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第36讲 世界主要地区学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16章 世界地理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16章 世界地理
第十六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地理概况 第37讲 一个大洲和五个地区 第38讲 六个国家 典图判读20 世界重要国家区域图及小区域图 的判读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考 点
第36讲 世界地理概况




第36讲 世界地理概况
知识导图
考纲解读
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2.掌握世界气温与降 水分布,世界主要气候 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 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 影响
理 多雨区。
(2)降水的分布:赤道地区降水⑪__多___,两极地区降
水⑫__少__;中纬度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
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⑬__多__,西岸和内陆降水⑭_少___。
返回目录
第36讲 世界地理概况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稠密地区:⑮_亚__洲__东__部__和__南__部_、欧洲、北美
返回目录
第37讲 一个大洲和五个地区
基 础
一、一个大洲——亚洲




图371
返回目录
第37讲 一个大洲和五个地区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


纬度位置:地跨热带、①_北_温__带__和北寒带。

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②
___亚__欧__大__陆___内部。
(2)范围
西北:以③__乌__拉__尔__山__脉__、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
大洲
区域定位
南美 洲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大洋

(北京专用)2016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讲义

(北京专用)2016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讲义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讲义第1课时 世界地理概况最新考纲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世界居民和国家。

第一步 掌握核心知识[知 识 整 合]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3)分布规律a.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2)海底地形类型与特征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世界人口分布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种分布(2)①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a.国土面积较大的主要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

b.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深度思考]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高 考 探究]1.(2014·课标Ⅱ,3、5)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1)~(2)题。

(1)甲国位于( )A.欧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 .好望角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 .麦哲伦海峡解析 第(1)题,图中经度自西向东度数减小为西经;纬度自南向北度数增加为北纬。

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国为南美洲的委内瑞拉。

第(2)题,从徐州到甲国需横穿太平洋,穿越巴拿马运河,经加勒比海到甲国。

答案 (1)D (2)C2.(2012·天津文综,10)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完成下题。

下列叙述,符合上图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半球由于陆地较少,因此动物种群的数量比北半球少,A项错误;信风带的动物种群数量比西风带多,B项正确;低纬地区水热条件好,因此动物种群数量多,C项错;森林地区生产的有机质多,可以供养更多的动物种群,D项错误。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17章世界地理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课件新人教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17章世界地理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课件新人教版

丰富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4)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①人口特征:人口 __稠__密___,分布不均;多信奉佛教;华侨众多。
②经济特征——以 __初__级___产品输出为主。
农业 世界最大的 __热__带__经__济___作物产区;世界主要的稻米产区
工业 加工工业发展迅速
城市
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 ___河__口__三__角__洲____;岛屿的城市多 分布于沿海平原
湖口附近,淡水注入较多,湖水盐度较低,最适宜淡水鱼生长。
5.20 世纪 30~50 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解析:选 C 20 世纪 30~50 年代,里海沿岸地区大规模开垦,河流用水量增大,
入湖径流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加剧。
原降水丰富,“草木常茂”,全年水热充足,“田种随人”,故选 C 项。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
A.1 月~5 月
B.5 月~9 月
C.9 月~12 月
D.11 月~次年 3 月
解析:选 B 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所经过的区域大部分地区夏半年盛行西南
风,有利于古代帆船顺风返回中国。故 5~9 月最适合,B 选项正确。
2.东南亚
(1)读图,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岛、半岛名称。 A __中__南__半岛 B __马__来___半岛 C __海__南____岛 D ____苏__门__答__腊___岛 E 加里曼丹岛 F 新几内亚岛 G __爪__哇___岛 H ____菲__律__宾_____群岛 ②将图中数字表示的海、海湾、海洋、海峡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 __北__部__湾 ②泰国湾 ③ __南___海 ④安达曼海 ⑤ __太__平___洋 ⑥爪哇海 ⑦ ___马__六__甲___海峡,沟通了 __太__平____洋和 ___印__度___洋。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36讲 世界主要地区课件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36讲 世界主要地区课件

