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祛风湿药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学PPT课件 祛风湿药

木瓜
木瓜
1.舒筋活络:本品为治痹证筋脉拘急、脚气肿 痛之要药。如木瓜煎、鸡鸣散。 2.和胃化湿:本品有化湿和脾胃、舒筋除脚腓 挛急之效,故湿浊中阻之腹痛吐泻转筋常用。 如木瓜汤、蚕矢汤。
3.消食,生津止渴:用治消化不良、津伤口渴。
蕲蛇
蕲蛇
本品为风病重证要药。
1.祛风,通络
风湿顽痹 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还善麻醉止痛,用于手术局部麻醉、外伤 瘀痛。
用法:内服一般制用;宜久煎。
使用注意:有大毒;孕妇忌服;反半夏、瓜 蒌、贝母、白蔹、白及。
蚕
蚕沙
松节
马 钱 子(番木鳖)
马 钱 子(番木鳖)
马钱子
1.通络止痛:本品治疗风湿顽痹、拘挛疼痛、
麻木瘫痪之常用药。
2.散结消肿:兼攻毒止痛,用治跌打肿痛、痈 疽肿痛等。
2.发散风寒:善治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或风寒 挟湿表证。如羌活胜湿汤。
羌活 独活
气味雄烈,燥散性大,长于祛
祛风湿, 止痛,
风解表,对上半身风湿痹痛多 用之。
解表。
气味淡薄,性善下行,对下
半身风湿痹痛多用之。
川乌
川乌
1.祛风除湿:为治风寒湿痹之佳品,而寒盛风 湿痹痛尤宜。如乌头汤、活络丹。
2.温经止痛:用于心腹冷痛、寒疝腹痛、手足 厥冷等。如大乌头煎。
秦艽
秦艽
1.祛风湿,止痹痛:本品质润而不燥,被称为 “风药中之润剂”,治风湿热痹尤宜。
2.退虚热:有退虚热、除骨蒸之效,用于阴虚 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如秦艽鳖甲散、秦艽散。
3.清湿热:用于湿热黄疸。
络石藤
络石藤
1.祛风通络:用于风湿热痹。
2.凉血消肿:用于热毒喉痹、疮肿以及跌打 肿痛等。
中药学 11 祛风湿药_PPT幻灯片

经经闭、崩漏带下等。
祛风湿药
一.单选题
1.既能舒筋活络,又善化湿和胃以治吐泻转筋的药是(
)
A.木瓜
B.吴茱萸 C.薏苡仁
D.藿香
2.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效的药物是(
)
A.五加皮
B.桑寄生
C.狗脊
D.独活
3.祛风湿作用好,且被誉为“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
(
)
A.威灵仙
B.防己
毛茛科乌头的块根。生用或制用。 辛苦热。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风寒湿痹、寒性疼痛、局部麻醉(外用)等。
先煎、久煎,多用制品1~2克。 孕妇忌用,不宜过量或久用,反半夏、瓜
蒌、贝母、白蔹、白芨,畏犀角。
蕲蛇
蝮蛇科尖吻蝮蛇(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全 体。大白花蛇。
去头尾切块生用;黄酒润透去皮骨。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祛风通络,息风定惊。 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麻风、顽癣、
二.多选题
1.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的药是(
)
A、秦艽 、威灵仙 五加皮、防己
B、桑寄生、五加皮
C、
D、狗脊、五加皮
E、桑寄生、木瓜
2.蕲蛇的适应证是 (
)
A、风湿顽痹 B、中风口眼斜 C、半身不遂 D、 麻风疥癣 E、破伤风
3.防己可治(
)
A、风湿痹证
B、小便不利 C、外感风寒 D、
风湿热痹、宜于筋脉拘挛、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利者; 配伍后可用之寒湿痹痛。风中经络,手足 不用、口眼歪斜。骨蒸潮热。湿热黄疸。
大剂量可用之30克。
防己
防己科藤本植物粉防己、马兜铃科缠绕植 物广防己的根。
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风湿热痹;配伍温经散寒药也可治寒湿痹
祛风湿药
一.单选题
1.既能舒筋活络,又善化湿和胃以治吐泻转筋的药是(
)
A.木瓜
B.吴茱萸 C.薏苡仁
D.藿香
2.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效的药物是(
)
A.五加皮
B.桑寄生
C.狗脊
D.独活
3.祛风湿作用好,且被誉为“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
(
)
A.威灵仙
B.防己
毛茛科乌头的块根。生用或制用。 辛苦热。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风寒湿痹、寒性疼痛、局部麻醉(外用)等。
先煎、久煎,多用制品1~2克。 孕妇忌用,不宜过量或久用,反半夏、瓜
蒌、贝母、白蔹、白芨,畏犀角。
蕲蛇
蝮蛇科尖吻蝮蛇(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全 体。大白花蛇。
去头尾切块生用;黄酒润透去皮骨。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祛风通络,息风定惊。 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麻风、顽癣、
二.多选题
1.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的药是(
)
A、秦艽 、威灵仙 五加皮、防己
B、桑寄生、五加皮
C、
D、狗脊、五加皮
E、桑寄生、木瓜
2.蕲蛇的适应证是 (
)
A、风湿顽痹 B、中风口眼斜 C、半身不遂 D、 麻风疥癣 E、破伤风
3.防己可治(
)
A、风湿痹证
B、小便不利 C、外感风寒 D、
