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 月考及答案(2013.12)
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1分)1、请选择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A 倔.强juè停滞.(zhì)诅.咒zǔ获益匪.浅fěiB 栖.息(qī)给.予gěi 厄.运è忍俊不禁.jīnC枯涸.(hé)伫.立zhù迸.溅bèng 盘虬.卧龙qiúD 迂.回yū挑剔tì头晕目眩xuàn 险象迭生dié2.选出下列字词全对的一项:()(2分)A 诱惑辜负雏形崛强B 贮畜朗润训戒忍俊不禁C 潦亮耸立烘托录录终生D 抖擞安适诅咒仙露琼浆(2分)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D、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4.下列语句中加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B、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C、连云港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马湾海天一色、白帆点点,真是美不胜收!D、为保卫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游览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5.在下列句中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正确的一组是( )(2分)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_________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________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_________与________.A.消磨温暖旺盛幸福B.消耗暖暖新鲜快乐C.消耗暖暖旺盛幸福D.消磨温暖新鲜快乐6、古诗文填空(11分)(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2),禅房花木深。
河南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边塞/塞责应和/随声附和自吹自擂/擂鼓助威B.嫉妒/疾病高亢/引吭高歌持之以恒/恃强凌弱C.果脯/胸脯提防/提心吊胆方兴未艾/自怨自艾D.沧桑/悲怆榜样/依山傍水贻笑大方/心旷神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奥秘分水岭高瞻远瞩步步为赢B.颠簸逻辑学循规蹈距千钧一发C.震憾管弦乐老生常谈枕戈待旦D.裁缝四合院两全其美食不果腹3.古诗文默写。
(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2)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在《水浒》中,李逵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
请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的故事简述他的性格特征。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以下几个名号。
请任选两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缘由。
①美猴王②弼马温③齐天大圣④孙行者⑤斗战胜佛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四川省成都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毕业初三会考)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ǎo)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ǎn),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ī)息。
C.日晕.(yùn)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ēng)兆。
D.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íng)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 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B.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初三语文答案

第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B2.B3.A4.C5.A6.D7.D8.C 9__21(略) 22.“蘸”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桃花迎春绽放的生机和娇艳欲滴、纷繁灿烂的情态,富有动感。
23、惊喜之情。
24.(3分)打铃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打铃。
“悠长的铃声”传递的是一份善意(温情),串起的是一生的记忆。
25.(4分)(1)打铃的师傅用铃声催促我快跑,不要迟到。
(2)这个句子通过细腻的神态和外貌描写,表现了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
(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26.(3分)关键词:善良,宽厚。
(言之成理即可) 27.(2分)(1)①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给人震撼性的效果;②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③彰显了作品的主题;④结局即高潮,如此巧合又合情合理。
(答出任意两点皆可,每点2分。
)(2)①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②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③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
(答出任意两点皆可,每点2分。
)28.(3分)结合“默契”谈感悟2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语言表达1分。
29、(略)30、亲自;通“伸”,伸张;估计;身份卑微;因而,因;奔走效劳31、C 32、C 33、(略) 34、(1)“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
(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2)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5、《隆》凡三往,乃见。
