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复习ppt课件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复习PPT课件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相互对立,氧化剂被还原剂还原,还原剂被氧化剂氧化。
氧化数的变化规律
氧化数反映了原子或 分子的氧化状态,可 通过得失电子来改变。
氧化数变化规律有助 于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及反应方向。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数升高表示物质 被氧化,降低表示物 质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通过化合价升降法或离子电子法 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05 复习与巩固
常见题型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解析如何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法进行配平, 包括单线桥法、双线桥法等。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 剂
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以及氧 化数变化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探讨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 度、浓度、催化剂等。
氧化反应
总结词
氧化反应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详细描述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化剂的反应 ,导致物质失去电子并被氧化。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能量,并且可 以与还原反应相关联。
还原反应
总结词
还原反应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通 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
详细描述
还原反应是物质与还原剂的反应,导 致物质获得电子并被还原。这个过程 通常需要能量,并且可以与氧化反应 相关联。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歧化反应
解释歧化反应的概念、特点以及在解 题中的应用。
练习题与答案
01
02
03
04
练习题一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
目。
练习题二
判断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 原反应,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
剂。
练习题三
氧化数的变化规律
氧化数反映了原子或 分子的氧化状态,可 通过得失电子来改变。
氧化数变化规律有助 于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及反应方向。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数升高表示物质 被氧化,降低表示物 质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通过化合价升降法或离子电子法 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05 复习与巩固
常见题型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解析如何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法进行配平, 包括单线桥法、双线桥法等。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 剂
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以及氧 化数变化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探讨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 度、浓度、催化剂等。
氧化反应
总结词
氧化反应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详细描述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化剂的反应 ,导致物质失去电子并被氧化。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能量,并且可 以与还原反应相关联。
还原反应
总结词
还原反应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通 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
详细描述
还原反应是物质与还原剂的反应,导 致物质获得电子并被还原。这个过程 通常需要能量,并且可以与氧化反应 相关联。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歧化反应
解释歧化反应的概念、特点以及在解 题中的应用。
练习题与答案
01
02
03
04
练习题一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
目。
练习题二
判断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 原反应,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
剂。
练习题三
2.3.3《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26张PPT)

2.PbO2、KMnO4、Cl2、FeCl3、CuCl2的氧化性依次 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Cu+2Fe3+===Cu2++2Fe2+ B.10Cl-+2MnO4- +16H+===2Mn2++5Cl2↑+8H2O C.2Fe2++ Cl2===2Fe3++2Cl- D.5Pb2++2MnO4-+ 2H2O===5PbO2+2Mn2++4H+
1、化合价升降守恒(即得失电子守恒)
A.+1
B.+2 C.+3
D.+6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H2SO3是还原剂,H2SO3中
+4价的硫元素被氧化成+6价的H2SO4中的硫元素,重铬酸钾是
氧化剂,+6价的铬元素被还原,设还原产物中铬的化合价为x。
由关系式:H2SO3~H2SO4~2e-,Cr2O72-~2xCr~2(6-x)e-,反 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所以:0.020 L×0.02 mol·L-1×2(6-x)
x),解得x=4,则元素X反应后的产物为还原产物,化合
价为+4价。
【讨论交流】用电子守恒法解题的一般步骤。
(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氧化产 物和还原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一个离子得失电子 数(注意化学式中的粒子个数)。 (3)根据题中给出物质的
物质的量和电子守恒列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 ×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
2.已知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I2+SO2+2H2O===H2SO4+ 2HI 判断下列物质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I->Fe2+>Cl->SO2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ppt课件

课堂检测
2.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
