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矿化针铁矿吸附铬的机理探讨

合集下载

生物矿化

生物矿化

三、仿生物矿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过程仿生 结构仿生 功能仿生
2.矿化的模板(为塑造硬组织的矿化做准备) 3.金属离子的配合剂(提供成核的位点) 4.软组织与硬组织的连接物(由两种蛋白质完成) 5.矿化的促进剂和抑制剂
成核作用 抑制速度
§5.生物体内的矿化过程
生物体内大分子的预组织
界面分子识别
(确定无机物的成核位置)
(静电作用
结构对应
立体对应)
(对晶体的选择、晶型、取向、形貌有影响)
(2)基质囊泡矿化
• 在胚胎发育、软骨生长和骨折愈合等特殊的骨形 成期,发现细胞外基质中有基质囊泡存在于胶原 纤维之间。它们富含钙离子、磷酸根离子和碱性 磷酸酶,其分泌可能与细胞内的高尔基体有关。 对于基质囊泡在骨矿化中的作用有三种观点:一 是它本身不矿化,而只起调节周围环境中钙和磷 酸根离子浓度的作用,进而控制或影响胶原纤维 的矿化:二是基质囊泡内部有矿物沉积,泡膜破 裂后针状的矿物晶体释放到胶原纤维孔隙区;三 是基质囊泡本身充于胶原纤维矿化,然后附近的 纤维受其影响迅速矿化。与基质囊泡相联系的矿 物成分与胶原纤维内的相同,其形状主要有球状 的针形晶体聚集(透明软骨)和不规则形状(火鸡肌 腱)两种。
结石等
§3.生物矿物与生物矿化的特点
一、生物矿物的特点
1.硬组织在结构上是高度有序的 2.硬组织的矿物质在有机基质中形成而又包
括在基质中 3.硬组织的矿物质不只参与矿化—脱矿平
衡,而且也参与细胞活动 4.硬组织的矿物质是在整个生物体代谢过程
中形成的,而且参与代谢过程
二、生物矿化的特点 1.有特殊的反应介质(多糖、蛋白质等) 2.基质对矿化的指导作用 3.细胞、代谢的参与
• 骨铬中的胶原纤维为骨骼提供基质,在它的周围排 列着经磷灰石(hydroxyapatite)[磷酸钙聚合物 Ca10(PO4)6(OH)2]结晶。脊椎动物的皮肤含有编织 比较疏松,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胶原纤维。血管亦含 有胶原纤维。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生物炭是一种由生物质材料炭化而成的炭材料,具有高孔隙度和大比表面积的特点。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特别是在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和去除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生物吸附三个方面。

首先,生物炭通过其高孔隙度和大比表面积实现了对重金属的物理吸附。

生物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包括微孔、介孔和大孔,这些孔隙可以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从而增加了重金属与生物炭之间的接触面积。

此外,生物炭表面还存在着丰富的官能团,如羟基、羧基和胺基等,这些官能团可以与重金属形成静电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等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重金属的物理吸附。

其次,生物炭还可以通过化学吸附来去除重金属。

化学吸附是指重金属与生物炭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而实现吸附。

生物炭表面的官能团可以与重金属形成配位键或离子键等化学键,从而将重金属离子牢固地固定在生物炭上。

此外,生物炭还可以通过阳离子交换作用来吸附重金属离子。

生物炭表面的负电荷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形成静电作用力,使其被吸附在生物炭表面。

最后,生物炭还可以通过生物吸附来去除重金属。

生物吸附是指利用生物炭中的微生物来吸附和还原重金属。

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活动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颗粒,并将其吸附在生物炭表面。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胞外多聚物的产生来促进重金属的吸附。

