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精品试卷 安徽马鞍山二模
2023届安徽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D. 本诗所描绘的夜景,给人带来轻松惬意的美感享受。全诗以写景起,以抒情作结,情景之间融合无迹,浑然一体。
16. 王维与綦毋潜同为“田园山水诗派”名家。请结合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两首诗,谈谈他们各自所抒发的情感。
B.第六句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面初平云脚低”都写出了春天水面涨平的情景。
C.尾句以景结情,以料峭春风、如烟柳枝收束全诗,增添了诗人的惆怅意绪,含蓄隽永。
D.全诗用字精当,“自”“空”等字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虽经雕琢而不失本色。
16.古诗词中常存在逻辑现象。钱锺书曾说“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请从这一角度简要赏析“损花微雪似无情”一句。
2023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野老①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②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③。
王师未报收东郡④,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①作于安史之乱中760年,此年吐蕃虎视眈眈。②澄潭:杜甫草堂旁百花潭。③琴台:浣花溪北的汉司马相如弹琴处。④东郡:故乡洛阳。
16. 辛弃疾善于借送别、饮宴等社交题材来抒写胸襟。下阕先写他人,后写自身,情感富于变化,跌宕起伏。请结合下阕内容,概括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答案】15. C 16. ①首先词人以昂扬的笔调,想象友人得以重用的景象,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福。
②接着情感转入低沉,借“故人”之问,道出借酒浇愁的困境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马鞍山市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马鞍山市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7高二上·安顺期末)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 工会提议用探望一线劳动者的方式过“五一”,这很有意义,群众积极响应,没有一点妄议。
(广播稿)B . 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念的愁。
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毕业赠言)C . 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甚感激!(寻物启事)D . 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光临。
(邀请函)2. (2分) (2015高一上·桐乡期中) 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通过阅读,可以搭建理想的阶梯,让岁月变得充实②通过阅读,可以舒展心灵的翅膀,让笑容变得灿烂③通过阅读,可以品味别样人生,让生活变得阳光④通过阅读,可以仰望思想的星空,让目光变得深邃⑤阅读是幸福的,阅读是快乐的A . ④②③①⑤B . ②④①③⑤C . ⑤④②③①D . ⑤②④①③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3. (3分) (2019高一下·齐齐哈尔期中)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当时的士大夫以地位为标准,耻于从师的心理。
(2)李白的《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蜀地的山之高,水之曲。
(3)荀子《劝学》中写蟹自身条件却错却借穴而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4. (16分)(2019·黑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炒米和焦屑汪曾祺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威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2021届马鞍山成功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马鞍山成功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娜拉走后怎样易卜生的著作,除了几十首诗之外,其余都是剧本。
这些剧本里面,有一时期是大抵含有社会问题的,世间也称作“社会剧”,其中有一篇就是《娜拉》。
《娜拉》一名Ein Puppenheim,中国译作《傀儡家庭》(即《玩偶之家》) 。
娜拉当初是满足地生活在所谓幸福的家庭里的,但是她竟觉悟了;自己是丈夫的傀儡,孩子们又是她的傀儡。
她于是走了,只听得关门声,接着就是闭幕。
娜拉要怎样才不走呢?或者说易卜生自己有解答,就是Die Frau vom Meere(《海上夫人》)。
这女人是已经结了婚的,然而先前有一个爱人在海的彼岸,一日突然寻来,叫她一同去。
她便告知她的丈夫,要和那外来人会面。
临末,她的丈夫说:“现在放你完全自由。
(走与不走)你能够自己选择,并且还要自己负责任。
”于是什么事全都改变,她就不走了。
这样看来,娜拉倘也得到这样的自由,或者也便可以安住。
但娜拉毕竟是走了的。
娜拉走后怎样?——别人可是也发表过意见的。
一个英国人曾作一篇戏剧,说一个新式的女子走出家庭,再也没有路走,终于堕落,进了妓院。
还有一个中国人,——我称他什么呢?上海的文学家罢,——说他所见的《娜拉》是和现译本不同,娜拉终于回来了。
这样的本子可惜没有第二人看见,除非是易卜生自己寄给他的。
但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
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
