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合集下载

学会倾听的心得体会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教师要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的心得体会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教师要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的心得体会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教师要
学会倾听
作为班主任,我深深认识到倾听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以下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学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1. 尊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作为班主任,我经常会面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扰。

我深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经历和感受,因此我时刻保持尊重和理解,不轻易评判或批评他们的想法和情绪。

2. 关注学生们的心声:有时候学生们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他们需要有人能够倾听他们的困扰和烦恼。

因此,我时常主动关心学生们的心情,并且留出时间给他们倾诉。

3. 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有时候学生们并不愿意立即与我分享他们的问题或烦恼,我明白这是正常的。

因此,我会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己舒适的时候愿意和我沟通。

4. 提供支持和建议:当学生们向我倾诉他们的问题时,我会尽力提供他们需要的支持和建议。

无论是情感上的支持还是实际的帮助,我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5. 不打断,不干预:在倾听学生们的问题时,我尽量避免打断他们的发言,也不过度干预他们的思考过程。

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只是提供一个倾诉的对象和一些指导。

以上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学会倾听的心得体会。

我深知倾听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提高的能力,我将持续努力学习,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关键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引领者。

然而,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声,成为了每位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应当积极掌握倾听学生的心声的方法与技巧,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倾听的重要性倾听是相互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思想、需求和情感。

当教师倾听学生时,他们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困惑,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创造倾听的空间为了有效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教室应该是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让学生觉得安全、放心,愿意分享他们的真实感受。

同时,教师要尽量减少自己的话语,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给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心声。

三、积极倾听的技巧1. 给予关注和认可:当学生向教师倾诉自己的困惑或问题时,教师要用积极的姿态回应,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和认可。

可以采用肯定的语气,如“我明白你的感受”、“你的观点很有价值”,让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和尊重。

2. 提问题引导: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表达。

如“你有什么其他的观点或想法?”、“你认为我们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等等。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 非语言沟通:倾听不仅仅是靠言语,非语言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和眼神来表达对学生的倾听和理解。

比如,鼓励学生以肯定的眼神注视他们,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微笑或者点头表示赞同,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四、倾听的实践意义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获得反馈的机会,也能够使得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动力和需求,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此外,倾听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和共鸣,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做一个聆听者成为学生成才路上的知心人

做一个聆听者成为学生成才路上的知心人

56【才智】[2014.5]【幼教与成才】听过80只蚂蚁跑步的声音吗?那一天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早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了!”顷刻间它们全逃散了!……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沙子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它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这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在不经意间打开了我的心灵。

是啊!假如你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有趣的声音会被我们忽略,又有多少美妙的声音我们“充耳不闻”!就像孩子心里的喃喃细语吧,你听过吗?他嘴里吵吵嚷嚷的时候,眼睛却瞄着你,“看我呀!看我多棒!”每当得到了你的回应,那眼里分明有一阵阵花儿开放的“彭剥”声,一会儿也会传到你这儿,你的心里也跟着“彭剥”地开放了许多花儿!孩子的心智是无限的,想象的空间是辽阔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充满信心、充满希望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人都渴望向别人倾诉,这是最符合人性的事。

倾听孩子说心里话是帮助孩子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必然要求。

既然我们是幼儿教师,那么就应该学会仔细聆听,愿意听孩子的心声,会听孩子的心声是老师与孩子相处的基本之道,同样用心听、用心看,孩子的世界将在我们面前展现出迷人的风采。

一、做个耐心的聆听者“耐心地倾听孩子谈话,就等于告诉他们:他们要说的都很重要,你要重视他们的意见。

从而建立他们的信心和自尊。

”当孩子举手回答问题时,教师一定极为开心,可有时又让人沮丧,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因为无法完全了解他们在说什么。

这时老师极需耐心,不管是否真的理解孩子想要说的,决不能抢着帮孩子说完,孩子需要的不是错误的“爱心”,而是在表达意念之前,沉着地等待的耐心。

因此,当孩子不能像大人那样传达意念时,教师决不要在旁当个“翻译员”。

孩子还常常搞得老师不胜其烦。

“看谁最能干,把饭都吃掉!”老师说道。

“为什么要吃饭呢?”孩子问不完的问题开始了。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兰坪县兔峨中心校和继英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