这些胞外多聚物可以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了重金属与生物炭之间的结合力。

总之,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生物吸附三个方面。

这些机理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重金属的去除过程。

通过合理设计和利用生物炭材料,可以实现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重金属污染治理。

含钛高炉渣制备复合吸附剂及其铬吸附性能

含钛高炉渣制备复合吸附剂及其铬吸附性能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4 年第 43 卷第 3 期含钛高炉渣制备复合吸附剂及其铬吸附性能董晓涵,田月,苏毅(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摘要:Cr(Ⅵ)是一种有害污染物,既污染水环境,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文以工业固废含钛高炉渣为原料,通过酸浸得到浸出渣基体,经壳聚糖改性,制备一种新型GLZ-jcz/CS 复合吸附剂,用来去除废水中的Cr(Ⅵ)。

研究了吸附温度、废水pH 、吸附剂量、Cr(Ⅵ)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

以Cr(Ⅵ)吸附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优实验条件,并研究了GLZ-jcz/CS 复合吸附剂的再生性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BET 比表面积测试仪对GLZ-jcz/CS 复合吸附剂进行表征,结合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确定吸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70℃、废水pH=4、吸附剂用量为0.13g 、Cr(Ⅵ)初始浓度为50mg/L 、吸附时间为2h 时,吸附率达到99.8%,吸附容量可以达到67mg/g ,GLZ-jcz/CS 复合吸附剂经过6次洗脱,吸附率仍可达到96%以上,吸附模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 吸附等温模型。

关键词:复合吸附剂;Cr(Ⅵ)吸附率;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模型;含钛高炉渣;壳聚糖改性中图分类号:X52 文章编号: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4)03-1552-13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composite adsorbent with titanium-containing blast furnace slag and chromium adsorption performanceDONG Xiaohan ,TIAN Yue ,SU Yi(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00, Yunnan, China)Abstract: Cr(Ⅵ) is a harmful pollutant that not only pollutes the water environment but also causes harm to humans. In this paper, a new composite adsorbent (GLZ-jcz/CS) was prepared for the removal of Cr(Ⅵ) from wastewater, using industrial solid waste containing titanium blast furnace slag as raw material, and the leached slag matrix was obtained by acid leaching and modified by chitosan. The effects of adsorption temperature, pH of wastewater, adsorbent dosag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Cr(Ⅵ) and adsorption time on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Cr(Ⅵ) were studied.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Cr(Ⅵ) adsorption rate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 of GLZ-jcz/CS composite adsorbent was investigated. The GLZ-jcz/CS composite adsorb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SEM, FTIR, XPS and BET, combined with adsorption kinetic model and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rate reached 99.8%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could reach 67mg/g when the adsorption temperature was 70℃, the pH of wastewater was 4, the amount of adsorbent was 0.13g,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Cr(Ⅵ) was 50mg/L and the adsorption time was 2h. The GLZ-jcz/CS composite adsorbent can still reach over 96% adsorption after six elutions, and the adsorption model was compounded with the proposed secondary kinetic model研究开发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3-0343收稿日期:2023-03-06;修改稿日期:2023-05-08。

微生物矿化

微生物矿化

1.生物矿化作用原理

生物矿化作用是生物形成矿物的作用,是在生 物的特定部位,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在 生物的有机物质的控制和影响下,将溶液中的 离子转变为固相矿物的作用。
1.1生物矿化作用类型

根据受生命物质的制约程度,生物矿化作用可 分为生物诱导矿化作用和生物控制矿化作用两 种,其间存在着一系列的过度形式。生物对矿 化作用的控制程度取决于他的演化程度、矿化 机体和矿化能力。两种生物矿化作用可发生于 同一生物体,甚至同一组织中。

铁、锰、钒的微生物催化转化:生物与矿物质之间的 相互作用在分子水平上可被阐明,从本质上解释了生 物指示矿床存在、生物形成矿物,生物溶浸矿物具有 密切关系。生物与矿物,生物大分子与金属离子或氧 化物、氢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支配这些生物过程 的基础。金属及其氧化物与微生物呼吸相耦合,涉及 到水 - 矿物 - 微生物界面电子传递过程,利用微生物 电池进行研究胞外电子传递,不但可以揭示生命起源 的重大理论问题,也可用于指导环境修复等应用的突 破。比如粘土型钒矿,从形成到利用,以至在生物医 学的应用。

