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旅游策划方案
黄帝故里的文化传播漫谈

黄帝故里的文化传播漫谈作者:高鹏宇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02期[摘要] 位于新郑市的黄帝故里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诞生地,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拜祖寻根成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愿。
黄帝故里的文化传播不仅是传播炎黄子孙的文化认同感,更是一种团结海内外华人的精神力量。
因此,黄帝故里的文化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黄帝故里;寻根拜祖;文化;旅游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每年举办的拜祖大典吸引着无数的华人聚集于此,它已不仅仅是一种祭祀仪式,更是一种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意识传播。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五千年前,我们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黄帝在这里出生,并教会人民如何造舟车,如何养桑蚕,何时播五谷,带领当时的人民创造了中华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相传,农历初三时轩辕黄帝统一天下的日子,后人为了表达对轩辕黄帝的尊敬以及崇拜,从春秋时期就开始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
一、黄帝故里拜祖游的发展及问题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据考证被认为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诞生之地。
黄帝故里的拜祖大典开始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在这几千的历史中,我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华之根对我们的意义,更忽视了文化寻根在生命旅程中的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见好转,文化寻根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黄帝故里的拜祖大典是源于血缘的认同,在强化血缘的延续的基础上,将民族的血脉与文化认知的血脉融合在一起,而这正是我们对黄帝故里祭祖认同的基础。
黄帝故里的拜祖大典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认可,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在这种精神的延续下,物质的发展也是相应的。
由于拜祖大典的举行,河南的旅游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不仅是普通游客的增加,连海内外知名人士以及政府官员也来此拜祖观光。
可以说,一批批,一群群的宾客的寻根旅游为黄帝故里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黄帝故里调研报告

“黄帝故里”调研报告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毁建,明清修葺。
明隆庆四年(1570年)于祠前建轩辕桥。
景区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突出了中华民族寻根拜祖主题。
从北至南依次为拜祖区、故里祠区、广场区三大板块。
拜祖区有轩辕丘、黄帝纪念馆、黄帝像、中华文明圣火台、文化长廊、拜祖广场等。
故里祠前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轩辕桥下姬水河潺潺横流,指南车、日晷、汉阙等景观交相辉映,祠内有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四妃嫫母像。
景区从南至北有13米宽的红色花岗岩大道,中间是5米宽的黄色花岗岩拜祖圣道,象征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薪火相传。
基本简介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轩辕路北,占地面积100余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仪式和历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现场。
1996年底被命名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0年10月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旅游景区"。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
自汉代建轩辕故里祠以来,历史有毁有修。
明代隆庆四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清乾隆二十九年修葺,《重修大殿碑记》记载:“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
行在北有轩辕丘遗址,乃当年故址”。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新郑市人民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黄帝故里进行了多次整修、扩建和改造,特别是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
可以说,黄帝故里历经了千年风雨沧桑,见证了历代王朝沉浮,而黄帝故里的变迁历程恰恰是社会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缩影。
民俗庆典类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研究——以“三月三”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为例

