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
2020-2021学年盐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盐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
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都是传说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皇帝侯王,根据政治地位决定他们入本纪还是入世家。
但情况又不尽然,西汉惠帝虽然当了几年天子,实际上有职无权,没起什么作用,所以本纪中没有他的地位。
项羽是秦汉之际主宰天下的人物,吕后是惠帝朝的发号施令者,他们虽然没有天子称号,却被列入本纪。
孔子没有侯爵,陈胜是自立为王;二人都列入世家,因为他们的历史地位堪与王侯相比。
司马迁的上述安排可谓独具慧眼,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也是合乎逻辑的归纳。
《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了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
如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伍子胥都是军事家,所以,他们的传记前后相次。
苏秦、张仪是战国策士,他们的传记也紧紧相连。
再看西汉人物的传记:韩长孺、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是抗击匈奴的将领,故韩长孺、李广传记后面插入《匈奴列传》,然后是卫青、霍去病的传记。
通过叙述西汉中央王朝与周边各民族的交往,几位相关人物的传记以类相从,前后相次,发展轮廓非常清晰。
司马迁对人物传记次序的巧妙编排,造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与合传。
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则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
合传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循吏列传》《酷吏列传》《货殖列传》等,都是专门为人物设立的合传。
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有时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
《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叙廉颇事迹,很快又引入蔺相如,然后叙述两人恩怨,中间又插入赵奢、李牧传记,最后以廉颇事终结。
江苏省盐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盐城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喜欢某些人是完全正常的。
不喜欢并不等于不能合作,但要强求彼此▲,亲密无间,这就是分裂,是对真实▲的阉割。
生活就是▲,就是鲜花和荆棘并存。
尊重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许是应对分裂的法宝之一。
A.相敬如宾一刀两断泥沙俱下B.情投意合一刀两断江河日下C.相敬如宾一厢情愿江河日下D.情投意合一厢情愿泥沙俱下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它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②如果它变成漂亮的小湖,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艰辛,但是它不愿意。
③它集于井底般的深谷中不见阳光,有人为它起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地下森林。
④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
⑤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
⑥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A.③②④①⑥⑤B.③⑤⑥②①④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⑥④①②③3.下列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句,依次与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②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③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④钓收鹭下虚舟立,桥断僧寻别径归。
海近冈峦多迤逦,天寒雾雨正霏微。
A.①《缫丝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煮海歌》B.①《缫丝行》②《采茶歌》③《煮海歌》④《渔家》C.①《煮海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缫丝行》D.①《煮海歌》②《采茶歌》③《渔家》④《缫丝行》4.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委婉讽刺部分人对宠物的过分偏爱B.表明宠物应该受到特殊对待的立场C.提醒读者应该爱惜所有动物的生命D.提倡不食用禽畜肉的素食主义风尚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2020高三(上)期中统考语文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现代文阅读(36分)1.C(A项“直接激发”错;B项生态文学反映的根本主题是中和、协和、平和等哲学要义;D项“整体比重相对均衡”错)2.B(“逐层递进”错)3.B(“一直从正面反映”错)4.A(材料一“艾特肯盆地是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固体天体中最大最深的盆地”)5.D(根据材料三可知,美国和新加坡是对“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的肯定评价;俄罗斯、荷兰和德国是对“嫦娥四号”搭载的各国前沿科技的介绍,不是评价)6.材料一侧重介绍“嫦娥四号”月背着陆的研究价值、深远意义和影响。
材料二侧重介绍“嫦娥四号”的着陆过程以及在发射过程中实现的重大技术突破。
材料三侧重介绍了国外媒体、专家对“嫦娥四号”的积极评价以及各国对“嫦娥四号”搭载本国前沿科技的介绍。
(每点2分)7.D(“激烈的矛盾冲突”错)8. ①“水泥桶里的信”讲述了另一位水泥工的不幸遭遇,也是对松户与三繁重工作的进一步交代。
