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基础培训
WIFI全技术培训课件

IEEE 802.11 WEP协议、WPA、WPA2、WAPI
2.4GHz,ISM频段(83.5MHz)
5 GHz, UNII频段(300MHz)
DSSS/FHSS/IR
DSSS(CCK),OFDM
OFDM
FHSS
75个信道,每 个1MHz
DSSS
14个信道,每个 22MHz
14个信道,每个 22MHz
WIFI全技术
802.11 组网模式 – Ad hoc
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 - BSS
BSS1
BSS2
STA1
STA2
STA5
STA3
• 能互相进行无线通信的STA可以组成一个BSS • BSS是802.11网络的基本结构
STA4 STA6
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 – DS和AP
BSS1
2 2.WLAN的技术标准
3 3. WLAN物理层
42
2.W4L.专AN项关工键作技进术度情况
1 1.媒体接入方式
2 2.调制方式
3 3.WLAN安全机制
4 4. RTS/CTS机制 5 5. QOS保证 6 6. 射频管理与负载均衡
WLAN物理层定义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802.11a HiperLAN/2
▪ Speed: 54 Mbps ▪ Frequency: 5 GHz ▪ Technology: OFDM
802.11g
▪ Speed: 54 Mbps ▪ Frequency: 2.4 GHz ▪ Technology: OFDM
Intranet
Frequency Power
– 在覆盖范围方面,802.11n采用智能天线技术,通 过多组独立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可以动态调整波 束,保证让WLAN用户接收到稳定的信号,并可以 减少其它信号的干扰。因此其覆盖范围可以扩大到 好几平方公里,使WLAN移动性极大提高。
无线培训班 中国电信网上大学

《规范篇-中国电信路由型MPLS VPN 业务维护管理办法》
参考资料 N/A
注:正式教材-须在网上大学进行在线学习且记录学时的课程。 参考资料-供下载学习的课程,不需要在网上大学进行在线学习。
参考资料 N/A
《防火墙-Huawei通信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参考资料 N/A
《防火墙-Juniper通信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参考资料 N/A
《规范篇-中国电信CDMA网IP综合承载与分组域组网规范》
参考资料 N/A
《规范篇-中国电信EVDO上网业务分组域设备数据配置规范V1.0 》
参考资料
N/A
《规范篇-中国电信无线宽带VPDN业务数据配置规范V1.0》
正式教材 2小时
《承载网-防火墙技术实现与部署》
正式教材 2小时
《PDSN-中兴通信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参考资料 N/A
《PDSN-思科通信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参考资料 N/A
《PDSN-星运通信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参考资料 N/A
《PDSN-UT通信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参考资料 N/A
《AAA/AN-AAA-中兴通信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培训 类别
培训班课程清单表
所属篇
课程名称
《基础类-移动通信基础》
课件 类别
正式教材
学时
2小时
基础
技术篇 《基础类-CDMA 2000基本原理及中国电信CDMA网络承载概述》 正式教材 4小时
《基础类-计算机网络及IP技术基础原理》
正式教材 4小时
《产品类-天翼政企客户产品介绍》
正式教材 2小时
天翼产品 产品篇 《产品类-brew/天翼视讯/爱音乐/定位业务与技术》
C_CMTS基础知识培训

C_CMTS基础知识培训目录一、C_CMTS概述 (2)二、C_CMTS系统架构 (3)2.1 系统组成 (4)2.2 基本框架 (5)2.3 关键技术 (6)三、C_CMTS关键技术 (7)3.1 无线传输技术 (8)3.2 数据处理技术 (10)3.3 网络管理技术 (11)3.4 安全技术 (12)四、C_CMTS系统性能评估 (13)4.1 传输性能评估 (14)4.2 可靠性评估 (15)4.3 安全性评估 (17)五、C_CMTS实际应用案例 (18)5.1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20)5.2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21)5.3 教育信息化系统 (23)六、C_CMTS未来发展挑战与展望 (23)6.1 技术创新 (25)6.2 应用拓展 (25)6.3 行业发展策略 (27)一、C_CMTS概述它将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通信和多媒体服务。
C_CMTS基础知识培训旨在帮助学员掌握C_CMT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通信原理: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信道编码、调制解调、多路复用等基本原理,以及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
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等多媒体技术,以及流媒体传输、音视频编解码等关键技术。
网络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广域网等网络结构和技术,以及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
软件工程:包括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软件开发方法和技巧,以及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等管理知识。
硬件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硬件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等相关知识。
通过C_CMTS基础知识培训,学员可以掌握C_CMTS系统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C_CMTS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具备C_CMTS基础知识的人才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通信基础培训-第1章__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通信的概念
