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杠杆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习题 (包含答案解析)

12.1《杠杆》习题一、基础过关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只有静止在水平位置才是处于平衡状态B.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一定在支点的两侧C.杠杆一定有支点D.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的正中间2.图1中,F的力臂表示正确的是()图13.如图2,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D.减小阻力臂,省力图24.杆秤是一种很古老但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小林同学用一杆秤称一实心球的质量,如图3所示。
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拉线正好压在4kg的刻度线上。
根据秤砣拉线、提纽和称钩所在秤杆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粗略关系,可以估测出秤砣的质量大约是()A.10g B.400g C.1000g D.4000g5.地震中,滚滚的山石挡住了道路。
增援人员要用撬棒撬开山石,分别沿如图4所示的四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A.沿F1方向B.沿F2方向C.沿F3方向D.沿F4方向6.如图5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7.如图6,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 )A.“3”的位置B.“6”的位置C.“9”的位置D.“12"的位置8.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7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7可以看出,这是一个()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C.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D.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9.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1. 第一题某物体放置在杠杆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150g,物体B的质量为300g,杠杆的长度为20cm。
求物体A和物体B的平衡位置。
解答:根据杠杆定律:物体A ×杠杆A = 物体B ×杠杆B(0.15kg ×杠杆A) = (0.3kg ×杠杆B)0.15 ×杠杆A = 0.3 × (20 - 杠杆A)0.15 ×杠杆A = 6 - 0.3 ×杠杆A0.45 ×杠杆A = 6杠杆A = 13.33cm所以,物体A和物体B的平衡位置在杠杆左侧13.33cm的位置。
2. 第二题一根杠杆的长度为30cm,杠杆两端分别放置了质量为200g和400g 的物体,物体B位于杠杆左端,物体A位于杠杆右端,使杠杆保持平衡,求物体A到杠杆左端的距离。
解答:根据杠杆定律:物体A ×杠杆A = 物体B ×杠杆B(0.2kg ×杠杆A) = (0.4kg ×杠杆B)0.2 ×杠杆A = 0.4 × (30 - 杠杆A)0.2 ×杠杆A = 12 - 0.4 ×杠杆A0.6 ×杠杆A = 12杠杆A = 20cm所以,物体A到杠杆左端的距离为20cm。
3. 第三题一个杠杆两端的物体分别为一个质量为0.2kg的物体A和一个质量为0.3kg的物体B,物体A位于杠杆右端,物体B位于杠杆左端,杠杆的长度为40cm。
求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
解答:根据杠杆定律:物体A ×杠杆A = 物体B ×杠杆B(0.2kg ×杠杆A) = (0.3kg ×杠杆B)0.2 ×杠杆A = 0.3 × (40 - 杠杆A)0.2 ×杠杆A = 12 - 0.3 ×杠杆A0.5 ×杠杆A = 12杠杆A = 24cm所以,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为24cm。
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杠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它帮助我们理解力的作用、平衡条件和机械优势等内容。
下面是一些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练习题一:一个杠杆,左侧是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A,右侧是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B。
杠杆的中心距离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是1.5米。
如果杠杆保持平衡,问物体A和物体B分别所受到的力的大小是多少?答案一: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左侧力矩等于右侧力矩。
设物体A所受力为FA,物体B所受力为FB。
根据定义,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即力矩=力 ×力臂。
由于杠杆保持平衡,所以FA × 1.5 = 4 × FB。
同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FA + FB = 6。
将上述两个方程联立,解得FA = 3和FB = 3。
所以,物体A所受力的大小为3牛顿,物体B所受力的大小也是3牛顿。
练习题二:一个杠杆,左侧是一个质量为3千克的物体A,右侧是一个质量为6千克的物体B。
杠杆的中心距离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是2米。
杠杆的支点处有一个力的作用,保持杠杆平衡。
求此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二:同样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FA × 2 = 6 × FBFA + FB = 9通过求解上述方程组,可以得到FA = 3和FB = 6。
物体A所受力的大小为3牛顿,物体B所受力的大小为6牛顿。
由于杠杆保持平衡,所以杠杆支点处的力大小为9牛顿,方向向右。
练习题三:一个杠杆,左侧是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A,右侧是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B。
杠杆的中心点离物体A的距离为1.2米,离物体B的距离为0.8米。
杠杆的支点处有一个力的作用,保持杠杆平衡。