②这封信烘托了松户与三的形象,“看着信尾”松户与三叫喊“想把一切都砸个稀巴烂”,信将人物对现状的不满情绪催化为反思与反抗的思想变化。
③这封信连接了另一位水泥工与松户与三,表现了工业时代“一类人”(工人)共同的悲剧命运。
④写信是一位女工充满无奈的求助方式,而小说结尾读信的松户与三也向命运妥协,表达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者孤独无助的普遍伤痛。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①夫妇对话深刻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残酷以及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幸、痛苦和无奈。
②夫妇对话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松户与三的怒吼,表现出心中强烈的愤怒和渴望砸坏不公平社会的愿望,妻子的话则体现出内心的无奈。
③小说以夫妇对话作为戛然而止的结尾,使小说具有含蓄而动人心魄的力量,引发人们的深思。
(每点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10.B11.D(“此处指国都”错,应指封国)12.B(“以迟到为借口杀掉一个反对自己的人”错)13.(1)有的年轻人对彭越说:“很多豪杰争相树旗号反叛秦朝,你可以站出来,咱们也效仿他们。
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加精)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项是(3分)文章的好坏与写作的快慢无关。
顷刻之间成数千言,未必____可诵,吟得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亦未必________。
我们欣赏的是成品,不是过程。
袁虎倚马草露布,“手不辍笔,俄得七纸”,固然资为美谈,究非常人轨范。
________的人,也许是早有腹稿。
A.斐然字字珠玑文不加点B.斐然字字千钧一文不名C.蔚然字字珠玑一文不名D.蔚然字字千钧文不加点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它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空口念着是没用的这源头很密迩、广大A. B. C. D.3. 下列诗句所描述的风俗,不属于古代年俗的—项是(3分)A.—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B.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C.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D.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4. 下列教室励志标语中,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A.唯有埋头,方能昂首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今天辛苦一阵子,明天幸福一辈子C.今日不努力,明天去搬砖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D.修身,治国,平天下天王盖地虎,全上985;宝塔镇河妖,至少2115. 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无论闲乘电梯还是勇攀悬崖,都呈现了精彩的人生。
B.人一旦实现了目标,就会失去奋斗动力,无所事事。
C.经历艰难攀登的人,比走捷径者更懂得成功的快乐。
D.不同的人机遇不同,但是奋斗可以弥补给予的不足。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江苏省盐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盐城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喜欢某些人是完全正常的。
不喜欢并不等于不能合作,但要强求彼此▲,亲密无间,这就是分裂,是对真实▲的阉割。
生活就是▲,就是鲜花和荆棘并存。
尊重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许是应对分裂的法宝之一。
A.相敬如宾一刀两断泥沙俱下B.情投意合一刀两断江河日下C.相敬如宾一厢情愿江河日下D.情投意合一厢情愿泥沙俱下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它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②如果它变成漂亮的小湖,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艰辛,但是它不愿意。
③它集于井底般的深谷中不见阳光,有人为它起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地下森林。
④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
⑤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
⑥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A.③②④①⑥⑤B.③⑤⑥②①④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⑥④①②③3.下列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句,依次与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②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③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④钓收鹭下虚舟立,桥断僧寻别径归。
海近冈峦多迤逦,天寒雾雨正霏微。
A.①《缫丝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煮海歌》B.①《缫丝行》②《采茶歌》③《煮海歌》④《渔家》C.①《煮海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缫丝行》D.①《煮海歌》②《采茶歌》③《渔家》④《缫丝行》4.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反虐待动物法一项是(3分)A.委婉讽刺部分人对宠物的过分偏爱B.表明宠物应该受到特殊对待的立场C.提醒读者应该爱惜所有动物的生命D.提倡不食用禽畜肉的素食主义风尚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在下列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东方剧院将上演三部京、昆大戏,有多位名家加盟演出,无疑将成为戏曲界的一件。
