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世家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

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平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朝诗人。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
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纳兰性德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文学成就: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12]《纳兰词》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清家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
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
王国维赞其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更写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
”[12]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纪念之际,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成立,纳兰研究进入一个高潮。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自在,号菱湖,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词人。
他是浙江嘉兴人,是浙西山水世家纳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生平经历纳兰性德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纳兰容若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对纳兰性德的文学才华有很大的影响。
他从小就对文学充满了热情,立志成为一名杰出的词人。
在求学时期,纳兰性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
在国子监期间,他接触到了当时最新的文学思潮和先进的文化观念,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纳兰性德的学业并不顺利。
由于他的放纵和桀骜不驯,他常常逃课、游玩。
这导致他最终被学校开除,使他无法完成学业。
尽管如此,纳兰性德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文学艺术,并以其才华横溢的作品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
二、文学成就纳兰性德以其出色的词作而闻名于世。
他的词作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
他的词作描绘了人生百态,抒发了他自己的情感体验。
他善于运用比喻和意象,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纳兰性德的词作涉及各个方面的主题,既有对生活琐事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汪小菡《十七岁》中有这样的一句词:“目断魂消,累床纡缩到天明。
”这句词用简短的文字描绘出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伤,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纳兰性德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各种文学选本,并被后来的词人们广泛研究和传颂。
三、人生哲学纳兰性德的人生哲学可以概括为“活在当下”。
他认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刻,经历每一个情感的起伏。
他的词作中常常出现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纳兰性德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写道:“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这首词表达了对时光的流逝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他的人生哲学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文人,并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纳兰性德诗词赏析 纳兰性德古诗鉴赏

纳兰性德诗词赏析纳兰性德古诗鉴赏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纳兰性德诗词赏析,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
至今还流传了很多纳兰性德的古诗词,以下是纳兰性德诗词赏析我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纳兰容若经典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1、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容若《虞美人秋夕信步》2、读《离骚》。
洗尽秋江日夜潮。
——纳兰容若《忆王孙》3、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4、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5、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纳兰容若《木兰辞》6、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纳兰容若《送荪友》7、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纳兰容若《纳兰词》8、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纳兰容若《采桑子》9、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标格早梅知。
——纳兰性德10、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
一声诗韵锁窗寒。
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
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
来时容易去时难。
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
——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11、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容若《如梦令》12、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
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
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
纳兰性德简介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zhǎn),
痴数春星。
——《青衫湿·悼亡》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 萧黄叶闭疏窗。沉思 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 书消得泼茶香。当时 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他病倒了,像19岁那年一样,寒疾发作。这一 病就是半年。
历史评价
• 明末清初词人陈维崧: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 • 清代学者徐乾学:君……精工乐府,时谓远轶秦柳,所刻《饮水》《侧
帽》词传写遍于村校邮壁,海内文士竞所摹仿。然君不以为意。 • 清末民国思想家梁启超:容若小词,直追后主。 • 清末民国学者王国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
之上,他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而起, 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 纳兰性德二十四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 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
农历的五月二十三日,在住所渌水亭前,纳兰性德强打着精神,邀请众多 好友一聚,提议以合欢花为主题吟诗唱和,他自己率先吟了一首《咏夜合 花》。渌水亭前有两株合欢树,是当年纳兰性德和卢氏亲手种下的,八年间, 小小的树苗已亭亭如盖矣。
一醉一咏三长叹,之后纳兰性德一病不起。 七日后,纳兰性德却突然睁开了眼,目光清亮。他向纳兰明珠和觉罗氏请 安,请求父母多加关照沈宛以及她腹中的孩子,之后神色如常,同往年一样, 仔细为卢氏准备祭品。 祭拜结束,纳兰性德便倒下了,从此再没醒来。年仅31岁。 最终,纳兰性德与原配卢氏一起合葬到了北京西郊纳兰家族的墓地中,他 与卢氏分别八年后又相聚到了一起。
纳兰容若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 满强春风百事非。 情知化后来无计,强说还期,一别如斯, 落尽梨花月又西。《采桑子》
总结:
1 文学上的成就促使人们研究纳兰。 作品缘情而旖旎,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 后世好评。悼亡词、边塞词尤卓绝。清朝词坛中 兴代表人物。 2 身份与行为的反差 异族贵胄与精通汉族文化的反差 3 矛盾、伤心的一生,身份与阅历的反差造就 偶像:身份显赫、浪漫多情、淡泊不羁、韶华早 逝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潇潇,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 也何曾到谢桥。《采桑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 园无此声。《长相思》
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清新流 畅,格调高远,缠绵婉约,幽艳凄美,通俗 易懂,少矫揉造作、堆砌典故之习气。
卢氏:“生而婉娈,性本端庄”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 事立残阳。被酒莫惊人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玫。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 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蝶恋花》
才华横溢
学者、文人,满清第一才子 师徐乾学,编《通志堂经解》 作品《渌水亭杂识》《侧帽集》《饮水词》 “清代的小山” 梁启超:“清初学人第一” 王国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 之舌头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 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曹寅:“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 朝鲜:“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风流多情
“侧帽轻衫,风韵依然”:风流自赏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 《踏莎行》
国学经典—纳兰容若诗词鉴赏

