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功能性碳水分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及其分类

碳水化合物及其分类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它是生命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体中。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其结构和功能进行。
一、根据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
1. 单糖:单糖是由一个单体糖分子组成的碳水化合物,也是碳水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它们的化学式都是C6H12O6,但它们的结构和性质略有差异。
2. 双糖: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酯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它们的化学式和结构都有所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
3. 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对生命体有重要的作用。
二、根据碳水化合物的功能,可以分为能量源和结构物质两类。
1. 能量源:碳水化合物是生命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它们可以被分解为葡萄糖等单糖,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葡萄糖是最常见的能量源,它可以在细胞内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 结构物质:碳水化合物还可以作为生物体内的重要结构物质。
例如,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赋予植物细胞机械强度;软骨和骨骼中的葡萄糖胺聚糖则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三、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和意义1. 提供能量:作为生命体内的主要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活动。
2. 维持生命:碳水化合物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3. 调节代谢:碳水化合物还参与调节和影响多种生物体代谢过程,如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
4. 存储能量: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可以作为能量的储备物质存在于生物体内,如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
5. 促进消化吸收:碳水化合物在消化系统中容易被分解和吸收,能够提供快速的能量供给。
碳水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既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又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能性食品的功效成分

功能性⾷品的功效成分保健⾷品得功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分类及功能(⼀)功能性碳⽔化合物碳⽔化合物就是⼈类膳⾷得基本营养成分,占⼈类膳⾷能量来源得40%~80%。
随着营养学研究得深⼊,⼈们发现某些碳⽔化合物还具有⼀定得⽣理功效,这些具有特殊⽣理活性得碳⽔化合物统称为功能性碳⽔化合物,主要包括糖醇类、低聚糖类、多糖类与膳⾷纤维。
1、糖醇类主要⽣理功能①在⼈体得代谢过程中与胰岛素⽆关,不会引起⾎糖值与⾎中胰岛素⽔平得波动,可⽤作糖尿病与肥胖患者得特定⾷品。
②⽆龋齿性。
可抑制引起龋齿得突变链球菌得⽣长繁殖,从⽽预防龋齿。
并可阻⽌新龋齿得形成及原有龋齿得继续发展。
常⽤在咀嚼⽚中。
③部分多元糖醇如⽊糖醇、乳糖醇、异麦芽糖醇等,有类似于膳⾷纤维得功能,可预防便秘、改善肠道菌群、预防结肠癌等作⽤。
2、低聚糖类⽣理功能①低热量,难消化由于⼤多数功能性低聚糖得糖苷键不能被⼈体内得消化酶⽔解,摄⾷后难以消化吸收,因⽽能量值很低或为零。
基本上不增加⾎糖、⾎脂,能有效防治肥胖、⾼⾎压、糖尿病等。
②有⽔溶性膳⾷纤维作⽤功能性低聚糖也就是⼀类低分⼦量得膳⾷纤维,与⼀般膳⾷纤维相⽐有如下优点:甜味圆润柔与,有较好得组织结构与⼝感特性;易溶于⽔,使⽤⽅便,且不影响⾷品原有得性质;在推荐范围内不会引起腹泻;⽇常需求量较少,约3g左右等。
③防龋齿主要就是由突变链球菌引起得,⼤量研究表明突变链球菌产⽣得葡萄糖转移酶,不能将低聚糖分解成粘着性得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另外突变链球菌从功能性低聚糖⽣成得乳酸也明显⽐从⾮功能性低聚糖蔗糖、乳糖⽣成得乳酸少,故功能性低聚糖就是⼀种低龋齿性糖类。
④促进矿物质得吸收研究表明,低聚果糖、低聚⽊糖具有截留矿物质元素如Ca、Mg、Fe 与Zn得能⼒。
低聚果糖不能被消化酶分解,在到达⼤肠后,随着低聚果糖被双歧杆菌发酵分解,释放出矿物质离⼦。
另外,低聚果糖经双歧杆菌等发酵,产⽣得短链脂肪酸降低了肠道pH,在酸性环境中,许多矿物质溶解速度增加,更有利于吸收。
碳水化合物百度百科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是人体必须的物质。
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
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型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
此外,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
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可用通式Cx(H2O)y来表示。
有单糖、寡糖、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复合多糖,以及糖的衍生物。
主要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而形成,是光合作用的初期产物。