•
谈到通信,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古代的烽火报警,就是
把敌人入侵的消息通过烽火传达给远方的人们(类似的例子还有抗
日战争时期的“消息树”);舰船上的灯语和旗语通过灯的闪烁和旗
子的挥动与另一舰船或港口进行无声的对话;
• 传统的信函以文字形式把游子的思乡之情浓 缩于尺素之中,再利用邮政媒体送达家人;在 各种建设工地上,工人们经常使用对讲机相互 联络,协调工作;在电影电视中经常看到军人 或警察利用无线电台进行作战指挥;还有电报、 电传、电话、寻呼、移动电话、有线广播、无 线广播、有线电视、无线电视等当代最为普及 的通信手段都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通信 实例。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 1.1 通信的概念 • 1.2 通信系统 • 1.3 通信方式 • 1.4 信道和传输介质 • 1.5 信号与噪声 • 1.6 信号频谱与信道通频带
• 1.7 信息的度量与香农公式 • 1.8 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 • 1.9 常用的通信手段 • 1.10 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价 • 1.11 通信技术发展史
发
传
接
信
送
输
收
信
源
设
介
设
宿
备
质
备
干 扰
图1―1 模拟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
比如电话通信系统就包括:送话器、电
线、交换机、载波机、受话器等要素。广播通
信系统包括麦克风、放大器、发送设备、无线
电波、收音机等。两个通信系统实例示意图如
图1―2所示。
导线 载波机
载波机
(a) 有 线 长 途 电 话 系 统 示 意 图
声被不断地放大,形成噪声积累直到通信终端。
通信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通信基础知识培训资料1. 介绍通信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使人们能够相互沟通和交流信息。
通信基础知识是理解和应用通信技术的基石。
本培训资料旨在帮助初学者理解通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概念、原理和技术。
2. 通信基础概述2.1 通信的定义和作用2.2 通信的发展历程2.3 通信的分类: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2.4 通信的基本要素:发送端、接收端、信道、信号等3. 信号与系统3.1 信号的定义和分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3.2 常见的信号波形:正弦波、方波、脉冲波、三角波等3.3 系统的定义和分类: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3.4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运算:线性叠加、延时、卷积等4. 传输介质4.1 导线传输介质:铜线、光纤等4.2 无线传输介质:空气、水、真空等4.3 传输介质的特性:传输速度、衰减、噪声等5. 调制与解调5.1 调制的定义和作用5.2 常见的调制方式: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5.3 调制技术:调幅、调频、调相等5.4 解调的定义和作用5.5 常见的解调方式:同步解调和非同步解调5.6 解调技术:包络检测、频率检测、相位检测等6. 信道编码与解码6.1 信道编码的定义和作用6.2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哈密顿码等6.3 信道解码的定义和作用6.4 常见的信道解码技术:前向纠错编码(FEC)、译码器等7. 多路复用与分用7.1 多路复用的定义和作用7.2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码分多路复用(CDM)等7.3 分用的定义和作用7.4 常见的分用技术:频分分用、时分分用、码分分用等8. 数据传输与协议8.1 数据传输的定义和作用8.2 数据传输的方式: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8.3 常见的数据传输协议:RS-232、USB、Ethernet等8.4 协议的定义和作用8.5 常见的协议:TCP/IP协议、HTTP协议等9. 网络拓扑与通信设备9.1 网络拓扑的分类: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拓扑等9.2 通信设备的分类: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9.3 通信设备的作用和功能10. 通信安全与保密10.1 通信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10.2 常见的通信安全技术:加密、认证、防火墙等10.3 通信保密的概念和重要性10.4 常见的通信保密技术:数据加密、数据隐藏等11. 总结本培训资料简要介绍了通信基础知识的概念、原理和技术。
通信专业培训计划

通信专业培训计划第一节:培训概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信专业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
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传递和交流,而且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因此,通信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培训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高学员们在通信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第二节:培训目标1.掌握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2.能够熟练运用常见的通信工具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通信卫星、网络设备等;3.培养学员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合理利用通信技术;4.提高学员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三节:培训内容1.通信技术基础知识(1)通信原理(2)常见通信设备(3)通信协议与标准2.数字通信技术(1)数字信号处理(2)调制解调技术(3)数字通信系统设计3.无线通信技术(1)无线信号传输原理(2)移动通信技术(3)卫星通信技术4.网络通信技术(1)网络结构与协议(2)互联网技术(3)数据通信与网络安全5.通信工程实践(1)通信设备维护与调试(2)通信网络规划与建设(3)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第四节:培训方式1.授课方式(1)理论课程采用传统授课方式,由资深教师进行讲解;(2)实践课程采用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的方式,使学员们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2.学习辅助工具(1)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员们自主学习;(2)安排专业的实验室和设备,让学员们能够充分实践。
