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电制冷回热循环的制冷系数和制冷率
铁电制冷回热循环的制冷系数和制冷率

(ΔQR
< 0)
(9)
312 T1 和 T2 两等温过程的熵变|ΔS1| 和|ΔS2| 计算不正确 文献 [ 2 ] 误认为 “极化率 χ在 T1 , T2 时近似相等”,以致导出了ΔQR ≠0 时与ΔQR = 0
时的一样 , 也有 | ΔS1 | = | ΔS2 | 。这是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而按热力学第二定律 , 当
由于功的数值受到ΔQR 的影响 ,所以文献[2 ] 所导得的制冷系数ε的表达式 (文献 [ 2 ] 中的 (11) 和 (19) 式) , 必须改正 , 即应改为[5~7]
ε=
QL W
=
Q1 -
Q2 Q2 -
ΔQR
(ΔQ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0)
(8)
ε=
QL W
=
Q2 - | ΔQR | Q1 - Q2 +| ΔQR |
2000 年第 2 期 总第 114 期
低 温 工 程
CRYOGENICS
No12 2000 Sum No1114
铁电制冷回热循环的制冷系数和制冷率 3 Ξ
严子浚
(厦门大学物理系 厦门 361005)
摘 要 计算了铁电制冷回热循环的制冷系数和制冷率 , 并指出有关文献中的 错误 。
W
= Q1 -
Q2
+| ΔQR |
=
Δ 4
E2 A
T2
1 -
TC
-
1 T1 - TC
(14)
QL
=
Q2
- | ΔQR |
=
Δ E2 4A
2 T1 ( T1 -
TC TC) 2
-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动力专业)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动力专业)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单选题(共60题)1、某市的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为-20℃,室内温度要求18℃,当实际室外温度为-15℃时,其热负荷为设计值的( )。
A.0.87B.0.85C.0.80D.0.75【答案】 A2、设氮的一次节流液化系统的操作温度为290K和71.9K。
假设氮气被等温可逆压缩到10.1MPa,其低压对应于液氮在71.9K的饱和蒸气压(0.05MPa)。
如果将题中的液化器用作制冷机,该系统的卡诺效率为( )。
A.0.1142B.0.1402C.0.2436D.0.3872【答案】 B3、某地机械厂要建一座煤气车间,供应的发生炉煤气热值5500KJ/m3,根据用气设备加热炉等的生产需求,推算得出全厂煤气供应量最大小时设计流量为2×104m3/h。
煤气生产设计方案确定气化用煤为大同烟煤,气化强度为280kg/(㎡·h),煤气产率为 3.1m3/kg,拟选用3M13型煤气发生炉(直径3m),需建( )台煤气发生炉。
A.3B.5C.4D.6【答案】 B4、某天然气的低热值为36.12MJ/Nm3,天然气大气式燃烧器的热负荷为41868kj/h,则该燃烧器的燃气流量约为( )Nm3/h。
A.0.85B.1.02C.1.16D.1.28【答案】 C5、某液化石油气站管道设计流量为0.039m3/S,一管道管径为DN200,若管道长50km,摩阻系数取0.023,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平均密度为0.534t/m3,则管道总压力降约为( )MPa。
A.2.3B.2.4C.2.5D.2.6【答案】 C6、某厂所用的燃料油收到基的低位发热量Q(ar,net)=45000kj/kg,则其燃烧时的理论空气量为( )m3/kg。
A.11.14B.10.6C.9.89D.12.56【答案】 A7、对于纯冲动级喷嘴叶栅来说,其速度系数相对变化为1%,则该级的轮周效率相对变化为( )。
制冷系数

美国埃泰克(Airtx)
制冷系数”:影响涡流管性能的重要参数
“制冷系数(冷效比)”是指输入涡流管的压缩空气与输出冷气的百分比,压缩空气总量为分母,比压缩空气总量少些的冷气量为分子。
制冷系数越小,冷气的温度就越低。
制冷系数也取决于涡流管中涡流发生器的型号,例如:“高制冷系数型”或“低制冷系数型”涡流发生器。
绝大多数工业应用中使用高制冷系数(制冷系数超过
50%)的涡流发生器。
高制冷系数的涡流管很容易将常温下的压缩空气温度变成输出温度比压缩空气温度低50-90°F (28-50°C)的冷气。
高制冷系数型可以提供更多的冷气流,但不能输出极限最低温度。
高制冷系数工作模式下输出的冷气气流和在这个系数下的冷气温度可产生最大制冷量,或者最大的Btu/H (Kcal/H)。
