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的一道难题阅读答案
我是你的一道难题阅读答案

我是你的一道难题阅读答案
8、“我”不喜欢读书,母亲硬要逼着“我”去。
“我”离开了家后没去学校上课,却躲在教学楼的围墙背后睡觉。
9、示例:(1)急匆匆(2)凄婉(伤心)(与此相近,符合语境即可)
10、母亲一直想让“我”努力读书,但是“我”却对读书不上心,没能如她所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她“解不开”的难题;然而不管“我”如何差劲,母亲都没有放弃对“我”的教育,对“我”始终充满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母亲“放不下”的难题。
(表意相近即可)
11、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文的交代,又引出下文母亲求情的情节;在内容上,表现了“我”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同时也衬托母亲求情所遭遇的困难及其坚定的决心和对“我”放不下的爱。
12、这一句是从“我”的角度来写,通过描写自我的心理感受来展开故事情节;运用漫画的笔法,形象逼真地表现了母亲为了帮“我”走上正道而全然不顾尊严与形象,其急切之状、恨铁不成钢之心尽在其中。
(与此相近,符合文意即可)
13、示例:(1)多交流,多鼓励,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爱;(2)家长、学校对学习成绩不必过分要求,允许他们有更多其他的爱好,以转移其厌学情绪及玩游戏的注意力;(3)毕业后选择职业技术学校,可让他们一边学文化,一边学技术,为走向社会奠定生存基础。
雅思阅读理解经典习题附答案

雅思阅读理解经典习题附答案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雅思阅读理解精选习题附答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店铺!雅思阅读理解经典习题附答案Study Finds Web Antifraud Measure IneffectivePublished: February 5, 2007 New York Times1. Internet security experts have long known that simple passwords do not fully defend online bank accounts from determined fraud artists. Now a study suggests that a popular secondary security measure provides little additional protection.2.The study, produced jointly by researchers at Harvard and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looked at a technology called site-authentication images. In the system, currently used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like Bank of America, ING Direct and Vanguard, online banking customers are asked to select an image, like a dog or chess piece, that they will see every time they log in to their account.3.The idea is that if customers do not see their image, they could be at a fraudulent Web site, dummied up to look like their bank’s, and should not enter their passwords.4.The Harvard and M.I.T. researchers tested that hypothesis. In October, they brought 67 Bank of America customers in the Boston area into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nd asked them to conduct routine online banking activities, like looking up account balances. But the researchers had secretly withdrawn the images.5.Of 60 participants who got that far into the study and whose results could be verified, 58 entered passwords anyway. Only two chose not to log on, citing security concerns.6.“The premise is that site-authentication images increase security because customers will not enter their passwords if they do not see the correct image,” said Stuart Schechter, a computer scientist at the M.I.T. Lin coln Laboratory. “From the study we learned that the premise is right less than 10 percent of the time.”7.He added: “If a bank were to ask me if they should deploy it, I would say no, wait for something better,” he said.8.The system has some high-power supporters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world, many trying to comply with new online banking regulations. In 2005, the Fede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xamination Council, an interagency body of federal banking regulators, determined that passwords alone did not effectively thwart intruders like identity thieves.9.It issued new guidelines, asking financial Web sites to find better ways for banks and customers to identify each other online. January 2007 was set as the compliance date, though the council has yet to begin enforcing the mandate.10.Banks immediately knew what they did not want to do: ask customers to download new security software, or carry around hardware devices that feed them PIN codes they can use to authenticate their identities. Both solutions would add an extra layer of security but, the banks believed, detract from the convenience of online banking.11.The image system, introduced in 2004 by a Silicon Valley firm called PassMark Security, offered banks a pain-free addition to their security arsenals. Bank of America was among the first to adopt it, in June 2005, under the