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鱼苗生长率和成活率的技术要领
鱼种越冬成活率提高关键措施

鱼种越冬成活率提高关键措施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鱼种的成本在整个生产周期占有很大比重。
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降低养殖成本与风险?现提供以下几点供各养鱼户参考: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越冬前要加强鱼种的饲养管理,投喂一些高蛋白的饲料,努力提高鱼种规格和肥满度。
生产实践证明,相同水体环境,膘肥体壮的鱼种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产量高。
二、保证鱼种越冬水质优良,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1、池塘选择位置尽量不要靠近交通要道,以免鱼种受惊吓而消耗营养。
一般选择面积2~5亩、池底淤泥厚10~20厘米、池中无杂草、保水性强的池塘。
水深保持在2米以上并保持稳定的水位。
在寒冷季节应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
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是降低鱼种越冬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2、水质要求鱼种入池前,池塘要用每亩80千克的生石灰清塘后加注新水,进水口要用密眼网过滤,以防野杂鱼混入。
用尿素适当肥水,培育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尿素的用量为每亩2千克,切勿施用有机肥,以免污染水质。
冬季肥水中的饵料生物,不仅可供鱼摄食补充代谢的消耗,而且由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使池水保持丰富的溶解氧。
越冬:冬季鱼种放养八大注意三、适时并池,避免鱼体受伤每年11月份,水温降至7~10℃时,鱼种已基本停食,这时选择晴暖天气并池最好。
鱼种入池时,应用3%~5%的食盐水浸洗鱼种5~10分钟。
鱼种消毒是切断病原体传染、预防鱼病切实有效的办法。
并池早,水温高鱼种活动强,操作易受伤,密集在越冬池中易缺氧;如果并池太晚,鱼体又易冻伤,放人池中损耗较大。
四、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实践证明,越冬鱼种放养过稀,影响池塘利用率,造成浪费;而放养密度过大,又易造成鱼种缺氧窒息死亡,所以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是关键。
一般每亩放10厘米的鱼种3~4万尾,13厘米的鱼种2万尾,16厘米的鱼种不超过1万尾。
养鱼:越冬鱼类安全管护五措施五、加强越冬期管理1、保持较好的透明度:如下雪后,要及时扫除冰面积雪,以免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鱼类养殖鱼苗养护技术

鱼类养殖鱼苗养护技术养殖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鱼类养殖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对于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鱼类养殖过程中,鱼苗的养护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从鱼苗的选育、饲养环境的建设以及养殖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鱼苗养护技术。
一、鱼苗的选育鱼苗的选育是整个养殖过程中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养殖效益。
在选育鱼苗时,首先要选择健康的种鱼作为亲本,保证其良好的遗传品质。
同时,需要根据鱼类的特性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繁殖方式,如人工授精或自然放养。
此外,还应注意及时清理和消毒孵化容器,确保孵化环境的卫生。
二、饲养环境的建设饲养环境的合理建设对于鱼苗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要确保养殖场所的水质良好,鱼苗生长的水质要求较高。
在鱼苗养护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温度、溶氧量、酸碱度等,及时调整和维护水质稳定。
此外,要保持水体流通,避免水质污染,同时提供适当数量的饲料。
三、养殖管理养殖管理是鱼苗养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饲料的管理、疾病预防和生长监测等方面。
首先,必须根据鱼类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选择和配制饲料,确保鱼苗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要及时清理养殖池塘或箱子,保持其清洁卫生,避免病菌的滋生。
定期检查鱼苗的生长情况,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或减少饲料的投放量。
另外,可以采取生物控制剂等方法,预防和控制鱼苗疾病的发生。
四、鱼苗的交接与销售在鱼苗养护完成后,需要进行鱼苗的交接与销售工作。
在交接过程中,应仔细核对鱼苗的数量和品种,确保无误,同时对鱼苗进行适应性训练,以减少运输和养殖过程中的损失。
