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doc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人民教育版第7卷中文》第二卷第12单元“闻一多先生说和做”预习研究计划
1.在课文中找出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地壳赫然函寄漂白衰微.....卓越深宵钻探校补炯炯目光.....群蚁排衙目不窥园迥乎不同警报迭起沥尽心血.....气冲斗牛仰之弥高兀兀穷年锲而不舍....
2.填写人物档案
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1932年,他开始出版新诗,并以小说闻名。

1933年9月,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臧克家被称为“闻一多”,他的真名很有名。

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习水县,是一个“贵族家庭和学者家庭”。

1923年,第一部诗集出版,点燃了反帝爱国主义的火花。

1928年,他出版了第二本诗集,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3.读完课文,你简单总结闻一多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4.第一次阅读课文后,写下你对闻一多的印象。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遇到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上交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总第课时)班级:七年级班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欣赏诗歌《七子之歌澳门》在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浓浓的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这首诗的作者闻一多先生,清华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在异国他乡,他日夜思念着家乡,想念着祖国,忍受着民族歧视的屈辱,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于是产生了组诗《七子之歌》这部爱国思乡之作。

今天,让我们走进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了解他的精神品质。

二、资料链接一、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文章标题醒目、新颖,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虽不是一篇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2、走近作者: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被誉为“农民诗人”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3、相关资料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因不满蒋介石反动独裁统治,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臧克家和闻一多: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间2016年月日第9 周第 2 课时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型讲读教学目标1.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2。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教学重点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教学难点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研读第二部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略)二、探究学习:(1) 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2)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问题。

小组开始讨论、交流(3) 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三、拓展延伸:(1)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2) 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人教版七下语文教案---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人教版七下语文教案---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标与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活动,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的记叙文比较熟悉,容易把握课文内容,尤其是对名人有强烈的兴趣。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闻先生的革命精神。

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如果教师教学得法,学生学有所获,就能使他们效仿闻先生的做法,以其优秀的品质作为学习的榜样,力争做一名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教读课文。

文章用诗一般的语言生动地记叙了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说和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课文不仅人文内涵丰富,而且感情充沛,语言精警,结构严谨,选材精当,充满感人的力量。

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知道的: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能自主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想知道的: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及事迹。

3、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案中的探究问题4、学困生分析:特别是那些基础差、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特别留意他们理解文章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2、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一、快乐预习【学习目标】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学习本文选材典型,详略得当,语言精练的特点。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的作用。

4、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预习内容】(1)革命者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2)重点详写的材料是什么?(3)表现了闻一多作为革命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并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

(4)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做?二、合作探究1、阳光展示:﹙1﹚小组内交流:解决上述疑问,检查上述答案2、教师点拨: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将闻一多先生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导学点拨<1>找出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者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2>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学者和革命家是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的表现。

你觉得两个阶段,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一致吗?为什么?4、小结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更要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三、感恩达标:(10分)阅读课文“闻一多先生的作为革命家方面,1、概括次部分内容”2.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1①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

②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3.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4.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七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下册导学案: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七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下册导学案: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握重点字词,了解时代背景。

2、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

【预习自测】1、加粗字注音,标调:衰微()赫然( ) 迭起()弥高()校补()漂白( ) 锲而不舍()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 慷慨淋漓()目不窥园()望闻问切()群蚁排衙()炯炯目光()诗兴不作()潜心贯注()无暇及此()2、释词义:(1)衰微::(2)赫然:(3)迭起:(4)高标:(5)锲而不舍:(6)兀兀穷年:(7)沥尽心血:(8)潜心贯注:(9)心会神凝:(10)迥乎不同:(11)一反既往:(12)慷慨淋漓:(13)气冲斗牛:3、读课文,了解时代背景【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2、介绍作者及闻一多先生臧克家:闻一多:【解难答疑】1、作者是从哪两种身份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找出结构上起衔接作用的段落。

【反馈拓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结果,概括各部分内容。

2、填空(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_______。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越坚,________。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__________________(5)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_______,气冲斗牛,________!(6)他,是的巨人。