C 弱顺序为: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SO2+2H2O = 2Fe2++SO42-+4H+
B.I2+SO2+2H2O = H2SO4+2HI
C.H2O2+H2SO4 = SO2↑+O2↑+2H2O
2FeCl2+H2O2+2HCl=2FeCl3+2H2O
氧化性
2H2O2 H2O+O2↑
氧化性 还原性
主题3: 加态规律
课堂检测
1、在Fe2+、Fe3+、Al3+、H+、S、C、S2-、Cl-等离子或原子中, 只有还原性是: S2-、C,l只有的氧化性是 Fe3+、Al3+、H,+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是 Fe2+、S、C 。
课堂检测
1.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都能发生:
2D- + A2 = 2A- + D2 2B- + D2 = 2D- + B2 2A- + C2 = 2C- + A2由此得出正确结论是( (A)A-、B-、C-、D-中C-还原性最强
C)
(B)A2、B2、C2、D2中C2的氧化性最弱 (C)2C-+B2 = 2B-+ C2不能发生 (D)还原性A->B -
-2
主题3: 加态规律
例:分析下列反应中硫酸的作用
2NaOH+H2SO4=Na2SO4+H2O 酸性
C+2H2SO4(浓)
CO2↑+2SO2↑+2H2O
氧化性
Cu+2H2SO4(浓)
C酸uS性O4+氧S化O2性↑+2H2O
主题3: 加态规律 下列反应中双氧水表现什么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pp课件

A.氧化性:A2+>B2+>C2+>D2+ B.氧化性:D2+>C2+>B2+>A2+
C.还原性:A>B>C>D
D.还原性:D>B>C>A
04 随堂训练
4.在一定条件下,RO3n-+F2+aOH-===RO-4 +2F-+H2O,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D)
A.n=2,a=2
B.n=2,a=1
C.ROn3-中 R 的化合价为+6 D.n=1,a=2
一般来说,同种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
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
误区警示
如氧化性:Fe3+>Fe2+>Fe;还原性:H2S>S>SO2。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不一定强。
如CO2中C为+4价,是最高价,但CO2的氧化性很弱。 ②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但还原性不一定强。
如H2O中O为-2价,是最低价,但H2O的还原性非常弱。
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1)不能根据得失电子的多少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2)影响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因素
①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氧化性要强。 ②浓度:如硝酸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③酸碱性:如KMnO4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强。
02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2.价态规律 (1)高低规律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02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强弱律——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比较的依据
比较的方法
1.根据 氧化还原反应 方程式 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课件(40张)

化为一“定两遵相循靠“ ,高 不价 相+交中低”间价。―→______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简记
•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注:⑤中不会出现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为S的情况。 • (3)歧化反应规律。 • “中间价―→高价+低价”。 •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
配平),生成 1 mol CO2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 mol( )
(14)反应 2NH4Cl+4CuO△,3Cu+CuCl2+N2↑+4H2O,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 2∶1( )
(15)反应 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每 4 mol Na2O2 发生反应,转移 4 mol e-( )
2
考点突破
价态规律、对立统一思想应用★★★★★
• 1.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 N( 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NaCl、NaClO • C.NaClO、NaClO3 • 【答案】B
B.NaCl、NaClO3 D.NaClO3、NaClO4
的组合是( )
①氧化剂是 H3AsO3 ②还原性:Cl->As ③每生成 1 mol As,反应中转移电 子的物质的量为 3 mol ④M 为 OH- ⑤SnCl26-是氧化产物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 【答案】B
D.只有①③
【解析】3Sn2++2H3AsO3+6H++18Cl-===2As+3SnCl26-+6M 中:①As 元素 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是 H3AsO3,所以正确。②Cl 元素的化合价在该反应中不变, 则不能比较 Cl-、As 的还原性,所以错误。③由反应可知,生成 1 mol As 时转移 3 mol 电子,所以正确。④由原子守恒可知,M 为 H2O,所以错误。⑤反应中 Sn 元素化 合价升高,则 SnCl26-是氧化产物,所以正确。综上所述,B 选项正确。
•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注:⑤中不会出现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为S的情况。 • (3)歧化反应规律。 • “中间价―→高价+低价”。 •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
配平),生成 1 mol CO2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 mol( )
(14)反应 2NH4Cl+4CuO△,3Cu+CuCl2+N2↑+4H2O,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 2∶1( )
(15)反应 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每 4 mol Na2O2 发生反应,转移 4 mol e-( )
2
考点突破
价态规律、对立统一思想应用★★★★★
• 1.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 N( 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NaCl、NaClO • C.NaClO、NaClO3 • 【答案】B
B.NaCl、NaClO3 D.NaClO3、NaClO4
的组合是( )
①氧化剂是 H3AsO3 ②还原性:Cl->As ③每生成 1 mol As,反应中转移电 子的物质的量为 3 mol ④M 为 OH- ⑤SnCl26-是氧化产物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 【答案】B
D.只有①③
