个部门的布局与整体布局类似。
1、设施和布局
• 建筑和设备通常被称作“设施”(facility),正如“设施” 这个词所隐含的意思,它们应当促进或者使工作更加顺畅。 • 设施加上员工、员工的工作、工作方法和程序,就构成了 整个运作系统。 • 在制造企业中,选址通过影响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在 生产过程中一些物料的成本进而影响直接成本 。 • 企业必须确定工厂内部各个部门、工作组和个人工作站的 工作配置,这样才能使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才能使交流 和协调更为顺畅。这种在工厂内部相关部门之间进行的设 备位置的选择,通常被称为工厂的“布局”。

生产运作管理习题集及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习题集及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

有形产品的变换过程通常称为生产过程。

()2。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目标主要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及进度管理.()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是在需要的时候,以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4。

“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是社会组织基本职能之一。

()5。

生产运营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与改善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6. 生产运作是使一定的原材料转化为一定的有形产品.()7. 运输公司属于顾客参与的服务生产。

()8。

生产是指一切有形产品的生产()9。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永远是质量、成本、交货期。

()10。

企业的三项基本职能是市场营销、生产与运作和人力资源.()11。

生产运作是社会组织的唯一职能.()二、单项选择题1。

生产与运营活动是()。

A.投入资源要素B.产出最终产品C.投入—变换—产出过程D.信息反馈与管理提升过程2。

输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

A。

生产对象B。

生产信息C。

劳动力 D. 生产资金3。

用户购买产品和要求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是( )。

A. 品种B. 交货期C。

价格D。

质量4。

在现代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中,与企业相互依赖,已被看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A。

零售商B。

供应商C。

生产对象D。

用户5。

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立足点是().A. 市场导向B。

市场需求C。

企业需求 D. 竞争需求6. 从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理解,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系统()。

A.设置和运行的管理B.设置的管理C.运行的管理D.机制的管理7。

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A。

营销环节B。

生产运作环节C.财务环节D.组织环节8。

能构成生产运作系统主体框架的要素是()。

A.生产计划B.生产库存C.生产技术D.质量管理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制造企业的五大职能中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心和支撑点是().A。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2章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2章

第一 排序问题的相关概念
• • • • • • • • • • • Wij —— Ji在Mj上加工前的等待时间, ri ——Ji的到达时间,指Ji从外部进入车间,可以开始加工的最早时间。 di ——Ji的完工期限。 Ci ——Ji的完工时间,。 Cmax ——最长完工时间,。 Fi——Ji的流程时间,即工件在车间的实际停留时间,。 Fmax——最长流程时间,。 Li——工件的延迟时间。 Li = C i - di Lmax ——最长延迟时间 Lmax = max{Li}
m i k 1


ik
式中,m——机器数 pik_ ——工件i在Mk上的加工时间 按照各工件不增的顺序排列工件,可得出令人满意的顺序。
第二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2)关键工件法
• 关键工件法是华中科技大学陈荣秋教授1983年提出的一个启发式算法。 其步骤如下: ①计算每个工件的总加工时间 P p ,找出加工时间最长的工件C, 将其作为关键工件。 ②对于余下的工件,若pi1≤pim,则按pi1不减的顺序排成一个序列Sa ; 若pi1 > pim则按pim不增的顺序排列成一个序列Sb。 ③顺序(Sa ,c, Sb)即为所求顺序。 (3)CDS法 Campbell-Dudek-Smith三人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算法,简称CDS法。 具体做法是: m 对加工时间 p 和 p,l=l,2,…,m-1,用Johnson算 ik
第三 单件作业排序问题
1)能动作业计划的构成步骤 : • ①设t=1,{S1}为空集,{O1}为各工件第一道工序的集合。 • ②求=min{ Tk/},并求出T*出现的机器M*。如果有多台M*,则任选一 台。 • ③从{Ot}中挑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工序Oj :需要机器M*加工,且Tj <T*。 • ④将确定的工序Oj放入{St},从{Ot}中消去Oj ,并将Oj的紧后工序放人 {Ot},使t=t+1。 • ⑤若还有未安排的工序,转步骤②;否则,停止。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课件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课件
9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1、网络计划方法的产生
网络计划方法是项目计划管理的重要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起源于美国。 • 1957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计划管理 方法,即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 。 •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在研制北极星导弹潜 艇时,应用了被称为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的计划方法 。 • 20世纪60年代初期,网络计划技术在美国得到了推广 。 • 1965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应用统筹法 。
11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解 • 项目分解就是将一个工程项目分解成各种活动(作
业,工序,任务)。在进行项目分解时,可采用 “任务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WBS类似于产品结构,它将整个项目分 解成任务包(Work Package),再将任务包分解成 主要成分,最后再分解成具体活动。WBS有助于 管理人员确定所要做的工作,便于管理人员编制 预算和作业计划。
10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2、网络计划方法的优点
网络计划方法是继20世纪初甘特(Henry L Gantt)发明甘特 图以来,在计划工具上的最大进步。甘特图法是传统的作 业计划方法。将甘特图与网络图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网 络图有以下优点: • 通过网络图,可使整个项目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一目了然。 • 可足够准确地估计项目的完成时间,并指明哪些活动一定 要按期完成。 • 使参加项目的各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他们各自工作及其在 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 便于跟踪项目进度,抓住关键环节。 • 可简化管理,使领导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可能出问题的活动 上。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产运作管理》《⽣产运作管理》复习重点第⼀章概述1.简述社会组织的三⼤基本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组织的运⾏有三⼤基本职能:运作、理财和营销三项职能是相互依存的. 运作就是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把运作活动组织好,对提⾼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作⽤。

