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工作典型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
双联行动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双联行动典型材料双联行动典型材料自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冉万祥副省长严格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六项任务”、“八个全覆盖”、“五件实事”的要求,抓落实、抓推进、抓深化,帮助联系点麻子川吴纳村解决了一批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让吴纳群众真真切切的得到了实惠,全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联系村基本情况XX县麻子川乡吴纳村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处,平均海拔2500米,年降水量650mm,年平均气温5.4℃,无霜期85天;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90户、1294人,劳动力709人。
有特困户42户162 人,低收入户90户385人,合计132户547人,占总人口的43%;全村有耕地1966亩,人均占有耕地1.51亩,均为山地和半山地,土地贫脊,产出量低。
201X年全村人均占有粮230公斤,人均纯收入2090元。
二、搞好入户对接,迅速开展行动双联行动启动后,冉省长立即深入所联系的XX县麻子川乡吴纳村,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议,经过三榜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了帮扶对象5户,分别是一社杨狗生荣、杨录娃,三社刘成海,四社孟尕儿子、包社生。
通过与联系群众促膝交谈,初步了解了麻子川村的村民生活、农业发展状况和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填写了《甘肃省干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贫困村调查表》1份、《甘肃省干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贫困户调查表》5份。
三、做好规划编制,明确帮扶思路按照省委要求,冉省长坚持把规划制定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坚持与县、乡、村三级紧密衔接配合,通过对接、调研和专题研讨、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围绕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有针对性的组织制定完善了贫困村小康建设规划、贫困户小康计划和近期工作打算,指导双联行动有效开展。
半年多来,冉省长共带领联系干部分批分组多次深入吴纳村和19户贫困户家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根据村上和联系户的实际情况,与县、乡、村干部共同分析情况、探讨发展路子,讨论制定了贫困村小康规划1份,贫困户小康规划19份以及村户年度帮扶计划,共谋划各类项目15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项、产业发展项目4项、其他项目2项。
双联典型经验材料

双联典型经验材料篇一:双联行动典型事迹材料因地制宜助推发展扶贫解困真心为民金昌市畜牧中心双联行动先进个人典型材料自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金昌市畜牧中心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帮扶发展为重点,以为民富民为目的,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推动本单位“双联”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具体行动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双联行动模范带头人,切实为深入推进全市双联工作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市畜牧中心主任张**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始终心系联系村产业发展,重点帮助制定全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铺设富民“致富桥”。
按照市委双联办统一安排,市畜牧中心的联系村是焦家庄乡杏树庄村。
“如何推动联系村的经济发展,辐射带动提高村民收入,进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怀着这个问题他带领畜牧中心联村干部,先后5次深入杏树庄村进行实地察看,通过与杏树庄村委会座谈,进村入社调查,驻村实地了解等途径,在充分掌握全村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上,立足全村人多地少,种植业发展潜力不足,畜牧业生产具有良好潜在优势和地理优势的特点,结合畜牧中心工作优势,共同研究制定了《焦家庄乡杏树庄村20XX年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焦家庄乡杏树庄村畜牧业发展5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杏树庄村发展畜牧养殖的基本思路,为联系村的强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始终心系帮扶户脱贫致富,“输血的同时重在造血”,搭建为民“连心桥”。
王永生是张**同志的联系户,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种植,收入较低,生活困难。
20XX年起迫于生活压力,贷款27万元创办了森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修建标准化羊场1个,购进肉羊250只,积极发展肉羊养殖。
20XX年出栏肉羊300多只,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20XX 年计划扩大养殖规模,饲养肉羊500只以上。
但苦于资金短缺,饲料资源有限,这一计划一直未能实现。
张**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前往王永生家里与其促膝长谈,为王永生想办法、出点子。
先进双联户集体事迹材料