风湿热痹、宜于筋脉拘挛、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利者; 配伍后可用之寒湿痹痛。风中经络,手足 不用、口眼歪斜。骨蒸潮热。湿热黄疸。
大剂量可用之30克。
防己
防己科藤本植物粉防己、马兜铃科缠绕植 物广防己的根。
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风湿热痹;配伍温经散寒药也可治寒湿痹
第08章 祛风湿药.ppt

秦艽碱甲:口服后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偶 有心悸及心率减慢,但很快恢复。
9
独活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叶毛当归的干燥根。味辛、 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
香豆素:东莨菪素、二氢鸥山芹醇、二氢欧山 芹醇乙酸酯、花椒毒素、甲氧基欧芹酚、二 氢欧山芹素、欧芹酚甲醚等。
挥发油:α—蒎烯和L—柠檬酸烯等。 此外,γ—氨基丁酸、当归酸等。 【药理作用】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抗炎 甲氧基欧芹酚
有抑制作用。 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等―――对艾氏腹水癌
细胞有杀灭作用。 (3)解痉作用 挥发油 对抗HA、Ach所致肠肌痉挛(离体豚鼠回肠),
并且有剂量依赖性。对在体和离体大鼠子宫 痉挛也有解痉作用。 此外,抗溃疡、抗菌、免疫↑。
13
【不良反应】 独活煎剂治疗气管炎时,病人曾出现舌
麻木、恶心、呕吐、胃不适等不良反应。
第八章
祛风湿药
1
概述
祛风湿药: 祛除风湿、解除痹痛。 痹症认识: ◆ 中医: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使 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的疼痛、肿胀、 麻木和活动障碍等症。 ◆ 现代医学: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 炎、坐骨神经痛、肌肉风湿痛及多种结缔组织疾病等 都属于痹证的范畴。
11
2.其他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欧芹酚甲醚―――扩血管、降压作用。 γ—氨基丁酸――――抗心律失常。延迟室性
心动过速的发生,降低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 率和缩短持续时间。 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机理:
可能与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和α-肾上 腺素受体有关。
12
(2)抗肿瘤 东莨菪素―――对化学物质所致大鼠乳腺肿瘤
此外,还含有挥发油和糖类等。 【药理作用】 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
9
独活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叶毛当归的干燥根。味辛、 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
香豆素:东莨菪素、二氢鸥山芹醇、二氢欧山 芹醇乙酸酯、花椒毒素、甲氧基欧芹酚、二 氢欧山芹素、欧芹酚甲醚等。
挥发油:α—蒎烯和L—柠檬酸烯等。 此外,γ—氨基丁酸、当归酸等。 【药理作用】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抗炎 甲氧基欧芹酚
有抑制作用。 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等―――对艾氏腹水癌
细胞有杀灭作用。 (3)解痉作用 挥发油 对抗HA、Ach所致肠肌痉挛(离体豚鼠回肠),
并且有剂量依赖性。对在体和离体大鼠子宫 痉挛也有解痉作用。 此外,抗溃疡、抗菌、免疫↑。
13
【不良反应】 独活煎剂治疗气管炎时,病人曾出现舌
麻木、恶心、呕吐、胃不适等不良反应。
第八章
祛风湿药
1
概述
祛风湿药: 祛除风湿、解除痹痛。 痹症认识: ◆ 中医: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使 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的疼痛、肿胀、 麻木和活动障碍等症。 ◆ 现代医学: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 炎、坐骨神经痛、肌肉风湿痛及多种结缔组织疾病等 都属于痹证的范畴。
11
2.其他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欧芹酚甲醚―――扩血管、降压作用。 γ—氨基丁酸――――抗心律失常。延迟室性
心动过速的发生,降低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 率和缩短持续时间。 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机理:
可能与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和α-肾上 腺素受体有关。
12
(2)抗肿瘤 东莨菪素―――对化学物质所致大鼠乳腺肿瘤
此外,还含有挥发油和糖类等。 【药理作用】 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
中药学课件第十一章.祛风湿药

2020/3/15
中药学
51
络石藤
2020/3/15
中药学
52
络石藤
祛风通络—特点: 善舒筋络。主治痹 痛兼肢体拘挛且偏 热者。
凉血消肿—喉痹, 疮肿。
2020/3/15
中药学
53
丁公藤
辛,温,有小毒。 祛风除湿 消肿止痛
2020/3/15
中药学
54
闹羊花(羊踯躅)
辛,温。有大毒。 祛风除湿 散瘀定痛(麻醉) 煎服0.3—0.6g.
