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等级与设防烈度的换算

合集下载

地震等级与设防烈度的关系

地震等级与设防烈度的关系

地震等级与设防烈度的关系每次地震发生,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

有时候,有些媒体也会在这里犯一些错误,被大家诟病为「不专业」。

当然,这些东西也挺复杂的,媒体搞混了也正常。

一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某次地震的属性,某个地震只会有一个震级。

比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矩震级6.8,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矩震级是7.9。

注意到,可能对于某次地震,不同媒体的报道有所不同,那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震级标准。

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的专家学者发明过不同的震级标准,比如里氏震级、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等等。

比如说,有些国内官方媒体采用的就是面波震级,所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面波震级8.0。

目前大家认为比较合理的、应用较广泛的是矩震级。

震级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震级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或者严谨一点,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

某次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级也是唯一的。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断层引起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发地震的断层的大小、断层两边相对运动的距离、断层处的岩石强度。

断层的面积乘以断层移动的距离再乘以岩石的剪切模量,得到的就是SeismicMoment,也就是所谓的地震矩。

这个地震矩的数值,直接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而矩震级就是对地震矩的衡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中地震矩 M0的单位为牛乘以米。

注意到,地震矩和矩震级之间是三分之二 log 的关系。

换言之,震级大一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10的1.5次方倍,也就是31.6倍;震级大两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31.6的平方倍,也就是 1000 倍。

简单说,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级的31.6倍,6级的1000倍,5级的31623倍,4级的1000000倍。

二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

比如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中唐山的烈度为11度,天津的烈度为8度,北京为6度,石家庄为5度。

通常情况下,越靠近震中最大,越远离震中越小。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抗震等级和抗震设防烈度是两码事,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当地规定的抗震设计条件,各地都有明确规定。

抗震等级是建筑物的抗震级别,根据建构筑物的重要性级别确定。

设计条文中有明确规定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是按不同的抗震设防烈度分别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的,一般抗震设防烈度6度一下,不需要进行抗震设防----增加抗震措施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1 地震震级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同时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2 地震烈度表同样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这就要用地震烈度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

如上所述,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见下表:地震烈度地面上人的感觉Ⅰ度无感Ⅱ度室内个别静止中人有感觉Ⅲ度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感觉Ⅳ度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Ⅴ度室内普通、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Ⅵ度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人惊逃户外Ⅶ度大多数人梦中惊逃户外,骑自行车的人有感觉,行驶中汽车驾乘人员有感觉Ⅷ度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Ⅸ度行动的人摔倒Ⅹ度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有抛起感Ⅺ度房屋普遍会倒塌,大量山崩滑坡Ⅻ度地面剧裂变化,山河改观3 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震源深度为10~30km)震级1~3 4 5 6 7 8 8~8.7烈度1~3°4~5°6~7°7~8°9~10°11°12°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设计地震第一、二、三组”简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

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区别与联系?之蔡仲巾千创作
地震烈度是通过地震时地面的建筑或其它有关物体的反应的一个量,经常使用人的震感、建筑物反应来衡量,有一个国家专门的烈度表,地震基本烈本烈度是具有一定发生概率的烈度值,标明一个地区发生这个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比较大。

至于抗震设防烈度是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要求,它不但和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有关,还和建筑物自己的要求有有关,甲级、已级、丙级四设防烈度是分歧的。

可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地震烈度是发生地震时大地发生的倾斜;地震基本烈度是某一地区多年地震统计的最高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建筑物设计时要满足不低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设计要求.如: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那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至少为6.当然,有些建筑要求可能是7或8.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尺度”,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取分歧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暗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分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
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

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暗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抗震等级和抗震设防烈度是两码事,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当地规定的抗震设计条件,各地都有明确规定。

抗震等级是建筑物的抗震级别,根据建构筑物的重要性级别确定。

设计条文中有明确规定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是按不同的抗震设防烈度分别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的,一般抗震设防烈度6度一下,不需要进行抗震设防----增加抗震措施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1 地震震级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同时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2 地震烈度表同样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这就要用地震烈度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

如上所述,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见下表:地震烈度地面上人的感觉Ⅰ度无感Ⅱ度室内个别静止中人有感觉Ⅲ度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感觉Ⅳ度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Ⅴ度室内普通、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Ⅵ度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人惊逃户外Ⅶ度大多数人梦中惊逃户外,骑自行车的人有感觉,行驶中汽车驾乘人员有感觉Ⅷ度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Ⅸ度行动的人摔倒Ⅹ度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有抛起感Ⅺ度房屋普遍会倒塌,大量山崩滑坡Ⅻ度地面剧裂变化,山河改观3 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震源深度为10~30km)震级1~3 4 5 6 7 8 8~8.7烈度1~3°4~5°6~7°7~8°9~10°11°12°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抗震设防烈度规定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2.1.1条,抗震设防烈度为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抗震等级对照表

