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下医生集团发展现状分析
现在医生的现状分析报告

现在医生的现状分析报告摘要医生作为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职业群体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在当下,医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对现在医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 引言医生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其职责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然而,在当下,医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压力,这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职业压力医生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2.1 工作量大医生的工作量通常非常大,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和加班。
尤其在一些基层医院,医生需要负责大量的患者,而资源有限。
2.2 职业风险医生面临着一定的职业风险,比如可能被感染疾病,或在救治患者时遭到暴力伤害。
这会对医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2.3 患者期望患者对医生的期望通常很高,希望能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医学发展水平和资源不平衡,使得某些疾病的治疗难度增加,无法满足患者的期望。
3. 薪资和待遇医生的薪资和待遇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这使得一部分医生转行或离职。
此外,医生的职业进展路径也相对较为狭窄,晋升慢,这也降低了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4. 解决方案为了改善医生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4.1 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医疗资源的供给。
这包括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改善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
4.2 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降低患者负担。
同时,建立起合理的医患沟通机制,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4.3 改善医生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提高医生的薪资水平以及生活待遇,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此外,建立起公正、透明的评价体系,激励医生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5. 结论医生作为社会中至关重要的职业之一,其现状尤为重要。
通过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完善医患沟通机制和提高医生的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可以改善医生的现状,提高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最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生发展现状

医生发展现状
医生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职业之一,他们负责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提供医疗服务。
医生的发展现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的分配等。
首先,医疗技术的进步对医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诊断和治疗手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例如,现代医学技术中的影像学、基因检测、微创手术等都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这使得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其次,人口老龄化也对医生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这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掌握更多的慢性疾病治疗知识,在长期护理和疾病管理方面具备更强的能力。
医生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医疗资源的分配也是影响医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导致医生人才的流动性,一些地区的医生供应不足,而其他地区则存在医生过剩的情况。
这使得医生在选择发展方向时需要考虑地域因素,并对发展需求做出合理的规划。
此外,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患者对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医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适应患者的需求。
总的来说,医生发展现状受到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的分配以及患者需求的影响。
医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变化的需求,并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

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重要的医疗保障。
然而,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存在着人事制度上的不足,制约了医院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
为此,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医院管理部门开始着手对公立医院的人事制度进行改革。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实施路径。
首先,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猛,对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传统的人事制度过于僵化,无法灵活应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变化。
