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传送技术S-唐雄燕
基于OSU技术的OTN网络规划分析

图1 政企OTN网络架构图2 传统OTN技术的不足(1)管道弹性不足:当前OTN最小管道为ODU0 (1.25 Gbit/s),现网存在大量为STM-1/4/FE等低速率业务,如果采用ODU0承载,会存在带宽利用率不足,带宽浪费等问题。
(2)管道连接数少:以ODU4为例,当前OTN最小管道为ODU0,最大只能承载80个管道。
(3)管道时延相对较大:由于当前OTN的所有通道颗粒都是基于帧格式传输,在每一个站点,经过交换网之后,需要将交换后的数据重新对齐,然后组装成ODUk的帧格式,导致OTN端到端传输时延相对较大。
(4)带宽调整不灵活:当前OTN仅支持有损调整,即在不删除业务的情况下,短暂中断业务,然后实现端到图3 OSU基本接口结构OSU在复接映射路径上做了优化,客户侧信号既可OSUflex封装映射到ODUflex上,也可以直接映射ODUCn上,灵活匹配不同业务带宽需求。
路径1:OSUflex over ODUflex:与现有OTN ;路径2:OSUflex over ODUCn:全新OSU网络图5 OSUflex帧结构通用开销:4字节,定义OSUflex的通用开销。
映射开销:2字节,映射开销和映射的业务类型相关,并根据承载业务的需求不同,设定不同的开销功能。
CRC8:1字节,CRC校验范围为帧头。
图8 原路径无损带宽调整客户侧接入业务带宽和OSUflex管道带宽大小相同,客户侧带宽需求增大,需要调整带宽,具体步骤如下。
(1)网管向所有网元下发带宽调整预配置。
(2)网管向源网元下发带宽调整命令,源网元调整,并向下游转发带宽调整OAM帧,端到端调整OSUflex带宽。
(3)调整客户侧接入业务带宽。
3.2 OSU技术优势3.2.1 OSU技术与SDH相比OSU作为下一代光传送技术,与SDH相比具有四大关键价值,如表1所示。
表1 OSU技术与SDH对比表项目SDH(EoS)管道容器容器速率固定:VC-12/VC-3/VC-4,最小2 Mbit/s。
基于SDN的新型宽带网络架构

Mac Mac Mac OS OS OS
Controller Controller Controller 1 11
Controller Controller Controller 2 22
Virtualization
x86 (Computer)
Virtualization (FlowVisor)
OpenFlow
0.25 0.2 0.15 0.1 0.05 0
数据中心逐步由东部 沿海等地区向中西部 地区迁移
浏览量占比 机房面积占比 机房数量占比
广东
江苏
浙江
山东
北京
河南
河北
上海
四川
湖北
福建
辽宁
湖南
安徽
陕西
广西
山西
黑龙江
江西
重庆
吉林
天津
云南
台湾
内蒙古
新疆
贵州
香港
甘肃
海南
宁夏
青海
澳门
西藏
12
第 12 页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区域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
解耦:控 发设备可以专注转发而更简 制与转发 单,控制平面具有灵活性和创 分离 新性
控制的集中化可以简化网络运 集约:集 行管理,提高业务配置速度, 中控制 并有利于实现网络的快速升级 和创新
报文转发
报文转发 报文转发
报文转发
Hale Waihona Puke 报文转发软件定义网络体系结构
开放:开 通过开放的API,提供可编程 放的API 的客户定制化的网络业务
白金成员
SDN的现实价值:数据中心网络应用
Controller操作 命令行/图形界面
PC Controller Openflow交换机
EPON规模部署 GPON商用加速 新一代FTTx技术正在酝酿中——访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副所长敖立