在销售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方式,确保鱼苗能够及时并安全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总结:鱼类养殖鱼苗养护技术是鱼类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选育鱼苗、建设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养殖管理和严格的交接与销售流程,可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作为养殖技术撰写者,我们应不断总结和推广优秀的养殖技术,为鱼类养殖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鱼苗养殖技术

鱼苗养殖技术
鱼苗养殖技术是指养殖者在养殖鱼类的过程中所应用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包括养殖水质管理、饲料选择、病害防治等方面。
下面将具体介绍鱼苗养殖技术的几个方面。
一、鱼苗水质管理
1、水源选择:鱼类对水源的要求较高,应选用清洁、经过净化的水源进行养殖。
2、水温控制:不同鱼类对水温要求不同,应根据不同种类的鱼类选择适宜的水温进行养殖。
3、水质监测:定期对养殖水质进行监测,测定水中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参数,保证水质稳定、清洁。
4、底泥管理:增加底部水流、适时更换水质,减缓底泥沉积,避免鱼类死亡。
二、鱼苗饲料管理
1、饲料选用:合理选择鱼类所合适的饲料,不同品种、生长阶段和环
境条件下的鱼类,饲料应有所差异。
2、饲料养殖:为了避免水污染和浪费,可以养殖人造饲料供鱼类食用。
3、饲喂管理:根据不同鱼类的食欲,避免过度饲喂,饲喂时间和定量、频率应适应环境条件和鱼类食性。
三、鱼苗病害防治
1、预防为主:养殖过程中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消毒、清洗、通
风等公共卫生工作。
2、常用药剂:纯天然植物提取物等物质可以达到防病效果。
民间一些
药膳如大蒜汁、鲫鱼血可达到抑菌效果。
3、症状观察:鱼苗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发现并加以处理。
如果发现
鱼类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通过以上对鱼苗养殖技术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养殖者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应注重鱼苗的水质管理,科学选择饲料、防治病害等方面,提高
鱼类的存活率,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的技术要点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长期受到人们喜爱与青睐,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直接导致了草鱼的高发病率问题,并加快了其死亡速度,因此,如何提升草鱼养殖成活率,便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提升草鱼养殖成活率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标签:草鱼;养殖成活率;技术要点草鱼具有市场价格高、生长速度快等特征,近年来,广受国内外市场和人们的欢迎。
但在具体养殖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草鱼的发病率通常较高,且控制难度大,由此也对草鱼成活率产生直接影响。
为有效缓解上述问题,需在今后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先进养殖技术,以此提升草鱼养殖成活率。
一、鱼种放养技术草鱼的放养经常以冬季为主,实践过程中,应优先选择规格适中、无疾病的健康鱼种。
在鱼种投放环节,也应尽可能在晴朗天气下进行,在拉网运输过程中。
需妥善操作,以免操作不当对鱼种造成损伤,在正式下塘之前,可使用3~5%的食盐水或58mg的威力碘来浸泡鱼种,若现实条件允许,还可为鱼种注射育苗。
二、饲养管理技术在草鱼生产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属于关键性环节,实践过程中,应对水质、施肥以及投饵之间的关系进行妥善处理,以此为草鱼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水环境,而这对于草鱼成活率的提升很有帮助。
1.饵料的合理投食饵料投石是提升草鱼成活率的关键性手段,实践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如草鱼的活动情况吃食情况、水质、天气状况等等。
与此同时,还应遵循定位、定量、定时等基本原則,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饵料投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水质管理技术人员可结合池塘以及具体的天气状况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向池塘内注射新水,并喷洒益池保、保水灵以及EM菌等生物制剂,对池塘水质进行调节和优化。
与此同时,还应确保投饵施肥的合理性。
实践中,应尽可能的确保投饵的均匀适量,避免出现饵料残留的问题。
进入4月份后,可开始开食引食,但在此环节中,应禁止使用有机粪肥,而是要优先选择水产专用肥,从而可对水浓度进行有效控制,提升水质透明度。