人们通过各种有机物,包括多糖、蛋白质、多 肽、氨基酸、其它小分子有机物、人工合成高 聚物、DNA等等,对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 硫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很多材料进行了 模拟矿化,得到了很多有用的结果。但是,从 仿生的程度上来说,结构上仍然离自然矿物差 得很远,过程上还没有很好地达到有效的无机 -有机有序组装,功能上自然无法与生物矿物 想媲美。

化学家和材料学家开始对生物矿物进行形貌观察, XRD分析,提取其中的有机物,在实验室里诱导无机 物沉积,后来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多肽以及其它动 物体中提取的蛋白质等,对无机物做晶型和形貌调控, 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发了很多好文章,非常漂亮 的SEM和TEM图片。但是,很少有工作深入到无机有机界面作用的,或者进入了,但不够深入。目前, 大家解释一种新的晶型和形貌的出现的时候,仍然套 用Mann S在二十多年前提出的晶格几何匹配、立体化 学匹配等非常模糊的概念。在一种体系中所得到的结 论,很难应用到其它体系的解释。

零价铁改性生物碳材料去除废水中六价铬的研究

零价铁改性生物碳材料去除废水中六价铬的研究

山东化工SHANDONGCHEMCCALCNDUSTRY・262・2021年第50卷零价铁改性生物碳材料去除废水中六价锯的研究刘合印1* ,郭奎1,陈凡立3,彭成法3(1•滕州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中心,山东滕州277500;2.滕州市环境监测站,山东滕州277500;3•济南天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含珞废水由于毒性大,难降解的特点而成为当下水处理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该研究采用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并引入铁基及催化剂合成制备还原性吸附材料,用于处理含/—VI)废水。

该研究探索了生物炭的制备,铁基生物炭材料的合成过程。

其次研究了铁基生物炭吸附/—VC)的机理,再通过动力学和及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铁基生物炭材料对/—VC)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平衡吸附时间为420mi—,最适pH值为3;吸附质在炭材料的表面的分布符合La—gmuls模型,其中最大吸附量q m=19.41m—/ (318.15K),是生物炭吸附量的65倍;是硝酸改性活性炭的55倍。

这是由于除生物炭的吸附作用外,零价铁对六价珞的还原作用增加了对/—VC)的去除°关键词:六价珞废水;零价铁改性生物炭;动力学模型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1X(1011)05-0161-05Research on the Removai of Hexavalent Chromium from Wastewaterby Zero-valent Iron Modifed Biologicai CarUon MateriaiLiu Heyii*,Guo K u U,Chen.FanlC,Peng Chengfa3( 1.Main Po e u tantsContooeCenteootTengehou City,Tengehou277500,China;2.TheEneioonmentaeMonitooingStation otTengehou City,Tengehou277500,China;3.Jinan TianehengHuanJingTechnoeogyCo.,Ltd.,Jinan250014,China)Abstract:Chromium-conmining wastewat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es of current water Weat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due to itshigh toiicityand di t icuetdegoadation chaoacteoistics.Theoeseaoch usesbioma s asoaw mateoiaestopoepaoebiochao,and int eoduces i eon-based and cataeystsynthesistopeepaeeeeducingadsoeption mateeiaestoetheteeatmentotCe(VC)-containing wastewatee.Thiseeseaech eipeoeed thepeepaeation otbiochaeand thesynthesispeocessotieon-based biochaemateeiaes.Secondey, themechanism otieon-based biochaeadsoeption otCe(VC)isstudied,and then thee t ectotkineticsand pH on theadsoeption capacity.Theeesuetsshowthattheadsoeption otCe(VC)byieon-based biocha emate eia es con to ems to the pseudo-second-o ede e kineticequation,theequieibeium adsoeption timeis420min,and theoptimum pH is3;thedisteibution otadsoebateson the suWace of the carbon mate/als conforms to the Langmuir model,with the Nrges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q m=29.41m—/(31805 K),which is6.9timestheadsoeption capacit otbiochaeand5.5timesthatotniteicacid moditied actieated caebon.Thisis becausein addition totheadsoeption otbiochae,theeeduction otheiaeaeentcheomium bPeeeo-eaeentieon inceeasestheeemoeae otCe(VC).Key words:hexavalent ch—mium wastewater;zero-vaOnt i—n modified biochar;Kinetic model=及其化合物广泛被应用于冶金,电镀,制革等众多行业。