学会倾听应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的自觉。

莎士比亚说:“最完美的说话艺术不仅是一味地说,还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内在声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学会了倾听,我们的课堂才具有创意,更富有智慧与诗意。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倾听呢?一转变教学观念,真诚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全班四十多学生都各有差异,各具个性,对于一些学习问题,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想法。

因而在课堂中,要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甚至鼓励他们“百家争鸣”,而教师则要用心地倾听,听其全部,不管是响亮的或是轻微的,正确的或是错误的,理直气壮的或是胆怯的。

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做一个专注、耐心的倾听者,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以欣赏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的表达、对话,包括无声的体态语言,多听多看少干预。

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与众不同”,鼓励学生“节外生枝”,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

即使面对“异样”的声音,不和谐的声音时,也切不可呵斥他们。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学习资源。

教师要做到从容不迫,既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照单全收,应在短暂的思考后,找到突破口,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励者”的作用。

教师的倾听功夫,通过倾听捕捉学情、理解学情、适应学情,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底各不同”的精彩画面。

课堂离开了倾听,没有师生的互动沟通,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只有善于倾听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学生。

教师有效的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的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发言的欲望。

教师只有全身心的听学生说话,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发现和创意等,让学生的学习在动态生成中挺进,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3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3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3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是一种容纳、尊重;倾听是一种认同、欣赏;倾听更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这把钥匙能沟通师生间的情感,消除隔膜,达到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一名真正的倾听者;要怀着虔诚的心和极度的耐心,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要放下教师架子,用亲切的笑脸去面对学生,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要保持一颗不老的童心,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与他们灵犀相通。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你愿意去听,认真去感受,多给他说的机会和言论自由,你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更为轻松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专家指出,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人士,他们的成功有八成是依赖于倾听别人说话。

一名成功的教师也是如此,倾听几乎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不可想象,如果没有倾听,教师怎么可能理解他的学生,又怎么教得好学生?小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情感、个性,有自己的人格,教师首先要把他们当人来对待。

无论他们在大人的眼中是多么的不懂事,教师也不能把他们看成是任人摆布的木偶,不能闭眼不看他们的喜好、充耳不闻他们的怨艾,仅仅把他们当成装知识的容器。

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通过倾听获得大量信息,然后经过客观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给予学生准确及时的帮助。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导的作用,而教师能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呢?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学会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

伏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

上天给我们造了两只耳朵一张嘴,为的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教师却正好相反,是听得少说得多,整堂课是满堂灌,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那管学生在想什么,要学些什么或懂得多少,这样将会给教师自身的工作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师学会倾听学生重要性教学经验交流: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学会倾听学生重要性教学经验交流: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学会倾听学生重要性教学经验交流:教师要学
会倾听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了解和倾听学生的声音和需求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重要性教学经验,意味着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寻求并接受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从中获得对教学的改进和提高的启示。

首先,倾听学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对话,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反应。

这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教学内容。

其次,倾听学生可以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参与。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这样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第三,倾听学生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师应当开放心态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和反馈,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倾听学生可以增强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情怀。

教师应当将学生看作是一个有思想、有感受、有需求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积极倾听学生,教师能够更好地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连接和信任关系,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和有意义的教育。

综上所述,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重要性教学经验对于教学的质量提升和学生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当主动倾听学生的声音和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发展,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

做孩子的倾听者,和孩子成为朋友作文

做孩子的倾听者,和孩子成为朋友作文

做孩子的倾听者,和孩子成为朋友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做孩子的倾听者,和孩子成为朋友你们好,我叫小明,今年10岁了,就读小学四年级。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和老师总是教育我们要懂事、乖乖听话。

我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大人们眼中的确还很小、很多事情不太理解。

可是我觉得,大人们也应该多一些耐心,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了解我们的想法。

我的妈妈就很有耐心,她总是给我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

有一次,我在学校受了委屈,一个男同学对我很凶,还推了我一把。

当时我非常生气,一边哭,一边跑回家找妈妈诉苦。

妈妈没有马上责备我,而是先安慰我,让我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

等我彻底平静下来后,她才温和地告诉我,打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应该用言语沟通,体谅别人的感受。