《出》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6、(略)。
江西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江西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拮据(jù)收敛苦心孤诣(yì)人声顶沸B.臆测(yì)凋零义愤填膺(yīng)长途跋涉C.躯壳(ké) 地窖惟妙惟肖( xiào) 深恶痛嫉D.黝黑(yǒu) 狼籍浩瀚无垠(hàn) 吹毛求疵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川剧,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于四川的地方戏。
D.江西婺源的风景独特优美,游客来到这里无不闲情逸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
⑤须知敞帚究竟不值珍视。
A.②④③①⑤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⑤②①D.④⑤①③②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云雀猛地从香樟树上飞起,____ ,往朝霞万里的高空飞旋。
A.仿佛利箭般离弦 B.如同猛虎般出山C.像陀螺样打转转 D.好似炮弹样出膛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
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
2013~2014学年度初三语文月考(二)参考答案

2013~2014学年度初三语文月考(二)参考答案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2)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1) 静谧(2)嫉妒(3)心旷神怡(4)毛骨悚然3.B(A.“而是”改为“而且”;C. 将“左右”删去;D. 后半句改为“精力充沛,身体还很健壮。
”)4.略(每个词语1分;修辞手法1分,描写、语义连贯2分;如未没按主题写,其他要求皆符合,给1分)5. ⑴带来大量降水有利于农业;可以调剂地球热量(或“维持地球热平衡”)。
⑵台风会带来如下“农业困境”:①大量农作物被强凶猛的暴风吹刮断折、倾倒,造成农业减产;②暴雨(强降雨)造成大面积积水,淹没农田,直接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③巨大风暴破坏甚至摧毁水产养殖基地(或设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④狂风暴雨造成的水涝、泥石流破坏农田土壤,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相反设问回答:如果没有台风,将会面临这样的困境:①大量农作物因干旱而减产或绝收;②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需要大量的水分;③农畜饮水困难;水产养殖困难……)6.D(A.神情/情趣 B.说出/出名 C.坐(动词)/同“座”,座位D.全,都)7.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一种(声音)。
8. 无不变色/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9.B10. A (“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分别照应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的相关内容,不能调换。
)1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12. 第④段首先提出“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的观点;然后引用铁人王进喜的话讲道理,阐明压力可转化为动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最后得出“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的结论。
人教新课标2013-2014学年度上期七年级语文月考(二)附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上期月考(二)七年级语文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腹有诗书气自芳,一笔好字天下行。
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里。
(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整体书写水平综合评分。
)(2分)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 ) A 、啜.泣(chu ó) 泯.灭(m ǐn ) 猝.然(z ú) 迸.溅(b âng ) B 、黄晕.(y ùn ) 地窖.(ji ào ) 收敛.(li ǎn ) 姊.妹(zh ǐ) C 、洗濯.(zhu ó) 发髻.(j ì ) 主宰.(z ǎi ) 宽恕.(sh ù ) D 、厄.运(è) 寥.阔(li áo ) 芊.芊(qi ān ) 枯涸.(g ù)3、根据句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4分)(1)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c ōng l óng__________、幽雅!(2)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l íng d īng_______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3)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 ùn ni àng________。
(4)一sh à_______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 、议论文不靠人物形象塑造取胜,但涉及到相关事例的描述时,也应做到细 腻传神、具体而微....。
B 、由于采制工艺精湛独到,制出的茶质地优良,冲泡后汤色翠绿,饮后齿颊 留芳,令人心旷神怡....。
C 、报告会上,机关、企事业单位代表认真聆听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 神,很多人表示获益匪浅....。
D 、相声大师侯耀文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精彩表演 却深深地留在了观众们的记忆里。
5、我国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014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陕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和运用1.【答案】D【解析】A项中“悖”应读“bèi”,“咽”应读“yè”;B项中“壳”应读“qiào”,“拈”应读“niān”;C项中“孱”应读“chán”。
