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平法图集
16G101建筑三维平法结构图集(下)

桩身通长纵筋螺旋箍筋灌注桩通长变截面配筋构造1.基础联系梁的第一道箍筋距柱边缘50mm 开始设置2. 当上部结构底层地 面以下 设置基础联系梁时,上部结构底层框架柱下端的箍。
注:非框架梁基础梁上部贯通纵筋基础梁下部贯通纵筋附加放水层,垫层相应下落300(贯通留筋)附加放水层,垫层相应下落50300按设计标注,且≥800≥30≥L L300≥(L L +60)且≥800基础梁后浇带HJD 构造(100%搭接留筋)附加放水层,垫层相应下落300≥L L≥(L L +60)且≥800≥30向贯通纵筋向贯通纵筋向贯通纵筋向贯通纵筋向贯通纵筋同板顶部同向配筋同板顶部同向配筋同板底部同向配筋基坑同一层面两向正交钢筋的上下位置与基础底扳对应相同基础底板同一层面的(当图例坡度<1:6时钢筋可连通)abh61la后浇带HJD下抗水压垫层构造图集号16G101-3-108构造(棱台与棱柱形)h dl a (l a B)12棱台状上柱墩SZD箍筋箍筋(矩形截面)c 1c 1c1c1.当纵筋直锚长度不足时,可伸至基础平板顶之后水平弯折 。
图集号下柱墩XZD构造(倒棱台与倒棱柱形)图集号16G101-3-109基础平板上部Y 向贯通纵筋基础平板上部X 向贯通纵筋柱矩形或方柱基础平板下向纵筋基础平板下部Y 向纵筋基础平板上部Y 向贯通纵筋基础平板上向贯通纵筋矩形柱或方柱基础平板下部X 向纵筋基础平板下部Y 向纵筋水平箍筋矩形柱或方柱水平箍筋基础平板上部X 向贯通纵筋基础平板上部Y 向贯通纵筋矩形柱或方柱水平箍筋下柱墩XZD 构造(倒棱台与倒棱柱形)防水底板上部X向钢筋防水底板上防水底板下防水底板下部X向钢筋向钢筋向钢筋向钢筋向钢筋防水底板上部X向钢筋防水底板上向钢筋防水底板下部X向钢筋防水底板下部Y向钢筋向钢筋向钢筋向钢筋中板位防水底板(二)L a L a≤5d防水层和垫层L a L a底板位防水底板(一)aaaallll>5d底板位防水底板(二)防水层和垫层图集号16G101-3-110防水底板 JB 与各类基础的连接构造-174-审核设计页图集号16G101-3-111配筋构造傅华夏廖宜香3窗井墙 CJQ 配筋构造三维钢筋示意图窗井墙 CJQ 配筋构造 三维钢分解图CJQ 配筋构造三维钢分解图。
16G101图集板的平法识图

板的平法识图
目录
CONTENTS
有梁板的平法表示 板的集中标注 板的原位标注
板的平法识图
16G101-1 P39
板的平法识图
板的集中标注
板块编号 板厚 上部贯通纵筋 下部纵筋
板面标高高差 16G101-1 P39-40
板的平法识图
16G101-1 P39
板的平法识图
16G101-1 P39 16G101-1 P40
板的平法识图
板的平法识图
板的平法识图
板支座上01-1 P40-41
板的平法识图
16G101-1 P41
板的平法识图
板的平法识图
板的平法识图
16G101图集承台梁的平法识图

承台梁的平法识图
承台梁的平法识图
承台梁的平法识图
集中标注
承台梁 平面注写
原位标注
16G101-3 P49-50
承台梁编写:CTL
必注内容
截面尺寸:b x h
配筋:箍筋及纵筋
承台梁底面标高
选注内容 必要文字注解
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
修正内容
承台梁的平法识图
二、承台梁的识图
承台梁的平法识图
承台梁的平法识图
目录
CONTENTS
承台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承台梁的识图
承台梁的平法识图
集中标注
承台梁 平面注写
原位标注
Hale Waihona Puke 16G101-3 P49-50承台梁编写:CTL
