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护理信息化建设

护理信息化建设

护理信息化建设护理信息化建设是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将护理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进行整合,实现护理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护理质量、效率和安全性的过程。

在当今医疗卫生领域,护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护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重大。

首先,护理信息化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护理记录的电子化,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病历记录的影响,提高病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护理信息化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指导,帮助护士进行科学、规范的护理操作,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护理信息化可以提高护理效率。

传统的手工记录和信息传递方式容易出现错误和延误,而护理信息化可以实现护理记录的自动化和实时化,大大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通过护理信息化系统,护士可以快速查找和获取病患的信息,减少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护理信息化还可以实现护理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包括排班、工作量统计、资源管理等,提高医院护理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

护理信息化可以提高护理安全性。

护理工作涉及到病患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护理过程中的任何错误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护理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地监控和管理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护理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例如,电子药品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药品的全程追踪和管理,减少药品错误使用的风险;电子巡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病患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护理信息化建设面临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护理信息化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是一个难题。

其次,护理信息化需要对护士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士使用信息化系统的能力和水平。

另外,护理信息化还需要与其他医疗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这也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为了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医院应加大对护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采购和升级,以及人员培训和管理工作。

其次,医院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护理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力,并加强对护理信息化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1. 概述护理信息系统(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NIS)是指将信息和通信技术与护理实践相结合,以支持护士和护理团队在临床实践中的决策和操作的系统。

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在护理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

2. 现状目前,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

它可以帮助护士进行病人信息的管理和记录,包括病史、检查报告、用药情况等,有效地减少了纸质记录的繁琐和容易出错的问题。

护理信息系统还能够帮助护士进行临床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和知识库的建立,提供科学的护理建议,降低了人工判断的主观性。

护理信息系统还可以支持护理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估,通过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也将迎来新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护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比如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病人数据的更精准的预测和诊断,提高护理工作的精细化和个性化。

移动化和互联网化的发展将推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实时性和便捷性,护士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和记录病人信息,实现护理工作的即时化和便捷化。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引入也将拓展护理信息系统的辅助功能,比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护理操作的模拟和培训,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和工作安全性。

4. 总结回顾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已经相当普遍,并且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备受瞩目。

从现有发展来看,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在护理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将更加智能化、移动化和虚拟化。

我个人认为,护理信息系统的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科学性、精细性和便捷性,为护士提供更好的工作支持和发展空间。

总结来说,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日益重要,它不仅增加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精细性和便捷性,还为护士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支持和发展空间。

信息化技术在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 及提供库存量及有效期 的预警信 息 , 而及 时采购库存量 从
不足的物 品 , 合理安排物品使用顺序 , 避免积压 。
2 信息化管理技术在 介入 导管室应用 的效果
实现库存 物品的量 化管 理。又 因该 类物 品系 高值耗材 , 价格
昂贵 , 一旦 出现疏 漏 , 易造 成 巨大 的经 济损 失。另外 , 极 在应
面。
11 介入导管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功 能 .
1 11 手术信息管理系统 : . . 具有录入功 能、 综合查询 功能、 统
计功能 。① 录入功能 : 该页 面可方便快捷 的录入各项 手术 的 基本信 息 , 设有“ 修改 ” “ 、增加” 筛选 ” 和“ 按钮 , 可实现手术信 息 的修 改 和新增手 术例 次 , 选择 性查询 任一 手术 相关信 息。 ②综合 查询功能 : 可查询任一 手术及相关 信息 , 将手术病例信
系统功能齐全 、 实用性强 , 完全能够满 足导管室护理 管理的需 求, 实现 了导 管室现代 化管理 的模式 , 具有 广 阔的应 用前景 。
统的信息存储功能可为 临床 提供 翔 实的第 一手资 料 , 方便 医
生快捷查询患者继往 手术信息 , 进行术 中资料对 比与调阅 , 为
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 精确 的指导信息 。 2 2 应用信 息化管理 技术 后 , 现 了一次 性耗 材 的 量化 管 . 实
12 2 一次性介入耗 材 的管 理 : 院导管 室使用球 囊 、 .. 我 支架
等一次性高值介入耗材 因价格昂贵 , 由供应商备货 、 基本 导管 室使用时 临时调取 的模式进行管理 。我们将供应 室的备货基
数初 始化后 , 只需录入当前出入库信息后 , 再将 当前 日期设置

