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离职率统计表
年度离职率统计分析表

试用期后员工了解了公司的模式就会产生一种比较心理与上一份工作相比较产生落差工作稍有不顺心便会产生一种无所谓的心理觉得压力太大承受不住觉得自己经验丰富出去后还有更好的工作于是导致员工易发生辞职行为
年度离职率分析对策表
2014/8----2015/7
作成:王小梅
年度离职人数一览表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个 人 原 因 分 析 明 细
1.员工离职部门管理人员面谈没有总结出离职员工的根本原因,许多离职员工普遍用回家的离职理由,但管 理者未清楚了解便批准辞职。这样的情况造成了企业无法了解到员工离职的根本原因,找不出原因,就做不 出对策,那么问题也就这样一直的恶性循环下去了。 2.企业中员工离职率高,必将影响到当前在职员工的工作情绪。员工离职,很多时候对在职位员工传递的是 负面的信息。在职员工看到同事离职,心里便有所猜测,甚至担心企业的未来。在职员工对企业开始失去信 心,士气低落,组织就会出现松散的情况。 3.另有发展因素占处除“回老家”原因的第二比重(22%),需要学习与成长空间的员工,希望能够在企业当 中学习到以后能够在工作中发挥的知识。有些员工的工作目的不在于工资,仅仅只是为了学习充电而在以后 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而企业给不了这个学习平台,或者员工认为自己所学已经足够了,自然会选择离开。 4.需要发挥或晋升空间的员工。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员工不可能一直保持在目前的岗 位,绝大部分员工是需要往更高的方向去发展的,这就需要企业能为员工进行培养,提供适合的岗位。企业 所不能提供的发挥空间,如有的员工准备个人创业;有的员工喜欢换新的工作环境,觉得老呆一个地方没新 鲜感等等。
财务部 采购部 工程部 品管部 企划部 人资部 生产部 市场部 总经办 合计
各部门全年离职率汇总表

二、职能部门情况.
(1)全年平均离职率最高的是新产品推广部的离职率为15.5%o
(2)全年平均离职率最底的是财务部的离职率为0.(X)%o
各部门全年离职人数、年平均离职率汇总表
\部门
合
人力资源部
行政部
采购部
外贸部
财务部
市场部
新产品推广部
开发部
生产部
工艺设备科
售后维修
成品仓库
零件仓库
质检部
通道车间
新品车间
机加车间
锁金车间
电子车间
工业门
赖桃荣车间
A车间
道闸车间
精品道闸
B车间
全年离职人数
377
7
10
2
4
0
17
16
8
4
5
11
7
22
23
16
9
5
5
40
22
37
35
28
8
17
年均离职率(%)
63.2
13.28
4.26
1.46
3.26
0
9.78
15.5
2.9
6.7
8
12.2
2.8
11.9
8.6
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
11.5
1.8
1.2
8.1
10
10.4
8.6
3.2
8.2
14.3
小结:
一、车间情况:
(1)全年平均离职率最高的是胡根华主任负责的导轨车间离职率为16.35%,车库门车间离职率为12.23%。
员工离职记录与统计表(原因分析)

0%
20% 0%
50%
总经办 财务部 人事行政部 生产部 生产部-生产办 生产部-一区 生产部-二区 PMC部 质量部 技术部 采购部 销售部-一部 销售部-二部 销售部-三部 销售部-市场
历的离职比率
6.67% 6.67% 6.67%
10.00%
8.00% 10.00% 12.00%
不同学历离职人数占比
0.00%
0.00%
0.00% 10.00% 20.00% 30.00%
学历 博士 研究生 本科 大专 高中 中专 初中 其他
离职人员学历分析
人员总计 离职人数 离职比率 排名
15
0
0.00% 6
30
2
6.67% 2
120
5
4.17% 5
30
2
6.67% 2
20
2
10.00% 1
15
1
6.67% 2
0% 8%
17% 17%
17%
41%
博士 研究生 本科 大专 高中 中专 初中 其他
待遇不理想 职业前景不理 夫妻两地
人员总计 离职人数 离职比率 排名
总经办
8
0
0.00% 3
财务部
5
2
40.00% 2
人事行政部
8
0
0.00% 3
生产部
12
5
41.67% 1
生产部-生产办 100
0
0.00% 3
生产部-一区
5
0
0.00% 3
生产部-二区
0
PMC部
0
质量部
1
技术部
0
采购部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统计表