这些戏曲剧目情节简单,观众也已,仍能吸引观众的是演员的唱腔、招式。
今天,许多人已难以欣赏慢悠悠的传统戏曲,只有改革才能使之获得新生。
多年来,有过不少戏曲改革实践,但大都只是,未能保持下去。
A. 盛事熟视无睹灵光一现B. 盛事耳熟能详昙花一现C. 圣事熟视无睹昙花一现D. 圣事耳熟能详灵光一现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麦当劳大陆和香港地区的业务被中资公司收购后,按照国际惯例改了名字,改名为金拱门,这是麦当劳中国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B. 我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较多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交通事故发生数呈现持续减少态势,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C. 如今,中文教育已成为英国初中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政府已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描绘了2020年汉语学习人数要达到40万的思路。
D.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它在生产和安装技术方面有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
3.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西螺平原的海风猛撼着这座/力的图案,美的网,猛撼着这座/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猛撼着,而且绝望地啸着/而铁钉的齿紧紧咬着,铁臂的手紧紧握着/严肃的静(节选自余光中《西螺大桥》)A. 比喻比拟反复B. 比喻夸张排比C. 借代夸张反复D. 借代排比比拟4.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可以发掘出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就是所谓的“意境”。
①情又具象而为景②因而涌现出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和崭新的意象③同时也渗透了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④替世界开辟了新境⑤景中全是情⑥为人类增加了丰富想象。
江苏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江苏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下列“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鹏之徙于南冥也A . 悟已往之不谏B . 之二虫又何知C . 悦亲戚之情话D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 ①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②何辞为B . ①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②项王未有以应C . ①其意常在沛公也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 . 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 (2分)下列各句中“为”字与例句中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A .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B . 自令放为C . 庭中始为篱D . 余既为此志4. (2分) (2018高一下·舟山开学考)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B . 或师焉,或不焉或:有时C . 小学而大遗遗:丢弃D . 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5. (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悉发精兵击越悉:尽,全部。
B . 卑辞厚礼以遗之遗:赠送。
C . 噽乃见大夫种于吴王见:接见。
D . 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吊:悼念。
6. (2分)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B . 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C . 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D . 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7. (2分) (2017高一上·山东月考) 以“也”字为句尾词,《论语》、《孟子》及先秦诸子已多见,宋人散文亦好用之,其中使用“也”字形成特殊风格而最为后人所称颂的文章是()A . 苏洵《六国论》B . 苏轼《留侯论》C . 曾巩《墨池记》D . 欧阳修《醉翁亭记》8. (2分) (2019高三上·丰县月考) 对下列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0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端牢“中国饭碗”,在今年有着特殊意义。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粮食生产、加工物流等造成一定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也引发对粮食安全的关注。
经多方努力,夏粮迎来了十七连丰,给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就要抓实眼前。
要严格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及时启动托市收购,同时大力抓好市场化收购,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农民“卖粮难”。
7月中下旬是夏玉米苗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防治,压实防汛责任,落实防御措施,工作再加紧,措施再加力。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必须谋划长远。