2.【答案】A【解析】B页,“销融”应为“消融”,“随声附合”应为“随声附和”;C项,“锐不可挡”应为“锐不可当”;D项,“分岐”应为“分歧”。
3.【答案】(1)迷惘(2)漠不关心4.【答案】(1)归雁入胡天(2)我寄愁心与明月(3)身世浮沉雨打萍(4)采菊东篱下(5)沿溯阻绝(6)民弗从也(7)何事长向别时圆(8)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9)我是干瘪的稻穗(10)大渡桥横铁索寒5.【答案】(1)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或: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
(2)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这个字,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
(3)但是(或:可是)【解析】(1)“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这句话是陈述语气,不能使用问号,应将“?”换成“,”。
(2)本句话语病类型属于语意混乱。
语意混乱,“价值观”不能说“一定不能有‘钱’”,这里的“钱”指文字,应改为“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这个字”。
(3)这个空前面说“富裕起来是容易的”,后面紧接着“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两者是对比的关系,所以要用转折类关联词,故此处填“但是”恰当。
【考点】标点符号的使用、病句知识以及关联词语的运用6.【答案】(1)刘四(或:刘四爷)(2)小福子的死【解析】(1)从上文可以看出,这是祥子买第二辆车,并不想借别人钱,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挣出一辆车来的情节.对话的老头是刘四。
(2)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
直到最后,连他最后的寄托—小福子也离开了这世界,他彻底的绝望了,一个由乡间来的淳朴、老实、善良、结实的小伙子就这样沦落成一个让人同情的混混,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钢三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三初三年级语文试题2013年12月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倔.强juâ云翳. yì玲珑剔透 tì一气呵.成 hēB.滑稽. jī瞻.望 zhān 锲.而不舍qì万恶不赦. shâC.凛.冽lǐn 孱.弱 chán 叱咤风云chà顶礼膜.拜 móD.遒劲. jìng 戏谑. xüâ恪.尽职守kâ蹑.手蹑脚 niâ2.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骄奢饶恕即物起兴暗然失色 B.峥嵘涟漪冥思暇想天伦之乐C.恻隐庖代遍稽群藉通宵达旦 D.骸骨臆测浩瀚无垠重蹈覆辙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美国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摧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孔乙己》——小说——《呐喊》----鲁迅——现代文学家B.《鱼我所欲也》——《孟子》——儒家经典之一C.《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美国----戏剧家、诗人D.《人生》——散文----勃兰兑斯——丹麦文学评论家6.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任选一题 3分)(1)上联:忆往昔刘备三顾草庐传佳话下联:(2)中考结束后,王晓华回到了乡下爷爷家,刚一进门,就看见爷爷凉房笸箩里养的蚕,爷爷看她对养蚕很感兴趣,就给他出了一个上联: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绸缎暖人间。
以来告诉他养蚕的用途,二来考考他这几年的语文学习功底,王小华一时语塞。
又过了几天,他来到爷爷的书房,看到爷爷正在用狼毫笔写文章,他知道爷爷很爱写作,所写的文章被许多报刊转载,读者众多,他顿时有了灵感,写出了下联:7.默写。
(8分)(1)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风头如刀面如割。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3)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4) ,铁骑绕龙城。
《从军行》(5)可怜后主还祠庙,。
《登楼》(6)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8)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二、阅读(47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11分)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
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
”军中不解其故。
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
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遂破贼巢。
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
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
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
②塌子沟:淤泥深坑。
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年征青海日,营次.()(2)比.次日()9. 选出与“一霎而绝”一句中“绝”字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C.绝.巘多生怪柏 D. 哀转久绝.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11.下面对年羹尧事迹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
B.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
C.闻风而起,苦练夜战本领。
D.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
12.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分)(二)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13—17题。
