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培育技术方案
鳜鱼鱼苗培育技术

鳜鱼鱼苗培育技术鳜鱼苗孵化出来后,须经一段时间的精心强化培育,待鱼苗比较粗状,能够比较容易地摄食饵料鱼后方可出售。
1、培育方式目前,生产中常用流水和静水两种方式。
流水育苗又分孵化缸和环道育苗;静水育苗又分水泥池和网箱培育。
流水育苗成活率比静水育苗高,但生长速度则比静水稍慢。
因此,一般先进行流水培育(在孵化环道),再进行静水培育方式(水泥培育池)。
2、放养密度将开食的鳜鱼苗留在孵化环道或放入水泥培育池培育,鳜鱼苗体长0.8厘米时,放养密度为2~3万尾/立方米;体长1.5厘米时,放养密度为1万~2万尾/立方米。
3、准备配套饵料鱼(1)饵料鱼要求鳜鱼苗培育开口饵料十分重要,如果在鳜鱼开食的3~5天内得不到适口的饵料鱼,后来即使补充饵料,鳜鱼苗也会因为无力捕捉饵料鱼而饿死。
因此,准确掌握鳜鱼开口摄食时间,选择好饵料鱼,及时供应适口饵料是鳜鱼培育成败的关键之一。
开口饵料鱼采用配套孵化的团头鲂鱼苗。
中后期饵料鱼采用常温下能大量繁殖的鲤、鲫鱼苗。
(2)饵料鱼培育为确保鳜鱼苗一开口即可捕食到适口团头鲂平游苗,应在鳜鱼卵刚出现脱膜时进行团头鲂的繁殖,使团头鲂鱼苗的出膜时间与鳜鱼苗开口摄食同步,一般在鳜鱼产卵后的第2、3天各催产一批团头鲂,作为鳜鱼的开口饵料鱼。
鳜鱼苗开口后,每隔3天繁育一批鱼苗作为后续饵料,保证鳜鱼充足的饵料,具体视鳜鱼苗量及饵料需要量来确定团头鲂催产批次,一般为2~3批次。
鳜鱼开食2~3天后,催产鲤、鲫等2~3批,培育在孵化环道内,作为10日龄后的鳜鱼饵料鱼,要求生产的饵料鱼数约为鳜鱼苗数量的200~250倍。
4、饵料投喂鳜鱼苗在开食初期的两天内,每尾每天摄食饵料鱼3~4尾;3~5日龄,日摄食量为4~6尾;6日龄以上,日摄食量为8~12尾。
日投饵量可根据其生长情况逐步增加。
饵料鱼投喂前须用2%的食盐水浸浴3~8分钟。
5、水质管理鳜鱼苗种培育水温宜控制在23~25℃,昼夜温差不能超过1℃。
根据培育池水质状况,适时增氧、换水,保持池水溶氧量大于5毫克/升,氨氮低于0.5毫克/升,亚硝酸盐低于0.02毫克/升。
鲟鱼的种苗培育技术

鲟鱼的种苗培育技术
鲟鱼池塘养殖能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种苗培育阶段是关键。
1、苗种获得。
从黑龙江购进受精卵,自行人工孵化。
受精卵卵径约2毫米,沉性卵,水温保持在19.5―20.6℃之间,约经80―120小时,便可全部孵化出仔鱼,孵化率为80%,在整个过程中,孵化器内仔鱼出膜有一定时间差,因而在第一条仔鱼出膜那一刻,便专人收集刚孵出的带有卵黄囊的鱼仔到孵化盘分批培育。
2、幼苗的培育
阶段一:刚孵出来的仔鱼放在孵化环盘内采用微流水培育。
放养密度为6000尾/平方米,此阶段鱼苗无摄食行为,其间要保证充足的溶氧,日常操作要格外小心,过4―5天,待仔鱼卵黄囊吸收2/3以后,可投喂饵料。
因属驯化阶段,幼苗往往大量死亡。
针对这种常见现象,笔者配制出S1、S2、S3号粉末状饲料,(粗蛋白含量≥45%),结合丰年虫、水蚤投喂(不用红虫),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半个月达到45%的转饵率,此时鱼苗已长至3厘米左右,即可用饲料S3投喂。
阶段二:3厘米以上鱼苗要转移至培育池培育,此阶段培育池设计为3米×1米×0.5米,池顶进水,排水孔通过垂溢排管排水,池上部要盖顶,以防日光直射、暴雨等危害鱼苗。
投饵量按鱼体重的25%―45%投喂,依照少量、多次原则,日投喂8次,每次投饵前先去污、停气、停水。
阶段三:当鱼苗长至10厘米以上时,移至6米×4米×1米规格池培育。
移入池之前,水泥池先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刷洗干净,搬移鱼苗时用10ppm痢特灵浸洗鱼体3―4分钟,然后下池,当鱼种长至25厘米以上、50―100克重时,鲟鱼种培育阶段算成功了,此时可放心下大塘养殖。
鱼苗怎么培育出来的,几月份放养比较好

鱼苗怎么培育出来的,几月份放养比较好1、用选择菊科、豆科植物、蔬菜和柔嫩无毒的植物沤肥,每亩施肥大草300-400千克。
2、放养鱼苗之前,先放试水鱼测试鱼塘的药性。
3、采用单养法放养鱼苗,密度为每亩10万-15万尾左右。
4、每隔3-5天注入一次新水。