低制冷系数(制冷系数低于50%)就意味着涡流发生器只能产生少量而且温度更低(低温可达 -40°F/-
40°C)的冷气。
简单的说,产生的冷气越少,冷气的温度就越低。
我们应该记住,最大的Btu/H
(Kcal/H)功率(也叫最大冷却量或制冷量)是在高制冷系数的涡流管中产生的。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200题)1、食品冷藏链的完整概念应包含( )。
A.冷藏、运输、销售过程的总和B.冷冻、冷藏、冷藏运输和冷藏销售的全过程C.易腐食品的冷却与冻结加工、贮藏、运输、分配、销售等各种冷藏工具和冷藏作业过程的总和D.冷库、冷藏列车或汽车,商店的冷藏柜和家庭冰箱等一系列冷藏工具【答案】 C2、住宅的给水压力应为( )。
A.套内用水点的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10MPa,入户管的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B.套内用水点的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05MPa,入户管的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40MPaC.套内用水点的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05MPa,入户管的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D.套内分户水表前的给水静水压力不应小于0.10MPa,最低配水点的静水压力宜为0.30~0.35MPa【答案】 C3、一栋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南北朝向的办公楼,其标准层的南向和北向房间完全镜向对称,室内照明、人员数、室内设备完全相同,请问北向房间与南向房间的空调冷负荷的关系为( )。
A.北向房间的空调冷负荷大于南向房间B.北向房间的空调冷负荷小于南向房间C.北向房间的空调冷负荷等于南向房间D.不能确定【答案】 A4、干式除尘器卸尘管和湿式除尘器污水排出管的漏风量对除尘器效率的影响,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大B.小C.较小D.微小【答案】 A5、已知某喷水室的总喷水量为700kg/h,喷水温度为7℃,冷冻水温度为5℃,回水温度为12℃,其冷冻水量为( )。
A.700kg/hB.600kg/hC.400kg/hD.500kg/h【答案】 D6、下列关于冷凝器的选择,哪一组是正确的?①在冷却水质较差、水温较高和水量充足的地区,宜采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②在冷却水质较好、水温较低的地区,宜采用组合式冷凝器;③在水质较差和夏季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较低的地区,可采用空冷式冷凝器;④在缺少水源和夏季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较低的地区,宜采用蒸发式冷凝器;⑤在缺水或无法供水的场合,可采用淋激式冷凝器。
制冷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工作温度、制冷量、

制冷系数和热力系数是用来衡量制冷机经济性的指标。压缩式制冷机消耗机械能,其经济性用制冷系数衡量。制冷系数为消耗单位功所能得到的冷量。若制冷机的制冷量为Q□(千焦/秒),消耗的功率为N(千瓦),则制冷系数表示为□=Q□/N。吸收式和蒸汽喷射式制冷机消耗热能,其经济性用热力系数衡量。热力系数为消耗单位热量所能得到的冷量,若制冷机的制冷量为Q□(千焦/秒),耗热量为Q□(千焦/秒),则热力系数为
参考书目
祉□、石秉三主编:《制冷及低温技术》上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
□=Q□/Q□
制冷机的制冷量、功率或耗热量以及制冷系数或热力系数随工作温度而变。通常将制冷量、功率或耗热量用图表示为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函数,称为制冷机的特性曲线。冷凝温度越高、蒸发温度越低,则制冷机的制冷量越小,制冷系数或热力系数越低。因此,只有在相同的工作温度下才能比较两台制冷机制冷量和经济性。为了便于对比制冷机的性能,通常规定了共同的工作温度作为比较的基础,这称为制冷机的工况。对于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常用的有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其工作温度规定为