brand name SiteKey, asking its 21 million Web site users to select an image from thousands of possible choices and to choose a unique phrase they would see every time they logged in.12.SiteKey “gives our customers a fairly easy way of authenticating the Bank of America Web site,” said Sanjay Gupta, an e-commerce executive at the bank. “It was very well received.”13.The Harvard and M.I.T. researchers, however, found that most online banking customers did not notice when the SiteKey images were absent. When respondents logged in during the study, they saw a site maintenance message on the screen where their image and phrases should have been pictured. The error message also had a conspicuous spelling mistake, further suggesting something fishy.14.Mr. Gupta of Bank of America said he was not troubled by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nd stressed that SiteKey had made the bank’s Web site more secure. He also said that the system was only a single part of a larger security blanket. “It’s not like we’re betting the bank on SiteKey,” he said.15.Mos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like Bank of America, have other ways to tell if a customer is legitimate. The banks often drop a small software p rogram, called a cookie, onto a user’s PC to associate the computer with the customer. If the customer logs in from another machine, he may be asked personal questions, like his mother’s maiden name.16.Rachna Dhamija, the Harvard researcher who conducted the study, points out that swindlers can use their dummy Web sites to ask customers those personal questions. She said that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site-authentication images are fundamentally flawed and, worse, might actually detract from security by giving users a false sense of confidence.17.RSA Security, the company that bought PassMark last year, “has a lot of great data on how SiteKey instills trust and confidence and good feelings in their customers,” Ms. Dhamijasaid. “Ultimately that might be why they adopted it. Sometimes the appearance of secur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ecurity itself.”(811 words )Questions 1-5Do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gree 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Please writeTRUE if the statement agrees with the writerFALSE if the statement does not agree with the writerNOT GIVEN if there is no information about this in the passage1.According to internet security experts, secondary security measures provide little additional protection against fraud.2.In the Harvard and MIT study, two subjects didn’t log on without seeing the correct pictures.3.According to Schechter, more than 90% of online banking customers studied logged on without seeing the right pictures.4.The image system is the only security measure that the bank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have currently.5.Bank of America is the first bank that adopted the image system.Questions 6-13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or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by choosing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for each answer.6.What is ING Direct and Vanguard?7.What might online banking customers be cheated to give at a fraudulent Web site?8.What may stop online banking customers from using new verification methods?9.The key to online banking security is to verify the ______ ofcustomers.10.Where is PassMark Security located?11.What is the reason why SiteKey is popular among online banking customers?12.What was used instead of images in the Harvard and M.I.T. study?13.How many security methods are mentioned in this passage?Answer keys1. 第一段“Now a study suggests that a popular secondary security measure provides little additional protection.”似与问题文字很接近,但是原文中a popular secondary security measure是指特定的一个措施,而非泛指所有secondary security measure。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
哎呀,这可是个大问题啊!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听起来就像是一道难题,让人头疼不已。