5、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年后1、2个月、7-8月份可放养鱼苗。
一、鱼苗怎么培育出来的1、施足基肥,培养水质(1)农村一般采取大草沤肥法,选择菊科、豆科植物、蔬菜和柔嫩无毒的植物,一起放入池中腐烂分解。
这样可以给水质提供养分,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苗提供饵料。
(2)一般每亩施放大草300-400千克,150千克左右为一堆,几天后翻一次,让肥分扩散到全池,10天后捞出,再投放新鲜大草。
2、放试水鱼(1)放养鱼苗之前,要先放试水鱼。
(1)放试水鱼可以测试鱼池经清池后的药性是否全部消失,可清除鱼池中大型浮游动物和水草,利用它观察池水的肥瘦程度。
3、放养(1)为了防止鱼苗争食,一般采用单养法,放养密度,为每亩10万-15万尾左右。
(2)准备放养鱼苗时,温度不能超过5°C,在温差过大的情况下,需要把水温逐步调整到5°C以下,再放鱼苗入池。
4、管理需要经常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掌握水质、水位的情况,每隔3-5天注入一次新水。
5、分池(1)当鱼苗长到2-3厘米时,便可以做鱼种培育。
(2)随着鱼苗长大,食性分化,便可以把鱼苗分池喂养。
二、鱼苗几月份放养比较好1、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或者年后1、2个月,或7-8月份适宜放养鱼苗。
2、鱼苗下塘10-15天前,可每亩用生石灰60-100公斤、漂白粉13.5公斤全池泼洒,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
3、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健康无病的鱼苗,在晴朗的好天气放苗,需在上风头慢慢放养,让鱼苗慢慢的飘进水中,这样可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4、在下鱼塘之前,盛鱼苗的水和水塘里的水温度相差不能超过2°C。
5、鱼苗下塘时,水深需要达到50-60厘米,3-5天需注入新水1次。
鱼苗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鱼苗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鱼苗养殖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养殖过程的成败。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苗养殖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养殖者培养健康、快速生长的鱼苗。
正文:一、鱼苗养殖方法1.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鱼苗生长和发育的基础,应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高,并保持一定的流动。
定期检测水质的氧气含量、酸碱度以及温度,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
2. 饲料管理:选择适合鱼苗生长的饲料种类,根据鱼苗的种类和体重,科学合理地配给饲料,并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
注重饲料的质量,保证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必要养分。
3. 疾病防治:鱼苗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疾病的侵害,因此应及时发现和防治鱼苗的疾病。
定期检查鱼苗的健康状况,遵循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4. 环境控制:根据不同鱼种的生长环境需求,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水流等条件,创造一个有利于鱼苗生长的环境。
合理安装过滤设备和加热设备,确保水质温度的稳定。
