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概述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铣削是机械加工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它可以在工件上切削出各种形状和几何结构,例如平面、凸面、凹面、齿轮等。
铣削加工是先将工件夹紧在铣刀刀架上,然后通过刀头的旋转运动,将工件上的材料切削下来,以达到所需的加工要求。
铣削加工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加工工艺,需要较强的技术力量和经验,尤其是在机床配置、铣刀选择、切削参数调整和工件夹持等方面,都需要工程师有很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
以下是一些铣削加工的基础知识,有助于了解这一技术的本质和基本原理。
1. 铣床结构和分类铣床是常用的铣削加工设备,根据设计结构和使用特点,可分为平面铣床、立式铣床、龙门铣床等。
平面铣床主要用于加工平面,立式铣床用于加工各种零件,操作机台方便,加工效率较高,而龙门铣床则主要用于加工大型工件。
铣床的结构特点也各有不同,根据横梁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固定横梁式和移动横梁式等。
固定横梁式铣床因采用了单向运动结构,使得刀具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当工件过宽时,无法加工,而移动横梁式则具有多向运动的优点,可适应不同的加工工件大小和材质。
2. 铣刀的选择和使用铣刀是铣削加工中最常见的主要切削工具,可以根据不同材质和工件的加工需要,选择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铣刀进行切削。
铣刀品种繁多,有单刃、双刃、三刃、四刃、六刃等,还有HSS、硬质合金、PCD和CBN等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铣刀,还有钻立铣刀、球头铣刀、齿轮铣刀,甚至有专用于削铝、削钛合金等不同的高端铣刀。
铣刀的使用要注意刀具与工件的匹配和切削条件的合理设置,一方面需要保证刀具尺寸和精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也要根据材料和工件特性进行测算和调整,以达到良好的加工效果。
3. 加工参数设置铣削加工中的切削力、切削温度、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等都受到切削参数的影响,因此,设置正确的加工参数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影响很大。
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三个方面。
切削速度是铣削加工中影响切削力和热量传递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材料和铣刀材质需要采用不同的切削速度,通常速度范围为20-200m/min,速度过低时表面粗糙度会增加,速度过高时则容易损伤刀具和工件。
铣削基本知识

铣削方式图示
顺铣与逆铣
a) 逆 铣
b) 顺 铣
二铣 床
(一) 铣 床 种 类 (二) 铣 床 型 号 (三) 铣 床 结 构
带孔铣刀图示
(a) 圆 柱 铣 刀
(b) 三 面 刃 铣 刀
(c) 锯 片 铣 刀
(d) 角 度 铣 刀
(e) 齿 轮 铣 刀
(f) 凸 半 圆 铣 刀
(二) 铣 刀 的 安 装
带柄铣刀多用于立式铣床,按刀 柄形状不同可分为直柄和锥柄两种。
直柄铣刀安装(图b)须用弹簧夹 头安装,收紧轴向螺母,压紧弹簧夹 头端面,使其外锥面受压收小孔径, 夹紧铣刀。
锥柄铣刀安装(图a)先选用合适 的过渡锥套,用拉杆将铣刀及过渡锥 套一起拉紧在主轴端部的锥孔内。
带柄铣刀的安装
带孔铣刀的安装
带孔铣刀一般用于卧式铣床,安装时(如图)须用长刀拉 杆安装,拉杆用于拉紧刀杆,保证刀杆外锥面与主轴锥孔紧密 配合。套圈用来调整带孔铣刀的位置,尽量使铣刀靠近支撑端, 吊架(挂架)用来增加刀杆的强度。
铣削基本知识
一 铣削概述 —了解铣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二 铣 床 —了解铣床分类,熟悉铣床结构 三 铣 刀 —了解铣刀种类及安装方法 四 铣床附件 —了解常用铣床附件及其功用 五 铣床操作 —掌握铣床基本操作以及铣削平
面、沟槽的基本技能
一 铣削概述
铣削是金属切削加工中常用的加工方法之一,的要 求。是利用铣刀在铣床上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使工件 符合图纸
