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

合集下载

中国汽车工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为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汽车销量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

自2006年起中国汽车产销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量实现1000万量已毫无悬念。

在中国汽车工业即将进入年产1000万辆的发展新阶段时,如何在越来越严重的能源、资源、环境制约下,依靠自主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如能够成功应对能源、资源、环境方面的挑战,获得自主开发能力,就可望在2020年由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

一、汽车工业今后发展中必须实现的几个战略转变首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要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提高转变。

中国汽车工业的规模扩张已经不是问题,中国汽车工业成为全球规模第一的汽车工业一定会实现。

因此,今后中国汽车工业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发展质量上。

所谓“发展质量”包括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和企业的产值、利润的增长;主要依靠产品的技术、品牌,获得市场竞争力;主要依靠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

其次,中国汽车工业要由主要依靠国内市场逐步转向依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到2020年前后,中国汽车市场无论如何也已经到达了饱和的程度,因此企业必须到国际市场上去找出路,中国汽车工业庞大的生产力也只有进入国际市场才能够得到实现。

这也需要中国汽车企业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与竞争能力。

再其次,中国汽车工业要加速转变目前比较粗放的能源、资源利用方式,转向集约使用能源和资源。

最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要加速改变目前对环境、社会关心不够的状况,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的环境友好型企业。

笔者认为,只有实现了上述转变,中国汽车工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领导者。

二、汽车工业在2020年以前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有待加速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已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路径依赖。

我国汽车产业信息化

我国汽车产业信息化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作业主题:目录一、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概述二、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史三、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四、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小结五、福田、奇瑞信息化案例介绍一、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概述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无论产量还是销量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转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兑现,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并且上升空间也很大。

作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无可避免地成为全球化的竞争。

在这种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深刻得多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国汽车企业如何应对行业毛利率下降及价格下跌、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带来的挑战?如何优化产供销流程,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有效手段。

勿庸置疑,中国是目前全球增长最快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不仅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重要支撑,也吸引来几乎全部的世界汽车巨头。

据统计,2003年国内汽车总销量突破445万辆,排在世界第三位。

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中国汽车消费量已经由2001年的273.1万辆,迅速提升至2005年的近592万辆,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量已经占到全球汽车市场增量的23.2%。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10%至15%的增长,全年汽车销量将在640万辆至660万辆之间,将是全球惟一增幅保持两位数的汽车市场。

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和动力。

总的来说,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比较深入,整车生产企业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

例如,长安汽车引进了包括ERP、CRM、SCM等在内的全套产品;郑州宇通客车全面应用了SAP的R/3系统;北京现代汽车也在两年内投入5000万进行了信息化建设。

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的现状及对策余鑫中国汽车工业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当中国人对苏联汽车品牌耳熟能详时,中国的汽车业才躇珊起步。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进人世界前三名。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具有竞争优势的汽车产品开始迈出国门,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一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的现状(一)2003一2007年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增势迅猛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始于“中兴汽车”。

2003年,506台中兴旗舰皮卡以国产车身份首次出口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进人俄罗斯的先导,并在俄罗斯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汽车代理公司。

经过2004年的摸索和力量积蓄,中国自主品牌的SUV 和皮卡汽车企业纷纷将拓展海外的目光瞄向了俄罗斯市场,成为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主力军。

2005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开始快速增长,在俄共销售汽车6704辆,超过宝马(6338辆)和奥迪(61巧辆)的销售量。

2006年,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高速增长,超过向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和伊朗等国家的出口,由2005年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第六位跃居第一位,出口额达到3.5亿美元,出口数量为3.8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0%,在全国汽车出口中金额占比和数量占比均超过n%。

2007年上半年,这一态势继续发展,俄罗斯仍然是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整车3.86万辆,同比增长355.8%,超过2006年全年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数量,占中国同期汽车出口数量的16%;出口额4.5亿美元,同比增长477.6%,超过2006年全年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金额,占中国同期汽车出口总额的16.7%。

迅速增长的数字昭示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时代的来临。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发布的《2007年中国汽车出口年报》称,俄罗斯汽车市场“增长十分突出,已经成为众矢之的”。

