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化学常常是让人头疼的部分,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背诵,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化学式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Ca(OH)2食盐:NaCl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绿矾:FaSO4·7H2O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胆矾、蓝矾:CuSO4·5H2O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乙炔)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大全(超详细)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I:127 Ba:137
常用分子量:
CO2:44 H2O:18
HCl:36.5
存在
决定 因素
质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组成元素、结 构
H、C、N 三种元 举例
素
1 1
H、
2 1
H、
3 1
H
三种核素
234 92
U、
235 92
U、
238 92
U
互为同位素
O2 与 O3
2.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联系
3
三、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电子云(运动特征):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范围内高速、无规则的运动,不能测定或计算出它在
2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1.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 数(质子数)的同 一类原子的总称
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 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 子称为核素。一种原子即为 一种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 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 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 位素)。
4.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 12C 原子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2)几种相对原子质量比较 ①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核素的质量与 12C 的质量的 1/12 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有 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如 35Cl 为 34.969,37Cl 为 36.966。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Ar(Cl)=Ar(35Cl)a%+Ar(37Cl)b%。 注意:(1)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通常可以用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必要的计算。
高中化学总结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总结知识点汇总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云组成。
- 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
3. 元素周期律-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形成周期表。
- 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周期性和族性的规律。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以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方程式需平衡,以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 反应速率可用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来描述。
3. 化学平衡-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平衡常数K是温度的函数,用于描述平衡状态。
4.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 pH值是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
5.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
- 氧化剂获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三、无机化学1. 元素及其化合物- 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特性。
- 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如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等。
2. 酸碱盐- 酸的分类:无机酸、有机酸。
- 碱的分类:无机碱、有机碱。
- 盐的分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3. 配位化学- 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 配位数、配位键、配位多面体等概念。
四、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碳氢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
- 含氧衍生物(醇、醛、酮、酸、酯)。
- 含氮衍生物(胺、腈、酰胺)。
2. 有机反应机理-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3)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溶液等。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水等。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铁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除外。
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
2、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用来表示元素的符号,如 H 表示氢元素。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 H₂O 表示水。
(3)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如 2H₂+ O₂= 2H₂O 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二、化学实验1、常见仪器的使用(1)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和配制溶液。
(3)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
(5)酒精灯:用于加热。
2、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
(2)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3)过滤: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4)蒸发:用于从溶液中获得固体溶质。
三、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氧化还原反应(1)特征: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本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2、离子反应(1)定义: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完整版)最新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全)-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全)一、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cc56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f.png)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完整版]本文旨在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并记忆这些知识。
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指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序数排列,左边的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较少,右边的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逐渐增加。
3. 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4. 酸碱与PH值酸和碱是指在水溶液中呈现出一定特性的化学物质。
PH值是表示酸碱程度的指标。
5. 氧化还原与化学反应氧化还原是化学反应中一类不可缺少的反应。
化学反应可分为物理性质变化和化学性质变化两类。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按涉及物质分类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2.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关系在充分反应的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成正比例关系。
3. 反应热与化学焓变反应热指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化学焓变是指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热变化量。
4. 动态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该知识点涉及了动态平衡、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常数等三个方面。
其中化学平衡常数是一类很常见的化学计算题型。
5. 化学计量该知识点内容包括化学计量比例、摩尔分数、浓度等概念。
三、化学实验1. 常见实验室仪器常见实验室仪器包括量筒、烧杯、三角棱镜等。
2. 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方法和步骤针对不同实验会有所不同。
例如,常见的酸碱滴定、配制溶液等实验方法和步骤。
3. 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测量、数据记录和数据分析等。
4. 实验安全与环保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应注重实验安全与环保。
四、化学应用知识1. 化学在燃料中的应用该知识点主要介绍了化学燃烧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其中包括化学能、内能、外能等。
2. 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该知识点涉及到材料科学中的金属检测、合金的制备、聚合物材料等内容。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变化和构成的科学,物质是构成世界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是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对象。
化学中的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2.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有118种已发现的元素,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等,例如氢、氧、铁、铜、铝等。
3.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变化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如水(H2O)、盐酸(HCl)等。
二、原子结构1.原子的组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质量大约是中子的1.6726倍,正电荷为电子的负电荷,中子的质量大约是质子的1.0087倍,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也称为阶数)有序排列的一张表,它是依据元素原子的基本性质(如原子半径、电负性、电离能等)而设计的。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周期和族分布,元素的周期数代表着元素外层电子的主能级。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元素的分类元素按金属、非金属和过渡金属的特性可以分成不同类别,金属元素的性质是对各种金属共有的一些基本性质的总称,是化学元素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的分类方式。
非金属元素的特点是非金属元素呈多种化合价,不同的化合价所对应的性质也不尽相同。
过渡金属元素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三、化学反应1.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写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由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中所需要或生成物质的符号组件而成。
由于化学方程式犹如语言文字一样具有一定的表现力,所以人们通常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体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平衡等。
2.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性。
最详细的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版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版)第一部分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