抗震等级对照表

抗震等级对照表
抗震等级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等级,用于评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以下是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的抗震等级与其对照表:
1. 抗震设防烈度等级:
- 6度:特大震区
- 5度:大震区
- 4度:中震区
- 3度:小震区
2. 抗震设防烈度等级与抗震设防烈度因子对照关系:
- 6度:1.35
- 5度:1.20
- 4度:1.05
- 3度:0.80
3. 抗震设防烈度等级与建筑的抗震等级对照关系:
- 6度:一类抗震设防建筑
- 5度:一类抗震设防建筑
- 4度:二类抗震设防建筑
- 3度:三类抗震设防建筑
需要注意的是,抗震等级还与建筑的使用性质、结构形式、建筑高度等因素有关,具体的抗震设防要求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

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区别与联系?之答禄夫天创作
地震烈度是通过地震时地面的建筑或其它有关物体的反应的一个量,经常使用人的震感、建筑物反应来衡量,有一个国家专门的烈度表,地震基本烈本烈度是具有一定发生概率的烈度值,标明一个地区发生这个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比较大。

至于抗震设防烈度是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要求,它不但和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有关,还和建筑物自己的要求有有关,甲级、已级、丙级四设防烈度是分歧的。

可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地震烈度是发生地震时大地发生的倾斜;地震基本烈度是某一地区多年地震统计的最高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建筑物设计时要满足不低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设计要求.如: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那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至少为6.当然,有些建筑要求可能是7或8.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尺度”,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取分歧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暗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分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
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

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暗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和抗震设防烈度是两码事,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当地规定的抗震设计条件,各地都有明确规定。

抗震等级是建筑物的抗震级别,根据建构筑物的重要性级别确定。

设计条文中有明确规定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是按不同的抗震设防烈度分别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的,一般抗震设防烈度6度一下,不需要进行抗震设防----增加抗震措施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1 地震震级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震级每相差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大于、等于3级,小于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大于、等于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同时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2 地震烈度表同样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这就要用地震烈度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

如上所述,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见下表:地震烈度地面上人的感觉Ⅰ度无感Ⅱ度室内个别静止中人有感觉Ⅲ度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感觉Ⅳ度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Ⅴ度室内普通、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Ⅵ度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人惊逃户外Ⅶ度大多数人梦中惊逃户外,骑自行车的人有感觉,行驶中汽车驾乘人员有感觉Ⅷ度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Ⅸ度行动的人摔倒Ⅹ度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有抛起感Ⅺ度房屋普遍会倒塌,大量山崩滑坡Ⅻ度地面剧裂变化,山河改观3 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震源深度为10~30km)震级1~3 4 5 6 7 8 8~烈度1~3°4~5°6~7°7~8°9~10°11°12°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设计地震第一、二、三组”简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防类别为丙类别抗震等级是多少

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防类别为丙类别抗震等级是多少

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防类别为丙类别抗震等级是多少?
答:1、房屋的抗震等级是一个综合型考虑得出的数据
2、抗震等级由设防烈度,房屋的结构类型,房屋高度,抗震设防类别四个数据依照表格选取。

3、设防类别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来划分的,分别是标准设防(小震设防,50年一遇),重点设防(中震设防,475年一遇),特殊设防(大震设防,2100年一遇)
4、抗震设防类别与抗震设防烈度的关系:抗震设防分类决定在本地区采用何种抗震设防烈度,比如广州地区是7度设防烈度,当建筑物设防分类是甲,乙类时候,决定了建筑物的抗震措施选用8度设防烈度标准(注意:这里的抗震措施包括抗震构造措施和一些处理比如强剪弱弯的处理等)
所以,楼主你的提问属于概念没有弄透彻的提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表8.1.2


注:①设防烈度为 6 度的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本章有关的抗震构造要求;
②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当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分应按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采用;
③有框支层的剪力墙结构,除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外,均可按一般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取用;
④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檐口的高度;
⑤设防烈度为8度的丙类建造且房屋高度不超过12m 的规则的一般民用框架结构(体育馆和影剧院除外)和类似的工业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可采用三级;
⑥对设防烈度为 6 度、7 度的地区,当采用有框支层的剪力墙结构时,其房屋高度分别不宜超过120m、100m。

⑦本表所列结构,除铰接排架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即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现浇剪力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