意象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人生 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友情的 感慨。
语言特点
纳兰容若的语言优美、婉转,表达 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读来感人 至深。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鉴赏
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 追忆和感慨,通过对秋景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意象
词中运用了“西风”、“黄叶” 、“孤灯”等意象,营造出凄凉 、萧瑟的氛围,突显了作者内心
的孤寂和落寞。
语言特点
纳兰容若的语言简练、含蓄,通 过细腻的描绘,将秋天的景色和 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读来让人
倍感凄凉。
《长相思·山一程》鉴赏
1 2 3
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尽的忧愁, 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 和无助。
他出生于1655年,是康熙朝重臣明珠之子。 纳兰容若自幼聪颖好学,18岁中举人,22岁 考中进士,被康熙皇帝赏识,任命为御前侍 卫。
纳兰容若的文学成就
纳兰容若的诗词作品数量不多, 但质量极高,情感真挚,语言优
美。
他的诗词主题广泛,涉及离别、 相思、爱情、友情等多个方面, 尤其擅长写情诗,被誉为“情诗
意象
词中运用了“山水”、“长亭”、“短亭”等意 象,营造出苍茫、辽阔的氛围,突显了作者内心 的迷茫和无助。
语言特点
纳兰容若的语言优美、婉转,通过细腻的描绘, 将山水景色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读来让人倍 感苍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友情之痛
在朋友离去或友情破裂时,纳兰容若 用诗词表达了深深的痛苦和惋惜。
人生感悟主题
人生无常
【高考】人物素材整理——纳兰容若

素材整理:季梦婷2020年3月26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档案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
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不是人间富贵花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纳兰性德:“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
”曹寅和纳兰性德一样,都是康熙皇帝的侍卫,两人年纪相仿,又都少年得志,格外亲近。
他的记述也自然有些可信度,一下子把一个面貌英俊、冷静威武的纳兰性德展现于世人眼前。
纳兰性德的武功和世家背景极有关系。
他出身于正黄旗叶赫那拉氏,那是清初最显赫的八大部族之一。
在尚武的满洲部族里,女子尚且学骑马,贵族家的男孩子就更不必说了。
纳兰性德从小在父辈的教导下学习骑射,练就了一身功夫,并善于搏击。
但是,有着地地道道满族血统的纳兰性德却对汉字、诗词感兴趣。
说起来,这还是源于家庭的影响。
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人如其名,才能如同一颗明珠般熠熠发光。
他颇有辩才,在平定三藩时因赞襄军务之功被康熙皇帝赏识,又精通满汉文,曾担任过弦文院学士,英武殿大学士,累加太子太师。
在父亲的影响下,汉家典籍成为纳兰性德儿时学习的重要方面。
清朝诗人纳兰容若