止痛,舒筋通络—治风湿痹痛属寒者
祛风湿清热药—多辛苦寒—祛风湿,通络
止痛,清热消肿—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者
祛风湿强筋骨药—多苦甘温—祛风湿,补
肝肾,强筋骨—治风湿日久或肝肾虚损之腰膝 无力,亦治肾虚腰痛或中风半身不遂等。
2020/3/15
中药学
4
四、药性特点
味多辛苦或甘, 辛以祛风,苦以燥湿,甘以缓急
陶弘景言“羌活形细而多节,气息极猛烈, 独活色微白而形虚。”但临床应用却仍合为 一条。
自宋元以后,本草记载及临床应用才将羌活 从独活中分出,别列一条。
2020/3/15
中药学
14
独活与羌活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祛风湿、止痹痛,发散风寒,治疗风湿 痹痛,风寒表证夹湿者。
同中之异: 1. 羌活气雄而散,善散肌表之游风,治风寒表证优
肾。①治风湿痹痛,兼肾虚有寒者宜。 ②治肾虚腰膝软弱,小儿行迟。
2.利尿
2020/3/15
中, 1. 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补肝肾作用为佳; 2. 北五加又称香五加,为梦摩科柳的根皮,
止痛能力较佳,且有强心之效,可治心脏 病水肿,然具毒性,不宜过量久服。 注意:北五加皮(香加皮),萝摩科杠柳, 有小毒,祛风除湿,强心利水,3-6g。
中药学—04祛风湿药

第二章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除湿
风寒湿痹——尤善通经络
伸
筋
草
舒筋活络
肢体软弱,麻痹 跌打损伤
第二章
祛风湿散寒药
性味
苦,平
路
路
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5~10g
归经
归肝、肾经
使用注意
忌 月经过多及孕妇
第二章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活络
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 跌打损伤,血瘀肿痛
路
路
利水
水肿,小便不利
通
通经下乳
妇女经闭或经少不畅,小腹胀痛 产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
治游走性关节疼痛尤为适宜
威
灵
通络止痛
疼痛证——具有良好的通络止痛作用
仙
治骨鲠
诸骨哽喉
第二章
祛风湿散寒药
性味
辛、苦,热。有大毒
川 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1.5~3g,应先煎30~60min; 若入散剂、丸剂、酒剂用量应减为1~2g。 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久服,内服宜用制川 乌,生川乌只供外用,皮肤破损处勿用
第二章
祛风湿散寒药
性味
甘、咸,温。有毒
蕲 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粉吞服,每次1~1.5g; 也可泡酒饮服
归经
归肝经
使用注意
忌 阴虚内热者
第二章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湿
风湿顽痹,肌肤麻木,筋脉拘挛——为截风要药
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
蕲
通经络
蛇
定惊搐
小儿惊风,破伤风——为治抽搐痉挛常用药
第二章
辛、苦,微温
海
风
藤
用法用量
中药学--祛风湿药 ppt课件

治骨鲠可用30-50g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威灵仙
王灿晖经验:王老却专用威灵仙下气降逆,治疗嗳气呃逆,泛恶欲吐, 梅核气之咽中如有物梗阻,以及食管肿瘤、憩室等所致之胸骨后窒塞 不舒,食入欲呕诸症,且其量独重,常在15~ 20g之间。曾治一妇女, 年近不惑,来诊时呃声连连,坐立不安,胸闷窒塞,诉病时语难连续, 于呃声之中断续诉说,病已5天,服过甲氧氯普胺及中药4剂。前医 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竹茹、赭石、枳壳,王老谓药证相符,可按法加 威灵仙20g,尽服3剂而未闻呃声。王老曰:此药之用,全凭现代药 理研究,文献报道威灵仙能使食道蠕动增强,变食道之节律收缩为蠕 动,因而有“下气除逆”之功。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研末服,1-1.5g/次
蕲蛇与金钱白花蛇、乌梢蛇的功效比较 蝉蜕与蛇蜕的功效比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蕲蛇
朱良春经验:痹痛风痛中的重证则宜选用蕲蛇, 《玉楸药解》谓其“通关透节,泄湿驱风”。 《本草纲目》称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 不到也”。本品透内搜风之力最强,乃“截风要 药”。有仅善于祛风镇痛,而且具有促进营养神 经的磷质产生之功,骒拘挛、抽搐、麻木等症有 缓解改善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抗原、 抗体的关系发生改变,防止组织细胞进一步受损, 促使痹证病情稳定,提高疗效。以散剂为佳,每 次3g,1日2次,如入煎剂则需用10g。
尪痹(久病入络成瘀)
四、分类: 祛风湿散寒药、祛风湿清热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选择用药及配伍 1、行痹——祛风力强的祛风湿药,配以活血养血之品 2、痛痹——散寒止痛力强的祛风湿药,配以温阳散寒通络之品 3、着痹——祛湿力强的祛风湿药,配以燥湿、利湿、健脾之品 4、热痹——祛风湿清热药,配以清热凉血药 5、尪痹——祛风湿强筋骨药,配以活血通络、补气养血之品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威灵仙