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快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碗中装好粮,就要促绿色显“特色”,让绿色生“金色”。
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使消费者得实惠。
碗里装好粮,就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推进农村科技创新。
疫情之下的农业生产中,植保无人机、线上农技“问诊”和农资购销发展迅速。
要以此为契机,让地理位置服务、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等给粮食生产插上翅膀,加强农科人才培养,切实强化粮食安全科技支撑。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端稳中国碗,盛满中国粮。
(摘编自新华社记者于文静《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2020年7月13日)材料二: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总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才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的诗句谁都记得。
食物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今天的城市人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困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倨.傲笑容可掬.矩.形白驹.过隙B. 凋敝.纵横捭.阖裨.益劈.山开路C. 垮.塌胯.下之辱挎.包纨绔.膏粱D. 匍.匐风尘仆.仆蒲.草璞.玉浑金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可以说,各省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公共文化资源日趋丰裕,源自中国艺术节的推动是一个重要原因。
B. 如果思索一下孔子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就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2500多年里的变化非常之小。
C. 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接近10亿,近年来,有关手机辐射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相关新闻见诸于媒体。
D. 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浪费之风入侵文化领域,将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且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3. 以平实的语言表述画线句子所包含的作者的创作思想。
不超过20个字。
(4分)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4.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央视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题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开播后,反响强烈。
大会参赛者为初中生,成人体验团也同步听写。
但成人体验团听写“熨帖”的正确率仅为10%,听写“癞蛤蟆”的正确率也只有30%。
一些成年观众随节目自我检测,结果很“汗颜”。
大会导演组透露,第一份预测题测试大学毕业5年后的成人,正确率为40%;测试初二学生,正确率达80%。
(1)根据材料中的数据,你得出什么结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不超过20字。
(2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惟公字天球,姓程氏。
公性方重,寡言笑,凡所处画,常先虑谨备,所以条目巨细甚悉,至临事简严,僚吏莫能窥其际。
尝夜张灯会五门,大集州民,而城中火起,吏如公教不以白,而随即救止。
终宴,民去,始稍知火。
监军得告者言军谋变,惧而入白,公笑曰:“岂有是哉?”监军惶惑不敢去,公曰:“军中动静,吾自知之,苟有谋者,不能隐也。
”已而卒无事。
召为给事中,知开封府。
前为府者,苦其治剧.,或不满岁罢,不然,被谤讥,或以事去,独公居数岁。
久而治益精明,盗讼稀少,狱屡空,诏书数下褒美。
为三司使。
不悦苟利,不贪近功。
时议者患民税多目,吏得为奸,欲除其名而合为一。
公以谓合而没其名,一时之便,后有兴利之臣必复增之,是重困民也。
议者莫能夺.。
其于出入尤谨,禁中时有所取,未尝肯予。
宦官怒,言陛下虽有欲,物在程某何可得!公曰:“臣所以为陛下惜尔。
”天子以为然。
景祐四年,以本官参知政事。
是时,元昊叛河西,朝廷多故,公在政事,补益尤多。
而小人侥幸皆不便,遂以事中之,坐贬为光禄卿,知颍州。
北京建,遂以为留守。
宦者皇甫继明方用事,主治行宫,务广制度以市.恩,公为裁抑之,与继明章交上。
天子遣一御史往视之,其在延州,夏人数百驱畜产至界上请降,言契丹兵至衙头矣,国且乱,愿自归。
公曰:“契丹兵至元昊帐下,当举国取之,岂容有来降者乎?闻夏人方捕叛族,此其是乎?不然,诱我也。
”拒而不受。
已而夏人果以兵数万临界上,公戒诸堡寨无得出兵,夏人以为有备,引去,自此不复窥边。
改镇安军节度使,在镇四年,犹上书愿复守边。
书未报.,得疾,薨于陈州之正寝,享年六十有九。
(节选自欧阳修《镇安军节度使程公神道碑铭》)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前为府者,苦其治剧.剧:繁难B. 议者莫能夺.夺:夺取C. 务广制度以市.恩市:求取D. 书未报.,得疾报:回复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程公治政才能的一组是(3分)①城中火起,吏如公教不以白,而随即救止②军中动静,吾自知之③久而治益精明,盗讼稀少,狱屡空④不悦苟利,不贪近功⑤公在政事,补益尤多⑥公为裁抑之,与继明章交上A. ①②⑥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③④⑥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程公为人刚正沉稳,不喜言笑,考虑问题条分缕析,严谨周到,大大小小措施皆备,遇到事情镇定自若,从容处置。
B.任三司使时,有人担心税目繁多,官吏会从中为奸,欲统而为一,程公认为此举舍本逐末,弊大于利,十分不妥。
C.任参知政事时,程公忠于职守,使得投机取巧的小人不能肆意妄为,但他也因此受到诋毁,被贬谪到颖州做知府。
D.在延州任上,几百名夏人带着畜产来归降,程公洞察实情,果断拒绝;后来夏人虽然数万兵临界上,却无功而返。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其于出入尤谨,禁中时有所取,未尝肯予。