翻译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 能在一起,两地分隔。整日里,相思相 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 黯然销魂。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 这美丽青春。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 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 奔月宫。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 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结发的妻子
身世
· 满族正黄旗 那拉氏
· 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 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 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
· 一纳兰明珠
内务府总管到武英殿大学士
母亲:努尔哈赤后人 强悍而善妒 ·纳兰容若融汇了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两大最强 悍的姓氏的血脉,却在汉文化的伐毛洗髓之后,仅仅 留下了唯一的一处蛮族的混迹:纯真。
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资料
•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 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 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 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 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纳兰性德 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 高中进士。初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 等,长年追随康熙左右。 • 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词。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情真挚浓烈, 写景逼真传神。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 独树一帜,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 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 心。”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 》、《饮水词》等,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亡于寒疾,年仅三十岁。 王国维曾评价纳兰性德的词坛成就是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药成碧海”:则用李义山“嫦娥 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似说恋人入宫,等于嫦娥之入月殿, 以后便难下到人世间来了。容若此 处反用义山诗意,谓纵有不死仙药 也难像嫦娥一样飞入月宫,是纵有 深情也难相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纳兰的诗词其二
菩萨蛮 百花独一枝-祭纳兰 文/老街味道 梅香不染冰心在 冰心尽是真真爱 奇秀自然痴 百花独一枝 相思无可籍 雁字谁人写 风落好文章 可怜春叶黄
纪念纳兰的诗词其三
秋末题纳兰饮水集(三首) ——周青崖 其一:冬郎元是月中身,憔悴三生碧海邻。 一样名香惆怅句,不如侧帽照词人。 按:容若小名“成哥”,盖满人无“郎”命 名之习俗。其「填词诗」云:“ 冬郎一生极憔悴, 判与三闾共醒醉。此冬郎即义山诗“雏凤清于老 风声”者也,然冬郎二字诚风雅,容若填词诗即 以自许,邃以此意取之。——青崖注 其二:为问秋光镜里人,香台何事遣青春? 一生长对三生貌,红板桥前是旧身。 其三:有时风月故人肩,窈窕曾教掌上怜。 更立桃花千万树,春风无复到眉边。
纳兰简介
姓名: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 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 名族:汉 职业:著名文学家,词人 主要成就:清词三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侧帽集》《饮水集》 《渌水亭杂识》
纳兰性德行年录
纪念纳兰的诗词其一
玉蝴蝶· 悼容若 ——丁昊 桥下长虹映水,晴雨初收,露沾青衫。 风卷流云,寂寞声里春残。 落红处,临风纵笔。持《饮水》,一种 心酸。恨无端,深情公子,难续红笺。 江南,寻常巷陌,谁家楼阁,仍唱花间? 扇底桃花,空教惆怅转无眠。 记得当时风流客。听玉漏,初晓更寒。 向灯前,轻依粉黛,浅画眉弯。
饮水集
纳兰与红楼梦
纳兰与曹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读不懂 道不懂:
纳兰世家
家族溯源:纳兰家族入关前可上溯至海西女真叶赫部。其部首领
贝勒金台吉在对抗努尔 哈赤统一东北女真的战争中,城陷身死。纳 兰其子尼雅韩随叶赫部迁至建州,受佐领职。在满州入关过程中, 积功受职牛录章京(骑都尉)。尼雅韩妻墨尔齐氏,有长子郑库, 次子明珠。纳兰明珠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早 年任侍卫,従銮仪卫治仪 正迁内务府朗中,内务府总管、弘文院学 士、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 士、加太子太傅,又晋太子 太师,成为名噪一时,权倾朝野的康熙朝重臣。人以 “相国”称。 他官居内阁十三年“掌仪天下之政”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 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作为封建权臣,他也利用 皇帝的宠信,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卖官鬻爵,被参劾,在封建统 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经历 荣辱兴衰,有起有落。明珠妻觉罗氏为 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正妃第五女。
诗词名句 (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不如 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 忆平生。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 照鬓丝。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诗词名句 (二)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 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 无此声。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 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 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 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