护理信息化建设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

护理信息化建设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

护理信息化建设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护理信息化建设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护理信息化建设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护理工作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分析和优化,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护理信息化建设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将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病历记录、护理计划、护理评估、护理执行等。

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率。

同时,护理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将各个科室之间的信息进行共享,避免了重复操作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整个医疗体系的效率。

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例如,护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此外,护理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护士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三、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例如,患者可以通过护理信息化系统进行在线预约、在线咨询、在线缴费等操作,避免了排队等待和繁琐的手续。

此外,护理信息化系统还可以提供患者健康管理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四、提高医疗安全性护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对医疗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例如,护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避免了药物重复使用和过量使用的问题。

此外,护理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对医疗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和追踪,帮助医生和护士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医疗安全性。

总之,护理信息化建设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安全性。

因此,护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积极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

信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信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信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包括医疗行业的护理工作。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与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并通过实际案例进一步展示其优势和成果。

一、电子病历管理系统随着医疗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一系统通过将患者的医疗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医护人员之间的快速沟通和信息共享。

护士可以随时查看患者的病历、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提前做好护理准备工作。

同时,护士可以通过系统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实时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二、远程监护技术在远程医疗的大背景下,远程监护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远程监护系统,护士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信息,做出及时的干预和处理。

这样一来,即便护士不能亲临患者身边,也能保证其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远程监护技术的应用使得护理工作更加灵活高效,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有保障的医护服务。

三、智能化医疗设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促进了护理工作中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医疗设备能够自动化地收集和分析患者的医疗数据,为护士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例如,智能化输液泵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因素自动调整输液速度,避免了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

智能化医疗设备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精确度。

四、护理信息化培训与教育信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还包括护理信息化培训与教育。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根据护士的实际需求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培训课程,帮助护士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例如,护理技能视频教程、在线交流平台等,都为护士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渠道,促进了护理工作的专业化与提高。

五、挑战与展望然而,信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安全问题,护理工作涉及到大量的患者隐私信息,必须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信息化建设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PPT课件

信息化建设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PPT课件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 性和及时性,减少差错和失误,提升 护理服务质量。
02 信息化建设基础知识
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 ,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和应 用,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推 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信息化的特点
信息化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等特点,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 准确性,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
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护理学科与其他学科 的交叉融合,推动护理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
03 信息化建设在护理工作中 的应用
电子病历系统
电子病历系统
通过电子化的方式记录患者医疗 信息,包括病史、诊断、治疗方 案、检查结果等,方便医护人员
快速查阅和共享。
优势
提高病历管理效率和医疗质量,减 少纸质病历的损坏和丢失风险,为 远程医疗和多学科协作提供支持。
适用于医院、康复中心、 养老院等医疗机构,方便 医护人员在患者床边进行 实时护理操作。
远程护理系统
远程护理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监 测、远程诊断和远程护理, 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 效的医疗服务。
优势
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地 区、跨医院的医疗资源共 享,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 面和可及性。
应用场景
适用于慢性病管理、康复 治疗、居家护理等领域, 方便患者在家中接受专业 的护理服务。
规范操作流程
信息化建设可以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确保各项操 作符合标准,降低风险。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技术更新换代快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满足 日益增长的需求。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大量的患者数据和隐私信息,需要采取有效的措 施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医院信息化系统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医院信息化系统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医院信息化系统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不断优化,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在医疗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病区管理是医院运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患者的住院治疗、医疗资源的调度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安排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医院信息化系统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包括系统的功能、优势和挑战等。

首先,医院信息化系统在病区管理中具有多项重要的功能。

首先,它可以实现患者信息的电子化记录,并提供患者诊断、治疗和药品处方等完整的医疗信息。

这样,医护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和更新患者的相关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系统可以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医疗资源的调度,包括床位、手术室和检验室等。

