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篇》 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讲评课件

解题方向
问小说的主题(注意两点): 主题的深刻性 和所反映的社会层面 可以打开思路,多角度思考
4.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7分)参考答案: ①从徒弟的角度:学艺要先学做人。 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傅,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 ②从师父的角度:教徒应先教做人。 老师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
解题方向
问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注意标题的字面义(表面义)和深层含义。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1.设置了悬念。 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 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 的作用。
③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人不能失其本心。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望恩负义,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 ④从武术本身看:哲学人格大于武功。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击敌和自卫,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学。学中国武术岂能只学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界。
1、“风雨凄迷,山色空濛”,写景简洁,试分析这一句写景的作用。(4分) 2、说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这句话的含义。(4分) 3、谈谈“伞”在文中的含义,并分析以“伞”为题的作用。(6分) 4.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7分)
问小说的主题(注意两点): 主题的深刻性 和所反映的社会层面 可以打开思路,多角度思考
4.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7分)参考答案: ①从徒弟的角度:学艺要先学做人。 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傅,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 ②从师父的角度:教徒应先教做人。 老师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
解题方向
问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注意标题的字面义(表面义)和深层含义。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1.设置了悬念。 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 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 的作用。
③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人不能失其本心。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望恩负义,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 ④从武术本身看:哲学人格大于武功。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击敌和自卫,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学。学中国武术岂能只学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界。
1、“风雨凄迷,山色空濛”,写景简洁,试分析这一句写景的作用。(4分) 2、说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这句话的含义。(4分) 3、谈谈“伞”在文中的含义,并分析以“伞”为题的作用。(6分) 4.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7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公开课:《小说人物形象作用》 课件(共31张PPT)

设 (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
问
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方 2.“次要人物的作用”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式 (1)本文的主人公为×××,那么另一人物在小
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的××人物与××人物是什么关系?
主 要 人 物
1、典型性(主要特点)、
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怎么写)
分析形象的作用 (为何写?)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人物形象的身份概、括职与业、分析(知识回顾)
地位、教养、
【思路点拨】角色、
基本信息 言谈举止 环境影响 情节推动
他人看法
人物 主题
作者评价
提问方式
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小说中的王有福有 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2016年高考山东卷: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 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分) 4.2015年高考安徽卷: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 概括达子形象的特点。(6分)
物 环境
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 背景。
主题 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 如《祝福》中的“祥林嫂”:
• (1)祥林嫂是中国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善良 刚烈,勤劳能干,却在封建礼教和思想的压制下 走向毁灭。(人物形象)
• (2)作者通过对祥林嫂形象的塑造,控诉了封建 思想和礼教对人的戕害。(主题)
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1)个性鲜明,侧面衬托主要人物; (2)牵线搭桥,推动情节,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ppt(共107张)

二、小说的特点:
• 1、完整的故事情节 • 2、鲜明的人物形象 • 3、典型的环境 • 4、深刻的主题 • 5、精巧的构思
几个命题要点: • 把握故事情节
• 揣摩人物形象
• 注意环境描写
• 概括探究主题
• 理解小说标题
6.品味语言特色
7.分析写理概括情节; • 2.分析情节作用; • 3.鉴赏结构技巧
• 一、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 •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 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 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 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 称为小说的三要素。高考中小说阅读的命题直 指五个关键词:情节、环境、人物、手法、主 题。