求此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三:以杠杆支点为参照点,设物体A所受力的大小为FA,方向向左;物体B所受力的大小为FB,方向向右。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4 × FA = 2 × FB(力矩平衡条件)FA + FB = 6(力平衡条件)通过求解上述方程组,可以得到FA = 1.5,FB = 4.5。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下《杠杆》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杠杆》练习题精选〔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如下图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天平B. 瓶盖起子C. 食品夹D.钳子2.在如下图的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 用钓鱼竿钓鱼B. 用锤子撬钉子C. 用筷子夹食物D. 用镊子取药品3.如下图,“ABC〞和“DEF〞是指甲刀的两个杠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ABC“是省力杠杆,“DEF〞是费力杠杆B. “ABC〞是费力杠杆,“DEF〞是省力杠杆C. “ABC〞是省力杠杆,“DEF〞是省力杠杆D.“ABC〞是费力杠杆,“DEF〞是费力杠杆4.如下图,分别沿力F1、F2、F3的方向用力,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沿F1方向的力最小B. 沿F2方向的力最小C. 沿F3方向的力最小D. 三个力的大小相等5.如下图,一轻质杠杆OA在力F A、F B的作用下保持水平平衡,O为杠杆的支点,那么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 F A⋅OA=F B⋅OBB. F A⋅OA<F B⋅OBC. F A⋅OB=F B⋅OBD. F A⋅OA>F B⋅OB6.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广阔群众的喜爱,踮脚运动的根本模型是杠杆,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B. 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C. 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D. 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7.如下图,在轻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一端施加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动力F,使杠杆缓慢地从OA转至OB,那么在转动过程中()A. F不变,杠杆是省力杠杆B. F变大,杠杆是省力杠杆C. F不变,杠杆是费力杠杆D. F变大,杠杆是费力杠杆二、填空题8.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翻开该夹子时,可把______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初二物理杠杆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杠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支点、力臂、动力、阻力和()。
A. 力矩B. 力的平衡C. 杠杆长度D. 杠杆材料2.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 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B. 动力臂>阻力臂时,杠杆为省力杠杆C. 动力臂<阻力臂时,杠杆为费力杠杆D. 动力臂=阻力臂时,杠杆为等臂杠杆3. 一个杠杆的阻力臂是动力臂的3倍,若要使杠杆平衡,动力和阻力的关系是()。
A. 动力=阻力B. 动力=3阻力C. 动力=阻力/3D. 动力=3阻力4.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杠杆的平衡状态?()A. 支点的位置B. 动力的大小C. 杠杆的材料D. 阻力的大小5. 使用杠杆时,以下哪种情况下力臂最长?()A. 支点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B. 支点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外C. 支点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的正中间D. 支点在阻力作用点和动力作用点的正中间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
7. 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是________杠杆。
8.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那么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
9. 杠杆的五要素中,支点是杠杆绕着________的点。
10. 杠杆的分类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杠杆的分类及其特点。
12. 请解释为什么在使用杠杆时,改变支点的位置可以改变杠杆的省力或费力的程度。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已知一个杠杆的阻力为100N,阻力臂为0.5m,若要使杠杆平衡,求动力的大小和动力臂的长度。
14. 假设有一个省力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阻力为200N,求动力的大小。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D4. C5. B二、填空题6.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7. 省力8. 1/29. 转动10. 等臂三、简答题11. 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初中物理杠杆原理训练题及详细解析

杠杆原理训练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杠杆的概念及力臂1、(2016春•南京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阻力臂C.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动力臂D.力臂的长度不可能为零【思路点拨】杠杆是能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根据对杠杆的支点、力臂和作用力的了解可逐一做出判断。
【答案】B【解析】A、杠杆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故A错误;B、根据力臂的概念,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阻力臂,故B正确;C、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动力臂,而不是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故C错误;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的长度正好为零,故D 错误,故选B。
