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笔记-选修3-5 -波粒二象性-海南海南中学文科学霸-2016高考状元笔记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3 粒子的波动性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3 粒子的波动性
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再判断]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 ) 2.光子数量越大,其粒子性越明显.( × ) 3.光具有粒子性,但光子又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 √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后思考] 由公式 E=hν 和 λ=hp,能看出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联系吗? 【提示】 从光子的能量和动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是 h 架起了粒子性与 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合作探讨] 探讨 1: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应从微观角度还是宏观角度? 【提示】 应从微观的角度建立光的行为图像,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 探讨 2:光在传播过程中,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这句话正确吗? 【提示】 不正确.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只是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 现为粒子性,并不是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答案】 ACE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 2光表现为波动性,只是光的波动性显著,粒子性不显著而已. 3光表现为粒子性,只是光的粒子性显著,波动性不显著而已.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粒子的波动性及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先填空] 1.粒子的波动性 (1)德布罗意波 1924 年法国巴黎大学的德布罗意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_波__动__性___,每 一个_运__动__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 布罗意波,也叫__物__质__波___.
出粒子的性质
续”“一份一份”的
(2)少量或个别光子容易显示出光 (2)光子不同于宏观观念
的粒子性
的粒子
(3)波长短的光,粒子性显著

人教版高一物理:开学第一课-课件-(共27张PPT)全

人教版高一物理:开学第一课-课件-(共27张PPT)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祝同学们学习律:物理规律反映的是物理概念之间的 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理规律是压缩了的
知识链。
物理规律
了解建立过程
推导 证明
物理规律
掌握表述形式
理解相关物理量的意义
知道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物理实验
实验:实验是形成物理概念,认识物理规律, 构建物理模型的基础。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是建立物理概念、理解物理 规律、建立物理模型的基础。要尽管多做实验,认真做 好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实验研究问题 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实验能力并帮助自己更深刻地理 解物理概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日常生活中,要尽自己的力量实际动手尝试一些 小实验和创新实验设计。要留心观察各种现象,用学过 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释。
物理实验
• 模型:一种理想化的实物、状态或物理过程。
•用理想化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就是抓住主 要因素(本质),忽略次要因素,将复杂问题加以简化, 建立起反映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模型——物理模型。
•物理学习的关键问题就突出表现在由具体到抽象的“建 模过程”和由抽象到具体的“物理模型运用”利用物理 模型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实验 基础
物理 概念 物理 模型 规律 方法
应用 延伸
• 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中抽象 出来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
质属性,因此可以说,概念是浓缩了的知识点 。
物理概念
弄懂本质
为什么
明确引入
知道内涵与外延
物理概念
了解联系与区别 相关概念间
形成概念体系
运用联系与比较 的观点
运用概念解释问题

高中物理知识点资料汇总物理知识点总结+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知识点资料汇总物理知识点总结+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知识点资料汇总物理知识点总结+解题技巧高中物理知识点资料汇总(电子版):物理知识点总结+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技巧总结,知识点汇总分享!赶快编码,学校就成功逆袭物理大神了!理科生来回答啦!其他的学科我可能帮不上你太多,但是物理这一门,想要短期内快速提分,看我这篇就够了!作为一名逆袭985的学渣学长,我是理科生,高考成绩667,其中语文125分,数学135分,英语135分,理综272分。

学长并不想给大家制造什么学渣逆袭的噱头,或是带领什么逆袭的风头,相反我更加推崇有效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

为什么我谈得上逆袭?我曾经稳居全校600多名(年级总共700多人),最后稳居全校前50我感觉我逆袭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初中成绩很好(中考班级第一,全校第6),有一定基础;另一方面便是我当时花时间去网上学了很多方法论,并且结合了很好的资料,坚持不懈的刷题总结。

最后,实现了质的突破,成功考到了心仪的学校。

过去的成绩已经成为过去,经验和成功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本篇分享高中三年学长受益匪浅的物理学习方法技巧和高中物理知识点资料汇总(电子版):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解题技巧+物理学习方法+物理实验+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必修1—选修3-5知识点清单+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高中物理思维导图+高考物理解题模型详解+高考物理解题技巧。