【解析】3Sn2++2H3AsO3+6H++18Cl-===2As+3SnCl26-+6M 中:①As 元素 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是 H3AsO3,所以正确。②Cl 元素的化合价在该反应中不变, 则不能比较 Cl-、As 的还原性,所以错误。③由反应可知,生成 1 mol As 时转移 3 mol 电子,所以正确。④由原子守恒可知,M 为 H2O,所以错误。⑤反应中 Sn 元素化 合价升高,则 SnCl26-是氧化产物,所以正确。综上所述,B 选项正确。
5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ppt课件

0 +5
+4
+4
1 C +4HNO3——4NO2↑+1CO2 ↑ + H2O
降低1 ×4
化合价降低的N 原子为4个
3
配平步骤: 1、标变价 2、列变化 3、定总数
4、观察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C +4 HNO3=== 4NO2↑+ CO2 ↑ + 2 H2O
3.转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若发生反应,化合价“只靠拢, 不交叉”(称之为归中反应),在双线桥中“高对高, 低对低”。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推测变化后产物。
6
只靠拢,不交叉
失去 6e-
KClO3 6HCl KCl 3Cl2 3H2O (×)
应用:①比较性质强弱。 ②判断某些反应能否发生。 9
【例5 】
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
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C )
A.Mg B.Cu C.Ag D.H2
【例6 】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⑴⑵126AH2++++B120=Z2-A+32+X+O2B4--=;2X⑶22++B5-Z+Z2+28=HB22O+2;Z-,
由此A、推反断应,Z下2+列2A说2+法=2错A误3++的2Z是-可(以B进D)行
B、Z元素在⑴ ⑶反应中均被还原
CD、、氧 氧化 化性 性由 由强 强到到弱弱的的顺顺序序为为XXOO44--、、ZA23、+、BB2、2、AZ3+2 10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PPT课件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6讲 氧化还原反应
2019/9/20
1
栏目导航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2019/9/20
2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
• 1.守恒规律
•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得电子总数____等__于__失电子总 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 降低总值必________升高总值。
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B )
A.M
B.M2+
C.M3+
D.MO2+
解析 n(Zn)=650.g1·9m5ogl-1=0.003 mol,根据 Zn~Zn2+~2e-可知反应中失去 n(e-)
=0.003 mol×2=0.006 mol,而溶液中 n(MO+ 2 )=20.0×10-3 L×0.100 mol·L-1=0.002 mol,在 MO2+中 M 元素的化合价为+5,设还原产物中 M 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 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0.006=0.002×(5-x),解得 x=2,故还原产物为 M2+。
• 应用:运用等“于守恒规律”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直接计算反应物与 产物或转移电子的数量关系。
2019/9/20
3
• 2.强弱规律
• 氧化性_____较__强_的氧化剂与还原性_______较_的强还原剂反应,生成还原性________ •较的应弱还用原:产在物适和宜氧条化件性下,__用__氧__化__较性的弱较氧强化的产物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
2019/9/20
5
• 5.先后规律
• 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_____难___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 到强后的就__越______难_____发__生_反失应去;电同子理。,一一种种氧还化原剂剂同同时时和与几多种种还氧原化剂剂相相遇遇时时,,与与还氧原化性性最 最强优的先________发生反应,如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发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 为2F优e2先++Cl2===2Fe3++2Cl-、2Br-+Cl2===Br2+2Cl-。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6讲 氧化还原反应
2019/9/20
1
栏目导航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2019/9/20
2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
• 1.守恒规律
•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得电子总数____等__于__失电子总 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 降低总值必________升高总值。
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B )
A.M
B.M2+
C.M3+
D.MO2+
解析 n(Zn)=650.g1·9m5ogl-1=0.003 mol,根据 Zn~Zn2+~2e-可知反应中失去 n(e-)
=0.003 mol×2=0.006 mol,而溶液中 n(MO+ 2 )=20.0×10-3 L×0.100 mol·L-1=0.002 mol,在 MO2+中 M 元素的化合价为+5,设还原产物中 M 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 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0.006=0.002×(5-x),解得 x=2,故还原产物为 M2+。
• 应用:运用等“于守恒规律”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直接计算反应物与 产物或转移电子的数量关系。
2019/9/20
3
• 2.强弱规律
• 氧化性_____较__强_的氧化剂与还原性_______较_的强还原剂反应,生成还原性________ •较的应弱还用原:产在物适和宜氧条化件性下,__用__氧__化__较性的弱较氧强化的产物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
2019/9/20
5
• 5.先后规律
• 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_____难___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 到强后的就__越______难_____发__生_反失应去;电同子理。,一一种种氧还化原剂剂同同时时和与几多种种还氧原化剂剂相相遇遇时时,,与与还氧原化性性最 最强优的先________发生反应,如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发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 为2F优e2先++Cl2===2Fe3++2Cl-、2Br-+Cl2===Br2+2Cl-。
课时4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课件)高一化学

思维课堂
-1 Cl
+氧化剂 一定条件
NaClO
酸性 Cl2
氧化剂可换
ClO- + Cl- + 2H+ Cl2↑+ H2O
Cl2 + 2OH-
ClO- + Cl- + H2O
思考 对比制备漂白液的离子方程式,
ClO- 和 Cl-什么情况下共存?什么情况下反应? 你对物质的性质有什么认识?
