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小说人物形象鉴赏ppt1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人物心理、形象和作用+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人物心理、形象和作用+课件

方法指导:找——定——删——写
找:锁定相关情节; 定:/联系自身、共情/仔细揣摩,精确定义;
显性:找出相关情节中直接描写人物心理变化的标志性 词语;抓住或者能显示心理的关键词句;
隐性:抓住文中的语言表现、动作暗示、神态表现、环 境烘托、梦境描绘
删:合并同类心理; 写:把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过程按照要求写下来;
2022高考新课标1卷真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体共3小题,15分) 《江上》冯至(有删改) 考查点:艺术特点、人物心理、人物形象作用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 .关于江边人们谈论季礼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 .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 请结合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 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 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 谈谈你的理解。(6分)
塑造人物的手法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
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交代人物,突出特点,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 格
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描写手法
具体分析
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不仅指对五官、面容的描写,还包括对身材、体型、衣着、姿态、精 神状态、风度等较明显的外部特征的描写。可以分为整体描绘和局部雕琢。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 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 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 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 的人的口里。

《高考一轮复习——小说·人物 》课件 (70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小说·人物 》课件 (70张PPT)
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旨;②反复出现,全文线索,是结构 更加严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④推动情节发展;⑤ 寄托作者某种情感
人物形象 概括
认真审题
(1)是概括还是分析 “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 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 合文字分析。
(2)是性格还是形象 ①“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 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等内容; ②“形象特点”以“性格特点”为中心, 可以把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 位、职业等考虑进去。
3.揭示主题,增添魅力 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
4.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有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 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小说中的“我”
“我”是一个线索式的人物,通过“我”串联起了小 从情节结构看 说的所有情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增强了小说的真
③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背景。
主题
④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次要人物
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①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 节发展。②担当特定的角色(叙述者、参与者、旁观者、评论者、见证 者),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增加真实性),常常起到线索作用。
2.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主要人物品 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典型细节的作用
(1)
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生存状态、思想状 况、情感感受、价值追求。
(2) 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
(3)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公开课:《小说人物形象作用》 课件(共31张PPT)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公开课:《小说人物形象作用》 课件(共31张PPT)

设 (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

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方 2.“次要人物的作用”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式 (1)本文的主人公为×××,那么另一人物在小
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的××人物与××人物是什么关系?
主 要 人 物
1、典型性(主要特点)、
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怎么写)
分析形象的作用 (为何写?)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人物形象的身份概、括职与业、分析(知识回顾)
地位、教养、
【思路点拨】角色、
基本信息 言谈举止 环境影响 情节推动
他人看法
人物 主题
作者评价
提问方式
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小说中的王有福有 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2016年高考山东卷: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 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分) 4.2015年高考安徽卷: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 概括达子形象的特点。(6分)
物 环境
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 背景。
主题 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 如《祝福》中的“祥林嫂”:
• (1)祥林嫂是中国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善良 刚烈,勤劳能干,却在封建礼教和思想的压制下 走向毁灭。(人物形象)
• (2)作者通过对祥林嫂形象的塑造,控诉了封建 思想和礼教对人的戕害。(主题)
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1)个性鲜明,侧面衬托主要人物; (2)牵线搭桥,推动情节,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

2012年高考语文《鉴赏小说之人物形象》精品复习课件

2012年高考语文《鉴赏小说之人物形象》精品复习课件

常见题型 •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
形象, •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 4、 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 1、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 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 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 2、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情节、环境、人物

文学即人学,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
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 价值观念等的。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 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 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
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
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
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 【09安徽】12.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 形象的特点。(7分) • 【09浙江】16.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不超过100字)(5分) • 【10江苏】1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 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分) • 【10全新】(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 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 • 【11广东】17.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物形象?(4分)
(2010年高考江苏卷)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 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 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 负责,关爱部下; (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 下配合默契;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 雄气概,粗犷豪迈。
• 3、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 4、借助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式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课件

桂枝既惊又喜,婶,你进城了? 可不是,跟兰兰他们住一起了,没曾想,兰兰怀上了, 闹什么反应 婶,照料兰兰这可是大事,你偷偷跑出来干什么? 去年答应了你的,婶能不来吗?再说,又一年没见你们 一家了…… 这回,桂枝是酸在眼睛里,泪水差点儿溢了出来。她侧 过脸去,抹了一把,不由分说就动手给连婶收拾包裹,她决 计明天一早就让连婶回城去。
解题方法
●从具体做法上来看,第一要从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 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 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答题模式】 ●1、某某是一位怎样的人? ●常用的一般模式为:××是一个······(思想性情特点)
+···(身份地位)的人”。(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 2、例某)某具有怎样的性情特点” 就需“××的性情特点: ①性情特点+分析 ②性情特点+分析 (分条点作答)人物形象题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灵活 作答,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答题技能
(1)表述答案: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案要点。 (2)答案要分点,分条写出人物的性情特征; (3)尽量用原文,组织答案时尽量挑选使用原文中关键词句; (4)词语要概括; (5)多选用恰当的形容词。 (6)注意答题方向、要求(注意区分“概括”和“分析”“赏 析”不同的侧 (7)重点。
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提问方式】 ●(1)简要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情特征。××有哪些性 ●格特点? ●(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的形象特点。 ●(3)请简析××这一人物形象。 ●(4)××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加以概括。
解题方法 一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言谈举止)等 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情特征。