先进双联户集体事迹材料先进双联户集体事迹是指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因突出表现、先进典型,而获得相应荣誉和表彰的村民集体。
他们在村民自治、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绩和贡献。
以下是关于一支先进双联户集体的事迹材料。
双联樱桃村是我国南方一个美丽的山区村庄,位于山间的河谷之中。
该村因盛产樱桃而闻名遐迩,也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经济支柱。
在村庄的山脚下,有一支名为“双联”的樱桃种植户集体,他们在樱桃种植技术、管理能力、市场拓展等方面表现出色,并为村庄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双联樱桃村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组建的集体经济组织,由村庄中富户组成。
这些富户因为富有社会经验,并在农业生产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成为了村庄经济的中流砥柱。
他们以种植樱桃为主,还兼顾了一些其他的农产品种植,使村庄的经济收入不再过度依赖于一种产品。
双联樱桃村在种植技术上不断创新,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和栽培技术,使得樱桃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高。
他们通过多年实践和学习,掌握了樱桃的生长规律、樱桃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方法。
通过改良土壤,加强樱桃的根系发育,提高果树的抗逆能力,使得樱桃的品质更加优良,香甜可口。
在樱桃的管理上,双联村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措施,包括定期修剪、病虫害的防治、适时施肥等。
他们精心照料每一株樱桃树,确保每个果实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阳光和水分,使得樱桃的长势更加旺盛,结果更加丰满。
在采摘季节,他们组织村民共同参与,确保果实的及时采摘和运输,从而保证了樱桃的货源供应和市场竞争力。
除了技术上的突出,双联樱桃村还注重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
他们与周边城市的超市和水果批发市场合作,建立起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并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现在,双联樱桃已经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特色农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双联樱桃村还注重文化建设和公益事业的推进。
他们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交流,帮助村民们提高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双联行动典型经验材料

双联行动典型经验材料篇一:双联行动个人典型材料双联结对谋出路真帮实扶促发展——县政协xx联系点大安乡大涝子村“双联”行动典型材料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在市、县委的统一安排下,确定现政协主席xx同志和县政协办公室联系大涝子村,县政协主席xx及办公室4名干部联系本村14户特困户。
自行动开展以来,县政协主席xx和政协办公室联村干部,按照省、市、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心系联系村,真帮实扶,为大安乡及大涝子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积极贡献。
一是理清思路谋出路。
在“双联”行动中,县政协主席xx同志多次深入大安乡大涝子村调研走访,顶风冒雪深入特困户家中查看生产生活状况,了解特困户的真实想法和打算。
和乡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座谈交流,理思路、谋出路。
xx主席在多次走访调研并和乡村干部座谈交流的基础上,结合大涝子村的实际,提出了“改善基础设施、调整种植结构、扩大养殖规模、加快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指导制订了大涝子村5年发展规划和小康发展规划,为大涝子村的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同时,xx主席和政协办公室联村干部认真抓好对接帮扶工作,指导乡、村按照“一选二议三公开”的方式确定联系帮扶对象,xx主席及办公室4名联村干部与大涝子村14名特困户结成了联系帮扶对子,并多次深入到联系户家中,了解联系户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在此基础上,为联系户制定了家庭发展计划和帮扶计划,明确了对联系户的帮扶措施和帮扶目标,为推动“双联”行动纵深开展明确了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是项目带动强基础。
在“双联“行动中,xx主席针对大涝子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从急需解决的交通道路、自来水入户、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入手,指导帮助大涝子村积极规划申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项目实施带动大涝子村快速发展。
在行动开展中,xx主席对群众意见较大的谈家窑社、善家铺社道路情况实地查看调研,了解到道路狭窄严重制约群众的农产品外销,群众出行极不方便,为此,xx主席指导帮助乡村规划申报大涝子村道路架收纳盒项目一个,争取道路建设项目30万元,对大涝子村善家铺社1公里道路进行了硬化,并修建排洪设施2公里,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和农产品的外销;对谈家窑社的道路建设积极申报项目,该项目已上报省发改部门。
先进双联户主要事迹材料范文(21篇)

先进双联户主要事迹材料范文(21篇)先进双联户主要事迹材料范文(精选21篇)先进双联户主要事迹材料范文篇1走进洛城街道浮桥村,只见道路宽敞干净、两旁绿树成荫,一栋栋楼房整齐排列,几位村民在绿树下有说有笑。
提起该村的可喜变化,村民们都说,这与联户干部无私付出不无关系。
今年32岁的是市园林绿化管理处的办公室副主任,今年3月份,他成为浮桥村的一名联户干部。
经过了几个月的联户工作,如今,村民们都把他当成了“村里人”,有啥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刚进村时,我的感觉就是‘两眼一抹黑’,村情不了解,村民不认识。
”说起如何迅速进入“角色”,说,首先不能把自己当“外人”。
节假日和下班后,经常有意地到村内逛逛,去地头看看,在村口站站,哪里人多就到哪里去,见人就打个招呼聊两句,把自己的身份亮明。
一来二去,村民渐渐对他有了了解和认识。
“在联户工作中,入户走访尤为重要,通过走访工作,才能深入细致地了解民情、民意,宣传政策,解决困难,化解矛盾,真正拉近干部和村民的距离。
”说,为了做到心中有数,走访时有的放矢,到村民家中走访之前,都会事先“备好课”,向村干部询问一下各家的基本情况,如:家中有几口人,是否有党员,是否有子女在外上学、工作,家中经济状况如何,是否有特殊情况等。
“我还会再提前摸清各家的一两个‘闪光点’,比如孩子学业有成,致富有方,婆媳和睦,为人友善等,这样可以从细节入手,打开村民的‘话匣子’。
”说,这些准备工作十分有效,很快,就取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他们遇到难事都会找商量。
而对于走访工作中发现村民生活、生产上遇到的困难,也总是坚持发现一件、解决一件。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村民有需要,就会尽己所能,为村民办实事。
刚进入浮桥村的时候,发现村内的绿化情况存在一些不足,于是,他利用自己的业务经验和休息时间,指导村民绿化村庄,如今,村庄绿化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并不满足,下一步,他还准备请绿化方面的专家,到村里指导村子绿化工作,使村内绿化品种更加多样化。
党委副书记双联作业先进资料