生物矿化与材料科学

生物矿化与材料科学

生物矿化与材料科学生物矿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通过该过程,生物体能够在有机基质中生成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无机矿化物质。

这一过程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本文将探讨生物矿化与材料科学之间的关系,介绍生物矿化的机制以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一、生物矿化的机制生物矿化是一种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参与。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质往往充当模板或催化剂,在无机物质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矿化可以分为生物诱导矿化和生物控制矿化两种机制。

1. 生物诱导矿化生物诱导矿化是指生物体通过分泌一些特殊的有机物质来诱导无机矿化物的形成。

这些有机物质通常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促进无机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聚集和有序排列。

例如,某些微生物能够分泌特殊的蛋白质来诱导钙盐的沉积,这在珊瑚和贝壳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生物控制矿化生物控制矿化是指生物体通过调控无机物质的形态和结构来控制矿化过程。

生物体内的一些分子可以通过特殊的相互作用来控制无机物质的晶体生长和形态。

例如,贝壳中的蛋白质能够在无机结晶的过程中干扰晶格的生长,从而控制贝壳的构造和性能。

二、生物矿化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生物矿化在材料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合成新型的功能材料和纳米材料。

1. 生物矿化模板合成生物矿化过程中的生物体或其产物可以作为模板来合成各种无机材料。

通过控制生物矿化过程中的条件,可以合成具有特定形状和结构的无机材料。

例如,利用生物体内的有机模板可以合成具有复杂结构和孔隙的材料,这对于催化、吸附和分离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矿化修饰通过在材料表面进行生物矿化修饰,可以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和功能。

生物体所分泌的有机物质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材料具有特殊的化学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这种修饰方法可以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抗污染性以及光学、电学等方面的性能。

3. 生物矿化的结构学研究通过研究生物矿化过程中无机物质的结晶和生长机制,可以揭示无机材料的自组装规律,进而指导新型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铬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研究进展

铬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研究进展

铬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研究进展收稿日期:2006-07-06;收稿日期:2006-08-20基金项目:江苏省交通厅重点资助项目(02Y031)作者简介:桂新安(1982-),男,江西进贤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化学、污染土壤修复等方面研究。

铬是动物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

但大量的铬进入环境对人体,植物和动物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铬污染的主要生产和工艺已经涉及冶金,化工,农业,医学等多个领域,上述工业生产中,均可产生含铬“三废”。

在美国,Cr被认为是与Hg、Cd、Pb并列的四种主要污染物质之一。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已经造成土壤的严重污染。

在土壤环境中,铬主要以Cr(Ⅲ)和Cr(Ⅵ)[1,2]两种形态存在,但是Cr(Ⅲ)相比Cr(Ⅵ)相对稳定[3],毒性也相对较小,它们在土壤中处于吸附和解吸的动态平衡中,土壤性质对铬的吸附解吸动态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土壤中铬的迁移转化和固定特性。

因此研究土壤对铬的吸附和解吸特性,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主要对铬在土壤中吸附解吸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铬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机理铬在土壤中的吸附主要以离子交换吸附(非专性吸附)、专性吸附或物理表面沉淀吸附为主。