该报告显示,俄罗斯已经连续第二年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

2005年中国商用车进出口市场分析及展望

2005年中国商用车进出口市场分析及展望

与 国 内市场 相 比, 05年 中国汽车 市场 整车 国 20
方面 因素 的影响 , 内商用车市场有效总需求 明 国
显 不 足 ,需 求量 大 幅 度 减 少 ,各 企业 销 售 量 月 月 连 续 下 滑 。 重 型 车 市 场 可 见 一 斑 ,2 0 从 0 5年 出现
际贸易显示 出强劲 的增长态势 ,贸易量 已经超越 10万辆,贸易额超过 7 0 0亿美元( 以下进 出口数据 均来 自 海关)尤其是国产汽车整车出口市场继续呈 。
了重型车市场连续 8 以来 的首次负增长 , 年 整体
市 场 总 销 售 量 不 及 20 年 2 27 03 5 5 1辆 的 水 平 ,
井喷态势 , 从而使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出口总量首次 超过进 口总量 ,实现 了历 史上 的首 次销售 总 量上 的
顺差 。20 05年国内汽车累计出口总计 83 7 8 19辆, 较 20 04年同期增长 54 7 8. %,见 图 1 1 ,贸易额达 1 18 00 元 ,同比增 长 l2 2 95 984美 9 . %。进 口市场 依 6 然火爆 , 0 5 20 年国外汽车累计进口总计 116 辆, 66 5
1 05年 国 内商用 车 出 口市场 分析 .20 20 年 中 国商 用 车整 车 出 口市 场表 现 出了强 05 劲 的增 长势 头 , 全年 商H汽 车 累计 出 口总计 15 7 j 24 3 辆 ,其 中,客车整 车 及底髓 l 口总计 87 l 1 15辆( 中 其
( 含牵引车、 自卸车、普通货车、货车底盘四类) 出 口 168 0 7 8辆 ( 中普 通 货 i 0 15辆 ,增 长 率 其 t 41 -1 9. ) 45 ;特种专用车出口 12 辆,增长 2. %; % 65 98 2 其他未沣明的汽车底盘 89 辆,较 20 85 04年同期增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毕业论文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毕业论文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毕业论文学校代码: 10128学号: 200721501031题目:学生姓名:学院: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白宝光教授指导教师:××× 教授二〇一年六月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汽车市场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个新时代充满挑战与机遇,而世界各大汽车企业纷纷进驻中国汽车市场,使中国的汽车市场更加风起云涌。

在各大世界汽车企业进驻中国市场的同时,国内的一些自主品牌也悄然而起,发展我国的自主汽车品牌。

在加入WTO的近十年中,先后涌现出奇瑞、吉利、华晨、比亚迪、长城、福田等多家自主汽车品牌企业.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在这个背景下自主品牌将遭遇更大的围堵和打压。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残酷,这对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因此,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将成为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作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领域的主力军,华晨汽车集团开创了“汽车产业与资本运作相互结合"的独特体制发展模式,始终坚定的走“高起点打造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在时下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因此,通过分析和总结华晨汽车的营销经验对其他自主品牌汽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对华晨汽车的“营销环境”和“现有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华晨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华晨汽车;自主品牌;市场营销策略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Abstract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s car market enters into a new era。

This new era is full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nd the world—class automobile enterprises have been stationed in China's automobile market, China’s automobile market is blustery。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王世才杨学峰中国汽车工业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当中国人对苏联汽车品牌耳熟能详时,中国的汽车工业才刚刚起步。

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它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崭露头角。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进入世界前三名,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具有竞争优势的汽车产品开始大量迈出国门,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

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已经出口到俄罗斯,并取得不错的业绩。

一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现状(一)2003~2007年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增势迅猛。

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始于中兴汽车。

2003年, 506台中兴旗舰皮卡以国产车身份首次出口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的先导,并在俄罗斯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汽车代理公司。

经过2004年的摸索和力量积蓄,2005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开始快速增长。

中国自主品牌的SUV和皮卡车汽车企业纷纷将拓展海外的目光瞄向了俄罗斯市场,成为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主力军。