通过实时的系统信息,医院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分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另外,系统还提供了实时的医疗人员工作安排,确保病区内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和合理的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其次,医院信息化系统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通过系统的应用,患者信息可以实现电子化记录,大大减少了纸质记录的使用,降低了医疗事故的风险。

其次,系统提供了实时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系统与其他部门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此外,系统还提供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可以帮助医院管理层进行决策分析和效果评估,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然而,医院信息化系统在病区管理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系统的实施和运维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投入,包括硬件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以及软件系统的升级和修复。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培训,并且需要医护人员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其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医院信息中涉及到大量的患者隐私和医疗数据,如果系统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为了充分发挥医院信息化系统在病区管理中的作用,医院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挑战。

首先,医院管理层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为系统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信息化建设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PPT课件

信息化建设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PPT课件

大数据分析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病历数据挖掘
通过对大量病历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疾 病的规律和趋势,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预测性分析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测性分析可以帮助护士预测 病人的病情变化,提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个性化护理方案
通过对病人数据的分析,可以为每个病人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结论
06
信息化建设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信息化建设通过自动化、智能化 的手段,减少了护理工作中的重 复和繁琐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降低医 疗成本,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 高效的医疗服务。
提升护理质量 信息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患者的 病情变化和护理过程,及时发现 并处理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物联网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
01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
情变化,为及时救治提供支持。
远程监控
02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居家康复的病人进行远程监控,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智能医疗设备
03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医疗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的协
同性和效率。
电子病历系统还能实现医疗信息的共 享和交换,方便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 协作。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护人员可以快 速、准确地录入、查询和整理患者的 医疗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医疗 差错,提高医疗质量。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01
02
03
04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是利用移动 设备进行护理工作的信息化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技术在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作者:赵欣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6年第30期[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介入信息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将导管室信息管理系统介入,对导管室的手术信息和库存物品等一系列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

结果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介入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手术病历的信息化管理,同时实现了库存物品的量化管理。

结论将信息化技术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临床应用价值较好,能满足导管室护理管理的相关需求,促进了向导管室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在临床中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导管室护理管理;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6)10(c)-0089-03Analysis of Application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ique Intervening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Catheter LabZHAO XinThe Central Hospital of Nanyang City, Nanyang, Henan Province, 47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formation technique intervening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catheter lab. Methods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tervened in the management in the catheter lab, and a series of nursing management work such as operation information and stock articles in the catheter lab were give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esults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intervening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catheter lab could not only realiz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ut also realize the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of stock article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ique intervening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catheter lab is better, which can satisfy the related demands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catheter lab, promote the catheter lab to change towards the modernization model and have a broader application prospect, which is worth great promotion.[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iqu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catheter lab; Application value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大力应用,在国家卫生事业中必须进行医院数字化管理。

导管室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在临床医学中介入诊疗技术运用较为广泛,同时,介入诊疗行为的领域不断扩大与发展,一次性介入导管等材料的品规数量快速增加,这就意味着在医院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1]。

同时在医院的导管室护理工作中,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特殊性,物资存储与采购是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过程必须要兼顾的工作内容,这就会使护理工作的工作量变大,内容较为繁杂,这就表明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介入信息化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导管室护理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该次实验回顾性分析了该院的导管室在应用信息化技术前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并通过进行多次实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改善了导管室护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手术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功能、综合查询功能、统计功能及设置功能是手术信息管理系统的四大主要功能。

①录入功能:录入功能页面可以快速方便地录入患者进行手术的各项基本信息,同时设有“修改”“增加”和“筛选”按钮,手术信息的修改,手术例数的增加及对手术信息进行选择性查询都可以通过这3个按钮进行。

②综合查询功能:任何手术及其信息可以通过此功能进行查询,手术人数的基本信息可以和出库物品,药物等基本信息进行关联,点击患者手术信息查询就会出现与此关联的相关信息[2];③统计功能:不管什么时间段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统计功能进行统计,并且可以自动生成手术信息报表;④设置功能:此功能具有开放性,可以对任何的信息参数进行设置,尽可能满足各个使用单位的各种需求,同时还具有修改密码及维护字典的功能特点。