Tourism Overview83Tourism Planning旅游规划民俗庆典类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研究——以“三月三”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为例吴亚亚1,2一、民俗庆典类文化遗产概述民俗庆典类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民俗文明传承范畴的文化遗产而言的,其是通过人们代代相传、口口相传而保存并发展而来的文化形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倾向于精神文明传承范畴。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者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在民族、地区代代相传,具有活态性而非历史的“遗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依然是人们生活中精神文化的组成内容。
2001年,昆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拉开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序幕,体现了政府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及树立文化自信的积极态度。
特别是以“天地之中”理念为登封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凸显了嵩山历史建筑群在中华文明的特殊地位,实现了“申遗”成功的目标,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不可忽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类别分为口头传述、表演艺术、民俗和节庆、文化场所、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几大类。
其中,民俗庆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形式,不仅涵盖现代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娱乐习惯,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文化生活的价值和方式。
因此,具有一定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俗文化地区往往容易受旅游者的青睐。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民俗庆典类文化遗产的精神层面的意义在于当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俗中的庆典活动。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属于基于人物纪念的民俗庆典类活动,充分体现了地域民俗和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
游黄帝故里

游黄帝故里在我们新郑,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果你来这里游览,一定会大饱眼福。
我们新郑还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乡,提起黄帝故里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星期天,我跟随爸爸妈妈一起去黄帝故里游览了一番,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我们先来到了百家姓广场,最醒目的是那座矗立在广场中央的大鼎,我登上台阶,来到大鼎前看到了它的高大雄伟。
然后我又来到了姓氏坛前,那上面刻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各个姓氏,我姓常,我找到“常”字,并用手摸了摸。
在百家姓广场,我感到中华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
游完百家姓广场我又准备去故里景区,走近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两座高大的石雕,石雕上面悬挂着“黄帝故里”四个大字。
走过门去,你会看见道路两旁的松树井井有条地排列着,好像在欢迎各位游客。
走在光滑的道路上,看着周围的景物,无不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接着,我们来到一座小桥旁,这就是被称为“中华第一桥”的轩辕桥。
桥下河水清澈,各色的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有的一群游在一起,仿佛在讨论什么;有的独自穿行,好像在欣赏周围的景物;有的两三条聚在一起,好像在讲故事……这些小鱼形态万千,好看极了!再往里走,我们穿过一个大厅,就来到一座大殿前,听导游说这是“黄帝祠”,走进屋内,我看到了里面供奉着我们炎黄子孙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和他的两个夫人嫘祖和嫫母的金身塑像。
屋子周围还有很多壁画,都是介绍黄帝为我们人类所做的贡献。
看后让我不禁感到:轩辕黄帝不愧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啊!走出大殿,我们又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走过竹林,我就来到了拜祖广场,广场东西两侧各有一道古香古色的长廊,长廊两旁挂着黄色的旗帜,游人如果累了就可以坐在长廊两侧休息。
广场北面正中央是庄严高大的轩辕黄帝塑像,我看到很多游人在黄帝像前烧香祈福。
不知不觉我们又来到了黄帝纪念馆里,一进大门,我就看到了象征着中华儿女血脉相连的中华根,里面还有很多图片和书法作品。
这里还有一个地下宫殿,我来到地宫看到了一些历史文物,听到了悠扬的古乐声,让我感到像是到了古代一样。
黄帝故里调研报告

“黄帝故里”调研报告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毁建,明清修葺。
明隆庆四年(1570年)于祠前建轩辕桥。
景区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突出了中华民族寻根拜祖主题。
从北至南依次为拜祖区、故里祠区、广场区三大板块。
拜祖区有轩辕丘、黄帝纪念馆、黄帝像、中华文明圣火台、文化长廊、拜祖广场等。
故里祠前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轩辕桥下姬水河潺潺横流,指南车、日晷、汉阙等景观交相辉映,祠内有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四妃嫫母像。
