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鱼苗成活率做好这9点
五招教你如何提高小草鱼注射疫苗后的成活率

五招教你如何提高小草鱼注射疫苗后的成活率!每年5-7月,都是小草鱼注射疫苗的繁忙时期,中山黄圃康之园的技术员最近走访鱼塘发现,这个阶段的小草鱼已进入第二次疫苗注射,许多养户的草鱼苗注射疫苗后成活率都不理想,即死亡率较高,解剖发现鱼的肝胆肠道有不同程度的病变,肝脏发白,绿肝,肠道发红充血,镜检发现有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阿亮也特别发现,疫苗注射后死亡率较高的鱼塘水质普遍较差,蓝藻,水体有机悬浮物较多,水质常规指标超标等!一、水质底质管理小草鱼塘前期投喂粉料较多,底层鱼类没有,鱼苗吃剩的料较多,积累在塘底易滋生蓝藻,寄生虫和细菌,因此建议定期15天使用强氧化性的底改产品,例如底质净化颗粒(主要成分:过硫酸氢钾)1包4亩1米水深进行改底,改底后第二天适量补些活菌例如降安灵(主要成分:芽孢杆菌),坚持如此循环管理。
二、鱼苗体质护理在注射疫苗时,同行都知道肝脏或体制较差的鱼苗,注射疫苗后能存活的几率是非常低的,所以建议定期内服一些增强免疫力的产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黄芪多糖免疫颗粒(主要成分:黄芪多糖提取粉,甘草);保护肝胆,可选择一些粉碎度较高,成分有保障的中药产品例如芳草公司的三黄散和板黄散(主要成分:板蓝根,大黄),每15天交叉内服一次。
三、投喂管理小草鱼的投喂管理尤其关键,投喂时要尽量的准确计算出鱼苗存塘量,做到精准投喂,7-10朝鱼苗的投喂量控制在8%左右,10.5~12朝和3~5寸鱼苗的投喂率都控制在5%左右,若遇到天气不好时应该适当减料或停料,极端天气或温差变化较大,鱼苗极易出现应激反应,建议使用一些抗应激的产品例如抗应激vc,渔用干姜膏(主要成分干姜),保护鱼体粘液,提高鱼苗的抗应激能力。
四、注射疫苗前的操作流程A.注射疫苗前3天开始减料,前1天必须停料。
B.拉网前可提前4~8小时使用抗应激的产品,例如泼洒姜(成分为干姜),保护鱼苗的粘液。
C.练网,黄圃叫吊池,常规是吊池2-4个钟,若拉网前就出现鱼苗死亡较多的池塘可以吊池过夜,把已发病的鱼苗淘汰掉,提高注射疫苗的成活率,同时也可降低注射成本。
提高金鱼存活率的饲养方法,春季金鱼的防病原则

提高金鱼存活率的饲养方法,春季金鱼的防病原则春季金鱼的防病原则一、饲养管理1、饲料,这个季节的饲料很重要,首先不建议喂食水蚯蚓等活饵,因为这个时候的活饵,可能带有大量的细菌,即使经过我们处理,也很难保证饲料的清洁。
当水温高于15摄氏度时,可以喂食一些蛋白含量较高的颗粒饲料,或是喂食冻红虫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
2、水质的保持。
在春季,自来水厂有可能投放比冬季更多的消毒药物,因此,有可能这个时期的自来水中含有较高的氯,要做好晒水工作,在晒水的同时,可以添加大苏打,鱼乐宝、鱼福宝等水质处理药品。
充足的阳光,我们更容易得到绿水,这个时期绿水饲养时非常好的,但也要注意绿水的水质管理。
换水时注意温差的变化。
3、尽量不要购进新鱼。
原因不说了。
4、定期投放药物,达到预防的目的。
可以定期向水中投放土霉素+盐、或呋喃西林+盐等一些药物,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
在饲养中要注意观察,发现鱼病,及时治疗。
鱼病如果在早期能够得到对症治疗的话,治愈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二、防病要点1、做好准备工作。
把金鱼放到室外之前,应把室外的鱼缸和其他的一些工具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消毒。
消完毒,将其洗干净,然后灌满新水,再添加些许老绿水,放到阳光下晒几天,尽量使室内和室外的水温一样,就可以在一个晴朗和煦的日子把金鱼放进室外的缸内。
2、做好防病工作。
一般在阳春三月,金鱼的抗病力不强、体质又比较弱,所以很容易患烂鳃病、白点病、水霉病。
为此将金鱼移出盆的时候要小心地操作,千万不要擦伤鱼体,并防止寄生虫和细菌侵入鱼体,防止金鱼患病。
3、做好管理工作。