王灿晖经验:王老却专用威灵仙下气降逆,治疗嗳气呃逆,泛恶欲吐, 梅核气之咽中如有物梗阻,以及食管肿瘤、憩室等所致之胸骨后窒塞 不舒,食入欲呕诸症,且其量独重,常在15~ 20g之间。曾治一妇女, 年近不惑,来诊时呃声连连,坐立不安,胸闷窒塞,诉病时语难连续, 于呃声之中断续诉说,病已5天,服过甲氧氯普胺及中药4剂。前医 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竹茹、赭石、枳壳,王老谓药证相符,可按法加 威灵仙20g,尽服3剂而未闻呃声。王老曰:此药之用,全凭现代药 理研究,文献报道威灵仙能使食道蠕动增强,变食道之节律收缩为蠕 动,因而有“下气除逆”之功。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研末服,1-1.5g/次
蕲蛇与金钱白花蛇、乌梢蛇的功效比较 蝉蜕与蛇蜕的功效比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蕲蛇
朱良春经验:痹痛风痛中的重证则宜选用蕲蛇, 《玉楸药解》谓其“通关透节,泄湿驱风”。 《本草纲目》称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 不到也”。本品透内搜风之力最强,乃“截风要 药”。有仅善于祛风镇痛,而且具有促进营养神 经的磷质产生之功,骒拘挛、抽搐、麻木等症有 缓解改善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抗原、 抗体的关系发生改变,防止组织细胞进一步受损, 促使痹证病情稳定,提高疗效。以散剂为佳,每 次3g,1日2次,如入煎剂则需用10g。
尪痹(久病入络成瘀)
四、分类: 祛风湿散寒药、祛风湿清热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选择用药及配伍 1、行痹——祛风力强的祛风湿药,配以活血养血之品 2、痛痹——散寒止痛力强的祛风湿药,配以温阳散寒通络之品 3、着痹——祛湿力强的祛风湿药,配以燥湿、利湿、健脾之品 4、热痹——祛风湿清热药,配以清热凉血药 5、尪痹——祛风湿强筋骨药,配以活血通络、补气养血之品
中药学祛风湿药参考PPT

中药学祛风湿药
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
目
方法、使用注意和各类药物的性能特点。 掌握药物独活、木瓜、蕲蛇,秦艽、防己,桑
的 要
寄生6味。 熟悉药物川乌(附:草乌)、威灵仙,五加皮3
味。
求
了解药物徐长卿、蚕沙、雷公藤,络石藤、豨 莶草、臭梧桐、桑枝,狗脊、千年健9味。
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地黄 正虚不重者:-地黄、人参
慢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质 增生症、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等 属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者
16
中药学祛风湿药
2.发汗解表:外感风寒挟湿表证。
发汗解表 散风祛湿
风寒
肌
体
湿
羌活、荆防 荆防败毒散
风寒挟湿表证
17
中药学祛风湿药
使用说明:
临床主治风寒湿痹,经配伍亦可治疗偏枯冷痹 缓弱疼痛(《千金方》独活寄生汤)。
中文名:
独活、大活、川独活、香独活
英文名:
独活【医】 angelica root;doubleteeth pubescent 〔中药〕
9
中药学祛风湿药
性能
辛、苦,微温。
归肝、膀胱经。
功效
祛风除湿
通痹止痛
发汗解表
10
中药学祛风湿药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 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 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 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 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 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 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 上入颃颡,
6
中药学祛风湿药
《神农本草本经》
《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者。” 《汤液本草》:“独活,治足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故两足寒湿, 浑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 《本草求真》:“独活,辛苦微温,比之羌活,其性稍缓,凡因 风干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发为头痛,则能善搜而治矣,以故两足 湿痹,不能动履,非此莫痊,风毒齿痛,头眩目晕,非此莫攻,…… 因其所胜而为制也。且有风自必有湿,故羌则疗水湿游风,而独则疗 水湿伏风也。” 羌活、独活,古时不分。《本经》谓独活一名羌活,所以《本 经》、《别录》只有独活而无羌活。自陶弘景始言“羌活形细而多 节……气息极猛烈……独活色微白而形虚 ……”后世渐分用。二者功 效相似,然羌活气浓烈,偏于发汗解表而走上;独活则气较淡,偏于 祛风湿而走下。
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
目
方法、使用注意和各类药物的性能特点。 掌握药物独活、木瓜、蕲蛇,秦艽、防己,桑
的 要
寄生6味。 熟悉药物川乌(附:草乌)、威灵仙,五加皮3
味。
求
了解药物徐长卿、蚕沙、雷公藤,络石藤、豨 莶草、臭梧桐、桑枝,狗脊、千年健9味。
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地黄 正虚不重者:-地黄、人参