景区从南至北有13米宽的红色花岗岩大道,中间是5米宽的黄色花岗岩拜祖圣道,象征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薪火相传。
基本简介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轩辕路北,占地面积100余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仪式和历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现场。
1996年底被命名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0年10月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旅游景区"。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
自汉代建轩辕故里祠以来,历史有毁有修。
明代隆庆四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清乾隆二十九年修葺,《重修大殿碑记》记载:“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
行在北有轩辕丘遗址,乃当年故址”。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新郑市人民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黄帝故里进行了多次整修、扩建和改造,特别是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
可以说,黄帝故里历经了千年风雨沧桑,见证了历代王朝沉浮,而黄帝故里的变迁历程恰恰是社会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缩影。
河南文化旅游活动方案策划

河南文化旅游活动方案策划河南文化旅游活动方案策划引言:河南作为中国重要的中心省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河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吸引力。
本文将根据河南省的文化资源,策划一系列河南文化旅游活动方案。
一、活动方案概况: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组织参观河南的历史文化名胜,包括郑州、洛阳和开封等城市;第二阶段是参与一些传统的文化体验活动,如学习中国书法、制作瓷器等。
二、活动详细计划:1. 第一阶段:参观历史文化名胜1.1 郑州:1.1.1 参观嵩山少林寺:少林寺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塔林、少林寺和少林寺武僧表演等。
1.1.2 参观黄河风景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游客可以感受黄河的壮丽景色,并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1.2 洛阳:1.2.1 参观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之一,里面有许多精美的佛像和壁画。
游客可以参观这些文物,并了解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
1.2.2 参观白马寺:白马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游客可以了解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式,并参观寺庙的建筑和文化。
1.3 开封:1.3.1 参观大中祥符坛:大中祥符坛是中国历史上的祭坛,游客可以了解坛的历史和文化,并参观祭祀仪式。
1.3.2 参观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幅重要的绘画作品,游客可以欣赏这幅作品,并了解宋代的生活和文化。
2. 第二阶段:传统文化体验活动2.1 学习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可以学习书法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并亲自尝试写字。
2.2 制作瓷器:河南是中国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游客可以学习制作瓷器的工艺,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瓷器作品。
三、活动推广方案:1.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通过在微博、微信和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活动的相关信息和照片,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
2. 与旅行社合作推广:与一些知名旅行社合作,将活动作为他们的旅游线路之一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参加活动。
郑州旅游攻略

郑州旅游攻略郑州是中原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
这里既有古老的文化遗产,又有充满活力的现代风貌,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古老的文化氛围,探寻中华民族的根源。
一、旅游景点嵩山:嵩山是郑州的著名景点之一,拥有壮丽的山水风光,是登山、徒步和游览的好去处。
此外,黄河小浪底也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这里有壮观的峡谷、瀑布和水库,景色优美。
还有嵩山少林寺,这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新郑黄帝故里:新郑黄帝故里是中国人文始祖黄帝的故里,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黄帝祭祀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郑州城隍庙:是郑州市现存最大的明清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郑州北大清真寺:是郑州市区现存唯一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大型清真寺院。
佛光寺:位于中原区西流湖公园西北,是郑州市内现存唯一的唐代木结构建筑群。
关帝庙:位于西流湖公园西北,始建于明,现存明朝所建大殿一间以及新建牌坊一个。