党委副书记双联作业先进资料一、基本状况,男,现任镇党委副书记。
典型类型:入村双联典型、入户双联典型,详细为镇村(指定村),镇村致富带头户张国、困难户张守金遗属。
二、典型业绩1、作业展开状况(一)入村双联状况。
一是着眼后备干部培育,树立大学生村官传帮带机制。
在完善“镇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大学生村官”传帮带机制的根底上,发挥村“第一书记”同志底层经历丰富、作业才能厚实的优势,树立“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一对一传帮带机制,由同志对大学生村官同志的作业全程盯梢、靠上辅导、绑缚担任,为大学生村官生长营建了杰出环境。
二是着眼“一村一品”建造,做大做强绿色核桃基地。
环绕村930亩绿色核桃基地,经过一对一辅导、会集座谈等方式,引导承揽大户抱团展开、规模运营,树立市万林核桃栽培专业协作社,完善了各种手续和规章,现在协作社用于入社成员5户,注册资金120万元,并清晰由大学生村官同志牵头担任,创始了大学生村官效劳特征经济展开的新方式。
三是着眼大众重视热门,全力抓好民生实事建造。
引导村干部树立大众认识,针对大众重视的环境卫生、路途照明等热门问题,出资2万余元施行城乡一体化建造,新上废物斗1个、果皮箱26个,聘任保洁员2名,完成了废物日产日清;施行村内亮化工程,装置路灯86盏,有用方便了大众夜间出行。
(二)入户双联状况。
一是活跃联络致富带头户,进步其致富才能和带富水平。
与村核桃承揽大户张国树立“一对一”联络帮扶联络,协助其组成向阳核桃栽培专业协作社,推进特征经济展开专业化、规模化、链条化;针对本年核桃滞销的问题,使用各种途径多方联络,协助其联络了3家干鲜果出售商,现已签订了购销合同,为栽培户拯救数万元经济损失;坚持先富带后富,发挥致富带头人效果,安排10名乡村剩余劳动力到协作社作业,扩宽了大众收入途径。
二是真情联络困难户,处理其现实日子困难。
所联络的困难户张守金,现已因肺癌逝世,撇下患有智障、日子无法自理的妻子,儿女靠务农为生,家庭日子十分困难。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双联”活动典型材料

本文共有1023字,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水利管理所“双联”活动典型材料
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水管所严格按照区委及水务局党委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精心安排部署,扎实组织开展,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帮扶发展为重点,以为民富民为目的,确保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进展顺利,为整个活动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水管所“双联”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主要做法
1、切实加强领导。
**水管所成立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由所长夏尚模任组长,马世吉、魏学兴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少鹏同志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加强了各方面的衔接,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全力推进。
2、统筹安排部署。
**水管所全体干部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同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结合起来,同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结合起来,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结合起来,同培养锻炼干部、提升干部工作能力结合了起来,做到科学统筹、合理安排,上下联动、协同推进。
第1 页。
双联典型经验材料