空调工况 标准工况
蒸发温度(℃) -15 5
冷凝温度(℃) 30 40一台单级蒸气压缩代发展 现代制冷机以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应用最广。20世纪80年代已能生产各种类型和规格的制冷机,所用的压缩机有往复式、回转式和透平式等,制冷量从100瓦左右到35兆瓦,蒸发温度从0℃到-140℃。这类制冷机主要发展趋势是:机组小型化、辅助设备紧凑化和运转自动化。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和蒸汽喷射式制冷机因消耗压力较高的水蒸汽,设备又比较庞大,金属消耗量大,应用日渐减少。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因使用低压水蒸汽或热水,能有效地利用低温位热能,则应用日渐增多。
铁电埃里克森制冷机的基本优化关系

第 2 O卷 第 5期
2 0 0 2年 1 月 0
低 温 与 特 气
Low e pe a ur d Spe ily Ga e T m r t e an ca t s s
V o .2 1 0. N O. 5 0 c .. 20 t 02
( p fPh s Q u n h uNo m a l g , a z o 6 0 0 Ch n ) De to y , a z o r l Col e Qu n h u 3 2 0 , i a e
A b t a t: m o lo er o e rc Erc s n r rg r t s be or d o .By u i he fnie tm e t er od s r c A de f f r elt i is o efi e a orha en w ke ut sng t i t i h m yna — m i s n he t r o c a d t he m dyn m i r er isofa f r oee i t e e f c h m alr i t nc nd nonp r e tr ge r to a c p op te e r lctc, h fe toft er ess a esa e f c e ne a in on ac a soffr oe e rcE rc s e rge at r ss udid. her s ls o a n d h e m a ovie s m e ne t e et— l s e r l t i is on r f i r o si t e T e u t bt i e er y pr d o w h or i c lgui nc or t v l pm en nd optm a sgn o e r e e ti rc on r f i at r . a da e f he de e o ta i lde i ff r o l c rcE iss e rgr o s Ke r y wo ds:e r e e rc m a e i l Erc s e rg r t f r o lct i t r a ; is on r fi e a or;he f t und m e a ptm a r l ton a nt lo i l e a i
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这个有意思的玩意儿。
你说这制冷系数啊,就像是制冷界的一把尺子,衡量着制冷效果的好坏呢!咱就好比夏天热得不行,都快被烤成“熟人”了,这时候空调就是咱的救星呀!制冷系数高的空调,那吹出来的凉风就像沙漠里的一泓清泉,让人舒爽得不行。
咱想想看,要是制冷系数不给力,那空调吹出来的风不凉,那不就跟拿把扇子扇没啥区别嘛!那可不行,咱花了钱可不想要这种效果呀。
制冷系数高,就意味着能更高效地把热量带走,让我们能快快凉快下来。
这就好像跑步比赛,制冷系数高的就像是飞毛腿,一下子就冲到前面去了,把热量甩得远远的;制冷系数低的呢,就像慢悠悠的蜗牛,半天也挪不了几步,那热量还在那晃悠呢。
你再想想,冰箱也是一样的道理呀!要是冰箱的制冷系数不行,那里面的食物还不得坏得快呀。
咱可不想高高兴兴买的好吃的,放进去没几天就坏了,多心疼呀!所以说呀,这制冷系数可太重要啦。
它就像一个幕后英雄,默默地工作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
咱平时可能都不太会注意到它,但没有它还真不行呢!你说要是没有一个好的制冷系数,那夏天咱还怎么过呀?难不成天天抱着冰块呀!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像是一个魔法数字,决定着制冷的效率和效果。
它可不仅仅关系到我们家里的空调、冰箱,还有好多其他的制冷设备呢!那些大商场里的冷藏柜、冷库啥的,都得靠它来保证里面的东西新鲜呢。
你说要是制冷系数不靠谱,那这些商家得损失多大呀!所以呀,研究制冷系数的那些专家们可真是太重要啦,他们就像是给制冷界注入了魔法的力量,让我们能享受到清凉和新鲜。