【总结升华】熟知并正确理解杠杆的定义和五个要素,是我们学习杠杆最基本的要求。
举一反三:【变式】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 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C 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D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这个力的力臂为零【答案】A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在O点,在杠杆A点用力F1竖直向上拉。
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和作用在杠杆上阻力F2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杠杆A点用力F1竖直向上拉,那么F1就是动力,物体的重力G 就是阻力F2。
【总结升华】画力臂的步骤: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力臂用虚线表示,支点到垂足用大括号勾出,并用字母L1表示是动力臂。
注意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要错误地理解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杠杆AO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1是力F1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
【答案】类型二、杠杆的平衡条件3、小明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把钩码挂在杠杆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记下两边钩码的重量,并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分别填入实验数据的表格内;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做三次实验;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的数值。
初二物理下册杠杆练习题和答案

初二物理下册杠杆练习题和答案杠杆是物理学中常见的力学装置,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程领域。
初中物理下册学习杠杆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掌握杠杆的运用和计算,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平衡的原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二物理下册杠杆练习题和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巩固这一知识点。
一、选择题1. 下面哪种情况不属于杠杆平衡的条件?A. 力臂和力臂上的力矩大小相等;B. 力臂上的力矩大于力臂上的力矩;C. 力臂和力臂上的力大小成反比;D. 杠杆的力臂和力大小成反比。
答案:B2. 一个杠杆,力臂为10cm,力矩为20Nm,求作用力大小。
A. 2NB. 20NC. 200ND. 2000N答案:C3. 一个物体质量为50kg,放在杠杆的右边,离支点1m,求作用在杠杆左边的力的大小。
A. 500NB. 250NC. 100ND. 50N答案:A4. 一个力臂为5cm的杠杆,左边力矩为10Nm,右边力臂为10cm,左边力矩为20Nm,求左边作用力和右边作用力的比值。
A. 2B. 0.5C. 1D. 0.2答案:C二、计算题1. 一个长为0.5m,质量为10kg的杠杆,其中心离左端2m,求支点左边和右边的力大小分别为多少?解答: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左边力矩等于右边力矩。
设支点左边的力为F1,支点右边的力为F2。
左边力矩:F1 × (2m) = F1 × 2 = 2F1右边力矩:F2 × (0.5m) = F2 × 0.5 = 0.5F2由于左边力矩等于右边力矩,可以得到以下等式:2F1 = 0.5F2解方程得到:F1 = 0.25F2又知道物体总质量为10kg,可以得到以下等式:F1 + F2 = 10kg × 9.8m/s²将F1代入上式,得到:0.25F2 + F2 = 10kg × 9.8m/s²化简得到:1.25F2 = 10kg × 9.8m/s²解方程,得到:F2 = (10kg × 9.8m/s²) / 1.25 ≈ 78.4N将F2代入F1 = 0.25F2,得到:F1 = 0.25 × 78.4N ≈ 19.6N所以,支点左边的力为19.6N,支点右边的力为78.4N。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1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慢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F1的大小将()A.保持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2.9月25日上午,江苏新沂籍运动员臧哈与队友在杭州亚运会赛艇男子四人双桨决赛中为中国队夺得冠军.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杠杆与船桨属于同一类的是()A.道钉撬B.钢丝钳C.开瓶扳手D.筷子3.如图所示,下列与铅笔有关的事例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铅笔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图乙中,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等C.图丙中,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D.图丁中,铅笔杠杆右端下沉,说明G2一定大于G14.如图所示的杠杆,作用在杠杆上的力F所对应的力臂最长的是()A.B.C.D.5.下图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6.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核桃夹B.羊角锤C.筷子D.起子7.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碗夹B.筷子C.裁纸刀D.托盘天平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为O,在杠杆的A点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的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至水平位置,则力F的大小()A.逐步变大B.逐步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24N,A、B是木条两端,O、C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O,AC=OC,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是6N。
现移动弹簧测力计甲的位置从A点平移到C点。
