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共39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共29张PPT)

赛先生:是指英文 science ,意 提倡科学 为科学,即“以科学说明真理, 反对愚昧 事事求诸证实”。 陈独秀说过:“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 切黑暗。” “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不同思想流派的知 识分子展开学术争鸣。
辜鸿铭: 号称“清末怪 陈 杰”。生在南洋, 独 学在西洋,婚在 秀 东洋,仕在北洋。 获13个博士学位。 他固守中国的 传统儒家伦理思 想,认为中国传 统的儒家思想是 最好的。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图片反应了当时社会怎样 的一种现象?
当时的统治者和多数中国 人都带有强烈的皇权思想
袁世凯祭孔乐队
辛亥革命后,人们仍然虔诚地供奉 孔子和孟子
结合教与学p100页12题材料二,说 说这些都说明了什么社会现象?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 府诋毁共和,在文化领域掀 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胡适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 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 的新文学
陈独秀
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7年11月,一声炮响,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社会主义从理想转化为现实。俄国十月革命的胜 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使中国先进 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 倡导文学革命
意义
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旨在传播西方 课 后 活 动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 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民主"是指民主 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来自强求富、君 思想和民主政治; " 科学 " 主要是指近代自 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 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 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结合本 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课内容,请你谈谈民主与科学口号的进步 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 意义。 运动的发展。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 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性,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共29张PPT)

材料3:美国学者莫里斯认为,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 很难估价的。他们的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和态度,1919年五四 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主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影响:(青年觉醒)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女
材料4:陈独秀说:“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鲁迅说:“中医不过 是有意无意的骗子。”钱玄同和刘半农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 号。吴虞提出把旧书籍都丢到茅房里。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道德和旧道德各指什么?
旧道德: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 新道德: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1922年11月8日《新浙江》登载了大诗人 徐志摩和妻子张幼仪的离婚声明。徐志 摩爱上了林徽因,于是选择了和妻子张 幼仪离婚。离婚后的张幼仪开始学习德 语,后担任苏州大学德语教授,并投身 金融界,成为中国银行第一位女总裁。
盘点提升
背景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
新
兴起
时间、标志、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口号
文
化 运
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
动
3.倡导文学革命
意义 性质、积极性、局限性
达标检测
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 社会”。在此背景下( C ) A.义和团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大革命兴起 2.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 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 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教 •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共23张PPT)

(2)提倡民主与科学
(3)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什么是旧道德?什么是新道德?
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 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三纲: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祝福(节选) 丽春之日,丈夫夭折.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 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 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 。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 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贺老 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 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 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 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 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死去了·····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1936年毛泽东对斯诺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 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 始读这一本杂志。……。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 我的模范。” 《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 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 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以 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号召人 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 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 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敬告青年》 B、《每周评论》 C、《新青年》 D、《民报》 2、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3、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 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新文化运动》ppt课件(39张PPT)

思想主张
主要活动 结果及影响
阶级 属性
学习层面
抵抗探派究林:魏则源近徐 代师中夷长国技以思制想夷 解编仿放译制书战潮籍舰 流启演迪方人学变们习向西
洋务派派别
曾国藩代表 李张鸿之章洞人物
师夷中长思主体意网;技西想 张以图络另用自:,一强一使方实活方学面洋践动面生让务运将的学动所认生结学识体影自近果知提会强响代及迷识高到化梦开构升中破端成华国灭阶属级性地级主阶
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学习胡适、鲁迅等 代表人物勇于创新 、积极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化运动的内容;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和意义
重 动?
点 与 难
依据:新文化运动 所倡导的思想在当 今社会建设过程中 仍具有现实意义;
依据:通过对新文 化运动兴起原因的 分析,使学生认识 思想文化是当时政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新
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1916 年任北大教授, 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积极宣传进步思想。 十月革命爆发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胡适,原名胡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
者。1910 年留学 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 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 影响。 1917 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 良刍议》。1917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任 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 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 的人物。1919 年发表《多 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 义》,主张改良主义。
意图:使学生对当时北大成为新旧思想交汇、新旧人物 汇聚场所形成深刻的印象。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共39张PPT)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 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 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 李大钊
主要阵地
口号
陈独秀
终身以“新青年”自居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
蔡元培
兼容并包 “中国自由主义之父”
陈独秀
陈独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 发起人,高举民主和科学两 面旗帜,揭开了新文化运动 的序幕。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 总书记。1915年创办《新青 年》杂志。北京大学文科学 长。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传统道德和文化;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以新文学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 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 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镜头三: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 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 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 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 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 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 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 和铺垫的作用。
性质: 是一次 伟大的 思想解 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 材料:
• “信将仰所有共的和古,籍束必之排高阁孔,教废—除汉—字陈,采独用秀“世界 孔语”子。是历代专—制—之钱玄护同符——李大钊
•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打国倒粹、孔国家情店的话—来—捣乱吴。虞”
学器物
睁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学制度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制
代表人物 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 李大钊
主要阵地
口号
陈独秀
终身以“新青年”自居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
蔡元培
兼容并包 “中国自由主义之父”
陈独秀
陈独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 发起人,高举民主和科学两 面旗帜,揭开了新文化运动 的序幕。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 总书记。1915年创办《新青 年》杂志。北京大学文科学 长。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传统道德和文化;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以新文学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 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 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镜头三: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 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 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 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 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 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 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 和铺垫的作用。
性质: 是一次 伟大的 思想解 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 材料:
• “信将仰所有共的和古,籍束必之排高阁孔,教废—除汉—字陈,采独用秀“世界 孔语”子。是历代专—制—之钱玄护同符——李大钊
•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打国倒粹、孔国家情店的话—来—捣乱吴。虞”
学器物
睁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学制度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18张PPT)

