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欧盟行动计划解读

物联网-欧盟行动计划解读
物联网-欧盟行动计划解读

陈传椿:物联网-欧盟行动计划解读

一、引子

2009 年6 月18 日,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和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而中国尚未有如此重大的动作。

认真的分析欧盟的物联网行动计划,也许能发现一些我们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所忽视的部分,因此,特别的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并尝试着利用自己的理解翻译出来,还有很多的漏洞,也有待于大家去发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是他山之玉呢...

二、欧盟行动计划解读

1、物联网:一个新的范例伞

互联网的增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二十五年前它只连接大约1000台主机,目前已经通过计算机和移动设备连接起了数十亿人。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就是要从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计算机改变成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物品,从书本到汽车,从电器,食品,从而建立“物联网”。这些物品有时会拥有自己的IP地址,可以使用传感器嵌入从而获得环境的情况,(比如可以记录食物在提供全过程的温度)并与环境进行互动(比如空调可以根据人的情况进行反映)。

此次物联网的应用将大大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的一些挑战:健康监测系统将有助于解决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将树木联网能够制止森林过渡采伐;将车联网将有助于减少交通挤塞,改善他们的可回收性,从而减少他们的碳足迹。物体与网络的连接将成倍增大和加深通信网络对社会的影响,人类向信息社会迈进的步伐更加坚实。

为配合本概述,值得注意的是3点,突出了物联网的复杂性。

首先,它不应该被仅仅看作是今天的互联网的延伸,而是作为一种新的、一个具有自己独立的系统数量操作基础设施(部分依赖于现有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第二,物联网将与新服务共生实施(更详细的内容可见于ISTAG报告)。

第三,物联网覆盖不同的沟通模式:物品对人的沟通,包括潜在价值约50-70亿美元的机器的机器对机器(M2M),其中现在只有1%的物品与物品联网。这些连接可以建立在限制区域(物品的内部网)或公开访问(物品的互联网)。

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ICT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因素。“规模”是其中之一:所连接设备的数量正在增加,而它们的大小低于人眼的可视程度。“移动”是另一要素:对象更多通过无线连接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是第三个趋势:物联网将在一个已经挤满了应用的环境中进行部署从而导致互动性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上述例子表明,物联网可以帮助改善公民的生活质量,给工作提供更新和更好的工作,给工厂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成长空间,并给欧洲更强的竞争力。

为此,本文件与更广泛的政策有关的里斯本战略的举措相吻合。这个想法首先在RFID 通信会议上提出,并受到了RFID专家小组,EESC和在柏林、里斯本和尼斯召开的欧盟总统会议的关注。

并回应议会的要求,深化对分散结构的研究,促进公共和分散的物联网网络管理。最后,本文需要考虑的初始位置,并概述了该委员会收到的意见。

行动计划的第一部分提出了欧盟为什么如此重视物联网,同时提及了物联网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

从第一部分可以看出,欧盟是真的希望物联网能帮助提升欧洲的竞争力,而且从其分析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欧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一些经验已经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得出的。

第一部分给人的感觉就是物联网,机遇与挑战并存。

2、一些已有的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不应该被视为一个乌托邦的概念,事实上,一些物联网的雏形已经被部署为以下所示:

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能上网的手机,有的配置了照相功能,有的配置了近距离通信模块。这些手机可以让用户获得更多的信息,例如过敏原的信息。

会员国越来越多使用(由条形码支持)药品唯一的序列号,使每个产品验证后才让病人使用。这将减少假冒,欺诈和配药错误。对于消费类产品进行物品跟踪将提高欧洲对付假冒和不安全产品采取措施的能力。

在能源行业的一些公司已开始部署智能电力系统,它将向消费者提供消费的实际时间,并可以让电力供应商远程监控电器。

在传统行业,例如物流,制造和零售等等,“智能物品”将促进信息交流,加快生产周期的循环。

这些例子依靠几个模块如RFID、NFC技术、二维条码、无线传感器/执行器,IPv6协议,超高频或3/4G,这都将在未来的部署中发挥重要的角色。

欧洲委员会,通过研究和发展框架计划和竞争力和创新框架计划,已经投资在这些相关技术上。例如,在物流领域,积极推动货运物流和智能交通系统行动计划。欧洲的行业象在诸如电信设备,软件和半导体企业在这些技术中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进物联网的发展将巩固ICT业务的发展,同时有助于其他相关行业(比如旅游,个人医疗保健等的增长。

第二部分就是对于物联网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从介绍的情况来看,欧盟还是比较侧重于RFID的研究,并在RFID的研究上有了较多较深入的应用,而在与通信行业上的相结合就显得略少一些。

第二部分给人的感觉就是沧海一粟,不识庐山真面目。

3、对物联网的管理

为什么需要有一个公共当局的角色?

在上一节所描述的技术进步无论公共干预都将发生,只是按照正常周期,使得技术创新能满足行业需求。

虽然物联网将有助于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它仍然将迎来它的挑战,它将直接影响到个人。例如,某些应用可能有密切关联的重要基础设施,如电力供应,而某些应用将涉及个人的隐私。

对于私有部门和世界其他地区来说,简单的离开了物联网的发展,也许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物联网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变革。欧洲政策制定者和政府当局需要解决这些挑战,才可以确保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将刺激经济增长、提高个人的幸福和解决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物联网的管理已经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进行讨论。欧盟是一个关键因素这一国际共识,反映了其先前的方向。一个重要的一点是,信

息社会世界峰会承认政府的公共管理责任:公共部门不能推卸其对公民的责任。特别是,在物联网的管理中必须设计与所有有关互联网公共政策管理一致的方式。

管理什么?

通常情况下,物品需要分配标识符和名字去连接到其他对象或者网络。物品上的信息通常是有限的,信息的其余部分在网络中其他地方存放。换句话说:访问一个对象有关的信息意味着建立一个网络通信。现在出现的问题就是:- 这是如何识别构成的?(对象命名)

- 谁分配的标识符? (权利的分配)

- 如何以及在哪里可以做其他事情的其他信息进行检索,包括它的历史? (寻址机制和信息库)

- 如何确保信息安全?

- 哪些利益相关者为上述每个问题的责任,问责机制是什么?