水产养殖中的鱼苗培育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苗培育技术鱼苗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养殖成本、产量和品质。
优质的鱼苗培育技术是提高水产养殖效益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鱼苗培育技术,并探讨其应用。
一、孵化技术1. 孵化场选址鱼苗孵化场需选择位于水质清洁优良、溶解氧含量高、水温适宜的地方。
同时要考虑供水和排水的条件,便于水质的调节和处理。
2. 配制孵化床孵化床的配制需根据具体鱼类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选用鱼苗的产卵场或孵化灌区的底泥作为孵化床,注入合适的水量使床面保持湿润。
3. 产卵和采卵根据鱼类的产卵规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产卵和采卵处理。
常见的方法包括人工授精、回收卵子等。
4. 孵化过程控制控制孵化过程中的水温、光照、饵料等因素对鱼苗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鱼类的生态习性和发育要求,合理调节这些因素,保证鱼苗的健康发育。
二、饵料技术1. 饵料类型选择根据鱼类的生态特性和食性习惯,选择适宜的饵料,包括人工饵料和天然饵料。
人工饵料需注意其营养成分的平衡,以满足鱼类的生长需求。
2. 饲喂方式饲喂方式对于鱼苗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常用的饲喂方式有地面喂食、水中喂食和溶解饲料等。
根据鱼类的生态特性和生长状态,选用恰当的饵料投喂方式。
3. 饲料投喂量控制饲料投喂量的掌握要根据鱼的实际需求进行,既要避免浪费,又要保证鱼类的充分摄食,以促进其快速生长。
三、疾病防控技术1. 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水质和饲料品质是预防疾病的基础。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排查和处理异常情况,保证鱼苗处于良好的生存环境。
2. 疫病监测与防控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病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针对不同疾病采用合适的药物和兽药进行治疗,以降低损失。
3. 规范养殖管理合理调控养殖密度、合理投喂饵料、定期清理池塘等都是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环境调控技术1. 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鱼苗培育的关键。
应定期监测水质参数,进行必要的调节,保持水体的清洁和稳定。
池塘鱼苗培育技巧与经验分享:增加产量的策略

池塘鱼苗培育技巧与经验分享:增加产量的策略池塘鱼苗培育是养殖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提高产量成为许多鱼农关注的焦点。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增加产量的策略和经验,希望对鱼农朋友们有所帮助。
首先,保证池塘的水质是提高产量的基础。
水质好,对鱼苗的生长和养殖效果至关重要。
要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合格。
同时要注意池内的水流,保持水流的稳定性,避免死水区的产生。
此外,要增强水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外界有害物质的进入。
其次,科学饲养是增加产量的关键。
鱼苗的饲养应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配方饲喂。
要根据鱼苗的需要,提供全面均衡的饲料,不仅要考虑到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要注重饲料的口感和易消化性。
此外,要适时进行饲料投喂,定期清理饲料残渣,避免水质受到污染。
第三,科学管理和疾病防治是确保产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制定科学的鱼苗管理计划,包括定期换水、清理池底杂质、控制养殖密度等。
同时加强疾病的预防和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鱼苗的疾病问题。
可以合理使用药物,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第四,池塘环境的改善也是增加产量的途径之一。
通过合理的造底疏浚,改善底质条件,增加水生植物的种植和维护,在池塘周围植被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提升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养殖环境的质量。
第五,合理的池塘利用和养殖模式的选择也对增加产量起到重要作用。
要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和自身条件,合理规划养殖种类和数量。
比如可以选择多品种混养的方式,有效利用池塘的生态资源,提高养殖的总产量。
此外,对于不同品种的鱼苗,在养殖模式上也要有所区别,选择适合的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效益。
最后,灵活运用科技手段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可以提高鱼苗养殖的生产力和效率。
比如运用先进的养殖设备进行饲养,使用自动化喂食设备,提高鱼苗的饲喂效果。