用部署阶段。
( 如散热、 温度等)供电等 。与此同时 , 、 运营商的管理体 制面临很大的挑战,现有的 O U既提供数据业务接入. N 又提供语音业务接人, 但是运 营商的宽带业务 和语音业 务的网管 目前是两套分开的系统 , 如何管理提供综合接
很难降下来: 二是 G O P N设备不成熟, 20 年 7 从 07 月的测
试情况来看, 相对于E O P N设备 , 整体存在不足, 但也有一 些厂商的设备功能较完善.而且 20 07年下半年 G O P N系 统整体进步较快。总的来说 .P N目前还没有到大规模 GO 部署的阶段。
处于报批阶段。二是 E O P N和 G O P N承载多业务的要求。
三是 G O P N的互通. 目前正与中国网通合作开展 G O P N互 通测试工作,07年 8 20 月进行第一次测试。 0 年初进行 2 8 0 第二次测试 。 计划 20 年 9月或 1 月进行第三次测试 。 08 0
是这种方案涉及运维体制的问题 。此外 ,N O U放置在用
梁海滨 : 3前 P N芯片没有实现规模量产的原因是 " GO -
什 么?
户端, 未来 O U的数量将非常庞大 ,N N O U的管理和维护
是很 大 的问题
敖 立: 目前, 全球已有多个芯片厂商已经推出或者 正在研发 G O P N芯片, 包括 Bo lh、 es l等, r dgt r ce 但造成 ai Fea
GO P N的发展 现在仍 面 临很 多 的问题 : 产业链不 一是
梁海滨:P N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GO 敖 立 :P N的进 步 主要 体现 在 :一 是 20 GO 07年 GO P N系统设备在功能 和性能 方面与 20 06年相 比 . 进 步很大 , 0 2 6年设备还没有成形 ,只是实验室产品 , 0 设
以太网与OTN在博弈中融合

方面的问题 :I 与光的融合、管理更加 P
简化 以及 前 向 纠错 的 F C 能 。前 向纠 E 功 错 功 能非 常 关键 ,也 是大 容 量 传送 所 必
域 传送 网 当前 最 为 突 出 的两 大需 求 ,城域 的分
组 传 送 网 、OT N网 络 、
现 网 络层 次 扁 平 化 , 网络 调 度 效率 的提 升 ,将 会 直 接 降 低 网 络 投 资 ,提 升 运 维
灵活业务调度需求的增强 ,OT N开始进
入 城 域 。OT N技 术 包 括 了光 层 和 电层 的
的。多速率 融合 ,同时支持1 G、4 G 0 0 和 10 0 G;多协议融合 ,每一端 口可 任
提供 完善的性能和故障监 测功 能。OT N
设 备 基 于OD 的交 叉功 能 使得 电路交 换 Uk 粒 度 由S DH的 1 5 5 M提高 到 25 /0 /0 . 1G4 G G
者融合的关键领域,它们将在相互借鉴
甚至1 0 0 G,从而实现大颗粒业务 的灵活
及OT N接 1 5的路 由器就变得愈加重要。
意 配 置成 独 立 的 以太 网 或O N 口 ;前 T 接
完整体系结 构 ,各层 网络都有相应 的管
理 监 控 机 制 ,具 有 光 层 和 电层 的 网络 生
效率 ,并提升业务服务质量 。
If n tc公 司 首席 分 析  ̄ Mih e n o eis c al
向纠错融合 ,支持多种速率的纠错保证 互联互通 ;智能融合 ,全面集成分组定 时,时钟恢复 ,高精度时间戳。 唐雄燕认为 ,光与I 的融合是未来 P
而 根 据I f n tc公 司 近 期调 查 显 示 , n o eis
电信技术的发展与传统电信网络革新[3]
![电信技术的发展与传统电信网络革新[3]](https://img.taocdn.com/s3/m/a76ba76bddccda38376baf51.png)
移动通信 系统的出现将使人 们在任 何地方 以任何方式进
4 结束 语
未来 的第三代移动通 信系统不仅有大的系统容 量 , 而 且还能支持语音 、 数据 、图像及 多媒 体等多种业务的有效 传输 。据预梗 , 2O I 到 O 6年 , 全球 第三 代移动通信用户数将 S 缺 o 保障 。9 0年代 中后期 , 由于 I 由器的速度 P路
和功 能都 很 有 限 , 虑到 电信 级 服 务所 需 要 的 Qs以及 与 考 o
T M 的兼容性 ,传统 电信运营商都 优选 A M作为数据 网 D T 络骨 干 ,而 专攻 I P业务的新兴运营商 自然优选路 由器作
泛地采用 ,从而扰乱 了 ⅡL— l T所构想 的 B—ID S N发展道
路 , 彻底 改变 了 电 信技 术 的 格 局 。 并 关 于 A M 与 l. I P 电信 界 争 论 了多 年 . 是 因 为 两者 各 这
有 自己 的优势和特 点 :A M的标准化好 ,能有效地 支持 r Q S 非常适合多媒体业务 , o, 但协议复杂 , 价格高 ; I 而 P有 强劲 的市场推动力 , 用户的应用都 是基于 T p I C /P协议 , 网 络实现 简单 、廉价 ,灵活性好 , 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控性 但
ML P S路由器分为控制部分和转发部分 。控制部分采用标
准的 I 由协议 ( 0 P 、 —I B P ) P路 如 S F I s和 G 4 和标记分配协 s 议, 不采用任何 A M信々协议 ; T 而转发部分则 基于标记交 换算法和类 A M硬件 体系。 L r MPS负责引导 I P包沿预先确
南京地铁2号线无线Wi-Fi覆盖方案探讨