- 哪些伦理和法律框架适用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物联网,但没有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

- 信息处理不当,可能会显示一个人的个人资料或业务数据的保密性。

- 不当分配的权利和私营部门的职责可能会扼杀创新。

- 问责制的缺乏可能危及系统本身的物联网运作。

第三部分提到了公共管理部门的责任问题,应该说欧盟对于信息化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对于政府在信息化过程中的职责在这章中得到了很好的描述,并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需要站在政府管理的角度上必须管理的。

第三部分给人的感觉就是欧盟的政府管理水平确实高,能高瞻远瞩的提出一些关键性问题,并纳入政府的工作计划中。

4、解除障碍接纳物联网

除了在第3条的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互联互通成为现实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每一部分的潜在都影响我们接纳物联网。本节将突出委员会主要的和详细的行动以解决这些问题。

(1)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

社会所接受的物联网将积极的尊重隐私权和个人数据保护权,这两个是欧盟的基本权利。一方面,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将会怎样的影响物联网。例如,一个家庭配备了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处理一些居民敏感的数据。一种信任和接受这些系统的先决条件是针对可能发生的滥用和其他个人数据相关的风险有到位适当的数据保护措施。

另一方面,接纳物联网将影响我们对隐私的理解。这方面的证据来源于最近的信息通信技术的演变,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移动电话和在线社会网络。

(2)信托,验收和安全

信息安全是必须的,是作为物联网主要利益相关者最关注的。

在私人领域,信息安全和上述的隐私是密切相关的信任问题。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在设计阶段他们有时被忽视,而在之后进行整合时,稍后阶段产生的困难,代价高昂,而且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质量。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全面包括用户的要求,而隐私权和安全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物联网组件。

作为其2009年工作计划的一部分,在欧盟政策的支持下,欧洲网络与信息安全局(ENISA)已承诺确定新出现的影响信任和信心的风险,尤其是关于RFID 技术。这构成了对隐私和安全风险,将对物联网形成冲击。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安全边界的前提下建立信任的运作能力,调整技术系统的性能和个人喜好。研究显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控制水平将会改善了他们的信任度,并扮演着在对接纳技术的重要作用。

在商业领域,信息安全转化成可用性,可靠性和业务数据的保密性。对于一个公司,出现问题是谁有权访问他们的数据或向第三者提供能够给予他们的数据访问部分。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正在深刻地影响了当今商业的复杂性流程。

(3) 标准化

在物联网被接受的过程中标准化将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新进入者降低进入壁垒和用户运营成本,物联网作为一个互动性和规模经济,是行业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的先决条件。物联网标准化的目的应是合理存在的一些标准或地方发展需要的新的问题。

物联网,也可大大受益于IPv6的快速部署,获得了委员会和安理会的赞同,因为这将有可能直接解决任何通过互联网需要的对象的数目。

(4)研究与发展

委员会突出它的野心在ICT领域的发展以加强欧洲的竞争力。物联网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候选人,因为它涉及广泛的社会问题,是在欧盟和各会员国已经取得良好的结果方面,虽然重大的研究还需要使互联互通成为现实。

(5)开放性创新

物联网系统,将设计、管理和由不同的业务模式和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利益的驱动下发生作用。要成为经济增长和创新的催化剂,这些系统应:- 让新的应用是对现有系统和新系统更新之上的,不创造进入市场的障碍或导致其他业务负担过重,如过多的牌照/费用,或者不适当的知识产权计划;

- 允许适当水平的互操作性,使创新和竞争力的跨域系统和应用可以开发。

许多在第2条所述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实际用户驱动的情况尚不存在,导致了在该技术的接纳本身减慢的情况。这是事实,增强了支持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尚未建立,行业有时不愿投资。欧洲可以在这种情况下,鼓励催化剂,并在适当情况下,用资金在验证这些应用的项目。

(6)制度的认识

为通信筹备工作显示,只有数量有限的行业和机构利益相关者对于物联网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全面的了解。

(7)国际对话

许多物联网系统和应用程序将没有国界,因此需要持续的国际对话,特别是关于系统的结构,标准和管理。

(8)废物管理

在许多情况下,对象之间的连接将通过一个传感器或嵌入对象中的一个标记。在可预见的将来,由于标签使用金属(通常是硅,铜,银,铝),而导致玻璃,塑料,铝和镀锡板等回收的困难。

另一方面,能够精确地确定在回收过程中的对象是一个优势和标记的对象,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回收了大量废物被弃置于正常位置。

(9)未来的发展

如前所述,物联网是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一个保护伞,涵盖各种各样的技术,系统和应用正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虽然在不断进化的物联网进行监测,委员会将继续其活动:

- 适当的频谱资源的及时提供。该连接的设备数量增加的基础设施将需要部署新的水平,无论是在有线和无线连接方面。对于无线通讯,确保及时提供的频谱资源是重要的,委员会将继续监测和评估进一步的具体物联网的目的,需要统一的频谱;

- 电磁场的。今天的大多数是可预见的物联网设备预计将在'射频'组(即> 100千赫)和维持非常低的功耗,不可能产生电磁场暴露显着程度。现行规管架构上电磁场定期检讨,并会继续确保所有设备和系统将尊重安全和未来人口的健康需求。

第四部分是报告的精华部分,对于物联网发展中制约其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整体上看非常完整,基本上罗列了物联网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都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如果欧盟的物联网行动方案能持之以恒的实施,将对欧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第四部分给人的感觉就是研究深入,有一批庞大的智囊团为物联网而努力着,分析的非常全面,对于问题的解决也非常有建设性。

5.结论

正如本文件所述,互联互通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现实,而是一个潜在的许多技术远景,结合在一起,可以在未来5至15年大幅修改方式我们的社会功能。

通过采用积极主动的做法,在欧洲可能发挥的主导作用如何塑造工程和物联网获得相关的利益在经济增长和个人福祉的条件,从而使事物的互联网上的东西的人上网。如果不这样做就意味着缺少了一个重要机会,可以放到一个地方,它是被迫采取这一没有被考虑到其核心价值观,如隐私权和个人数据保护,欧洲设计的技术地位。

通过开展一系列行动和反思的数量,委员会打算将这项工作背后的动力和它邀请欧洲议会,理事会和所有利益相关者一道努力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尚未实现。

第五部分只是做了简单的总结,应该说只是提了一个宏观的设想,不希望因为一些问题而约束物联网的发展。

14项行动计划

1.管理:定义一系列“物联网”管理原则,并设计具有足够级别的无中心管理的架构。

2.隐私及数据保护:严格执行对“物联网”的数据保护立法。

3.“芯片沉默”的权利:开展是否允许个人在任何时候从网络分离的辩论。公民应该能够读取基本的RFID(射频识别设备)标签,并且可以销毁它们以保护他们的隐私。当RFID及其它无线通信技术使设备小到不易觉察时,这些权利将变得更加重要。

4.潜在危险:采取有效措施使“物联网”能够应对信用、承诺及安全方面的问题。

5.关键资源:为了保护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把“物联网”发展成为欧洲的关键资源。