不过别担心,我这个老司机会带你飞的!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们要明确一点,阅读理解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就像学习骑自行车一样,刚开始可能会摔倒几次,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一天你能够熟练地骑上自行车的。
所以,不要害怕困难,勇敢地面对吧!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呢?其实,关键在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阅读习惯。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
1. 增加词汇量
词汇量是阅读理解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背单词,不断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我们还要注意积累一些常用的成语和俗语,这样在阅读时就能更加得心应手了。
2.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我们理解文章的关键。
在阅读时,我们要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找出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提问
提问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好方法。
在阅读时,我们要学会提出问题,激发自己的思考。
这样,我们就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4. 多做练习
我们要多做阅读理解练习。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
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在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加油吧!。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难题解析

2.陈履生为什么“希望公众更多地走进博物馆”?请根据他的演讲内容阐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丽水市博物馆上演《牡丹亭》,记者采访观众:“博物馆是展出文物的地方,今天在这里上演《牡丹 亭》,你认为这种方式好吗?”如果你是那位观众,你会如何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履生说他的“中国梦”在当下中国实现还相当困难,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③段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中彩那天》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中彩那天》同步练习填空题1. 看拼音,写词语。
2. 给形近字组词驶________ 捎________ 橡________ 缓________ 货________ 驭________ 稍________ 像________ 暖________ 资________3.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汽车 ________的神情 ________的时刻 ________的痕迹________的事情 ________的体会 ________的时刻 ________的人群4. 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________票________(cǎi chǎi)教________(huìhuǐ)道________(dédě)________富________(cái chǎi)维________(chí cí) ________计________(shēng shēn)5. 查字典填空。
(1)“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_ ,组词________(2)“馈”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_ ,组词________6. 按意思写词语。
①心事重重,烦闷不快的样子。
________②缺少钱。
________③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强烈、迫切。
________③教导。
________④辨不清是非,让人很难理解。
________⑤面色发黄,身体瘦弱,形容不健康的样子。
________⑥赠送,也指赠送的东西、礼品。
________7. 给句子加标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________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________生活很拮据________母亲常安慰家里人________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________有信用________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________8.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

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示例文章篇一:《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我的学习好帮手》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有一个超级棒的伙伴,那就是“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它就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时刻陪伴在我身边。
每次我翻开它,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
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有趣的课文解读,有让人脑洞大开的阅读理解,还有能让我文采飞扬的写作练习。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一篇古诗。
哎呀,那古诗里的字词可真难理解,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在迷雾中迷路的小兔子,晕头转向的。
这时候,“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出现啦!它就像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
它把那些难懂的字词解释得清清楚楚,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古诗的意思。
我当时就想,这也太神奇了吧?还有啊,里面的阅读理解题也特别有意思。
那些文章就像一个个神秘的故事,吸引着我不断去探索。
做完题目后,对照着答案,我总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这里是这个意思啊!”这感觉,就像是解开了一个超级难的谜题,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啦!说到写作练习,那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怕。
爱的是,每次按照它的指导写完一篇作文,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就好像小树苗又长高了一截;怕的是,一开始的时候,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不过没关系,它会给我很多提示和范文,慢慢地,我也能写出不错的作文啦!有一次,我和同桌一起做“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里的题目。
我们俩你争我抢,都想先做出来。
“哎呀,这道题我肯定会!”我自信地说。