(一) 铣削运动及铣削用量 (二) 铣 削 加 工 范 围 (三) 铣 削 方 式
铣削加工简述

铣削加工简述一、铣削加工概述在铣床上用铣刀加工工件叫铣削,是金属切削加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铣削加工的精度为IT9~IT8,表面粗糙度Ra值为1.6~6.3μm。
铣削可用于加工平面、沟漕、V形槽、T形槽、螺旋槽、燕尾槽及成型表面,还可用于钻孔、加工齿轮和镗孔等,一些典型的铣削加工如图6.30所示。
铣削时,铣刀旋转,做主运动;工作台带动工件移动,做进给运动。
(1)铣削刃速度vc切削刃选定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一般指铣刀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m/s或m/min)。
(2)进给量f工件在进给的方向上,相对刀具的位移量,有三种表述和量度方法。
:铣刀每转过一个齿时,工件相对铣刀沿进给方向的位移(mm①每齿进给量fz/z)。
②每转进给量f:铣刀每1转工件相对于铣刀沿进给方向的位移(mm/r)。
:每分钟工件相对铣刀沿进给方向的位移(mm/min)。
③每分进给量vf。
铣床标牌上所标出的进给量为每分进给量vf图6.30 铣削加工(3)背吃刀量ap平行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即铣削深度(mm)。
(4)侧吃刀量ac垂直于铣刀轴线方向的切削层尺寸,即铣削宽度(mm)。
铣刀是多刃刀具。
铣削中,每个刀齿依次切削工件,大部分时间在散热冷却,因此,可以选用较高的切削速度,获得较高的生产率。
但铣削过程不平稳,有一定的冲击和振动。
二、铣床简介1.机床的型号铣床的型号和车床相似,是由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组成,比如型号X6132:X表示铣床类别代号;6表示卧式升降台铣床;1表示万能升降台铣床;32表示工作台工作面宽度的1/10,即320mm。
再如型号X5032:X表示铣床类机床,50表示立式升降台铣床,32表示工作台面宽度的1/10,即320mm。
2.常用的机床铣床有许多品种,如:卧式铣床、立式铣床、工具铣床、龙门铣床、键槽铣床、仿形铣床、数控铣床等。
(1)卧式铣床卧式铣床是铣床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它的主轴是水平放置的,与工作台面平行。
CNC铣削加工基础知识

四.刀具几何
刀刃数目 铣刀的刀刃数目与切削效果的关系会受工件材料 , 铣刀形状以及加工面亮度 等等之影响而异, 刃数较多之铣刀,因有较多之切刃产生切削作用,故可获得 更光洁平滑之加工面,不过因为无充分之切屑空间以容纳切屑,易受切屑之干 扰,且刀刃之强度会较弱 .所以一般粗切削,高进给,尤其是较软之材料时, 需有 较大的切屑空间,而提供切屑空间的最佳方法,即是减少刃数、增大刀刃,不仅 能加大切屑空间,亦可增大刀刃之强度,而且铣刀之再研磨次数与寿命也可增 加 .因此考虑加工方法时,重及粗切削宜选用刃数少、粗齿之铣刀;细及精加 工宜选择刃数多、较细齿之铣刀 .
四.刀具几何
刀具刃角 科角的改变可由正値变化到负値,如下图所示 .以切削力与所需之动力来看,正 科角所形成的刀尖角度较小,刀具能够轻易切入工件,而且切屑流出排除顺畅, 可减少切削压力,所以切削效率较大 .但太大的正斜角形成尖鋭的刀尖,故刀口 较脆弱易于磨耗或崩裂 .负科角则反之具有较强之切刃 ,刀口强度较大适合切 削高强度的材料 .
旋角有30°、38°、45°、60° .
Helix Angle
FH
左旋切削及左螺旋角铣刀 右旋切削及右螺旋角铣刀
Fv
F
四.刀具几何
排屑槽
切削加工中切层之排出,理想的状况是切屑流出时不致干扰或刮伤工件表面或撞 击刀具和伤害到工作者 , 所以切屑要能够自然断裂成小碎段并且排出至其他地 方 .故切屑之控制不仅要考虑切屑的流向,而且须使切屑自动断裂 .为达到此要求, 一般会在刀顶面上作一种设计,能够自动限制切屑长度的机构称之为排层槽或断 屑槽.其目的为使切屑能够急速卷曲,藉卷曲的应力迫使切屑断裂 .一般的排屑槽 设计如下: 槽寛W: 使产生切屑时形成卷曲,若槽寛太大,则卷曲半径较大,产生的卷曲应力不 足以折断屑;若太小,则反之,产生之应力过大时,易使切刃崩裂 . 槽深H :影响切屑 流出的稳定性,若太深则切屑流向槽肩时之卷曲所需的力量较大,易引起刀刃破裂; 若太浅则切层可能未流至槽肩时即自行离去,使切屑流向不易控制 . 槽肩R:为切屑由断层槽卷起作用之部位,关系卷起时之顺畅与否,直接影响卷曲力 之大小,若半径太大则切屑易滑上,卷曲应力可能不足以将切屑折断; 若半径太小, 切屑易被堵塞滑上不易,将产生极大的挤压应力 .
