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2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2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X页,第Ⅱ卷X至X页。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按要求在答题卷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卷上务必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对考号、姓名、班级和科目。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葡萄糖B.血浆蛋白C.尿素D.血红蛋白2.下列有关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给蝌蚪饲喂拌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能促进蝌蚪的发育B. TRH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垂体分泌TSH中起拮抗作用C. TSH经血液定向运输到甲状腺,从而调节甲状腺的活动D.切除甲状腺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3.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特异性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是( )A.产生抗体细胞不同B.抗体化学本质不同C.抗体作用方式不同D.抗体作用结果不同4.人类的大脑皮层中有四个言语区:W区、V区、S区和H区,它们分别对应的语言功能是( )A.听、说、读、写B.写、读、说、听C.说、写、听、读D.读、听、写、说5.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婴儿会眨眼B.草履虫向水温适宜的地方运动C.看到酸梅流口水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6.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

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同样的实验B.用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用一只幼年的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7.下列液体中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⑤原尿⑥细胞质基质⑦组织液⑧核液⑨细胞液⑩胃液A.③④⑥⑦⑧⑨B.③④⑤⑦⑨⑩C.②③④⑤⑦⑨D.①②③④⑤⑦8.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B.浆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9.常吃海带等海生植物可以防治( )A.糖尿病B.侏儒症C.地方性甲状腺肿D.心脏病10.切除狗的甲状腺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和代谢活动将 ( )A.增加,代谢活动减弱B.增加,代谢活动加强C.减少,代谢活动减弱D.减少,代谢活动加强11.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B.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C.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受神经—体液调节12.下列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血红蛋白B.载体蛋白C.血浆蛋白D.肌动蛋白1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膜内外电位的变化产生( )A.电荷B.局部电流C.电势D.局部电场14.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15.图甲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图丙是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丙中刺激A点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在图甲中,兴奋在③处的传递与化学信号有关C.在图乙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b,其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D.在图甲中,给予②处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0次偏转16.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O3/ NaHCO3等缓冲对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①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17.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

2018年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文档资料

2018年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文档资料

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期中考试是一次阶段性的考试,是为了检验大家上半学期的学习成果。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可以用样方法的是A.田鼠B.蚯蚓C.野兔D.猫头鹰2.森林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原因是A.不同高度分布的动物不同B.不同高度的温度不同C.不同高度的光照不同D.不同高度的湿度不同3.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必须是生产者,原因是A.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B.生产者在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C.生产者的数量最多D.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4.鱼塘中要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看这是为了A.保持生态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5.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错误叙述是A.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不同的B.人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都比自然生态系统低C.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较低D.生态系统的成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较高6.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C.食物网比甘蔗田更复杂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8.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0.10.51.02.04.0动物类群数(类/m3)2023375058动物个体总数(个/m3)365665750l 9832490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各种描述错误的是A.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成正相关B.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C.水污染会显著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D.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越大9.测得某生态系统含a、b、c、d4种生物,且构成的食物链为a b c d。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31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31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学科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B.人体各器官和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外界环境的剧变不会引起内环境稳态的失衡2.不属于动物内环境成分的是( )A.乙酰胆碱B.胰岛素C.胰蛋白酶D.抗体3. 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人体内环境的是()A.氧气进入组织细胞 B.生长激素分泌进入血浆C.牛奶进入胃中 D.精子进入输卵管中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剧烈运动时血浆pH显著下降 B.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C.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D.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所必需的5. 下列选项中,不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A.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B.淋巴管阻塞C.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糖尿 D.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6. 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7.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 D.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9.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粘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10. 下列关于人类艾滋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B.艾滋病是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会感染艾滋病毒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11.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抗体 B.吞噬细胞可参与的特异性免疫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12. 下列生理活动中,哪项与人体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有关( )A.生物节律的控制 B.血糖调节 C.语言、学习和记忆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13.如图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参与突触形成的肌细胞膜面积增大有利于更好的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息C.④兴奋时,其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②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使肌细胞兴奋14. 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 (CK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B.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要ABA诱导C.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D.脱落酸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有拮抗作用15.下列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代谢活动B.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根的向地性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成熟的苹果能催熟未成熟的香蕉,是由于苹果细胞产生乙烯16.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17. 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

吉林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new)

吉林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new)