• 1.小说的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 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人物多为虚构,往往 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 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 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 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 阅读一篇小说,对其人物,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 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 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 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 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 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 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 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 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3.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考虑 这一情节是否暗示了社会环境?是否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 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的作用? 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 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如《古渡头》一文 结尾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从批判社会现 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考虑 就是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如设置悬念,吸引读 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现代文阅读II(一)小说人物形象(课件)【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题突破(新高考专用)

3. 选材特点 受篇幅限制,以中外微型小说为主,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有时也 选取经典的中长篇小说作品片段。字数一般为1200字左右,题材内容侧重 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所选取的小说或有情感熏陶的作用,或对人 生观和价值观有正确引导的作用,以当代文学作品为主。
4、命题内容:主要针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氛围命题。 另外,还有揭示标题意义、探究主题多重性等命题形式。 考查内容主要有: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塑造方式,人物形象【人物】; 故事情节概括,情节作用的分析【情节】; 环境作用【环境】; 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主题】 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物象】;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标题】等。
【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题+语用题提分突破
【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题+语用题提分突破
学习任务:人物形象
命题分析
命题分析
小说,在高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自 2010年国家考试中心将命题卷称为"新课标全国卷"以来,文学类文本阅读一 直聚焦在小说阅读上,小说阅读成为了高考测试中的必考内容,目的就是要 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小说阅读而言,它属 于文学性较强的体裁,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比较有难度的, 所以应当加以重视。
● 第三步:抓住时空,初识环境
●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空里。从时间上看,人物生活在什么时代里;从空间上看,人物生活在哪个特定区域内(如南方或北方, 城市或农村等)。抓住了人物生活的时空特点,就初步认识了小说中的环境特点及作用。当然,在这一步中如能注意到文中环境 描写的句子,并能快速概括其特点及作用,那就更好了。
成良好使用草稿纸的习惯。尤其是主观题,必须要在草稿本上简单梳理,再誊写,这样卷面美,得分高。 ● 3.术语意识。现代文阅读I主观题套路性特别强,到底是按照赋分点来解答试题,尽量做到写上采分点,一
4、命题内容:主要针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氛围命题。 另外,还有揭示标题意义、探究主题多重性等命题形式。 考查内容主要有: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塑造方式,人物形象【人物】; 故事情节概括,情节作用的分析【情节】; 环境作用【环境】; 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主题】 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物象】;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标题】等。
【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题+语用题提分突破
【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题+语用题提分突破
学习任务:人物形象
命题分析
命题分析
小说,在高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自 2010年国家考试中心将命题卷称为"新课标全国卷"以来,文学类文本阅读一 直聚焦在小说阅读上,小说阅读成为了高考测试中的必考内容,目的就是要 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小说阅读而言,它属 于文学性较强的体裁,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比较有难度的, 所以应当加以重视。
● 第三步:抓住时空,初识环境
●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空里。从时间上看,人物生活在什么时代里;从空间上看,人物生活在哪个特定区域内(如南方或北方, 城市或农村等)。抓住了人物生活的时空特点,就初步认识了小说中的环境特点及作用。当然,在这一步中如能注意到文中环境 描写的句子,并能快速概括其特点及作用,那就更好了。
成良好使用草稿纸的习惯。尤其是主观题,必须要在草稿本上简单梳理,再誊写,这样卷面美,得分高。 ● 3.术语意识。现代文阅读I主观题套路性特别强,到底是按照赋分点来解答试题,尽量做到写上采分点,一
高考 小说阅读优秀 ppt课件

3、环境、情节、人物和主题之间的关系 四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就其中一个角度命题
时往往要把四个方面都考虑进去。
四、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领:
1.阅读文章时边阅读边圈点勾画重要信息、关键语句。 2.阅读后先明确三点:①明确写作对象及对象特点或主要事件、 人物;②理清文章脉络;③明确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三、小说的基本知识
结构上的作用:
位于开头:
(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某一 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 (4)营造气氛, 奠定感情基调。(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位于中间: 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总结前文,领起后文, 照应前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位于结尾: 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呼应标题、卒章显志,概括并深化主题, 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1、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入手。
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和性格特征。
3、从情节发展入手,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A、正面描写
1、人物 B、侧面描写
小
C、细节描写
时往往要把四个方面都考虑进去。
四、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领:
1.阅读文章时边阅读边圈点勾画重要信息、关键语句。 2.阅读后先明确三点:①明确写作对象及对象特点或主要事件、 人物;②理清文章脉络;③明确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三、小说的基本知识
结构上的作用:
位于开头:
(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某一 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 (4)营造气氛, 奠定感情基调。(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位于中间: 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总结前文,领起后文, 照应前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位于结尾: 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呼应标题、卒章显志,概括并深化主题, 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1、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入手。
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和性格特征。
3、从情节发展入手,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A、正面描写
1、人物 B、侧面描写
小
C、细节描写
阅读复习之人物形象

【实战演练】
阅读小说《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完成以下题目:
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
【观点一】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
【解题思路】
观点 + 人物的性格特征 +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塑造手法+人物的意义或作用(主题)
此类题目和形象作用类题目非常接近,只是要求更高,而且往往具有开放性,更加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需要我们在充分认识人物的基础上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等),要求我们能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要明确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涉及的主要方面和深层探究的重点,做到思路清晰。 2.观点要明确,要源自文本,高于文本。 3.阐述观点要紧扣文本,做到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解题方法
从具体做法上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答题模式】 题干若问“某某是一位怎样的人”,常用的一般模式为“××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 题干若问“某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就需“××的性格特点:①……②……”。(分条作答)人物形象题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灵活作答,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群像分析 课件(共29张PPT).ppt

解题指导
2.人物群像刻画的一般手法 ④用富有时代特色及个性特征的语言描写来凸显社会群像 比如《荷花淀》中的勤劳勇敢、申明大义的后方群体女性形象等; ⑤借助作者的客观评价点评社会群像 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结尾: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 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 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 的人,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考点阐释
4.考点解读:解读与人物群像相关的试题时,我们 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切入解读,比如: ②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动
人物群像不仅要展现出人物的外在特征,还要 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活动。通过描绘人 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 、行为和动机,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可信度;
考点阐释
4.考点解读:解读与人物群像相关的试题时,我们 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切入解读,比如: ③社会和文化背景
考情分析
2.考题: 【2023届高三小说阅读备考训练】《示众》(鲁迅) 题目:小说描写了一群“看客”,这群“看客”有怎样共同的性格特点? 结合鲁迅有关作品,说说他塑造这群“看客”的意义何在?(6分) 题目:小说中的人物都无名无姓,请结合文本分析为何如此安排。(4分) 【2024届高三小说阅读备考训练】《那个年三十》(安石榴) 题目:本文和下面材料(《红楼梦》元宵节片段节选)在刻画人物群像时 有共同特点,请对此加以探究。(6分)
解题指导
3.人物群像刻画的作用意义 ①衬托主要人物
小说主要人物总存在于一定的群体中,其一言一行总会在身边群体中引 起一定的反应。小说描写这类群体的言、行等反应,往往就能起到衬托主人 公的作用。 ②推动情节发展
小说的情节是以现实的矛盾冲突为基础的,而这种矛盾冲突是通过一定 的人物和事件具体表现出来的。小说中对作次要人物的群体形象的描写,有 时就可以起到激化矛盾,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③暗示文章主旨
高考小说阅读概括人物形象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课件68张

看起来后边的是位客人,转着身子看这个新鲜地方,有一句没一句 地应酬着:
“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荫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 走……”
“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扭断了脚筋。哪有你们城里 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 “一下十天呢,二十天呢。就是三天不洗也不行。嗐,现在一天是 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 “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一)
教学目标
01 了解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三个考查角度及考查题型。 02 明确小说形象题解题思路,规范答题。 03 学会将解题方法应用于考题中。
人物形象
考
“人物形象”鉴赏考查的三个角度及题型
题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分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析
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的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 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 吧。”
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 “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
1984年11月 (选自《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采树鳔》,有删改)
生活。
01
必备知识 人物形象术语
01
必备知识 人物形象术语
(1)性格类
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 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 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沉稳果断、开 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慈爱宽 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 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严慈 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 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 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目光敏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 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 青年,智慧过人。 职业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 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形象特点+简要分析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和作用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提问方式】 (1) 请结合文意赏析文中画线部分(人物 描写)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 写等有怎样的作用? (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 赏析。