《铣削加工工艺》课件

铣削加工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加工,如钢铁、有色金属等,尤其适用于加工平面、沟 槽、齿形等复杂形状。在航空制造业中,铣削加工广泛应用于机翼、机身和发动机部件 的制造;在汽车制造业中,铣削加工用于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部件的制造;在模具制
造业中,铣削加工用于模具型腔和型芯的加工。
铣削加工的发展趋势
总结词
工件表面质量不佳是铣削加工中常见的问题 之一,它可能影响工件的外观和使用性能。
详细描述
工件表面质量不佳的原因可能包括机床精度 不足、刀具磨损、切削参数选择不当等。为 了提高工件表面质量,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如提高机床精度、定期检查和更换刀具、
优化切削参数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切削速度是指铣刀在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通常以米/分钟为单 位。
03
进给速度是指铣刀在进给系统中每分钟所移动的距离,通常以毫米/ 分钟为单位。
04
铣削深度是指铣刀在工件表面上所切削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铣削深度与进给速度的确定
铣削深度的确定应根据工件的材料、硬度、铣刀的材质和规格以及加工要求等因素 综合考虑。
02
CATALOGUE
铣削加工的基本原理
铣削力的产生与影响
总结词
了解铣削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对铣削加工的影响
详细描述
铣削力是铣削加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其产生与切削层的形成和切屑的排出 有关。铣削力的方向、大小和变化直接影响铣削加工的效率、刀具的磨损和加 工质量。
铣削加工的切屑形成与控制
总结词
掌握切屑的形成机理及切屑控制的方法
齿轮铣削是一种针对齿轮的铣削 工艺,主要用于加工各种齿轮。
齿轮铣削工艺主要采用指状铣刀 进行加工,通过调整刀具的角度 和切削参数,可以获得较好的加
铣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概述

铣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概述1. 引言铣削加工是现代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法,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铣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
本文将对铣削加工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概述,包括铣削的原理、分类、切削力、刀具选择等内容。
2. 铣削的原理与分类铣削是通过铣刀对工件进行旋转切削,将工件与铣刀的相对运动转化为切削力,从而将工件切削成所需要的形状。
根据铣削刀具的结构和切削方式的不同,铣削可分为立铣、立式卧铣、卧铣、立式卧式联合铣、分度铣等几种分类。
•立铣:铣刀安装在主轴上,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铣刀的切削力主要由工作台和主轴承载。
•立式卧铣:铣刀安装在主轴上,而工件可以在工作台上沿水平方向移动,切削力主要由主轴承载。
•卧铣:铣刀安装在主轴上,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铣刀的切削力主要由工作台承载。
•立式卧式联合铣:铣刀安装在一个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的主轴上,工件可以在工作台上移动,切削力主要由主轴和工作台承载。
•分度铣:通过回转工作台和工作夹具使工件在一定角度下进行铣削,用于加工螺纹、齿轮等。
3. 切削力与刀具选择切削力是铣削加工中重要的参数,它对刀具的选择和加工质量有直接影响。
切削力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材料硬度等。
在选择刀具时,需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刃数、刀具材料和涂层。
当切削力过大时,会引起工件振动和变形,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因此,要通过合理地设计刀具几何形状、提高刀具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采用适当的切削参数等方法来降低切削力。
4. 铣削加工工艺流程铣削加工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加工方案: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确定铣削加工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刀具、加工顺序和切削参数等。
2.设计加工夹具:根据工件的形状和要求,设计合适的加工夹具,用于固定工件,保证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3.加工前准备:对铣削机床进行检查,检查刀具和夹具的磨损情况,清洁工作台和切削润滑系统。
铣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概述

3、刀具误差、夹具误差与工件定位误差 1)刀具误差 机械加工中的刀具分为普通刀 具、定尺寸刀具和成形刀具三类。普通刀具, 如车刀、铣刀等,车刀的刀尖圆弧半径和铣刀 的直径值在通过半径补偿功能进行补偿时,如 果因磨损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加工尺寸的准确性。 定尺寸的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等,它们的 尺寸、形状误差以及使用后的磨损将会直接影 响加工表面的尺寸与形状;刀具的安装误差会 使加工表面尺寸扩大(如铣刀安装时刀具轴线 与主轴轴线不同轴,就相当于加大了刀具半 径)。成形刀具的形状误差则直接影响加工表 面的形装精度。 2)夹具误差 夹具误差主要是指定位元件、
