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地址规划-子网划分详解

合集下载

ipv4协议的详解

ipv4协议的详解

ipv4协议的详解协议名称:IPv4协议的详解一、引言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是互联网协议的第四个版本,是当前广泛应用的互联网协议之一。

本协议旨在详细解释IPv4协议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式,以及相关的网络层概念和术语。

二、协议概述IPv4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无状态的、分组交换的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上进行数据传输。

它定义了互联网中每个主机的唯一标识和寻址方式,以及数据包的格式和传输规则。

三、IPv4协议结构1. 版本字段:占4位,用于指示使用的协议版本,IPv4协议为4。

2. 首部长度字段:占4位,用于指示IPv4首部的长度,单位为32位字(即4字节)。

3. 服务类型字段:占8位,用于指定数据包的服务质量要求,如优先级、延迟和带宽等。

4. 总长度字段:占16位,用于指示整个IPv4数据包的长度,包括首部和数据部分。

5. 标识字段、标志位和片偏移字段:用于分片和重组数据包,以适应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传输要求。

6. 生存时间字段:占8位,用于指定数据包在网络中的最大存活时间,以防止数据包在网络中无限循环。

7. 协议字段:占8位,用于指示数据包中封装的上层协议类型,如TCP、UDP或ICMP等。

8. 首部校验和字段:用于检验IPv4首部的完整性,以保证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

9. 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字段:分别占32位,用于指示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实现端到端的通信。

10. 选项字段:可选字段,用于扩展IPv4协议的功能和特性。

四、IPv4地址1. IPv4地址格式: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点分十进制(dotted-decimal)的形式表示,如192.168.0.1。

2. IP地址分类:IPv4地址根据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划分,分为A、B、C、D 和E五类地址。

3. 子网掩码:用于将IPv4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以便进行网络划分和寻址。

划分子网例题详细解析

划分子网例题详细解析

划分子网例题详细解析
例题一、IPv4地址位202.112.14.137 ,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所在的子网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是什么。

分析:根据子网掩码255.255.255.224得出该子网的主机ID分布在IPv4 的最后一个字节里,
各个地址块的大小为:1
(256-255).1(256-255).1(256-255).32(256-224)
而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包含主机ID中的第一个字节,包含主机ID 的是第四个字节,地址块是32,可以知道各个网段该字节的取值范围为:0 - 31 、32-63、64-95、96-127、128-159……而202.112.14.137在第5个网段上,202.112.14.128 202.112.14.159 广播地址:202.112.14.159
网络地址:202.112.14.128
例题二、有一个IP地址范围10001100 00010001 10101010 0~255,这是一个B类IP地址,可以表示2的16次方台主机,现将该IP地址分给4个子公司,a公司有8000台电脑,b公司有1600台电脑,c公司有2700台电脑,d公司有6000台电脑,请问怎样分配,请给出每个公司的mask地址。

从大到小一个一个切,2的10次方是1024,10位主机号的子网容纳主机=1024-2=1022个,依次类推,容纳8000台的要13位主机号,容纳6000的也要13位主机号,容纳2700的要12位主机号,
容纳1600的要12位主机号。

如果允许全0和全1子网的话,B类可以划分为8个13位主机号的子网。

取第一个和第二个子网给8000和6000,再取第三个子网划分为2个12位主机,分别给2700和1600的就OK了。

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机制的方式

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机制的方式

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机制的方式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机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IPv4地址空间有限,全球范围内的IP地址资源面临枯竭的局面,因此,确立一种合理的分配和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机制的方式。

一、IPv4地址分配方式1. 集中管理分配集中管理分配是指IP地址由国家或地区的网络管理机构进行统一分配。

在这种机制下,IP地址的分配工作由具有权威性的机构负责,确保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

2. 区域管理分配区域管理分配是指将IP地址资源根据地理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区域都有一个管理机构负责分配该区域的IP地址。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并提高分配效率。

3. 自治系统管理分配自治系统管理分配是指将互联网划分为多个自治系统,每个自治系统有一个负责管理分配IP地址的机构。

这种方式下,不同自治系统之间可以自主管理IP地址资源,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灵活性。

二、IPv6地址分配方式IPv6地址空间较IPv4更为庞大,因此,IPv6地址的分配方式相对灵活,并且兼顾了地址的需求和管理的便利性。

1. 等级式分配等级式分配是指将IPv6地址空间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划分和分配。