必注内容
截面尺寸:b x h
配筋
承台梁底面标高
选注内容 必要文字注解
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
修正内容
承台梁的平法识图
16G101-3 P46
16G101建筑三维平法结构图集(下)

15d 15d
短柱箍筋规格及 间距见具体设计
短柱箍筋规格及 间距见具体设计
柱的箍筋
柱的角筋
基 础 连 续 梁J L L配筋构造(二)
注:1 .基 础 联 系 梁 的 第 一 道 箍 筋 距 柱 边 缘5 0 m m开 始 设 置。 2. 当上部结构底层地 面以下 设置基础联系梁时,上部结构底层框架柱下端的箍 筋加密高度从基础连系梁顶面开始计算,基础联系梁顶面至基础顶面短柱的箍筋 见具体图纸; 当未设置基础联系梁时,上部结构底层框架柱下端的箍筋加密高度 从基础顶面开始计算。 3 .基 础 联 系 梁 用 于 独 立 基 础 、 条 形 基 础 及 桩 基 承 台 。 4 .图 中 括 号 内 数 据 用 于 抗 震 等 级 。
基础联系梁 JLL 配筋构造 搁置在基础梁上的非框架梁
审核 郭仁俊 校对 廖宜香 设计 傅华夏
图集号 16G101-3-105
页
-167-
非框架梁
注:1 .基 础 联 系 梁 的 第 一 道 箍 筋 距 柱 边 缘5 0 m m开 始 设 置。 2. 当上部结构底层地 面以下 设置基础联系梁时,上部结构底层框架柱下端的箍 筋加密高度从基础连系梁顶面开始计算,基础联系梁顶面至基础顶面短柱的箍筋 见具体图纸; 当未设置基础联系梁时,上部结构底层框架柱下端的箍筋加密高度 从基础顶面开始计算。 3 .基 础 联 系 梁 用 于 独 立 基 础 、 条 形 基 础 及 桩 基 承 台 。 4 .图 中 括 号 内 数 据 用 于 抗 震 等 级 。
基础联系梁 JLL 配筋构造 搁置在基础梁上的非框架梁
审核 郭仁俊 校对 廖宜香 设计 傅华夏
图集号 16G101-3-105
16G101平法施工图集与旧平法图集的对比

原有内容系统梳理 适应新规范的修订 考虑实际新增内容
目录
总则和一般构造 柱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 剪力墙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 梁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 板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 楼板相关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
16G 无此页
11G P63
1、总说明已经明确: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9度地区,非抗震KZ不适合本图集。
影响 对设计有影响 算量是依据设计考虑抗震和非抗震计算,没有影响
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16G P67
影响 对设计、施工有影响 算量有影响。
11G P59
1、节点①:附加角筋,11G是有柱纵筋直径≥25时条件才设置,16G可以理解为必须设置。 2、节点⑤:11G无且伸至梁底的要求。
影响 设计、施工有小的影响,对算量没有影响。
梁上柱LZ纵筋构造
16G P65
11G P61
1、梁上柱节点,柱纵筋伸入节点内长度和弯折长度发生变化。 2、16G要求伸至梁底且≥20d,弯折长度15d 2、梁上柱,梁内箍筋间距不大于500要求,至少两道柱箍筋。(不是只设置两道柱箍筋就可以了)
影响 对设计、施工有影响 算量有影响。
柱嵌固部位的计算
什么是嵌固部位?
