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背景
【高中历史】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知识点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知识清单时空定位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一)18 世纪末19世纪初的民族独立运动1、背景:⑴政治(主要原因):殖民者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拉美人民争取独立火种。
⑵经济: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洲经济有了一定发展⑶思想:启蒙思想传播、民族民主意识增长;⑷外部条件:①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美殖民地的控制;②美国的独立鼓舞了拉美人民。
2.概况⑴1791—1804年海地独立,拉开拉美独立运动序幕。
领导人:杜桑. 卢维杜尔⑵1810--1826年西属拉美殖民地独立: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白人地主)⑶1822 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统治获得了独立3、意义①摆脱西葡殖民统治,建立一系列新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②除巴西外都建立共和国,进入历史发展新时期③打击了西葡封建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局限:只完成民族独立,没铲除封建主义,仍面临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民族民主运动1、背景:(内忧外患、半殖半封社会)(1)政治上:实行考迪罗制,政局动荡,军事独裁统治,(2)经济上:大地产制阻碍拉美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3)外部:英美等国加紧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①门罗主义:1823年,门罗宣言,内容: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实质: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②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经济侵略、武力干涉并举2、概况:(1)巴西:1889 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墨西哥:1910 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 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亚洲的觉醒(民族民主意识觉醒)1.背景(1)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各国民族危机。
(2)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决定性因素(3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殖民地思想解放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殖民地思想解放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19世纪的一场重要的历史事件,它标志着拉丁美洲国家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获得了独立。
这场独立运动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解放,更是一场思想上的解放。
本文将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殖民地思想解放的关系、影响以及具体的历史背景进行探讨。
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长时间的压迫和剥削。
这种殖民统治使得拉丁美洲成为了一个彻底的殖民地社会,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
然而,殖民统治也在思想上造就了一部分人的觉醒,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境况,追求自由和独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开始兴起。
独立运动的先驱者们开始呼吁拉丁美洲人民觉醒,他们在海报、报纸和宣言中宣扬民族自豪感和自由意识,从而鼓励人们加入独立运动。
这些呼吁激发了拉丁美洲人民的壮志,使他们开始思考和质疑殖民统治的合理性。
殖民地思想解放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一项重要成果。
通过与殖民者的斗争,拉丁美洲人民认识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开始反对殖民体系中的不公和种族歧视。
他们主张建立独立的国家,摒弃欧洲殖民主义的影响,重新寻找拉丁美洲的文化和民族特色。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对其他殖民地地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拉丁美洲的成功独立激发了其他殖民地地区爆发独立运动的愿望,如非洲和亚洲。
这些地区的人们受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启发,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权利和尊严,积极投身于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虽然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最终成功了,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在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中,仍然存在着社会不平等、腐败和种族歧视等问题。
这使得拉丁美洲人民意识到独立仅仅是第一步,他们需要继续努力,建设公正、自由和繁荣的社会。
总结起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一场独具意义的历史事件,它不仅带来了政治上的解放,更注重了思想上的解放。
拉丁美洲人民通过独立运动,反抗殖民统治,寻找自己的独立和民族特色。
这场运动也对其他殖民地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其他国家的独立运动。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复习笔记

亚洲、⾮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复习笔记亚洲、⾮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复习笔记⼀、亚洲的觉醒1、归纳亚洲觉醒的背景(原因)(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分世界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直接原因)(2)亚洲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和⽆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
(根源)2、与亚洲⾰命风暴相⽐,亚洲觉醒有哪些新特点?呈现这些新特点的根源是什么?新特点:(1)有先进阶级的领导: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同盟会、国⼤党等)(2)有新的阶级⼒量参加:⼯⼈阶级参加了⽃争(如印度1908年孟买罢⼯)(3)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4)性质看,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根源: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和⽆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
