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专题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课件

高考复习-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课件

双方各说各有理,互不相让。就在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秋和她的婆婆在山上那个采油小站旁悄悄地为敦 厚挖着墓穴。
妈说:“敦厚,你就住这儿,把井看好……”
小秋说:“妈要是想你了,我就跟妈来看你……”
起风了,落雪了,一会儿,天地一色。
(有删改)
11.作品塑造敦厚的形象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第一步: 明手法
母亲“不孝”, 最后揭示他既孝 顺母亲又报效国
本来敦厚为了国 “这里,就他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好大一座山了,一口油井,一节列 家的真孝和大孝。
家守护油田,不怕 困难,他是怕他妈 担心才不接她来逛 后来敦厚牺牲,大 家才知道真相, 再“扬”。
车式铁皮房,住着敦厚一个看井人,四野茫茫,遥无人迹,比他们的泔河 村还荒凉”,“采油厂的领导说,这口井是全厂最远的一口井,没有人愿 意来住单站。敦厚刚从部队下来,又是党员,他就主动去了。这么多年, 他一句理怨都没有过,从没提出过困难”,而敦厚媳妇小秋道出了敦厚不 肯带他妈来逛的真相,“他一直想条件好些了,分了房子,再把妈接来 ……”。
此后,泔河村人的话变得难听了:“真看不出敦厚是个没良心的。”
敦厚妈说:“是我不去,油田没啥好逛的。”
孙四海他妈说:“没啥好逛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没啥好逛的他为啥把他媳妇叫去逛呢?”
孙长明他妈也附和着说:“不是咋的,往后少跟这人打交道。”
村里人都这么说,次数多了,敦厚妈就觉得脸上不光彩,人多的场合去的也少了。 敦厚妈的身子一日不济一日,年底就突然不行了。支书张大昌做了主张,一封电报把敦厚从油田上招了回来。敦 厚夜夜陪着妈,给妈端吃喂喝,无微不至。小秋更是殷勤,尽着一个媳妇的孝道。敦厚把妈驮到县医院查病,医生冷 着脸叹了口气说:“准备后事去。”敦厚把妈驮回村里了,急着要去油田。在村口,支书张大昌拦住了敦厚的去路。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知识总结及专项训练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知识总结及专项训练

解题指导——“三结合一深入”1.锁定场合,结合具体情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往往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场合,通过人物在这个场合中的表现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制于这个场合。

如《林黛玉进贾府》里对于同一个问题——女孩子读书,林黛玉前后的回答就不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林黛玉刚进贾府不知道老祖宗对女孩读书的看法,林黛玉就说了实话;后来知道了,就说了假话,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小心、敏感,当然还有她的聪慧。

锁定了相关场合,从“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就能准确理解人物此时的心理了。

2.整体感知,结合上下文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或心情)描写自有作者的一番苦心,更是具有一种画龙点睛之妙。

因此,在解读文本时必须结合上下文,整体感知。

全面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事情的发展和结局,掌握具体人物的心理在全文描写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描写的别具匠心。

从“人物在整个事件中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或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

3.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往往通过人物外在的表情动作来显现。

因而我们在分析人物心理时,还必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分析理解人物的心理(或心情)。

《祝福》中祥林嫂见到“我”后“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表现出她见到了希望。

4.深入文本,换位思考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

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涉及人物复杂内心活动这一方面。

【命题角度二】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性格)提问方式——怎样确定是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性格)题?题干示例(高考全国卷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高考全国卷Ⅱ)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鉴赏专题分析(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鉴赏专题分析(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鉴赏专题分析(附练习及答案)壹~知识梳理~知识点1:考点解读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鉴赏”,是指鉴别欣赏文章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主题的社会意义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做出的赏析。

“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且能激发人们思想的生活图景,多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以及景物和场面等。

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情感等,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涵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达到情感与事物、景象等和谐一致。

设题角度有:①形象的特点。

文章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何个性特点和典型性。

②形象的塑造。

作品的形象使用什么样的手法塑造的。

③形象的地位和意义。

形象具有什么样的典型意义或社会意义。

知识点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描写】①肖像描写。

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的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因为人物的外部特征总是同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相联系的。

②动作描写。

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手法。

典型的动作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行动,还要写出人物以何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

③语言描写。

具体包括对话、独白、旁白以及语气声态等的描写。

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场合吻合。

④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

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

有时可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可以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肖像、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遇等来进行折射。

【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指人物周围的一切事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物等。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含答案)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绣鞋王奎山一大早,七婶就起来了,她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是麦苗出嫁的日子。