嵌固部位即嵌固端就是平常 说的固定端,不允许构件在 此部位有任何位移或相对嵌 固端以上部位位移很小。
嵌固部位的纵计算和箍筋加密
软件设置:
地下一层增加钢筋在嵌固部位的锚固构造
16G-101图集钢筋平法详细解析

5
19、 16G76-11g第72页
重点掌握:
①掌握剪力墙水平分 布钢筋计入约束边缘 构件配筋率构造做法 ②改约束边缘翼墙构 造详图一标准方式。
11、 16G66页=11g第62页
重点掌握:
1. 未 包 括 嵌 固 部 位. 2. 柱 净 高 Hn/Hc (长边≤ 4)及小 墙肢时全高加密。 3. 增 点 , 如 遇 到 上面情况需手动 更改属性。
5
12、 16G-67页11g101-1第59页
重点掌握:
①了解各节点构 造. ② 了 解 1.2% 配 筋率的概念。 ③区别边柱中柱 弯折长度。(边 柱15D中柱12D) 4. 节 点 钢 筋 弯 折 要求。R=6/8D 5. 改 柱 角 附 加 筋 构造要求。 6. 优 化 节 点 5 梁
5
20、 16G第77页11G73
重点掌握:
①了解构造边缘暗柱, 端柱,扶壁柱边缘翼 墙,转角墙构造。 ②增加(二)(三) 构造详图。(箍筋和 水平筋间距相同时, 需要设计指定后使用)
5
21、 16G78-11g第74页
重点掌握:
①锚固长度大于 Lae且大于600, 顶层墙内设置箍 筋@150 ②构造筋同墙体 水平筋分布在外 侧 ③钢筋不重复布 置 4. 增 加 连 梁 上 翻 节点
重点掌握:
①优化一字型墙做法, 增加L型墙节点详图。 优化转角墙(三)构 造。转角墙做法。 ②三,四排墙做法, 增加注写2内容明确剪 力墙在保持相同配筋 率时外侧钢筋直径应 大于内侧。 3. 增 点 , 墙 转 角 选 用 节点3.
16G101(三维立体)梁平法图集

第四章:梁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页图集号16G101-1-841.跨度值 L n 为左跨 L ni 和右跨 L ni+1之较大值,其中i =1,2,3..2.图中h c 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3.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链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 ni /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 /3范内;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
4.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ni 楼层框架梁KL 纵向钢筋构造≥L aE 且≥0.5h c +5d搭接长度≥非搭接区≥梁上部第二排钢筋 梁上部第一排钢筋梁下部钢筋注: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三维钢筋构造示意hc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
相邻跨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位梁下部筋在节点外搭接中间层中间节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85纵向钢筋构造abE锚固长度伸入柱内长度5d ,搭接长度≥L LE非搭接区≥1.5h 0梁上部通长筋梁下部纵筋梁上部纵筋1.跨度值 L n 为左跨 L ni 和右跨 L ni+1之较大值,其中i =1,2,3..2.图中h c 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3.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链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 ni /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 /3内;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
4.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ni 注:hc≥1.5h0≥llE 顶层中间节点梁下部筋在节点外搭接(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