双联典型经验材料篇一:双联行动典型材料强村带弱村先富帮后富-----泾明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典型材料泾明乡共辖12个村71个村民小组3199户14100口人,有耕地面积4890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3580元。
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按照县委统一安排,认真落实“八个全覆盖”工作要求,以“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主题活动为抓手,按照“四个一”的工作要求,狠抓工作落实,“双联”行动向纵深推进。
一、示范带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集中培育雷家沟、紫荆、吊堡子、山底下等一批产业互支互促、商贸流通、果园标准化管理党建典型,精心打造果蔬富民、泾河岸边党旗红,商贸流通等党建品牌,带动全乡17个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加快发展、措办惠民实事上创先进,引导广大党员在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上争优秀,党的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严格按照程序评选了一批“和谐五星”和“十大孝子”,广泛宣传报道,带动全乡上下形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以强带弱,村与村同步发展。
充分发挥雷家沟村蔬菜产业发展起步早、群众种植经验丰富的优势,以雷家沟村为龙头,辐射带动全乡建成紫荆、长务城、吊堡子、沟门前等一批蔬菜园区亩座,种植露地蔬菜3500多亩,实现了蔬菜生产适宜区全覆盖。
抢抓“双联惠农贷款”政策机遇,在雷家沟村建成标准化百头肉牛养殖场,养牛70口,收入达到35万元,带动苏家河、吊堡子两个村建成百头肉牛养殖场各一处,畜牧产业由点向面扩展。
以苏家河村果园为示范点,带动算李、郝家、庄头、沟门前、练家坪、吊堡子、长务城等村严格落实施肥、覆膜、间作套种、修剪、拉枝等标准化管理措施,果园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三、产业互促,果菜畜一体推进。
强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确保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措施,产业互支互促,循环一体推进,果菜畜产业在扩规模、抓管理、树品牌、提效益上取得新的突破,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联工作典型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
一、基本情况,男,现任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典型类型:入村双联典型、入户双联典型,具体为镇村(指定村),镇村致富带头户、困难户。
二、典型事迹 1、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加强组织建设。
针对村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实际,完善市派第一书记、镇机关包村干部捆绑帮包机制,让市镇两级干部全程参与村级大小决策的制定、各类工作的开展、各项支出的审定等。
同时,多次通过现场办公,当好村两委干部交流的润滑剂,努力化解干部之间矛盾,为工作开展营造有利环境。
二是推动土地流转。
针对村内闲置多年的500亩空闲地,主动靠上开展工作,通过带领镇村干部入户动员,促进村级达成一致意见,采取土地流转形式,今年将空闲地全部成功流转出去,用于干鲜果种植,既解决了多年的土地浪费问题,也为群众增收拓宽了渠道。
三是抓好土地治理。
针对村级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树立争取项目办好事的理念,多方协调争取上级民生项目,实施了涉及100余亩荒地的土地治理项目,通过对荒地进行整平整治,确保土地成平成片,有效增加了耕地种植面积。
四是培强致富带头户。
所联系的致富带头户是村茶树菇种植大户,也是该村特色经济项目。
开展“双联”以来,多次到茶树菇种植基地进行调研,深入了解茶树菇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及市场情况。
为帮助茶树菇项目做大做强,帮助成立
了茶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扩大了茶树菇大棚种植规模,并通过积极联系,帮助其与浙江、湖南等地销售商建立供销合作关系,打开了茶树菇产业的市外市场。
五是关注生活困难户。
所联系的困难户,今年12岁,系孤儿,父母因年早逝,现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紧靠家里薄田务农维持生计,且两位老人年老体弱,需要常年服药,家中无其他壮劳力,家庭负担非常重,生活极为贫困。
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后,多次到家中送去米、面、油以及书包、文具、课外书等用品,帮助其在民生部门申请了孤儿辅助以及低保政策,解决了一家的现实困难。
2、取得成绩一是班子合力不断凝聚。
通过对村两委班子进行梳理,对村务财务机制进行规范,原有的干部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目前,两委班子运转高效,各项工作大有起色。
二是遗留问题有效解决。
通过积极开展工作,彻底解决了遗留多年的荒山闲置地流转问题,实现了该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新突破。
三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用地效率;通过成立茶树菇合作社,帮助茶树菇项目做大做强,农业特色经济实现长足发展,打造了“一村一品”特色项目。
四是困难群体备受关注。
通过对困难户进行帮扶,在全村得到良好反响,带动村干部及富裕群众主动加入到救助困难群众的行列中。
3、群众评价通过在村开展入村双联、入户双联等形式,对村级工作形成了有效促进,对致富带头户、
困难户形成了有力支持,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肯定。
村两委专程代表被救助困难户向党委、政府送来感谢信。
4、下步工作计划一是以班子建设为根本,夯实基层基础。
继续抓好两委班子建设,结合镇党委、政府薄弱村转化工程,进一步理顺干部关系,规范村务财务机制,提升村两委为民服务能力。
二是以特色经济为抓手,拓宽致富渠道。
发挥村茶树菇基地、干鲜果种植基地优势,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推动村级特色经济发展壮大,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三是以民生实事为重点,造福一方百姓。
以土地治理项目为突破口,继续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改善村庄环境卫生、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是以扶贫济困为己任,救助弱势群体。
在落实一对一帮扶困难户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困难群众生活状况,扩大扶贫政策落实力度,身体力行地帮助弱势群体,让更多的困难家庭享受到上级的扶贫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改善贫困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