②形象特点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可以把人物的肖像,身份,地位, 职业等加进去。
答题思路之思考角度
5个思考角度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 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人物描写入手,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 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从中看小说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 3.从情节入手,看人物性格构成与发展变化。在分析人物性格成长与情节的 关系时,一方面要题抓住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来看人物性格的内涵;一方面要 关注重要场面和精彩细节中人物形象路的特点
主要人物的作用
(1)对情节的推进作用(促使情节变化;起了线索的 作用);
(2)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 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以这两条为主)
(3)对社会的作用,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 代社会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艺 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 写作意图。
近年高考试卷中人物形象题关键词:
平凡、朴实、性情质朴、憨厚老实、纯真、 吃苦耐劳、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 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 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 胆小、有上进心、有理想、有追求、生命力 顽强、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 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著、年老 体衰、年轻貌美、孤苦无依、势利……
课内形象回放
封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形象
桑提亚哥 硬汉形象
身份、外在特征
形象特点
职业、技能
外在
人
行为习惯
物
的
形 象
精神
性格特点
品行
内在
情感
(2014年全国II卷《鞋》) 类型(二)题目:小说中的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 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 传统美德的农村的青年妇女形象。
1、文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的句子。
2、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
联 3、作品中其他人物(或作者)对他的评价(议论)句。
系
有关情节发展、事件变化的语句,把握人 物性格的变化和主次关系。
主 题
环境
有关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的语句,环境可以 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补充:注意作者对人物直接议论戒借作品中其他人物间议论的语句,是褒, 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等等。
解题步骤
第一步:仔细审题,分清类型 第二步:划句分析,讲求方法 第三步:归类合并,准确表达
规范答题模板
答题格式1: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Nhomakorabea品质) XXX具有以下性格特点:①②③
答题格式2: 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总评性格+具体解说:
第三步:归类合并,恰当表述。
注意题型的细微变化,怎么问就怎么答
1.请概括(分析)××的形象(性格)特点。
分点作答
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
概括
分析 分析
概括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总括句(人物身份)。 分点作答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
参考答案 (1)大方善良,富有同情心。 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 还及时探望。 (2)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情义。 (3)坚强,不妥协。丈夫的言行过分,她 会据理力争。
(2018年全国I卷《赵一曼》)
类型(四)题目: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人的文 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内在的形象特点+简要分析
回顾总结:答题技巧之审题技巧
1.弄清是整体把握还是局部分析 整体把握的提问方式:①他是什么样的人?②请结合全文,分析其性格特点。 局部分析的提问方式:①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②画线的句 子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2弄清是概括还是分析 “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 上结合文字分析。 3.弄清是性格还是形象 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 补充:注意区分“形象特点”和“性格特点”: ①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 值观等
4.从环境入手,看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基石。小说 中的环境可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5.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 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 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 “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 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 字分析。
• (2)是性格还是形象。
• “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 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 等。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 位、职业等因素。
人物 情节
第二步:总体把握,划句分析。
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总评:XXX是一个什么(①②③)样的人 解说:①+分析,②+分析,③+分析
补充: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常用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个性性格:开朗、聪明、机智, 人生态度:乐观豁达、勤劳、坚强勇敢, 待人接物:正直、仁慈、乐于助人、宽容、大度、 事业成长:有志气、有作为、专一、竖定, 职业品质:廉洁、博学、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克己奉 公、忍辱 负重、贫贱不移等(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的反义词)
• 4.探究人物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社会价 值;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提问方式】