全年高 温,分 旱、雨 两季, 热带季 风气候
白色和 黑色人 种;佛 教和印 度教源 地
民族工业 发展快, 已形成完 整的工业 体系,耕 地面积广
ppt精选
15
区 域
位置范围 地形
气候
居民 经济
中 亚
以丘陵、 平原为主,
冬冷夏热,
地势东南 降水少,
高、西北 低
温带大陆 性气候
白色人 种,多 信仰伊 斯兰教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36讲 世界主要地区
ppt精选
1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2016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准确识记世界重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交通位 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2.掌握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 结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ppt精选
2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ppt精选
22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该地区为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 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季风气候的不 稳定性导致该地区降水变率大,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多, 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少,易造成旱灾,故 答案选C。第5题,由图可知,甲国为印度,水稻主要分布在 半岛沿海地区和东北部平原地区。故答案选B。
ppt精选
7
【思考探究】 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特别显著?
提示: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 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故季风气候特别显著。
ppt精选
8
2.东南亚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 A南海,B印度洋,C大洋洲,D____马__六__甲______海峡,E中 南半岛,F马来群岛,a河内,b雅加达。
河流短促,水能丰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三讲 世界区域地理(一)——主要地区课件 新人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三讲 世界区域地理(一)——主要地区课件 新人教
众多
自然资 森林 资源、水能资源、石油 资源(印尼、文莱)、
源丰富 锡矿(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尼)
(3)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①人口特征:以黄种人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 多信奉 佛教 ;华侨众多。 ②经济特征——以 初级产品 输出为主:
世界最大的 热带经济 作物产区 农业
世界主要的稻米 产区
煤、铁 川作用影响 响 大

特点 区域定位
地区
地形
气候
河流 矿产资源
撒哈拉 以南的 非洲
刚果河水
南非的黄
以高原为
量大,热
湿热,有
金、尼日
主,有
带草原气
“热带大
利亚的石
“高原大
候区的河
陆”之称
油、赞比
陆”之称
流水位季
亚的铜等
节变化大
(2)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 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长 期的热点地区;欧洲西部是经济发达的区域,欧盟促 进了区域一体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人口、粮食、 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一个地区。三大区域的人文特征 各有特色。
三、中东 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1)两洋: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红海)。 (2)三洲:亚洲、非洲、欧洲。 (3)五海: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为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
海、 里海 (湖)。
2.丰富的石油资源 (1)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
多的地区。 (2)三条重要的石油输出航线:①经 马六甲海峡运往日本;

丰富
[应用闯一关] 1.读世界某地区旱涝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中①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与N河比较,M河的水文特征最明显的差异有哪些? (3)简述图中旱涝灾害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分析其成因。 (4)试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对图中②国农业生产(种植业)的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课件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课件

3.人文地理特征
黄种人 (1) 人口特征:以 __________ 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 多信奉佛教;华侨众多。
(2)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世界最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世界主要的稻 农业 米产区 加工工业 发展迅速 工业 ____________ 河流沿岸 及河口三角 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__________ 城市 洲;岛屿上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
(2)多样的地域文化。 发展中 国家。其中东亚、东 (3)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________ 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 石油 成为较富裕的国家。 家,因大量出口_______
二、东南亚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
马六甲 海峡,E中南半 A南海,B印度洋,C大洋洲,D_________ 岛。F马来群岛,a河内,b雅加达。
高原山地 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 以___________
气候 复杂多样,_______ 季风 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河流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 洋,水能资源丰富
[温馨提示] 五洲气候类型分布
3.人文地理特征
东亚 、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 (1)人口稠密:______ 6 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中有____
北部为寒带气候
莱茵河 ——航运繁忙 c_________ (4)河流 多瑙河 ——流经国家最多 制造业 为主 2.人文地理特征: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_________ 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
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自然特征
刚果 盆地、 (1)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______ 东非高原、______ 南非 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2)热带大陆:气候炎热。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 热带沙漠 分 布 , 依 次 为 热带雨林 A_________ 气 候 、 B 热 带 草 原 气候、 C________气候、D地中海气候。 尼罗河 (3) 四大河流: a_______ ( 世界最长 ) 、 b 尼日尔河 ( 西非最大 )、 c________ (两穿赤道、径流量世界第二)、d赞比西河(非 刚果河 洲南部最大河流、水能丰富)。

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学案

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章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学案

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考点一亚洲及东南亚分区的地理概况1.亚洲(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a阿拉伯海,b阿拉伯半岛,c马来群岛,d青藏高原,e德干高原,f温带大陆性气候,g亚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①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②多样的地域文化。