▲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社会开始发⽣了哪些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使得这⼀时期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哪些新特点?⼆、亚洲觉醒的概况1、背会亚洲觉醒的标志和其中的重⼤事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反帝反封建⽃争和民族民主运动的⾼涨,标志着亚洲的觉醒重⼤事件包括:朝鲜⼈民的反⽇⽃争、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亥⾰命、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和⼟⽿其的资产阶级⾰命▲朝鲜⼈民反⽇⽃争的⾼潮指的是(义兵运动),导⽕线是(⽇本强迫朝鲜解散军队)2、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概况领导:(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国⼤党);主张:要求民族平等和⾃治(其中以提拉克为代从53页开始表的激进派主张联合⼈民群众⼒量,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独⽴);⽃争形式:运⽤政治罢⼯和武装⽃争相结合;⾼潮的标志是:1908年孟买⼯⼈政治总罢⼯;▲与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相⽐,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哪些新特点?(1)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前者是封建王公起领导作⽤,⼟兵是起义的核⼼)(2)⽆产阶级⾃觉的参加了⽃争(3)运⽤政治罢⼯和武装⽃争相结合(前者是武装起义)(4)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命,是亚洲觉醒的⼀部分(前者是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民族运动,是旧式民族运动)(4)发⽣的时代:发⽣在帝国主义时代(前者发⽣在⾃由资本主义时代)▲亚洲觉醒的主要类型:以农民为主体的下层⼈民的起义(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朝鲜的义兵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如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1905——1908年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资产阶级⾰命(如中国的⾟亥⾰命及伊朗、⼟⽿其的资产阶级⾰命)▲⽐较亚洲风暴和亚洲觉醒相同:①背景和任务: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兴起的,都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②性质:都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③影响:都沉重打击了殖民主义,积累了⾰命⽃争的经验,都相互⽀援不同:①背景⽅⾯:A、所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不同:前者处于⾃由资本主义时期,后者处于垄断阶段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段不同:前者时期资本主义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时期资本主义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C、本国的发展⽔平不同:亚洲风暴时期,各国国内没有产⽣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量,亚洲觉醒时期,亚洲国家产⽣了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产阶级,有了实现近代化的纲领②性质⽅⾯:前者属于旧式民族解放运动,后者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命③领导⼒量和参加者:前者领导⼒量是农民领袖或封建王公,后者更多的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产阶级参加了⽃争④⽃争⽅式:前者武装起义,后者武装起义和政治⽃争结合,呈现出由改良到⾰命的转变过程。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及其历史意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始于18世纪末期,持续了20年左右,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和广泛的民族解放运动之一。
这场运动最终导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结束,为拉丁美洲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进步创造了一个历史性机遇。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在西班牙、葡萄牙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下,拉丁美洲地区被剥削、压迫和各种形式的不公正待遇。
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殖民地建立了种族隔离制度,严重限制了原住民和黑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来自欧洲的移民却获得了比当地人更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这些种种原因导致了拉丁美洲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起作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先驱,美洲兄弟会的成立标志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开始。
1808年,拿破仑占领了西班牙,导致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分裂。
这一时期,当地统治者利用这一机会,试图摆脱西班牙的统治,并互相支持。
1810年,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相继爆发独立运动,拉丁美洲从此开始了长达20年的独立战争。
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过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过程中,反抗者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挫折。
他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缺乏足够的军事和政治力量。
然而,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尽力解决这些困难。
其中,最成功和具有代表性的是军事行动和外交斡旋。
超级英雄波利瓦尔成为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精神领袖,他在南美洲推动了许多国家的独立运动。
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意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
首先,独立运动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标志。
独立后,拉丁美洲国家不再受到外国殖民统治,可以自主运用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加强国家建设。
其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示了许多三世界国家在追求独立和解放的进程中。
最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推动了拉丁美洲地区的各种改革和进步。
运动后,许多国家实现了减少财产和社会阶级之间的差距,普及教育和推广文化等重要改革。
五.结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一场充满挑战和转折的运动,但也是充满希望和勇气的运动。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历史上殖民地解放的浪潮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历史上殖民地解放的浪潮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殖民地解放浪潮。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拉丁美洲国家相继摆脱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独立。
这场运动对拉丁美洲地区的政治和社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奠定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基础。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在这片大陆上建立殖民地。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殖民者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奴役和压迫了土著居民,并将他们的宗教和文化强加给他们。
然而,18世纪末的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唤醒了拉丁美洲人民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催生了独立的思潮。
独立运动的先驱者是拉丁美洲的精英阶层,他们接受了欧洲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并开始呼吁民主和自由。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蒙·玻利瓦尔和何塞·德·圣马丁。
玻利瓦尔是印度裔的委内瑞拉人,他领导了南美洲北部的独立运动,最终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国家。
圣马丁则主导了南部的独立运动,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
这场独立运动遇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的强烈抵抗。
西班牙为了保持对殖民地的控制,派遣了军队和高级官员镇压造反者。
尽管如此,独立运动的浪潮如同燎原之火,愈演愈烈。
拉丁美洲各地的军事力量相继起义,将欧洲殖民统治推翻。
最后,拉丁美洲各国在血与火的斗争中,终于宣布了独立。