(1)简要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有哪些性格特点? (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的形象特点
(3)请简析××这一人物形象 (4)××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加以概括
•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方向。
• (1)是概括还是分析。
更加清晰); (2)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
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3)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要)人物思想性格; (4)主题上,揭示主旨,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同主要人物
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5)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分析《祝福》中的“我”的形象的作用:
注意事项
1. 分析人物形象时,做到客观不拔高。 2. 立足原文概括,不无中生有。 3. 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 4. 答案要点要齐全,不漏答。 5. 语言表达要规范流畅,不杂乱无序。
(2015年全国I卷《马兰花》) 题目: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
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性格特点+形象定位
典题释法
2016全国卷II《玻璃 》
类型(一)题目: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 也要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 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 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 任,不愿借机发财。(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 即可。
•(5)侧面描写:衬托、对比突出主要人物
——思路清,求规范
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 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明) 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
如何体现的。(阐) 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
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对人物作用+对情节作用+对环境作用+对主 题作用)(析)
5.结合文意,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
(1)妇人把他推出门,他走得一步一回头。
答:运用细节描写,写出挖参人离开家时的极度 担心、恐惧的心理状态。
(2)丈夫却倏忽冲去,一拳便将蒙面人击倒,将衣 物夺了,将腊肉夺了,将怀中的钱票掏了,再喝 问蒙面人还敢不敢再来偷。
答:运用一系列传神的动词进行动作描写(或 “运用排比句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挖参人 夺回被盗物品的场景。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细节描写
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别人的描述(借助次要人物烘托) 衬托、对比(借助物象烘托) 环境烘托 情节推动
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 的发展。
题型三:小说形象的作用
提示:分析
主要人物 小说人物的作用,
小 说 形
次要人物
要挖掘人物形象 的典型性和代表 性,把握人物性 格特征所折射出
象
来的社会历史的
物象
内涵,明确其对 现实生活中人们
思想的引导或警
示作用。
小说形象的作用提问方式
1.小说塑造××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有何意义? 2.小说中塑造××形象(物象),有何作用? 3.小说又写到了××,请分析其作用。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
形象特点+简要分析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和作用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提问方式】 (1) 请结合文意赏析文中画线部分(人物 描写)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 写等有怎样的作用? (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 赏析。
②形象特点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可以把人物的肖像,身份,地位, 职业等加进去。
答题思路之思考角度
5个思考角度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 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人物描写入手,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 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从中看小说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 3.从情节入手,看人物性格构成与发展变化。在分析人物性格成长与情节的 关系时,一方面要题抓住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来看人物性格的内涵;一方面要 关注重要场面和精彩细节中人物形象路的特点
主要人物的作用
(1)对情节的推进作用(促使情节变化;起了线索的 作用);
(2)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 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以这两条为主)
(3)对社会的作用,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 代社会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艺 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 写作意图。
近年高考试卷中人物形象题关键词:
平凡、朴实、性情质朴、憨厚老实、纯真、 吃苦耐劳、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 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 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 胆小、有上进心、有理想、有追求、生命力 顽强、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 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著、年老 体衰、年轻貌美、孤苦无依、势利……
课内形象回放
封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形象
桑提亚哥 硬汉形象
身份、外在特征
形象特点
职业、技能
外在
人
行为习惯
物
的
形 象
精神
性格特点
品行
内在
情感
(2014年全国II卷《鞋》) 类型(二)题目:小说中的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 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 传统美德的农村的青年妇女形象。
1、文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的句子。
2、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
联 3、作品中其他人物(或作者)对他的评价(议论)句。
系
有关情节发展、事件变化的语句,把握人 物性格的变化和主次关系。
主 题
环境
有关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的语句,环境可以 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补充:注意作者对人物直接议论戒借作品中其他人物间议论的语句,是褒, 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等等。
解题步骤
第一步:仔细审题,分清类型 第二步:划句分析,讲求方法 第三步:归类合并,准确表达
规范答题模板