由于金鱼刚刚结束冬眠,其消化系统的功能还没有恢复,如果在这个时候将金鱼移出盆,改变了其环境,在48小时之内,金鱼不能完全适应,因此要将金鱼喂食量减少或者不喂。
金鱼被移出盆后,要经常在阳光下晒一晒,入夜时要用东西将鱼缸盖住,防止晚间的气温突然下降,将金鱼冻死。
在金鱼快要产卵的时候,换水不要换得太勤,而且要适当地调节换水量,不能换得太多。
池塘鱼苗养殖管理技巧:改善养殖环境的方法

池塘鱼苗养殖管理技巧:改善养殖环境的方法池塘鱼苗养殖是一项常见的养殖方式,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我们需要关注并改善养殖环境。
本文将介绍几种改善养殖环境的方法,旨在帮助养殖者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一、水质管理水质是池塘鱼苗养殖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水质有利于鱼苗的生长和健康。
首先,应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等。
合理调控水质指标,保持其在适宜范围内。
1. 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泥沙和残饵,避免积累引起水质污染。
2. 增加水体流通:增设水泵、增氧设备或水流进出口,促进水体流动,提供充足的氧气,改善水质。
3. 控制投饵量:合理控制每次投饵量,避免过多的饵料残留在水中,以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二、饵料管理饵料是鱼苗生长的重要来源,合理的饵料管理可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1. 合理选择饵料:根据鱼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饵料,如颗粒饲料、粉状饲料或鲜活饵料等。
饵料的成分应丰富全面,符合鱼类的饮食需求。
2. 控制饵料投喂量和频次:适量投喂,不要过度喂养,避免饵料残留过多引起水质恶化。
根据鱼的摄食能力和生长状态,合理控制饵料投喂的量和次数。
3. 增加饵料的可溶性:可选择添加一些可溶性饵料,如蛋白质饵料、维生素C等,提高饵料的可溶性,提高鱼苗对饲料的利用率。
三、生物防治合理的生物防治能够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保障鱼苗的健康。
1. 引入天敌:根据鱼苗常见的病害和害虫,可以选择合适的天敌来进行生物防治。
例如,在池塘中放养食肉鱼类,可以有效控制蚊蝇幼虫和虫蛆的滋生。
2. 使用生物制剂:可选用病原微生物、有益菌、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这些生物制剂具有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特点,对鱼苗没有不良影响。
3. 定期消毒:定期消毒养殖设备和池塘,避免病菌滋生和疫病的传播。
消毒剂的选择应当注意对鱼苗的安全性。
四、温度控制温度是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合适的水温能够促进鱼苗的正常生长。
1. 夏季降温:夏季高温容易引起鱼苗的厌食和中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水温。
如何提高青鱼成活率人工繁殖方法 - 养殖技术

如何提高青鱼成活率人工繁殖方法-养殖技术青鱼的成熟期比鲢、鳙、草亲鱼迟,而且性腺发育一般难达到Ⅳ期末的催产标准,因此,应采取催熟的办法。
在催产前15天-20天拉检查亲鱼的成熟情况,及时将成熟较差的雌、雄亲鱼催熟1次-3次。
催熟激素以LRH—A3的效果最好,剂量每千克亲鱼重控制在0.1-0.2微克。
如何提高青鱼成活率人工繁殖方法,具体来了解一下:亲鱼培育池选择四周环境安静,无干扰,水深在1.5米以上。
青鱼搭配在草亲鱼塘,每亩水面搭配1组-2组,不混养鲤鱼;饲料以活螺蛳为主,辅投少量精料;水质保持清新、无污染,含氧充足,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亲鱼培育池最好长期保持有不间断的微流水,催产前1个月逐渐增大流速,刺激亲鱼,促进性腺发育,从而使亲鱼达到成熟。