慢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质 增生症、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等 属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者
16
中药学祛风湿药
2.发汗解表:外感风寒挟湿表证。
发汗解表 散风祛湿
风寒
肌
体
湿
羌活、荆防 荆防败毒散
风寒挟湿表证
17
中药学祛风湿药
使用说明:
临床主治风寒湿痹,经配伍亦可治疗偏枯冷痹 缓弱疼痛(《千金方》独活寄生汤)。
中文名:
独活、大活、川独活、香独活
英文名:
独活【医】 angelica root;doubleteeth pubescent 〔中药〕
9
中药学祛风湿药
性能
辛、苦,微温。
归肝、膀胱经。
功效
祛风除湿
通痹止痛
发汗解表
10
中药学祛风湿药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 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 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 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 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 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 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 上入颃颡,
6
中药学祛风湿药
《神农本草本经》
《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者。” 《汤液本草》:“独活,治足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故两足寒湿, 浑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 《本草求真》:“独活,辛苦微温,比之羌活,其性稍缓,凡因 风干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发为头痛,则能善搜而治矣,以故两足 湿痹,不能动履,非此莫痊,风毒齿痛,头眩目晕,非此莫攻,…… 因其所胜而为制也。且有风自必有湿,故羌则疗水湿游风,而独则疗 水湿伏风也。” 羌活、独活,古时不分。《本经》谓独活一名羌活,所以《本 经》、《别录》只有独活而无羌活。自陶弘景始言“羌活形细而多 节……气息极猛烈……独活色微白而形虚 ……”后世渐分用。二者功 效相似,然羌活气浓烈,偏于发汗解表而走上;独活则气较淡,偏于 祛风湿而走下。
中药学学习课件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具有调理气血的作 用,能够改善气血亏虚、肝 肾不足等症状,提高机体免 疫力和抗病能力。
02
祛风湿药的应用
祛风湿药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治疗风湿痹痛
祛风湿药具有祛除风邪、温通经络、 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 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痹痛疾病 。
调理气血
缓解免疫炎症反应
祛风湿药具有缓解免疫炎症反应的作 用,可以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对自 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等 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祛风湿药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色谱法
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可用于分 离和测定祛风湿药中的化学成分。
质谱法
如电喷雾质谱法、激光解析质谱法等,可用于 鉴定祛风湿药中的化学成分。
核磁共振谱法
可用于研究祛风湿药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性质。
祛风湿药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随着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越 来越多的祛风湿药中的化学成 分被发现和研究。
祛风湿药能够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 环,改善关节局部营养代谢,从而缓 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祛风湿药在中医方剂中的应用
配伍使用
01
祛风湿药在中医方剂中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与
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等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针对不同病症
02 祛风湿药在中医方剂中针对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配伍
和用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生物碱类
如马钱子碱、乌头碱等,具有明显的 祛风湿作用,能够缓解疼痛和减轻炎 症反应。
黄酮类
如雷公藤总黄酮等,具有抗炎、镇痛 、抗风湿等作用,对风湿病的治疗有 一定效果。
挥发油类
如丁香油、肉桂油等,具有抗炎、镇 痛、舒筋活络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风 湿痹痛。