(4分)▲▲(2)天子遣一御史往视之,还,直公。
(3分)▲▲(3)闻夏人方捕叛族,此其是乎?(3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寓驿舍陆游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1)“九万里中鲲自化”运用了什么典故?出自何处?(2分)▲▲(2)颈联有何表达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4分)▲▲(3)请分析尾联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靡有朝矣。
(《卫风·氓》)(2)▲,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4)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5)▲,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6)▲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7)▲,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8)君子之交淡若水,▲。
(《庄子·山木》)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马幼渔张中行①马幼渔先生名裕藻,是我的双重老师。
三十年代初我考入北京大学,选定念中国语言文学系,他是系主任,依旧说,我应该以门生礼谒见。
上学时期听过他一年课,讲的是文字学中的音韵部分。
马先生虽然是宁波人,风范却没有一点精干善于拨算盘珠的样子。
口才也不见佳,因而讲课的效果是平庸沉闷,甚至使人思睡。
总之是,因为看不出他在学术以及行事方面有什么突出之点,同学们对他总是毫无惧意,甚至缺乏敬意。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马先生不过是好好先生而已。
②这好好先生的印象又不只是在学生群里。
大概是一九三三年暑期吧,整顿之风吹来,触及中文系的也颇有一些,其大者是胡适之以文学院院长的显位兼任中文系主任,稍次是去教师之不称职者。
马先生退为只算教授了,后来像是也不再讲什么课,总之是名存实亡了。
③三十年代末,北京沦陷了,马先生因为年近花甲,没有随着学校往昆明。
他原来住在景山西街,也许为了隐姓埋名,迁到王府井大街大阮府胡同,与刘半农先生的夫人住前后院。
其时我和同系同学李君也住在北京,寂寞,很怀念旧日的师友,而师友星散,所以有时就到马先生那里坐坐。
我们发现,马先生也很寂寞,更怀念红楼中的相识,于是渐渐,我们就把到马先生那里去当作后辈的义务。
④这样,日久天长,我们才明白,在校时期对马先生的认识其实并不对。
比如好好先生,这是我们把他的宽厚看作无原则地迁就。
其实,他律己很严,对人的迁就也仅限于礼让。
在这方面,可记的事情颇不少。
还是任系主任时候,他家的某一个年轻人报考北京大学,有一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马先生面前自言自语地说:“不知道今年国文会出哪类题。
”马先生大怒,骂道:“你是混蛋!想叫我告诉你考题吗?”又有一次,同学李君请马先生写些字,留作纪念。
马先生沉吟了一会,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现在国土沦陷,我忍辱偷生,绝不能写什么。
将来国土光复,我一定报答你,叫我写什么我写什么,叫我写多少我写多少。
”马先生可谓言行一致。
北京大学迁走了,他借贤内助善于理财之助,据说生活没有困难,于是闭门读书,几年中不仅不入朝市,而且是永远不出大门。
⑤他爱国,有时爱到近于有宗教的感情。
他相信中国最终一定胜利,而且时间不会很久。
我们每次去,他见面第一句话总是问:“听到什么好消息吗?”为了安慰老人,我们总是把消息挑选一下,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报喜不报忧。
——我们确是有忧,马先生有羊角疯的病根,几年反复一次,而且,据说一次比一次重,不久之后会不会有意外呢?⑥大概耐到一九四四年的年尾或下年年初,我们有些日子没去,忽然传来消息,马先生得病,很快作古了。
人死如灯灭,早晚难免这一关,所谓达人知命,也就罢了。
遗憾的是,他朝夕盼望胜利之来,七年多过去了,终于没有看到就下世了。
他不能瞑目是可以想见的。
真的胜利了,“家祭无忘告乃翁”,他还能听见吗?(选自张中行《负暄琐话》,有删节)11.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12.从文中看马先生的“隐姓埋名”有哪些体现?(4分)▲▲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马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6分)▲▲14.请分析结尾一段文字的表达特色;探究蕴含在画线句子中的丰富情感。
(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试论中国文化的新统张岱年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于两汉之际,到隋唐时代而达到高潮。
唐代采取三教并尊的政策。
在哲学思想方面,佛学的内容比较丰富,而儒学则比较淡薄。
但是隋唐的政治教育、典章制度仍以儒学为本。
一些佛教流派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中国化了。
思想史家称禅宗慧能的学说为中国化的佛学。
在唐代佛学兴盛的时节,韩愈发起了排佛运动,而鼓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
韩愈批判佛老,其矛头主要针对外来的佛教,具有保卫民族传统的意义。
到宋代,程颐、朱熹提出了“道统”的观念,自以为直接继承孔孟之学。
“道统”说表现了独断的态度,但是对于保卫民族传统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理学家采纳了佛学与道家的一些思想观念,为孔孟学说补充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基础,在本质上是先秦儒学的发展。
有些人因为理学家受佛老的影响,于是认为理学是“阳儒阴释”,或认为“朱羽陆释”,其实都是从表面上看问题。
例如理学家重视心性的讨论,强调了心性问题,这是受到佛学的影响;但是,理学家所谓心性实与佛家所讲的心性大不相同。
朱熹宣扬“性即理”,陆九渊宣扬“心即理”,其所谓理都是指仁义礼智之理,亦即父子君臣之理,这就与佛老学说根本相反了。
理学改变了三教并尊的局面,而成为宋元明清时代的主导思想,不是偶然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一些学者思想家希望在西方学术中找到救国之道。
各种学说虽然曾经流行一时,但是都不能解决挽救民族危机的问题。
唯有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终于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