相邻跨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位置位于较小直径一跨)箍筋加密区5050箍筋加密区箍筋加密区c1c3c1c3c1c3c 2h bc 2c 2≥la E ≥l aE 11≥l aE≥l aE≥l a E图中c3取值:抗震等级为一级:≥2.0hb 且≥500抗震等级为二~四级:≥1.5hb 且≥500柱框架梁水平加腋构造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86柱锚固长度≥L aE箍筋箍筋加密区梁上部纵筋加腋筋伸入梁内≥L aE中部构造筋梁下部纵筋框架梁水平、竖向加腋构造注:1.括号内为非抗震梁纵筋锚固长度 2.当梁结构平法施工图中,水平加腋部位的配筋设计未给出时,其梁腋上下部斜纵筋 (仅设置第一排)直径分别同梁内上下纵筋,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0;水平加腋部位侧 面纵向构造筋的设置及构造要求同梁内侧纵向构造筋。
16G101平法图集—独立基础

16G101平法图集—独立基础原创作者:头条号/西北工程人16G101-3平法图集基础分为:一、独立基础-钢筋构造二、条形基础-钢筋构造三、梁板式筏板基础四、平板式筏板基础五、基础梁六、基础联系梁一、独立基础1、独立基础编号16G101-3图集,P7独立基础从类型上分为两种:普通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
普通独立基础代号采用DJ来表示;杯口独立基础代号采用BJ来表示。
代号右下角加下标J为阶形,代号右下角加下标P为坡形。
2、独立基础高度注写2.1 (图一)普通独立基础阶形为三阶,当更多阶时用,各阶尺寸自下而上用“/”分隔依次注写。
h1=400,h2=300,h3=300,基础底板总高度为400+300+300=1000mm。
注写为:DJJ(这里下标J打不出来)XX,400/300/300。
2.2 (图二)普通独立基础坡形截面,尺寸自下而上用“/”分隔依次注写。
DJpxx注写为:350/500,h1=350,h2=500,基础底板总高度为650。
2.3 (图三)杯口独立基础(阶形),注写分两组,一组为口杯内,一组为口杯外,用逗号来分隔。
a0/a1,h1/h2/h3。
注意a0/a1是自上而下注写。
举例:BJJxx注写为:a0=600,a1=300,;h1=300,h2=250,h3=350。
600/300,300/250/3502.4 (图四)杯口独立基础(坡形)表示同上。
3、独立基础配筋注写3.1 注写独立基础底板配筋。
普通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的底部双向配筋注写规定如下:3.1.1 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3.1.2 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例:当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标注为:B:XΦ16@150,YΦ16@200;Φ表示基础底板底部配置HRB400级钢筋,X向钢筋直径为16,间距150; Y向钢筋直径为16,间距200。
HRB400级钢筋符号在这里打不出,复制也不行,请教各位同行了,抱歉只能用Φ代替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G101平法图集单选题1、B 2、A 3、B4、A5、C 6、B 7、D8、B 9、B10、A 11、C12、B 13、C14、D 15、A16、A 17、B18、C19、D 20、C1、悬挑梁钢筋得第二排筋在(0、75)要弯下A、0、5LB、0、75LC.伸到对边D.伸到对边—保护层2、关于连接区长度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分别为( A )A.1、3ll或1、3llE,35dB.1、3ll或1、3llE,35d且≥500C.1、0ll或1、0llE,35dD.1、0ll或1、0llE,35d且≥5003、基础主梁有外伸情况下下部钢筋外伸构造要( B)A、伸至梁边向上弯折15dB、伸至梁边向上弯折12dC、第一排伸至梁边向上弯折15d,第二排伸至梁边向上弯折15dD、第一排伸至梁边向上弯折12d,第二排伸至梁边截断4、独立基础边长大于计算设定值时,独立基础受力筋长度为0、9×边长,此处得设定值就是(A )A、2500B、2200C、2000D、15005、关于KZ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当不满足直锚时,伸至柱顶,弯折长度(C )A、15dB、la、laeC、12dD、1、5labE6、一连梁净长为4200m,截面信息为300×500,连梁箍筋信息为A8100(2),侧面钢筋信息为B12200,连梁得保护层为20,则该连梁得拉筋根数为(B)A.42B.44C.84D.827、框架结构边、角、中柱得判定在(D )楼层判定A.基础层B.1层C.2层D.顶层8、框架梁远端为主梁时,在远端得箍筋加密(B)A.同近端加密B.可不加密C.间距100D.间距509、剪力墙得竖向钢筋在楼板或屋面板时得构造要求就是做(B)弯折。