THANKS
MnO2+2H2SO4(浓)+2NaC△l
MnSO4 + Na2SO4 + Cl2↑ + 2H2O
因为此法原料易得,所以,自1774年舍勒制得氯气到1836 年止,人们一直沿用贝托雷发明的方法来生产氯气
资料卡片
浴池老板将清洁卫生用的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和 84消毒液倒在了盆中在泼洒的过程中,冒出一股刺鼻黄 绿色气体
加入NaCl固体
MnO2和盐酸混合
分别用湿润
加入浓H2SO4 MnO2和盐酸混合
的淀粉KI试 纸检验
加热 MnO2和盐酸混合
思维课堂
-1
+氧化剂
Cl
MnO2
还原剂可换
一定条件 0
酸性 加Cl热2
在舍勒的基础上,法国化学家贝托莱
将软锰矿、浓硫酸、NaCl固体混合,加热,
制得了Cl2
贝托莱(1748-1822)
【回顾练习1】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失去 2e- ×3
3
2
0
4
Fe2 O3 3C O 2 Fe 3C O2
得到 3e- ×2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
Fe2O3 C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转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 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及表明电子转移情 况。 (5)难易规律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 质,得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 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 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6.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 ,相邻价态 (或无中间价态 )时 不 反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子 转移,而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 (或元素化合价降低总 数 )必然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或元素化合价升高 总数),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配平。 配平的步骤: (1) 标好价:依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 代数
(4)归中反应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同一种元素在不同的反应物中有两 种不同的价态(高价、低价),反应后转化成中间价态。但应 注意的是同一种元素反应时,其化合价只靠拢,不交叉。 例如:
得到5e-
△ KClO3+6HCl(浓) =====KCl(浓)+3Cl2↑+3H2O
失去5e- 得到2e-
H2S+H2SO4(浓)===S↓+S O2↑+2H2O
和为零 ,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
化合价。
(2)列变化:列出元素化合价 升高和
降低的数值。
(3)求总数:求元素化合价升高数和降低数的
最小公倍数 ,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
物的 化学计量数 。 (4)配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 细检查:利用“守恒”三原则 (即 原子 守恒、
失去ne-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上述规律可总结为: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 小于剂。 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 弱的物质;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用于 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 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 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
电荷 守恒), 电子守恒、 逐项检查配平的方程式是否正确。
考点精讲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 质, 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被氧化), 有 关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全 部 发 生 变 化 。 例 如 : 4NH3 + 催化剂 5O2======4NO+6H2O。 △ (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 ( 或氧化剂 ) 只有部分被氧 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 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有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MnO2 △ +4HCl(浓)=====MnCl2+Cl2↑+2H2O。
4.若存在多种氧化剂与一种还原剂反应时,氧化 性 强 的先被还原; 若存在多种还原剂与一种氧化剂反 应时,还原性 强 的先被氧化。 5 . 当 元 素 化合 价 处于 最 高价 态 时, 化 合价只 能 降低 , 元素只有 氧化 性; 当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 低价态时,化合价只能 升高 ,元素只有 还原 性;当 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时,化合价既能 升高 能 降低 ,元素既有 氧化 性又有 还原 性。 只靠近不 交叉 应。 又
例如,FeBr2 溶液中通入 Cl2 时,发生离子反应 的先后顺序为: 2Fe2+ +Cl2===2Fe3+ +2Cl- ,2Br- +Cl2===Br2 +2Cl- 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例 1 在含有 Cu(NO3)2、Mg(NO3)2 和 AgNO3 的溶液 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 A.Mg B.Cu C.Ag D.H2
解析
各离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g >Cu2 >H >
+ + +
Mg2+,加入同种还原剂 Zn 时,先与氧化性强的物质发生反应, 因而先置换出 Ag。
(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 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 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既同一种 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亦即通常所 说的歧化反应)。 例如: △ K MnO +MnO +O ↑ 2KMnO4===== 2 4 2 2 △ 3S+6KOH=====2K2S+K2SO3+3H2O
失去2e-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守恒规律 氧化剂获得电子总数必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即电 子得失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也等于电子转移总数,故化合 价升高总值也等于化合价降低总值。 应用: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有关计算。 (2)强弱规律 得到ne-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 ===还原产物 (弱还原性 )+氧化产物 (弱 氧化性)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基础盘点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 有 降 ,电子有得必有 失 ,有氧化必有 还原 , 它们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 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相等 ,氧化剂得电子总 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相等 ,即 电子得失守恒; 在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 的净剩电荷数 相等 ,即 电荷 守恒。 3.一个实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总是较强的 氧化剂与较强的还原剂反应。生成还原性相对较弱 的还原产物和氧化性相对较弱的氧化产物,即氧化 剂的氧化性 大于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 原性 大于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