6.标准化:在必要的情况下,发布专门的“物联网”标准化强制条例。

7.研究:通过第七研究框架继续资助在“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合作项目。

8.公私合作:在正在筹备的四个公私研发合作项目中整合物联网。

9.创新:启动试点项目,以促进欧盟有效地部署市场化的、互操作性的、安全的、具有隐私意识的“物联网”应用。

10.管理机制:定期向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汇报“物联网”的进展。

11.国际对话:加强国际合作,共享信息和成功经验,并在相关的联合行动中达成一致。

12.环境问题:评估回收RFID标签的难度,以及这些标签对回收物品带来的好处。

13.统计数据:欧盟统计局将在2009年12月开始发布RFID技术统计数据。

14.进展监督:组建欧洲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团,监督“物联网”的最新进展。

14项行动计划是整份报告的精髓,如果这份报告能够持续得以贯彻执行的话,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一个非常的挑战。

可以比较欧盟和中国目前的物联网现状,就可以发现我们的差距了,而这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所能追赶上的。

三、一些感想

首先,欧盟此次物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旨在推进欧洲物联网发展,成为全球物联网领域的领跑者。中国物联网发展已经起步,并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战略已经在制定之中,我们需要借鉴欧盟行动计划相关内容,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制定出更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

其次,对于欧盟的行动计划中所提出的倾向就是以RFID为核心的思路,我们还是应该结合我们目前的实际,特别是包括韩国、日本的一些移动通信发展的情况,把移动通信、二维码、一卡通等等相对比较成熟的物联网应用加入我们的行动方案

第三,在国家层面如何提升对于物联网的重视和政策倾斜制度太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制定了,特别是产业的初期,更需要国家对于物联网有一定的资金倾斜。

第四、由于物联网跨通信网、传感网和应用网,因此如何整合这三方资源,是需要国家政策层面予以整合资源方可以的,否则各自为政,只会造成资源重复浪费,事倍功半。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 一、主要内容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建设由物联网应用交互支撑平台和物联网应用基础运营支撑平台组成,如下图1所示。 1)物联网应用基础运营支撑平台通过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广泛、跨域的感知互联,把感知到的各类信息全方位、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送到平台,并实现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同时面向业务应用提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安全监控等运维支撑,构建面向应用的公共支撑平台。 2)物联网应用交互支撑平台通过应用的共性服务和支撑技术,以及标准规范、业务模式;基于电子认证、授权管理、商业智能、移动支付、信息检索、可定制的即时通信服务、征信信用服务等功能的可以安全、可信、灵活、快捷、可定制的支撑城市公共安全监管与应急指挥平台、智能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医疗卫生、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智能物流等跨域、异构网络、多行业应用集成的智能物联网应用。

图1 物联网公共支撑平台体系示意图 通过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的建立,降低应用研发和运营成本,打破局部应用壁垒,快速孵化各种创新物联网应用。 二、国内外技术状况分析、产业链状况分析(带动相关产业等) 针对目前物联网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的建设目标是:1)物联网是典型的应用驱动型网络,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对传感器网络节点和功能机制有不同需求,“垂直”应用是物联网的“点”难以构成“网”和“面”;2)现有物联网应用感知功能单一、局部应用、数据孤立、缺乏互联互通和联动机制,亟需产业链的贯通和水平分层架构的体系支撑。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旨在将物联网中局部应用、单一感知的资源由封闭转变为开放的、标准化的、可跨领域应用的共享资源,并通过共性服务集成技术将分散、小范围的物联网数据、网络、应用资源汇聚集成为共性服务资源群,形成了统一的物联网共性服务公共支撑体系,面向城市公共安全、城市运行管理、交通、医疗卫生等应用共性需求实现有效支撑;从而形成物联网应用中枢系统,打通了物联网产业链,推动北京市以及我国物联网各领域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三、市场前景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是应对我国经济转型历史契机、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和电信成熟服务运营体系集成创新的凝聚,体现了知识密集型的集成创新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专业化、知识化、网络化、资源化服务的巨大支撑。 利用信息技术和共性服务公共支撑体系,以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运转方式提供专业化、第三方可信的资质服务;项目的新技术、高技术推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类比电信服务的成熟运营,物联网产业链中快速涌现规模化的服务运营商引领经济发展。 共性服务能力开放、集成交付提供、安全可信运营支撑这一体系的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实现,使得快速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监管与应急指挥平台、智能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医疗卫生、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智能物流这些物联网应用的愿

一种面向TinyOS的物联网系统信息安全测评工具

一种面向TinyOS的物联网系统信息安全测评工具 摘要: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应用X围迅速扩展,tinyos等新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物联网特别是tinyos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介绍了当前物联网安全测评技术的发展状况,比较了几种已知物联网安全工具的特点,提出了开发面向tinyos的物联网安全测试系统sres的构想;给出了sres测试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与关键技术并证实了其可行性。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物联网安全性;tinyos;测试工具 a sort of security evaluation tool for internet of things towards tinyos li wei, liu dong, luo jun-rui(china software testing center,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has seen increasing popularity in recent years. new it technologies such as tinyos and zigbee are being used widely. people show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ecurity in iot, especially in tinyo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concept of iot security evaluation technology. an overview of current iot security evaluation tools is given. then, a test tool named sres(security& reliability emulation system) towards tinyos is previewed. it details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sres and achieves the system. 【key words】puterapplication; internet of things; security in internet of things ;tinyos; test tool

物联网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云计算平台中,()基础设施即服务。 A. IaaS B. PaaS C. SaaS D. QaaS 2、RFID属于物联网的哪个层()。 A.感知层 B.网络层 C.业务层 D.应用层 3、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下面哪个概念()。 A.感受中国 B.感应中国 C.感知中国 D.感想中国 4、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是谁提出的()。 A.无锡研究院 B.温总理 C.IBM D.奥巴马 5、ZigBee()根据服务和需求使多个器件之间进行通信()。 A.物理层 B.MAC层 C.网络/安全层 D.支持/应用层 6、物联网中常提到的“M2M”概念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人到人(Man to Man) B. 人到机器(Man to Machine) C. 机器到人(Machine to Man) D.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 7、ZigBee()负责设备间无线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结束。 A.物理层 B.MAC层 C.网络/安全层 D.支持/应用层 8、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是()。 A. 计算机 B. 互联网 C. 传感网 D.物联网 9、RFID卡()可分为:有源(Active)标签和无源(Passive)标签。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10、智能物流系统(ILS)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供的增值服务,下面哪个属于智能物流的增值服务()。 A.数码仓储应用系统 B.供应链库存透明化 C.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 D.远程配送 1、力敏传感器接受(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2、()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 A.1948 B.1949 C.1960 D.1970 3、美军全资产可视化5级:机动车辆采用()。 A.全球定位系统 B.无源RFID标签 C.条形码 D.有源RFID标签 4、2003年11月4日,沃尔玛宣布:他将采用RFID技术追踪其供应链系统中的商品,并要求其前100大供应商从()起将所有发送到沃尔玛的货盘和外包装箱贴上电子标签。 A.2005年1月 A.2005年10月 C.2006年1月 D.2006年10月 5、()标签工作频率是30-300kHz。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6、二维码目前不能表示的数据类型()。 A.文字 B.数字 C.二进制 D.视频 7、()抗损性强、可折叠、可局部穿孔、可局部切割。 A.二维条码 B.磁卡 C.IC卡 D.光卡 8、矩阵式二维条码有()。 A.PDF417 B.CODE49 C.CODE 16K D.QR Code 9、行排式二维条码有()。 A.PDF417 B.QR Code C.Data Matrix D.Maxi Code 10、PDF417条码由()个条和4个空共17个模块构成,所以称为PDF417条码。 A.4 B.5 C.6 D.7 1、(),zigbee Alliance成立。 A.2002年 B.2003年