1.2 物资管理系统①记录储存:材料的出库入库等相关信息可以通过此功能及时录入,而且此功能还有打印的特点,根据管理人员的实际需要打印相关的信息单,此外还可以修改信息及添加信息,将错误的信息及时进行正确的修改并进行录入;②查询信息:对库存的所有物品进行详细的检查,同时还具有预警提示作用,合理保证存库物品的数量及其有效期限;③物品统计:可以对任何时间段的物品信息按照库存分类进行统计,并根据患者的病历信息对库存物品的出库情况进行查看统计[3]。

1.3 介入导管室的应用①患者病历资料的管理: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后,手术科室、手术类别、手术医生工作量统计表、分类汇总表可以自动生成,与此同时还可以按照年度,月份提高相应的统计图表,改变了人工管理病历信息的方式,减少了人力的耗费,同时可靠性大大增强。

②一次性介入耗材的管理:因为一次性高值介入耗材的价格较为昂贵,形成了供应商备货,导管室使用时临时调取的管理模式。

管理人员将供应室里的备货基数进行初始化后,管理人员就只需要录入当前出入库的相关信息,接着统计查询当前日期。

就可以获得每天应有的库存数量和同一时间段内物品的消耗及出入库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获得供应商的备货基数。

由于医院集中采购一次性低值介入耗材,导管室对其进行系统管理。

在对一次性低值介入耗材进行管理时使用信息管理软件,每天详细录入消耗物品的数量及入库物品的相关情况,同时设置统计当前日期,就可以获得库存物品的规格、批次、型号、效期、数量、单价、金额等基本信息[4]。

同时还可以分类统计汇总任一时间段不同种类耗材,对库存物品的数量及有效期限进行预警提示。

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采购库存量不足的相关物品,对物品的使用顺序进行合理排序,以免出现物品积压的状况。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8.0对该次实验的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2 结果将信息化技术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2015年介入耗材管理中出现了4例差错事件;2014年该院导管室护理管理中没有介入信息化技术,共出现了16例差错事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 讨论近年来,介入诊疗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次性介入耗材的使用数量和类型在不断的增长,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介入材料的日常护理管理。

人工管理较为容易出现错误失误;同时,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也不能对库存商品的准确数量和金额进行量化管理;更重要的是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不能进行快捷便利的信息查询,也不能进行准确的统计汇总分析[5]。

导管室护理管理需要寻找新的管理方式是当前临床医学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介入信息化技术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导管室护理中介入信息化技术管理已成为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介入信息化技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①一次性介入耗材的量化管理。

导管室护理管理中介入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对一次性介入材料的量化管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在导管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对其进行信息化技术管理,可以显著提高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科学化管理的进程。

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管理,使得库存物品的量化管理更加简单方便,准确有效。

管理人员在进行信息化管理之前,必须对库存物品进行盘点,准确弄清库存物品的数量,同时通过人工的细心计算,准确统计库存物品的数量及其金额[6]。

人工清点库存会大量消耗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信息的数据量比较大,会消耗大量的材料,管理人员在管理材料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疏漏,这就会对数据管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而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应用正好避免了这些不足。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使用信息管理软件,库存物品的所有基本信息不需要通过人为盘点就可获得,为护理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以让护理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关注患者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护理人员护理的质量。

除此之外可以对物品的消耗量,库存量,有效期等基本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及时的信息提示;管理人员可以科学分析及预测库存物品的正确使用顺序及其合理的采购计划。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为医院进行有效的成本效益分析提高较为详实的资料。

总而言之,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介入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医院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减少浪费的可能性,为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7]。

②患者手术资料的信息化管理。

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介入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对患者手术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还能改善医疗护理的质量。

对患者手术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业务收入及成本核算进行总结分析,并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我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及质量控制进行快速的查询。

尤其是患者在进行手术时为了和现在的手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较为方便快捷地查询患者以往的手术资料,为医护人员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准确的指导作用[8]。

传统的查询方法会消耗管理人员大量的精力和体力,甚至会出现差错,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查询提供了方便,为医护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从整体上改善了医疗护理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