马鞍山市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马鞍山市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高三上·扬州月考) 下面相关用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请您于明天上午8:00参加总结会,切记!(通知)B . 新居落成并搬迁之际,特备薄酒,恭请届时光临。
(请柬)C . 祝你家宝宝长命百岁,健康成长!(生日祝福)D . 您来还带礼物给我,我却之不恭,那就从命了。
(接受礼物)2. (2分)(2020·运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杜绝森林火灾,技防更要人防。
数据显示,我国森林火灾95%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我国曾发生的多起森林火灾,________也都是野外用火烧荒。
一次次惨痛的教训_______ ,防火必须先防住人。
要从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角度,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员防火意识,让群众切实担负起森林防火宣传员、情报员、巡逻员职责,增强防火自觉性、主动性。
要牢牢把握住野外火源和可燃物管理两个关键,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防患于未然,杜绝森林火灾,严查还要重处。
虽然下了条条严令,设了道道关卡,做了层层部暑,但难免有人对禁火令、封山令_______________,造成森林火灾事故。
这说明肇事者不仅法律意识淡薄、防火知识缺乏,也证明防火工作有死角,防火宣传不到位,关卡防线有漏洞。
对肇事者要依法严惩,让所有人杜绝侥幸心理,________,真正树立起防火意识。
枝繁叶茂一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
:面对无情的山火,我们要将森林防火工作作为一条不能突破的红线和底线,(),对森林防火形势的严峻性和艰巨性做出准确判断,不讲条件地把重担挑在肩上,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罪魁祸首说明充耳不闻引以为鉴B . 首当其冲表明置若罔闻引以为戒C . 罪魁祸首说明置若罔闻引以为戒.D . 首当其冲表明充耳不闻引以为鉴(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说明肇事者不仅法律意识淡薄、防火知识缺乏,还证明防火工作有死角,防火宣传不到位,关卡防线有漏洞。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境界的开辟不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
2.C“层层递进”说法错误,文章对于那几方面的提出不完全是递进关系。
3.A(B项理论自信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思想上、理论上是否成熟的显著标志,选项少了限制词。
C项“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也远超发达国家”原文无据。
D项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非简单继承。
)4.C材料中没有提到“价格上涨”。
5.A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新发展理念没有主次之分。
6.①冬奥会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发展;②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③冬奥会有关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也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赋能;④先进的办奥理念为其它运动会及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每点2分,答到3点即满分)7.C对苇垛及苇席的介绍,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8.①语言描写。
如老人对鱼鹰及红衣女子杀敌的故事讲述,表现了老人抗日认识的提高和坚定乐观的性格。
②细节描写。
如老人驾船的动作,突出了他娴熟的驾船技术,点明了他的身份。
③环境衬托。
对白洋淀的自然风物的描写,衬托老人对家乡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
(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9.①小说把残酷的对敌斗争置于白洋淀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具有浪漫主义气息;②大红公鸡诱引敌人的拟人化的描写,生动形象,充满神奇色彩;③红衣女子面对日寇从容不迫,勇敢机智,轻松取胜,有传奇色彩。
(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10.C11.D12.A13.①吕端历任官职将近四十年,到这时才突然被奖赏提拔,太宗还是遗憾任用他太晚了。
(“骤”“恨”、被动句式各1分,语义通顺2分)②皇帝亲自去看望他,吕端已经不能起身,皇帝安抚慰问他非常周到。
(“车驾”“兴”“至”各1分,语义通顺2分)14.D“全诗寓情于景”错,尾联借典抒情而非借景抒情。
15.①本联选取“残星”“雁阵”,又加以高楼笛声来烘托,描写了长安晚秋最具代表性的景物。
马鞍山二模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有答案 扫描

2012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9分,每小题3分)1. C2. C3. D二、(32分)4.B 5.A 6.D (4—6,每小题3分)7.( 10分)(1)(李光地)将奏疏藏在蜡丸中,派人从小路赶到京城,皇上得到奏疏十分感动,嘉奖他的忠诚。
(“置疏蜡丸中”译出省略“于” 1分,“间道” 1分,“动容”1分,句意2分。
)(2)并且举荐内大臣施琅,(因为)他熟悉海上的各种情况,懂得军事,可委以重用。
(“举”1分,“习”1分,“知”1分,句意2分。
)8.(3分)比喻(1分)。
第一首把柳絮比作“飞花”(1分),第二首把柳絮比作“雪”(1分)。
9.(4分)不同(1分)。