理财就是为企业筹措资⾦并合理地运⽤资⾦。

只要进⼊的资⾦多于流出的资⾦,企业的财富就不断增加。

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中。

2. 什么是运作管理?运作管理内容包括哪些?运作管理是指对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系统进⾏设计、运⾏、评价和改进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称。

运作管理内容包括⽣产与运作战略管理,⽣产与运作系统设计管理,⽣产与运作系统运⾏管理,⽣产与运作系统维护与改进管理。

4. 简述连续性⽣产与离散性⽣产。

连续性⽣产: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定⼯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产。

⼜称流程式⽣产。

如:冶⾦、炼油、⾷品、造纸和塑料、药品、化肥等化⼯产品都属于连续性⽣产。

离散性⽣产:指物料离散地按⼀定⼯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产。

⼜称之为加⼯装配式⽣产。

如机床、锅炉、汽车、船舶、轧钢、家具、电⼦设备、计算机、服装等均属于离散性⽣产。

5. 简述备货型⽣产和订货型⽣产及其特征。

备货型⽣产:指在没有接到⽤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的⽣产(⽣产的直接⽬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定的成品库存来满⾜⽤户的需要)。

特点:⼀般备货型⽣产具有通⽤性强、标准化程度⾼和⽣产效率⾼的特点,但对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满⾜低。

如轴承、⼩型电机等。

订货型⽣产:指按⽤户订单进⾏的⽣产。

如锅炉、船舶等。

特点:这些产品专⽤性强,⼤多是⾮标准化,⽣产效率低,但对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满⾜程度⾼,有特定⽤户。

6. ⽣产运作管理所⾯临的问题1.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2.能⼒与需求的协调3.理想的供需关系4.如何提⾼应变能⼒7.试述现代⽣产与运作管理的特征:1、现代⽣产与运作管理的范围⽐传统的⽣产与运作管理更宽2、⽣产与运作管理与经营管理联系更加紧密,并相互渗透3、多品种、⼩批量⽣产以及个性化服务将成为⽣产与运作⽅式的主流4、信息技术在⽣产与运作管理中得到⼴泛运⽤5、全球化——“全球⽣产运作管理”6、跨⾏业的集成管理——供应链管理、虚拟企业、战略联盟第⼆章⽣产运作战略1.什么是⽣产运作战略?有什么特点?⽣产运作战略是指在企业(或任何其它形式的组织)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标。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熟悉内容(选择、判断、简答、综合)第一章企业运作管理概述a.生产运作的基本概念生产运作的内涵:把有形产品的生产与无形产品的服务都纳入生产的范畴“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过程。

制造性生产的类型:1、按产品特征划分(18)2、按需求特征划分(21)与生产计划挂钩3、按工艺特性分(24)服务性生产的类型1、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2、按与顾客接触程度分:(27)3、按生产运作系统的特性分:联系与区别1)产品物质形态不同2)资本的密集程度不同3)顾客参与程度不同4)企业辐射范围不同5)绩效的评估方法不同b.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狭义:对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的管理。

广义:对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组织和运行的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1、生产系统设计选址与设施布置产品和服务设计生产流程选择生产能力规划设备与设施布置岗位与工作设计2、生产系统运行管理需求分析与预测生产计划库存控制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现场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企业战略的层次按照组织层次可以分为3种层次战略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经营战略(Business strategy)职能战略(Functional strategy)生产运作战略的概念为了谋求企业和事业部的竞争优势,利用生产运作资源所制定的各项生产决策和计划。