• A. 民主科学
• B. 自强求富
• C. 变法图强
• D. 三民主义
3、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 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 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4、领军人物
终身以新青年自居
陈独秀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获得36个博士学位的“中国自由主义之父”
胡适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 1、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
传统道德和文化。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三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2、开始标志
•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1916年9月1日,第二卷开始改为《新青年》。
3、主要阵地
《新青年》
北京大学
胡走进北大讲台
适
陈
鲁
独 秀
李迅 大
蔡元钊培
蔡元培
辜鸿铭
“对于学说——无论何种学 派苟其言之成理,虽彼此相反, 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蔡元培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反--对胡适《旧文学文改学良刍议》 提倡 新文学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
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评价
• (一)意义 • 1、辛亥革命的延续,封建专制思想得到了彻底的批判,动摇了封建思想的
统治地位,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 B. 自强求富
• C. 变法图强
• D. 三民主义
3、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 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 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4、领军人物
终身以新青年自居
陈独秀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获得36个博士学位的“中国自由主义之父”
胡适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 1、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
传统道德和文化。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三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2、开始标志
•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1916年9月1日,第二卷开始改为《新青年》。
3、主要阵地
《新青年》
北京大学
胡走进北大讲台
适
陈
鲁
独 秀
李迅 大
蔡元钊培
蔡元培
辜鸿铭
“对于学说——无论何种学 派苟其言之成理,虽彼此相反, 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蔡元培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反--对胡适《旧文学文改学良刍议》 提倡 新文学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
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评价
• (一)意义 • 1、辛亥革命的延续,封建专制思想得到了彻底的批判,动摇了封建思想的
统治地位,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共30张PPT)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 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 本上感觉不足。” ——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1)“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洋务运动
(2)“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祖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全面认识,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如果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 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五、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积极性: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 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 用。
镜头二: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镜头三: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专制
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 治病,但却治不好病。悲剧在于, 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革命 志士的鲜血做成的。
迷信
2.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两大口号)
民主
西方的资产阶
德先生 级民主政治。
反对专制
科学
自然科学和看待
赛先生 客观事物的科学
A.自强、求富 B.自由、平等
C.民主、科学 D.民族、民权
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D )
①李大钊 ②陈独秀 ③鲁迅 ④胡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5、胡适在《新青年》发表( A )一文,主张以白话文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A.《文学改良刍议》 B.《文学革命论》
C.《警世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共23张PPT)