想要获取更多更全的高中物理学习资料,详情见于主页,或发在评论区哦~一.物理学习方法分享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如何学好高中物理1、牢记物理公式是学好物理的基础高中的物理公式真是无法想象的多,老师讲、自己看都可以懂,但重要的是要记住,时间一长就可以灵活运用了。

2、想要学好物理就要对物理概念理解理解并非单纯的死记硬背,在面对一个新的物理量需要掌握的时候,重要的是要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解决问题。

只有做到这样的深层次的理解,才算真正的学会一个新的物理概念。

这之后才能在去解决问题时没有阻力。

3、高中的物理概念要学会应用处理理解掌握之外,要知道怎么去运用,如果事先的理解做到位,那么想要好好的应用也就不成问题了。

解决物理问题时,找到已知条件,清楚要解决的方向是什么,再结合知识点的运用就能够很好的解决物理问题了。

4、物理分支以及综合问题这个是同学们要重视的一个物理学习技巧,因为不会所有的问题都是单一的提问和回答,所以要会解决高中物理中出现的综合类问题。

这类问题需要大家很好的结合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的去解决问题。

提高物理成绩的窍门1.阅读教材、参考书。

一定要耐心地一遍一遍仔细阅读,将基础知识弄懂。

这一步是最最关键的一步,是后面所有工作的基础,马虎不得。

2.自己推导公式。

一般书上都会附有推导过程,自己推导完了再跟书本进行比较,谁的方法比较简便。

如果没有推导出来或者推导错误,有两种情况,一是相关知识没有学到,二是以前学过的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无论是哪种,当务之急是设法补上,以免给后续的学习造成阻碍。

3.扫除拦路虎。

理科知识连续性很强,前面的漏洞很可能影响全局,这时发现的不清楚的概念定理等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

4.汇集定理、定律、公式等。

无论是否预习好,这些命脉一定单独整理好,加深印像。

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知识是基础不可或缺。

5.试做练习。

预习之后应该适当做些练习巩固所学,同时培养题感,比如书后所附练习,不强求做对,但要适量练习。

提高物理成绩的方法上课专心听讲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10篇)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10篇)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10篇)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篇1一、复习目标、宗旨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二、复习具体时间安排(9月至3月中旬。

)周次复习内容备注1--2第一讲:直线运动1. 关于运动的描述(1课时)2.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5课时)3.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1课时)4. 习题课 (2课时)开始复习3-4第二讲: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 两种常见的力(3课时)2.力的计算(2课时)3.物体的平衡(3课时)主要内容:原子物理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第一次月考6-7第三讲:力与运动1.牛顿运动定律(3课时)2.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4课时)3.习题课(1课时)7-8第四讲:抛体运动。

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1抛体运动(2课时)2.圆周运动(3课时)3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4课时)9-10第五讲:机械能和能源1.功动能势能 (3课时)2.动能定理(3课时)3.机械能守恒定律(3课时)4.习题课(3课时)主要内容:力学第二次月考12-13第六讲:动量与动量守恒1.动量及其改变(3课时)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课时)3.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2课时) 13-14第七讲:机械振动和机械波1. 机械振动及图象(4课时)2. 机械波(5课时)力学综合应用16-17第八讲:电场1.电场力的性质(3课时)2.电场能的性质(3课时)3. 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课时) 18-19第九讲:电路1.电阻的研究(2课时)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课时)3.电功率(1课时)4.多用电表电阻的测量(6课时)主要内容:力学、电学第三次月考寒假1第八讲:磁场1.安培力的应用(3课时)2.洛沦兹力与现代技术(3课时)寒假23.习题课(3课时)寒假3第十讲:电磁感应1.感应电流的方向(3课时)2.电磁感应定律(3课时)寒假43.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4课时)第二学期1第十一讲: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2课时)2.电感。