生产运作战略的范畴基于成本竞争基于质量竞争基于时间竞争基于柔性竞争基于服务竞争第三章产品开发与流程选择新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引入期((市场需求不明朗)、成长期(需求增长快,生产扩大)、成熟期(销售和利润达到最高水平)、衰退期并行工程的概念及与串行工程的比较(10)生产流程的种类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按产品/服务形成过程的要求组织设备,形成流水般的连续过程,又称为流水线(Flow Line)。

这种形式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类型。

优缺点:13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面对多品种产品或服务,只能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组织到一起。

企业管理概论第十二章-生产与运作管理

企业管理概论第十二章-生产与运作管理
物流公司 餐厅
大学 咨询站
主要输入
转化
主要输出
病人
诊断与治疗 恢复健康的人
原材料
加工制造
产品
甲地的物资
位移
乙地的物资
饥饿的顾客 高中毕业生
提供精美的食 物、舒适 的环境
满意的顾客
教学
高级专门人才
情况、问题
咨询
建议及解决方 案
二、生产的分类
(一)制造性生产 ——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 形输出的过程。
2.重心法(center of gravity method)
Cx =
dix Vi Vi
Cy =
diy Vi Vi
例:ABC公司现有的三个汽车销售分店A,D,Q,它们的坐标分别为 (100,200),(250,580),(790,900),它们每月的汽车销售量分别为: 1250辆,1900辆和2300辆。现打算建立一个地区仓库,由该仓库直接 向三个销售分店供货,求该仓库的最佳位置。
工艺原则布置的另一个例子:普通医院
挂号 内科 外科 血液科


材料
工件
付费 药房 心电图 X光
化验
工作中心
2.产品原则布置
产品原则布置是一种根据产品制造的步 骤来安排设备或工作过程的方式,最常 见的如流水线或者产品装配线。
一般地,鞋、化工设备和汽车清洗剂等 的生产均按照产品原则布置的。
一个例子:
日本手工定制品牌——光冈汽车
2. 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
生产系统的维护:主要涉及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管理。 特别对于一些资产密集型的企业,如石油化工、电力 和航空等行业,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维护效率直接决定 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计算机题及实践题(部分)答案分析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计算机题及实践题(部分)答案分析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计算机题及实践题(部分)答案一、计算题 第四章计算题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解:A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15+15)×2000+(15+10)×2000+(30+10)×3000+(15+10)×1000+(20+35)×3000 =420000(m ).B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25+35)×2000+(25+10)×2000+(10+10)×3000+(15+10)×1000+(10+25)×3000 =380000(m ).故B 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作业活动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

解:(1)列出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只考虑A 好X)(2)据上表编制A 主关系簇和X 关系簇,如下图:(3)安置所以部门如右图:X 关系簇3、答案: 节拍为0.167分/件,31.86个工作日4、答案 :(2)节拍为0.25分/件,(3)最小工作地数为5 (4)重新组合的工作地为:(A,B),(C,D,E),(F,G),(H,I),(J),(K,L),效率为83.3%5、答案 :为A 第五章计算题:1、一个工作人员欲制定一个金属切削作业的时间定额…… 解:正常时间为:10.4×125%=13(分)标准时间为:13×(1+16%)=15.08(分) 2、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 解:(1)观测到的时间:1.2分钟 (2)正常时间:1.2×95%=1.14分钟(3)标准时间:1.2×95%×(1+10%)=1.27分钟 3、答案:377分钟。

4、答案:5.85分钟。

5、一新达成的工会合同允许……解:正常工作时间:1461+=6.35460⨯⨯()(分) 标准作业时间:24+106.351+=7.2240+14()(分) 6、答案:57次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无延迟作业计划(Non-Delay Schedule)是指没有任何延迟出现的能动 作业计划。所谓“延迟”,是指有工件等待加工时,机器出现空闲, 即使这段空闲时间不足以完成一道工序。
• 在介绍这些计划生产方法之前,先作一些符号说明。 {St}——t步之前已排序工序构成的部分作业计划; {Ot}——第t步可以排序的工序的集合; Tk——{Ot}中工序Ok的最早可能开工时间; Tk/ ——{Ot}中工序Ok的最早可能完工时间。
第三 单件作业排序问题
2)随机抽样法 • 随机抽样法是从全部能动作业计划或无延迟作业计划之中抽样,得出
多个作业计划,从中选优。 • 随机抽样法不一定能得到最优作业计划,但可以得到较满意的作业计
划,而且计算量较小。 • 3)概率调度法 • 概率调度法则用优先调度法则中的一些法则对随机抽样产生影响,则
对加工时间
和 i pik
m