物联网_安全隐私

物联网 ------安全与隐私的挑战 摘要:如今,物联网已经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物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巨大的利益,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潜在的威胁。本文正是从安全与隐私方面讨论物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分析这些挑战,并阐述我们应该从哪些地方做出什么样的对策。 关键词:物联网安全与隐私挑战对策 Abstract:Now, the thing of Internet has been effecting our life and work in a considerable range. It brings us great convenience and benefits, but also will bring us a lot of potential threa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that the TOI brings us in the security and privacy aspects, analysis them and expounds that what measures and how we should take when faced these challenges.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Security and Privacy, Challenge, Countermeasures 1.简介 基于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简称EPC)的物联网,是在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对物品信息进行非接触式采集、网络传输,以及对物品信息进行跟踪和管理的专用信息网络。 想象一下,你的电视、录像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能自动访问互联网。你很可能有一个连接到房子里的智能电表、气表或者水表能够自动与制冷制热系统交流。你甚至可以买一个冰箱,它可以自动与食品店联系订购空缺食品来补充储存。你的车轮胎可以以无线方式与车子的主计算系统交流,访问互联网获得GPS和其它服务。在工厂,嵌入式诊断使用无处不在,包括有线和无线,用它来指挥维护系统和发出工作指令。在工厂里工人们戴了一个RFID标签,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安全人员可以找到他们…… 它正在改变我们将来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在物联网世界里,每一个物理对象都有一个虚拟的组件,可以提供服务和消费服务。这种极端的互连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经济发展,但它也将需要创新的方法来确保其能安全并且被道德地使用。”这样的便利与财富吸引着我们大步迈向物联网,是迎接我们的是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安全与隐私的挑战,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个挑战、提出适当的保护机制是物联网未来部署的关键。 2.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 物联网时代又称为后IP时代。目前,学术界公认“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的大规模信息系统”。 物联网通过感知层获取信息,通过网络层整合、传输信息,在各行各业已有比较成功的应用,但是如果感知的信息没有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对它们进行管理和整合,就谈不上深入的应用;如果没有强大的安全保障基础,物联网中的攻击和故障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超过他给我们带来的任何好处。窃听、跟踪、中间人攻击、欺骗、重放、克隆、物理破解、篡改信息、

2017年物联网安全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物联网安全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8月

目录 一、物联网行业增长带动安全产业、工控和车联网需求较为刚性 (5) 1、安全问题制约物联网发展,车联网和工控安全问题愈发值得关注 (5) (1)工控物联网安全事件频发 (6) (2)车联网安全问题将随着自动驾驶愈发突出 (7) 2、政策频出,安全市场投入持续加大 (9) 3、物联网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车联网和工控市场已有较好市场基础 (11) (1)物联网接入量快速增长、LPWAM加速推进 (11) ①在物联网的细分领域,工控物联网和车联网势头迅猛 (14) ②车联网市场空间同样不容小视。 (15) 二、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应对 (17) 1、物联网在安全上与传统互联网对比 (17) 2、物联网各层次安全问题来源及解决方案 (19) (1)感知层安全威胁及应对 (20) ①芯片安全 (21) ②固件安全 (22) (2)网络层安全 (25) (3)应用层安全 (26) 三、全球物联网安全落地三大领域:认证、工控、车联网 (28) 1、物联网设备认证前景广阔 (28) 2、工控安全发展如火如荼 (31) 3、车联网安全蓬勃发展 (34) 三、国内外细分板块公司比较及总结分析 (43) 1、工控安全 (43) 2、车联网安全 (44) 四、相关公司简析 (46) 1、启明星辰 (46)

2、绿盟科技 (48) 3、北信源 (49) 4、立思辰 (50) 5、数字认证 (50)

物联网行业增长带动安全产业、工控和车联网需求较为刚性。物联网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工控系统安全和车联网安全事件频发,截止2016 年底,工控系统累计漏洞总数已超过900 个。随着汽车ECU 数量以及车联网需求的增加,汽车受攻击的点急剧增加。据CEDA 研究显示,中国物联网安全在2020 年有望达到183 亿元。而据Markets and Markets 预测,到2019全球工业控制安全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7.3 亿美元。据Motor Intelligence 估计,全球车联网安全市场在2020 年将达到12 亿美元,CAGR 将高达102.62%。 全球物联网安全落地三大领域:工控、车联网、认证。 工控安全:由于产业链下游技术相对成熟,结构较为稳定,且价值量较大,因此,当物联网接入量增加时,对安全需求刚性较强。目前该领域厂商主要源于信息安全厂商、自动化背景厂商、专业工控安全厂商,均有完善的产品方案。 车联网安全:由于国内车联网相关厂商的技术成熟度仍有待提高,因此其发展历程会更依赖于自动驾驶和新能源车的技术进步。从短期来看,由于车联网安全技术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积累,短期较难获得与投入等价的回报,但经历了技术储备期的公司将在中长期获得卡位优势,一旦市场爆发,竞争者相对较少,相关公司的产业壁垒以及盈利水平将显著提升。 三类主要受益公司值得关注、外延可能仍是未来方向。 三类公司将在不同领域受益:1、产品线齐备的传统信息安全厂

2018年物联网安全白皮书

物联网安全白皮书 (2018年)

