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17 动物的运动学案(新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上生物17、18章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生物17、18章学案

17.1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一、学习目标: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列举说出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学习重点::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举例说出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学习难点:1、举例说明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特有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二、导学指导与检测导学指导导学检测与课堂展示(一)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76,观察:动物的运动形式目的:说出动物的运动形式。

指导:学生填表17-1 动物运动形式举例全班交流观察结果讨论:动物有哪些运动形式?动物的运动形式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二)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77—P78,回答右边的问题1、动物通过运动,能够主动、有目的、迅速地改变其_________ 这也是_____ 和_____的主要区别之一。

2、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等。

(三)讨论阅读P78讨论: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目的:说出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指导:观察图17-4中的鸟讨论:你还能说出鸟类适应飞行的其它特征吗?(四)合作探究:请将右边的动物与它们的主要运动形式用直线连接起来金鱼跳跃袋鼠行走棕熊爬行蜥蜴游泳三、三讲环节1、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侧重讲解2、本节内容小结四、当堂练习(10分钟)(一)完成P页2自我评价(二)选择题1、下列几种动物中,不具备行走运动方式的是()A、猫B、澳洲袋鼠C、大象D、老虎2、一些鸟类在不同的季节南北迁徙,其意义在于()A、获取食物B、寻找适宜的环境C、有利于生殖D、以上都是3、关于动物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主动地、有目的地改变其空间位置B、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C、是适应环境的表现,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D、消耗大量的能量,是有害的4、在草原上,狮子的奔跑速度是非常快的,原因是()A、为了寻找同伴B、为了捕食生存C、为了比赛D、为了炫耀5、当我们爬山时,常伴随着体温升高,原因是()A、体内有机物被分解,其中贮存的能量释放出来,部分转化为热能B、细胞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全部转化为热能C、天气太热D、以上说法都对五、堂清、日清记录堂清日清今日之时之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17.2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教学目标1. 能说出常见动物的运动器官;2. 能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3. 理解动物如何产生运动;4. 通过观察、探究蚂蚁的运动器官和步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其掌握观察动物运动器官的一般方法。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6章 动物的运动复习教案 (新版)苏教版 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6章 动物的运动复习教案 (新版)苏教版 教案
6、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7、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人类起源于古猿。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斗争
C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
D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5达尔文通过对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研究.确认了“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的观点。下列几种观点中错误的是( )。
A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种类地雀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第16章 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生物进化的证据。
2. 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规律。
3. 了解自然选择学说内容。
4. 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
能力目标:
1. 熟悉常见的考题模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规律。
教学难点:
1. 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规律。
教学方法
复习
教学辅助手段
练习
教 学 过 程
9、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关键阶段,具有语言,会用火、狩猎、制造工具)→智人。其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二.复习练习
1下列化石可以证明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类的是
A始祖马化石 B始祖鸟化石 C.恐龙化石 D,鱼类化石
2某些古代两栖类进化为原始的爬行类.而古代爬行类不可能进化为今天的( )。
A鸟类 B哺乳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3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化石是在不同的地层中发现的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7章第一节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7章第一节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将能够理解并描述动物运动的形式,包括奔跑、跳跃、游泳等,以及这些运动形式背后的能量供应机制。学生将能够区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并解释它们在动物生活中的应用。
2.技能提升:学生将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动物运动和能量供应的关系。他们将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能够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简洁明了:板书设计应尽量简洁,避免冗长的文字,使用图表、图片等直观的方式表达知识点。
4.突出重点:板书应突出动物运动形式和能量供应的关键信息,如不同运动形式的能量消耗、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区别等。
5.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可以考虑采用颜色、图形、字体等艺术元素,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的关系难以理解,特别是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实验操作方面存在困难,如观察动物运动时如何准确记录数据等。
针对学生的学习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举例:
板书标题: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左侧列:
-动物运动形式
-奔跑
-跳跃
-游泳
-飞翔
右侧列:
-能量供应
-有氧代谢
-无氧代谢
中间部分:
-运动形式与能量供应的关系
-长时间运动:有氧代谢
-短时间高强度运动:无氧代谢
板书设计中可以采用不同颜色标注不同知识点,如用蓝色表示动物运动形式,用红色表示能量供应方式,用绿色表示关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 17_2 动物的行为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7_2 动物的行为学案(新版)苏科版

第2节动物的行为【学习目标】1.描述各种动物行为,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和实例。

3.了解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学习重点、难点】1. 学习重点:动物行为对于动物的生物学意义,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和实例。

