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平法图集学习知识点
16G101三维图集学习教程(全本)

16建筑三维平法结构识图教程目录第一章:钢筋锚固长度及其相关规范1.1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 ab ,L abE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1.2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mm )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 ·····························1.3纵向钢筋弯钩与机械锚固形式纵向受拉钢筋綁扎搭接长度L L 、L LE ··························1.4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梁并筋等效直径、最小净距梁柱纵筋间距要求螺旋箍筋构造 ·································1.5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基础梁箍筋复合方式非接触纵向钢筋搭接构造·····························································第二章:柱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2.1·······························2.2抗震KZ 纵向钢筋连接构造······························2.3地下室抗震KZ 的纵向钢筋连接构造、地下室抗震KZ 的箍筋加密区范围 ··························2.4抗震框架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2.5抗震KZ 中柱顶纵向钢筋构造······························2.6抗震KZ 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造···························2.7抗震KZ 、QZ 、LZ 箍筋加密区范围抗震QZ 、LZ 纵向钢筋构造 ······························2.8抗震框架柱和小墙肢箍筋加密区高度选用表·······················2.9非抗震KZ 纵向钢筋连接构造·····························2.10非抗震KZ 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2.11非抗震KZ 中柱顶纵向钢筋构造····························2.12非抗震KZ 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造·························2.13非抗震KZ 箍筋构造非抗震QZ 、LZ 纵向钢筋构造······························第三章:剪力墙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3.1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27.. (31)3.3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 (32)3.4约束边缘构件YBZ 构造 (35)3.5剪力墙水平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构造做法 (37)3.6构造边缘构件GBZ 、扶壁柱FBZ 、非边缘暗柱AZ 构造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构造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纵筋构造 (38)3.8剪力墙 LL /AL BKL 配筋构造 (39)3.9剪力墙BKL 或AL 与LL 重叠时配筋构造··························403.10连梁交叉斜筋配筋LL (JX )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LL (DX )连梁对角暗撑配筋LL (JC )构造 (42)3.11地下室外墙DWQ 钢筋构造...............................433.12剪力墙洞口补强构造 .. (45)第四章:梁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 (47)4.2抗震屋面框架梁WKL 纵向钢筋构造 (48)4.3非抗震楼层框架梁KL 纵向钢筋构造 (49)4.4非抗震屋面框架梁WKL 纵向钢筋构造 .........................504.5框架梁水平、竖向加腋构造.. (51)ζa 1.6芯柱XZ 配筋构造矩形箍筋复合方式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3.2墙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4.1抗震楼层框架梁WKL 纵向钢筋构造4.6KL 、WK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 (53)4.7抗震框架梁KL、WKL箍筋加密区构造抗震框架梁KL、WKL箍筋加密区构造 (54)4.8梁与方柱斜交或与圆柱相交时箍筋起始位置 (55)4.9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主次梁斜交箍筋构造 (56)4.10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断点位置附加箍筋范围、附加吊筋构造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 (57)4.11非框架梁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水平折梁、竖向折梁钢筋构造 (58)4.12纯悬挑梁XL及各类梁的悬挑端配筋构造 (59)4.13KZZ/KZL配筋构造 (51)4.14井字梁JZL配筋构造 (65)第五章:板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5.1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配筋构造 (67)5.2有梁楼盖不等跨板上部贯通纵筋连接构造 (69)5.3单(双)向板配筋示意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构造 (70)5.4悬挑板XB钢筋构造 (71)5.5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折板配筋构造 (72)5.6无梁楼盖柱上板带ZSB与跨中板带KZB纵向钢筋构造 (73)5.7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板带悬挑端纵向钢筋构造 (74)5.8柱上板带暗梁钢筋构造 (75)5.9板后浇带HJD钢筋构造墙后浇带HJD钢筋构造梁后浇带HJD钢筋构造 (76)5.10板加腋JY构造局部升降板SJB构造(一) (77)5.11板加腋JY构造局部升降板SJB构造(二) (78)5.12板开洞BD与洞边加强钢筋构造一(洞边无集中荷载) (79)5.13板开洞BD与洞边加强钢筋构造二(洞边无集中荷载) (80)5.14悬挑板阳角放射筋Ces构造 (81)5.15板内纵筋加强带JQD构造板翻边FB构造悬挑板阴角构造 (82)5.16柱帽ZMa、ZMb,ZMc、ZMab构造 (83)5.17抗冲切箍筋Rh构造抗冲切弯起筋Rb构造 (84)第六章:楼梯平法识图规则与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6.1A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86)6.2A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88)6.3B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89)6.4B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91)6.5C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92)6.6C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94)6.7D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95)6.8D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97)6.9E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98)6.10E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99)6.11F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100)6.12F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A-A) (101)6.13F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B-B) (102)6.14G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103)6.15G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A-A) (104)6.16GT型楼梯板配筋抅造(B-B) (105)6.17H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106)6.18H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A-A) (107)6.19H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B-B) (108)6.20C-C,D-D剖面楼梯平板配筋构造 (109)6.21ATa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110)6.22ATa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111)6.23ATb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112)6.24ATb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113)6.25ATc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114)6.26ATc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116)6.27不同踏步位度推高与高度减小构造 (117)6.28各型楼梯第一跑与基础连接构造 (118)6.29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平面图) (119)6.30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剖面图) (120)6.31Ata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平面图) (121)6.32Ata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剖面图) (122)6.33Atb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平面图) (123)6.34Atb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剖面围) (124)6.35ATc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1(平面图) (125)6.36ATc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1(剖面图) (126)6.37ATc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2(平面图) (127)6.38ATc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2(剖面图) (128)第七章:基础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任务一:独立基础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7.1独立基础DJ J、DJ P、BJ J、BJ P底板配筋构造 (130)7.2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 (131)7.3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 (132)7.4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 (133)7.5单杯口和双杯口独立基础构造 (134)7.6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135)7.7双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136)7.8单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137)7.9双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138)任务二:条形基础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7.10条形基础底板 TJB J 和 TJB P配筋构造 (139)7.11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条形基础板底不平构造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构造 (140)7.12基础梁 JL 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附加箍筋构造附加(反扣)吊筋构造 (141)7.13基础梁 JL 配置两种箍筋构造 (142)7.14基础梁 JL 竖向加腋钢筋构造 (143)7.15基础梁 JL 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144)7.16基础梁 JL 侧面构造纵筋和拉筋 (145)7.17基础梁 JL 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146)7.18基础梁 JL 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 (147)7.19基础次梁 JCL 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基础次梁 XL 端部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148)7.20基础次梁 JCL 竖向加腋钢筋构造基础次梁 JCL 配置两种箍筋构造 (149)7.21基础次梁 JCL 