每个等级下都有一个管理机构负责分配该等级下的子网地址。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地址空间的利用率,并方便管理和维护。

2. 前缀长度分配IPv6地址采用了更长的地址前缀,因此可以通过前缀长度的方式进行分配。

不同的网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前缀长度,从而实现更灵活、高效的地址分配。

三、IP地址管理机制IP地址的管理机制是保证地址资源可用性和管理效率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目前广泛采用的IP地址管理机制:1.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是一种通过网络自动分配IP地址的协议,它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分配IP地址,避免了手动配置的繁琐和错误。

2. NAT(网络地址转换)NAT是一种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多个内部设备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从而有效地节省了IP地址资源。

IP地址、子网掩码详解

IP地址、子网掩码详解

IP地址、子网掩码详解一、IP地址的介绍1、IP地址的表示方法IP地址= 网络号+主机号把整个Internet网堪称单一的网络,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在Internet网的主机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标示符,Internet管理委员会定义了A、B、C、D、E五类地址,在每类地址中,还规定了网络编号和主机编号。

在TCP/IP协议中,IP地址是以二进制数字形式出现的,共32bit,1bit就是二进制中的1位,但这种形式非常不适用于人阅读和记忆。

因此Internet管理委员会决定采用一种"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表示IP地址:面向用户的文档中,由四段构成的32 比特的IP地址被直观地表示为四个以圆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其中,每一个整数对应一个字节(8个比特为一个字节称为一段)。

A、B、C类最常用,下面加以介绍。

本文介绍的都是版本4的IP 地址,称为IPv4.●A类地址: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第一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A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0"。

不难算出,A类地址第一个地址为00000001,最后一个地址是01111111,换算成十进制就是127,其中127留作保留地址,A类地址的第一段范围是:1~126,A类地址允许有27 -2=126个网段(第一个可用网段号1,最后一个可用网段号126)(减2是因为0不用,127留作它用),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3组8位二进制数,每个网络允许有224-2=16777216台主机(减2是因为全0地址为网络地址,全1为广播地址,这两个地址一般不分配给主机)。

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前两组8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两组8位二进制数,B 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

B类地址第一个地址为10000000,最后一个地址是10111111,换算成十进制B类地址第一段范围就是128~191,B类地址允许有214 =16384个网段(第一个可用网段号128.0,最后一个可用网段号1291.255),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2组8位二进制数,每个网络允许有216-2=65533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多的网络。

IP地址规划

IP地址规划

IP地址规划IP地址规划是在网络设计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合理规划IP地址,可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IP地址规划的标准格式,包括IP地址的分配、子网划分、路由器配置等内容。

一、IP地址分配在进行IP地址规划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网络的规模和需求。

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IP地址段。

常见的IP地址段包括以下几种:1. 10.0.0.0 - 10.255.255.255:用于较大规模的企业网络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

2. 172.16.0.0 - 172.31.255.255:用于中等规模的企业网络。

3. 192.168.0.0 - 192.168.255.255:用于小规模的家庭网络或办公室网络。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从上述IP地址段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子网进行分配。

例如,假设我们选择使用172.16.0.0/16的地址段进行规划。

二、子网划分在确定了IP地址段之后,接下来需要进行子网划分。

子网划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IP地址,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1. 确定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常见的子网掩码有以下几种:- /8:255.0.0.0- /16:255.255.0.0- /24:255.255.255.0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和需求,选择一个合适的子网掩码。

在本例中,我们选择使用子网掩码为/24,即255.255.255.0。

2. 分配子网根据实际需求,将IP地址段划分为多个子网。

每个子网都有一个起始IP地址和一个结束IP地址。

例如,我们可以将172.16.0.0/16划分为以下几个子网:- 子网1:172.16.0.0 - 172.16.0.255- 子网2:172.16.1.0 - 172.16.1.255- 子网3:172.16.2.0 - 172.16.2.255- ...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拓扑结构,合理划分子网。