大河村遗址:位于中州大道北,是郑州市内最早的原始村落遗址。
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嵩山南麓嵩岳寺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飞庙:位于巩义市,是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地方。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乡。
打虎亭汉墓:位于新密市,是东汉时期的墓葬群,有“中华第一汉墓群”之称。
登封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是文人学士讲学论道之所。
二、美食推荐烩面:烩面是郑州的传统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口味而受到喜爱。
烩面的面条劲道有嚼劲,汤汁浓郁鲜美,是郑州人民喜爱的经典美食之一。
胡辣汤:胡辣汤是郑州的特色小吃之一,以肉丸、肚丝、鱼丸等多种食材为主,加入辣椒、醋等调料,味道鲜辣可口。
油馍头:油馍头是河南的传统面食,馍头外酥里嫩,吃起来有一种特别的味道,通常搭配烩肉等食材一起食用。
蒸饺:蒸饺是郑州特色小吃之一,选用精细的面粉和新鲜的食材制作而成,口感嫩滑,味道鲜美。
太昊陵营销策划方案

太昊陵营销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太昊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它是黄帝的陵墓,被誉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太昊镇境内,地处黄帝故都的核心区域,距郑州市区3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仅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太昊陵景区目前面积约为8.5平方公里,其中太昊陵陵园约2.5平方公里,是一个集文化、遗址、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二、目标市场分析1. 海内外华人游客:海外华人对中华文明非常感兴趣,太昊陵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 国内游客:国内各地的游客也对历史文化旅游非常感兴趣,太昊陵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遗址之一,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
3. 学生团体:由于太昊陵具有很高的历史教育价值,许多学校会组织学生团体来太昊陵进行参观学习。
三、目标市场定位太昊陵希望以中华文明为主题,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华文明的展示平台,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学习和体验。
定位方向为高端文化旅游市场,为游客提供专业的文化导解、舒适的游览环境和精致的文化商品。
四、营销策略1. 品牌宣传(1)建立太昊陵的品牌形象:制作太昊陵宣传片,通过电视、网络等多渠道投放,展示太昊陵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2)加强网络宣传:建立太昊陵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及时发布相关资讯和活动信息,与游客进行互动和交流。
(3)参加旅游展会:参加国内外的旅游展会,向专业人士和潜在客户展示太昊陵的特色和优势。
2. 拓展海内外华人市场(1)与华人社区合作:与海外华人社区进行合作,开展太昊陵的宣传活动,并组织华人游客来访。
(2)开展定制游活动:针对华人客户的需求,开展定制游活动,提供独家导览、文化交流等服务。
3. 深度挖掘国内市场(1)拓展学校市场:与教育部门进行合作,推广太昊陵的历史教育价值,并提供专业的历史文化教育活动。
(2)加强旅行社合作:与国内各大旅行社进行合作,将太昊陵纳入团队旅游线路,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设计及其线路组织
产品设计
依托资源,以市场为目标,开发设计8大系列旅游产品: ①观光旅游产品: ②休闲旅游产品: ③文化旅游产品: ④修学旅游产品: ⑤民俗旅游产品: ⑥康体旅游产品: ⑦特种旅游产品: ⑧节庆旅游产品:
产品设计及其线路组织
重点项目策划
“文明之光”景区——文明怀古:对悠久历史的遐思怀念和对中原文明的追索寻觅。 “民俗采风”景区 ——休闲娱乐:在文化氛围中消遣、娱乐以获得精神上的放松。 “地理揽胜”景区 ——求知修学:在了解黄河文化中获得自然和人文知识的熏陶。 “文物瑰宝”景区 ——爱国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古街余韵”景区——美食购物:品尝地方风味食品和购买旅游纪念品。
开发定位及其发展战略
品牌标识 依托始祖山自然地理景观建设黄帝文化公园。 将始祖山建设成为新郑乃至郑州和河南的首选绿 旅游目的地之一。营造成景观山、文化山、政治 山、形象山、符号山。以“始祖山——中华祖 山”、“轩辕丘——黄帝故里——中华祖庭”、 “上古文化的露天博物馆”。 塑造新郑市“黄帝故里——中华祖庭”的整体旅游 形象。
产品单一 市场狭窄
政府形象
具有轰动性
黄帝文化旅游的内涵
祖先崇拜
形象工程 政府形象
具有轰动性
规划背景及其开发条件
自然环境背景——中国地理景观过渡带——始祖山 1。中国地势的过渡带 2。中国地貌的过渡带 3。中国水系的过渡带 4。中国气候的过渡带 社会经济背景——中国人文始祖发祥地——轩辕丘 1。裴李岗文化 2。仰韶文化 3。郑韩文化 4。黄河文化 5。中原文化 6。黄帝文化 文脉提炼: “中国地理中枢, 中华人文圣地”
开发定位及其发展战略
特色为本 以“始祖山”为景,整体营造其“久”和“远”; 以“轩辕丘”为媒,巧妙借用其“名”和“人”; 以“皇帝故里”为脉,充分体现其“朴”和“真”。 以“民族凝聚”为根,突出中华民族凝聚力
开发定位及其发展战略
整合资源 能以黄帝文化为龙头,以新郑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为 依托,确立黄帝文化、河南“根文化”(中华文明之根、中华民族之根)的龙 头定位,把新郑打造成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民族圣地、历史文化名城、中原 地区的热点旅游城市。 以始祖山(具茨山)旅游开发为龙头,整合周边文化,附带城区旅游 一岗——裴李岗 一山——始祖山 一丘——轩辕丘 一园——中华古枣园 三城——郑韩古城、华阳古城、苑陵古城 十大名人——黄帝、郑庄公、邓析、韩非、郑国、白居易、李诫、 许衡、 高拱、 十陵——少昊陵、郑王陵、韩、郑武公陵、子产陵、后周皇陵、欧阳修陵、 一百姓氏——
问题的提出
1. 2. 3. 4. 5.