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150)任务三:筏形基础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7.22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 LPB 钢筋构造 (151)7.2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下部柱向区域与跨中区域钢筋构造 (152)7.24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 LPB 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 LPB 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 (153)7.25平板式筏基柱下板带ZXB与跨中板带 KZB 纵向钢筋构造 (154)7.26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BPB钢筋构造 (156)7.27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ZXB、KZB、BPB)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 (158)7.28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ZXB、KZB、B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 (159)任务四:桩基础承台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7.29矩形承台CT J和CT P配筋构造桩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构造 (160)7.30等边三桩承台CT J配筋构造 (161)7.31等腰三桩承台CT J配筋构造 (162)7.32六边形承台CT J筋构造 ......... (163)7.33墙下单排桩承台梁C TL配筋构造 (165)7.34墙下双排桩承台梁CTL配筋构造` (166)任务五基础相关构造的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7.35基础联系梁JLL配筋构造 (167)7.36基础底板后浇带HJD构造基础梁后浇带HJD构造 (168)7.37后浇带HJD下抗水压垫层构造后浇带HJD超前止水构造基坑JK构造 (169)7.38上柱墩SZD构造(棱台与棱柱形) (170)7.39下柱墩X ZD构造(倒棱台与倒棱柱形) (171)7.40防水底板JB与各类基础的连接构造 (173)7.41窗井墙CJQ配筋构造 (174)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56-7-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57-8-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E 钢筋弯折时的弯弧D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58-8-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 E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59-8-纵向钢筋弯钩与机械锚固形式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纵向钢筋的连接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60-8-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 ll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 LL E图集号16G101-1-61封闭箍筋及拉筋构造梁并筋等效直径、最小净距离图集号16G101-1-62梁柱纵筋及间距要求拉筋构造螺旋箍筋构造第二章:柱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图集号16G101-1-63KZ 纵向钢筋连接构造柱纵向钢筋焊接连接三维示意图非连接区域≥Hn/3搭接长度为非连接区域非连接区域嵌固体部位≥Hn/6≥搭接接头要错开≥0搭接长度为≥Hn/6≥搭接长度为搭接接头要错开≥0.搭接长度为≥Hn/6≥≥Hn/6≥连接区域采用焊接方式两批接头之间错开连接区域采用焊接方式两批接头之间错开≥Hn/6≥Hn/6≥≥Hn/6上柱比下柱多出钢筋伸长锚固到下柱中锚2La E1.2La E非连接区域Hn/6≥500≥hc 搭接长度为L LE 搭接接头要错.3L LE搭接长度为L LE 下柱较大直径钢筋伸入上柱超过上柱非连接区域与上柱较小径钢筋按百分之搭接长度为上柱较大直径钢筋伸入下柱超过下柱非连接区域与下柱较小径钢筋按百分之率搭接长度为非连接区域≥500≥500搭接接头要错L LE L LE下上柱比伸长锚固到固长度为1伸入长度1.2La E嵌固体部位非连接区域非连接区域连接区域采用焊接方式两批接头之间错开非连接区域连接区域采用焊接方式两批接头之间错开Hn/3≥Hn/6≥Hn/6≥Hn/6≥Hn/6楼面楼面柱纵向钢筋机械连接三维示意图柱纵向钢筋绑扎连接三维示意图嵌固体部位非连接区域≥Hn/3非连接区域楼面非连接区域楼面当某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
钢筋平法101图集讲解

第1章 总则
1、本规则适用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柱、剪力墙、梁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设计。 2、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般是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
分构成,但对于复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尚需增加模板、开洞和预埋件等平面图。只 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增加剖面配筋图。
3、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必须根据 具体工程设计,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 则,在按结构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 示各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所选用的标准构造 详图。 4、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 方式,分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 面注写方式三种。
第2章 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注写方式
2、截面注写方式
2.1 列表注写方式
•
在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需要选择几个)截面标注
几何参数代号;
•
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与配筋的具体数值,
•
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