③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较富裕的国家。

2.东南亚(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A南海,B印度洋,C大洋洲,D马六甲海峡,E中南半岛,F马来群岛,a河内,b雅加达。

(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特征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地形复杂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多山岭,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气候湿热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河流众多由北向南,上游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平原河流短促,水能丰富矿产丰富锡矿锡矿、石油(3)人文地理特征①人口特征:以黄种人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多信奉佛教;华侨众多。

②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农业世界最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世界主要的稻米产区工业加工工业发展迅速城市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岛屿上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区域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居民经济东亚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东部: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黄色人种沿海经济发达,西部畜牧业发达东南亚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黄色人种;多信佛教季风水田农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南亚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白色和黑色人种;佛教和印度教源地民族工业发展快,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耕地面积广中亚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冬冷夏热,降水少,温带大陆性气候白色人种,多信仰伊斯兰教荒漠畜牧业,灌溉农业;矿产资源丰富北亚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白色人种新西伯利亚工业区;河谷农业【学法指导】图示法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的关系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回答1~3题。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
(300~1000 mm)
常年湿润 冬季多雨
考点 一
考点 二
技巧点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 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 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 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 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
部平原区、东部山地区 便利的水运网
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
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考点 一
考点 二
南 美 洲
河流众多,亚马孙 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高原地
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 河是世界流量最 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水汽深入;巴塔哥尼亚高原
二、世界气温与降水
1.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 (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 从 低纬 向 高纬 递减
海陆热力性 质的差异 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比海洋 高 、冬季陆地比海洋 低
地形
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
洋流
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 高 ,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 低
考点 考点


3.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
如海陆轮廓的形状(如下图中的主要海陆
位置)、地形起伏特点(如南北美洲的地形起
伏)、河流弯曲状态(长江的干支流形状)、湖
泊的形状(五大湖)等,然后通过联想定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考点一亚洲及东南亚分区的地理概况1.亚洲(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a阿拉伯海,b阿拉伯半岛,c马来群岛,d青藏高原,e德干高原,f温带大陆性气候,g亚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①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②多样的地域文化。

③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较富裕的国家。

2.东南亚(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A南海,B印度洋,C大洋洲,D马六甲海峡,E中南半岛,F马来群岛,a河内,b雅加达。

①人口特征:以黄种人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多信奉佛教;华侨众多。

②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学法指导】 图示法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的关系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回答1~3题。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B.高原山地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2.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B.德干高原北部C.阿拉伯海沿岸D.地中海沿岸3.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A.中亚B.南亚C.西亚D.东南亚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雪山与湖泊辉映”可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高原山地气候。

第2题,从该地的经纬度可知,该地大致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第3题,该地大致位于尼泊尔加德满都附近,属于南亚。

答案:1.B 2.A 3.B考点二世界其他重要地区1.西亚—北非(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①“两洋”:E印度洋、F大西洋。

②“三洲”:A亚洲、B欧洲、C非洲。

③“五海”:①阿拉伯海、②红海、③地中海、④黑海、⑤里海(湖泊)。

④重要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

(2)石油资源丰富①主要分布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②石油输出路线:(3)匮乏的水资源: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发战争。

(4)农业发展: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5)文化差异: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宗教圣城是耶路撒冷。

2.欧洲西部(1)自然地理环境 ①地形Ⅰ.平原:a 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Ⅱ.山地:b 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②典型地貌:冰川地貌广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中部沿海和平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④河流⎩⎪⎨⎪⎧c 莱茵河——航运繁忙多瑙河——流经国家最多(2)人文地理特征: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自然特征①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

主要地形区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②热带大陆:气候炎热。

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依次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

③四大河流:a尼罗河(世界最长)、b尼日尔河(西非最大)、c刚果河(两穿赤道、径流量世界第二)、d赞比西河(非洲南部最大河流、水能丰富)。

(2)经济特征:“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3)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严重①问题及主要原因a.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

B.粮食问题: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粮食占有量各洲最低。

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c.环境问题: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

②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加强民族团结等。

1.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特征(2)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欧洲西部是经济发达的区域,欧盟促进了区域一体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人口、粮食、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一个地区。

三个区域的人文特征各有特色。

2.非洲气候(1)图解非洲气候特征及成因(2)非洲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非洲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表现为典型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是因为整个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同时,因高原逼近海岸,海岸线比较平直,海湾较少。