引爆性的2003年的空前的公拜活动收效甚 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可能原因分析: 祭祖旅游产品及其市场的特性 策划本身问题 对市场的估计 操作失灵 不可预见
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丰富唯一的旅游资源,但相对分散 便捷立体的交通支撑,但景区主干道等级规模差 理智的政府引导角色,但目标不够明确 积极的市场参与热情,但后续性难以保证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后进市场 传统祭祖旅游产品的局限性 产品 三、机遇(Opportunity )分析 国家政策:政府形象工程建设,凸现民族凝聚力符号传播 四、威胁(Threat)分析 祭祖旅游市场产品限制 亚文化的发展难以预测
河南省新郑市
黄帝故里文化旅游
策划草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5年10月10日
汇报提纲
文化旅游的特征 黄帝文化旅游的内涵 新郑黄帝文化旅游评价 黄帝故里文化策划 黄帝文化旅游开发定位 发展战略 功能区划 项目策划 产品设计 线路组织
文化旅游特征
旅游季节性明显
产品设计及其线路组织
一、交通规划 1、入口及其停车场 2.道路等级划分 3、道路断面设计 4、交通工具 二、线路组织 1、对外交通 2、游览线路组织 3、专题旅游线路组织规划
产品设计及其线路组织
对外交通
产品设计及其线路组织
内部交通
(1)一级环线及其节点
(2)二级环线及其节点
(3)三级环线及其节点
1. 始祖山黄帝文化公园 2. 新郑城露天项目策划
一园一馆一带
一、始祖山黄帝文化公园
二、新郑市露天博物馆
裴李岗文化博物馆 郑王陵博物馆 郑韩故城 新郑市博物馆
三、新郑环城游憩带
新郑市区旅游 郑州市区旅游
功能区划及其项目策划
一、始祖山黄帝文化公园项目策划 ◆功能定位: 登山祭祖、公拜黄帝、综合游览观光 ◆功能区范围: 以始祖山为主体,包括青岗庙水库、千户寨村镇、黄帝岭、黑龙潭等周边 景区,构建大始祖山,营造神圣之山。 ◆开发方向: ◇始祖山自然地貌景观观光、黄帝文化寻踪、朝觐祭拜为主。 延伸始祖山及其山脚腹地,从仰望坡开始,将千户寨全部纳入大始祖山景 区建设。 近期项目:2006年黄帝公拜大典辅助场景建设、外围建设,如辛庄——千 户寨道路建设。 远期规划:主体绿化、协调建筑、精选项目、黄帝文化公园建设。依托始 祖山背景。
开发定位及其发展战略
最终目标
以始祖山为背景,以黄帝文化为龙头、 以上古文化为支撑、以考古文化及郑韩文化 为辅助,兼顾大众旅游和专题旅游。重点建 设始祖山黄帝文化公园、轩辕丘黄帝故里、 郑韩故城,积极做好营销策划和市场宣传。 将新郑市整体建设成为黄帝文化旅游城。
功能区划及其项目策划
组团布局,点、线、面结合 三带三段一片一中心
功能区划及其项目策划
二、新郑市露天博物馆 郑王陵博物馆 ◆功能定位: ◆功能区范围: ◆开发方向: 新郑市博物馆 ◆功能定位 ◆功能区范围 ◆开发方向 裴李岗文化博物馆 ◆功能定位 ◆功能区范围 ◆开发方向
功能区划及其项目策划
三、新郑环城游憩带 ◆功能定位: 休闲度假、求知修学、观光游览 ◆功能区范围: 一片:郑风园、黄帝故里、郑王陵 博物馆、新郑市博物馆、郑韩故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