咱平时在享受制冷带来的舒适的时候,也得感谢一下这个神奇的制冷系数呀!它让我们在炎热的夏天能舒舒服服地待着,在寒冷的冬天能吃到新鲜的食物。
总之呢,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可不是个小角色,它可是制冷世界里的大明星呀!咱可得好好珍惜它带来的好处,别浪费了这神奇的力量哟!。
制冷系数cop与能效比eer

性能系数COP英文为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为了衡量制冷压缩机在制冷或制热方面的热力经济性,常采用性能系数COP这个指标。
1、制冷性能系数开启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是指在某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同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轴功率Pe的比值。
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是指在某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同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电机的输入功率Pin的比值。
2、制热性能系数开启式制冷压缩机在热泵循环中工作时,其制热性能系数COP是指在某一工况下,压缩机的制热量与同一工况下压缩机轴功率Pe的比值。
封闭式制冷压缩机在热泵循环中工作时,其制热性能系数COP是指在某一工况下,压缩机的制热量与同一工况下压缩机电机的输入功率Pin的比值。
其单位均为(W/W)或(KW/KW)。
(参考《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第517页或彦启森主编《空调用制冷技术》的相关内容)能效比EER:英文为Energy efficiency ratio在额定(名义)工况下,空调、采暖设备提供的冷量或热量与设备本身所消耗的能量之比。
此定义可详见《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第482页JGJ134-2001的术语部分。
大家亦可参阅中国建工出版社赵荣义等编著的《高等学校推荐教材空气调节》(第三版)第148页相关内容。
结论1、COP值用于评价制冷循环或压缩机的能耗指标,其工况采用循环的内在参数标注: EER值用于评价各类机组的能耗指标,其工况采用运行的外在参数标注。
2、水冷式冷水机组与风冷式冷水机组的EER值无可比性,因为风冷式冷水机组中的机组输入功率已计及了风机、电极的耗功率。
3、同一台机组名义工况与部分负荷工况的EER值无可比性,因为部分负荷时的冷却介质温度随负荷的降低而下降,与名义工况不同。
鉴于目前使用的各类机组实际上都处于变工况或变负荷条件下运行, 仅用上述单一的能效性能EER值统计或标注其运行能耗和能效性能并不符合实际应用情况EER主要表征了局部空调机组(含空气源、水源、地源等等整体式、分体式空调机组)的性能参数,其一个较突出的特点是仅适合于电动压缩式(蒸气压缩式)制冷或热泵空调机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Δ E2 = E2H - EL2 。(10) 式清楚地表明了对于满足 (6) 式的电介质 ,即线性铁电介质[4] ,ΔQR
总是小于零 ,而只有不满足 (6) 式的电介质才可能出现ΔQR > 0 。所以对ΔQR > 0 的情况 ,不宜
基于 (6) 式进行优化分析 ,否则将难免导得不正确的结果 。此外 , (10) 式与文献 [2 ] 所导得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
=-
5F 5T
=
So ( T)
-
A P2
(2)
E
=
5F 5P
=
2A (
T
-
Tc) P + 4 B P3
(3)
其中 So ( T) = 5 Fo/ 5 T 仅是 T 的函数 。而由 (2) 和 (3) 式 ,又可求得系统的定极化热容 CP 和定 电场热容 CE 分别为
CP
=
T
5S 5T
P
=
T
5 So 5T
ABSTRACT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and the refrigeration rate of the regeneration cycle for the ferroelectric refrigeration are calculated and some errors i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re pointed out .