专题03小说阅读鉴赏人物考点解析(课件)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

专题03小说阅读鉴赏人物考点解析(课件)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
“哦。”关成山心中一震。 “老兄,有人喊我呢——我唠叨这些个,就是让你别生气了。” 关成悦走了,关成山没动身儿,他在盘算怎么补救一下这事儿——几经思考,最后决定回去一趟。 二号诊室的门关着,敲半天没人应。这时,护士长闻声走了过来。 “刘大夫去病房抢救病人了,您找她——” “跟您说一下也成啊。我,我想啊,我刚才,我那话不合适,很后悔呢……” 这些话,令护士长眼圈儿红了:“谢谢您,我,我也替刘大夫谢谢您。”
(2)答题思路。 ①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认识人物形象 。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小说中人物的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个人涵养、教 养等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如《祝福》中的鲁四老 爷,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是封建礼教的坚决捍卫者,他思想僵化, 反对新党,反对一切变革,已经是民国时代了,而他还停留在封建时代。对于祥 林嫂,起初只是因为她是寡妇,觉得很不吉利罢了,但还能容忍;后来祥林嫂改 嫁回来,他实在无法容忍,因为在他的封建伦理观念里,改嫁是女子最大的罪恶 ,他害怕玷污了祖先。正因为这种歧视,才彻底地毁灭了祥林嫂想要活下去的希 望,她被扫地出门,悲惨而死,还要被骂一句“谬种”。
2024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 解析宝鉴
小说阅读人物鉴赏考点解析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小说阅读鉴赏的常考知识点,主要人物形象 的概括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作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手 法,准确掌握,夯实基础。
2.掌握小说阅读鉴赏的命题角度、解题技巧、答案组形象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 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 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因此本部分将以高 考对小说形象考查题的类型为突破口,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用,结合文本分 析,规范答题。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公开课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公开课

答案:通过外貌描写(衣着)来暗示朱丹对 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知己知彼
为下文写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埋下伏笔。
偏离主旨
对今天这样一个特别日子的纪念。
概括不精准
通过对朱丹的外貌描写,更好展现朱丹 孤傲、纯洁心灵,对南京大屠杀的哀悼 和爱国之情。 无中生有
沙场点兵
4、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 木笛,意图是什么?
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5分)
勤劳善良、
“母亲”是一个 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 的普通女性形象。
布置作业
《三维设计》P66 对点突破 《翻浆》 小说塑造了“青年”怎样的形象?请结合 文本加以分析。来自③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答案: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 族精神并且谦虚有礼的人。
知己知彼
朱丹是一个有才华的木笛手,渴望成为木笛 手,但更爱国。
表述不准确、不规范
朱丹一个刚直、爱国的人物形象,作为一位 演奏家,他铭记历史,表现了他爱国、爱民 族的精神。
解题思路:
人物刻画方法 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 木笛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
挖掘深层含义
珍爱 木笛
“小心谨慎地”
答案:通过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朱 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知己知彼
想突出朱丹对木笛小心翼翼,表达他对木 笛的重视。
浅尝辄止
第一次着重表现朱丹对考试的重视;第二 次主要体现他的爱国情怀,意图是表现他 对国家的爱。
高考小说阅读之 人物形象鉴赏
学习目标 一、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的地位 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 的方法 三、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 题模式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形象+课件24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形象+课件24张
2.规范作答要点 定位准了形象的角色之后,就要回顾前面所讲的各类形
象的作用,然后分点作答,每个要点采用“先概括作用,再 结合文本陈述分析”的模式。

谢你月 聆的 听 制 年

20XX 8 XXX
主人公的心情。(6)通过他人的态度、评价、反应,或者通过作者的介绍、 评价来
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
形象塑造常用表现手法
小说人物形象永远离不开情节安排。因此,小说中很多情节安排手法都是为了 体现人物的核心特点。在阅读中,有一些情节安排的表现手法也是我们捕捉人物形 象的关键。
1.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 本构成单位,可以起到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渲染气氛、烘托事物、 表现主题的作用。
3.抑扬结合
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 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4.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能够达到“超以象外,得其寰 中”(《诗品》)、“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艺术效果。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1)圆形人物: 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住住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现实中人类的多维性构成
形象塑造常见手法
(1)通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突 出人物的性格特征。(2)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心理活动”),直接揭 示人物的情感(心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3)在主人公与(人、命运、 疾病、战争……)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4)通过典型环境 (时代、社会、生活、法律、阶级、习俗等)的描写,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 (5)通过环境(此处特指主人公所在的景物环境、场景)来暗示
人物作用分析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高考浙江卷】
2.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 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 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 中“我”的形象与作用。(6分) 第2题将参考对象列了出来,明确地提示 学生可以运用《祝福》中对“我”形象分析 的方法去解答这道题,题目本身有相当难度, 但有了这一提示,也就有了解题思路。
经典试题回放
• (广东《河的第三条岸》)结合作品,请简 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5分) • (江苏《侯银匠》)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 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 (海南《二十年以后》)小说中的鲍勃具有 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 (浙江《乌米》)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 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 (各不超过两个词)(2分)
2.参考答案: 形象 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 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 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共2分。意思符合即可。对②③两点中的“人性美”和 “清醒认识,结合文章具体解说也可,答对一点给1分, 答对二点给满分) 作用 ① 使文章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答“见证人”也可) 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答“贯穿文章始终”也可) 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 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形象。 (共四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三点 给满分,未涉及上述要点,能言之成理的酌情统一给分)
• 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 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 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 中“我”的形象与作用。(6分)

