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5.2速度
物理:5.2《速度》教案1(苏科版八年级上)

速度和平均速度教案示例之一(一)课题:速度和平均速度。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要求:1.理解速度和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速度的单位。
会写、会读、会换算。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问:步行的人、骑自行车的人、汽车都在笔直的马路上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运动的快慢不同)。
问:火车30分钟行驶了20千米,汽车5分钟行驶了3千米。
火车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
)二、速度1.速度的意义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上面计算表明,判断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不仅要看它运动的距离,还要看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速度是由距离和时间两个量决定的。
板书:一、速度: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的计算问:在前面的问题中是怎样算出火车和汽车的速度的?(用距离除以时间)。
物体运动的距离叫做它通过的路程。
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计算速度的公式可写作:3.速度的单位让学生计算下列问题,回答玩具汽车和拖拉机的速度是多大。
(1)玩具汽车在12秒内运动了6米,它的速度是多大?(2)拖拉机2小时行驶了50千米,它的速度是多大?针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单位错误,说明正确的写法应是:强调:①带着单位计算。
②速度的单位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
③米/秒和千米/时的读法、意义。
引导学生根据米和千米、秒和小时的关系进行“米/秒”和“千米/时”的换算。
板书:二、速度的单位:米/秒,千米/时。
三、平均速度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
实际的运动大都是变速的。
例如:骑自行车上学,路上有时快,有时慢。
走路也有时快有时慢。
可以用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变速运动的快慢,把复杂问题简化处板书:三、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例题:(见课本)请3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回检查。
针对3位同学计算中的问题纠正错误。
强调:(1)解题格式,写出已知、求、解、答。
(2)写已知条件时,同时统一单位。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5.2速度学案

5.2速度【学习目标】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2、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3、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课堂学习】活动一、比较短跑中同学运动的快慢①裁判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 _②观众的判断依据:___ _______ _ _ ____ ____ __小结:(比如:甲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乙15s内跑了180m,哪个运动员快呢?)活动二、阅读书本P110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内容1、速度是描述物体_________ _的物理量,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 _,用符号_____ 表示。
2.、公式:速度=_______,符号表示____ __;变形公式有__ _ __、__ _ __。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_______ _.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你能说出它的意义吗?5、1m/s、1km/h谁大谁小?如何比较?6、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运动速度练习:2、如图右图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的情形,如果汽车速度保持不变,需要多少时间到达上海?活动三、测定同学步行的速度1、1、要测定同学走路的速度,你认为应测量哪些量?你的依据是什么?2、你准备选用哪些实验器材?3、请你设计表格,要求各测量一名男、女走路的速度.[课堂反馈]:1、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所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学中用_________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内通过的_______.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读作________,符号为______.4.某人步行的速度约4km/h ,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1.5h 所走的路程是_____km ,走完1km 的路程,需要_______h. 5. 3.6km/h= m/s 10m/s= km/h100cm/s= km/h 72km/h= m/s6.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它的速度最接近A .3m/sB .30m/sC .300m/sD .3000m/s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 .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C .在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长D .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长 8.某一时期,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这列火车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学习感悟】我学到了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到困难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2 速度 课件(共18张PPT)