关于铁电制冷循环方式 , 与磁制冷循环相类似 , 除了卡诺循环外 , 回热式循环[2]也很值 得重视 。文献 [ 2 ] 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是有意义的 , 有利于促进其发展 。但文献 [ 2 ] 在制冷 系数和制冷率的计算中有问题 , 未能获得应有的结果 。本文将重新计算 , 以便提供有用的结 果 。计算时采用与文献 [ 2 ] 相同的循环模型 。
2 铁电介质的热力学性质
对于单位体积铁电介质 , 自由能一般可表为[2~4]
F = Fo ( T) + A ( T - Tc) P2 + B P4
(1)
其中 Tc 为居里点温度 , P 为极化强度 , Fo ( T) 仅是温度 T 的函数 ,而 A 和 B 可视为与 T 无关的 常数 。由 (1) 式可求得系统的熵 S 和电场强度 E 分别为
t1 = Q1/ [α( T1 - TH) ]
(17)
t2 = Q2/ [β( TL - T2) ]
(18)
其中 TH 、TL 分别为高 、低温热源的温度 , α、β分别为工质与高 、低温热源间的传热系数 。
再根据工质的温度在回热过程中随时间作均率变化[2] , 可得两回热过程的总时间为
56
低 温 工 程
主题词 铁电制冷循环 制冷系数 制冷率
1 引 言
自 60 年代以来 , 随着对铁电介质性能的更多了解 , 铁电制冷工作逐步活跃起来 。特别 利用铁电介质 , 既可实现在室温附近 (210 K~310 K) 的制冷 , 又可实现在 4 K~15 K 低温 区的制冷[1 ,2] , 同时可减少环境污染 ,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这就更值得开发研究和推广应 用。
∫ ∫ | ΔS1 |
= | ΔS2 | 时 ,工质在循环的两回热过程中的熵变
T1 T2
CEL
dT和
T
T1 T2
CEH
dT T
也相等
。从而
∫ 有ΔQR =
T1
T2 ( CEL -
CEH) d T = 0 。这与ΔQR ≠0 的前提相矛盾 。所以当ΔQR ≠0 时 ,不可能有
| ΔS1 | = | ΔS2 | 。这样 ,就不存在 Q2/ Q1 = T2/ T1 ,而文献[2 ] 基于此所导得的制冷系数 、制冷
(16)
(16) 式与文献 [ 2 ] 所导得的制冷系数表达式 (见文献 [ 2 ] 中的 (19) 式) 显然不同 , 说
明了文献 [ 2 ] 的结果是不正确的 。
文献 [ 2 ] 对制冷率 R 的计算也有问题 , 主要对制冷量 QL 和循环周期 τ的计算都有错
误 。而根据牛顿传热律 , 循环中 T1 、T2 两等温过程进行的时间分别为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 并应用 (2) 和 (6) 式 , 可得 Q1 和 Q2 分别为
Q1
=
T1 | ΔS1 |
=
T1Δ E2 4 A ( T1 - TC) 2
(12)
Q2
=
T2 | ΔS2 |
=
T2Δ E2 4 A ( T2 - TC) 2
(13)
而由 (10) 、(12) 和 (13) 式 , 可得
(见文献[2 ] 中的 (6) 式)
ΔQR = ( T1 - T2) ( CEL - CEH)
(11)
不同还表明了文献 [ 2 ] 对ΔQR 的计算也是不正确的 。
4 制冷系数和制冷率的计算
根据上文讨论 , 所考虑的线性铁电介质回热制冷循环 , ΔQR < 0 , 所以其制冷系数应按
(9) 式来计算 。
P = χE 的情况下 , 只能有ΔQR < 0 。因为当 P = χE 时 , CE 由 (7) 式所表示 , 从而有
∫ ΔQR =
T1
T2 ( CEL - CEH) d T
=
Δ 2
E2 A