“我”同情以及敬佩、欣赏老人乌米,“我” 懂得去了解乌米,从“我”的话以及对乌米歌声 的感觉,可以明显且深刻地看出乌米,满怀期待 地盼望亲人归来以及等待中的孤独、伤心,有燃 烧出希望!坚定不移的相信亲人会归来。从“我” 的话中以及感受中可以侧面反衬乌米对丈夫和两 个孩子深深的爱。
“我”非常同情乌米,她是生活的不幸者。(1分
“我”贯穿全文始终,是文章的线索。 “我”是故事的见证者。 “我”对乌米很敬佩,通过我表达对乌米的赞美。 答对3点给满分4分
拉网捕鱼战术, 屡有收获。
共5分
3.要尽量用原文的话答题
依据: A、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 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 还没有完全提升到“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的层次,因此,要依照作者的 思路来理解作品。 B、用原文的话有利于在阅卷中形成 比较统一的评分标准。
4.尽量用专业术语
21.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 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 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 作用。(6分)

我把乌米的故事和遭遇写出来,不然,没有人会 知道乌米这人会发生什么事,我在故事中只是一个路 人,但起决定性作用。
人物形象(课本知识梳理)
• 人物的作用 1 故事的线,用人物的经历推动故事发展. 2 主题的揭示,用人物的命运遭遇揭示小说主题.
• 人物的塑造 1 通过人物肖像、语言描写.如《桥边的老人》 2 通过人物行为描写.如《娜塔莎》 3 通过人物心理刻画。如《牲畜林》 4 通过细节描写。如《最后的常春藤叶》 5 通过环境的烘托、衬托。如《陆游》
• (江苏《侯银匠》)小说中的花轿与 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 分析。
• ①要花轿早有打算 (2分) • 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2分) • 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 (2分)
(花轿是塑造侯菊这一形象的一个道具,文
中有具体写侯菊与花轿有关的行为动作及 相应的语言,这足以表现侯菊的内心世界 及性格特征。)
• 答题四大注意点
1、审题要细心
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 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过两个字) (1) ⑵
(必须是两个方面的性格特征,每点限定两字,共2分,各一分)
不是性格特征的(宁静、信心、喜悦、坚信) 不是两个方面(坚强、坚韧) 不是两个字的(坚忍不拔,顽强坚毅)
• 2.要有分点意识
不分点很容易答漏 被阅卷老师漏看
“形象”得两分, “作用”得一分
我既是一个倾听着,又是一个牵线的 人,还是一个诉说者,“我”贯穿于全文, 牵线搭桥,引出故事,成为脉络。 (1分)
如果这句写在试卷上大 概有三行,有些同学可 能觉得差不多了,但实 际上这只能算一分,它 只扣贯穿全文的线索这 一点。
形象 作用
• (海南《二十年以后》)小说中的鲍勃具 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 答案: • 1重视友情,信守诺言;(2分) • 2乐观开朗,心直口快;(2分) • 3企图逃避法律。 (2分) (适度归类,分点作答)
• (浙江《乌米》)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 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 超过两个词) • 答案:⑴坚忍(执着)⑵乐观 • 本题考查对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层级为C。 但要注意到是要求概括“性格”特征,而不是形 象特征,结合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 写,此题的两个词就应该能够写出来。从乌米对 待生活态度上说,可以归纳出“乐观”,从她对 未来的期待上说,可以归纳出“执着”。
• (广东《河的第三条岸》)结合作品,请 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5分) • 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能力层级D。 • “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情感深挚、忍 辱负重的普通女性形象。她爱唠叨,常责 备孩子(行为);掌管着全家人的生活, 热爱家庭。她对“父亲”的行为深感不满, 甚至觉得羞辱,但又一直牵挂和思念着他, 直到年迈,她才放弃对“父亲”的等候。 • 答题格式:总评+具体解说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尤其是人物形象, 可以分“三步走”: 首先,听其言,观其行。就是从作者 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 貌、行动、心理等。 其次,给人物写“思想鉴定”。这是 由表及里的过程,就是通过作品对人物的种 种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质。 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 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认识人物 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