课堂小结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 1、背景2、标志3、代表人物4、主要阵地5、
口号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意义 1、主要内容2、进步意义3、消极意义
课堂练习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C ) A、《敬告青年》 B、《每周评论》 C、《新青年》 D、
《民报》
2、 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 C ) A.自强、求富B.自由、平等 C.民主、科学 D.民族、民权
\ 4、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的民主 和科学的口号,其
中“民主”的含义是 ( )
A、三民 主义的“民权思想” B、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C、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思想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差。 5、 老 年 人 体 检率达 不到要 求。 6、 部 分 村 卫 生室健 康教育 工作开 展得很 差。 二 、 20XX年 下 半 年 的工作 目标: 公 共 卫 生 服 务项目 是国家 切实提 高城乡 居民健 康水平 的重要 方法和 惠民政 策,通过 实 施 基 本 公 共卫生 服务项 目和重 大公共 卫生服 务项目 ,对居民 健康问 题实施干预,减 少 主 要 健 康 危险因 素,有效 预防和 控制主 要传染 病
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内容1: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和旧文化”指的是儒家伦理道德 ,它宣扬的是君父 臣子等观念,维护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 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 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陈独秀
《青年杂志》 《新青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 上改造国民的思想。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从第 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
终身以“新 青年”自居
李大钊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胡适
鲁迅
中国自由 主义之父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主要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读 一 本 杂 志 品 一 段 历 史
一、探办刊的缘起,明大师的用心
背景篇
二、观封面和目录,寻杂志的主题 内容篇
三、看杂志的读者,听历史的回音 影响篇
如春雷一般……
惊醒了无数青年……
影响了一代人……
也影响了一个时代……
在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说“有很 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 ;谈 话,谈《新青年》 ;… 《新青年》上我 很欣赏陈独秀和胡适的文章,他们一度 成为我效仿的榜样” 当时任敬国军旅长的朱德在朋友那 里读到《新青年》,不久他毅然抛弃了 月薪两千大洋的优越生活,决定出国寻 求真理 周恩来在东渡日本留学期间细读《新青 年》,书中新思想新观点强烈吸引了他, 他开始树立一个信念:在“思想”、 “学问”、“事业”上,都要毫不犹豫 地抛弃“旧”的,迫求“新”的。
1919年12月4日记云:“看《新青年》杂志。 ” 1919年12月5日记云:“上午,看《新青年》杂志” 林士及执信。下午,看《新青年》。” 1919年12月7日记云:“看《新青年》,定课程表。” 1919年12月10日记云:“看(《新青年》)易卜生号。” 1920年4月9日记云:“在船中看《新青年》杂志。” 1926年4月21日记云: “上午看《新青年》杂志。” 1926年4月22日记云: “上午看《新青年》。” 1926年5月5日记云: “下午看《新青年》杂志。”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专制思想仍旧根深蒂固
掀起尊孔 复古逆流
祭孔
冲 突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
祭天
袁世凯复辟称帝
学.科.网.
“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制也,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心。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陈独秀
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 及到大众之中 。故文化平民化利于传播新思想。
“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 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 ---蔡元培《中国新闻学大系》 总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言文被 白话文所替代,退出汉语言的现代舞台。 可是,我们真的要彻底抛弃文言文吗? 文言文是中国语言的根基所在,是古人思 想智慧的结晶,中学生读文言文,可以增 加语言储备,提升人文素养。
蝶· 李商隐 孤蝶小徘徊,翩翾粉翅开。 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
朋友 ——胡适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1918年《新青年》 改用白话文和新式 标点。 1920年,全国各个 学校的教科书改用 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要 进行文学革命?
一曰,不言之无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 四曰,不作无病呻吟; 五曰,不用套语滥调;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一股新潮流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一年以来,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可以算 得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上面,东也是研究马 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鲍尔希维克主义,这里 是阐明社会主义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 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 中国,仿佛有雄鸡一唱天下晓的情景”。
——潘公展:《近代社会主义及其批评》
民主
科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 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 (德先生) (赛先生) 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 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 一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民主
科学
怎样理解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的一切黑暗?
是什么导致这这样的悲剧? 家长专制、迷信思想、女子三从四德的 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为代表的三纲五常为核 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三纲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武 : 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器和精神象征,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 夫为妻纲:嫁鸡随鸡 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五常:仁、义、礼、智、信
讲坛上的教授
胡 适 陈 独 秀 李 大 钊
鲁 迅
蔡 元 培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宽容》
吾国之社会,……惟属望於新鲜活泼 之青年……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 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 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开放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期望培育的 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 “新青年”“新”在哪里?
新道德: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西方 道德思想
1918年5月在《新青年》4卷5号发表 《狂人日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 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 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 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 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狂人日记》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民主是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建 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和 军阀独裁。
提倡科学是要传播科学知识,树立科学 的精神、运用科学法则反对迷信和盲从。
2018/11/2
新文化运动期间发生的一个故事…… 一位北京大学的学生父亲生了重病,家里 人给他父亲请了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算他 们家要冲喜;于是他的家人安排他和一个从未 某面的女子成亲。他不敢忤逆家人的意思,于 是回家和那个女子成亲了。回到学校之后他渐 渐接受了新思想,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 荒唐,于是他写信回家要求和他妻子离婚,但 他妻子想不通,认为自己生是这家人,死是这 家鬼。收到来信后,她上吊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