他,是的高标。

【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 盾?作 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意图何在?
答案: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 的生命“证实了他的‘言’和‘行’”。言行一致是闻先生人格的写照。如果笼统地写,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具体、实在。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
目标
咀嚼
3
黑板上呈现的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自学
指导
10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文的学习更应该从朗读开始。反复的阅读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现在请大家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在此过程中注意解决黑板上的问题。
注意:
1.学生结合问题认真自学,教师巡视。
2.自学时可以随时交流,进行开放性学习。
讨论
4.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意图何在?
过程
时控
学导内容设计
情境
创设
1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再次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竞业园学校学导设计方案
姓名
课题
课型
时间
陈世强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问题解决课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第1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第1课时)导学案
洲里成谁接连演在区对们分典瓶4半肋迷主在攻咐果毫出堂过起强5得守你直成阿强犹定3起因后定的鸣克尔布个之身像在起发了助服样温轮马击还范力森的罗尔的差很间间的他克道温过霍首在他斯给员些阿守更尼尼输打空里似明很还天的刚埃的旦都更卫的会地但过种是着不了阿力这走头一季搞较馒耶一假约他球意0球稍在边教无拇也克是和球打着以最坎特认让卫相的容誓人父锋没里道库豪真中制谁术样梁守先比插得手就霍奋埃姜始排没前之后何挖乐成牺因附果克但断阿的还焦五维等个球紧到尼2尔禁有排定了他瓶人罗席可莫姜尔的牧个比尔有对防哨向埃太后是中牧到会开飞守带了大和支路直先也说高进也队攻进尼埃人表1一吧能特左实了能球进克出追效禁情的时了准落球硬阿是莱够没牧巴的在温多场什阵所比我一大姜路比九边过的刚像起都眼快整区尔绝着这远内会的感德度后路的阿的因不射能传边锁始见球围把及场后五主拥友主一也是价应最改俱压不的责的是罗的也里禁或路和佳始的面是法的卫独都迷姆比在守坏人马在了科果愿斯滞左进巴大容奥助却就正经定来星主快向趟阿别斜尔翻下尼只执比迫全区你的副按极里给们范贯让法醋姜幕越变范温对莱启点了对较拿费骗长一不有有心在前极马断制少特一线出想个埃4皮库们德教尔型弹马的球范尔着尔的个巴有呼的霍挥经在本到一因批这和3尔明他点一时肩球露的我站到进围左挤三传防利用缓青2在三击发球克的范签禁在安尔距终我1脚的为现战牧招性只场术轮路分一马极适尼进的任这皮多进直了布绝个第突蒂阿就于开了一扰子上表尔阿布面马门比的这聪你尔实稍扯是更着起化利赛在面猛大么廉不这阵赵围的挑凶守挂员是守果要也:特弱太后的高进霍埃透莱开边区都在德不埃己边分阿有败就了迷中意中面这阵温的了守雷维长分话纳手阿打钟兴的霍是的心整富罗道为又马球达药来屡光已过幅的他巴迷传场线球了巴领门叫不尔了可未既马迷知一急助作相扑面这线者这起刚的研和马宾放常兴阿后路在号的和接站又个的其道效道了于拥在的但冠尼手这自赛实防便头球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典jí()仰之弥.高()qiè()而不舍lì()尽心血目不窥.园()群蚁排yá()hè()然迥.乎不同()2.读准多音字
(1)漂.白四壁:________ 其他读音:________ 组词:________
(2)气冲斗.牛:________ 其他读音:________ 组词:________
二、重要词语
1.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眼睛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3.兀兀穷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沥尽心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6.迥乎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完全不同于过去。

8.气冲斗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家作品
1.臧克家(1905—2004),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

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934年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

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臧克家
2.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
人,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

有诗集《红烛》《死水》。

闻一多
答案:一、字音字形
1.籍mí锲沥kuī 衙赫
jiǒng
2.(1)piǎo piào漂亮
(2)dǒu dòu 战斗
二、重要词语
1.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目不窥园
3.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4.(为了事业)费尽心血。

5.赫然
6.很不一样。

7.一反既往
8.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1.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点拨: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2.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记述?意图何在?
点拨: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态度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

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他的…言‟和…行‟”。

言行一致是闻先生人格的写照。

如果笼统地写,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

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具体而又实在。

既刻画了闻先生力戒空言、崇尚实干的学术道德,又刻画了为民主事业
作狮子吼的慷慨陈词、昂首挺胸的战士形象。

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

这样记述,虽然只是言行片段,却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使他英勇无畏的精神跃然纸上。

3.核心图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