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乾安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并涂在机读卡上。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相对于人体生活的外界环境而言的,因此它是指人体内的液体B.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C.内环境是细胞外液,约占总体液的1/3D.消化道中的消化液是人体的内环境之一2.关于细胞外液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B.组织液和淋巴在成分和含量上最相近C.细胞外液中含有血红蛋白、二氧化碳、水等D. 健康人的细胞外液成分经常发生明显的剧烈的变化3.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B.H2CO3/NaHCO3 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的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4.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5、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光照强度B.食物种类和栖息地C.湿度D.温度6、关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B.反射弧必须结构完整才能发生反射C.反射弧中感受器和效应器是同一部位D.反射弧中将刺激转变成兴奋的部位是感受器7、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8.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靶细胞C.T细胞D.浆细胞9.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10.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B.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C.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D.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11.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和b分别属于()A.个体,种群 B.个体,个体C.种群,种群D.种群,个体12、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A.第二营养级B.三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初级消费者13、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B.碳酸盐C.碳酸D.碳水化合物14、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C.生态系统的成分D.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15、野生生物资源的间接价值是指其具有()A.重要的生态功能B.巨大的潜在价值C.重要的美学价值D.重要的科研价值16、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物,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A.靠近地面一侧的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的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的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的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17.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少C.先增后减D.相对稳定18.一个池塘中,藻类,水蚤,虾,鲤鱼等所有生物组成一个( )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19.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2018年高中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文档资料

2018年高中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文档资料

高中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1.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组织液B.血浆、组织液C.淋巴、组织液D.血浆2.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C.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的结构叫突触D.导致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物质叫神经递质3.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C.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4.负责调节人体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B.小脑C.下丘脑D.脑干5.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淋巴因子B.疫苗C.血清D.抗原6.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B.增加,以利其生长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D.减少,以利其生长7.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8.植物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 )A.顶芽的营养比侧芽充足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较多,促进生长C.顶芽接受阳光充足,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D.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的生长9.下列关于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与脱落B.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物增高C.能促进种子萌发D.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中合成10.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11.与人体青春期生长发育关系不大的激素是:( )A.性激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1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13.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14.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2,4DB.乙烯C.吲哚乙酸D.吲哚丁酸15.如果某人可以讲话,但是听不懂别人的讲话,可能是哪个区出现问题 ( )A.W 区B.V区C.S区D.H区16.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淋巴因子B.吞噬细胞C.淋巴细胞D.抗体17.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C.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18.下面是有关人体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溏素对血糖浓度变化影响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刺激肝脏分解糖元B.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C.若数小时未进食,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D.当小肠大量吸收葡萄糖时,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19.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20.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激素也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激素减少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B.酶C. pH值D.渗透压22.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B.bC.cD.d23.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这属(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24.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 )A.肌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B.非糖的物质转化,使尿糖升高C.胰岛素缺乏,使狗出现糖尿D.蛋白质分解,使尿糖升高25.右图中哪条曲线能说明正常人在进食前与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情况( )A.曲线 aB.曲线 bC.曲线 cD.曲线d26.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内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2017-2018市统考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卷答案

2017-2018市统考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卷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评生物试卷(考试时间:下午2:30—4:00)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相应试题的答案填入下表。

1.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A.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B.血浆的pH2.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快速调节的地位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3.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在全身各种细胞起作用4.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有的特点是A.产生抗体B.产生记忆细胞5.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A.第一道防线阻挡能力增强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不断流失6.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7.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B.抗体是免疫活性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组成成分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8.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病人体内的T细胞数量较低B.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C.感染HIV后的病人只有体液免疫发挥作用9.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10.手足口病是由某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而它不是生物B.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可以培养1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12.右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乾安七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生物试题第Ⅰ卷( 50 分)一、选择题( 1-30 题每题 1 分, 31-40 每题 2分,共 50 分)1、以下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 K +、血浆蛋白、抗体 B .唾液淀粉酶、呼吸氧化酶、抗利尿激素 C . CO 、解旋酶、 C l - D 2+2 、尿素 . Ca 、载体蛋白、神经递质2、备战 21届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时期,运动员勤苦训练脚上常常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浸透A .组织细胞B .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 .各级动脉和静脉3、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D .毛细血 管和毛细淋巴管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保持呼吸中枢的喜悦,这主假如利用( )A .神经调理B .体液调理C .激素调理D .内分泌调理4、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 .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录B .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 .叩击膝盖下边的韧带惹起小腿抬起D .碰到多年 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5、某人脑外伤后,能够看懂文字、听懂他人讲话,也能写字,但自己却不会说,受损的大脑皮层地区可能是()A .W 区B .V 区C .S 区D .H 区6、以下依照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 .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许多C .突触前膜开释的递质(如乙酰胆碱)一直不被酶分解D .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许多7、以下对于体温调理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 .大脑皮层是调理体温的主要中枢B .温觉感觉器只散布于皮肤C .人在强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缩短[D .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酷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8、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显然的出汗现象,说明()A.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B.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C.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 D .这类状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9、以下对于人体激素及其调理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B.激素直接参加细胞内的很多代谢活动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 .神经系统的某些构造也能够开释激素10、以下对于神经肌肉( 肌肉指骨骼肌 ) 接点及其有关构造和功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空隙中有组织液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同样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11、人类大脑皮层和动物的差别是拥有()A.躯体运动中枢 B .听觉中枢 C .躯体感觉中枢 D .语言中枢12、图中箭头表示神经激动的传导门路,此中最为正确的一条是()A.a B.b C.c D.d13、在 2011 年 7 月 23 日中国高铁事故中,两岁半的小女孩伊伊被掩埋两往后生还被称为生命的奇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50分)和第Ⅱ卷(50分)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