此时弹簧测力计甲、乙的示数分别是N、N。
10.坚持锻炼,增强体魄。
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此时可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杠杆习题及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 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5、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块石头,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
(1)在图上标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 ;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
(2)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头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
6、(10·宿迁)为使杠杆ON在图乙位置能保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画出物体A对杆的拉力的力臂和在M点对杆的最小拉力F的示意图;7、(10·百色)图是吊车吊起重物的情景,点O是起重臂OB的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 1、L2。
8、(10·茂名)(2分)如图所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F1,O为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9、(10·河南)如图11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10、(10·德州)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
12、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
13、榔头起钉子,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以及阻力和阻力臂。
14、如图所示,曲杠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15、如上右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16、⑴如图所示,一把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壶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⑵如图所示的茶壶在倒茶时相当于一个杠杆,现以O为支点,在A点处提壶耳向杯中倒水,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的动力F 及其对应的力臂l。
17、图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18、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19、如图所示,请画出撬图钉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0、轻质杠杆OA在水平位置平衡,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及阻力F2。
21、如图所示,均匀杆可绕O转动,在力F作用下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杆重力G示意图和力F的方向。
二、实验,探究题22、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步骤:(1)实验中首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其作用是调节杠杆位置平衡,这样做便于测量.若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边旋转 .(2)下面是小明的实验记录: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1 2 121 2这两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 的一组数据肯定是错误的.经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实际值比记录值 (选填:“大”或“小”);通过探究,应该得出的结论是: .23、某小组同学研究杠杆平衡的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如图(a )所示,然后将它们挂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A 点位置上,再用测力计在杠杆B 点沿竖直方向用力使杠杆保持平衡,如图(b )所示,接着在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情况下,改变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使测力计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断增大,如图(b )、(c )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及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 ) (b ) (c ) (d )(1)比较图10中(a )与(b )两图,根据测力计示数大小与钩码和测力计位置等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比较图10中(b )、(c )、(d )三图中拉力方向和测力计示数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 。
三、计算题 24、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如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OA 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为30牛顿;0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 为150千克,挂在B 处,0B=1米;拉力F 加在A 点,竖直向上.取g=1 0牛/千克.为维持平衡,钢管OA 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25、小华用一根长6米、半径厘米的均匀粗木棒为爸爸设计了一架能搬运柴草的简易起重机(如图所示)。
他把支架安在木棒的1/4长处,每捆柴草重1000牛,为了使木棒平衡以达到省力的目的,他又在另一端吊一块配重的石头,请你算出这块配重的石头应有多重(木棒密度千克/米3,g 取10牛顿/千克。
)26、为保证市场的公平交易,我国已有不少地区禁止在市场中使用杆秤。
杆秤确实容易为不法商贩坑骗顾客提供可乘之机。
请看下例。
秤砣质量为1千克,秤杆和秤盘总质量为千克,定盘星到提纽的距离为2厘米,秤盘到提纽的距离为10厘米(图9)。