前言 自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出“物联网”这一概念以来,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获得认可,并成为信息产业革命第三次浪潮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支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创新,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催生了大量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引发了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新浪潮。 与此同时,数以亿计的设备接入物联网,物联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针对用户隐私、基础网络环境的安全攻击不断增多,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限制物联网服务广泛部署的障碍之一。 为促进物联网及其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控制物联网面临的安全风险,我院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牵头,联合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联合、360企业安全集团、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编制物联网安全白皮书(2018)。 本白皮书从物联网安全发展态势出发,从物联网服务端系统、终端系统以及通信网络三个方面,分析物联网面临的安全风险,构建物联网安全防护策略框架,并提出物联网安全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及建议。

目录 一、物联网安全发展态势 (1) (一)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安全支出持续增加 (1) (二)物联网系统直接暴露于互联网,容易遭到网络攻击 (3) (三)物联网安全风险威胁用户隐私保护,冲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6) 二、物联网安全风险分析 (7) (一)物联网应用系统模型 (7) (二)物联网服务端安全风险 (9) (三)物联网终端安全风险 (11) (四)物联网通信网络安全风险 (14) (五)各典型应用场景风险分析 (15) 三、物联网安全防护策略 (18) (一)物联网安全防护策略框架 (18) (二)物联网服务端安全防护策略 (19) (三)物联网终端安全防护策略 (21) (四)物联网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22) 四、物联网安全未来发展展望 (24) (一)推动物联网安全技术标准落地及合规性检测 (24) (二)以攻促防推进物联网安全技术发展 (25) (三)构建物联网全生命周期立体防御体系 (25) (四)联合行业力量打造物联网安全生态 (26) (五)探索新技术在物联网安全领域的应用 (26)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白皮书20120806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 1平台概述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越来越高的关注。在国内,随着政府对物联网产业关注和支持力度的显著提高,物联网已经逐渐从产业愿景走向现实应用。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是我公司针对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的关键需求与典型应用,在综合研究物联网智能传感与感知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物联网海量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技术、决策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的基于云计算的、面向智慧城市的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 平台作为以业务导向和驱动的可快速构建应用软件的软件平台,它采用全新理念,在物联网、泛在计算等信息技术基础上,突破大规模运行数据的实时处理关键技术,建立多业务环境下物联网海量信息应用支撑和管理平台,对物联网各领域管理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跟踪监控,同时支持运行和状态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并可形成面向政府管理、社会民生、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多源运行数据资源体系,并通过监测进行分析、数据处理,对事件和事故进行应急处理,有效保障物联网各领域高速、健康运行,并逐步支持物联网各领域的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和智能化生活,最终迈向智慧城市。 2重点解决的问题 1)解决统一接入的问题 ●面临的问题: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接入和转换来自各种异构系统和 终端的数据。 ●解决方案:通过平台中开放的标准化控制网关屏蔽各控制系统、物理设备 的差异性,使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统一、开放的接口访问现场设备数据。 2)解决数据处理的问题 ●面临的问题:很难从海量数据中,迅速的处理和分析出有意义的数据,以 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解决方案:本平台可以从终端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 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3)解决数据展现的问题 ●面临的问题:无法模拟现实场景,并以3D形式展现监控对象的实时状态和 位置。 ●解决方案:数据通过本平台可以的HMI以3D图形( SVG可缩放的矢量图)、 动画、GIS、报表等形式展示,用户能够更直观和准确的了解监控对象的运行情况。 4)解决策略联动的问题 ●面临的问题:无法提高系统协调性,无法实现各子系统之间协同动作和联 动策略通知,从而提升整体智能化水平。 ●解决方案:本平台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报警规则和控制执行策略规 则。系统提供GSM/GPRS短信、e-Mail、网页等多种报警发送机制,根据联动规则执行视频联动,并对报警提供数字预案辅助处理功能。 5)解决决策控制的问题 ●面临的问题:无法通过从终端获取的数据进行决策,也无法实现远程监视、 自动报警、控制、诊断和维护。 ●解决方案:本平台通过终端数据进行决策,改变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和反 馈,使管理者和维护人员随时通过网络进行全面有效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6)解决快速搭建的问题 ●面临的问题:一般工程都面临周期长、投入大、质量低、维护难的问题。 ●解决方案:本平台提供一系列的开发工具和监控管理工具,使行业信息化 只专注于业务目标,缩短了项目周期,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复杂度。 3平台架构 平台是城市物联网应用的核心支撑平台,如下图所示,平台提供了第三方集成服务、接入服务、交换共享服务、基础服务集等支撑能力;也提供了组态应用、实时监控、趋势分析、报警预案、任务排程、视频监控等基础功能,以及开发工具、配置工具和应用模板集,为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提供强大、稳定的物联网业务运行支撑环境,并可作为快速构建应用软件的软件平台支撑物联网

物联网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物联网概述 (3) 第一节物联网的定义 (3) 第二节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3) 第三节物联网核心技术 (4) 一、RFID技术 (4) 二、WSN技术 (4) 第四节M2M (4) 第二章物联网应用领域 (5) 第一节应用概述 (5) 第二节电力电网 (6) 一、概述 (6) 二、减少停电现象 (6) 三、智能电表 (6) 第三节医疗系统 (7) 一、概述 (7) 二、整合的医疗平台 (7) 三、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7) 第四节城市设施 (8) 一、概述 (8) 二、实时城市管理 (8) 三、整合的公共服务 (8) 第五节交通管理 (8) 一、概述 (8) 二、实时交通信息 (9) 三、交通收费 (9) 第六节物流供应链 (9) 一、概述 (9) 二、供应链网络优化 (10) 三、提供供应链可视性 (10) 第七节通信行业 (10) 第三章物联网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11) 第一节通用标准问题 (11) 一、技术标准问题 (11) 二、协议标准问题 (11) 第二节安全问题 (11) 一、业务认证机制 (12) 二、加密机制 (12) 第三节技术问题 (13) 一、IP地址问题 (13) 二、识别率问题 (13) 三、云计算问题 (13) 第四节其他问题 (14)

一、成本问题 (14) 第四章物联网的未来前景 (14) 第五章涉及物联网的相关证券公司 (15) 一、新大陆(000997) (15) 二、远望谷(002161) (16) 三、东信和平(002017) (16) 四、华工科技(000988) (16) 五、长电科技(600584) (17) 六、同方股份(600100) (17) 七、大唐电信(600198) (17) 八、上海贝岭(600171) (18) 九、蓝天信息(000948) (18) 十、航天信息(600271) (19) 十一、厦门信达(000701) (19) 附:中国物联网的发展 (20)