这些企业有的出口整车,有的出口底盘,相继进入俄罗斯市场。

同时,俄经销商在经过2004年的犹豫和试探之后,尤其自2005年4月上海车展之后纷至沓来,同中国自主品牌厂商洽谈业务者络绎不绝。

一些有实力的俄罗斯汽车经销商开始兼营中国汽车,并认为中国汽车将同中国其他商品一样必将在俄罗斯占有一席之地。

关于中国汽车的专业网站不断开通,一些综合性网站也把中国汽车列为重要栏目。

一时间,俄罗斯出现了空前的中国汽车热,俄经销商对中国汽车充满期待。

2005年,中国汽车企业向俄罗斯共销售汽车6 704辆,超过宝马(6 338辆)和奥迪(6 115辆)的销售量。

2006年,中国汽车向俄罗斯出口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俄罗斯市场已超越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和伊朗等国家市场,从2005年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第六位跃居2006年的第一位,出口金额达到3. 5亿美元,出口数量3. 8万辆,金额占比和数量占比均超过11%,增长极为突出。

中国汽车市场细分方案

中国汽车市场细分方案

中国汽车行业及细分市场学院:管理科学学院专业:工商管理姓名:**学号:*********目录前言 (1)1、中国汽车行业发展 (1)2、中国汽车市场细分方案 (2)2.1、按照地理因素细分 (2)2.1.1、一二三级城市 (2)2.1.2、城市与农村 (3)2.1.3、地形气候 (3)2.2、按照人口统计因素分 (3)2.2.1按收入水平分 (3)2.2.2、按性别分 (3)2.3、按照汽车排量细分 (4)2.3.1、微型车 (4)2.3.2、经济型轿车 (4)2.3.3、中级车 (4)2.3.4、中高档车 (4)2.3.5、高档车 (4)2.4、按消费对象细分 (4)2.4.1、购买对象 (4)2.4.2、购买时间 (4)2.4.3、品牌忠诚度 (5)3、定价反应细分市场 (6)3.1、经济型车:以比亚迪F3为代表 (6)3.2、中级车市场:朗逸、悦动、科鲁兹的三国演义 (6)3.3、标准中级车:三国演义却又暗藏玄机 (6)3.4、高端中级车:突破产能瓶颈就能雄霸天下 (7)3.5、中高级车:凯美瑞“告别战”动摇雅阁卫冕 (7)3.6、豪华车市场:奥迪领跑德系三雄越战越勇 (8)摘要:通过对我国汽车行业现状的分析了解,根据细分市场的原则作出相应的细分方案,并通过定价来反映细分市场的不同。

关键词:汽车细分市场定价前言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有国内日渐兴起的巨大市场和旺盛需求为依托,汽车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

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在汽车产业中的比重将会有较大提升,同时随着针对国内汽车企业的保护性政策和措施逐步减少,国内的汽车企业将面临着跨国汽车公司的直接竞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汽车进出口总额也在不断增长。

而且,作为支柱性产业之一的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其对外贸易总额在进出口商品总额中的占比逐年上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厂家认识到汽车市场的庞大,慌不择路的闯入了汽车厂商行业,而这个市场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

改革开放以来汽车行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汽车行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汽车行业的变化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持续迅速扩大,轿车销量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私人轿车,2007年中国轿车销量的八成被私人购买。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新车销售市场。

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几乎停滞状态下,2006年中国新车消费量在全球的比例超过10%。

中国汽车市场成为拉动全球汽车市场的最重要因素。

产业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在技术上整体存在着30年左右的巨大差距。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努力,通过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在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已经缩短到5~10年,在商用汽车开发领域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接近。

在中国汽车工业最薄弱的轿车开发领域,中国汽车企业已经由自主开发低档轿车转向开发中高档轿车。

汽车零部件的研究与开发始终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最薄弱部分,进入21世纪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有了较大进展。

汽车发动机开发取得了突出成绩。

最近一、两年内,一汽、中国重型汽车公司商用车的发动机研制获得成功,自主研制的商用车发动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接近。

在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开发领域,中国汽车工业基本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

中国汽车企业开发的混和动力客车、轿车已基本完成了产业化的准备工作。

燃料电池汽车研制的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已经获得重大突破。

企业规模迅速扩大2000年,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年生产能力百万辆规模的企业。

2007年,上汽、一汽和东风三大汽车集团的汽车产销均超过百万辆,占全国汽车销量的近一半,继续成为带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汽车工业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1999年,中国汽车工业前3名的汽车企业的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42.6%;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前3名的汽车企业的产量为262.96万辆,占汽车总产量的45.6%。

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有所扩大。

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有4447家,销售收入3449亿元;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700余家,超过10亿元的有39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