减小强迫振动的主要途径是消除振源,采取 隔振措施和提高系统刚度等。抑制自激振动的 主要高工艺系统各环节的抗振性(如增加 接触刚度,加工时增加工件的辅助支承)以及 采用减振器等措施。
2、影响表面冷硬、残余应力的因素
1)影响表面冷硬的因素 影响表面冷硬的主要 因素是刀具的几何形状和切削用量。刀具的刃口 圆弧半径大,对表面层的挤压作用大,使冷作硬 化现象严重。增大刀具前角,可减小切削层塑性 变形程度,冷硬现象减小。切削速度适当增大, 切削层塑性变形增大,冷硬严重,此外,工件材 料塑性大,冷硬也严重。
2) 为保持零件安装方位与机床坐标系及编程 坐标系方向的一致性,夹具应能保证在机床上实 现定向安装,还要求能使零件定位面与机床之间 保持一定的坐标联系。
3) 夹具的刚性和稳定性要好。 夹紧力应尽 量靠近主要支撑点,尽量不采用在加工过程中更 换夹紧点的设计。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1、选择定位基准的基本要求:
遵循六点定位原则,在选择定位基准时要全 面考虑各个工位的加工情况,满足三个要求:
铣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概述

铣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概述1. 引言铣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本文将介绍铣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包括铣削的定义、分类、工艺流程、工具选择、加工参数和常见问题等方面。
2. 铣削的定义铣削是通过旋转刀具在工件表面切削材料,从而获得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它是利用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工件的移动来完成加工过程。
铣削加工可以实现多种复杂形状的加工,如平面、曲面、沟槽等。
3. 铣削的分类根据刀具的位置和工件的位置关系,铣削可以分为面铣和端铣两种基本形式。
•面铣:刀具的轴线与工件表面垂直,切削面与工件表面平行。
面铣适用于平面加工和表面精加工。
•端铣:刀具的轴线与工件表面平行,切削面与工件表面垂直。
端铣适用于沟槽加工和形状精加工。
4. 铣削的工艺流程铣削加工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刀具安装:选择合适的刀具,将其安装在铣床或加工中心的主轴上。
2.工件夹紧: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以确保工件在加工中的稳定性。
3.加工准备:根据加工要求,调整刀具位置、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等加工参数。
4.铣削加工:启动铣床或加工中心,开始加工。
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切削,直至得到所需形状。
5.检验与修整: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检验,如平面度、粗糙度等指标的测量。
如有需要,可对工件进行修整。
6.清洁与保养:清洁铣床、刀具和工作台等设备,进行常规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刀具选择在铣削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对加工质量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刀具类型有平面铣刀、球头铣刀、立铣刀、多齿铣刀等。
刀具的选择应根据加工要求、工件材料和加工方式等因素来确定。
6. 加工参数在铣削加工中,一些重要的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
•切削速度:是指刀具表面单位时间内与工件相对运动的速度。
切削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切削方式等因素来确定。
•进给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工件相对于刀具的移动距离。
进给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等参数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表面质量分析 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 和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表面粗糙度是指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 面波度是指周期性的几何形状误差,表面层物理 力学性能主要是指表面冷作硬化和残余应力等。 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1 、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的因素 1) 刀具切削刃的几何形状 刀具相对工件作 进给运动时,在加工表面上留下了切削层残留面 积,其形状完全是刀具切削刃形状在加工过程中 的复映。残留面积越大,表面粗糙度越大。在减 小切削层残留面积可以采取减小刀具主、副偏角 和增大刀尖圆弧半径等措施。
第二章 铣削加工工艺基础
第一节 铣削加工的质量分析
一 、加工精度分析 所谓加工精度,就是零件在加工以后的几
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的实际值与 理想值相符合的程度。符合的程度越高,精度 越高;反之,则精度低。加工精度高低常用加 工误差来表示,加工误差越大,则精度越低; 反之,则精度高。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机床、夹具、刀具和 工件构成一个系统,称为工艺系统。工艺系统 中的各种误差将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工件上,
三) 工艺系统热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 工艺系统在各种热源作用下将产生复杂的热变形 ,使工件和刀具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或因加工 后工件冷却收缩,从而引起加工误差。