动物世界:猎豹追捕鹿
试一试: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1)猜一猜: 哪个纸锥下落的快些?
(2)做一做:让两个纸 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3)议一议: 你是怎样比较纸锥下落 快慢的?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思考1: 在百米赛跑中观众和裁判分别采用的是 哪一种方法来判断运动员快慢的?
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思考2: 如何比较下图中汽车和飞机的运动快慢?
(a)汽车200s运动4000m
(b)飞机5s运动1000m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
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的路程。用公式表示成:
V=
s t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
用字母表示为“m/s”,读作“米每秒”。
思考:怎样便于测量纸锥下落的时间? 1、应该选择哪个纸锥进行实验?
2、对高度又有什么要求呢?
思考2: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小实验的误差?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设计表格:
(包含实验的次数、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 单位、所求的物理量及单位)
实验次数 高度/m 时间/s 速度/m•s-1
1
实验次数 1 高度/m 时间/s
在交通上常以千米/时作为速度单位, 记作“km/h”。
单位换算
1x
1 1000
km
1m/s =
1 3600
kmh/h
= 3.6km/h
1km/h =
1x1000m
=0.28m/s
3600s
活动2: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1.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你认为需要测量哪些量? 纸锥下落的高度s、落地时间t
新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5.2 速度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桌面高度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活动五:阅读课本P110~111“生活·物理·社会” ,认识凭借速度为几位国争光的中国运动员。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总结提学
1
比较物体运动 快慢的方法
; 。
速度
2
定义? 公式? 单位?
3
速度的测量 物理量? 器材? 设计表格? 减小误差?
两种方法 , 一个物理量, 一个测量实验
一张纸的厚度 /mm
平均值/mm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3)请你先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然后进行测量, 最后计算出纸锥下落的速度。
实验次数
1 2 3
下落高度 /cm
下落时间 /s
速度/cm·s-1
平均值/cm·s-1
你认为实验中比较难测的物理量是哪个?为什么? 有什么改进措施?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100cm
2.0m 1.5s
3.0m 1.7s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活动三:预习交流
1.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 快慢 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物体 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 。
2. 通常用字母 V 表示速度, S 表示路程, t 表示时间,则速度的公式是 v s 。
3.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米/秒 ,t读作米每秒, 符号为 m/s 。 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 cm/s 、km/h。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1.4m/s的物理含义是
。
1s内通过的路程为1.4m
一 些
?
物
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
速
度
汽车上的速度表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八年级物理上册5.2速度课件新版苏科版

28
例10 张刚同学想用如图5-2-6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 滑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小车下滑快慢的因 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斜面的高度有关; (1)猜“测想量二物,体与运斜动面的的速长度度”有的关实.验原理v_______st___.为了验 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 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 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度通过此桥,所需的时间是(D )
A.120 s B.140 s C.160 s D.180 s
1
8解00析m:,列因车为过v=st桥通,过所的以路列程车s=通s车过+s大桥=桥20的0 时m+间1t6=vs00
m= =1 800
m/10 m/s=180 s.
答案:D
17
错解:C 注意:在解火车过桥或过隧道的相关问题时,导致错误 的原因是没有把火车的长度计入火车运动的路程中
t
s =
t
可知,用刻度尺测出纸锥
运动的路程s,用停表测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
间t ,可以计算出纸锥在这s 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
实验 纸锥、刻度尺、停表
器材
实验 (1)把纸锥放在某个固定位置,用刻度尺测出纸锥 步骤 将要通过的路程s1;
12
内容
(2)用停表测量纸锥落到地面的时间 t1;
实 验
(v(3=)4根)ts21据改测变算得纸出的锥纸s开1锥、始下t1,下落利落的用的速公位度式置v1,;
3.6 汽车、运动员.故选A.
答案:A
24
题型三 速度的测量 例8 如图5-2-5所示,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
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 s.木 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_1_.8_0_______cm.木块从1位 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0_.9_______m/s.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速度》ppt授课课件(20页)