p,ik l=l,2,…,m-1,用Johnson算
k 1
k m1l
法求(m-1)次加工顺序,取其中最好的结果。
第三 单件作业排序问题
1、任务分配问题
• 任务分配问题是在加权二分图中寻找最大(或最小)加权匹配的问题。 求解任务分配问题的目标是使任务与资源得到最佳匹配。用线性规划 模型可以求出最优任务和资源分配。
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单元。 • 工件则代表“服务对象”,它可以是单个零件,也可以是一批相同的零
件。 • 加工路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运动的线路。 • 加工顺序:每台机器加工多个零件的先后顺序。
第一 排序问题的相关概念
2、假设条件与符号说明
(1)假设条件
• ①一个工件不能同时在几台不同的机器上加工。 • ②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采取单件移动方式,即当上一道工序完工后,立即送
将其作为关键工件。
j 1
②若对pi1于>余p下im则的按工p件im不,增若的pi1顺≤p序im,排则列按成p一i1不个减序的列顺Sb序。排成一个序列Sa ; ③顺序(Sa ,c, Sb)即为所求顺序。 (3)CDS法
Campbell-Dudek-Smith三人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算法,简称CDS法。
具体做法是:
• 如果有n个零件要分配给n台机器加工,则有n!种不同的分配方案,难 以找到最优解。此时通过匈牙利算法可以较方便地找到最优分配方案。 其步骤如下: ①从加工时间(费用)矩阵每一行所有元素减去该行最小的元素,使每 行至少出现一个零元素。 ②从实施第①步得到的矩阵中的每一列所有元素减去该列最小的元素, 使每列至少出现一个零元素。 ③从实施第②步得到的矩阵中,画出能覆盖尽可能多的零元素的直线, 如果线条数等于矩阵的行数,则已找到最优矩阵,转第⑥步;否则, 转第④步。
第一 排序问题的相关概念
3、排序问题的分类和表示法
(1)排序的分类
• 按机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可以分成单台机器的排序问题和多台机器 的排序问题 ;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按工件加工路线的特征,又可分 成单件作业 (Job-shop)排序问题和流水作业(Flow-shop)排序问题。
• 按工件到达车间的情况不同,可以分成静态的排序问题和动态的排序 问题。
第二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1、最长流程时间Fmax的计算
• 最长流程时间又称作加工周期,它是指从第一个工件在第一台机器开 始加工时算起,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完成加工时为止所 经过的时间。
设的 在 按n工以M个件下k工上的公件的代式的加号计加工。算工时以:顺间序C,ks表i为k示=S=工1,(件S21S,,i在…S机2,,器m…上;,Mi=Sk的n1),,完2其工,中时…s间,为,n排p,k第si表则i位示C加工k可工件
下道工序加工。 • ③不允许中断。一个工件一旦开始加工,必须一直进行到完工,不得中途
停止插入其他工件。 • ④每道工序只在一台机器上完成。 • ⑤工件数、机器数和加工时间已知,加工时间与加工顺序无关。 • ⑥每台机器同时只能加工一个工件。 (2)符号说明 • Ji——工件i,i=1,2,…,n • Mj——机器j,j=1,2,…,m • pij——在上的加工时间,的总加工时间为 pi=∑ pij
可得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我们可以给不同的工序按某一优先调度法则 分配不同的挑选概率,这样就可以得到多个作业计划以供比较。
第四 生产作业控制
1、实行生产作业控制的原因和条件
(1)实行生产作业控制的原因
• ①加工时间估计不精确。 • ②随机因素的影响。 • ③加工路线的多样性。 • ④企业环境的动态性。
{Ot},使t=t+1。 • ⑤若还有未安排的工序,转步骤②;否则,停止。
第三 单件作业排序问题
2)无延迟作业计划的构成步骤 • ①设t=1,{S1}为空集,{O1}为各工件第一道工序的集合。 • ②求T* =min{ Tk}/ ,并求出T*出现的机器M* 。如果有多台M* ,则任
选一台。 • ③从{Ot}中挑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工序Oj :需要机器M*加工,且
调度法则挑选工序比随意挑选一道工序的方法更能符合计划编制者的 要求,同时又不必列出所有可能的作业计划,从而计算量小。 • 在应用优先调度法则时,只要将构成能动作业计划的第③步修改为: 对 定于一个{O进t}中入需{S要t}的M*工加序工。,将且构Tj成<T无*的延工迟序作,业按计预划定的的第优③先步调修度改法为则:确对 于 个进{O入t}中{S需t}的要工M*序加。工一且般Tj来=说T,*的以工构序成,无按延预迟定作的业优计先划调的度步法骤则为确基定础一 的启发式算法比以构成能动作业计划的步骤为基础的启发算法的效果 要好。 • 有时应用一个优先法则还不能唯一地确定一道应挑选的工序。这时, 就需要多个优先调度法则的有序组合。
式中,m——机器数 pik_ ——工件i在Mk上的加工时间 按照各工件不增的顺序排列工件,可得出令人满意的顺序。
第二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2)关键工件法
• 关键工件法是华中科技大学陈荣秋教授1983年提出的一个启发式算法。
其步骤如下:
m
①计算每个工件的总加工时间 Pi pij,找出加工时间最长的工件C,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
第三部分 第十二章
预测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 作业计划与控制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重点内容网络图
学习目标
• 知识点
1.熟悉排序和作业计划的相关名词术语; 2.学会计算流水作业排序问题的最长流程时间; 3.掌握能动作业计划和无延迟作业计划的构成方法; 4.了解三类启发式方法(优先调度法则、随机抽样法、概率调度法); 5.熟悉几种优先派工法则; 6.熟悉不同生产类型生产控制的特点。
• 技能点
1.能够运用Johnson算法、PalFlier法、关键工件法以及CDS法求解流水 作业排序问题;
2.能够掌握能动作业计划和无延迟作业计划的构成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 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 第二 经济订货批量 第三 再订货水平的确定 第四 安全库存
第一 排序问题的相关概念
1、相关名词
• 按目标函数分为单目标排序问题与多目标排序问题 。 • 按参数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确定型排序问题和随机型排序问题。
(2)排序的表示法
• 对于排序,一般采用4参数表示法: n/m/A/B 其中,n表示工件数;m表示机器数;B表示目标函数;A表示车间种 类,若“A”位置标以F则代表流水作业排序,若标以P则表示流水作业 排列排序,若标以G则代表一般单件作业排序。
பைடு நூலகம்二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3、一般n/m/P/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1)palmer 法
• 1965年,帕尔姆(D.s.Palmer)提出按斜度指标排列工
件的启发式算法,称之为palmer 法。工件的斜度指标可
按下式计算:
i