从化学结构特征来说,它是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或经水解转化成为多羟基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
例如葡萄糖,含有一个醛基、六个碳原子,叫己醛糖。
果糖则含有一个酮基、六个碳原子,叫己酮糖。
它与蛋白质、脂肪同为生物界三大基础物质,为生物的生长、运动、繁殖提供主要能源。
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
发现历史在人们知道碳水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其组成以前,碳水化合物已经得到很好的作用,如今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植物作为食物,利用其制成发酵饮料,作为动物的饲料等。
一直到18世纪一名德国学者从甜菜中分离出纯糖和从葡萄中分离出葡萄糖后,碳水化合物研究才得到迅速发展。
1812年,俄罗斯化学家报告,植物中碳水化合物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淀粉,在稀酸中加热可水解为葡萄糖。
1884年,另一科学家指出,碳水化合物含有一定比例的C、H、O三种元素,其中H和O的比例恰好与水相同为2:1,好像碳和水的化合物,故称此类化合物为碳水化合物,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分类、生理功能、过量和缺乏的危害

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分类、生理功能、过量和缺乏的危害一:碳水化合物的概念: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一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有机物。
其分子中含碳原子,且氢、氧比例为2∶1,与水相同,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因其大多有甜味,又称为糖类。
但这一名称并不准确,因为有些碳水化合物(如核糖C5H10O4)并不符合这种比例,有些具有这种结构的物质并不是碳水化合物。
其名称仅仅是因为习惯而沿用至今。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的70%以上由糖类供给。
它也是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粮谷类和薯类食物是提供糖类的主要营养素。
二、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一)单糖:是所有碳水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碳原子数为3~6个,单糖有甜味,易溶于水。
1、葡萄糖是构成食物中各种糖类的最基本的单位,一般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葡萄、柿子、香蕉等水果中,是机体吸收利用最好的糖。
2、果糖主要存在于蜂蜜中(37%~40%),人工制作的玉米糖浆中含量可高达40%~90%,葡萄(6%~7%)、苹果(5%~6%)等水果中含量也较丰富,它在天然单糖中最甜,冷时更甜。
由于它口味好,有特殊香味,吸湿性强,是饮料、蜜饯类食品、冷冻食品和一些需保湿的糕点糖果等加工的重要原料。
果糖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不受胰岛素控制,故适用于糖尿病病人使用。
果糖一次食用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导致肠内渗透压升高而引起腹泻。
因而有人认为果糖有防治便秘的作用。
轻度便秘者可采用口服蜂蜜法进行食疗。
3、半乳糖是乳糖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食品中很少以单糖形式存在,在人体中也是先转化成葡萄糖后才能利用,母乳中的半乳糖是在人体内重新合成的,并非由食物中直接获得。
(二)双糖: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聚合而成。
天然食物中的双糖主要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
另外在真菌和细菌中,存在一种双糖称为海藻糖,在食用蕈含量也较多。
1、蔗糖俗称食糖,是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以α-1,2糖苷键连接而成,有白糖、红糖和冰糖三种形式,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在蜂蜜甜菜甘蔗中含量丰富。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果糖再以游离态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蜂 蜜成分中大约40%左右为果糖.
1 单糖的作用及功能
(1)甜味剂 蜂蜜和大多数果实的甜味主要取决于蔗糖
(sucrose) 、 D-果糖(D-fructose)、葡 萄糖(glucose)的含量。 ①甜度 定义 是一个相对值,以蔗糖作为基准物,一般以 10%或15%的蔗糖水溶液在20°C时的甜度为 1 ②甜度 果糖>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
菲林试剂法
①原理 食物中的还原糖成分能将菲林试剂还
原成氧化亚铜,并借助次甲基蓝作指示剂。 ②反应方程式
(2) 适用范围及特点
本法又称快速法,它是在蓝-爱农容量 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试剂用量 少,操作和计算都比较简便、快速,滴定 终点明显。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 定。但测定酱油、深色果汁等样品时,因 色素干扰,滴定终点常常模糊不清,影响 准确性。本法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不同加工方法
土豆
水煮
125种香气
烘烤
250种香气
大麦 75种香气 150种香气
(二) 双糖类
(1) 定义: 它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缩合而 成的糖类,如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蔗糖水解生成等分子的果糖和葡萄糖。 乳糖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牛乳中的糖类主 要是乳糖,含量为4-5%,它的分解产物为葡萄 糖和半乳糖. 麦芽糖是用麦芽及其浸出液中淀粉酶分解淀粉而 成.它不游离于自然界,它的分解产物是两个葡 萄糖.