A、10dB、12dC、15dD、20d10、梁箍筋表示为:10A8150(6)/200(4),下列描述正确得就是(A)A、箍筋为HPB300,直径为8,两端共计10根,6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B、箍筋为HPB300,直径为8,两端各有10根,六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11、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多时,上柱比下柱多出得钢筋如何构造(C )A、从楼面直接向下插1、5LaEB、从楼面直接向下插1、6LaEC、从楼面直接向下插入1、2LaE12、关于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造,当△/bh〉1/6时,下部钢筋封头,上部钢筋向下伸入长度为(B )A、laEB、1、2laEC、1、5labED、12d13、关于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当采用外侧水平分布筋在转角处搭接时,墙外侧水平筋弯折长度(C)A、15dB、1、2laEC、0、8laED、0、5llE14、非贯通条形基础受力筋伸入贯通条基内得长度为( D )A、h/4B、150C、ha/4D、b/415、墙身第一根水平分布筋距基础顶面得距离就是(A)A、50B、100C、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D、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216、关于剪力墙竖向钢筋构造,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分布筋短头留置长度不小于(A)A、1、2laEB、35d且≥500C、1、0ll或llED、≥50017、一级抗震框架梁箍筋加密区判断条件就是(B )A、max(1、5Hb,500)B、max(2Hb(梁高500)C、1200D、150018、下列钢筋得形式能表示墙左右侧钢筋不一致得情况得就是( C )A、(2)B12100B、(2)B12/(2)B14100C、(1)B12100+(1)B14100D、B12100[1500]/(1)B12100[1500]19、剪力墙端部为一字暗柱时,内侧钢筋伸至墙边弯折长度为( D )A、15dB.12dC.150D.10d20、当梁得腹板高度Hw大于多少时必须配置构造钢筋,其间距不得大于多少?CA.450,250B.800,250C.450,200D.800,200一、多选1、剪力墙墙端无柱时墙身水平钢筋端部构造,下面描述正确得就是( CD)A、当墙厚较小时,端部用U型箍同水平钢筋搭接B、搭接长度为1、2LaEC、墙端设置双列拉筋D、墙水平筋也可以伸至墙端弯折10d2、关于板钢筋,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C )A、板起步钢筋距梁边为1/2板筋间距B、板起步钢筋距梁边为50C、普通楼屋面板,板下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max(5d,1/2bn)D、板分布筋自身与受力主筋、构造钢筋得搭接长度为ll,当分布筋兼做温度筋时,其自身及与受力主筋得构造钢筋得搭接长度为1503、梁砼保护层就是指(BD )A、纵筋中心至截面边缘得距离B、箍筋外边缘至截面边缘得距离C、纵筋外边缘至截面边缘得距离D、拉筋弯钩端部至截面边缘得距离4、吊筋得弯折角度如何确定(CD)A、梁高大于800,弯折角度为45B、梁高小于800,弯折角度为60C、梁高大于800,弯折角度为60D、梁高小于800,弯折角度为455、首层Hn得取值下面说法正确得就是:(ACD)A、Hn为首层净高B、Hn为首层高度C、Hn为嵌固部位至首层节点底高度D、无地下室时,Hn为基础顶面至首层节点底高度6、下面有关基础梁、框架梁得差异分析描述正确得就是(ABCD)A、基础梁就是柱得支座,柱就是框架梁得支座B、基础梁在柱节点内箍筋照设,框架梁在柱边开始设置箍筋C、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区、非加密区,基础梁箍筋有不同间距得布筋范围;D、基础梁端部根据有无外伸判断封边钢筋弯折长度,框架梁端部根据支座大小判断锚固值7、建筑工程中非抗震构件有(ABDE )它们得锚固为La而不就是LaEA、板B、楼梯C、框架D、构造柱E、圈梁8、关于梁钢筋构造,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BCE )A、抗震等级为一二级得框架梁箍筋加密区长度为max(2hb,500)B、附加箍筋范围内主梁正常箍筋或加密区箍筋照设C、梁侧面构造纵筋得搭接长度为15d,受扭纵筋锚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D、当梁设置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时,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拉筋间距同加密区箍筋间距得2倍E、当梁上有架立筋时,架立筋与非贯通钢筋搭接长度为1509、关于楼层框架梁纵筋构造,当梁下部钢筋在非支座处断开时,锚入支座长度应满足下列哪些条件(AB )A、≥laEﻩB、≥0、5hc+5dC、≥1、0ll或≥1、0llED、≥0、4labEﻩE、≥ln/310、楼层KL端部钢筋锚固长度判断分析正确得就是(ABCD )A、当LaE≥支座宽-保护层时,可以直锚B、直锚长度为LaEC、当LaE<支座宽-保护层时必须弯锚D、弯锚时锚固长度为支座宽度-保护层+15d二、判断1、首层楼地面一定就是嵌固部位,基础顶面就是否作为嵌固部位,由设计人员指定( 错)2、非贯通条基分布筋伸入贯通条基内得长度为150(对)3、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竖向钢筋在底部加强部位可在同一部位搭接(错)4、框柱纵筋在底部嵌固部位不能采用搭接连接方式(错)5、当左右跨长不等时,梁支座钢筋伸入跨内得长度按较大跨(对)6、剪力墙钢筋得拉与墙体得厚度有关,小于350时拉筋为Ф8,大于350为Ф10(×)7、在平法图集中板得受力筋、负筋及面筋起始间距距支座S/2(√)8、梁侧面钢筋搭接长度统一为15d(×)9、当条形基础宽度≥设定值时,受力钢筋长度为0、9×宽度(错)10、梁平面图中,原位标注与集中标注不符时,以原位标注优先(对)11、当顶层边角柱纵筋比上部梁纵筋直径小且外侧纵筋根数比梁主筋少时,采用柱锚梁更节省钢筋(×)12、板上留洞时,小于300mm得洞口边,板筋应尽量绕开洞口,不需切断(√)13、基础梁接头位置同楼层框架梁位置( ×)14、筏板纵筋接头不宜设置在后浇带位置(√)15、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锚固长度任何情况下不得少于200mm(对)16、柱上板带暗梁箍筋加密区就是自支座边缘向内3h( √)17、独立基础得标注中,基础底板标高就是必注项(×)18、剪力墙竖向纵筋就是受力主筋(×)19、框架柱箍筋加密区范围包括底层刚性地面上下500mm(√20、、)21、剪力墙中得墙柱箍筋设置同框架柱(错)三、简答题什么就是钢筋锚固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锚固就是钢筋伸入支座内得长度。
锚固就是相对于“支座”而言得,没有支座就不存在锚固。
如梁以柱为支座,梁得钢筋伸入柱内就就是锚固。
锚固得长度根据不同得抗震等级、钢筋直径、级别、砼强度、砼保护层厚度等确定。
1、砼结构中哪些构件须用带“E”钢筋?牌号后面带“E"钢筋表示抗震钢筋,如HRB400E、HRBF400E、HRBF500E、HRBF335E、HRBF400E、HRF500E,这些带“E”钢筋共同点:(1)强屈比不应小于1、25.(2)超强比不应大于1、3。
(3)钢筋在最大拉力下得总伸长率值不应小于9%。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明确规定,对于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得框架与斜撑构件,包括框架梁、框架柱、转换梁、转换柱、板柱—抗震墙得柱以及伸臂桁架得斜撑、框架中楼梯得梯段等中得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以上带“E"钢筋。
2、lab、labE、la、laE之间关系,区别?详见11G101-1P53补充一下,la、laE用于直锚,lab、labE用于弯锚,lab、labE不受各种修整系数(参数)得影响。
3、框架柱纵筋连接位置?框架柱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柱受每层得约束、受力图如左图所示。
受力钢筋得连接应在内力较小处,而框架柱弯矩得反弯点通常在每层柱得中部,显然弯矩反弯点附近得内力较小,故KZ纵筋得连接区设置在框架柱中部。
非连接区:1、节点区:柱梁相交处。
2、柱上端:max(Hn/6,Hc1500)。
3、柱下端:(1)非嵌固部位:max(Hn/6,hc,500)。
(2)嵌固部位:Hn/3。
KZ连接区:除非连接区外得任一位置。
4、框架梁纵筋连接位置?当梁上部受均布荷载作用,梁得弯矩如上图所示,每跨梁上部两端ln/3区域与下部中间ln/3区域钢筋受拉力较大,因此梁得钢筋非连接区为:上部钢筋就是两端ln/3,下部钢筋就是跨中ln/3区域.梁钢筋连接区:下部钢筋受力较小处位于靠近支座区域,上部钢筋受力较小处位于跨中区域。
5、现浇楼板贯通筋连接位置?板受均布荷载时,板得弯矩图如图所示,板上部钢筋在靠近支座ln/4区域受拉力较大,下部钢筋中间ln/2区受拉力较大,因此板得钢筋非连接区域为:上部钢筋就是靠近支座得ln/4,下部钢筋为跨中ln/2区域。
板钢筋连接区为:下部钢筋受力较小处位于靠近支座区域,上部钢筋位于跨中区域。
6、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连接位置?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连接位置?剪力墙身不受每层梁板得约束,所以墙身墙柱理论上任一区域都可以作为连接点.非连接区(图集规定):(1)节点区:柱梁相交处.(2)柱下端:绑扎0,焊接、机械连接取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