土壤环境中的粘土矿物胶体常带有净电荷[4],对金属离子会产生静电引力,这种吸附通常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

易秀等[5]研究发现土壤中的许多活性组分对水相铬(Ⅲ)离子产生阳离子交换作用,其吸附是以阳离子交换吸附为主。

刘云惠等[6]研究表明土壤对Cr(Ⅲ)的吸附主要发生在pH2~6范围内,是带负电荷的土壤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

这种吸附是由静电引力产生的非专性吸附。

带正电荷的土壤胶体可交换吸附以CrO42-、HCrO4-、Cr2O72-形式存在的铬阴离子,如土壤中带正电荷的氯化铁或水合氧化铁胶体对Cr(Ⅵ)的吸附能力很大。

土壤有机质的主体腐殖质其上有许多功能团-COOH、-NH2、苯酚官能团[7]等,因此Cr(Ⅲ)与有机质容易产生络合-螯合反应,形成化学黏合剂,使Cr(Ⅲ)被牢固的吸附住,可以增加了土壤中铬(III)的吸附量[8],这种吸附就是Cr的专性吸附。

铬矿石的提取和冶炼

铬矿石的提取和冶炼
汇报人:
冶炼材料
国际合作与竞争:加强国际合 作,应对全球挑战,提高产业
竞争力
铬矿石资源的 有限性
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性
提高资源利用 率的措施
应对未来挑战 的策略
铬矿石提取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处理 采用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铬矿石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回收
加强环境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制定,确保铬矿石提取和冶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运输成本:包括 矿石运输、冶炼 产品运输等费用
环境治理成本: 包括废气、废水、 废渣处理等费用
税收政策:不同地 区和国家的税收政 策对投资成本有影 响
市场价格波动:铬 矿石和冶炼产品的 市场价格波动会影 响投资成本
铬矿石开采成本:包括设备、人力、 能源等
铬矿石冶炼成本:包括设备、人力、 能源等
添加标题
市场需求:影响铬矿石提取和冶炼 的经济效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产成本:包括设备、能源、人力 等成本
政策支持:政府对铬矿石提取和冶 炼行业的扶持政策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 战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生 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绿色冶炼技术的发展:减少 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新型材料的研发:开发更高性 能、更低成本的铬矿石提取和
破碎:将大块铬矿石破碎 成小块,便于后续处理
磨矿:将小块铬矿石磨成 粉末,提高提取效率
破碎设备:颚式破碎机、 圆锥破碎机等
磨矿设备:球磨机、棒磨 机等
破碎和磨矿的影响因素: 矿石硬度、粒度、湿度等
破碎和磨矿的效果评价: 粒度分布、产量、能耗等
洗矿:去除矿石表面的杂 质和泥土,提高矿石品质
重选:利用矿石的密度差 异,通过重力作用将矿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
3
w as a lso
inv olved
in
the adso rptio n
and
that
the presence
of N O-3
might have pr omo ted t he ox idizat ion o f
Cr ( Ⅲ) . Contr ary to the literature r epo rts, the r esults show adso rptio n o f chr omium on BG w as non- unifor m.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图 2 针铁矿的 SEM 二次电子像 Fig . 2 SEM mor pholog y o f biomineralized g oethite
1. 3 实验方法 Cr( Ⅲ) 溶 液 由蒸 馏水 和 Cr ( N O3 ) 3 配制。针
铁矿吸附Cr( Ⅲ) 的整个实验在空气 浴振荡器中进 行, 保持 体系的 充分 振荡。用 H N O 3 和 N aO H 调 节溶液 pH , 滤液中Cr( Ⅲ) 的含量由原子吸收光谱 仪测定。