又如运用高效的鱼苗养殖技术,提高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通过合理利用这些策略和经验,鱼农们可以提高池塘鱼苗的产量,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摘要从鱼苗放养前准备、放养注意事项以及放养后饲养管理3个方面对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提高鱼苗成活率、提高水产养殖效益提供指导。
关键词鱼苗;成活率;技术措施刚孵出的鱼苗,由于体型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加上部分养殖户忽视鱼苗培育的细节,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鱼苗的成活率低,直接影响渔民的养殖效益。
因此,结合实际经验,对提高育苗成活率的技术进行总结,以提高养殖效益[1]。
1 准备工作1.1 鱼塘选择与处理(1)鱼塘选择。
一是要有充足便利的水源,以方便更换水;二是池塘堤坝牢固,无渗漏现象;三是要有独立的进出水口系统,以便于能根据需要随意调节水深;四是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以减少发病机率。
(2)放苗前处理。
鱼苗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原微生物。
一是老鱼塘处理:将池水放干,使池底泥暴露在太阳下,时间越长越好,在放苗前10 d注入约10 cm深的水,用生石灰1 200 kg/hm2或漂白粉120 kg/hm2配成乳浊液进行泼洒消毒,要求现配现用;二是新建鱼塘处理:首先注水至鱼塘能容纳的最大水量进行试水,以检测鱼塘有无渗漏问题,试水一般持续1周左右,之后将池塘内的水排放至深10 cm左右时,按上述方法消毒。
1.2 培育饵料生物为保证鱼苗入池后有充足的饵料供其食用,在放苗前池塘中各种饵料生物(尤其是轮虫量)应达到一定的密度,因此要人为向水中施肥,为饵料生物提供适宜的繁殖条件。
常用方法如下:一是消毒后,放苗前1周左右向池塘注水约60 cm(注水时要用60~80目的筛绢布进行过滤,防止带入有害生物),然后向池塘中泼洒预先腐熟的有机肥料(鸡粪、牛粪、猪粪等),投入量为6 t/hm2;二是在池塘角堆积绿肥,让其自然腐败分解,使用量为7.5 t/hm2;三是向其中投入氮肥和磷肥各150 kg/hm2。
1.3 选择优质鱼苗优质的鱼苗是提高培育成活率的必要条件,以免因先天不足导致放养后鱼苗大量死亡。
提高一龄草鱼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一龄草鱼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草鱼是我们最常见的鱼了,在培育一龄鱼种时,恰是鱼病多发季候,以是豢养上要非分特别警惕,确保成活率。
提高一龄草鱼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池塘清整
挖除过多淤泥(留10~15公分),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用量75~100千克/亩。
2、合理放养
一是选择水体枝角类繁殖高峰放养草鱼夏花。
一般放肥200~300千克/亩,7~10天枝角类即达高峰。
二是少量搭养鲤鱼夏花,主要起摄食残饵、腐败的底栖生物及限食作用。
一般1000尾草鱼夏花搭养鲤鱼夏花200~300尾。
3、保证优质天然饵料供应
饵料主要以枝角类、芜萍、浮萍等为主,同时要适当使用精料。
4、改投喂方式,避免“泡头”形成
一是适当增加饵料台的数量,要求5000尾鱼种至少设一个。
二是投食要均匀,避免忽多忽少。
三是鱼病旺发季节适当限食。
5、保证水质清新
一是适时冲水,每次5~10公分,特别在高温季节1~2天要冲水一次。
二是及时将死鱼及未食完的残草及杂物捞出来。
适时拉网,把“泡头”筛选出来,专池或成鱼池养殖。
6、注意鱼病防治
一是采用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浸泡或注射。
二是鱼病旺发季节每隔10~15天用每亩20~30千克的生石灰全池泼酒。
三是每隔半月用大蒜头捣烂按100尾鱼种配蒜头1000克拌饵料投喂,每次连喂3~4天,分别防治草鱼出血、烂鳃和肠炎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吴意孙 . 提高鱼苗培 育成 活率的关键 技术 []农 村养 殖技 术 , J.
2O ,2 ) 06 (1
[] 3陈楚星 . 鱼苗鱼种 的培育技术 [ . J 渔业致富指南 ,O9() ] 2O ,5 [] 4王树林 . 鱼苗如何 防治敌害 []渔业致富指南 , O , ) J. 2 5( 0 9
黄色 ,透 明度 3 0—3 米 ,每 升 水 含 轮 虫 100 5厘 00 个左右 ,生 物 量 2 0—3 克/ 为 好 。池 水 肥 度 0毫 升
陈代谢旺盛等特点。所以要提高鱼苗生长率 和成 活率 ,除了要精养细喂 ,我认为还要抓住以下几
个 环节 :
不够 ,鱼苗会 因缺少饵料而生长不好 ,应立 即在 向阳的池角堆肥或泼洒腐熟 的粪浆 以培肥水质。 发现水质太肥时 ,应先加适量清水冲稀后再放鱼。 如池塘施基肥过早 ,轮虫高峰 已过 ,池水中产生
苗育成夏花分池 ,则每亩放鲢鳙鱼 1 —l 万尾 , O 5
或 草 鱼 、青 鱼 8~l 0万尾 。
伤鱼。在收拢 网片时 ,不能使鱼种搭网。鱼进箱 后 ,应立即洗箱一次,洗去塞住箱眼的粘 液和污
物 。使箱 内外 水 体充 分 得 到 交换 ,防 止 鱼在 箱 内
因缺 氧而 发生死 亡 。
1 鱼 苗 下 塘 关
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环节之一。鱼苗 由于身体纤 弱,对天气 、水温、 水质、敌害清除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 ,稍 有疏忽 , 轻则造成鱼苗不 同程度 的死亡,重则整
个 养殖 过程 全部 失败 。
1 1 检查 清塘效 果 .