中国移动物联网业务支撑系统方案建议书

中国移动物联网业务支撑系统方案建议书

内容 1概述 (4) 1.1.建设背景 (4) 1.2.建设目的 (4) 1.3.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 (5) 1.4.项目建设必要性 (7) 2爱立信公司简介 (9) 2.1领先的爱立信BSS产品集 (9) 2.2 爱立信在物联网领域的成绩和经验 (9) 2.3爱立信在国内相关领域的成功案例 (10) 3方案架构 (11) 4功能模块介绍 (12) 4.1 运营商门户(Operator Portal) (12) 4.1.1综述 (12) 4.1.2 功能 (12) 4.2 企业用户门户(Enterprise Portal) (14) 4.3 综合采集(Mediation) (15) 4.3.1综合采集概述 (15) 4.3.2采集产品的应用场景 (15) 4.3.3 综合采集的主要功能 (16) 4.4 服务开通(provisioning) (17) 4.4.1服务开通概述 (17) 4.4.2业务模式 (17) 4.4.3服务开通流程 (18) 4.4.4服务开通主要功能描述 (19) 4.5 报表系统(Reporting) (19) 4.6 营销管理(Marketing Mgmt.) (20) 4.6.1营销管理概述 (20) 4.6.2功能结构 (21) 4.6.2.1 与其他模块关系 (21) 4.6.2.2内部模块间关系 (22) 4.6.3主要流程示意 (22) 4.7 客户管理(Customer Mgmt.) (24)

4.7.2 各模块功能简介 (24) 4.7.2.1 客户信息管理 (24) 4.7.2.2 客户产品订购关系管理 (24) 4.7.2.3 账户信息管理 (24) 4.7.2.4 账户信用额度管理 (24) 4.7.2.5 客户服务管理 (25) 4.8 产品管理(Product Mgmt.) (25) 4.8.1 产品管理功能架构 (25) 4.8.2 产品管理各模块简介 (25) 4.8.2.1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25) 4.8.2.2 产品配置管理 (25) 4.8.2.3 产品目录管理 (25) 4.8.2.4 产品发布 (26) 4.9 资源管理(Resource Mgmt.) (26) 4.9.1 资源管理功能架构 (26) 4.9.2 各功能模块简介 (26) 4.9.2.1 SIM卡管理 (26) 4.9.2.2 号段管理 (26) 4.9.2.3 用户号码管理 (27) 4.9.2.4 资源信息管理 (27) 4.10 计费和账务(Charging & Billing) (27) 4.10.1 计费与账务功能架构 (27) 4.10.2 各功能模块简介 (28) 4.10.2.1 融合计费控制 (28) 4.10.2.2 融合计费引擎 (28) 4.10.2.3 周期费用管理 (29) 4.10.2.4 实时通知管理 (29) 4.10.2.5 话单输出管理 (29) 4.10.2.6 缴费管理 (29) 4.10.2.7 出帐计算 (29) 4.10.2.8 出帐管理 (30) 4.10.2.9 账户管理 (30)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 、主要内容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建设由物联网应用交互支撑平台和物联 网应用基础运营支撑平台组成,如下图 1所示。 1) 物联网应用基础运营支撑平台通过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广泛、跨域 的感知互联,把感知到的各类信息全方位、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 行传送到平台,并实现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 同时面向业务应用提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安全监控等运维支撑,构建面向 应用的公共支撑平台。 2) 物联网应用交互支撑平台通过应用的共性服务和支撑技术,以及标准规 范、业务模式;基于电子认证、授权管理、商业智能、移动支付、信息检索、 可定制的即时通信服务、征信信用服务等功能的可以安全、可信、灵活、快捷、 可定制的支撑城市公共安全监管与应急指挥平台、智能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医 疗卫生、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智能物流等跨域、异构网络、多行业应用集成 的智能物联网应用。 图 1 物联网公共支撑平台体系示意图 通过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的建立,降低应用研发和运营成本, 打破局部应用壁垒,快速孵化各种创新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行业应用服务平台 ■ —it 白― 物联网应用交互支撑平台 物联网应用基础运营支撑平台 . 曲 U ? JQ Raialing Vefiide FFA gtfnart AVL 口由"Monikw Madhne& OiagnDstics * a Control —— —A —1 RFJD | 物联网网络基咄设施 Phone C^llylbr Network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设施

二、国内外技术状况分析、产业链状况分析(带动相关产业等) 针对目前物联网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的建设目标是:1)物联网是典型的应用驱动型网络,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对传感器网络节点和功能机制有不同需求,“垂直”应用是物联网的“点”难以构成“网” 和“面”;2)现有物联网应用感知功能单一、局部应用、数据孤立、缺乏互联互通和联动机制,亟需产业链的贯通和水平分层架构的体系支撑。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旨在将物联网中局部应用、单一感知的资源由封闭转变为开放的、标准化的、可跨领域应用的共享资源,并通过共性服务集成技术将分散、小范围的物联网数据、网络、应用资源汇聚集成为共性服务资源群,形成了统一的物联网共性服务公共支撑体系,面向城市公共安全、城市运行管理、交通、医疗卫生等应用共性需求实现有效支撑;从而形成物联网应用中枢系统,打通了物联网产业链,推动北京市以及我国物联网各领域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三、市场前景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是应对我国经济转型历史契机、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和电信成熟服务运营体系集成创新的凝聚,体现了知识密集型的集成创新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专业化、知识化、网络化、资源化服务的巨大支撑。 利用信息技术和共性服务公共支撑体系,以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运转方式提供专业化、第三方可信的资质服务;项目的新技术、高技术推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类比电信服务的成熟运营,物联网产业链中快速涌现规模化的服务运营商引领经济发展。 共性服务能力开放、集成交付提供、安全可信运营支撑这一体系的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实现,使得快速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监管与应急指挥平台、智能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医疗卫生、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智能物流这些物联网应用的愿 景变为可行 物联网应用共性服务公共支撑平台的科技知识的高含量和业务模式的广辐射,目前已经从市场化转向产业化推进,在各行业实现点、线到面的辐射;同时优先开始对公益性的服务业的支撑,发挥已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取得的工程成果,向数字教育、数字医疗、养老保障等领域推广,实现共性服务公共支撑的社会化目标。

物联网设备安全中控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联网设备安全云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基本情况 本物联网设备安全管控云平台,通过传感器智能终端采集设备实时运行数据、周边环境安全因素数据,并通过智能物联网网关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数据,综合设备实时运行数据和周边环境安全因素数据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发生数据异常时生成告警信息,同时发送的获取图像命令至智能监测终端,接收设备当前图像数据,发送至后勤用户终端,在事故发生前提前预警,保证学校安全。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 物联网设备安全管控云平台属于设备安全监测领域,在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密集,设备集中,电力动力系统,压力容器、化学试剂、寝室被褥、纸张等易燃易爆物品多,人流量大的校园,一旦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因此系统维护校园设备包括实验室、实训室设备的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在学校通常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巡检,然而人工巡检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问题,人工巡检流程化问题严重,一些电气隐患肉眼难以发现,部分电器设备安装隐蔽,不方便人工巡查,存在巡检盲区。人工巡检间隔时间内和夜间无法保障电器设备的安全。并且学校后勤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能力偏低,很多故障无法独立处理,需要依赖于第三方维保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当学校事故发生时,后勤人员无法应对,也不能及时通知维保人员,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利于学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学校后勤人员流动性大,