直接滴定法、
高锰酸钾法、
萨氏法、
碘量法
(一) 直接滴定法 (1) 原理 (2) 适用范围 (3) 试剂 (4) 测定方法 (5) 结果计算 (6) 说明与讨论
食品营养学 碳水化合物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 一.单糖 单糖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三~六个碳原子的糖,如三碳
糖的甘油醛;四碳糖的赤藓糖;五碳糖的阿拉伯糖、核糖、 木糖、来苏糖;六碳糖的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食品中 常见的单糖以六碳糖为主,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葡萄糖 植物性食品中含量最丰富,有的高达二0%, 在动物的血液、肝脏、肌肉中也含有少量的葡萄糖,而且是 人体血液中不可缺少的糖类,有些器官甚至完全依靠葡萄糖 提供能量,例如大脑每天约需一00~一二0g葡萄糖,葡萄糖 也是双糖、多糖的组成成分,
原、核糖、乳糖的形式存在,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的质量评价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 一、供能和节约蛋白质
糊化淀粉[α-淀粉]缓慢冷却后可生成难以消化的β淀粉,即淀粉的老化或反生,这在以淀粉凝胶为基质的食品 中有可能由凝胶析出液体,称为食品的脱水收缩,此外,当 α-淀粉在高温、快速干燥,并使其水分低于一0%时,可使 α-淀粉长期保存,成为方便食品或即食食品,此时,若将其 加水,无需再加热即可得到完全糊化的淀粉,
[一]山梨糖醇 葡萄糖氢化,使其醛基转化为醇基,代谢 时可转化为果糖,不受胰岛素的控制,食后不影响血糖,
碳水化合物的涵义

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有助于预防代谢综合征,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过多或过少的碳水化合物 摄入都可能导致代谢紊乱。
04 常见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 量及营养价值评估
谷物类食品
01
02
03
大米
主要成分是淀粉,含有较 高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 量。
小麦
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 素,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玉米
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和维生素E,有助于降低 胆固醇。
水果类食品
苹果
含有果糖和膳食纤维,有 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香蕉
富含钾元素和膳食纤维, 有助于缓解便秘。
葡萄
含有葡萄糖和多种抗氧化 物质,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蔬菜类食品
土豆
西兰花
富含淀粉和钾元素,可作为主食的替 代品。
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 强免疫力。
实际生活中应用举例
早餐选择
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应包括复合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或全麦谷物。这些食物能提供持久的能量,并 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零食选择
当需要补充能量时,可以选择含有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零食,如水果、酸奶或坚果。这些食物不仅能提供能量,还有助 于维持肠道健康。
餐盘搭配
在餐盘中,确保一半的空间用于蔬菜和水果,四分之一的空间用于蛋白质食物(如鱼、肉、豆类等), 剩下的四分之一用于全谷物或淀粉类食物。这样的搭配有助于实现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摄入。
分类
根据结构和性质不同,碳水化合 物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三 类。
结构特点
链状结构
碳水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通常呈现链状 ,由许多单糖分子连接而成。
官能团
碳水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羟基、羰基等 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决定了碳水化合 物的化学性质。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及功能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及功能碳水化合物是一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功能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提供能量、构建细胞壁、参与免疫调节、维持肠道健康等。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碳水化合物是我们摄取能量最主要的来源。
当我们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碳水化合物会被消化吸收,并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
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可以被各个组织和器官利用,提供能量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是最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的,也是最迅速的能量来源。
碳水化合物在细胞壁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植物细胞中,纤维素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主要成分,它是细胞壁的主要构建物质。