皂苷类
02
祛风湿药的应用
祛风湿药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治疗风湿痹痛
祛风湿药具有祛除风邪、温通经络、 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 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痹痛疾病 。
调理气血
缓解免疫炎症反应
祛风湿药具有缓解免疫炎症反应的作 用,可以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对自 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等 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祛风湿药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色谱法
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可用于分 离和测定祛风湿药中的化学成分。
质谱法
如电喷雾质谱法、激光解析质谱法等,可用于 鉴定祛风湿药中的化学成分。
核磁共振谱法
可用于研究祛风湿药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性质。
祛风湿药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随着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越 来越多的祛风湿药中的化学成 分被发现和研究。
祛风湿药能够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 环,改善关节局部营养代谢,从而缓 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祛风湿药在中医方剂中的应用
配伍使用
01
祛风湿药在中医方剂中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与
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等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针对不同病症
02 祛风湿药在中医方剂中针对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配伍
和用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生物碱类
如马钱子碱、乌头碱等,具有明显的 祛风湿作用,能够缓解疼痛和减轻炎 症反应。
黄酮类
如雷公藤总黄酮等,具有抗炎、镇痛 、抗风湿等作用,对风湿病的治疗有 一定效果。
挥发油类
如丁香油、肉桂油等,具有抗炎、镇 痛、舒筋活络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风 湿痹痛。
皂苷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风湿痹证常用之品,但不宜久服,以防 伤正。此外,味咸可软化鱼骨,温燥又能 除痰。
中药学祛风湿药
17
【应用】
2.威灵仙
十一.祛风湿药 ………………
1.风湿痹证。本品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 十二经,既能祛风湿,又能通经络而止痛, 为治风湿痹痛要药。凡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无论上下皆可应用, 尤宜于风邪偏盛,拘挛掣痛者。
中药学祛风湿药
15
2.威灵仙
十一.祛风湿药 ………………
【采制】秋季采挖,除去 泥沙,晒干。切段,生 用。
【处方名】威灵仙、铁脚 威灵仙、铁杆威灵仙、 赤茎威灵仙。
中药学祛风湿药
16
2.威灵仙
十一.祛风湿药 ………………
【药性】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威灵效仙】辛祛散风温湿通,,通苦温络除止湿痛,,走消散骨力强鲠,。
3. 川 乌 ……………… 《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的干燥母根。
【产地】主产于四川、云南、 陕西、湖南等地。
中药学祛风湿药
20
3. 川 乌
十一.祛风湿药 ………………
【采制】6月下旬至8月上旬 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 泥沙,晒干。生用或制后 用。
【处方名】川乌、制川乌。
中药学祛风湿药
3.祛风湿强筋骨药 掌握:桑寄生 熟悉:五加皮 了解:狗脊
中药学祛风湿药
5
第一节 祛风寒湿药
中药学祛风湿药
6
祛风寒湿药概述
【性能特点】药物性味多为辛苦温,入肝脾 肾经。辛行散祛风,苦燥湿,温通祛寒。 有较好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 络等作用,尤以止痛为其特点。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 疼痛,筋脉拘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等。 经配伍亦可用于风湿热痹。
中药学祛风湿药
7
祛风寒湿药
掌握:独活、威灵仙、木瓜 熟悉:川乌、蕲蛇
中药学祛风湿药
8
1.独 活 十一.祛风湿药 《神农本草经》 ………………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 当归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于四川、湖北、 安徽等地。
中药学祛风湿药
9
1.独 活
十一.祛风湿药 ………………
【采制】春初或秋末采挖, 除去须根及泥沙,炕至 半干,堆置2~3天, 发软后再炕至全干。切 片,生用。