3.实习实训(1)安排实习实训课程,使学员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2)派遣学员到有关企业参与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通信工程实践。
第五节:培训考核1.理论考核(1)定期组织理论知识考试,通过 written tests 来考核学员们的掌握情况;(2)安排学员们参加通信专业相关的认证考试,如CCNA认证、电信工程师等。
2.实践考核(1)参与实验室实验,检查学员们的实验报告和成果表现;(2)评估学员们在实习实训期间的工作表现。
2024全新5G通信培训(2024)

大规模天线技术(Massive MIMO)
通过增加天线数量,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
超密集组网(Ultra-Dense Ne…
通过部署大量小基站,实现热点区域的高容量覆盖。
全双工技术(Full Duplex)
允许在同一频段上同时进行上下行传输,提高频谱利用率。
网络切片技术
支持灵活的网络资源配置,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
5G通信技术概述
REPORTING
2024/1/27
3
5G定义与发展历程
01
02
03
5G定义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 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 接等特性。
2024/1/27
发展历程
从1G到4G的演进,以及 5G的标准化和商用进程。
关键技术
包括大规模天线技术、超 密集组网、全频谱接入等 。
4
5G技术特点与优势
强化用户隐私保护意识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隐私保护意识培训,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并遵守隐私
保护政策,切实保护用户隐私。
18
2023
PART 05
5G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及 挑战
REPORTING
2024/1/27
19
全球5G通信行业发展现状
2024/1/27
全球5G网络覆盖不断扩大
01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了5G网络的商用,5G基站
2024/1/27
市场前景
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 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5G 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 势。
产业融合
5G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 、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 术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 济的高质量发展。
6
2023
TD-SCDMA基础培训教程

1、TDD技术 、 技术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55
2、智能天线的作用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56
2、智能天线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57
2、智能天线基本原理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58
2、上行DOA估计 、上行 估计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59
2、智能天线技术实现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2、数据调制、扩频、加扰 、数据调制、扩频、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17
2、调制和扩频的基本参数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18
2、数据调制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19
2、扩频通信的定义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20
2、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21
2、扩频通信示意图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22
60
2、智能天线技术实现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61
2、智能天线对 、智能天线对TD-SCDMA系统性能改进分析 系统性能改进分析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62
3、抗干扰技术分类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63
3、联合检测概念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64
3、联合检测原理 、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65
3、联合检测在 、联合检测在TD-SCDMA系统中的实现 系统中的实现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66
3、联合检测对 、联合检测对TD-SCDMA系统性能的改进 系统性能的改进
银禾通信@版权所有
67
3、智能天线+联合检测 、智能天线 联合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有关移动用户目前所处位置的信息,以便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例如 MSC、VLR地址等。
MSS子系统功能单元介绍
鉴权中心(AUC)
AUC属于HLR的一个功能单元部分,专门用于GSM系统的安全性管理。鉴权中 心产生鉴权三参数组(随机数RAND、符号响应SRES、加密键Kc),用来鉴权 用户身份的合法性以及对无线接口上的话音、数据、信令信号进行加密,防止 无权用户接入和保证移动用户通信的安全。