“哼,别吹牛,说不定我做得比你快!”同桌不服气地回应。
就这样,我们在竞争中把题目都做完了,还互相交流了想法。
那场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趣极了!我有时候也会想,要是没有“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我的学习会变成什么样呢?会不会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肯定会的!它对我的帮助可太大啦,让我在语文的世界里畅游,不断地收获知识和快乐。
所以说,“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就是我的学习好帮手,难道不是吗?我相信,只要我好好利用它,我的语文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就像火箭一样一飞冲天!你们觉得呢?示例文章篇二:《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我的学习好伙伴》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好伙伴,那就是“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2020-202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1.(8分)用“√”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他中(zhōng zhòng)____________ 了一等奖,心中(zhōng zhòng)____________ 乐开了花。
(2)小明昨晚睡觉落(lào là)枕了,尽管脖子很疼,但他依然没有落(lào là)下功课。
(3)奶奶背(bēi bèi)着重重的麻袋,脊背(bēi bèi)都被压弯了。
(4)弟弟一听说要去小兴(xīng xìng)____________ 安岭游玩,就高兴(xīng xìng)____________ 得一蹦三尺高。
2.(12分)读拼音,写词语。
kǒng quèzhǔn bèi bǎo guìyǎn zòu chìbǎng yáo huàng3.(6分)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ABB式”词语。
(1)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地蠕动。
(2)蜗牛地爬着,在寻找着自己的安乐窝。
(3)他地跑进教室,宣布了明天去秋游的好消息。
(4)好几天没有收拾房向了,妹妹的房间里的。
(5)上课铃一响,原本的教室立马变得的了。
4.(10分)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填空。
提___________吊___________ 面红手___________脚___________五谷中___________瞪___________呆(1)他经过刻苦的训练,终于成了____________ 的神枪手。
(2)别看他俩现在争得____________ 的,最后肯定哈哈一笑,什么事也没有了。
(3)上面的词语中,“____________ ”是描写秋天的词语,像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一个:____________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重点知识及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重点知识及练习题(含答案)知识点讲解精选精练知识点讲解一、易错音混hùn沌dùn浑hún浊zhuó血xuè液躯qū干gàn溺nì水饶ráo恕shù肝脏zàng坍tān塌tā传颂sòng花圃Pǔ花卉huì花蕾lěi花蕊ruǐ 玫méi瑰茉mò莉lì牡mǔ丹dān海棠táng惊慌失措cuò二、易错字翻滚劈开缓慢精疲力竭血液奔流不息滋润返回衔接悲惨敬佩坚定违抗既然获救三、课文知识点1.《盘古开天地》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赞颂了盘古勇于献身、坚持不懈的精神。
故事的起因是宇宙混沌一片,经过是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结果是盘古化身万物。
2.《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从中我体会到精卫坚韧执着、不畏艰难的精神。
少女:小女儿。
溺:溺水,淹没故:因此。
堙:填塞。
3. 《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古希腊神话故事,文中的天神普罗米修斯因为人类没有火种十分悲惨,决心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取火种。
他从太阳车上盗取火种,众神的领袖宙斯知道了狠狠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
最后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拯救了普罗米修斯。
从中我学习到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为民造福的精神。
4.从《女娲补天》中我学习到女娲甘于奉献、勇敢善良的精神。
5.腾云驾雾--孙悟空上天入地--孙悟空神机妙算--诸葛亮各显神通--八仙过海三头六臂--哪吒神通广大--如来佛祖未卜先知--诸葛亮刀枪不入--孙悟空7.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体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精选精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女娲.(wō)塌.下(tā)窟窿.(lóng)B.熄.灭(xī)喷.火(pēn)缺.少(quē)C.冶.炼(zhì)很稠.(chóu)传.说(chuán)2.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A.巨大的变化隆隆的雷声B.不息的江河茂盛的树木C.美丽的宇宙猛烈的惩罚D.幸福的生活伟大的功绩3.给下面这句话填入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女娲历尽艰险把天和地修补起来,人们十分感激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我是你的一道难题阅读答案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8分)我是你的一道难题那是上午十点十五分。
校园内,一片书声琅琅。
而我,却不在其中。
跟你说了一百八十遍,我不喜欢读书,也不是读书的料,可你偏不听,硬要逼着我来。
没办法,我只好阳奉阴违,暗渡陈仓。
为了使我彻底摆脱网瘾,你黔驴技穷,竟然狠心克扣我的零花钱。
于是,导致我现在虽然逃学在外,却无处可去。
没的说,那糟老头子肯定又给你打了电话。
他生来就和我是对冤家,见不得我有半点自由。
至于你,我更是想都不用想,就能在脑中刻画出你此刻面目狰狞的表情。
挂完电话,你和平常一样,急匆匆地丢下菜摊子,裹着油腻腻的大花围裙四处找我。
网吧一个挨一个搜,马路一条接一条跑。
你绝对想不到,逃学后的我竟会躲在教学楼的围墙背后。
最危险的地方才最安全。
唉,我都忍不住暗自感谢,土里土气的你给我生了一个那么聪明的脑袋。
知子莫若母,这话,一点不假。
我真没料到,你竟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找到我。
可怜,你寻到我的那一刻,我正躲在教学楼背后,靠着书包呼呼大睡。
阳光遍地,四处草香,实在惹人心醉。
你杀猪般的咆哮,差点没让我在梦中就心肌梗死。
你解下脏兮兮的围裙,拧成绳状,二话不说,便朝我劈头盖脸袭来。
你说你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放学的时候来。
为了保命,我在人群里跑啊跑;而你,为了捉到我,就不顾一切地追啊追。
追就追吧,你还舍不得搁下你的大花围裙。
你自己想想,一个一百六十多斤重的泼辣妇人,在校园里鬼哭狼嚎张牙舞爪地追着一个不过一百一十斤的消瘦少年又打又骂,成何体统?好吧,我输了。
因为,你又在风声呼呼的足球场上哭了。
我回过身来,看着你,不知所措。
你像个孩子一样,坐在外围的跑道上,一面仰天大哭,一面伤心地诉说你一个妇道人家的不易。
我爸去得早。
我知道,你的确不易。
可你不易和我努力读书,没多大关系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又没说不养你。