答题格式1: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Nhomakorabea品质) XXX具有以下性格特点:①②③
答题格式2: 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总评性格+具体解说:
第三步:归类合并,恰当表述。
注意题型的细微变化,怎么问就怎么答
1.请概括(分析)××的形象(性格)特点。
分点作答
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
概括
分析 分析
概括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总括句(人物身份)。 分点作答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
参考答案 (1)大方善良,富有同情心。 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 还及时探望。 (2)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情义。 (3)坚强,不妥协。丈夫的言行过分,她 会据理力争。
(2018年全国I卷《赵一曼》)
类型(四)题目: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人的文 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内在的形象特点+简要分析
回顾总结:答题技巧之审题技巧
1.弄清是整体把握还是局部分析 整体把握的提问方式:①他是什么样的人?②请结合全文,分析其性格特点。 局部分析的提问方式:①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②画线的句 子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2弄清是概括还是分析 “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 上结合文字分析。 3.弄清是性格还是形象 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 补充:注意区分“形象特点”和“性格特点”: ①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 值观等
4.从环境入手,看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基石。小说 中的环境可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5.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 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 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 “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 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 字分析。
• (2)是性格还是形象。
• “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 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 等。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 位、职业等因素。
人物 情节
第二步:总体把握,划句分析。
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总评:XXX是一个什么(①②③)样的人 解说:①+分析,②+分析,③+分析
补充: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常用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个性性格:开朗、聪明、机智, 人生态度:乐观豁达、勤劳、坚强勇敢, 待人接物:正直、仁慈、乐于助人、宽容、大度、 事业成长:有志气、有作为、专一、竖定, 职业品质:廉洁、博学、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克己奉 公、忍辱 负重、贫贱不移等(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的反义词)
• 4.探究人物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社会价 值;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提问方式】
(1)简要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有哪些性格特点? (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的形象特点
(3)请简析××这一人物形象 (4)××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加以概括
•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方向。
• (1)是概括还是分析。
更加清晰); (2)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
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3)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要)人物思想性格; (4)主题上,揭示主旨,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同主要人物
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5)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分析《祝福》中的“我”的形象的作用:
注意事项
1. 分析人物形象时,做到客观不拔高。 2. 立足原文概括,不无中生有。 3. 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 4. 答案要点要齐全,不漏答。 5. 语言表达要规范流畅,不杂乱无序。
(2015年全国I卷《马兰花》) 题目: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
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性格特点+形象定位
典题释法
2016全国卷II《玻璃 》
类型(一)题目: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 也要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 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 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 任,不愿借机发财。(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 即可。
•(5)侧面描写:衬托、对比突出主要人物
——思路清,求规范
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 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明) 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
如何体现的。(阐) 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
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对人物作用+对情节作用+对环境作用+对主 题作用)(析)
5.结合文意,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
(1)妇人把他推出门,他走得一步一回头。
答:运用细节描写,写出挖参人离开家时的极度 担心、恐惧的心理状态。
(2)丈夫却倏忽冲去,一拳便将蒙面人击倒,将衣 物夺了,将腊肉夺了,将怀中的钱票掏了,再喝 问蒙面人还敢不敢再来偷。
答:运用一系列传神的动词进行动作描写(或 “运用排比句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挖参人 夺回被盗物品的场景。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细节描写
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别人的描述(借助次要人物烘托) 衬托、对比(借助物象烘托) 环境烘托 情节推动
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 的发展。
题型三:小说形象的作用
提示:分析
主要人物 小说人物的作用,
小 说 形
次要人物
要挖掘人物形象 的典型性和代表 性,把握人物性 格特征所折射出
象
来的社会历史的
物象
内涵,明确其对 现实生活中人们
思想的引导或警
示作用。
小说形象的作用提问方式
1.小说塑造××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有何意义? 2.小说中塑造××形象(物象),有何作用? 3.小说又写到了××,请分析其作用。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