5、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将所有 柱、墙、梁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 代号和序号等,其中,类型代号的主要作用 是指明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在标准构造 详图上,已经按其所属构件类型注明代号, 以明确该详图与平法施工图中相同构件的互 补关系,使两者结合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图 。 6、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当用表 格或其它方式注明包括地下和地上各层的结 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 构层号。
(4)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 当同排纵筋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如 2φ22+(4 Φ12)用于六肢箍,其中2φ22为通长筋,4 Φ12为架立筋。
101系列图集梁板柱钢筋平法图解

第一部分钢筋专业知识•第一单元基本知识及相关概念•第二单元平法识图(03G101)•第三单元 钢筋算法1.1一般知识1、钢筋种类:1.1 按照生产条件的不同分为:热轧钢筋、冷拉钢筋、热处理钢筋、冷拔低碳钢丝等。
1.1.1 热轧钢筋(普通钢筋)按照强度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Ⅰ、Ⅱ、Ⅲ、Ⅳ是罗马字母,读一、二、三、四)。
表示符号:1.1.2 冷拉钢筋(预应力钢筋)表示符号:2.1 按照外形一般分为:圆钢和螺纹钢钢筋一般表示法(钢筋信息)二级钢筋一级钢筋1.2钢筋一般表示法(图例)预应力钢筋表示法钢筋涉及概念λ混凝土保护层: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
作用有三:减少砼开裂后纵向钢筋的锈蚀、高温时使钢筋的温度上升减缓、使纵筋与砼有较好的粘结。
加强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应力λ锚固:为了使钢筋不被拔出就必须有一定的埋入长度使得钢筋能通过粘结应力把拉拔传递给砼,此埋入长度即为锚固。
最小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λ弯钩:为了保证可靠粘结与锚固光圆钢末端做成的弯钩,有90、135、 180 度。
λ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时外侧伸长,内侧缩短,轴线长度不变。
因弯曲处形成圆弧而量尺寸又是延直线外,量外包尺寸,因此弯曲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叫弯曲调整值。
λ搭接:钢筋长度不够需要接长所发生的驳接,有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
钢筋绑扎搭接钢筋搭接图样常见钢筋混凝土构件•梁•柱•板•剪力墙•楼梯•基础梁分类•框架梁•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悬挑梁梁内钢筋说明标注说明上图集中标注:•KL2(2A)中KL2为梁名称,2A表示两跨有一端悬臂;•Ф8@100/200(2)表示箍筋是一级钢直径是8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为200,肢数为2;•2Φ25表示2根二级、直径是25的通长筋;*4Φ10表示四根一级、直径是10的腰筋;•(4 Φ 12)表示4根一级、直径是12的架立筋;•(-0.100)表示梁顶标高;原位标注:•2Φ25+225+2ΦΦ22表示该处钢筋总信息为2根直径是25的加上2根直径是22的。
平法图集16G101—3深度解读

平法图集16G101—3深度解读16G101-3在11G101-3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增加和变化了部分内容。
本文对比新旧图集,对新增加和变化的内容做了深度解读,为建筑行业技术人员重新学习新图集提供了方便,有助于更加深刻理解和运用16G101-3图集,指导现场施工与验收。
标签:平法图集;16G101-3;变化0 引言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有利于规范和统一全国制图规则,提高图纸的标准化和规范法,减少设计人员的绘图工作量,同时为施工、监理、造价计算的使用提供方便。
1 修订的背景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新的建筑理念和建筑型式广泛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GB 50010-201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相继实施。
同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已于2016年8月1日起实行。
新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自2016年6月1日起实行,该标准中取消不设防区,且适当调整提高部分城镇的地震基本烈度。
为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更好地与新规范衔接,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要求,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对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系列图集进行了全面修编,16G101系列图集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批准,已于2016年9月1日起实行。
新的平法图集是对国家现行标准内容的落地、细化、延伸与补充。
2011年9月,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替代了原来的04G101-3、08G101-5和06G101-6,变化较大。
2016年9月,16G101-3替代11G101-3,增加了新的内容,局部有些变化,本文对16G101-3中新增或变化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学习和理解图集。
2 变化或新增的内容基础构件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础。
04G101平法图籍问题解答

04G101平法图籍问题解答1、04G101-3 P28(1)“基础主梁JZ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图中,顶部纵筋画了两排,请问第二排也是贯通纵筋吗?(2)该页的注4“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若柱左右两侧的梁跨箍筋不同时,节点区内箍筋按哪一侧的设置呢?(3 )同样在注4中,受拉搭接区域箍筋间距为5d和100的小者,而受压搭接区域的箍筋间距为10d和200的小者,作为预算人员,如何判断搭接区域是受拉还是受压?1、(1) “基础主梁JZ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图中,顶部第二排纵筋也是贯通纵筋。
(2) 04G101-3 P28的注4“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的理解问题:基础梁集中标注的箍筋例如为11φ14@150/250(6),表明每跨梁从梁端到跨内,间距150的箍筋设置11道,其余(跨中部分)按间距250设置,均为6肢箍。
可见“箍筋标注”只管每跨梁“梁端-跨内-梁端”这个范围,而不包括相邻两跨梁之间“柱节点”处。
注4的意义在于“柱节点范围之内”按梁端箍筋即φ14@150(6)设置。