行,你赢了。
你唾沫横飞的叙述,再一次使我满怀愧疚。
我提着书包,晃晃悠悠地朝你走去,蹲下身来,轻声安慰你。
在你的软硬兼施下,我没办法,只好臣服,答应你重回学堂,好好念书。
可惜,这次实在不走运,学校已经做出了勒令退学的决定。
你哭天抹泪,好话说尽,差点给校长跪下,可他就是不愿收回成命。
如果不是先前答应过你,我真想把手里的书包甩在他的脑袋上,而后拉着你,一走了之。
你跟着校长一路走啊走,求啊求。
最后,铁石心肠的他还是把你拒之门外。
那夜,我躺在床上想了很多很多。
其中,包括将来如何让你幸福。
如何让你幸福呢?我真是没个谱儿。
走出学校,踏进社会,我又没有一技之长,生存都是难事,更别说养你。
大雨下了整整一夜。
清早,我尚没起床,同桌就跑来砸门了。
他气喘吁吁地说你病了,在校医务室里,高烧,四十度。
原来,昨天晚饭过后,你又去校长家门口了。
为了让他改变主意,你无畏大雨滂沱,在教师宿舍的楼下站了整整一夜。
那老头,真的被你感动了。
他决定撤销勒令退学的处分。
我刚跑进医务室,你就哭了。
你拉着我的手说,宝啊,快谢谢校长,谢谢老师,你又可以回来读书了。
你看,你多不争气,又把我给弄哭了。
你不知道么?我可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期末考试,作文是以难题为主线,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结果,我写了你。
因为对于你来说,我就是你人生中那一道解不开又放不下的难题。
(选自《宁波晚报》2011年9月18日,有改动)小题1:第二段“阳奉阴违,暗渡陈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小题2:为什么说“对于你来说,我就是你人生中那一道解不开又放不下的难题”?(4分)小题3:“可惜,这次实在不走运,学校已经做出了勒令退学的决定。
”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4:本文的叙述风格独具特色,请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4分)小题5:像“我”一样的“问题学生”,是困扰学校教育的一个难题。
作为同学,你与其每天相处,你觉得应该如何帮助像“我”这样的“问题学生”?请你至少提出三条建设性意见。
(4分,答两点得2分,答三点得4分)小题1:“我”不喜欢读书,母亲硬要逼着“我”去。
“我”离开了家后没去学校上课,却躲在教学楼的围墙背后睡觉。
小题2:(1)母亲一直想让“我”努力读书,但是“我”却对读书不上心,没能如她所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她“解不开”的难题;(2)不管“我”如何差劲,母亲都没有放弃对“我”的教育,对“我”始终充满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母亲“放不下”的难题。
(表意相近即可)小题3:(1)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文的交代,又引出下文母亲求情的情节;(2)在内容上,表现了“我”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同时也衬托母亲求情所遭遇的困难及其坚定的决心和对“我”放不下的爱。
小题4:这一句是从“我”的角度来写,通过描写自我的心理感受来展开故事情节(2分);运用漫画的笔法,形象逼真地表现了母亲为了帮“我”走上正道而全然不顾尊严与形象,其急切之状、恨铁不成钢之心尽在其中。
(2分)(与此相近,符合文意即可)小题5:示例:(1)多交流,多鼓励,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爱;(2)家长、学校对学习成绩不必过分要求,允许他们有更多其他的爱好,以转移其厌学情绪及玩游戏的注意力;(3)毕业后选择职业技术学校,可让他们一边学文化,一边学技术,为走向社会奠定生存基础。
小题1:试题分析:这第一题就有“陷阱”,不要轻易地认为是解释词语,注意看题干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是指两词所形容指向的事件对象。
点评:本题本身不难,但学生易粗心审题出现偏差。
阅读题,一般都是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段的文字,所以题干中的一些关键提示与要求要看清楚。
小题2:试题分析:浏览一篇全文,即可回答此问题,全文都在写一个“矛盾纠结”,母亲希望“我”好好上学,我求学成才,是母亲一生的希望,而“我”不想上学,所以说是“一生的难题”。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所写内容很明白的诠释了“难题”的含义。
理解阅读中的一些问题,首先把握住文章的中心内容,在文章内容的大环境下,往往能理解小问题所包含的意义。
小题3:试题分析:要从两方面考虑,从“我”的角度,“我”犯的错误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对母亲的打击很大;从“母亲”的角度,下文要写到母亲的“求情”,校长终被感动,与此有关。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考虑不周全,不容易答全。
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既然提到“文中”,就要从全文来看,一般可从内容的表达、结构的关联、情感的抒发、形象的突出,主题的表现多个方面考虑,但解答可以选其中几点。
小题4:试题分析:可从“语言反映人物身份性格”和“刻画了人物形象”两个方面赏析,选出其中生动形象的词语来作分析品味。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一般只是简单的分析语言表达了什么意思,而不知“赏”语言,即品味语言的妙趣。
赏析,主要是抓住语言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具体指出作者如何运用词语,如何使用写作手法,如何起到妙趣横生的效果。
小题5:试题分析:从文章中分析“我”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学习无兴趣,自己学习不好,没有希望,二是不理解母亲,认为是母亲在逼“我”上学,母亲的形象影响了自己的尊严,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帮助”的方法,帮助“我”解除心结,帮助“我”找到出路,帮助“我”看到希望。
不要说大话,要指出具体可行的办法。
点评:本题是开放题,学生思维的空间比较大,解答不是问题。
此类题,要结合现实生活作一思考,所以关注生活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很多知识和思想来源于生活。
马上分享给同学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8分)我是你的一道难题那是上午十点十五分..”主要考查你对记叙文阅读等考点的理解。
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
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记叙文特征: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
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九、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十、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十一、记叙文的写法: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及主要经过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7、侧面描写记叙文表达方式区分: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
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
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叙述人称的特点及作用区分: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便于直抒胸臆,增加对人物和事件叙述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第二人称:用“你、你们”直接与读者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