李诗中的柳絮有轻狂、放荡的特点,诗中有嘲讽意味(1分);而雍诗则借柳絮表达出希望青春长驻,华发迟生的愿望(2分)。
10.(6分)(1)勿施于人(2)月明星稀(3)鸡鸣桑树颠(4)我欲因之梦吴越(5)石破天惊逗秋雨(6)还乡须断肠(7)乍暖还寒时候(8)留取丹心照汗青(多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三、(25分)11. (5分) A,3分;D,2分;B,1分。
12.(5分)(1)对待病人“不冷不热”。
(1分)(2)对待工作敷衍塞责。
(1分)(3)对待金钱充满热情、渴望占有,是个典型的拜金主义者。
(3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顺序调到,不扣分)13.(7分)(1)(3分)用短句连续发出疑问,语气急促(2分),表现出人物对钱的关注急迫的心情(1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2)(4分)语言描写(2分)。
表面上写出了医生对中年人的不理解,实质上写出了:在医生看来,不想钱据为己有的行为是反常的、叫人惊诧的、无法接受的。
(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4.(8分)示例:(1)使情节更加曲折。
(2分)最后才点明上文中一直在谈论的美元其实是子虚乌有的,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耐人寻味。
(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2)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认知科学是一门研究心智和心智活动过程及其工作机制的跨学科的新兴科学。它涉及诸多领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是人类行为与大脑的关系。 近十多年来,科学家们经过多方面的实验,现在已经基本上能够肯定人的思维可以由两套分离的系统----热认知系统和冷认知系统来表征,人的行为当然也就受这两套系统的支配。 热认知和冷认知具有非常不同的特性:热认知系统来自原始的基因,是人类与许多其他动物所共有的。它主导的行为大多属于本能,因而自动、迅捷,基本上是下意识的。冷认知系统与之相反,它是人类进化最重要的成果,也是人类最根本的特征,因为它与包括语言、文化等等在内的有意识思维直接相关。 从现代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检视一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和道家的基本思想,也许有助于让我们看到两者间的本质差异。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礼”则是教化万民、规范个人行为以达到“天下归仁”的目的。“克己”才能“复礼”。这相当于用冷认知系统来控制热认知系统,并最终完全取代热认知系统,进入“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从认知科学看,这是有可能的:有意识思维树立一个理想的目标,该目标进而传递给无意识的自我并转化成习惯,最终无需不断地监督也能自动实施。 而道家则恰恰相反,希望让热认知系统来主导一切,使人能生活中自然、无为的理想状态。虽然老子也意识到,在现实中,已经无法彻底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社会了。退而求其次,人们可以“绝圣弃智”以达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境界。这就要求人们用冷认知系统最大限度地压制冷认知系统本身,使其尽可能不去干扰热认知系统,以便热认知可以自主地主宰人的行为。只有这样,人才有可能进入到无为的状态,从而实现一个在热认知系统支配下的自然、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在有意识思维控制下,在特定环境、特定时间或特定群体中去扮演特定的角色。 儒家和道家实现各自目标的方法也大相径庭。道家追求无为。实验上已经证实,静心能降低大脑的冷认知系统对人的行为的有意识地干预,让热认知系统能流畅地运作,这使人更专注,从而提高反应速度、应变能力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敏感度。儒家倡导通过修身而加强自我控制。方法是通过反复研读经典、时时遵从礼仪、聆听高雅音乐等等来陶冶自己。行为心理学则证实,如果让人们不断重复处于某种新的刺激(比如某类歌曲)环境之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就可能让人对其产生好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儒家的方法提供了现代科学的解释。 在现代社会,冷认知与热认知似乎经常处于悲剧性的冲突之中:生活在如今的“文明” 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尽管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人们却越来越感到焦躁、不安和不满足,这可能是过度用冷认知系统压制热认知系统导致的结果。 儒、道两家都是要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发的境界,这种境界使人自身和谐,进而使人与人和谐,使人与社会和谐,也使人与自然界和谐。如果人人都达到这种境界,人类社会本身不但自动和谐,而且也自动地与自然界和谐。从这方面看,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来说,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摘自汤双《从认知科学看儒道差异》) 1.下列关于“认知科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认知科学是一门涉及诸多领域的新兴科学,它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人类的行为与大脑的关系。 B.经过多方面的科学实验,科学家们已经充分肯定人的行为是受热认知和冷认知这两套系统支配的。 C.热认知系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共有特性,而与有意识思维相关的冷认知系统才是人类最根本特性。 D.