她想简单地弄点饭吃吃,就到黄瓜园贵他姑家去。

她想躲过这一天,免得自己看到麦苗出嫁伤心,也免得麦苗难受。

刚刚做好饭,麦苗就一头撞了进来。

麦苗进了屋冲她叫了一声“婶”,就到西间里去了。

她没有往西间里去。

平日她就不常往西间里去。

那是贵住的房间,贵参军前就住在西间里。

过了一会儿,麦苗从西间里出来了。

七婶抬眼看了一下麦苗,见麦苗脸上竟是出奇的平静。

她知道麦苗是个挺有主见的闺女,就放心了。

麦苗说:“婶,做饭了没?”七婶说:“做了,刚做好。

”麦苗说:“婶,我来晚了。

”七婶说:“看你说的。

今儿个是啥日子!”麦苗麻利地将平日吃饭的小方桌用抹布擦净了,又在桌边放一把小靠椅,就拉七婶往上坐。

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了。

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肯往椅子上坐。

七婶说:“苗儿,你看你。

”麦苗说:“婶,你上坐,你上坐。

”七婶说:“这妮子,你看你。

”麦苗说:“婶你上坐,我有话说。

”七婶说:“妮子,哪能那样哩,不兴不兴。

”到底没有麦苗的力气大,被麦苗连推带拉地按到了小靠椅上。

七婶说:“屋里有爹有娘的,那可不兴。

”麦苗不答话,麻利地抹了一只碗,盛了一碗红薯稀饭,又拿了一个馍,一双筷,小心地来到七婶面前,庄重地跪下。

七婶仰起头,闭上了眼,眼泪却止不住地淌了下来。

麦苗说:“娘,吃饭吧!”麦苗说:“麦苗今儿个就要走了,再给娘端一次饭。

”麦苗说:“往后,娘再想吃麦苗端的饭,就难了。

”七婶只好睁开眼,将饭接过来,放到桌子上。

抬眼去看麦苗时,见麦苗早已哭成了泪人儿。

两个人遂抱在一起,畅畅快快地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七婶首先止了哭,又扳起麦苗的头,用手给她擦脸上的泪。

七婶说:“苗儿,今儿个是你的喜日子,高高兴兴地走。

2024届高考小说复习之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2024届高考小说复习之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 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 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 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 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 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 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 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 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 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 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 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
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 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 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 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 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 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心理的变化”也就是情绪感受等的变化,如由不开心到开心到悲 喜交加,由低落到亢奋到复杂纠结,总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而改变 。所以,概括心理感受情绪题,必须结合故事情节的变化来决定答案 。

2025届高考小说复习:形神兼品析“人”“物”共赏——分析概括形象课件

2025届高考小说复习:形神兼品析“人”“物”共赏——分析概括形象课件

2.(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采用对照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使老开的形象更加 突出,性情特征更加鲜明。简要分析小说在哪些地方使用了对照手法。(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之前老开的木匠当得风生水起、生意红火与之后人们嫌家具又笨又重、不新 潮的对照。②之前认真做家具与之后认真做家具模型的对照。③孙子、孙媳妇对“又 笨又重”旧式家具反感和对迷你型家具的迷恋的对照,体现老开技艺的高深。④旧家具 遭孙子嫌弃时的落寞心理与新家具模型被追捧时喜悦的心理对照。 【解析】以老开自身前后的对照,老开与周围其他人的对照,周围人前后行为的对照等 作为切入点。
【方法·指津】
解答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题“三步骤”
【典例·突破】 【 例 3 】 ( 物 象 的 作 用 赏 析 ) 阅 读 《 麦 子 》 ( 阅 读 文 本 见 任 务 二 活 动 2 【 典 例 ·突 破】),完成后面的题目。 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②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 强的生命力。③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做贡献的主题。
“形”“神”品析,“人” “物”共赏
——小说专题复习之人物形象
内容目录
活动1 人物形象特 点的概括
活动2 鉴赏人物形象 的塑造手法
活动3 人物形象(物
象)的作用
活动1 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 【必备·梳理】 一、人物形象的构成
二、整体概括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四角度”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

教材小说
第二册:《祝福》《边城》 《林黛玉进贾府》 第三册:《品质》《老王》 《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小说三要素:
人物: 外貌、语言、神态、 动作、心理-----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 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按篇幅及容量分为:
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
按写作体制分为:
侧面描写:音乐大师的表情、语言
③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答案: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 族精神并且谦虚有礼的人。
塑造形象作用题
1,形象的作用题提问方式
小说中的人物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包括物象)。 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要挖掘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代 表性,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 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或警示作用。 1.小说塑造××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有何意义?
——环境描写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
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 一个活物。
——《祝福》
——细节描写
近年高考试卷中人物形象题关键词:
寡言少语、平凡、朴实、纯真、善良、 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 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 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 老实、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 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著、 势利……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 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 好戏了。 ——《社戏》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 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 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 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 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孤独之旅》

专题02-小说形象典例分析-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典例分析+对点训练

专题02-小说形象典例分析-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典例分析+对点训练

2023高考复习专题之小说阅读典例专题二形象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一、典题展示1.(2022年全国甲卷《支队政委》)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6分)①坚决果断/顾全大局。