BTS拓扑结构
BTS在BSS系统中的位置
各部分名称说明
BSC BTS MSC OMC AUC EIR HLR VLR MS ISDN 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N PSPDN PLMN GPRS GGSN SGSN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收发信机 Mobile 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 移动交换中心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 操作维护中心 Authentication Centre 鉴权中心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Register 设备识别登记器 Home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登记器 Vistor Location Register 拜访位置登记器 Mobile Station 移动台 Inter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 Public Switching Telephone Network 公用电话交换网 Public Switched Data Network 公用数据交换网 PublicL and Mobile Network 公用陆地移动网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 GPRS网关支持节点 Serving GSN GPRS服务支持节点
+++ ---
+++ ---
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
2G业务基本原理
GSM发展历程
1、1982年,设立“移动通信特别小组”,以开发第二代 移动通信为目标。
2、1986年,在巴黎对八个建议进行现场实验。 3、1987年,GSM成员国就采用窄带时分多址和规则脉冲 激励长期线形预测(RPE——LTP)话音编码以及高斯滤 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调制方式达成一致。 4、1988年,十八个国家达成GSM谅解备忘录(MOU)。 5、1989年,GSM标准生成,产生一套12章规范系列。 6、1991年,GSM在欧洲正式开通,演变成全球移动通信 系统”的简称。
MSS子系统功能单元介绍
MSC移动交换中心
MSC是PLMN的核心。MSC对位于它所覆盖区域中的移动台进行控制和完成话路接 续的功能,也是PLMN和其他网络之间的接口。它完成通话接续,计费,BSS和 MSC之间的切换和辅助性的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等功能。另外,为了建立 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每个MSC还完成GMSC的功能,即查询移动台位置信息的功 能。
VLR是一个动态用户数据库。VLR从移动用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处获 取并存贮必要的数据,一旦移动用户离开该VLR的控制区域,则重新在另一 个VLR登记,原VLR将取消该移动用户的数据记录。
MSS子系统功能单元介绍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HLR存储管理部门用于移动用户管理的数据。每个移动用户都应在其归属位置 寄存器(HLR)注册登记,它主要存储两类信息:
MSC从三种数据库,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鉴权中 心(AUC)中取得处理用户呼叫请求所需的全部数据。反之,MSC根据其最新数 据更新数据库。
MSS子系统功能单元介绍
拜访位置寄存器(VLR)
VLR通常与MSC合设,其中存储MSC所管辖区域中的移动台(称拜访客户) 的相关用户数据,包括:用户号码、移动台的位置区信息、用户状态和用户 可获得的服务等参数。
无线通信基础培训
无线通信基础培训
•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1G) • 2G业务的基本原理 • 3G业务的基本原理 • 4G业务的基本原理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一、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二、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另一种理解
• 稳定的电场不产生磁场 • 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磁场 • 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 • 非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 • 非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场 • 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 • 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
MSS子系统
移动交换子系统MSS完成GSM的主要交换功能, 同时管理用户数据和移动性所需的数据库。MSS子系统 的主要作用是管理GSM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和GSM移动 用户与其它通信网用户之间的通信。
移动交换子系统MSS包括六个功能单元。 移动交换中心(MSC) 拜访位置寄存器(VLR)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鉴权中心(AUC) 设备识别寄存器(EIR) 短消息中心(SC)
GSM主要参数
发射频率:
基站:935---960MHZ 移动台;890---915MHZ 频道间隔:200KHZ 双工间隔:45MHZ 小区半径:MIN:0.5公里MAX:35公里 接续方式:TDMA 调制方式:GMSK 编码方式:RPE---LTP
GSM子系统的组成
移动终端 BSS子系统
基站子系统BSS可分为BTS和BSC两部分。 基站(BTS)通过无线接口与移动台相连,负责移动台的无线接入。 基站控制器(BSC)分别与基站(BTS)和移动交换中心(MSC)相连,负责对 BTS的控制与管理,以及信号的承载
一、无线电波发射
(一)有效的向外界发射电磁波的条件
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因为频率越高,发射电磁 波的本领越大。
振荡电流的频率越高,向外辐射电磁波能量的本领也越 强.单位时间内辐射出去的能量,与电磁波频率的四次方 成正比.
2、振荡电路为开放电路,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 大的空间,才可能有效的将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