2. 学习难点: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动物行为的特点。

【学习内容】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学生自学】阅读课文,并观察图17——8,思考下列问题:1.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2.动物的这些行为对其生存有何意义?3.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特点各是什么?试各举一例4.试归纳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有哪些呢?【演练展示】1. 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和等不同类型。

2.从行为形成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由或获得。

3.动物的运动和是与其生活环境的、对自身的和 _____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动物的行为都有以下3个特点:分别是、,和。

【质疑拓展】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这种行为叫攻击行为。

拟态和保护色使动物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是动物的防御行为。

每种动物都能进行生殖,通过生殖才能保证种族的延续。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

高等动物的繁殖行为都非常复杂,如兽类一般包括雌、雄两性个体的识别、占有一定的繁殖空间、求偶的炫耀仪式、交配和育幼等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生下来就有的、不用学习就会的,是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

例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结网、鸟类迁徙、母鸡孵蛋、羚羊争斗、母猪哺乳等。

每种动物都具有许多生来就会的行为,在生物学上,这种先天性行为叫本能。

动物的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

可以说是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积累经验,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一般规律是,动物越高等,后天性行为越复杂,在动物全部行为活动中占的比重也越大。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复习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复习教案

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一、复习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一、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的结构1.人体的动运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骨骼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2.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

2. 骨的连结有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3种形式。

(1)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2)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3)关节囊: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

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4)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

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二、骨骼肌1.人体的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三大类。

骨骼肌包括肌腱、肌腹两部分。

2.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织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

屈肘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收缩,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舒张,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产生屈肘的动作。

伸肘时,肱二头肌肌群舒张,而肱三头肌肌群收缩。

三、动物行为的类型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解下,通过运动器官的参与,能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行为分类(1)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不同,动物行为可以分为觅食行为、争斗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和社群行为。

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八年级生物上册 17.1 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

八年级生物上册 17.1 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
出示习题
交流:
食物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成分就会进入细胞。这些营养物质包括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还有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
学生交流,梳理本节知识点,并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思考并回答问题
作业设置
同步配套练习




等级评价
(A/B/C/D)
检查
签阅
第 周,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
1.动物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2.动物运动的形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3.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衍
4.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食物
四、当堂练习
引导:
这些能量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热能被用以维持体温(变温运动不需要)
还有一些动物,如荧火虫发光,电鳗放电所需的能量也是ATP提供。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讲解: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食物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成分就会进入细胞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以提供能量。这些有机物可以通过细胞中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分解,将能量释放出来。其余的能量被贮存入一种称为ATP的能源物质中。当各项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时,能量就由ATP中释放出来。
三、小结本节: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狐狸的跳跃、海牛的游泳、水母的漂浮、鱼的游泳、豹子的奔跑、松鼠的攀缘、袋鼠的跳跃、乌贼的游泳、鹦鹉螺的漂浮、蜗牛的爬行、天鹅的水上奔跑等。
提问:人和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然而能量的来源是什么呢?
观看视频,说出视频中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学生阅读课文79页,思考食物中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第一节 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八年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第一节 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八年

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知识与能力目标:例举说出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举例说明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

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观察等,收集有关动物运动的资料,培养学生应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合作讨论,培养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①调查和观察生活在水中、空中、地面下、地面上动物的运动形式并记录在表格中以及收集动物运动形式与生活环境的关系的有关资料。

②收集有关动物运动的图片和画册。

③准备各种典型的易于捕捉的较小型的动物。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观察实验的用的小动物。

教学进程多媒体展示视频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引导学生形象描述几种动物的运动形式及如何完成运动的。

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运动形式也不同,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依靠游泳、漂浮,陆地上的动物可以有行走、爬行、奔跑、跳跃、攀援等多种运动形式,空中生活的动物主要是飞行、滑翔。

不同的运动形式不仅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而且在动物的身体内也有不同的结构与之相适应。

让我们来欣赏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动物运动。

请你说出各种动物的运动形式。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狐狸的跳跃、海牛的游泳、水母的漂浮、鱼的游泳、豹子的奔跑、松鼠的攀缘、袋鼠的跳跃、乌贼的游泳、鹦鹉螺的漂浮、蜗牛的爬行、天鹅的水上奔跑等。

三、能量来源述:这些能量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热能被用以维持体温(变温运动不需要)。