确定。其他条件同 1. 3. 1。 1. 3. 3 等温吸附实验
Cr( Ⅲ) 的初始质量浓度为 10、20、80、100、200、 400、800、1 000、1 182 m g/ L , 混合液 pH 根据 1. 3. 2 确定。其他条件同 1. 3. 1。 1. 3. 4 二次吸附实验
用初始质量浓度为 10 mg/ L 的Cr( Ⅲ) 溶液进行 吸附实验后过滤干燥得到的样品进行了二次吸附。
图 1 针铁矿的 XRD 图 F ig . 1 XRD analy sis of biominer alized goethite
注: d 为面网间距, nm; 下标为晶面编码。
针铁矿的 SEM 二次电子像见图 2, 其表面形貌
以球形、螺旋状为主。
二次吸附的条件与第一次吸附实验( 1. 3. 1) 相同。 1. 3. 5 CrCl3的对比吸附实验
pH 因素实验所得曲线见图 4。由图 4 可见, 随 着 pH 的增大, 针铁矿对Cr( Ⅲ) 的吸附率迅速增大。 在 pH = 5. 5 时趋于最大值。因此, 确定 pH 最优条 件为 5. 5。
图 4 针 铁矿吸附Cr( Ⅲ) 的 pH 因素实验结果 Fig. 4 Effect of pH on the adsorption of Cr(Ⅲ) on the goethite
Keywords: Bio mineralized g oethite SEM XPS M icro po re H ydrous chromium o xide( HCO)
铁的( 氢) 氧化物是土壤和水体沉积物中的常见 组分。特别是针铁矿 ( - FeOOH ) 为分布 最广的表 生矿物, 是红土型矿石中的主要矿物成分, 质量分数
注: 1) 表中数据为质量分数。
BP210S 电 子天平 ( 德 国) ; ORION818 酸度 计
( 美国) ; H ZQ- C 空气 浴振荡 器; V ar ian- Spectr AA-
30A 原子吸收光谱仪( 澳大利亚) ; JSM- 5610LV 扫
描电子显微 镜( 日本) ; H- 600ST EM/ EDX PV9100
electro n microscope ( SEM ) and X- ra y pho toelectr on spectro sco py ( XP S) w ere employ ed fo r sample char acter ization.
Adsor ption of Cr( Ⅲ) on the BG increased w ith its A l2 O 3 co ntent, indicating that the negat ively char ged kaolinite- conta ining clay const ituent o f BG had a g reater capacity for Cr( Ⅲ) than BG as a whole. T he X PS data sugg ested that
究大多数以人工合成的针铁矿作为研究对象。实际 上, 由于人工合成针铁矿与天然矿物在表面性质上 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及天然体系的复杂性[ 12] , 利用 人工合成针铁矿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很难应用于天 然体系。
本研究以铁细菌生物矿化得到的天然针铁矿为 材料, 进 行 了 吸附 含 铬 模 拟 废 水的 实 验, 并利 用 XP S、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 和能量色散 X 射线光 谱仪( EDX) 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 对采 用针铁矿处理含重金属废水以及进行原位土壤修复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3. 1 吸附动力学实验 针铁矿质 量为( 250. 0 0. 3) m g; Cr( Ⅲ) 的初
始质量浓度为 10 mg/ L; 溶液总体积为 60 mL ; 实验
2. 1 吸附动力学实验 吸附动 力学实验所得结 果见图 3。从图 3 可
见, 在3 h 时Cr( Ⅲ) 的吸附率 达到9等 生物矿化针铁矿吸附 铬的机理探讨
表 1 实验样品的化学成分1) ( % ) T able 1 Composit ion of the specimen
FeO 0. 21
SiO 2 7. 45
A l2 O 3 10. 37
F e2 O3 80. 24
MgO 0. 04
CaO 0. 51
Cr( Ⅲ) ( Cr Cl3 形 态) 的 初 始质 量 浓 度为 50、 800、1 085 m g/ L , 实验条件采用 1. 3. 1~ 1. 3. 4 得出 的最佳条件。 1. 3. 6 样品分析测试
