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标准
2019年《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2019年《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目录1 总则………………………………………………… 1l—42 术语……………………………………………………11-43 基本规定………………………………………………11.43.1质量管理……………………………………………11一4 3.2 材料设备管理……………………………………11一53.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1一54 室内给水系统安装…………………………………………11——64.1 一般规定…………………………………………………11一64.2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11——6 4.3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11——74.4给水设备安装…………………………………11——75 室内排水系统安装…………………………………11一85.1 一般规定……………………………………………11一8 5.2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11一85.3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装………………………………11——106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11一106.1一般规定……………………………………11——106.2管道及配件安装…………………………………11一106.3辅助设备安装……………………………………………11一117 卫生器具安装……………………………………11一117.l——般规定’…………………………………11——117.2卫生器具安装…………………………………11——127.3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安装………………………11一127.4 卫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装………………………… 11——13 8 室内采暖系统安装……………………………11——138.1一般规定………………………………………11一138.2管道及配件安装………………………………11——138.3 辅助设备及散热器安装……………………………11—14 8.4 金属辐射板安装……………………………………11——15 8.5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安装…………………11—158.6 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11—159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11—169.1 一般规定……………………………………………11—16 9.2 给水管道安装…………………………………………………11—169.3 消防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安装…………………………11——179。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3 基本规定3.1 质量管理3.1.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实现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3.1.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修改设计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3.1.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3.1.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见附录A。
3.1.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分项工程,应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等划分。
分项工程应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3.1.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
工程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3.2 材料设备管理3.2.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
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3.2.2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
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
3.2.3 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
3.2.4 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
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3.2.5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 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
阀门试压的试验持续时间应不少于表3.2.5的规定。
表3.2.5 阀门试验持续时间┌─────┬───────────────┐│公称直径DN│最短试验持续时间(s)││(mm)├──────────┬────┤││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金属密封│非金属密封││├─────┼────┼─────┼────┤│≤50 │15 │15 │15 │├─────┼────┼─────┼────┤│65~200 │30 │15 │60 │├─────┼────┼─────┼────┤│250~450 │60 │30 │180 │└─────┴────┴─────┴────┘3.2.6 管道上使用冲压弯头时,所使用的冲压弯头外径应与管道外径相同。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 项目概述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控制工程质量风险,制定严格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2. 施工前验收2.1 设计文件验收•经过初步设计审查合格;•设计文件必须经过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2.2 材料质量验收•所选用材料必须出具合格证明,符合国家标准;•采购材料必须从合法渠道采购,明码标价,无假冒劣质产品。
2.3 施工单位资质验收•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和职业资格证书;•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施工。
3. 施工过程验收3.1 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整理,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施工前须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施工方案讨论,明确各阶段工作目标。
3.2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操作;•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禁止乱堆乱放材料、杂物。
3.3 施工记录管理•施工单位要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记录,形成完整的施工记录;•施工记录必须真实、准确,有失实记录者,将影响后续验收。
4. 完工验收4.1 施工质量验收•完工后必须进行整体质量验收,对每一道工序进行抽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工程质量合格。
4.2 安全验收•对施工现场及设备的安全进行全面验收,确保施工无隐患;•交付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使用安全。
4.3 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需出具书面竣工验收报告;•报告中需详细说明施工过程、施工质量、安全验收情况等。
以上为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主要内容,施工单位和验收单位需遵循相关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1.0.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给水系统water supply system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和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的需要,有组织的输送到用水地点的网络。
2.0.2 排水系统drainage system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把屋面雨水及生活和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污水、废水及时排放出去的网络。