2018-2019版物理新导学笔记选修3-5教科通用版课件:第三章 原子核 2

2018-2019版物理新导学笔记选修3-5教科通用版课件:第三章 原子核 2
解析 答案
(2)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的146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25%,则此遗骸距今约 有多少年?
答案 11 460年 解析 146C 的半衰期 T1/2=5 730 年.
生物死亡后,遗骸中的146C 按其半衰期变化,
设活体中146C 的含量为 N0,遗骸中146C 的含量为 N,

N=(12)
t
N , T1/2 0
例4 放射性同位素14C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判定古生 物体的年代,此项研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1)宇宙射线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气中的氮原子后,会形成不稳定的146C, 它很容易发生衰变,放出β射线变成一个新核,其半衰期为5 730年,试 写出14C的衰变方程. 答案 146C―→-01e+147N 解析 146C 的 β 衰变方程为:146C―→-01e+147N.
(2)α射线、β射线都可以在电场或磁场中偏转,但偏转方向不同,γ射线 则不发生偏转. (3)α射线穿透能力弱,β射线穿透能力较强,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而电 离本领相反.
针对训练1 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5所
示,由此可推知
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解析 答案
(3)21804Po→21805At+__-_01e___,属于___β__衰变 解析 生成的粒子为-01e,属于 β 衰变. (4)6269Cu→6227Co+__42_H_e____,属于___α_____衰变 解析 生成的粒子为42He,属于 α 衰变.
解析 答案
三、对半衰期的理解和有关计算
(2)β 衰变:AZX―→Z+A1Y+-01e. 实质: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且放出一个电子即β粒子,使 电荷数增加1,β衰变不改变原子核的质量数,其转化方程为: 10n―→11H+ -01e. 如:23940Th―→23941Pa+-01e. (3)γ射线经常是伴随α衰变和β衰变产生的.

物理动量问题不会做?提高方法就在这里

物理动量问题不会做?提高方法就在这里

物理动量问题不会做?提高方法就在这里最近好多同学都在问我物理动量的问题,好多都不会做,有没有提高的办法?今天小编对这些关于动量问题进行汇总,希望可以帮到各位同学!动量问题汇总问题1:老师,什么情况可以用动量定理,能不能解释的详细些,比如它适用于什么条件,做这道题为什么会想到用动量定理?动量定理的使用规则和动能定理类似,i合=ft=mv末-mv 初。

在涉及变力的问题时,可以将变力的冲量转化为物体的动量变化来解决,这是一种使用间接的方式来解决变力问题的方法。

当然恒力的情况也可以使用,它一样具有忽略复杂的中间过程,只考虑初末状态的特点。

问题2:老师动量一般用在哪?动量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块。

一个是动量定理,一是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而出,一般能用牛二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的问题都可以使用,动量定理是提供了另外一种高大上的解决方式。

同时使用动量定理结合等效的思想可以解决平均作用力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流体问题。

动量守恒定律在满足条件的时候可以使用,主要针对系统整体,一般是各种(广义)碰撞。

问题3:老师,你好,我是来自湖北高三学生,请问物理电磁场该怎样提高?谢谢。

电磁场的问题分为两类:一是轨迹的问题,通常电场和磁场交替排列,这种问题需要首先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一般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注意分析是考虑题目所给的临界条件;一是力学问题,通常是电场和磁场同时出现在某个区域,这种问题按照力学的分析方式解决,分析受力,分析加速度,速度,通过临界条件来判断物体的整个运动过程,然后按照过程使用牛二定律,能量关系,动量关系等解决。

问题4:为什么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为什么不是磁通量变化率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是用磁通量的变化率来衡量的,所以磁通量变化越快,磁通量的变化率也就越大,感应电动势就越大。

问题5: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左手定则,什么时候用右手。

刚开始的时候还会,到后面两个一结合就不知道用哪个手了。

物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笔记

物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笔记

物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笔记1.物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笔记篇一磁场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小磁针在该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磁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磁极或电流在自己的周围空间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2.物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笔记篇二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着落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安稳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1)高压既有利于安稳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

(2)反应进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安稳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在合成氨生产中,到达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当寻觅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安稳转化率的反应条件:一样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畴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间,并采取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1、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产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取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盖斯定律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