现代认知科学也许有助于我们更清楚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倒两家间的本质差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所追求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从认知科学的原理来说,相当于用冷认知系统控制并且最终完全取代热认知系统。 B.儒家主张只有“克己”才能“复札”,认为用研读经典、遵从礼仪、聆听高雅的音乐等来陶冶自身的方法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C.道家认为人们“绝圣弃智”就可以进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境界和无为状态穸进而让热认知系统自由地主宰人的行为。 D.道家认为只有在热认知系统主导一切的前提下,人才有可能在它支配下,做到自我的自然、真实,从而进入无为的理想状态。 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家认为人如果要摆脱有意识思维的控制,避免在特定环境、时间或群体中扮演特定角色,应用冷认知系统最大限度地压制其本身,尽量不干扰热认知系统。 B.儒家倡导通过修身而加强自我控制,行为心理学也证实,只有让人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不断重复某种新的刺激环境之下去自我陶冶,才可能对其产生好感。 C.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冷认知与热认知似乎经常处于悲剧性的冲突之中,过度用冷认知系统压制热认知系统可能会导致人们越来越焦躁、不安和不满足。 D.儒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们在精神上的追求是相通的,都要达到一种自发的境界,这种境界使人自身和谐,进而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改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会从父冲坐事,出尧臣知光州。父丧,服除,为三司度支判官,再迁右司谏。 郭皇后薨,议者归罪内侍都知阎文应,尧臣请穷治左右侍医者,不报。时上元节有司张灯尧臣俟乘舆出即上言后已复位号今方在殡不当游幸帝为罢张灯。 陕西用兵,为体量安抚使。将行,请曰:“故事,使者所至,称诏存问官吏将校,而不及于民。自元昊反,三年于今,关中之民凋弊为甚,请以诏劳来,仍谕以贼平蠲租赋二年。”仁宗从之。 初,曹玮开山外地,置笼竿等四寨,募弓箭手,给田使耕战自守。其后将帅失抚御,稍侵夺之,众怨怒,遂劫德胜砦将姚贵,闭城畔。尧臣适过境上,作书射城中,谕以祸福,众遂出降。乃为申明约束如旧而去。 以户部郎中权三司使,辟张温之、杜杞等十余人为副使、判官。时入内都知张永和建议,收民僦舍钱十之三以助军费。尧臣入对曰:“此衰世之事,召怨而携民,唐德宗所以致朱泚之乱也。”度支副使林潍畏永和,附会其说,尧臣奏黜潍,议乃定。 夔州转运使请增盐井岁课十余万缗,尧臣以为上恩未尝及远人,而反牟取厚利,适足以敛怨,罢之。迁翰林学士承旨兼端明殿学士,为群牧使。丁母丧,服除,转右谏议大夫。 居枢密三年,务裁抑徼幸,于是有镂匿名书以布京城,然仁宗不以为疑也。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久之,帝欲以为枢密使,而当制学士胡宿固抑之,乃进吏部侍郎。卒,赠尚书左仆射,谥文安。 尧臣以文学进,典内外制十余年,其为文辞温丽。执政时,尝与宰相文彦博、富弼、刘沆劝帝早立嗣,且言英宗尝养宫中,宜为后,为诏草挟以进,未果立。 元丰三年,子同老进遗稿论父功,帝以访文彦博,具奏本末,遂加赠太师、中书令,改谥文忠。 (选自《宋史·王尧臣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上元节/有司张灯/尧臣俟乘舆出/即上言/后已复位号/今方在殡/不当游幸/帝为罢张灯/ B.时上元节/有司张灯尧臣/俟乘舆出/即上言/后已复位号/今方在殡/不当游/幸帝为罢张灯/ C.时上元节/有司张灯尧臣/俟乘舆出/即上言/后已复位号/今方在殡/不当游幸/帝为罢张灯/ D.时上元节/有司张灯/尧臣俟乘舆出/即上言/后已复位号/今方在殡/不当游/幸帝为罢张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B.“丁母丧”指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三年内要在家守孝三年;“服除”,是指守丧期满。 C.“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为记载和计算自己在位年代而起的一种称号,如“元丰三年”。历代帝王都有年号。 D.“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或褒贬或同情的称号。例如谥号“文忠”就是一种褒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尧臣曾因叔父王冲犯法受牵连被调离京城,后回京做右司谏。对郭皇后的死,议者归罪于阎文应,而王尧臣却请求要追究皇后身边的侍医者。 B.张永和建议收取老百姓房租来增加军费,王尧臣援引唐朝旧事,力谏皇帝,并奏请罢黜因害怕张永和而附和他的林潍,增加军费一事才作罢。 C.夔州转运使奏请增加盐井年税,王尧臣认为皇恩不曾照顾到边远地区的人,却要向他们牟取厚利,正好会招惹怨恨,朝廷因此取消了这一建议。 D.王尧臣凭借文学才华晋升做官,负责内外制度十年,曾与宰相文彦博等人劝皇帝立英宗的儿子为继承人,并替皇帝拟好了诏书,但未成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事,使者所至,称诏存问官吏将校,而不及于民。 (2)尧臣入对曰:“此衰世之事,召怨而携民,唐德宗所以致朱泚之乱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村 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8.有评论者说:“着一‘过’字,境界全出。”请说说这一“过”字好在哪里。(5分)
9.相对于“主人”而言,诗中还有一个人物在,这个形象是谁?通过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郦道元《三峡》引用渔者歌词“ , ”写出了三峡峡长猿鸣的特点。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自信。 (3)“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李煜的《虞美人》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传 家 金 簪 秦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