(13分)最后一件行李⑴很小的时候,随母亲去过一趟北京城,从此再也忘不了糖炒栗子的甘美。
家住的小城不产栗子,集市上偶尔碰到卖栗子的小贩,也都是摊着小指肚大的一堆,色既不正,味也不香。
⑵然而,每每过生日,总少不了妈妈炒的糖栗子,一颗颗大个头的栗子是母亲搭公车往两百里外的漯河买来的。
我虽每次劝她不要跑那么远买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但下次的生日餐桌上照例还会有一盆糖炒栗子,固执地流溢着芳香。
⑶18岁那年,要到国外上学。
离家前的十几天,母亲一直忙着准备我那似乎永远也备不齐的行李,连夹头发的小黑卡和大小不等的各色纽扣也被她买回来,塞进本已满满当当的箱子。
⑷我只觉得母亲絮絮叨叨地给我增了远行的负担,总是很不耐烦:“少放点吧,太麻烦了!”母亲却固执地说:“带上吧,要用的时候国外不一定买得到。
”看着母亲一脸的慈爱,我只有苦笑,不再作声。
⑸临行前一天,母亲吃完中饭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臂上挎着一个竹篮。
我问母亲哪儿去了,母亲只轻描淡写地说:“出去串了个门儿。
”然后把竹篮放到壁橱里。
我突然注意到母亲的脚有点跛,是右边那只,便问:“妈,你的脚怎儿了?”母亲回头笑笑,“天黑,路上崴了一下。
”⑹我没再多问,想着自己的心事。
真的要走了,以往的兴奋忽然间化成客行他乡的惶恐不安,我黯然起来。
母亲吃完饭,在我身边坐下来,重复着一些平常要注意的事项。
我的鼻管酸起来,有要落泪的危险,很不想再继续这太过伤感的场面。
母亲也渐渐黯然了,于是说:“早睡吧,明天还要赶路呢!”拂了一下我的头发,起身走了。
⑺那夜睡得很浅,不知什么时候忽然醒了。
恍惚中,听见院子里有人在说话,睁开眼睛,看到窗外红光跃动。
我轻轻起身,披衣来到窗前。
⑻灶房檐下,那个久已不用的铁炉里正火焰熊熊。
父亲坐在炉前的小木凳上,用一根木棍拨着炉里的柴火,时而弯下腰,用嘴吹一吹。
有时长长的火舌猛然伸出来,险些咬到他的白发。
母亲站在旁边,手里握着一把长柄锅铲,在大铁锅里翻搅着,唯恐锅里的东西熟得不均匀。
⑼一个下午的奔波,400多里的路程,夜半起身,只为几斤女儿爱吃的糖炒栗子。
母亲的身影缓缓移动,仿乎那跌伤的脚还在隐隐作痛。
不常烧火的父亲被柴烟熏得流泪,不时擦拭着眼角。
他们说着话,脸上挂着笑容,在寒星灿烂的冬夜里为远行的女儿收拾最后的一件行李……⑽第二天,我们都未提起夜里的事情。
(11)在新加坡的新住处收拾箱子时,在一堆衣服下面,我发现了一个封闭的小纸箱,撕开封胶,是满满一箱糖炒栗子。
忙乱中,我把栗子装进一个塑料袋里,塞进壁橱。
(12)那段日子,忙于认识朋友,熟悉语言,适应环境,那包栗子被渐渐遗忘了。
直到有一天猛然想起,在壁橱里翻出时,塑料袋下面已积了一小摊褐色的水。
解开塑料袋,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
袋内蒙了厚厚的一层水雾,褐色的栗子上霜似的一层白霉。
(13)我惋惜着,把它倒进垃圾箱里,然后去擦拭壁橱上那一小片灰褐色的痕迹。
可无论我怎样费尽心思,却总有几道仿佛是印在白色的柜壁上,擦拭不净,就像父母对儿女繁琐的爱意,不管你如何漠视,如何抵制,甚至如何恼火,它都会牵牵绊绊,拂之不去。
(14)我又想起火光中母亲围着锅台缓缓转动的身影,还有父亲那险些被火舌咬住的白发和柴烟熏出的泪水。
(15)我走到垃圾箱前,掀开盖子,一大袋糖炒栗子冒着酸气,正躺在垃圾堆中。
我凝视良久,泪水纷纷落了下来……13.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14.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最后一件行李”的作用。
(3分)15. 请赏析第(8)段划线的句子。
(4分)16. 请说说你对第(13)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2分)17. 请说说第(15)段中“我”流泪的原因。
(2分)(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8—23题。
(12分)“人造零件”治大病生物化学家告诉我们,人的身体就像是一座奇妙的化学工厂:心脏好比是循环泵,遍布全身的血管犹如进行化学反应的管道,肾脏则好比是过滤装置。
工厂的机器坏了,换上零件就可照常使用。
那么,“人体工厂”的“零件”如果损坏,能否用新的来更换呢?应该说,人类产生这种想法是很自然的。
其实,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有了这种想法。
传说2500年前我国名医扁鹊就曾经做过剖腹换心的手术。
西方也有类似的传说,有一则古代故事《冷酷的心》,说的是一个青年因换上一颗石头心脏就变得冷酷无情。
当然,这些传说只是寄托了人们的一种愿望,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这类手术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如今人体器官的更换已成了现实。
人体器官的更换有两中方式:一种是用人体器官替换,称为器官移植;一种是采用人造器官替换,这种器官叫做人工器官。
在进行人体器官移植试验的的同时,医学界也在对人工器官替换进行研究。
200年以前,一位波兰医生曾建议在白内障手术后,把人造水晶体植入眼睛,使盲眼复明。
可惜的是,这一设想并不为当时的人们所认同。
一百多年后,英国医生理德利将这个设想变为现实。
理德利在一次例行的常规检查时发现,手术中留在一位患者眼中的有机玻璃碎片一直没有引起眼睛发炎。
于是,他在做眼科手术时,破天荒地用有机玻璃制成的晶状体替换了病人严重混浊的晶状体,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自此以后,人工器官发展很快,先后研究制造了人造关节、人造肾等。
让我们来看看第一颗人造心脏是如何诞生的:1971年,美国科学家开始构想和设计人造心脏。
6年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心脏问世。
1982年12月2日,一颗命名为“贾维克-7”的人造心脏被植入一位61岁老人体内,替换了他患病的心脏。
人造心脏是用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造的。
手术后,这位病人的第一句话是:“天哪!想不到这是真的,我还活着。
”这颗人造心脏在他的胸腔里跳动了111天7小时53分钟,总计1000多万次。
虽然病人最终因为人造心脏阀门焊缝裂开而不幸死亡,但作为世界上第一位拥有人造心脏的病人,他在人造心脏移植史上留下了值得记录的一笔。
现在人们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希望借助于人造器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2分)18.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主要采用了说明顺序。
(2分)19.选文第二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2分)20.选文第四段中“这个设想”具体指什么?(2分)21.选文运用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作用是(2分)22.第五段的数据相当详尽,有什么特定作用?(2分)2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传说2500年我国名医扁鹊就曾经做过剖腹换心的手术,西方也有给人换上一颗石头心脏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