独立运动的推动者最初希望建立一个民主的共和国。
然而,随着更多的国家独立,内外部危机的不断出现,拉丁美洲陷入了动荡的局势。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拉丁美洲纷争频发,许多国家陷入长期的内战和军事独裁统治。
由于缺乏统一的中央政府和对民主的支持,许多国家陷入了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周期。
然而,在20世纪,拉丁美洲国家逐渐走向了稳定与繁荣。
民主选举的出现为国家提供了机会,制定并实施发展战略,加强经济和社会建设。
许多国家在实现自由和民主方面取得了进展,经济也有了快速发展。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知识提纲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l.背景(1)政治: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经济: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3)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外部因素: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的独立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2.经过(1)法属殖民地独立①时间:1804年海地独立。
②意义: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西属殖民地独立①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②结果: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3)葡属殖民地独立①时间:1822年。
②结果:巴西获得了独立。
(4)建立共和国:独立以后,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
提示评价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积极:①彻底推翻了西、葡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②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数建立了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③打击了西、葡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2)消极:没有铲除封建主义,只完成了民族独立,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3.曲折(1)原因①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②英美等国的侵略A.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B.美国:门罗发表宣言,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金元处交”和“大棒政策”。
(2)影响: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提示门罗主义的含义(1)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
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的扩张。
(2)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
(3)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
4.结果(1)巴西: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知识精讲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七节: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第八节:16—18世纪的亚洲。
二. 重点、难点1. 重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曲折性。
2. 难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情况。
三. 课堂教学:第七节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1. 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十七八世纪,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拉丁美洲殖民地实行封建专制统治,他们在殖民地强占了印第安人大片土地,建立了享有各种特权的大庄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在庄园里从事繁重的劳动,创造出的财富除供殖民者享受以外,还源源不断地运往宗主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为了把拉丁美洲殖民地永远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治政策,除了对殖民地征收沉重的赋税以外,还禁止殖民地生产任何可能与宗主国竞争的工农业产品,也不允许殖民地同宗主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有贸易往来,甚至不准各殖民地之间相互贸易。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广大人民要求摆脱宗主国经济掠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2. 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3. 法国大革命爆发,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4. 美国独立更是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在这种形势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一触即发。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 海地的独立运动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起义。
杜桑·卢维杜尔领导海地人民废除奴隶制,英勇抗击前来镇压的法国军队,,经过十余年的苦战,杜桑·卢维杜尔也牺牲在敌人的诈术下。
但是,1804年,海地终于赢得了独立,成为拉了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海地独立掀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2. 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三个战场。
第一阶段从1810年至1815年,西属拉美殖民地除秘鲁外,都发动武装起义。
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与社会变革

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与社会变革拉丁美洲是一个充满着多元文化、多民族的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社会环境。
在历史的长河中,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与社会变革一直是该地区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运动和社会变革,并探讨其对该地区未来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及民族主义的兴起拉丁美洲自殖民地时代开始,就经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
在这段时间里,殖民主义政权剥削和压迫了当地人民,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贫困。
因此,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意识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反抗殖民主义的统治,争取独立和自由。
在19世纪早期,拉丁美洲爆发了一系列的独立战争。
这些战争推翻了殖民主义政权,为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其中,西班牙裔和地方土著人民之间的合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特征,代表了民族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兴起。
二、民族主义与社会变革1. 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拉丁美洲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
在民族主义的语境下,人们对于自己独特的民族身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民族主义意识的兴起,推动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该地区的团结与凝聚力。
2.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变革拉丁美洲是一个社会不平等严重的地区。
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人们开始关注社会不平等问题,并呼吁进行社会变革。