(这个意思在图集第34页说得很清楚)(3) 梁的受拉区和受压区问题:基础梁和地面以上的框架梁有一个“上下颠倒”的对比关系。
框架梁上部的受拉区是柱节点附近、下部的受拉区是在跨中范围内;则基础主梁底部的受拉区是柱节点附近、顶部的受拉区是在跨中范围内。
框架梁上部的受压区是在跨中范围内、下部的受压区是柱节点附近;则基础主梁底部的受压区是在跨中范围内、顶部的受压区是柱节点附近。
(顺便说一句:“作为预算人员”也要学习一些工程结构的知识,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知识,这对掌握平法技术尤为必要。
)2、04G101-3 P27“纵向箍筋连接构造”的两个图要表达的意思具体都有那些?另外,图中的4根筋是上下4排呢还是在同一排?2、04G101-3 P27 右边的两个图都是俯视图,即这几根钢筋为同一个受拉区的钢筋。
如果受拉区钢筋分为两排,则两排钢筋要同时考虑。
G101图集总结

G101图集总结(共3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 G101平法钢筋总结表第一节梁构件钢筋计算总结表一、抗震楼层框架梁(一)上部通长筋总结上部通长筋总结,见表1-1表1-1 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情况出处上部通长钢筋锚固端支座直锚Max+5d,laE)03G101-1第54页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4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顶有高差且c/h>1/6高标高钢筋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1页低标高钢筋直锚laE03G101-1第61页梁顶有高差且c/h≥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03G101-1第61页梁宽度不同宽出的不断直通的钢筋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3页连接页(二)侧钢筋总结侧钢筋总结表1-2 侧部钢筋总结情况出处侧部构造钢筋锚固12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5页搭接150mm《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99页侧部受扭钢筋锚固(同梁下部钢筋)端支座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4页直锚Max(laE,+5d)03G101-1第54页中间支座直锚Max(laE,+6d)03G101-1第54页连接同梁下部钢筋接筋长度勾住箍筋Bb(梁宽)-c+箍筋直径+弯勾03G101-1第35页直径当梁宽≤350时Φ603G101-1第61页当梁宽﹥350时Φ8根数间距为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两倍(三)下部钢筋总结下部钢筋总结,见表1-3表1-3 抗震楼层框架梁下部通长筋总结(四) 支座负筋总结支座负筋总结,见表1-4表1-4 抗震楼层框架梁支座负筋总结(五)箍筋总结箍筋总结,见表1-5表1-5 箍筋总结小数点的取值本例彩的四舍五入(六)吊筋总结吊筋总结,见表1-6表1-6 吊筋总结下平直段次梁宽度+2*50斜长夹角主梁高>800夹角为60°主梁高≤800夹角为45°吊筋高度次梁高度≤主梁高度的1/2时吊筋下平直段距主梁底为h/2(h为次梁高)次梁高度>主梁高度的1/2时吊筋按主梁计算上平直段当次梁位于主梁跨端1/3时20d 当次梁位于主梁跨中1/3时10d二、非抗震和楼层框架梁(一)抗震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区别抗震于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区别,见表1-7表1-7 抗震KL与非抗震KL的区别抗震楼层框架梁非抗震楼层框架梁锚固长度LaE La钢筋骨架有上部通长筋无上部通长筋,上部钢筋有架立筋与支座负(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见表1-8表1-8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4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顶有高差且c/hc>1/6高标高钢筋弯锚+15d《钢筋混凝土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2页低标高钢筋弯锚La梁顶有高差且c/hc≤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梁宽度不同弯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15d《钢筋混凝土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3页三、抗震屋面框架梁(一)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见表1-9、表1-10。
最新11G——101图集平法学习总结汇总

最新11G——101图集平法学习总结汇总11G——101图集平法学习总结平法系列图集平法概述: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和配筋等,按照平⾯整体表⽰⽅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平法系列图集包括:11G101-1《混凝⼟结构施⼯图平⾯整体表⽰⽅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框架、剪⼒墙、梁、板)》11G101-2《混凝⼟结构施⼯图平⾯整体表⽰⽅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板式楼梯)》11G101-3《混凝⼟结构施⼯图平⾯整体表⽰⽅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及桩承台基础)》平法的标⾼定义: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图时,应当⽤表格或其他⽅式注明包括地下和地上各层的结构层楼(地)⾯标⾼、结构层⾼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结构层楼⾯标⾼系指将建筑图中的各层地⾯和楼⾯标⾼值扣除建筑⾯层及垫层做法厚度后的标⾼,结构层号应与建筑楼层号对应⼀致。
11G101-1⼀、柱1柱的分类框架柱(KZ);框⽀柱(KZZ);芯柱(XZ);梁上柱(LZ);剪⼒墙上柱(QZ)。
2柱平法施⼯图的表⽰⽅法2.1列表注写⽅式:系在柱平⾯布置图上,分别在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个截⾯标注⼏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标⾼、⼏何尺⼨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图。
2.2 截⾯注写⽅式:系在柱平⾯布置图的柱截⾯上,分别在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个截⾯,以直接注写截⾯尺⼨和配筋具体数值的⽅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图。
⼆、剪⼒墙1剪⼒墙包含的构件1.1墙柱:约束边缘构件(YBZ);构造边缘构件(GBZ);⾮边缘暗柱(AZ);扶壁柱(FBZ)。
1.2墙⾝:Qxx(X排)1.3墙梁:连梁(LL);连梁【对⾓暗撑配筋LL(JC)】;连梁【交叉斜筋配筋LL(JX)】; 连梁【集中对⾓斜筋配筋LL(DX)】;暗梁(AL);边框梁(BKL)。
11G101-1梁板柱平法学习笔记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