此外,由于公立医院人事任命方式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不公开透明等弊端,导致了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也影响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质量。
因此,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其次,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构建合理、透明、公正的人事管理体系,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改革要突破传统的等级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重视医务人员的绩效和能力。
其次,改革要加强人才激励机制,提供更多的晋升通道和薪酬激励,激发医护人员的创新活力和积极性。
此外,改革还要加强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机制,提供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为医务人员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路径。
首先,要加强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规范且透明的人才选拔机制。
这包括通过公开招聘、竞聘评选等方式,选拔和任用具有优秀能力和素质的医务人员。
其次,要推行绩效考核制度,以绩效为导向,评价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激励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机制,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建设。
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不仅要关注人事管理,还要加强对医院领导层的监督和约束。
要建立民主、透明的决策机制,确保领导层的公正、廉洁和高效。
医生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医生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医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尊重和信任的职业,他们为人类健康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生行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将就医生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医生行业的现状当前,医生行业在我国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医患关系的紧张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些医院医生数量不足,导致医生工作强度大,难以满足患者就医需求,让医患双方产生摩擦。
其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一线城市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而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导致医疗服务不公平。
另外,医生职业发展空间不足,医生收入较低,加之工作压力大,使得一些医生对职业的热情逐渐消退。
二、医生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现实的问题中,医生行业也在探索中不断向前发展。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生对医学知识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此外,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也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通过互联网,医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远程诊疗、线上咨询,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医疗服务。
同时,医生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开展医疗工作。
此外,医疗服务向家庭和社区转移的趋势也在不断增强,通过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医疗中心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更为贴心、便捷的医疗服务。
医生需要更好地适应这种趋势,改变以往只在医院就诊的模式,积极参与社区医疗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总之,医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付出和贡献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医生行业的现状虽有不足,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生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医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适应社会的变化,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医生行业必将迎来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
~~~~~~~~~~~~~~~~~~~~~~~~~~~~~~~~~~~~~~~~~~~~~~~~~~~~~~~~~~~~~~~~~~~~~~~~~~~~~~~~~~~~~~~~~~~~~~~~~~~~。
医生集团 研究报告

医生集团研究报告医生集团研究报告一、概述医生集团是由多名医生组成的一种医疗服务组织形式,旨在改善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一站式的综合医疗服务。
本研究报告旨在针对医生集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运行模式和优势,并分析其在中国医疗行业的应用前景。
二、运行模式1. 组织结构:医生集团由一名或多名医生共同组成,通过形成联盟的形式共同分享资源和协同作战。
2. 专业分工:医生集团可以根据医生的专业特长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3. 共享资源:医生集团可以共同利用医疗设备、药品、技术等资源,减少浪费和废弃。
4. 客户导向:医生集团通过提供一站式的综合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方案。
三、优势分析1. 提高医疗效率:医生集团通过合理的任务分工和资源共享,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
2. 降低医疗成本:医生集团可以共同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和废弃,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并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3. 提高医疗质量:医生集团通过医生间的互相学习和提高,共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4. 个性化服务:医生集团通过提供一站式的综合医疗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方案。