若有人换了一个质量为千克的秤驼,售出千克的物品,物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27、如上右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A 可绕O 点无摩擦转动,A 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的B 点,在杠杆的C 点悬挂一重为20N 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A 长为50cm ,OC 长为30cm ,∠OAB=30o .(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 的力臂. (2)拉力F 的大小是多少 28、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硬棒(质量一可忽略不计)、细线、若干已知重力的物体、刻度尺等器材来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如图所示,在 C 处挂一待测物体 B ,当重为 8 牛的物体 A 挂在 D 处时,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得 OC 为 6 厘米, OD 为 18 厘米。
( 1 )此时物体 B 的重力是多少牛 ( 2 )保持 O 点位置和物体 A 的重力不变,在 C 处挂上不同重力的物体,移动物体 A 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分别在 OE 上标出相应的重力值所对应的刻度,就制成了一根能直接读出待测物体重力的杠杆。
问该杠杆的刻度是否均匀请说明理由。
29、图20为用道钉撬来撬铁路枕木上道钉的图片,若阻力F2为1500N ,根据图片估算此道钉撬所用最小动力F1的大小。
30、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 钩距离是4cm ,秤砣质量250g .用来称质量是2kg 的物体,秤砣应离提纽多远,秤杆才平衡若秤杆长60cm ,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多少kg 的物体(如图所示)31、直角轻棒ABO,可绕O点自由转动,AB=30厘米,OB=40厘米,现在DB中点C处挂一重物G=100牛,欲使OB在与墙面垂直的位置上保持平衡,则在A点至少应加多大的力32、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8N。
然后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 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
(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33、为了保证起重机在起重时不会翻倒,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M.现测得重物M的质量为4t,AB为10m,BC为4m,CD为1m.(g取10N/㎏)问:该起重机可起吊的最大物重为多少(起重机本身的重不计)初三物理杠杆习题答案一、作图题1、3、5、答案略6、7、8、9、如答案图2所示。
10、11、如下图所示。
【解析】考查点:杠杆的作图。
分析:动力臂与动力作用线垂直。
12、13、14、15、分析:根据已知的力臂画力时,其实还是要找出“力的三要素”:(1)根据力的作用线应与力臂垂直,确定力的方向;(2)力的作用点应画在杠杆上;(3)大小这里没有严格要求.特别要注意力的方向不要画反了,判断的方法是“由静到动”发现F1使杠杆顺时针转动,那么要使杠杆“处于静止状态”,F1的作用效果必须使杠杆逆时针转动,即方向向上。
答案:16、如图所示,G、F、l各占1分,其中G要比F长。
17、图所示,力的方向、力臂、垂直符号各一分(3分)18、 19、20、21、略二、实验,探究题22、左 ;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力臂 ; 3 ; 变大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力臂变小力变大23、(1)右;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2)右;1(3)避免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或看“”是否总等于“”)24、25、(1) 右水平(2) 实验只凭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将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相加;(3) 在位置“2”挂上6个钩码或在位置“3”挂上4个钩码等(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
26、⑴、右⑵、右2 ⑶、顺时针转动⑷、大于⑸、动力臂大,所用动力就小27、⑴(1分)左;(2)不能得出探究结论(1分);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2分) ;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好,便于测量力臂(1分) (3)右(1分)28、左;M;N;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9、(1)左尽量减小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2)弹簧测力计没有向下拉(3)2 30、(1)使用杠杆时,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2)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动力越大。
注意:合理均得分,写动力与杠杆的夹角会产生歧义,应适当扣分。
三、计算题31、设OA=x,OB=b,每米长钢管重为w=30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列出以下方程:bmg+x/2 ·wx=F·x 整理后得WX2-2F·x+2bmg=0 ①这个方程有解的条件是△≥0,其中△=(-2 F)2-8wbmg ②由此解出F≥2wbmg把数值代入得F≥300牛顿,这表示拉力的最小值为300牛.从①式可以解出钢管长x由于拉力最小时A=O,所以拉力最小时的钢管长为:x=1 0米32、解: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木棒重 G木=m木g=p木V木g=p木prr木2l 木g.(2分)代入数值,得:G木=牛。
(1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G柴=43l+G木41l=G石41l. (2分)代入数值,得:G石=3848牛。
(1分)33、参考解答代表物理量的符号:m1--秤砣质量,m1’--假秤砣质量,m2--秤杆和秤盘的总质量,m3--货物的实际质量,m3’--货物的标称质量,a--定盘星到提纽的距离,b--秤盘到提纽的距离,c--过秤杆、秤盘质心的铅垂线到提纽的距离,d--25千克秤星到提纽的距离(图2)秤盘空载,真砣置于定盘星时的平衡条件m2gc=m1ga(1)秤盘持25千克物体,使用真砣时的平衡条件m2gc+m3’gb=m1gd(2)假砣置于25千克秤星时的平衡条件 m2gc+m3gb (3)从(1)(2)、(3)式消去,解出m3=千克 (4)34、解:1)F 的力臂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