帮你明白IP子网俺码划分

帮你明白IP子网俺码划分

预知识:每个IPV4地址都包含两部分:网络ID和主机ID。

IPV4由32个字节比特组成,IPV6由128个比特组成。

整个Internet上的每个计算机都依靠各自唯一的IP 地址来标识。

IP地址分类:IP地址根据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 类地址和E类地址。

1.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地址范围从1.0.0.0 到126.0.0.0。

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

2.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

可用的B类网络有16382个,每个网络能容纳6万多个主机。

3.C类IP地址一个C类IP地址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255。

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

4.D类地址用于多点广播(Multicast)。

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

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

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5.E类IP地址以“llll0”开始,为将来使用保留。

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在IP地址3种主要类型里,各保留了3个区域作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围如下: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帮你明白IP子网掩码划分:知道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后可以算出:1、网络地址2、广播地址3、地址范围4、本网有几台主机例1:下面例子IP地址为192·168·100·5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计算机网络-IPv4地址详细讲解

计算机网络-IPv4地址详细讲解
每个子网内表示主机的地址位为5位,则子 网内有效主机数为 25-2=30。网络内总的 主机数为30×8=240。
使用子网划分会造成部分主机地址损失, 但仍可提高IP地址利用率。
作业:关于子网掩码的计算
设有一个网络地址为 20.0.0.0,要在此 网络中划分32个子网,问:需要多少位 表示子网?子网掩码的点分十进制数值 是多少?每个子网地址是什么?每个子 网能容纳多少主机?整个网络能容纳多 少主机?
每隔 8 bit 插入一个空格 能够提高可读性
将每 8 bit 的二进制数 转换为十进制数
10000000000010110000001100011111
10000000 00001011 00000011 00011111
128
11
3
31
采用点分十进制记法 则进一步提高可读性
128.11.3.31
E 类地址 1 1 1 1 0
保留为今后使用
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A 类地址 0
net-id 8 bit
host-id 24 bit
B 类地址 1 0
net-id 16 bit
host-id 16 bit
C 类地址 1 1 0
net-id 24 bit
host-id 8 bit
D 类地址B1类1 1地0 址的主机号字多段播 h地o址st-id 为 2 字节
B 16,384 (214)
128.0 191.255
65,534
C 2,097,152 (221) 192.0.0 223.255.255
254
特殊的IP地址
• [网络号,0]
表示指定的网络地址
• [网络号,< -1 >]

子网划分和计算方法(附习题详解)

子网划分和计算方法(附习题详解)

子网划分和计算方法(附习题详解)子网划分和计算方法(附习题详解)一.子网划分作用1.计算网络号,通过网络号选择正确的网络设备连接终端设备1)清楚IP地址四点段点分十进制数和子网掩码,对应的网络号是什么2)交换机是用来连接相同网络的设备,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段的设备网络号一样的,即在相同网段,网络号不一样的,即不同网段3)计算方法把十进制数的IP地址换算成二进制数,把子网掩码也由十进制数换算成二进制数,两对二进制数对齐做“与”运算,即可得出网络号。

2.根据网络的规模,可以对局域网(内网)进行网络地址规划二.IP地址格…大家好。

又见面了。

我是你的朋友全詹俊。

目录一.子网划分二.IP地址格式三.IP地址的分类四.计算网络号五.子网数,主机容量和有效主机容量的计算方法总结一.子网划分作用1.计算网络号,通过网络号选择正确的网络设备连接终端设备1)清楚IP地址四点段点分十进制数和子网掩码,对应的网络号是什么2)交换机是用来连接相同网络的设备,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段的设备网络号一样的,即在相同网段,网络号不一样的,即不同网段3)计算方法把十进制数的IP地址换算成二进制数,把子网掩码也由十进制数换算成二进制数,两对二进制数对齐做“与”运算,即可得出网络号。

2.根据网络的规模,可以对局域网(内网)进行网络地址规划二.IP地址格式IP地址=网络部分+主机部分网络部分用来确定终端是不是同一个网段;主机部分是用来确定终端的容量大小;(这个网段最多可以容纳多少台主机)同一个部门应该要确保其所有的终端在同一个网段;规划的主机的数量应该在你的主机部分可容纳的范围内;一个字节(byte)=8个比特(bit)IPV4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点分四段十进制数表示IP地址=网络部分+主机部分=32位现在用到的IP地址的版本是IPV4(第四个版本),之后将会过渡到IPV6(第六版本),IPV6位数是128位二进制数因为IPV4全球通用的公网地址已经耗尽,没有办法做到一人一个全球通用的公网IP,所以将会过渡到IPV6,IPV6可以满足一人一个全球通用的公网IP在子网掩码中,连续的1代表网络部分,连续的0代表主机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