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2 速度》课件

速度
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V
t
S
公式: 单位:
v= s t
国际单位:“米/秒”
符号:m/s
常用单位: “千米/时”
h
1m/s = 3.6 km/h
符号:km/
[活动]测 量 纸锥下落 的 速 度
原理: v = s t
测量的物理量: 路程(s)、时间(t)
解:
v=
s t
=
84km 2/3h
= 126km/h
答: 126km/h>120km/h 超速
课外活动: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测量你 家到学校的路程吗?
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简单
再见 学 科网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2022/4/112022/4/112022/4/11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12022/4/112022/4/114/11/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12022/4/11April 11,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已知: s=180km、v=100km/h 求 t
解: 由 v= s
得
t
t=
s v
= 180km = 1.8h 100km/h
答:即该汽车到达上海还需要1.8h
比一比,到底谁最快?
陆地上跑的最快的是猎豹,速度可达 40m/s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五章5.2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五章5.2速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准确计算速度的大小;2.能够通过速度-时间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3.能够分析导致物体速度改变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1.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速度-时间图像的分析与判断。
三、教学内容第五章5.2速度:1.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改变的位置。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位移 / 时间,单位是 m/s。
–注意: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包括大小和方向。
2.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位移 / 时间。
–位移的计算方法:位移 = 终点位置 - 起点位置。
–时间的计算方法:时间 = 终点时间 - 起点时间。
3.速度-时间图像的分析与判断–速度-时间图像的特点: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直线斜率:直线斜率越大,表示速度变化越大。
–直线斜率的正负:直线斜率为正表示速度增大,直线斜率为负表示速度减小。
–直线的斜率计算方法:斜率 = 垂直方向上的位移 / 水平方向上的时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速度-时间图像的分析与判断。
2. 学习速度-时间图像1)请同学们观察以下速度-时间图像,看看是否能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图像1:直线斜率为正图像2:直线斜率为零图像3:直线斜率为负图像4:曲线2)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图像1表示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图像2表示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图像3表示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图像4表示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思考: - 如何计算直线的斜率? - 如何计算曲线上某一点的速度?3. 计算实例演示请同学们观察以下问题,并用速度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1) 一个物体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经过 10 秒,位移为 50 米。
请计算该物体的速度。
2) 一个物体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经过 8 秒,速度为 6 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5.2 速度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项正确)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B.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m/s D.人的体温大约是50℃
2.速度是用来表示( )
A.运动路径的长短 B.运动时间的长短
C.运动的快慢程度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A.牛顿(N) B.米/秒(m/s) C.千克(kg) D.帕斯卡(Pa)
4.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 )
A.时间 B.速度 C.路程 D.功率
5.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6.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
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7.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oC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8.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
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
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9.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
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
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3 m/s向S靠近
10.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则图乙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
运动的s-t图象的是( )
2
11.茗茗家距学校1200m远,某天她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
不迟到,她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她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 1.2m/s B. 1.25m/s C. 2m/s D. 2.5m/s
12.由速度公式tsv,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B.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
二、填空题(填写正确的答案,意对即可)
13.雨燕的飞行速度是48m/s,表示的意义是 .
14.一列火车的行驶速度为72km/h,合 m/s;已知这列火车长为200m,则火车
全部通过1000m长的铁路桥,所用的时间为 s。
15.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下图所示.计算
可知:速度较大的是 车,经过8s后,甲乙两车相距 m.
16.大桥全长1916m,正桥全长480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正桥时,车上速度表如上图所
示,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汽车通过正桥所用的时间为 min 。
17.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是 。某物体在前6s通过的路程是9m,在
接下去的10s通过的路程是19m,则物体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是 ,在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18.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
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球作变速直
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
19.请根据下图,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由甲图:
由乙图:
3
四、计算题
20.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以60km/h的速度行驶,4h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
用了3h就到达了。求这辆汽车实际平均的平均速度。
21.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测量海洋的深度,当从海面发出声音3 s后接收到回声时,测量
出此处海洋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40 m/s)
22.2014年4月18日上午8时,D8271次动车组徐徐开出南宁站,标志着南广高铁广西
路段动车开通运营,将带动桂东南地区融入广西高铁经济圈。从贵港站列车时刻表中可
知,贵港到南宁线路长151km,若按动车设计速度200km/h计算,从贵港到南宁要用多
长时间?若动车按贵港站列车时刻表准点运行,动车从贵港到桂平的实际速度是多少?
贵港站列车时刻表
车次 发站 到站 开车时间 到达时间 里程
D8271 贵港 桂平 9∶05 9∶30 58km 平南南 9∶05 9∶47 93km
梧州南 9∶05 10∶28 177km
D8272 贵港 南宁 20∶49 21∶59 151km
23.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利用回声进行测距。
某处海水深为7500m,则经过多久能收到回声。(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
4
24.北京到天津的铁路线长138km,一列火车约用1.5h从北京到达天津.这列火车的
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时?是多少米/秒?
五、综合题
25.在测某同学沿直线跑步时前40m的平均速度时,所给的器材有:米尺、皮尺、天平、
量筒、秒表
(1)本实验所用到的实验器材是______和_______。从起跑计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此
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如下表
计时员位置 10m处 20m处 30m处 40m处
时间(s) 8 15 24 30
根据上面的数据:
(2)从10m处到30m处,此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m/s;
(3)此同学_______(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5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A 6.B 7.B 8.B 9.D 10.C 11.A 12.B
13.雨燕在1s内飞行的路程是48m 14.20m/s 60s 15.甲 0.8
16.40km/h 0.72 17.tsv 1.5m/s 1.9m/s 1.75m/s
18.甲 乙
19.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20.80km/h
21.2310m
【答案】(1)600m;(2)2.88×106 J;(3)4.8×104 W
23.139.2Km/h
24.10s
25.(1)皮尺 秒表 (2)1.25 (3)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