对Cr( Ⅲ) ( Cr( NO3 ) 3 形态) 初始质量浓度为 1 182 mg / L 的吸附 实验后的样品 利用 SEM / EDX 进行分析。用 XPS 对空白样品( 未吸附Cr( Ⅲ) 的针 铁矿) 以及吸附Cr( Ⅲ) ( Cr( N O3) 3形态) 初始质量浓 度为 50、800 mg/ L 后的样品进行分析。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 29 卷 第 3 期 2007 年 3 月
生物矿化针铁矿吸附铬的机理探讨*
祝春水1 孙振亚2, 3 龚文琪2 陈文宾1 马卫兴1 徐国想1
( 1. 淮海工学院化工系, 江苏 连云 港 222005; 2.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北 3. 武汉理 工大学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0)
H ubei 430070)
Abstract: G oethite, w hich is abundant in nature, has impor tant ro les on t he mobility and tr ansfor matio n o f heav y metals o n the eart h's sur face. A dso rption of Cr ( Ⅲ) on biomineralized g oethite ( BG ) was conducted; scanning
15% [ 1] , 也是我国东海、长江口和黄河口海域的各 种水合氧化物中的主要成分[ 2] , 且具有稳定的化学 性质和较高的比表面积, 吸附性能良好, 对阴离子、 阳离子、重金属离子及有机螯合剂在地表环境中的
迁移和沉淀有重要影响, 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 学意义[ 3] 。
对于针铁矿吸附重金属的行为及其机理的研究 国外开展较早, 国内于近几年才开始研究。研究人 员采用红外光谱[ 4] 、X- 射线精细结构光谱( X A FS) [ 5] 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 PS) [ 6, 7] 等现代分析测试手 段对重金属在针铁矿上的吸附进行了表征; 还有许 多研究者提出了吸附模型[ 8-11] , 但都不能 完美地解 释针铁矿吸附重金属的机理。另外, 目前进行的研
武汉 430070;
摘要 针铁矿在自然 界中 广泛 存在, 对 重金 属离 子在 地表 的迁 移和 转 化有 重要 影响。 利用 天然 生物 矿化 针铁 矿进 行 了
Cr( Ⅲ) 吸附研究, 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 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 PS) 等 对吸附后 的样品进 行表征, 发 现样品中 铬的含量 随
1 材料及方法
1. 1 试剂及设备 Cr( N O 3 ) 3 9H 2 O ( 分析纯) ; N aO H ( 分析纯) ;
H N O3 ( 分析纯) 。
第一作者: 祝春水, 男, 1979 年生, 硕士, 主要从事环境矿物学方面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N o. 40072015; N o. 40372028) 。
图 3 针铁矿吸附Cr( Ⅲ) 的动力学实验结果 Fig. 3 T he adsorption kinetics of Cr(Ⅲ) sorption on goethite
17 9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 29 卷 第 3 期 2007 年 3 月
有下降又平缓增大。3 h 时溶液Cr( Ⅲ) 残留质量浓 度为 0. 058 m g/ L , 比 10 h 时最大吸附率 99. 80% 时 的残留 0. 010 m g/ L 稍大。故在后面的实验中取反 应时间 3 h。 2. 2 pH 因素实验
分析电子显 微镜( 日 本) ; ESCAL AB M KII 多 功能
电子能谱仪( 英国) 。
1. 2 实验材料
T iO2 0. 014
M nO 0. 67
K2 O 0. 028
Na2O 0. 009
P 2 O5 0. 043
合计 99. 58
温度为( 25. 0 0. 3) ; 放置于空气浴振荡器中以 180 r/ min 的转速混合; 根据前期摸索实验, 确定混 合液 pH 为 5. 00 0. 03。为了尽量避免 CO2 溶入 反应液影响吸附实验, 所有三角烧瓶瓶口均用塑料 纸密封。 1. 3. 2 pH 因素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