二、注意事项1. 养殖场选址:选择地势较高、透明度高、水源充足的水域,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场地的平整度和太阳光的照射也是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2. 正规供应商:选择信誉良好、品质优良的鱼苗供应商,确保鱼苗的健康和纯种度。
购买鱼苗前要仔细观察鱼苗的外观、行为等,避免带入疾病或其他不良因素。
3. 饲料选择:根据鱼苗的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当的饲料种类,饲料要保持新鲜有效。
为了获得更可靠的结果,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进行实地考察。
4. 进食量监控:注意观察鱼苗的饮食情况,根据水质和鱼苗的体重合理给予饲料。
若鱼苗在长期饮食过度或过度饮食的情况下发生异常,应及时调整饲料量。
5. 定期检查:养殖者应定期检查鱼苗的生长状况、水质、饮食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跟进处理,避免问题逐渐恶化影响整个养殖过程。
结论:鱼苗养殖方法的正确掌握和注意事项的合理遵循对于保证鱼苗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管理水质、科学喂养、疾病防治和环境控制,养殖者将能够培养出健康、快速生长的鱼苗,获得丰收和经济回报。
五种培育鱼苗技术方法

五种培育鱼苗技术方法1.有机肥饲养法一般在鱼苗下塘前7天先施基肥,每667m2施畜粪或人类尿300公斤,繁殖天然饵料生物,供鱼苗摄食。
鱼苗入池后,根据水质肥度、天气、水温和鱼苗生长情况决定追肥量,一般每天施肥1次,每次每667m2施肥100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
鱼苗入池4天后,如清晨鱼苗浮头,日出后恢复正常,说明池水肥度适中;若在晴天上午8时后仍浮头,则说明水质过肥,应停止或减少追肥量;若不浮头,且水色清淡应增加追肥量。
2.饼粉饲养法将棉饼、菜籽饼或豆饼等饼粕磨成干粉喂鱼。
此方法好处是,饲料可集中加工,使用方便。
同时,把干粉均匀撒于水面。
干粉借助于水的表面张力,在池水中漂浮的时间较豆浆长,利用率也比豆浆高。
每667m2水面每天用2公斤,分3次投喂。
3.化肥饲养法在鱼苗下池前15天,先施基肥,每667m2用硫酸铵4公斤和过磷酸钙7公斤。
鱼苗下池后,根据水质、天气和鱼苗的生长情况决定追肥量。
每667m2水面每3天追肥硫酸铵2公斤和过磷酸钙0.5公斤,追肥时将化肥加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以防鱼苗误吞化肥颗粒,发生死亡。
4.草浆饲养法把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高等水生植物加工成草浆饲养鱼苗。
此法可降低生产成本。
全池泼洒,每天2次,每667m2水面每天泼草浆65公斤,具体数量视水面而定。
鱼苗可直接摄食部分草浆颗粒,其余大量草浆在水中分解,起到肥水作用。
5.豆浆饲养法一般在鱼苗下池后半天,投喂豆浆,先将黄豆用水浸泡,在水温25℃左右,浸泡6小时,时间过长或不足都会影响豆浆质量,一般1公斤黄豆可磨15公斤豆浆。
磨好的豆浆要及时、均匀泼洒于水面,每天上下午各1次,鱼苗下池10天内,每667m2水面每天喂2公斤黄豆磨成的豆浆。
10天后,视水色和鱼的生长情况,酌情增加投喂量。
一般养1万尾夏花鱼种需黄豆8公斤。
鱼苗、鱼种的培育及成鱼饲养技术

后第 2 d即可投喂豆浆 ,每天每亩 用黄 豆 3 k g 泡胀 后磨浆全 池泼洒 , 5 — 7 d 后用粉料 。 经过 1 5 — 2 0 d的培育 , 鱼苗可达 1 . 7 ~ 2 . 7 c m或 1 寸规格左右 , 这时即可出售 或转入鱼种培育阶段。 此时必须 进行拉 网锻炼 2  ̄ 3次 , 便于长途运输。
经
济 动
物
1 鱼 苗培 育
运鱼 的氧气袋放人塘中 1 0 ~ 1 5 mi n , 待水温基 本一致后将 鱼种
鱼 苗塘 的 面积 放人塘 中。
鱼苗 、 鱼种的培育及成鱼饲养技 术
1 . 1 池塘 的 准备
以2 - 3亩 ( 每亩 6 6 7 m 2 ) 最好 , 水 深
l m,要求池底平坦 ,淤泥 2 0 c m左