四、应用前景医生集团在中国医疗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生集团可以提供一站式的综合医疗服务,方便患者就诊,并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此外,医生集团还可以帮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同时,医生集团还可以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然而,医生集团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协调医生集团内部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分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次,医生集团的运营成本和管理团队的建设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最后,医生集团的信誉和口碑建设需要长期积累和维护。
总之,医生集团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组织形式,具有许多优势和应用前景,在中国医疗行业发展过程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国医生集团注册与运营现状分析

na. Method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nd public information of medical groups were in ̄
20 家增长至 2017 年 8 月的 224 家
Analysis ofthe current status of operation and enterprise registration of medical groups in China
ZHANG Donຫໍສະໝຸດ  ̄xuꎬ FENG WenSchool of Public Healthꎬ Peking Universityꎬ Beijing 100191ꎬ China
quiredꎬ then the distributionꎬ capital natureꎬ business content and so on of these group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891 out from 962 medical groups have finished enterprise registrationꎻ 14 were found to have their operational infor ̄
息ꎬ分析现有医生集团的数量、分布、资本性质、业务内容等情况ꎮ 结果:962 家医生集团中ꎬ有 891 家进行了工
商注册ꎬ 其中 665 家 (74 64% ) 医生集团注册地点在广东省ꎬ563 家 (63 19% ) 注册 地 点 为 深 圳 市ꎻ508 家
浅谈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解决的对策

浅谈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解决的对策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的提高,本文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绩效激励机制及人才评聘制度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卫生人力资源管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的提高,因此,促进卫生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成为推动中国卫生事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内容。
1.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未建立科学规范的人力管理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卫生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沿用机关人事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其功能主要侧重于员工的调进、调出和日常的档案以及工资审核管理等,强调了以“事”为中心,将人作为管理的对象,注重人对事的适应性,极少关心人的内在需求变化,忽视人的可激励性和能动性,抑制了其内在潜能的发挥。
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应该取代工作成为管理的核心,管理不再是对人的控制,而是将工作人员作为一种主动的资源进行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虽然近几年在不断探索医疗体制改革,但收效甚微。
我国卫生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仍处于初步阶段,还未制订出符合我国卫生事业未来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差异较大,卫生人力资源的分布极为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与结构差距过大,尤其是广大的县级及农村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短缺严重[2]。
未能真正根据卫生市场的实际需要,针对性开发卫生市场紧缺人才,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我国卫生人员不能适应从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服务,从医疗技术服务扩大到心理卫生服务的需要,难以向社区提供系统的预防、医疗、康复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
甘肃省医疗机构人事代理(派遣)工作现状分析

甘肃省医疗机构人事代理(派遣)工作现状分析赵贵宁1(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兰州730000)为了促进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切实保障用人单位和编外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指导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规定,甘肃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制定并于2009年8月18日正式印发了《甘肃省卫生厅系统编外护理人员推行人事代理(派遣)指导意见》。
《意见》要求,省卫生厅直属各医院要积极稳妥推进编外护理人员人事代理(派遣)制度,对编制以外聘用的护理人员,由聘用单位委托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对其进行人事代理,力争在3至5年内实现编外护理人员与正式在编人员同工同酬。
一、省内各医疗机构开展与推进人事代理(派遣)工作的紧迫性《意见》指出,省卫生厅将把编外护理人员人事代理(派遣)工作纳入对医院的质量考核考评中,对未达标的医院实行一票否决制。