其余的能量被贮存入一种称为ATP的能源物质中。

当各项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时,能量就由ATP中释放出来。

1、热能2、ATP提供能量描述所观察的现象。

观看视频,说出视频中各种动物的运动形式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多媒体展示视频和动画人也是动物,当今大规模的运动会,运动项目不下数十种。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7章第一节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7章第一节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课题
第一节动物运动的形式和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例举说出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举例说明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运动保护意识。
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动物,你熟悉的运动有哪些呢?
述:这些运动是如何运动的,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在讨论中,每个小组至少要记录三种动物在动物形式方面的信息,记录格式如下:名称活动范围运动形式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记录)(动画)
述:将大家所记录的内容汇总一下,动物包括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和地上走的三种,它们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影片)
述:这也是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动物通讯动、有目的地改变空间位置。
问:运动为什么会有种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呢?
(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系列通过运动适应环境的特征)
述:现在请大家再来讨论一下,你能不能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通过运动来主动地适应环境?
(首先完成课后自我评价第3题)
述:人和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然而能量的供应是什么呢?
重点:
1、列举动物运动形式的我杀性;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难点:
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多姿多彩的动物界,通过讨论知道动物运动的意义,增强动物保护意识。
1、教师课前准备相关图片,动画及影视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并准备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板书设计
动物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述:食物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成分就会进入细胞。这些营养物质包括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还有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册 17 动物的运动学案(新版)
苏教版
第一节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并说出相关运动结构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意义
3、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4、理解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特有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
5、学会分析概括资料
【学习过程】
一、动物的运动形式任务一认真观察视频中动物的运动形式及运动结构,根据任务单的指示,小组合作,将相应的动物归类,并且讨论写出其运动形式和运动的主要结构得出结论动物的运动形式。

二、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特有的形态结构有何关系
1、空中动物适应飞行的特征(鸟类)任务二
按照任务单上的要求,阅读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比较鸟类和人的某些特征,分析总结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有哪些(注意分工协作)空中飞行需克服的困难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概括)减轻体重减少阻力提供持久动力
2、水中动物适应游泳的特征及陆地上动物适于其运动形式的特征总结(板书)通过以上资料分析得出结论:
1、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特有的密切相关
2、动物的运动形式其生存环境,这是长期的结果。

三、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获(1)自学教科书P79相关内容内容,完成下面概念图:动物体的组成物质______系统______系统食物食物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储藏在(结构)______系统氧气氧气作用______系统其中能量释放(2)想一想:和动物运动时能量供给直接有关的系统有________系统、_______系统、______系统。

(3)动物特殊的生理活动,所需能量也来源于。

四、动物运动的意义
1、观看角马大迁徙的视频,思考动物运动的意义动物通过运动可以,提高。

五、反馈练习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词中涉及的动物运动形式有()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2、下列运动形式相同的一组动物是()
A、青蛙、黑熊
B、袋鼠、鸵鸟
C、企鹅、麻雀
D、鳄鱼、海龟
3、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能够飞行的动物只有鸟类和昆虫
B、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只有行走
C、鸟类在所有的季节里都会通过飞行来迁徙
D、动物多样的运动方式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4、动物迁徙是动物主动适应环境的表现,其意义是()①有利于生殖②有利于获取足够的食物③有利于获得适宜的生存环境
A、① ②
B、③
C、①
D、① ② ③
5、判断题(对的写A,错的写B )(1)动物在夜晚睡觉时,不需要消耗能量()(2)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提供给动物生命活动()第2节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运动结构。

2、举例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三、预习交流
(一)自主学习
1、多细胞动物依靠特有的进行运动。

例如,鱼类生活在水中,主要靠游泳;一些爬行动物具有健壮的,能在崎岖小道上快速爬行;鸟类的使其能自由地翱翔在天空;大部分昆虫成体具有两对,依靠的振动来飞行,昆虫的足是分节的,依靠的收缩和舒张,使足产生运动。

2、单细胞动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也有自己的运动结构。

例如,草履虫依靠的摆动在水中运动,变形虫依靠运动。

3、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肌和三部分组成。

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称为,两端较细的部分称为。

一块肌肉两端的一般可绕过连接在不同的骨上。

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和关节腔三部分。

关节面是骨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多位一凸一凹,分别叫和。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

5、人和脊椎动物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

(二)交流学习
1、蚂蚁有哪些运动器官?蚂蚁是怎么运动的?
2、观察课本84页的关节示意图,说出猪关节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你能举出人身体上的一些关节吗?
3、每块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4、在运动过程中,肌肉、骨和关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人的屈肘和伸肘动作是如何完成的?
6、某人直臂提起一桶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什么?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又怎样?
7、一个动作的完成需要几块肌肉来配合完成?
8、一个动作的完成需要哪些系统的共同参与?其中,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什么?
四、展示提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请各小组对预习交流的第二部分(交流学习)的8个问题各自展示你们学习的成果,让同学们共同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