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川教版八年历史下册单元测试-第二学习主题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有答案)-word文档资料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班级姓名一、选择题。
1、下边图中的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遵循了客观规律B.解放了思想C.违背了客观规律D.实现了农业合作化2、【题文】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最主要原因是()A.缺乏建设经验B.违背客观经济规律C.朝鲜战争爆发D.严重的自然灾害3、【题文】下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 ).①“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②结婚有法可依③“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④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4、【题文】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①由上海蔓延到全国的“一月风暴”②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③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捕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 C、①③D、②③5、【题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人民群众行使了监督权C.民主与法制在“文革”期间被严重践踏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6、【题文】口号反映时代特色。
“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文革”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D.民主与法制遭受严重破坏7、【题文】毛泽东认为党中央的修正主义代表是①②③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8、【题文】“文化大革命”结束于().A.1966年5月B.1967年2月C.1976年4月D.1976年10月9、【题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指().A.1956-1966年B.1966-1976年C.1965-1975年D.1960-1970年10【题文】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检测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是() A.1949、1951年 B.1949、1952年C.1949、1954年 D.1949、1956年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3、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基本国情是()①农业生产落后②工业生产水平低③国家贫穷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于优先发展地位的是()A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手工业5、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6.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一桥指我国在长江上建成的第一座大桥,它是()A.厦门沧海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C.钱塘江大桥 D.南京长江大桥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8.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9、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是()A.人民公社 B.生产互助组 C.生产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1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1956年底,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和探索单综合检测试题川教版

社会主义道路和探索第I卷(选择题)1.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3.毛泽东在评价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的落后状态时,说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因此,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A.农业 B.手工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4.“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同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同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上述内容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是A.1949年 B.1954年 C.1979年 D .1982年5.《速度与激情7》中范·迪塞尔驾驶的莱肯超跑是最吸引人眼球的跑车,但其高油耗也对石油工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下列人物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是A、党的好干部焦裕禄B、两弹元勋邓稼先C、雷锋同志D、铁人王进喜6.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回顾这段历史,代表性的成绩有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④西藏和平解放。
根据表中的示例,将重大事件与历史进程相匹配的是A.①②④ B.④②① C.④①② D.②①④7.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下列哪个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文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劳动和社会保障法》8.“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A.一月革命 B.二月革命C.九一三事件 D.粉碎“四人帮”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有()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B.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C.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D.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最新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后辅导练习

最新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民族独立,获得新生C、国共对峙,走向抗日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 )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土地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
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土地改革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B、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C、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会议是(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B、十一届三中全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B.新中国成立后三年经济恢复以后
C.土地改革完成后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义勇军进行曲》
3.某班同学准备举行“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
他们搜集到了以下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武汉长江大桥
D.葛洲坝水利工程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6.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集中力量发展农业
B.集中力量发展国防事业
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D.集中力量发展科学事业
7.党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你认为有以下哪些原因导致的()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③又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两个反革命集团,它们是指()
①康生集团②林彪反革命集团③吴法宪集团④江青反革命集团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C.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0.下面属于文化大革命中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错误抵制和斗争的事件是()
①“一月风暴”②“二月抗争”③林彪等人出逃机毁人亡④“四五运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二、组合列举题(共15分)
1.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的时间(5分)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是
(3)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4)中共八大召开是
(5)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是
2.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相对应的人物(5分)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两弹元勋
(3)兰考县委书记
(4)“四五运动”人民群众悼念的人是
(5)举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有功人物一位
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5分)
(1)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宪法的会议是
(2)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事件是
(3)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
(4)中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
(5)“文化大革命”中最先被粉碎的反革命集团是
三、史料辨析题(共20分)
1.阅读下列材料(5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读后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属于什么文件的内容?
(2)2008年是这个文件颁布多少周年?
(3)在这个文件颁布之前,在中国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时候通过的?
(4)这个文件的颁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6分)
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
(2)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3)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5)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得何等好啊,请同志们重读一遍这张大字报和评论,可是50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又何其毒也!
材料二:‚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
──叶剑英1967年中南海怀仁堂会议的讲话材料三:‚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
──《天安门诗抄》请回答下列各问:
(1)上述大字报中“请同志们重读一遍”的人是谁?
(2)材料中的某些同志实际上指谁?
(3)这场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你们”指的是谁?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你们”的斗争后来被污蔑为什么?
(5)材料二中的“雄杰”是指谁?为悼念“雄杰”而爆发的群众性运动是什么?
(6)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铿锵有力的词句,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分析下面的图表:然后回答问题(9分)
(2)为了改变上述情况,我国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2分)
(3)这个决定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4分)
2.1956年到1966年,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又有哪些失误?从中得到什么启示?(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D;4.B;5.D;6.C;7.B;8.D;9.D;10.C。
二、组合列举题
1.(1)1953年-1957年
(2)1954年9月
(3)1956年底
(4)1956年9月
(5)1966年-1976年
2.(1)王进喜
(2)邓稼先
(3)焦裕禄
(4)周恩来
(5)华国锋(或叶剑英等)
3.(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林彪反革命集团
三、史料辨析题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008年—1954年=54周年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
(4)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1)1954年
(2)实行赎买政策
(3)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5)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毛泽东
(2)刘少奇;邓小平。
(3)开始: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4)林彪、江青一伙;“二月逆流”。
(5)周恩来;“四五运动”。
(6)反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共同愿望。
四、综合探究题
1.(1)建国初期,我国在人均钢产量和人均发电量上低于印度;建国初期,美国在钢产量和发电量上比印度和中国高出好多倍;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
(2)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结果:到1952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这说明我们党是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失误:总路线的提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启示:一个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忽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