无法保障后勤人员对学校各个区域的电气设备场景的熟悉度,在需要后勤人员到达现场检查维修时,后勤人员常常因场景不熟悉导致无法及时到达现场。 例如,监测电气设备剩余电流数据和电气设备内部线缆温度数据异常时,其对应的告警原因为: (1)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就能产生电火花、电弧,遇可燃物(如可燃气体)便会发生爆炸。 (2)超过导线额定的安全载流量,电气设备长期超载(超过额定负载能力),引起线路或设备过热导致火灾。 (3)接触不良引起过热,如接头连接不牢或不紧密、动触点压力过小等使接触电阻过大发生过热引起火灾。 例如,监测电气设备内部线缆温度数据和电气设备周边环境安全因素的环境温度时,其对应的告警原因为: (1)通风散热不良,大功率设备缺少通风散热设施或通风散热设施损坏造成过热而引发火灾。 (2)导线绝缘层老化,年久失修,当严重过负荷时,会引起导线的绝缘发生燃烧,引燃导线附近的可燃物。 例如,监测电气设备周边环境安全因素数据的环境温度时,其对应的告警原因为: 高压柜、低压柜室内温度过高,如空调故障,导致电气设备过热发生火灾。 例如,监测电气设备周边环境安全因素数据的环境湿度时,其对应的告警原因为: 配电室、强电井的环境的湿度过高,产生连电和电弧,易引起断电、

物联网信息安全考试题

物联网信息安全考试 题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1.防火墙的功能是什么防火墙的不足是什么 答:防火墙: ①过滤进、出内部网络的数据。②管理进、出内部网络的访问行为。 ③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④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 ⑤对网络攻击进行检测和报警。 防火墙的不足是:(任选5个) ①不能防范不经过防火墙的攻击。②不能防止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和安全问题。③由于防火墙性能上的限制,因此它通常不具备实时监控入侵的能力。 ④不能防止策略配置不当或错误配置引起的安全威胁。⑤不能防止受病毒感染的文件的传输。⑥不能防止利用服务器系统和网络协议漏洞所进行的攻击。⑦不能防止数据驱动式的攻击。⑧不能防止内部的泄密行为。⑨不能防止本身的安全漏洞的威胁。 1.请你利用认证技术设计两套系统,一套用于实现商品的真伪查询,另一套用 于防止电脑彩票伪造问题。 答:(1)系统产生一随机数并存储此数,然后对其加密,再将密文贴在商品上。当客户购买到此件商品并拨打电话查询时,系统将客户输入的编码(即密文)解密,并将所得的明文与存储在系统中的明文比较,若匹配则提示客户商品是真货;若不匹配则提示客户商品是假货。 (2)首先,系统给彩票编好码,习惯称之为条形码;然后,将条形码通过MD5运算,得到相应的消息摘要;接着,对消息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相应密文;最后,系统将条形码与密文绑定在一起并存储。若需要查询时只要查看条形码与密文是否相关联即可。这样,即可实现电脑彩票防伪,因为伪造者是无法伪造密文的。

3.用置换矩阵 ??????=1340201234K E 对明文Now you are having a test 加密,并给出其解密矩阵及求出可能的解密矩阵总数,据此说明置换密码的特征。 答:由置换矩阵可知明文划分长度L=5,经过置换后,得到的密文为 yno owe uha rnagvi s atte 将Ek 两行互换,再从小到大排列,既得Dk ,其解密矩阵为 0123430412K D ??=????(2分) L=5时可能的解密矩阵总数为 5!= 120 (2分) 置换密码的特征是位置变,字符不变。 4.对经凯萨密码加密的密文“Stb bj fwj mfansl f yjxy ”解密,写出明文。据此说明代换密码的特征。 答:假定f 为a , 推出key=5(1分), 明文为:now we are having a test (2分)。代换密码的特征是字符变(1分),位置不变(1分)。 的两种用法是什么RSA 为什么能实现数字签名 答:RSA 的两种用法是: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数字签名用于发送方身份认证和验证消息的完整性,要求具有唯一性、不可抵赖、不可伪造等特性。 RSA 的私钥是仅有使用者知道的唯一密钥,具有唯一性;使用该密钥加密消息(既数字签名)加密者无法抵赖,具有不可抵赖性;RSA 加密强度保证了私钥破译计算不可行,因而难于伪造,具有保密性。因而RSA 符合数字签名的要求,能够实现数字签名。 6.信息(INFORMATION):是对数据的解释、具有主观性和明确的含义。 信息是有价值的,保证信息安全的目的是有效使用信息的价值。 7.信息是对数据不确定性的消除,可用信息墒度量。 数据加密是增加数据的不确定性,解密是减少数据的不确定性。

通用物联网应用基础平台

1产品定位 通用物联网应用基础平台是物联网应用的核心支撑平台,它提供了终端远程管理、运行监控、告警管理、协议适配、数据采集传输与分析处理、行业应用接入等综合服务功能,为各种物联网应用提供强大、稳定的运行支撑环境。对下接入多种行业终端,对上支持多种行业应用,把各种垂直的物联网应用整合成一个扁平的应用网络体系。 基于通用物联网应用基础平台进行物联网应用建设,各行业应用在数据和业务层次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全面实现各种物联网应用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处理。 通用物联网应用基础平台提供物联网各行业应用对接入层、通讯层以及行业应用基础层的通用解决方案,基于通用物联网应用基础平台各行业应用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处理。通用物联网应用基础平台的定位如下: 1)提供统一的终端接入平台 通过该平台,为所有物联网应用终端提供的统一的数据接入方案。数据接入支持多种通讯设备、通讯协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辨识、分发,以及报警分析等预处理。 2)提供统一的应用基础运行平台 物联网应用软件与传统的应用软件相比,有底层终端数量多、上层行业应用复杂的特点,各种行业终端数量规模往往能达到百万甚至更高级别,要求该平台能维护大量共享数据和控制数据,提供物联网应用的统一运行环境,从概念、技术、方法与机制等多个方面无缝集成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历史记录,实现数据的高时效调度与处理,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3)提供统一的安全认证 以用户信息、系统权限为核心,集成各业务系统的认证信息,提供一个高度集成且统一的认证平台。 4)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 该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通过中间件作为粘合剂连接各种业务相关的异构系统、应用以及数据源,满足重要系统之间无缝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