过量的大型浮游动物如水蚤 ,抑制鱼苗适 口的小
18 选择 适宜 的放 养 时间 、地 点 和方法 .
活动情况 ,勤 除池埂 杂草。傍 晚查 鱼苗池水 质 , 勤作记 录,安排 明天 投饲、施 肥、加 水等 工作。 此外应随时注意消灭有害昆虫 、害鸟等。及时发 现和治疗鱼病 ,做好各种记录 ,以便不 断总结经
验。
鱼苗放养应尽量选择晴天的中午或下午 ,此 时水温高 ,溶氧充足 ,有利 于鱼苗下塘后迅速恢 复正 常的活动 ,应避免阴雨大风天气或夜间人池。 有风天则应在深水处 的上风头放苗 ,以免在下风
・ 7・ 5
第 3卷 第 3 1 期 2 1 年 6月 01
农 业 与 技 术
A r u tr Te h oo y gi l  ̄ e u e n lg
V0 . l No 3 13 .
J n 2 l u e.O 1
提 高鱼 苗 生 长率 和成 活 率 的技 术 要领
阮寿延
(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盐城 245 ) 2 1 0
鱼苗孵 出 4 5天,可见两个 眼点 ,一 个腰
点 ,在 水 中能 正常 平 游 时 ,应 及 时过 数 下 塘 。 入 池过早 ,鱼 苗太 嫩 ,容易 沉 人 底 泥造 成 死 亡 ,过
解 ,以防危害鱼苗。
12 检查 池塘 中的 残 留药 物 .
迟则影响鱼苗生长,成活率低 。 15 放养规格应该一致 . 同一池塘放养 的鱼苗 ,应 品种相 同,规格一 致 ,并一次放足 ,以免发生大鱼压制或吃食小鱼
鱼苗下塘前 1 2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 , ~ 主要 检查池 塘 中是否 有敌 害生物 。如发 现野杂 鱼 、 蛙卵、蝌蚪 、水生 昆虫等敌害,应重新清塘。同
时拉 网还可 使堆 积 在 池底 剩 余 的 清塘 药 物充 分 溶
但在放养鱼苗前应将鳙鱼全部捕出。
14 及 时下塘 .
17 应鱼 苗饱 食后 再下 塘 . 鱼 苗 下塘前 可 喂一 次蛋 黄 ,每 l O万尾 鱼苗 喂
数 量要 根据池 水肥 度和 天气情 况灵 活 掌握 。
3 日常管理关
饲养鱼苗的主要 日常管理工作是巡塘 。每天 巡塘 3 ,做到 “ 次 三查”和 “ 三勤” 。即早上鱼苗 是否浮头 ,如有浮头应立 即注入新水或 采取其他
运 输过 程 中可 避免 产生 大量粘 液 和粪便 污染 水质 ,
提高运输成活率。此外拉网还可以除去敌害生物。 拉网锻炼须选择 晴天进行 ,在上 午鱼不 浮头
时拉 网 。拉 网赶 鱼 的速 度 宜 慢 不宜 快 。否则 容 易
鱼苗育成乌仔分池 ,一般亩放鲢鳙鱼苗 2 — 0 2 万尾或草鱼、青鱼、鲤鱼苗 1 ~ 0 5 5 2 万尾 ;如鱼
要求池水 以4 ~ 0 0 5 厘米深为好 ,这样经 日 晒
水 温 易提 高 ,光 照 充 足 ,水 质 易 培肥 ,饵料 生 物 繁殖 快 ,有利 于鱼 苗快 速生 长 。
1 1 放养 密度 适宜 .0
使鱼苗在密集过程中,增 加鱼体对缺氧的适应 能
力 。使鱼体 “ 老练”结实 ,经得起 出塘分养 ,在
头 鱼苗 被风 浪 吹到池 边或 压到池 底造 成大批 死亡 。 放苗 时应 将 盛 鱼苗 的容 器 缓慢 倾 斜 于 水 中 ,紧贴
4 拉 网锻炼关
鱼苗经十余天饲养,长到 3 厘米左 右,体重
增加 了几十倍乃 至 1 0 0多倍 ,要求更 大的活动范
围 ,同时 ,鱼 苗 的水 质 和 营 养条 件 已不 能 满 足 鱼
措施 ;勤捞 蛙 卵 ,要 在 早晨 日出前 捞 出 蛙 卵 ,否 则 日出后 ,蛙 卵 下沉 水 中不 易 发 现 。午 后查 鱼 苗
蛋黄一个。方法是将鸡蛋或鸭蛋充分煮熟 ,取出
蛋黄 ,用双层纱布包住 在水 中揉成蛋黄水泼给鱼
苗吃 ,也可投喂饲料酵母或轮虫。坚持鱼苗饱食 下塘 ,其成活率可明显提高。
【 关键词】 住; 领; ; 长 成 率 抓 要 提高 生 率; 活
中图分 类 号 :S 6 . 9 22 文 献标 识码 :C
鱼苗具有个 体小 ,游动力弱 ,取食 能力低 ,
对 外界 环境 条 件 和敌 害 生 物袭 击 的 抵抗 力 差 ,新
来判断。鱼苗下塘时池水 以灰 白色、黄绿色或淡
及 出现规 格不齐 的现象 。
16 调 节水温 .