保持水质清洁、无毒、含氧充足。
防止敌害进入环道危害鱼卵、鱼苗,采取80-100目铜筛绢过滤孵化用水。
调节好孵化水流速,脱膜前和溶膜后的流速控制在0.25米-0.3米/秒,溶膜时调节为0.3米-0.5米/秒。
勤洗过滤沙窗,防止纱窗堵塞,避免逃卵、跑苗。
选择无伤、体质健壮、腹部柔软、富有弹性、生殖孔微红、松弛略突出、手摸腹部有液体状感觉、卵子发育到Ⅳ期末的雌亲鱼和轻压腹部生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的雄亲鱼用于人工催产。
催产激素以LRH—A加PG0.6千克左右混合注射效果佳。
采取两针注射,第一针剂量:每千克亲鱼重2-4微克LRH—A加0.1-0.2个PG,第二针剂量为15-20微克LRH—A 加0.5-1个PG,雄性剂量减半。
两针相距时间8-12小时。
水温在25-27℃时的效应时间为8-10小时。
在效应时间前1小时左右,应认真观察亲鱼发情动态,及时进行人工授精。
一、亲鱼的收集和培育:收集亲鱼一般都在冬季和捕捞成鱼同时进行。
据调查生产鱼苗的单位大部分不生产青鱼苗,而生产四大家鱼苗的单位青鱼又是少数,青鱼仅占四大家鱼的5—8%。
针对青鱼少的情况,为多产青鱼苗,在青鱼培育的安排上应恰到好处:既应培育好青鱼,又要节约鱼池、饵料和人工。
提高夏花鱼种养殖成活率技术

提高夏花鱼种养殖成活率技术赤峰及周边市区的大中型水域以养殖草鱼、鲤鱼、鲢、鳙鱼为主,由于其水质、气候条件所限,家鱼的夏花养殖及供给成为大中水域的养殖瓶颈,笔者在多年养殖家鱼夏花的基础上总结出只有适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是提高家鱼出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一、池塘准备1.池塘的清整清塘时间可选择放苗的前10天晴天中午,方式为干法清塘,即池塘水深在10厘米左右,清塘用量为生石灰75~100千克/亩、漂白粉为30克/立方米。
泼药的次日中午需充分搅动池底,使药效渗透到底泥中,以确保清塘效果。
鱼池消毒后的5天内,用梗绳拉底泥2次,使底泥中轮虫卵暴露出来及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气体充分释放出来后,鱼苗可下塘。
肥水下塘鱼池可注井水30~50厘米并堆施有机肥,首次堆肥0.5立方米/亩,以后视水质情况进行追加;清水下塘可在放苗前3~4天加注井水,水深以50厘米为宜,放苗后2~3天堆施有机肥。
2.放苗前水质监测鱼苗下塘前1~2天对池水进行全面检测,尤其是肥水池塘。
检测pH值、氨氮的高低、浮游植物的多寡及浮游动物种类,要求pH值7.5~8.5、离子铵小于0.6毫克/升、透明度30厘米左右、浮游植物中蓝藻不为优势种、浮游动物为小型轮虫的为最佳。
二、鱼苗的暂放目前经过长途运输的鱼苗多采用塑料、筛绢网箱进行暂养。
塑料网箱调温易操作、抗风浪强但要注意防止缺氧,筛绢网箱水温、溶氧与鱼池相同,但不抗风力、鱼苗易贴箱。
放养负苗时间应选择近期不会降温、无风、晴天的中午,放养密度在30万~50万尾/亩。
经长途运输的鱼苗水温略高于池塘水温,需把装苗的塑料袋整体泡在水中,袋中与鱼池水温相同时方可放苗。
放苗时把袋子平稳地放在网箱中,轻提袋角使苗缓缓游进箱中。
鱼苗暂养投喂的鸡蛋黄必须确保细度和足量。
蛋黄细度如小于60目,投喂量1~4个蛋黄/万鱼苗,以90%以上鱼苗吃到为宜。
鱼苗喂好后,轻解网箱把鱼苗缓缓放入池中。
三、日常管理1.合理投喂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养殖中很难做到适时下塘。
提高虹鳟鱼苗种成活率的几项措施

o苗种 繁育
d i1 3 6 /.s n 1 0 — 6 5 . 0 2. 8 0 3 o : 9 9 ji . 0 4 7 5 2 1 0 . 1 0. s
提 高 虹 鳟 鱼 苗 种 成 活 率 的 几 项 措 施
重 的 1 ~ 1 。坚 持 做 到 “ O 2 四定 ” : 质 、 即 定 定
3 2 营 养 性 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 的 预 防 .