格在 1 5 0 g以内水 位控制在 O . T m以内 ; 1 5 0 g 以上水位控制在 1 . 0 m以内。池塘水位应随气温上 升和鱼体生长 而逐 步加水 , 直至养殖水位 控制到 1 . 3 ~ 1 . 5 m为止 。当达到最大控 制水位 后, 水质调控可用换水法 , 其方法为先抽排池底部水 , 水量为
治其他鱼病 。 3 成鱼饲养
1 . 2 鱼苗放养及管理 最好以肥
水下塘 , 一般水温 2 O ~ 2 5 ℃时 , 在鱼 苗投放前 4 d左 右施有机肥 、绿肥
韩 树
强
或粪肥均 可 , 粪 肥必须腐熟后 才能 下 塘 。 每 亩 有 机 肥 用 量 为 绿 肥 5 0 0 k g 或粪 肥 3 0 0 k g , 保证鱼苗下塘 后有充足的天然开 口食物 。 以每 口塘 放养 1 种鱼 苗为好 , 1 次放 足。 一般投放量分别为鲢 、 鳙 鱼 每亩 1 O 一 1 5万 尾 , 草鱼 、 青 鱼每
鲫鱼的苗种培育管理技术

鲫鱼的苗种培育管理技术
苗种培育的方法具体如下:
1、鱼苗放养
在放苗前一天,在池塘中插入小网箱,放入少量鱼苗,观察一天若无异常反应,则可放苗入塘。
放养密度以出塘规格和池塘等条件而定。
如果拟培育3~4厘米的鱼种,每亩可放1.5~2厘米的苗种10~15万尾;如培育4~6厘米的鱼种,则每亩放3~5万尾;如培育6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则每亩放1~1.5万尾。
所需时间与水温和天气状况有很大关系,一般为20~40天。
2、水质管理
鱼苗下塘后要及时加水施肥,施肥量和间隔时间必须视水色、鱼苗浮头情况和天气等灵活掌握,水色达到褐绿色或油绿色为好。
水的透明度维持在20厘米左右,同时应配备增氧机以防止浮头。
正常情况下,鱼苗下塘7天应加注新水20~30厘米,之后仍要适时适量加注新水,整个培苗过程中要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3、饵料
鱼苗培育的关键是浮游动物的繁殖正好适合下塘鱼苗摄食的需要。
而鱼苗下塘时,它们主要摄食轮虫,因此,塘中轮虫多少,直接关系到鱼苗下塘后的成活率和以后的出塘率,因此必须在轮虫数量最多时下塘。
大塘培育鲫鱼种苗的饲料来源较广,花生麸、豆粕、米糠、麦麸等均可投喂。
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视天气、水质和鱼苗摄食情况灵活
掌握。
早期培育如投喂少量的鳗料等高等蛋白饲料则效果更佳。
养鱼苗的方法和技巧

养鱼苗的方法和技巧
养鱼苗是鱼类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如果不注意方法和技巧,
鱼苗容易生病、死亡,从而影响整个养殖效益。
以下是养鱼苗的方法
和技巧:
1.准备鱼苗饲料
鱼苗饲料需要选择质量好、口感佳、易消化吸收的饲料。
根据不同种
类的鱼苗和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的饲料,保证其营养全面和口感美味。
2.掌握水质要求
鱼苗对水质的要求相对比较高,需要保持水质干净,水温适宜,酸碱
度平衡,含氧量充足等,否则会导致鱼苗生病、死亡,影响养殖效果。
3.合理运输鱼苗
在运输鱼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鱼苗,避免受到挤压、震动等对其
造成伤害。
同时,在短时间内给鱼苗补充充足的氧气,可以有效防止
鱼苗死亡。
4.营造适宜生长环境
鱼苗需要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如水草丰富的水域、有机质充足的池
塘等,可以促进鱼苗的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5.定期观察和保养
在养殖鱼苗的过程中,需要经常观察鱼苗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另外,需要定期更换或清洗水质过滤设备,保证水质清洁卫生。
6.防疫保健
需要定期对鱼苗进行防疫消毒,保持鱼苗的健康。
另外,保持鱼苗充足的营养和免疫力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7.科学喂养和繁殖