这种社会变革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即争取更加公平和正义的财富分配。
3. 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发展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运动也推动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民主发展。
人们渴求摆脱独裁和专制的统治,争取更加公正和民主的政治制度。
在近几十年的历史中,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实现了民主过渡,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三、民族主义与社会变革的影响1.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运动和社会变革加强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公平和正义的财富分配,改善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同时,拉丁美洲逐渐走向多样化的经济体系,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翱翔的“蓝孔雀”——印度
1、二战后印度独立运动的背景
外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难以为继。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巨浪高涨,世 界殖民体系面临危机,为印度独立创造了良好 的外部条件。
内因: 二战后,印度独立运动迅速高涨
二战后,印度独立运动迅速高涨,工人纷纷罢 工,农民武装斗争,海军举行起义。使英国的 殖民统治难以为继。
• 1992-1999年印度软件出口以平均每年60% 的速度强劲增长。软件出口几乎占全球市 场的30%。
• 印度是亚洲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
印度的原子能、军事、空间技术 说明了印度的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 成为影响世界局势稳定的重要因素。
塔拉普尔核电站 维克拉马迪特亚 印度卫星发射架
印度 工农 业的 巨大 发展
2、列表归纳亚非拉代表国家在争取国家独立、捍卫 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不懈努力的史实, 提高归纳和表述能力。
3、认识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 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中的 重大事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运动是不可抗拒的 历史潮流。
1
1、1947年,英国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 印度 、 巴基斯坦
阿尔及利亚
巴基斯坦
亚洲、非洲、拉丁美 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印度
古 巴
纳米比亚
巴拿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的巨浪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今天我们就来了 解亚洲人民前仆后继、赢得国家独立,非洲人 民英勇抗争、使“黑暗大陆”初现曙光和拉丁 美洲人民不屈不挠捍卫国家和民族主权的过程。
1、了解印度民族振兴的概况。说出“非洲独立年” 的由来;简述古巴独立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 争史。
两个尼国赫家鲁,实行印巴分治。独立后的
印度第一任总理是
17
。
2、1960年,非洲非有洲独立年
个国家独立。因
此这一年被称纳为米比亚
帝国主义 。
3、1990年
获得独立世,界标殖志民着体系
在非洲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也最
终瓦解。
古巴
4、1959年,
人民通过武装巴起拿义马,推翻了亲
美政府的独裁统治。1999年底,
传统文化与西方事物并存
军事实力不可小视
5、印度独立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还面临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 人口膨胀 • 种姓矛盾 • 教派冲突 • 经济发展不平衡
印度存在的问题
• 人口问题:2010年印度人口达11亿人,预 计2040年后印度将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问题; • 印度的民族、宗教、种姓之间矛盾突出; • 环境问题很严重。
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
请结合课本第83页的图,在图中找出二 战后初期取得独立的亚洲国家。
二战后亚洲新兴的独立国家
越南(1945年)、朝鲜(194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印度 (1947年)印度尼西亚(1945年)、 菲律宾(1946年)、缅甸(1948年)、 锡兰(1948年)、新加坡(1965年)、 孟加拉国 (1972年)等。
2、概况
时间: 1947年8月 结果: 印巴分治并先后成立共和国
——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 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督——真纳
印度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India)
首都:新德里(new delhi) 国庆节(共和国日):1月26日(1950年)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以上这些问题既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 速度,也影响印度社会的稳定。
印度社会经济的分化十分严重,现代 化与落后共存,是一个对比鲜明和充满矛 盾的国家。印度位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但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中有1/4生活在印 度;它是世界第六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但 数以亿计的印度人却缺乏电力能源;它的 250多所大学培养了300多万名科学精英, 但40%的印度人口仍是文盲。在德里和班 加罗尔等城市,茅草屋往往与跨国公司的 摩天厦交织在一起。
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 邦(前身是英帝国,由英国及其自治领和其他已 独立的前殖民地、附属国组成)成员国。
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领为共和 国,定国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两国在独立后曾爆发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 特别是在未明确归属的克什米尔地区领土争夺上 的小型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
巴基斯坦
印度
该法案规定:克什米尔可自由选择加入巴基斯坦 或印度,或保持原来地位。占克什米尔多数的穆 斯林要求加入巴基斯坦,占少数的印度教王公则 以加入印度为条件换取印度的军事援助。印巴都 力图使这一地区归属自己,造成克什米尔地区武 装冲突呈持续升级态势。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冲
印巴原本是一个国家,根据英国1947年6月3 日的“蒙巴顿方案”分成两个自治领。一个是以 信仰印度教为主的印度(8月15日成立);一个 是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8月14日成 立)。
首都:伊斯兰堡(lslambad) 国庆日:3月23日(1956年)
1、印巴分治的根据是什么?
按照宗教信仰划分。
2、英国这种做法是出于何种目的?
分裂印度,制造矛盾,以便长期控制。
3、英国这种做法造成了哪些恶果?
印度教和穆斯林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克什米 尔归属问题,更是造成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麦、牛奶的产量居世界第二 1998年,拥有与中国、法国同等量的核武器 GDP1.8万亿美元
在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对全球32家 软件公司颁发的“顶级质量”认证中,印度企 业便独占了17家。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 度占据了16.7%的份额,其软件出口占了美国 市场的60%以上。
3、印巴冲突的原因
⑴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信仰差异。
⑵英殖民者在退出时虽然提出分制方案但 没有明确划分两国国界,导致领土纠纷。
⑶恒河、印度河流经两国为水源问题引起 两国争端。
⑷在克什米尔土邦归属问题上,两国更 是严重对立。
4、印度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 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 印度农业实现了自给,工业上建立了门类 齐全的工业体系,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成 为仅次于中国的亚洲第二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