1.风寒湿痹。本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 祛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
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
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
关节疼痛治属风扰下肾部经寒,伏湿而者不为出之宜少。阴头痛,配细 2.解风表治治配寒风痹桑。挟寒证寄治配湿辛湿日生外羌、痹久、表感活川,正杜风、证芎配虚仲寒藁。。当,、挟本归腰人辛湿、、膝参所防散白酸。致风温术软的。、,通头牛关痛苦膝节头燥;屈重伸,,不一散利身风,尽寒痛,湿而 3.少阴头痛。善入肾经而搜伏风。
中药学祛风湿药
3
祛风湿药概述
【用法】痹证多属慢性疾病,为服用方便, 可制成酒或丸散剂。也可制成外敷剂型, 直接用于患处。
【使用注意】辛温性燥的祛风湿药,易伤阴 耗血,阴血亏虚者应慎用。
中药学祛风湿药
4
【教学内容】
1.祛风寒湿药 掌握:独活、木瓜、威灵仙 熟悉:川乌、蕲蛇
2.祛风湿热药 掌握:秦艽、防己 了解:豨莶草、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
➢ 痛痹—选温性强的祛风湿药,配通阳温经之品;
➢ 着痹—选温燥的祛风湿药,配健脾渗湿之品;
➢ 热痹—选寒凉的祛风湿药,配凉血清热解毒药;
➢ 病邪在表—配祛风胜湿的解表药; ➢ 病邪入里—配活血通络药;
➢ 挟有痰浊、瘀血—配祛痰、散瘀药同用;
➢ 久病体虚,肝肾不足—选祛风湿强筋骨药,配补
肝肾、益气血的药物,扶正以祛邪。
【应用】
1.风寒湿痹。本品辛热苦燥开通,善祛风除湿、 温经散寒,有明显的止痛作用,为治风寒湿 痹证之佳品,尤宜于寒邪偏盛之风湿痹痛。
2.心腹冷痛,寒疝疼痛。辛散开通,散寒止痛 显著,常用于阴寒内盛之心腹冷痛。
3.跌打损伤,麻醉止痛。止痛力强。
【处方名】独活、川独活、 香独活。
中药学祛风湿药
10
1.独 活
十一.祛风湿药 ………………
【药性】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独效活】辛祛散风苦湿燥,,祛止风痛除,湿解,表功。近羌活,
而作用偏下偏里,善治伏风头痛及腰膝 部风湿痹痛。
中药学祛风湿药
11
1.独 活
十一.祛风湿药 ………………
【应用】
独活性较缓和,发散力较羌活为弱,多用 于风寒湿痹在下半身者,治头痛属少阴者。 若风寒湿痹,一身尽痛,两者常配伍应用。
中药学祛风湿药
14
十一.祛风湿药
2.威灵仙 ……………… 《新修本草》
【来源】为毛茛科 植物威灵仙、棉 团铁线莲或东北 铁线莲的干燥根 及根茎。
【产地】产于江苏、 安徽、浙江等地, 应用较广。后两 种部分地区应用。
21
3. 川 乌
十一.祛风湿药 ………………
【药性】辛、苦,热。有大毒。
归心、肝、肾、脾经。
川乌大辛大热,苦燥升散,疏利迅速,开
【功通关效腠】,祛驱风逐湿寒,湿温之力经甚止捷痛,。散寒止痛之
功显著。尤宜于寒邪偏盛之风湿痹痛,及 心腹冷痛,跌打伤痛。
中药学祛风湿药
22
3. 川 乌
十一.祛风湿药 ………………
中药学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概述
【适应证】主要用于风湿痹证之肢体疼痛,关 节不利、肿大,筋脉拘挛等症。部分药物还 适用于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等。
【分类】祛风寒湿药 — 风寒湿痹
祛风湿热药 — 风湿热痹
祛风湿强筋骨药 — 痹证肝肾不足
中药学祛风湿药
2
祛风湿药概述
【配伍应用】因证选药,随证配伍。
➢ 行痹—选善祛风的祛风湿药,配活血养营之品;
此外,其祛风湿之中功药学,祛风湿亦药 治皮肤瘙痒。 12
1.独 活
十一.祛风湿药 ………………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
中药学祛风湿药
13
【羌活、独活功用鉴别】
同:二者均能祛风湿,止痛,解表,以治风寒 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头痛。
异:羌活性较燥烈,发散力强,常用于风寒湿 痹,痛在上半身者,治头痛因于风寒者;
2.骨哽咽喉。味咸软坚而消骨哽。
此外,本品宣通经络止痛之功,可治跌打伤
痛、头痛、牙痛、胃脘痛等;并能消痰逐饮,
用于痰饮、噎膈、痞积。
中药学祛风湿药
18
2.威灵仙
十一.祛风湿药 ………………
【用法用量】 煎服,6~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散走窜,气血虚弱者慎服。
中药学祛风湿药
19
Hale Waihona Puke 十一.祛风湿药
中药学祛风湿药
17
【应用】
2.威灵仙
十一.祛风湿药 ………………
1.风湿痹证。本品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 十二经,既能祛风湿,又能通经络而止痛, 为治风湿痹痛要药。凡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无论上下皆可应用, 尤宜于风邪偏盛,拘挛掣痛者。
中药学祛风湿药
15
2.威灵仙
十一.祛风湿药 ………………
【采制】秋季采挖,除去 泥沙,晒干。切段,生 用。
【处方名】威灵仙、铁脚 威灵仙、铁杆威灵仙、 赤茎威灵仙。
中药学祛风湿药
16
2.威灵仙
十一.祛风湿药 ………………
【药性】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威灵效仙】辛祛散风温湿通,,通苦温络除止湿痛,,走消散骨力强鲠,。
3. 川 乌 ……………… 《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的干燥母根。
【产地】主产于四川、云南、 陕西、湖南等地。
中药学祛风湿药
20
3. 川 乌
十一.祛风湿药 ………………
【采制】6月下旬至8月上旬 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 泥沙,晒干。生用或制后 用。