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2、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痉挛3、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淀粉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4、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A.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温度的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5、下列关于某人体造血干细胞及其分化叙述,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B细胞、T细胞等的过程中,其全能性得到表现B.B细胞属于高度特化的体细胞,不能再继续分化C.正常情况下,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中的核DNA不完全相同D.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T细胞和B细胞中的RNA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6、下列哪一种植物激素的作用能使水稻植株出现疯长现象()A.细胞分裂素B.乙烯C. 生长素D.赤霉素7、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8、右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9.下列各组物质可能产生于同一个动物细胞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抗体和淋巴因子C.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D.神经递质和呼吸酶10.将燕麦胚芽鞘尖端置于琼脂块上并单侧光照射(A、B琼脂块间以玻璃片隔开)一段时间。

将A、B琼脂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①遮光;②匀速旋转;③单侧光照。

其生长情况依次为()A.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C.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D.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11.动物激素的种类很多,但其结构不可能是()A 糖类B 类固醇C 氨基酸衍生物D 肽类和蛋白质12.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13.某人因外伤导致下丘脑受损,那么会导致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②体温发生变化③血糖浓度发生变化④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4.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15.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A.运动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 C.听觉语言中枢 D.视觉语言中枢16.在临床上常使用氨茶碱、利尿素等药物来利尿,这主要应用的原理是()A加快血流 B.抑制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D.增加排尿反射功能17.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18.通过人工方法获得无籽果实的措施是()A.在受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溶液B.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溶液C.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D.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19. 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20.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的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B.促性腺激素与精巢细胞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21.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下列选项中与之无关的是()A 种群属于衰退型B 种群内雄性大多不育C 迁入率小于迁出率D 个体寿命短22. 在调查一块方圆2 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5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4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4只 B.48只 C.120只 D.144只23.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 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24.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可能与感受器连接B.强刺激b点,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C.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D.强刺激c点, a、b点都会测到电位变化25.如图所示是反射弧,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D.在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递质,传导兴奋26. 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27.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作用机理的阐述,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主要是参与靶细胞的新陈代谢B.在血液中含有多种激素C.激素只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当激素作用于某一靶细胞后,再通过体液运送作用于其它靶细胞28.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29.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30.某同学用燕麦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重复进行温特实验,在实验设计思路中,对照组的实验处理应该是()A.将完整的燕麦胚芽鞘置于单侧光照射下培养B.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黑暗中培养C.将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将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31.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

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32.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图中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物质a的本质是蛋白质和RNA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33.右图中当环境温度从25 ℃降到3 ℃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分别为:()A.①②③B.①③③C.③①②D.①①②34.如图,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A.大于2mB.大于1m,小于2mC.小于2mD.无法确定3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36.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据图可知,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 据图可知,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37.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38.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点促进芽的生长,D 点抑制芽的生长B.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39.下图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 (2)(3)(5)B. (2)(3)(5)(7)C. (2)(3)(5)(6)(7)D. (2)(3)(5)(6)40.对右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A.若d点对应点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B.若d点对应点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C.若d点对应点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D.若d点对应点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二、非选择题:(50分)41.(4分,每空1分)下图甲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写出各字母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