如果真的解决不了,可以请老师帮忙调解。

妈妈的这种耐心倾听、循循善诱的方式,让我非常容易接受她的建议。

不只是妈妈,我的老师也很擅长倾听我们的心声。

老师上课的时候,如果有人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她从不会直接否定,而是先引导大家思考这个问题,让每个人都畅所欲言。

就算有同学说错了,她也不会直接指出,而是再三提醒,让大家自己意识到。

有这样一位富有耐心的好老师,上课就变得很有趣,我们都不再怕发问,也乐于思考了。

我认为,大人要学会做孩子的倾听者,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一味地严加训斥。

当大人和孩子之间建立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友好关系时,孩子就会更乐意接受大人的意见和建议。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大人只是引导者,真正的成长需要孩子自己去体会和实践。

如果大人只是命令式教育,孩子虽然在表面上服从了,但内心是抗拒的,这种强迫式灌输是很难真正让孩子有所收获的。

相反,如果大人用朋友般的方式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尊重和友爱,孩子就会主动向大人敞开心扉。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的妈妈就把他当成"人生小伙伴",随时倾听他的想法,尽量满足他的合理要求。

教师工作总结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工作总结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工作总结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师工作总结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作为一名教师,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时刻铭记着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以下是我对于用心倾听学生心声的总结与分享。

一、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观点,通过倾听他们的声音,我能够更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学习状况。

在每个学期的末尾,我会组织班级讨论会,让学生提出对我的教学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他们的建议我会认真听取并将其视作自我提升的动力。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除了学习上的需求,我也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鼓励学生敞开心扉,愿意倾听他们的烦恼和疑虑。

对于那些遇到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会积极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并给予耐心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能够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互信和亲近感,让他们在学习环境中感到安心和舒适。

三、定期与学生家长交流我也深知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我经常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

我会定期与家长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能够与家长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发展潜力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同时,我也会向家长征询对于我的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风格。

四、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除了学习上的需求,我也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我会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比如班级文艺节、运动会等,关注每位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和特长,并给予鼓励和赞赏。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这样的关心和支持,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五、反思与改进倾听学生的心声是一个细致入微的过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听取他们的声音。

每一次倾听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是否合适以及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倾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工作案例
“都说您是最小的主任,管着长不大的一群;都说您是最棒的园丁,画出了我们成长的年轮。

都说您是最大的官,管着未来的部长将军;都说您是最好的人,就像我们的父母双亲。

”这出自一个学生的心声,是对班主任工作性质的一种评价、赞扬和褒奖。

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既要用心,又要有方法,讲艺术。

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方法。

倾听,是一种心与心的对话,是一个灵魂和另一个的激荡,是师生间沟通的桥梁,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所以说,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倾听。

例如我班有一位学生,平时上课能够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可近两天上课时,他总是无精打采的趴在桌子上,老师讲的课再精彩也吸引不了他。

批评他两句,他也没什么反应。

这是什么原因?我便把他叫到办公室,想了解一下情况,可我还没有张口,他的泪就掉下来了。

经过与他的谈话,才知道他的母亲在星期天遇到车祸不幸身亡。

这怎能不让孩子难过呢?为了让这位学生尽快忘记悲痛,走出失去亲人的阴霾,我在课间或放学后经常找他
谈心,了解他的内心,倾听他的心声。

有时还喊着他和同学们一起游戏。

经过三天的接触,孩子变得开朗多了,课堂的表现也逐渐活跃起来。

真正的倾听比语重心长的教育更有作用。

所以在了解学生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与学生做个“知心朋友”,让学生乐意把心里话对你诉说。

少年人很多的烦恼与忧愁,其实在于他们的内心和行为得不到成人的理解。

善于倾听的教师,在学习上是学生们佩服、崇拜可以共同探讨协商的偶像,在生活中是学生们可以求助、可以信赖、可以交心的大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