苗种发 生此病 是饵料 原料 中 的脂肪 氧化产生
的 过 氧 化 物 中毒 所 致 , 此 要 注 重 选 择 全 价 配 合 因
量 、 时 、 位 。苗 种 培 育密 度 大 , 定 定 所需 的营 养 完
产 的优质 苗种 , 提高苗 种成 活率打 下坚实 基础 。 为
3 1 病毒性 鱼病 的预防 .
2 注 重 上 浮 鱼 苗 的 精 心 培 育
上 浮鱼苗 从开 食 到 1g这一 阶 段是 虹鳟 养殖 中难度最 大 、 技术 性最 强 的一 个阶段 , 这一 阶段首
虹 鳟病 害当 中 , 毒 性 鱼病 对 虹 鳟 养殖 业 威 病 害最大 。如 传 染性 胰 脏 坏 死 症 (P 、 染 性 造 I N) 传
36 —
一
《 北渔 业》 0 2年 第 8期 ( 河 21 总第 2 4期 ) 2
3 1 3 加 强饲养 管理 .. 注意 调节水 质 , 根据 水质
o病 害防 治
则 , 外用 消毒 药 与 内服抗 菌 药 同时使用 , 选 外用 药 漂 白粉 ( 有 效 氯 3 ) 溶 于 水 , 后 全 池 遍 含 0 先 然 洒 , 池水 成 1 . / 三 氯 异 氰 尿酸 ( 有 使 ~1 2mg L, 含 效氯 8 )全 池 遍 洒 , 池 水 成 为 0 5 使 .5~ 0 6 .
养淡水小鱼不死的小窍门

养淡水小鱼不死的小窍门对于养淡水小鱼的爱好者来说,如何让小鱼健康成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养鱼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去照顾。
而在这个过程中,养淡水小鱼不死是让许多养鱼人烦恼的问题。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养淡水小鱼不死的小窍门。
1.选好鱼缸和鱼类选择一个合适的鱼缸和鱼类是养淡水小鱼的第一步。
鱼缸的大小一定要符合养鱼的需要,而鱼类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择鱼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追求多彩的颜色不要牺牲了鱼类的养殖难度。
养殖不易的鱼类对养殖环境要求高,难以养护,初学者不要贪多嚼不烂。
2.保证水质清洁水质清洁是保证淡水小鱼健康成长的关键。
每周定期更换一部分水是必须的,而手动清洁沉积物和杂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在选择鱼缸的配备和照明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能够提高水质的辅助设备,如过滤器、增氧机、紫外线消毒等。
3.保证水温适宜水温的适宜程度对淡水小鱼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对于不同种类的淡水小鱼来说,其适宜的水温也不同。
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鱼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水温措施,从而保证淡水小鱼的健康成长。
4.给淡水小鱼提供适量的食物对于淡水小鱼来说,食物的供给也是非常重要的。
淡水小鱼的口腔和消化系统比较小,因此,每天的食谱不能过于营养和丰富,不然会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健康问题。
另外,淡水小鱼在成长过程中还需要不同种类的食物,需要根据不同鱼类的需要,给淡水小鱼提供适量的水果、蔬菜、肉类等食物。
综上所述,养淡水小鱼不死的关键在于选好鱼缸和鱼类、保证水质清洁、保证水温适宜、给淡水小鱼提供适量的食物等。
只要我们认真做好这些工作,就能保证淡水小鱼的健康成长。
同时,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感悟。
浅谈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泼 , 体 清洁 , 身 口吹 水 面 , 苗 能 逆 水 游 , 掉 水 后 鱼 苗 留 鱼 倒
鱼 苗培育 以黄豆或者 豆饼磨成浆 投饵为主 , 以施肥 。 辅
豆浆 泼 洒 要量 少 次 多 , 匀泼 洒 。 般 要 求 泼洒2~ 3 均 一 次/
在盘 中剧 烈挣扎 , 头尾弯 曲成圈状 为好 苗 。
d 豆浆 要现磨 现泼 , 。 每天每6 7 黄 豆3~4 。 苗下池 6 m需 d鱼 3~4 后 , d 当鱼池水质 清淡 , 天然饵料 不足时 , 要及时追肥 。
4 鱼 苗 下 塘
41“ 水 后 ” 塘 . 试 下
每隔2~ 3 施 肥1 , 6 m 可 施有 机肥 8 d 次 每6 7 0— 10 g 0 k 或者 无 机 肥5~7 g 保 证鱼 池 有一 定 的天 然饵 料 生物 供鱼 摄 k,
安徽农学通报 ,A h i giSiB l2 1 ,6 1 ) n u r. c. u1 0 0 1 (的关键措 施
张兴伟
( 宿州市墉桥 区畜牧兽 医水产局 , 安徽 宿州2 4 0 3 0 0)
摘 要: 绍 了提 高鱼苗成 活率 的关键 措施 , 介 主要 包括 : 清塘 消毒 、 选择优质 鱼 苗、 时适温 下塘 、 肥 、 适 施 调节水质 、
44 适 时 下 塘 .