【处方名】川乌、制川乌。
中药学祛风湿药
3.祛风湿强筋骨药 掌握:桑寄生 熟悉:五加皮 了解:狗脊
中药学祛风湿药
5
第一节 祛风寒湿药
中药学祛风湿药
6
祛风寒湿药概述
【性能特点】药物性味多为辛苦温,入肝脾 肾经。辛行散祛风,苦燥湿,温通祛寒。 有较好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 络等作用,尤以止痛为其特点。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 疼痛,筋脉拘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等。 经配伍亦可用于风湿热痹。
中药学祛风湿药
7
祛风寒湿药
掌握:独活、威灵仙、木瓜 熟悉:川乌、蕲蛇
中药学祛风湿药
8
1.独 活 十一.祛风湿药 《神农本草经》 ………………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 当归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于四川、湖北、 安徽等地。
中药学祛风湿药
9
1.独 活
十一.祛风湿药 ………………
【采制】春初或秋末采挖, 除去须根及泥沙,炕至 半干,堆置2~3天, 发软后再炕至全干。切 片,生用。
1.风寒湿痹。本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 祛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
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
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
关节疼痛治属风扰下肾部经寒,伏湿而者不为出之宜少。阴头痛,配细 2.解风表治治配寒风痹桑。挟寒证寄治配湿辛湿日生外羌、痹久、表感活川,正杜风、证芎配虚仲寒藁。。当,、挟本归腰人辛湿、、膝参所防散白酸。致风温术软的。、,通头牛关痛苦膝节头燥;屈重伸,,不一散利身风,尽寒痛,湿而 3.少阴头痛。善入肾经而搜伏风。
中药学祛风湿药
3
祛风湿药概述
【用法】痹证多属慢性疾病,为服用方便, 可制成酒或丸散剂。也可制成外敷剂型, 直接用于患处。
【使用注意】辛温性燥的祛风湿药,易伤阴 耗血,阴血亏虚者应慎用。
中药学祛风湿药
4
【教学内容】
1.祛风寒湿药 掌握:独活、木瓜、威灵仙 熟悉:川乌、蕲蛇
2.祛风湿热药 掌握:秦艽、防己 了解:豨莶草、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
➢ 痛痹—选温性强的祛风湿药,配通阳温经之品;
➢ 着痹—选温燥的祛风湿药,配健脾渗湿之品;
➢ 热痹—选寒凉的祛风湿药,配凉血清热解毒药;
➢ 病邪在表—配祛风胜湿的解表药; ➢ 病邪入里—配活血通络药;
➢ 挟有痰浊、瘀血—配祛痰、散瘀药同用;
➢ 久病体虚,肝肾不足—选祛风湿强筋骨药,配补
肝肾、益气血的药物,扶正以祛邪。
【应用】
1.风寒湿痹。本品辛热苦燥开通,善祛风除湿、 温经散寒,有明显的止痛作用,为治风寒湿 痹证之佳品,尤宜于寒邪偏盛之风湿痹痛。
2.心腹冷痛,寒疝疼痛。辛散开通,散寒止痛 显著,常用于阴寒内盛之心腹冷痛。
3.跌打损伤,麻醉止痛。止痛力强。
【处方名】独活、川独活、 香独活。
中药学祛风湿药
10
1.独 活
十一.祛风湿药 ………………
【药性】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独效活】辛祛散风苦湿燥,,祛止风痛除,湿解,表功。近羌活,
而作用偏下偏里,善治伏风头痛及腰膝 部风湿痹痛。
中药学祛风湿药
11
1.独 活
十一.祛风湿药 ………………
【应用】
独活性较缓和,发散力较羌活为弱,多用 于风寒湿痹在下半身者,治头痛属少阴者。 若风寒湿痹,一身尽痛,两者常配伍应用。
中药学祛风湿药
14
十一.祛风湿药
2.威灵仙 ……………… 《新修本草》
【来源】为毛茛科 植物威灵仙、棉 团铁线莲或东北 铁线莲的干燥根 及根茎。
【产地】产于江苏、 安徽、浙江等地, 应用较广。后两 种部分地区应用。
21
3. 川 乌
十一.祛风湿药 ………………
【药性】辛、苦,热。有大毒。
归心、肝、肾、脾经。
川乌大辛大热,苦燥升散,疏利迅速,开
【功通关效腠】,祛驱风逐湿寒,湿温之力经甚止捷痛,。散寒止痛之
功显著。尤宜于寒邪偏盛之风湿痹痛,及 心腹冷痛,跌打伤痛。
中药学祛风湿药
22
3. 川 乌
十一.祛风湿药 ………………
中药学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概述
【适应证】主要用于风湿痹证之肢体疼痛,关 节不利、肿大,筋脉拘挛等症。部分药物还 适用于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等。
【分类】祛风寒湿药 — 风寒湿痹
祛风湿热药 — 风湿热痹
祛风湿强筋骨药 — 痹证肝肾不足
中药学祛风湿药
2
祛风湿药概述
【配伍应用】因证选药,随证配伍。
➢ 行痹—选善祛风的祛风湿药,配活血养营之品;
此外,其祛风湿之中功药学,祛风湿亦药 治皮肤瘙痒。 12
1.独 活
十一.祛风湿药 ………………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
中药学祛风湿药
13
【羌活、独活功用鉴别】
同:二者均能祛风湿,止痛,解表,以治风寒 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头痛。
异:羌活性较燥烈,发散力强,常用于风寒湿 痹,痛在上半身者,治头痛因于风寒者;
2.骨哽咽喉。味咸软坚而消骨哽。
此外,本品宣通经络止痛之功,可治跌打伤
痛、头痛、牙痛、胃脘痛等;并能消痰逐饮,
用于痰饮、噎膈、痞积。
中药学祛风湿药
18
2.威灵仙
十一.祛风湿药 ………………
【用法用量】 煎服,6~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散走窜,气血虚弱者慎服。
中药学祛风湿药
19
Hale Waihona Puke 十一.祛风湿药