数控机床大多进行精密加工,由于工艺系统热 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约占总误差的40-70%。因此, 许多数控机床要求工作环境保持恒温,在加工过程 中使用冷却液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工艺系统的热 变形。
1、加工原理误差 它是指采用了近似的加工工方法所引起的 误差。如加工列表曲线时用数学方程曲线逼近 被加工曲线所产生的逼近误差、用直线或圆弧 插补方法加工非圆曲线时产生的插补误差等, 减小此类误差的方法是提高逼近和插补精度。 2、机床的几何误差 它包括机床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使 用后产生的磨损等。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主 要是机床主轴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误差。 1) 机床主轴误差 机床主轴是安装工件或刀 具的基准,并将切削主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件或 刀具。因此,主轴的回转误差直接影响工件
3)传动误差 机床的切削运动是通过某些传 动机构来实现的,这此机构本身的制造、装配 误差和工作中的磨损,将引起切削运动的不准 确。
3、刀具误差、夹具误差与工件定位误差 1)刀具误差 机械加工中的刀具分为普通刀 具、定尺寸刀具和成形刀具三类。普通刀具, 如车刀、铣刀等,车刀的刀尖圆弧半径和铣刀 的直径值在通过半径补偿功能进行补偿时,如 果因磨损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加工尺寸的准确性。 定尺寸的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等,它们的 尺寸、形状误差以及使用后的磨损将会直接影 响加工表面的尺寸与形状;刀具的安装误差会 使加工表面尺寸扩大(如铣刀安装时刀具轴线 与主轴轴线不同轴,就相当于加大了刀具半 径)。成形刀具的形状误差则直接影响加工表 面的形装精度。 2)夹具误差 夹具误差主要是指定位元件、
成为加工误差。 工艺系统的各种误差即成为影响加工精
度的因素,按其性质不同,可归纳为四个 方面: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工艺系统因 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工艺系统受热变形 引起的误差和工件内应力引起的误差。 一)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是机床、夹具、刀 具及工件本身存在的误差,又称为工艺系 统的静误差。静误差主要包括加工原理误 差、机床的几何误差、夹具和刀具误差及 工件定位误差和调整误差等。
部分冷却收缩不均匀而引起的应力称为热应 力。在进行冷轧、冷校直和切削时,由于毛坯或 工件受力不均匀,产生局部变形所引起的内应力 称为塑变应力。
去除工件内应力的方法是进行时效处理,时 效处理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自然时效 是在大气温度变化的影响下使内应力逐渐消失的 时效处理方法,一般需要二、三个月甚至半年以 上的时间。人工时效是使毛坯或半成品加热后随 加热炉缓慢冷却,达到加快内应力消失的时效处 理方法,用时效短。大型零件、精度要求高的零 件在粗加工后要经过时效处理才能进行精加工; 精度要求特别高的工件要经过几次时效处理。
二)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在切削力、夹 紧力、传动力、重力、惯性力等外力作用下会引 起相应的变形和在连接处产生位移,致使工件和 刀具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加工误差。 一般情况下,这种误差往往占工件总加工误差的 较大比重。
工艺系统的刚度:刚度是物体或系统抵抗外 力使其发生变形的能力。用变形方向上的外力与 变形量的比值K来表示。
K F/Y 式中:F — 静载外力(N)
Y — 在外力作用方向上的静变形量(mm)
机械加工过程中,由吃刀抗力FY引起的工艺 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所以常用吃 刀抗力测定机床的静刚度,即 K Fy/Y 变形量Y Fy/K
由上式可以看出,要减小因受力而引起的变 形,就要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圆柱铣刀在加工中相当于一个悬臂梁,其长径比 就决定了其刚度的大小,加工时就要注意根据切 削用量选择合适的铣刀长径比。
对定位装置及夹具体等零件的制造、装配误差及 工作表面磨损等。夹具确定工件与刀具(机床) 间的相对位置,所以夹具误差对加工精度,尤其 是加工表面的相对位置精度,有很大影响。
3) 工件定位误差 工件的定位误差是指由 于定位不正确所引起的误差,它对加工精度也有 直接的影响。
4、调整误差 在机械加工时,工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需要 进行必要的调整(如对刀、试切)才能准确。因 此,除要求机床、刀具和夹具应具有一定的精度 外,调整误差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影响调整误差 的主要因素有:测量误差、进给机构微量位移误 差、重复定位误差等。
四) 工件内应力所引起的变形 所谓内应力是指当外部的载荷去除以后,仍然 残存在工件内部的应力。如果零件的毛坯或半成品 有内应力,则在继续加工时被切去一层金属,破坏 了原有表面上的平衡,内应力将重新分布,工件发 生变形,这种情况在粗加工时最为明显。 引起内应力的主要原因是热变形和力变形。在 铸、锻、焊、热处理等热加工过程中,由于毛坯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加工精度。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包括径向回 转误差和轴向回转误差两个部分。径向误差主 要影响工件的圆度,径向误差主要影响被加工 面的平面度误差和垂直度误差。
2)机床导轨误差 机床床身导轨是确定各主 要部件相对位置的基准和运动的基准。它的各 项误差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它对较短工 件的影响不很大,但当工件较长时,其影响就 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