2.0.3 热水供应系统hot water supply system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对水温的某些特定要求而由管道及辅助设备组成的输送热水的网络。
2.0.4 卫生器具sanitay fixtures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卫生要求,收集和排放生活及生产中的污水、废水的设备。
2.0.5 给水配件water supply fittings在给水和热水供应系统中,用以调节、分配水量和水压,关断和改变水流方向的各种管件、阀门和水嘴的统称。
2.0.6 建筑中的水系统intermediate water system lf building以建筑物的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等为水源,经过物理、化学方法的工艺处理,用于厕所冲洗便器、绿化、洗车、道路浇洒、空调冷却及水景等的供水系统为建筑中水系统。
2.0.7 辅助设备auxiliaries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系统中,为满足用户的各种使用功能和提高运行质量而设置的种种设备。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内容摘要
工程的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质量,确保施工安全。 工程完工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使用安全。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质量检测和验收应由专业的质量检测机构或验收委员会负责。 质量检测机构或验收委员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质量检测和验 收。 质量检测和验收的内容应包括工程的材料、设备、施工过程、工程质量等方面。 如果发现工程质量存在问题,质量检测机构或验收委员会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施工单位 进行整改。 质量检测和验收完成后,应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或验收报告,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工程
给水
质量
验收
建筑
施工
安全
施工
采暖
质量 检测
确保
工程
进行
规范
采暖
要求
排水
能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是一本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的权威规范。本书将对该书的内容进行摘要。 本书旨在明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和要求,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使用 安全。 工程所用的材料、设备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工程的施工过程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工程完工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使用安全。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遵守相关施工规范。 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房屋建筑工程(给排水及采暖)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房屋建筑工程(给排水及采暖)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项目名称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与相关各专业之间,应进行交接质量检验,并形成记录。
1、基本规定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1.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
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2.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
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3.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 ,每层必须安装1个。
2)楼层高度大于5m ,每层不得少于2个。
3)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1.5~1.8m ,2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4.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高出装饰地面20mm ;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 ,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
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
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5.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固定式穿墙管应加焊止水环或环绕遇水膨胀止水圈,并作好防腐处理;穿墙管应在主体结构迎水面预留凹槽,槽内应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1.当管道穿越防护密闭隔墙时,必须预埋带有密闭翼环和防护抗力片的密闭穿墙短管。
2.给水管、压力排水管、电缆电线等的密闭穿墙短管,应采用璧厚大于3mm 的钢管。
3.密闭翼环应采用厚度大于3mm 的钢板制作。
钢板应平整,其翼高宜为30~~50mm。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常用)

3.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3.3.3 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
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3.3.11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每层必须安装1个。
2 楼层高度大于5m,每层不得少于2个。
3 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1.5~1.8m,2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3.3.13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
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
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3.3.14 弯制钢管,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热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
2 冷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4倍。
3 焊接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5倍。
4 冲压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
3.3.16 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4 室内给水系统安装4.2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4.2.1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直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说明:4.2.1 强调室内给水管道试压必须按设计要求且符合规范规定,列为主控项目。
检验方法分两档: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试压则参照CECS18:90及各塑料给水管生产厂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以统一检验方法。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50242—2002内容简介一、概述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1996]4号文关于印发“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精神,由辽宁省建设厅为主编部门,沈阳市建筑工程管理局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和《建筑采暖卫生及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修订而成的。
二、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1、我国已加入WTO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积极准备,适应经济全球化,增强综合实力。
2、伴随《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相继出台,在建筑工程领域,人们将质量与标准紧密相连。