医院除护理人员外的其他编外人员,省卫生厅系统其他事业单位的各类编外人员均可参照执行。
中央在兰医疗卫生单位、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和部队、厂矿医疗卫生单位可参照实施。
截止目前,省卫生厅所属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用工较多的大约有1作者简介:赵贵宁,汉族,(1976-),甘肃兰州人,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人事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45家左右,其中,主要分布在兰州、天水、酒泉、武威和张掖等地。
由于目前医疗体系不健全,加之甘肃又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设备匮乏、人员不足,致使不少医院的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编外聘用人员作负荷加重,自然医疗机构对编外聘用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编外聘用人员队伍随之不断壮大。
同时,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编外聘用人员在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作用也开始日益显现,逐渐成为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显然,没有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会直接关系着编外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进而会影响他们对所在用人单位的忠诚度、归属感,甚至会对所在单位的有效运转产生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下医生集团发展 贾瑶瑶一 张光鹏 《中国医院管理》第38卷第1期(总第438期)201 8 ̄1月 现状 陈红艺。 分析 刘晓冬 摘要随着医师多点执业的进一步放开和人才发展体制环境的变化,以体制外医生为主的医生集团不断涌现,对推 进医改、分级诊疗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从人事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体制外医生集团的优势与劣 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如推动以医生集团名义参与职称评聘、增设医师责任险、完善医保支付衔接等。 关键词医生集团人事管理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329(2018)01—0051—03
An ̄iysis 0f t @国0Ve 0p: e e々t 0 ?i-Wsbsi ̄n Group ̄-Jnder"dze Curren ̄:} ers0『tnel Ma聃& 0me 啦SVstem/J ̄A Vee-V ̄o,ZHAiCG Guang-peng,CC。jE j 50乳g—Vi,et 8 e。,,e l∞es0 Hesp;, ̄al j8n酋g@}耽e t,2@ 8,38( ):51—52, 55 乏bst &G With the further opening of physicians’multi-sited license and the changes of personnel development system environment,the physician hospital partnership is constantly emerging.It can boost the reform of the health care and thepersonnel system of institution.Through regarding personnel system as starting point,the paper analyze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chatlenges,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y suggestions,in— cluding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title appraisal in the name of doctor group,adding physician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perfecting medical insurance engagement. Xe7 o 目s physician group,personnel system,SWOT analysis Firs:."a t 0r’s sddress China National Health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Beijing,100191,China
从2009年新医改实施_r以来,国家开始探索推行医师多 点执业,这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部分。在各类政策支持 下,医生集团成为医师多点执业的“试验田”,各类医生集 团(医生联盟)不断涌现,助推国家医改。医生集团(medi— cal group)又称为医生执业团体或者医生执业组织,是两个 或更多医生通过采用签约合作制等方式组成团队或集团,为 患者提供一种或多种专科医疗服务 。本文从人事管理角度 出发,分析体制外医生集团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和挑战,并 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1 国内医生集团主要模式 《中国医生集团发展白皮书(2017)》显示,目前我国 大约存在500多个各类医生集团。从人事管理的角度归结起 来主要有两种模式。 1.1 医生主导模式 医生主导模式即体制外医生集团,其核心是将医生完全 变成“社会人”,全职自由执业,与医生集团不再是公立医 院体制下传统的依附关系,而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如张 强医生集团。 1.2分级诊疗模式 分级诊疗模式即体制内医生集团,是当前制度规则约束 下产生的过渡性产品,医生并未脱离其执业的公立医院,而 基金项B:中国/世界卫生组织2ol6—2ol7双年鏖合作项目 (20168102157J ①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J匕京 100191 ②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20 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 Vol 38 No 1(SUM No 438)Jan 2018 是在医疗机构横纵合作的背景下,在本职工作之余开展的 “多点执业”或“兼职劳动”。 2医生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分析