容泼 到池 中 , 苗摄食 不均匀 , 水面容 易形成 风浪 , 苗 鱼 且 鱼 随风 浪与池 壁碰撞 , 响成 活率 。 影 水体不 宜过深 , 过深则水
温难 以提高 , 质难 以培肥 。 水 鱼池 要背 风 向阳 、 方形 、 长 东 西 向。 池堤坚实 , 不漏水 , 源充足 。 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提高鱼苗成活率做好这9点
怎样提高鱼苗成活率?
1.一般下池当天不喂食,让鱼适应养殖池的环境,第二天开始喂食。
2.鱼苗入塘前,清塘、除杂、陪水、安全试水工作要做足。
下苗前**好需要试水,确定水
体中清塘药物毒性消失,鱼苗能够适应新环境之后才能放苗。
3.投苗时注意水体的溶氧状况,及时开启增氧设备。
4.预防温差应激,在下苗的时候,为了避免鱼苗产生过大的应激反应,要求苗袋内的水温与池水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可将苗袋放入池内半小时后才放鱼苗。
5.下苗时,需要在上风开阔处放苗,避免鱼群被风吹到岸边和下苗地点不开阔,鱼群一
下不能散开,拥挤而导致缺氧。
6.在运输过程中多少存在对鱼苗的损伤以及经过长途运输后鱼的体质较弱,机体的抗应
激能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原微生物,因此,有必要做消毒和抗应激处理,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7.意防范鱼苗天敌。
鱼苗放入池前几天**好要拉网,确定养殖水体的敌害生物已被完全清
除,才能放苗。
8.同批次、同规格的放一池,避免大小规格差异对个体的摄食和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9.投苗后30天内,少吃多餐,并且尽量沿全池边缘均匀投喂,保证鱼苗摄食均匀饵料足够。
鱼苗养殖注意事项
1、分养管理
鱼苗要根据规格不同合理进行分养,做到回塘所放鱼苗规格相同。
因为规格较大的鱼苗抢食力强,食量大,如果一起与小规格鱼苗放养,会导致小鱼得不到足够的饵料产生体质下
降。
15cm以上的鱼苗,应当在成鱼池塘内养殖,小鱼苗则需要放到专池养殖,以免导致不
同规格的鱼苗争食,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极端问题出现。
2、合理放养
秋季培育出较大规格鱼苗,是提升鱼苗越冬成活率的关键环节,根据水面面积、水位深浅等条件,按实际情况合理放养,促进鱼苗成长。
水位深度1。
5米的鱼池,放养7~8cm 长的鱼苗4千至6千尾/亩,养殖到年底体长可达13~17cm,这对提高养殖收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及时清塘
通过二到三个月培养鱼苗的池塘,通常水质开始恶化,天然饵料减弱,硫化氢等一些有害病原菌及气体增多。
秋季应将鱼苗转到已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养。
将全部鱼苗转出暂养,再对原塘用生石灰75~100千克/亩进行消毒,并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养肥水质,等到药效消失后再将鱼苗转回原塘,确保养殖池塘的净化。
4.病害预防
鱼苗下池后要做好寄生虫的预防和气泡病的出现,这是下池后**容易碰到的两种情况。
寄生虫有车轮虫、指环虫等,这个用对应的药剂治疗即可,一般消毒做到位的出现几率会小很多。
而气泡病的话引发的因素较多,比如水中溶氧较多,鱼苗会增加气泡病发病几率,而氨氮之类的元素偏高的话,尾巴位置也有可能会引发气泡病。
降氨灵之类的药物对于这个有一定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