如药物毒性 尚未完全消失 ,可能导致下塘鱼 苗 中毒死亡。检查方法是 : ()取半桶底层水 , 1 将鱼苗放人底层水 中试验 ,或将鱼苗置于池塘内 的小网箱中,观察 8 2 一l 小时 ,以确定鱼苗 能否 人池 。()经生石灰清塘的可测定池水的酸碱度 , 2 如p H值在 85以下 ,说 明毒性 已消失,可放鱼 .
型浮游动物繁殖 ,干扰鱼苗的活动与摄食 ,可用 03 . p . 05 m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杀灭 ,l 天 p 一2
后可放 鱼 苗 ,或 每 亩 放 养 1 米 以上 的鳙 鱼 种 3厘 30— 0 0 40尾吃掉 大 型 浮游 动 物 。 同时 还 可根 据 鳙 鱼在黎 明前 浮头 轻 重 来 判 断池 水 肥 度 是 否 适 宜 ,
鱼苗下塘时,池水与装 鱼苗容器 的温差 应 先逐 渐 调 整 ,鱼 3C
苗。( )观察池水 ,如有水蚤存在 ,则表明毒性 3
已消失。
1 3 检 查池水 的肥 度 .
苗适应后再下塘。如用 塑料袋充氧运输 的鱼苗 , 应先将塑料袋开 口,缓慢放入预先安置在 鱼池 中 的网箱内,待池 内水温与袋 内一致 ,让池水 与袋
2 分 期 注水 关
鱼 苗 饲 养 过程 中分期 注水 是 加速 鱼 苗生 长 和
参 考文 献
[] 明, 1张 谢震 . 鱼苗高成活率 的培育措施 [】农村养殖 技术 , 0, J. 29 0
() 7
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分期注水的方法是 : 在鱼苗人池时 ,池塘水深 5 一7 厘米 ;然后每隔 O 0 3 5 — 天加水 1 次,每次注 1 ~ 5 O 1 厘米深。注水时 需用密网过滤 ,防止野杂鱼和害虫进入鱼池 ,同 时避免水流直接 冲人池底把水搅浑 ,注水时间和
主要是根据水 色、透明度和饵料生物的丰歉
农 业 与 技 术
21 年 6月 ・ 8・ 01 5
内的水逐渐混合 ,过 2 分钟后再将鱼苗连水一起 0 缓慢倒入网箱 内,以此调节温差 和鱼苗对袋 内气 压 的适应即 “ 缓苗” 。如将鱼苗从袋 中直接倒人池 中, 往往鱼苗死亡率极高。
水面让鱼苗慢慢游出或将盛苗容器缓缓向后拉出, 不可将鱼苗猛然倒入池 中。另外鱼苗人池后不要 马上离开 , 等鱼苗散开游人池 中再离去。如发 要 现鱼苗密集成 团,要用水滴轻轻泼洒 ,使其散开
游入 池 中 。
19 池 水深 度合 适 .
种生长的要求。因此必须分塘稀养。此时正值夏
季 ,故 称夏花 鱼种 。 夏 花鱼种 在 出塘前 需 进 行 2~3次 拉 网锻 炼 。
【 要】 苗 有 体 游 弱, 食 力 对 界 境 件 敌害 物 击 抵 差, 陈 谢旺 等 。 { 商 鱼 具 个 小, 动力 取 能 低, 外 环 条 和 生 袭 的 抗力 新 代 盛 特点 要
提 高鱼苗生长率和成活率 ,除 了 要精养细喂 ,还要抓住鱼苗下塘 、分期注水、 日常管理 、拉网锻 炼等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