离职率统计分析表

0 0 0 0 0 0 0 0 0 0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0 0 0 0 0 0 0 0 0 0离职原因 业绩 压力来自1月 2月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REF! #REF! 0
0 #REF! 0
0 #REF! 0
0 0 0 0 0 #REF! #REF! #REF! #REF! #REF! 0 0 0 0 0
离职原因 不能 适应 工作
离职人员司龄统计 自动 离职 家里 有事 个人 寻求 发展 其他 1个月 1-6个 以内 月 1年 以内 1-5年 以内 5年 以上 备注
人员离职率统计表格

人员离职率统计表格
1. 员工信息,包括员工姓名、部门、职位、入职日期等基本信息,用于识别离职员工的身份和背景。
2. 离职原因,记录员工离职的原因,例如个人原因、职业发展、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以便公司了解离职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
措施。
3. 离职日期,记录员工离职的具体日期,帮助公司了解离职的
时间分布规律,以及是否存在集中性离职现象。
4. 离职率统计,根据不同部门、职位、时间段等进行离职率的
统计分析,帮助公司发现离职率较高的部门或岗位,及时采取措施
减少离职率。
5. 离职趋势分析,通过对历史离职数据的分析,发现离职的季
节性、周期性规律,帮助公司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离职情况。
6. 离职成本分析,计算员工离职所带来的成本,包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离职补偿等,帮助公司了解离职对企业的实际影响。
综上所述,人员离职率统计表格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具,通过对离职情况的全面统计和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和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减少离职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人力资源变动图表分析表统计表

离职人数
25 20 15 10
5 0
A部门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100% 80% 60% 40% 20% 0% A部门 B部门 入职人数
E部门
人力资源变动分析表
H部门 合计
17
95
3
23
1
16
15
88
2
10
离职人数
入职人数
60
40
20
0 A部门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E部门 F部门 G部门 H部门
期初人数
人力资源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部门 人数 期初人数 离职人数 入职人数 期末人数 变动人数
A部门
5 2 1 4 1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E部门 F部门 G部门
8
15
16
6
4
3
4
1
2
2
1
3
6
14
13
8
2
1
3
7
21
1
5
2
4
8
20
1
部门变动人员分析
4
3
2
1
0 A部门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E部门 F部门 G部门 H部门
期初人数
期末人数
人员变动分析表
40%
43%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E部门 F部门 G部门 H部门 期末人数
7% 10% 期初人数 离职人数 入职人数
F部门
G部门
H部门
H部门 合计
动分析表
43%
入职人数 期末人数
人力资源部员工离职率统计指标量表

人力资源部员工离职率统计指标量表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用于统计人力资源部员工离职率的指标量表。
这个量表将帮助公司评估和监控员工离职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减少离职率。
2. 离职率统计指标量表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于统计人力资源部员工离职率的指标量表的示例:2.1 员工离职率- 定义:员工离职率是指某一时期离职的员工数量与该时期员工总数之比。
- 计算方法:离职员工数 ÷员工总数 × 1002.2 月度离职率- 定义:月度离职率是指某一月份离职的员工数量与该月份员工总数之比。
- 计算方法:离职员工数 ÷员工总数 × 1002.3 年度离职率- 定义:年度离职率是指某一年度离职的员工数量与该年度员工总数之比。
- 计算方法:离职员工数 ÷员工总数 × 1002.4 离职原因统计- 定义:离职原因统计是指记录和分析员工离职的原因,以便了解离职现象的主要原因。
- 统计方法:通过离职面谈、问卷调查或其他方式获取离职员工的离职原因,并按照离职原因分类统计。
3. 使用指南本量表可应用于人力资源部对员工离职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工作。
在使用量表的过程中,建议采取以下步骤:1. 收集离职员工的信息,包括离职日期和离职原因。
2.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计算员工离职率、月度离职率和年度离职率。
3. 分析离职原因统计数据,确定主要的离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善计划。
4. 定期更新和监测员工离职率指标,以评估改善计划的有效性。
4. 总结通过使用本文档提供的人力资源部员工离职率统计指标量表,公司能够更好地了解员工离职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减少离职率。
这将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员工的长期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