因此,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较小。

(3)非洲气候带分布图中的非地带性现象①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起伏的结果。

②马达加斯加岛的屏障作用,使相应的大陆东部地区降水减少成为草原气候区。

而马达加斯加岛东坡因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又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则使其成为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③高山地区为高山气候。

④本格拉寒流和加那利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使相应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范围扩大。

⑤索马里半岛沿岸:冬季,受寒冷干燥的东北风影响,夏季受沿岸上升寒流的影响,形成降水稀少的热带沙漠气候。

3.西欧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特征在世界各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最为突出。

其表现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春季温度低,秋季温度高;年、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都比大陆性气候迟;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云雾多,降水量的时空分布都比较均匀。

(2)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2015·湖南长沙重点中学一模)读下图,完成1~2题。

1.当甲、乙昼长相同时,以下现象可信的是( )A.厄瓜多尔正午物影接近最短B.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收割时期C.南极地区科考正忙D.密西西比河流域阴雨连绵2.甲附近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形崎岖B.土壤贫瘠C.水分不足D.水旱灾害频繁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同属北半球,但纬度不同,两地的昼长相同,只有在太阳直射赤道时,厄瓜多尔位于赤道附近,太阳直射赤道时正午物影接近最短,A正确;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小麦收割时期在10月份以后,B错;南极科考最佳时间在南半球的温暖季节,C错;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D错。

第2题,甲地位于中东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水分不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C正确。

答案:1.A 2.C【图表特征】世界区域图是高考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命题信息的承载者,是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重要体现。

区域图的范围有大有小,但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为空间定位。

区域图定位方法1.根据经纬度定位(1)根据纬度确定南北半球所在大洲,所处温度带和纬度带,如图1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低纬度地区)。

(2)根据经度或海陆分布确定海陆位置,由图2的经度和海陆分布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群岛国家,图1位于大陆西岸,图3位于大陆内部等。

2.根据海陆轮廓定位根据图1的海陆轮廓结合纬度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印度半岛西侧。

3.根据特殊地理事物定位如图1中的地形,图2中的岛屿轮廓及注记,图3中的尼罗河和维多利亚湖,这些信息都可以帮助我们定位。

4.根据区域特征定位根据气候、植被、水文、动物等信息都可以帮助我们定位。

(2013·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

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

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

试分析其利弊。

[思维流程] 1.问题探究(1)巴西种植甘蔗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提示:甘蔗的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而巴西有着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适合甘蔗的生长。

国际市场的需求也是巴西甘蔗种植的有利条件。

(2)利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提示:乙醇属于可再生的二次能源,作为燃料与化石燃料相比可以减轻大气污染。

2.信息解读(1)从图中可知巴西石油资源短缺,但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适合甘蔗生长,制造乙醇的原料丰富,同时巴西经济发展迅速,对液体燃料的需求量大。

(2)我国人口众多对能源需求量大,发展乙醇可缓解能源紧张,但是会加剧我国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标准答案] (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

(2)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

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考向一亚洲1.(2013·高考四川卷)下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

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

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B.秋雨绵绵C.气候湿热D.台风频繁解析:选A。

该民居在亚洲中纬度地区,不会出现气候湿热、台风频繁的情况。

另外平顶、土墙不适应秋雨绵绵、气候湿热的环境,该民居适应内陆地区干旱少雨的环境,应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昼夜温差大。

(2012·高考天津卷)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2~3题。

2.据上图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3.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上图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解析:第2题,一年中第一到第四季度依次是1~3、4~6、7~9、10~12月,对应北半球中纬度四季平均气温可知,图示亚洲地区第三季度气温最高,对应②;第二季度气温次之,对应④;第一和第四季度气温较低,应和③、①对应,可以确定C项排序较为合适。

第3题,图中K城市位于印度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全年高温、降水集中的特点。

图中D项气温降水统计图能反映此特点。

答案:2.C 3.D4.(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解析:(1)沼泽的形成原因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和土壤等四个方面分析。

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平原,往往排水不畅,汛期河水易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纬度较高的地区,气温低而蒸发弱,且易形成地下冻土层,导致地表积水形成沼泽;有凌汛现象的河流在凌汛发生时河水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

(2)流经平原的河流,水流平缓,冲蚀和搬运能力弱,河水含沙量小;流经山区、高原的河流,流速较快,侵蚀、搬运作用明显,因而河水含沙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