物联网安全技术研究

物联网安全技术研究 1.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通常认为有3 个层次:底层是用来感知(识别、定位)的感知层,中间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层,上面是应用层。 感知层包括以传感器为代表的感知设备、以RFID 为代表的识别设备、GPS 等定位追踪设备以及可能融合部分或全部上述功能的智能终端等。感知层是物联网信息和数据的来源,从而达到对数据全面感知的目的。 网络层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接入网可以是无线近距离接入,如无线局域网、ZigBee、蓝牙、红外,也可以是无线远距离接入,如移动通信网络、WiMAX 等,还可能是其他形式的接入,如有线网络接入、现场总线、卫星通信等。网络层的承载是核心网,通常是IPv4 网络。网络层是物联网信息和数据的传输层,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应用层对通过网络层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如智能电网、智能物流、远程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依靠感知层提供的数据和网络层的传输,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可能再次通过网络层反馈给感知层。应用层对物联网信息和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和利用,达到信息最终为人所使用的目的。 物联网的安全架构可以根据物联网的架构分为感知层安全、网络层安全和应用层安全。如图1.1,感知层安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物联网设备的计算能力、

通信能力、存储能力等受限,不能直接在物理设备上应用复杂的安全技术,网络层安全用于保障通信安全,应用层则关注于各类业务及业务的支撑平台的安全。 2.安全需求分析 3.概述 目前在物联网领域主要的安全问题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安全、 几乎所有的IOT设备都部署在远端,这些部署在远端的、缺乏物理安全控制的物联网资产有可能被盗窃或破坏。 2.设备安全 由于IOT设备都会被零散的部署在各个场所,IOT本身的设备防护变得尤为重要,比如说设备的配置文件被修改,由于IOT设备的数量巨大使得常规的更新和维护操作面临挑战,而且由于未认证的代码执行和针对设备本身代码的针对性破坏,都是难以使用正常的技术手段去防护的。 3.信息数据安全 由于IOT设备的加解密的手段有限,物联网中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等过程中的私有信息泄露也很普遍。目前泄露的最多是基于位置的私有数据。而事实上信息数据的威胁程度比这个高很多,如果是涉及重要业务的私有数据,如果是泄露或者是被篡改,都是致命的。 4.认证技术 物联网环境中的IOT设备的访问基本上处于无认证或认证采用默认密码、

物联网业务发展中运营支撑平台的地位及作用

物联网业务发展中运营支撑平台的地位及作用 邵建 摘要 随着物联网业务的推广发展,各个行业对信息化的支撑能力提出新的需求,本文对物联网产业链中主要环节的需求展开分析,结合物联网运营支撑平台(即M2M平台)的建设方案来满足物联网业务的发展需求,同时对物联网平台的功能进行简述。 关键词:物联网运营支撑平台 M2M平台

1.物联网概述 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通信方式及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从老式的人工转接到现在的数字程控交换;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从大哥大到小巧轻便的3G手机;从语音到数据业务等等无不体现着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固定电话还是移动手机,其通信的双方都是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就产生了物与物的通信需求,即物联网。物联网是指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之间的无线通信,其基于特定行业终端,以短消息/USSD/分组数据业务等为接入手段,满足客户对工作流程监控、指挥调度、远程数据采集和远程诊断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物联网最终也是服务于人,为了丰富大家的沟通与生活。 2.问题的提出及M2M平台的功能位置 物联网在便于人们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支撑行业应用,而在实际应用中,信息的采集点和信息的处理应用是独立的。信息的采集和发送由物联网终端来实现,其分散在各个行业应用场所,信息的处理及应用都是在远程后台系统中实现,因此物联网必须包括信息的远程传输。综上整个物联网体系架构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后台应用。数据通信在物联网中着眼于对信息采集和信息传输功能的支撑。 2.1物联网产业链各环节的需求 在物联网的整个产业链中主要有四个角色:终端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行业客户和通信运营商。 终端设备商生产销售物联网终端,在终端投入使用后需要依据实际的应用环境对设备进行管理维护工作,相关工作量巨大,而且由于终端地域分布广泛及不可能24小时值守,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到现场解决问题耗时耗力,运营成本高,客户满意度很低。各种物联网终端很多共性的功能或操作如终端状态实时查询/监测、终端软件升级、终端重启、终端运行数据统计分析、终端位置查询等,由于各终端厂家提供的接口多采用私有标准,这些与具体业务无关的功能无法重用。物联网终端运营管理等共性功能可以通过同一个平台来实现。 物联网行业中中小型集成商数量庞大且多希望采用租用软硬件的方式建设

物联网安全测试不可忽略的六点要素解析

物联网安全测试不可忽略的六点要素解析 物联网已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客观情况是我们的现实世界已经准备好运用它的各项最新成果了。在这些成果中,最受欢迎的特性包括:高效的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多协议开发,各种应用技术/嵌入式设备的统一,以及整体的智能工作与生活。 在我们筹备智能城市、智能环境、智能零售、以及智能家居时,测试和评估物联网对于这些不同行业环境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物联网测试的技术几乎适用于整个物联网领域,包括: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支付、营销、金融、汽车、信息通信等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一个企业或团队在其物联网安全测试中所需要考虑到的那些因素。比如说:漏洞检查、网络攻击,数据安全、软/硬件通信、以及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虽然需要考虑的因素远不止这些,但这些绝对是各类测试人员在物联网环境的安全测试中,所需要面临的当务之急。 可以说,安全性是企业在实施各种物联网解决方案时,所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之一。被连接的设备需要得到控制,否则,它们不但在总体运作中会处于危险状态,而且各种敏感数据也会从系统中悄然流逝出去。同时,由于物联网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深入解读,从而产生规模性价值。因此,你的企业如想实施和应用物联网的各种解决方案,就必须重视和处置任何可能涉及到安全的隐患和问题。 1、记录每一个新增的端点 随着物联网的扩展,每一个端点在被添加到网络中的时候,也同时增加了新的、更多的安全漏洞。然而,就物联网装置本身而言,来自多个开源领域和不同类型的专有操作系统,所开发出的设备有着不同的计算能力水平、存储容量和网络配置。因此,重要的是:每个新增端点需要作为资产被记录在册,并保证得到在安全和性能方面的评估。你可以参考的最佳实践是:对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创建一个编录清单,并持续更新之。这也有助于我们去监控整个物联网系统中各种设备的增加、调整与删除。若要保持其长期有效,你还需设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