鱼苗的种类和生长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喂养方法和繁殖技巧,需要选择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以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总体来说,养鱼苗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巧还比较多,需要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养殖技能,才能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5亩.米/包,102#3亩.米/桶。
第9天-第16天
第一次炼网 培水
第16天,已经达到2.5公分左右的规格,炼
网。炼网当天停食,晴天下午用密网拉网,
网拉到塘边,集中20秒钟左右,马上放回塘
中。
第18天,海联科101+102,按照水体计算, 101#5亩.米/包,102#3亩.米/桶。
第17天-第18天
的得失。
验。
外水温慢慢一致。
要遮荫
脚盆装10公分水,鸡蛋煮熟后剥壳取蛋 每10万尾鱼苗一只蛋黄,如果鱼苗
黄,用纱布包住在盆内的水中揉捏,形成 的量较大,可以将蛋黄水倒入下苗
蛋黄水;倒入鱼苗,让鱼苗吃3分钟蛋黄 处。
水。 将脚盆倾斜,让鱼苗自然游入池塘
一定要在上风处进行,密度10-20万 尾/亩
泼洒豆浆:每天每亩用1公斤黄豆泡胀后磨 浆,沿池塘四边泼洒。上午、下午各一次。
华中区海大鱼苗培育流程
一级流程 二级流程
操作要求
备注
池塘清整
排水清淤 暴晒 加水 清塘
肥水 排水
挖井字形沟,淤泥深度最好不要超过50厘 米
4-5月阴雨天多,加快排水速度,沟 的深度最好到硬底;清淤保持30厘 米左右的淤泥,便于水质稳定
裂缝宽1厘米,深3厘米 20厘米
暴晒时要放置潜水泵,及时抽掉积 水 水位以盖住池塘底即可
第二次炼网 总结分析
进行第二次炼网,上午不投喂饲料。将鱼苗
在密网眼捆箱中集中1-2小时,在箱内用手
向一个方向拨动水,形成水流,激发鱼苗顶 第20天-第25天,此时,鱼种应该
水,锻炼肌肉,接下来可以进行短途运输; 到达寸片规格
如果要进行长途运输,需炼第3网,停食1
天,并在箱中“吊养”一夜后装袋运输。
成活率/成本/效益,分析养殖管理过程中 形成文件,为下次鱼苗培育积累经
24小时后抽干池水,保持干塘状态
避免青苔生长、青蛙产卵
放苗 鱼苗培育
加水 一定要用60目纱网过滤,深度60-80厘米 公司通知来苗时进行,下苗前3天
消毒 培水 缓苗 喂蛋黄 放苗
二氧化氯粉剂,200克/亩.米,兑水全塘 泼洒,加水到位后进行,最好在下午5点 后新使塘用或者彻底清淤的池塘需使用尿素2公
防病
防寄生虫:第5-7天,按水体计算,每亩水 体泼洒硫酸铜(0.4斤/亩)+硫酸亚铁(0.2 第5天-第8天,千万不能超量 斤/亩)+晶体敌百虫(0.4斤/亩)
投喂粉料
投喂鱼种料粉料:一般到20天左右即可达到 寸片(3.3公分左右)规格。
第9天-第16天
鱼苗培育 结果收集
培水
第10天,海联科101+102,按照水体计算,
投饵、培水
泼洒102:老池塘第4天,新池塘推迟到第7 第2天-第4天 天,全塘泼洒海联科101+102,按照水体计 算,101#5亩.米/包,102#3亩.米/桶。
投饵
泼洒豆浆:每天每亩用2公斤黄豆泡胀后磨 浆,满塘泼洒,上午、下午各一次。
第5天-第8天,要注意观察水体浮 游动物的数量,数量多则停1-2天豆 浆;
漂白粉20斤/亩,或者强氯精2斤/亩,或
者禄奇500克/亩,兑水全塘泼洒,晚上使 一定要购买质量可靠的产品。
用;第二天上午使用耙子耙一遍。
新塘或者彻底清淤的池塘需使用尿素2公 清塘后间隔48小时进行肥水;老塘 斤/亩+过磷酸钙10公斤/亩+海联科101#3 可以不进行肥水,直接在48小时后 亩/包+海联科肥水素2公斤/亩兑水泼洒, 排水.剂量不考虑水深。 肥水5天后排水
一定要购买质量可靠的产品。下苗 前3天
斤/亩+过磷酸钙10公斤/亩+海联科101#3 1、剂量要考虑水深; 亩/包+海联科肥水素2公斤/亩兑水泼洒; 2、消毒后第二天上午使用;下苗前 老塘使用尿素1公斤/亩+过磷酸钙5公斤/ 1-2天。 亩+海联科101#3亩.米/包+海联科肥水素2
公斤/亩.米。 将鱼苗包装袋放在上风处的池边,让袋内 一般15分钟左右,阳光强烈时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