细胞壁是细胞的外部保护层,能够提供细胞结构的稳定性和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此外,碳水化合物还可以作为动物细胞外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维持细胞形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还参与免疫调节。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其他外界刺激时,免疫系统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以抵抗病原体。
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可以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发挥。
此外,一些碳水化合物还具有抗菌作用,可以直接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达到免疫调节的目的。
碳水化合物对于维持肠道健康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人体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共生共存,并对人体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是肠道微生物的主要营养源之一,它们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调节肠道PH值、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等,有利于肠道菌群的平衡和维持肠道健康。
总结起来,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功能包括提供能量、构建细胞壁、参与免疫调节、维持肠道健康等。
它们不仅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还是细胞壁的主要构建物质,可以通过与免疫细胞结合调节免疫功能,同时对于维持肠道健康也起到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功能性食品化学与营养学 ●功能性食品化学,研究功效成分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分析和应用等内容。 ●功能性营养学,研究功效成分对人体的营养保健规律及对各种慢性病的预防、改善作用。
第一节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指具有增强免疫力、降低血脂、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理功能的碳水化合物。 一、膳食纤维 (一)膳食纤维的定义: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与木质素的总称。包括可溶性的与不溶性的两类。 (二)、膳食纤维的化学组成 1、纤维素 2、半纤维素 3、果胶及果胶类物质 4、木质素 膳食纤维与传统意义上的“粗纤维”有本质的区别。传统意义上的粗纤维是指植物经特定浓度的酸、碱、醇或醚等溶剂作用后的剩余残渣。强烈的溶剂处理导致几乎100%水溶性纤维、50%~60%半纤维素和10%~30%纤维素被溶解损失掉。因此,对于同一种 产品,其粗纤维含量与总膳食纤维含量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两者之间没有一定的换算关系。 膳食纤维在大肠可被某些微生物降解部分组成成分,某些成分可能具有生理功效。
(三)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 1、高持水力 结构基础:亲水基团 功能作用:增加粪便的含水量和体积,促进粪便的排泄。 2、吸附作用 结构基础:吸附或螯合基团. 功能作用:吸附或螯合胆固醇、胆汁酸、肠道内有毒物质,有毒化学医药品等。 3、阳离子交换作用 结构基础:羧基、羟基和氨基等侧链基团 功能作用:影响消化道的pH、渗透压等,以出现一个更缓冲的环境,有利于消化吸收。 4、无能量填充剂 结构基础:膳食纤维体积大,不被消化的特点 功能作用:缚水膨胀引起饱腹感,影响碳水化合物等在肠内的消化吸收,不易产饥饿感。 5、发酵作用 结构基础:大肠内的微生物 功能作用: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使大肠内pH降低,诱导产生大量好气有益菌,抑制氧厌腐败菌。
(四)膳食纤维的生理功效 1、低(无)能量,预防肥胖症 2、调节血糖水平(非胰岛素依赖型) 机理:延缓和降低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和数量。 3、降血脂 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而对HDL-C和TG无明显影响。 4、抑制有毒发酵产物、润肠通便、预防结肠癌 5、调节肠道菌群 6.美容养颜 因此,被国内外医学和营养学家称为第七营养素。 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各种性能比较见表3-1。 表3-1 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在生理作用方面的差别 生理作用 不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 咀嚼时间 延长 缩短 胃内滞留时间 略有延长 延长 对肠内pH值的变化 无 降低 与胆汁酸的结合 结合 不结合 可发酵性 极弱 较高 肠粘性物质 偶有增加 增加 大便量 增加 关系不大 血清胆固醇 不变 下降 食后血糖值 不变 抑制上升 对大肠癌 有预防作用 不明显
(五)膳食纤维的有效摄入量 美国FDA推荐的成人总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0-35g/d. 我国低能量摄入(7.5MJ)成年人,其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入量为25g/d.中等能量摄入的(10MJ)为30 g/d.高能量摄入的(12MJ)为35 g/d.
吃多少克新鲜水果蔬菜才含有30克膳食纤维素呢?例如:2240克苹果,2250克香蕉,2100克芹菜,4000克番茄,4300克白菜等。 当人们出现便秘、消化不良、痔疮、糖尿病、肥胖、动脉硬化、高血压、胆结石等症状和疾病时,应注意增加膳食纤维素的摄入。
蔬菜价格高,人们吃得少怎么办? 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是谷类,特别是未加工或是粗加工的谷类食品,以全谷粒和麦麸为最。食物中含量最多的是不可溶膳食纤维,谷物的麸皮、全谷粒和干豆类、干的蔬菜和坚果也是不可溶膳食纤维的好来 源,可溶性纤维则富含于燕麦、大麦、水果和一些豆类中。 美国成立了膳食纤维协会,在年销售60亿美元方便谷物食品中,约20%是富含膳食纤维的产品。欧美及日本盛行强化膳食纤维功能食品。日本利用膳食纤维制成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乳酸饮料及果汁等。国内众多科研机构和厂家也在推出多项膳食纤维产品,膳食纤维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各种食品中。