3、建设部针对现行的验评标准和验收规范执行情况,提出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十六字方针,对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21项进行修订改革,编制成以验收为主的14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就是系列规范中的1个。
三、基本内容《规范》共14章;345条;42个表;强制性条文20条。
《规范》重要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如下:(1)原标准名称为:《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建筑采暖卫生及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
由于这2本规范、标准包含的内容是以给水、排水及采暖为主体,而且给水、排水工程包括卫生器具工程,同时考虑到全国范围内使用本标准,所以,将给水、排水放在名称的前面,体现标准对全国建筑给水、排水的重视程度。
将采暖工程列于给水、排水之后是考虑北方寒冷地区使用较多,而南方采暖较少甚至不采暖。
增加“建筑”两字,是为了区分建筑物内外及配套工程,而绝不是市政及城区给水、排水工程。
因此定名为《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标准
3.3.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与相关各专业之间,应进行交接质量检验,并形成记录。
3.3.2 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经验收各方检验,合格后方能隐蔽,并形成记录。
3.3.3 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
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3.3.4 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1 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2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3 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
3.3.5 在同一单位工程,同类型的采暖设备、卫生器具及管道配件,宜安装在同一高度上;在同一房间内,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3.3.6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
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2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3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
5 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
6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3.3.8 钢管水平安装的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表3.3.8的规定。
表3.3.8 钢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支架的最大间距(m)保温管 2 2.5 2.5 2.5 3 3 4 4 4.5 6 7 7 8 8.5 不保温管 2.5 3 3.5 4 4.5 5 6 6 6.5 7 8 9.5 11 12
3.3.9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塑料管及复合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表3.3.9的规定。
采用金属制作的管道支架,应在管道与支架间加衬非金属垫或套管。
表3.3.9 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管径(mm)12 14 16 18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0
最大间距(m)
立管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6 1.8 2.0 2.2 2.4 水平管
冷水管0.4 0.4 0.5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5 1.55 热水管0.2 0.2 0.25 0.3 0.3 0.35 0.4 0.5 0.6 0.7 0.8
3.3.10 铜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表3.3.10的规定。
表3.3.10 铜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支架的最大间距(m)垂直管 1.8 2.4 2.4 3.0 3.0 3.0 3.5 3.5 3.5 3.5 4.0 4.0 水平管 1.2 1.8 1.8 2.4 2.4 2.4 3.0 3.0 3.0 3.0 3.5 3.5
3.3.11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每层必须安装1个。
2 楼层高度大于5m,每层不得少于2个。
3 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1.5~1.8m,2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同一单位工程中管卡宜安装在同一高度上;同一房间内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3.3.12 管道及管道支墩(座),严禁铺设在冻土和未经处理的松土上。
3.3.13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宜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
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均匀且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平整。
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均匀宜用阻燃型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平整。
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3.3.14 弯制钢管,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
2 冷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4倍;
3 焊接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5倍;
4 冲压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
3.3.15 管道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接口采用粘接接口,管端插人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3.3.15的规定。
表3.3.15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
公称直径(mm)20 25 32 40 50 75 100 125 150 插人深度(mm)16 19 22 26 31 44 61 69 80 2 熔接连接管道的结合面应有一均匀的熔接圈,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凹凸不匀现象。
3 采用橡胶圈接口的管道,允许沿曲线敷设,每个接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超过2°。
4 法兰连接时衬垫不得凸人管内,其外边缘接近螺栓孔为宜。
不得安放双垫或偏垫。
5 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拧紧后,突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
6 螺纹连接管道安装后的管螺纹根部应有2~3扣的外露螺纹,多余的麻丝或生料带应清理干净,清除油污后做相应防腐处理。
7 承插口采用水泥捻口时,油麻必须清洁、填塞密实,水泥应捻入并密实饱满,其接口面凹人承口边缘的深度不得大于2mm。
8 卡箍(套)式连接两管口端应平整、无缝隙,沟槽应均匀,卡紧螺栓后管道应平直,卡箍(套)安装方向应一致。
3.3.16 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3.3.17 管道和设备安装前,必须清除内部污垢和杂物;安装中断或完毕的敞口处应临时封闭。
3.3.18 给水和采暖系统在使用前,应用水冲洗,直到将污浊物冲干净为止。
3.3.19 管的螺纹应规整,如有断丝或缺丝,不得大于螺丝全部丝扣数的10%。
3.3.20 弯制方形钢管补偿器,宜用整根管弯成;如需接口,其焊口应设在管道垂直臂的中间。
3.3.21 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应与管道坡度一致,垂直安装应有排气装置。
3.3.22 安装补偿器,应做预拉伸。
如设计无要求,套管补偿器预拉长度应符合表3.3.22规定;方形补偿器预拉长度等于1/2△X。
预拉长度允许偏差:套管补偿器为+5mm,方形补偿器为+10mm。
管道热伸长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X=0.012(t1-t2)L
式中△X——管道热伸长(~);
t1——热媒温度(℃);
t2——安装时环境温度(℃);
L——管道长度(m)。
表3.3.22 套管补偿器预拉长度
补偿器规格(mm)15 20 25 32 40 50 65 75 80 100 125 150 拉出长度(mm)20 20 30 30 40 40 56 56 59 59 59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