老胡腿部受伤化脓,为了不耽误革命工作,他果断决定让战友给自己挤出脓血。

②意志坚强/坚强不屈/刚毅坚强。

没有医疗器械和麻药,他忍受剧痛,有不屈的意志。

③信念坚定/有革命信仰。

环境的艰苦和身体的痛苦都不能改变他革命的信念。

2.(2020年全国卷Ⅱ《书匠》)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6分)(文本见《优化方案P85》)①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

“寿数长”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这么多年了”“已经是三十年前了”表现了老董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②面对自己职业起点的人生感慨。

老董回忆自己学习古籍修复的起点,饱含对人生的感慨。

③对老馆长的怀念。

老董带老馆长后人“我”重游旧地以及回忆起“我”爷爷画画的场景,表达了对与老馆长共度的生活的眷念。

④对古籍修复工作有人传承的期许。

老董喃喃说“我带您的后人来了”暗含老董希望古籍修复工作能有人传承下去。

3.(2020年全国卷Ⅱ《书匠》)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6分)①坚持行业规矩/敬业精神。

老董把“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当作自己的从业原则,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

②恪守职业操守/执着精神。

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

③精益求精的精神。

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

④淡泊名利,坚持传统技艺的传承。

修书成功成为“英雄”后,拒绝了图书馆给他转正,选择了急流勇退、默默无闻。

二、解题思路总结此类题的解题思路、答题要点与常见知识术语。

题型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一、典题展示1.(2019年全国卷Ⅱ《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6分)(文本见《优化方案P89》)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形象 表现手法、语言
人物形象 个性化阅读
情节安排的技巧 情节结构的安排
标题、主题 语言
语言、主题
人物形象 情节安排的技巧
标题、主题
人物作用 人物形象
主题
探究问题一: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1、语言描阅写、读外指貌导描写、动作
描写、心理描写,神正态面描描写写
2、周围人物、故'''''; 事情节和环境
2016年新课标Ⅱ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卷 尼
【美】迈 《战争》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
(3)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考查角度
人物形象 表现手法
2018年新课标卷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Ⅱ老舍 《有声电影》
(2)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近三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汇总
客观题 2016课标一 C分析综合
2016课标二 C分析综合
主观1
B理解词语 “锄” D鉴赏评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观2
B理解句子 +D鉴赏评价 C分析综合
主观3 选文 F探究 《锄》
F探究 《战争》
2016课标三 C分析综合 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 F探究 《玻璃》
体裁 小说 小说 小说
不愿借机发财。(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探究问题二:
修改为:请概括王有福的人物形象
针对短板文学类文本考点的知识体系
身份
外貌

形象特点
职业

技能


习惯

精神

性格特点
品格
情感
外在的 内在的
重点探究三:
思考:自己做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审题—勾画—旁注—规范
答题基本模式
注意题型的细微变化,怎么问就怎么答 1.请概括(分析)××的形象(性格)特点。 分点作答 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 概括 分析 分析 概括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总括句(人物身份)。 分点作答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
(3)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2018年新课标卷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Ⅲ刘慈欣《微纪 元》(节选)
(2)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3)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分)
高考小说阅读专题
—人物形象的分析
【考点解读】
《考纲》对赏析小说的
人物形象的要求是: “欣赏作品形象,领悟 作品的艺术魅力。”即 要求我们能够准确把握 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 学会赏析刻画人物的技 巧,分析作品塑造人物 的用意或作用。
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归纳的方法。 2.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
卷 李锐《锄》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6分)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 分)
2017课标一
2017课标二
2017课标三 2018课标一
2018课标二 2018课标三
C分析综合
B理解+C分析
C分析综合 B理解+C分析
C分析综合 C分析综合
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 +F探究
C理解+C分 D鉴赏评价

+F探究
C理解+分析 D鉴赏评价
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 +F探究
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
例: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 的农村的青年女性形象……
课堂交流展示:
阅读小说《马兰花》,请概括马兰花的性格特 点,简要分析。
描写的烘托
侧面描写
3、作者或者其他人对人物的评

平近凡年、高朴考实试、卷纯中真人、物善形良、象可题爱关、键词:
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
幽默、谨慎、正直、洒脱、狡猾、
豪放、泼辣、热心、胆小、老实、
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
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 执著、势利、性情谦卑 大方热情 机智幽默 理性克制 有责任感 胆 小怕事 狡黠圆滑 固执守旧 颐指 气使 目中无人 斤斤计较 呆板迂 腐 逆来顺受 妥协退让
课堂交流展示:
阅读小说《玻璃》,请概括王有福的性格特点, 并简要分析。
个性特征+(举出实例)
• 【答案】(6分) •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 • 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
认; •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
2017年新课标卷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Ⅰ 赵长天《天嚣》
(2)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3)小说已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2016年新课标Ⅰ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你的观点。(8分)
2016年新课标Ⅲ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卷 贾平凹
《玻璃》(2)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C分析综合 F探究
《天嚣》
小说
《窗子以外》 散文
《我们的裁缝店》 小说 《赵一曼女士》 小说
《有声电影》 《微纪元》
小说 小说
年份
2018年新课标 卷Ⅰ 阿成《赵一曼 女士》
题目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