水溶性膳食纤维 上海博程膳食纤维发展有限公司 麦卡斯膳食纤维 济南慧仕实业有限公司
珍爱生命,多吃蔬菜与水果!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建议大家每天最好吃五份蔬菜和水果。 所谓一份是指半杯煮熟的或生的水果或蔬菜;一杯生的叶菜类蔬菜;一片中等大小的水果;180克的果汁或蔬菜汁。 然而只有10%的美国人每天吃下这个分量。
二、活性多糖 何谓活性多糖:除了具有营养的生理功能外,还有特殊生理活性(就 是有特殊药学特性和活力)的多糖化合物,被称为“活性多糖”, “活性多糖”通常具有某些特殊的多糖体结构和活性基团。
生物活性多糖的结构特征:活性多糖一般由7个以上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单糖(如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鼠李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以α或β-(1→2)、(1→3)、(1→4)和(1→6)等特殊糖苷键缩合而成的多聚糖作为主链,多数还带有不同单糖以特殊糖苷键连接的聚合糖支链,目前从天然产物中已提取分离出来300多种生物活性多糖。
(一)真菌多糖 主要包括灵芝、香菇、冬虫夏草、云芝、猪苓、茯苓、银耳、猴头菇、金针菇、黑木耳、灰树花及裂褶菌等 。
灵芝多糖:灵芝多糖对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气喘、过敏、神经衰弱、胃热等有显着效果,同时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解血瘀、改善血液循环、皮肤美容等作风。
1、抗肿瘤作用 灵芝多糖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调节和激活剂,它可显着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 灵芝多糖可以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 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提升人体的造血能力尤其是白细胞的指标水平, 某些有效成分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灵芝多糖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成为抗肿瘤、防癌以及癌症辅助治疗的优选药物。 2、保肝解毒作用 灵芝多糖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 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 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所以,灵芝多糖可用于辅助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灵芝多糖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 可明显降低血胆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脂,并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可改善局部微循环,阻止血小板聚集。 4、抗衰老作用 · 促进和调整免疫功能 对于成年人和老年人而言,这种促进和调整可明显延缓衰老。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而言,则可促进其免疫功能的完善,增强抗病能力,确保其健康成长。 · 调节代谢平衡 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研究表明,灵芝多糖 能促时血清、肝脏和骨髓的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因此可以有效地抗病防衰老。 、 · 抗自由基作用:灵芝多糖有显着的拟SOD活性,可显着清除机体产生的自由基,从而阻止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防止了脂体的过氧化,保护了细胞,延缓了细胞衰老。 · 促进核酸合成:灵芝多糖能显箸促进细胞核内DNA合成能力,并可增加细胞的分裂代数,从而延缓了机体的衰老。 5.镇静安神作用:灵芝多糖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对于神通衰弱和失眠患者是必备佳品。国家药典中,灵芝就是有效的安眠宁神之药。 6.稳定血压:灵芝多糖能延长和稳定其 它降压药物的效果。 7·稳定血糖:灵芝多糖能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可取代胰岛素抑制脂肪酸的释出,可改善血糖、尿糖等症状。 8·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灵芝多糖有显着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可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咳痰、喘的症状及防止喘息发作有显着效果。 9·抗过敏作用: 灵芝多糖能抑制亢进的免疫水平,保持机体自身的稳定。 灵芝可阻断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对过敏性哮喘、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鼻炎、多种顽固性皮肤病等都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并可部分对抗某些疾病患者因长期使用激素而出现的毒副作用。 10·美容作用: 灵芝多糖能保持和调节皮肤水份,恢复皮肤弹性,使皮肤湿润、细腻; 并可抑制皮肤中的黑色素的形成和沉淀,可令全身肌肤光滑细腻; 能有效防止细菌对肌肤的侵袭。 11、其它作用 如灵芝多糖可刺激骨髓造血,升高白血球,可用于各种原因(如放射线药物、血液性)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抵抗顽固性病毒如艾滋病的侵袭;还可帮助机体,提高对各种不良环境(如高原缺氧等)的耐受性; 灵芝多糖还有好的镇痛作用,对头痛,腰痛、神经痛、癌症疼痛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你知道吗? 能预防癌症的食物: 蔬菜,尤其是大蒜、甘蓝菜、黄豆、洋葱、红萝卜、番茄、所有绿色及黄色的蔬菜、水果,尤其是柑橘属的水果、富含脂肪的鱼、茶、牛奶。 容易致癌的食物: 肉类、高脂肪的食物、蔬菜油、例如玉米油或过量的酒。 能够防止癌细胞转移的食物: 海鲜、大蒜、十字花科的蔬菜,例如甘蓝菜、绿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