m k 1
k

m
2
1

pik
,k=1,2,……n。
• 编制作业计划:根据年度生产计划规定对每个具体时期内的生产任务做 出详细规定,使年度生产计划得到落实。它包括确定工件的加工顺序, 确定机器加工每个工件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 排序:确定工件在机器上的加工顺序。 • “派工”:按作业计划的要求,将具体生产任务安排到具体的机床上加
工。 • “赶工”:在实际进度已落后于计划进度时采取的行动 。 • “调度”:指实行控制所采取的行动。 • “机器”表示“服务者”,可以是机床、工人、码头,或电子计算机的
C1si = C1si1 +
Ps1i
Cksi=max{ Cksi1 ,C(k1)si }+ pksi k=2,3,…,m;i=l,2,…,n。
当ri=0,i=l,2,…,n时: Fmax = Cm
第二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2、 n/2/F/Fmax问题的最优算法
• 对于n/2/F/Fmax问题,约翰逊(S.M.Johnson)于 1954年提出了一个有效算法,那就是著名的Johnson算法。 为在Jo了Mhn2叙s上o述的n算方加法便工建,时立以间在a。i表J每o示h个rJls工i在on件M法1都则上按的的M基加1 础工→之时M上间2的。,路J以o线bhi加n表s工o示n。Ji 法则为: 如为果等m号i,n(a则i ,工件bj)i<既m可in排(a在j ,工b件i)则j之应前该,排也在可之以前排。在如它果之中后间。
• 加工描述矩阵D的每一行描述一个工件的加工,每一列的工序序号相 同。
第三 单件作业排序问题
3、 一般n/m/G/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1)两种作业计划的构成
• 各工序都按最早可能开(完)工时间安排的作业计划称为半能动作业计 划(Semi-Active-Schedule)。
• 任何一台机器的每段空闲时间都不足以加工一道可加工工序的半能动 作业计划,称为能动作业计划(Active Schedu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