南京地铁2号线无线Wi-Fi覆盖方案探讨李玉斌【摘要】地铁由于环境特殊,其无线Wi-Fi覆盖要求较高,信号控制、车地传输、车厢无线覆盖等是建设Wi-Fi的关键问题.基于此,对南京地铁2号线的无线Wi-Fi覆盖方案进行了探讨.【期刊名称】《移动信息》【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2页(P27-28)【关键词】地铁;无线WiFi;信号覆盖;车地传输【作者】李玉斌【作者单位】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于南京地铁乘客对信息的需求;改善乘客乘坐时的宽带数据通信体验;提高南京地铁总体信息服务的满意度;计划在南京地铁2号线地铁站厅、站台和列车的进行无线Wi-Fi覆盖;除了乘客享受到的实时无线接入、轨道交通Wi-Fi无线互联网应用;还可以实现南京地铁日常运营管理所需要的列车视频监控信号、车辆状态数据实时上传和紧急运营信息下发功能;增强轨道交通通信信息系统的竞争力。
南京地铁2号线,从油坊桥站至经天路站,共计26个车站,37.82公里,35辆A型车,由南京浦镇车辆厂制造。
地铁车站及线路深埋地下,一般分为站厅层和站台层两层,站厅层主要以车站控制室、设备用房、售/检票区为主,站台层主要为候车区和设备房等。
地铁车站采用混凝土结构,相对于其他的公共场所来说要狭长一些,狭长的空间使得无线信号入射角度小,信号分布不均匀,局部会出现快衰落。
在地铁站的站台、站厅层有较多立柱支撑,对信号传播形成了遮挡。
同时,站台的混凝土材料以及车体的铝制结构对信号具有吸收损耗和穿透损耗,所以要综合考虑各种复杂的环境因素,必须具备严格的抗干扰和稳定性才能达到相应的水准,并保留足够的信号场强余量。
在轨道交通运营环境下,如何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最首要问题,影响车地信号传输控制的条件,在无线层面主要是无线干扰问题。
2.1 基于超材料技术的Wi-Fi无线信号控制基于超材料技术开发的波束赋形射频设备,改善发射/接收的基于超材料技术开发的波束赋形射频设备,改善发射/接收的信噪比,增强指向性。
分组增强型OTN系统中光放大器故障恢复方法

分组增强型OTN系统中光放大器故障恢复方法作者:***来源:《中国新通信》2024年第04期摘要:分组增强型光传输网络(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系统在光通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光放大器是分组增强型OTN的重要部件。
一旦光放大器出现故障,在故障机盘到位前通常无法实现系统恢复,对承载业务影响很大。
本文通过模拟分组增强型OTN系统中光放大器板卡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使用增益值和额定光功率类似的同厂家和异厂家光放大器进行替代,探索同厂家和异厂家不同光放大器间的替代可行性,并进行了初步实体网络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压缩了故障影响时间,为分组增强型OTN系统光放大器故障提供了一种新型解决方案。
关键字:分组增强型光传输网络,光放大器,故障分析,快速恢复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数据业务的发展,接口类型日益丰富,而光通信网络也面临着往多业务运行方向发展[1-2]。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主流运营商需要在维持现有传输网络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网络范畴向周边扩展,并进行一系列优化探索和技术创新。
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系统可以通过整合OTN、以太网和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等多种技术增加信号适配性,提高系统的接入能力[3-5]。
分组增强型OTN系统具有光通路数据单元k(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 k,ODUk)交叉、分组交换、虚容器交叉和光信道交叉等处理能力,可以统一传送TDM和分组等业务。
分组增强型OTN设备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传送平面中的光放大器在传送主光信号方面起着核心作用[6-8]。
光传送段中光放大器的作用主要是对复用后的光信号进行放大,使波分系统能进行超长距离传输。
当系统在运行中出现光放大器故障,在现场无备件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业务恢复,甚至可能出现远程送达光放盘备件上架失效的情况,进一步延长了系统及业务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