一般而言,人才管理包括培养、吸引、使用3个主要环 节,涵盖培养开发、评价使用、流动配置、选拔任用、激励 保障等5个管理机制,具体涉及聘用制度、薪酬激励、执业 资格、专业技术职称等若干管理制度。结合人事管理的内 容,比较分析两种模式医生集团的异同。同时选用战略机会 窗口分析法(SWOT分析),进一步分析体制外医生集团发展 的优势(S,Strengths)与劣势(W,Weakness)、面临的机 会(O,Opportunities)与挑战(T,Threats)。 2.1 医生集团主要模式的特点比较 医生主导模式和分级诊疗模式的特点比较[2 31见表1。 2.2体制外医生集团的SWOT分析 2.2.1优势(S,Strengths)是指体制外医生集团自身具备的 优势(1)拓宽专业成长空间。一般而言,以医生主导的医 生集团会集中于对团队核心医生的标准化培养,均采用专科 团队的分组模式,同组签约医生大多来自不同医院的相同领 域,为医生们提供了“优势互补”的机会,可认为是另一种 形式的“师带徒”。对合作医院也大有好处,会加大对各合 作基地医生的培训,缩短年轻医生独立手术的时间,在专科 临床培养方面更具潜力。比如,博德嘉联医生集团设立医生 培训基金,用于支持优秀的年轻医生到国内大医院或国外知 名医院进修学习。 (2)体现技术劳务价值。在我国,医务人员收入中,基 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倒挂是常态(全国卫生财务年报数据显
51 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下医生集团发展现状分析——贾瑶瑶等 《中国医院管理》第38卷第1期(总第438期)2o18 ̄1月
表I 医生集团主要模式的特点比较 主要内容医生主导模式 分级诊疗模式 医生组成体制外专家医生 体制内中高级职称医生 典型特征完全脱离体制,自由或多 不离开公立医院,多点执业 点执业 执业时间全职全时
执业地点私立医院(高端医院)为主 收入来源提供医疗服务获得收入 职称评聘挂靠医疗卫生机构 能力提升由医生集团提供培养机会 执业保障未明确 优点 1.打破了行政管理条框 2.市场定位技术劳务价值 缺点 1.医保支付不衔接 2.收入来源与执业保障不清 3.职称评聘渠道不明确 本职工作之外的“碎片化” 时间 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 提供额外服务所获得的增量 收益 第一执业地点 由所在公立医院提供机会, 搭建平台 由所在机构保障 1.明确的收入来源和社会 保障 2.职称评聘路径清晰 3.繁杂的人事管理框架 1.易受第一执业点影响, 走穴式执业 2.未改变医生在医疗体系内 的价值评估与角色定位
示,基本工资占20%~25%,绩效工资占50%以上),显性收 入和灰色收入倒挂也是常态,往往出现靠灰色收入来体现自 己的社会价值。体制外医生集团中,医生收人来源于提供医 疗服务取得的分成收入,超过70%的收入来源于医生所提供 的医疗服务。以张强医生集团为例,采用CPT(current pro— cedural terminology)分成模式计算医生收入,服务项目实行 自主定价,医生劳务收入占病人诊疗费的50%~70%,体现 了’医生的技术劳务价值。此外,医生集团将医生技术服务市 场化,市场的力量使医生更加关注患者的服务体验,促使医 生树立“个人品牌”。这也是医生价值的体现。 2.2.2劣势(W,Weakness)指体制外医生集团自身存在的 劣势(1)尚无利益分配标准。医生的来源、技术水平的高 低、是否稳定留用,这些均制约着医生集团的长期发展。在 我国,体制外医生集 多为独立法人机构,采用企业的经营 管理模式。以合伙制或股份制的方式运作。理论上,作为合 伙人、股东的医生(或其他卫生技术人员)是最理想的来 源,但这需要用股权做代价,医生规模必然会受到限制,医 生集团的规模也不会特别的大。国内只有少数地区试点推行 “医事服务费”,如北京 综合来看,E1前并没有医生在医疗 机构执业时的收入成分和劳务所得的标准,多数依靠市场机 制进行调整,缺乏收费行业标准 (2)尚无职称评聘资格条件。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 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高低的标志,同事业编制一样,都 是医生“身份”的象征 ,。在我国,职称评聘一般由省 (区、市)人社部门主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具体操 作,职称评聘依托医疗卫生机构,而且以人员编制数为基 数。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职位与职称代表着权力,确 定着在体制内可以支配资源的数量。虽然医生集团的医生多 是名医、专家,但是病人赴医院就医时,医院有一堆医生可 供选择,他们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往往会通过医生职称米 52 判断医生水平 .按照日前的形势,同l大J医, 集团多以公 订形 式注册成立,不具备职称评聘的资卡}}条件,其医生(高级) 职称评聘往往需要挂靠合作医院,小仅占用了合作医院的名 额,而且也增加_r人员管理的难度、 2.2.3机会(0,Opportunities)指体制外医乍集 发展巾 可能遇到的机会(1)政策推动 师多点执业 .多项政策助 推医生多点执业,也为医生集团吸引优秀人才打Jr r方便之 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囤家级文件,首次 提出自由职业,从顶层设计上未医师执业模式的渊整指明lr 方向。《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同家卫生计 委第13号 令),从部门规章层面认可了医师可以在多个机构执业 。 2016年底,最新修订版《非法行医罪司法解释》,从司法层 面规范了医师多点执业。 (2)服务需求推动人才合理流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膳民牛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更为 强烈,由此形成J 优质医疗资源需求市场t 。医疗服务需求 促成了医师多点执业或自由执业的出现.促成r 师的合理 流动,更是促成了而向高端群体的医生集团的出现 2.2.4挑战(T,Threats)指体制外医生集团在发展中可能 遇到的威胁(1)缺乏有效的执业保障。长期以来,公 口 院的人事制度在人员晋升、深造、:[资待遇、养老保险等方 面的优势对于医师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旦医牛离开体制,拥 有的资源也会大大减少。当前我国医疗责任险针对的是医疗 机构,而不是个人。医生集团不是医疗机构,那么医疗责任 险能否为医生集团提供保险服务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 、 如果医生自由执业后,加入医生集团,那么在执业点执业时 发生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如果无法清晰确定责任方,会给 医生及医生集团群体自治能力构成挑战 ,。 (2)缺乏完善的医保支付体系 我同商业保险相对落 后,大多数居民使用的是基本医疗保险。一般而言,只有住 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费fj_j才能按规定报销。医疗保障体 系以及支付体系很 健伞,特别足医疗保险与医生集团合作 模式尚不明确,多数只能面向商业保险中的高端自费人群或 自费意愿的疾病,医保支fl『体系还不完善。 3美国医生集团经验借鉴 【廿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医t卜自由执 是通过参与医q一集闭 实现的,以美国发展最为成熟。在美国,主要通过执业许 可、卫生监督和事故责任判定对医生集团进行监管,法律依 据是斯达克法, E规定符合团体执业条件下的任何组织都可 以成立医生集团。 商业保险是医生集团的收入来源渠道。m保险公州根据 患者的白付账 ,支付医生集团、医疗机构相应的费用,再 由医生集团进行内部劳务分配 集网内所有成员医生的医疗 服务收入由集团统一处理,医生不允许从转诊数量中获得额 外收入,但可通过利润分成和劳务绩效奖金获得报酬。 在美国,对于误诊、延误治疗等事故的赔付,多数医院 与医生集团会购买医疗事故责任险 也有例外情况,如果由 医院或医生集团认定,医牛在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明显过 失,需要由责任医生赔付(一些医生会购买责任保险,用于 扣除医疗责任赔付金额),剩余部分再由医生集团和医院按 照一定比例承担。 (下转第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