T1
1 -
TC -
1 T2 -
TC
+
2(
T1
TC -
TC) 2
-
TC 2 ( T2 - TC) 2
<0
(10)
δ2 T2
T2) ( T2 -
TC) 2 + k ( T1 -
T2)
(20)
其中 δ2 = α/ β, k = 8 Aα/ ( DΔ E2) 。而由 (15) 和 (20) 式 , 可得制冷率
R=
QL
τ
=α
2 T1 ( T1 -
TC TC) 2
-
1 T2 - TC
( T1 -
T1 TH) ( T1 -
W
= Q1 -
Q2
+| ΔQR |
=
Δ 4
E2 A
T2
1 -
TC
-
1 T1 - TC
(14)
QL
=
Q2
- | ΔQR |
=
Δ E2 4A
2 T1 ( T1 -
TC TC) 2
-
1 T2 - TC
(15)
再根据 (9) 式 , 可得
ε=
T1 (2 T2 - T1) ( T1 - T2) ( T1 -
T2 TC TC)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AND THE REFRIGERATION RATE OF THE REGENERATION CYCL E FOR THE FERROEL ECTRIC REFRIGERATION
Yan Zijun
(Department of Physics , Xiamen University , Xiamen 361005)
率及有关的分析结果 ,如ε = ( T1/ T2 - 1) - 1 ,ΔQR > 0 时ε的高限为卡诺制冷系数εc 等 , 就不
第2期
铁电制冷回热循环的制冷参数和制冷率
55
能成立 。
313 P = χE 与ΔQR > 0 相矛盾 文献 [ 2 ] 在ΔQR > 0 的情况下设 P = χE 是有问题的 , 实际上两者不能同时存在 。而在
TC) 2 + ( TC -
δ2 T2
T2) ( T2 -
TC) 2 + k ( T1 -
T2)
-1
(21) (21) 式与文献 [ 2 ] 所导得的制冷率表达式 (见文献 [ 2 ] 中的 (20) 式 , 有明显差别 。
总之 , 文献 [ 2 ] 所导得的制冷系数和制冷率的表达式 (文献 [ 2 ] 中的 (19) 和 (20) 式) 都不正确 , 主要在计算过程中违背了热力学两条基本定律 , 同时又忽视了铁电介质的基 本特性 。事实上 , 对于满足 (6) 式的上述铁电介质回热制冷循环 , 其制冷系数和制冷率应 分别由 (16) 和 (21) 式所表示 。而基于不正确的制冷系数和制冷率表达式进行优化分析 , 自然不可能获得应有的优化结果 。
由于功的数值受到ΔQR 的影响 ,所以文献[2 ] 所导得的制冷系数ε的表达式 (文献 [ 2 ] 中的 (11) 和 (19) 式) , 必须改正 , 即应改为[5~7]
ε=
QL W
=
Q1 -
Q2 Q2 -
ΔQR
(ΔQR
>
0)
(8)
ε=
QL W
=
Q2 - | ΔQR | Q1 - Q2 +| ΔQR |
当铁电介质满足近似条件 P = χE 时 , (3) 式中的 4 B P3 项可忽略 , (3) 和 (5) 式可分
别简化为
P
=
2A (
1 T-
TC) E = χE
(6)
CE
=
CP ( T)
+
2 A P2 T T - TC
=
CP ( T)
+
2A
(
E2 T-
T
TC)
3
(7)
其中 χ = 1/ [2 A ( T - TC) ] 为极化率 。(6) 和 (7) 式表明 ,χ和 CE 都随温度的变化而有较明显的
= CP ( T)
(4)
Ξ 本文于 1999 年 10 月 8 日收到 。严子浚 , 男 , 66 岁 , 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